高中作文网

社区教育的起源(6篇)

时间: 2024-01-02 栏目:公文范文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1

论文关键词:学校;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

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推进,越来越要求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更广大的领域走向融合,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即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应形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关系。本文拟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在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建设学习化社会有所裨益。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布劳、艾默森等。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非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指人们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该理论认为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其宗旨也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也即是说,在双方交往中,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对方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交换,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发现自己收益与投入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等消极情绪,就会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因为要交换就必须要有资源,占有了较多和较稀有资源的一方就成了交换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使交换不平等甚至中断。艾默森认为,资源是“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或惩罚)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这一理论是从人是经济上的理性人这一假设出发,虽然有其不足,但对人们的交换动机和交换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能为我们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二、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我国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在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联系甚少,各自为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比较重视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互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建立了一些制度,开展了一些活动,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有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雏形,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及共同繁荣等方面也还存在着缺陷。而在更为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学校与社区处于非常疏离的状态,各自为政。学校几乎独立于社区之外,与社区联系不多。大多数学校都有一道有形的围墙,不允许学校之外的人进去,这道围墙更是无形的,把学校与社区隔离开来。表现为:第一,没有专门的沟通、协调学校和社区及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没有对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未把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和互动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这一类相关的机构,也无人专门管理这一项工作。第二,没有保障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互动的政策法规。第三,学校教育资源及教育教学活动极少向社区公开和开放,只是在人事、劳动、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需要培训居民时,学校出场地配合而已。即使在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存在着学校向社区开放不够的问题。如有人对上海市闸北区学校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师资、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等方面对社区开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向社区开放的力度还不够,绝大多数社区管理工作者认为还有必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在与社区联系最直接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上,也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紧密联系。一些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形同虚设,与学校的联系并不多。在学校每学期召开的一至二次家长会(有一些偏僻的乡村学校,甚至连家长会也不开)上,也只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统一讲话,没有安排与家长互动的时间,而且学校在与家长关系的定位上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却不去了解家长的情况与要求,至于兴办家长学校、教师家访等活动就更少了。第五,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缺少教育资源整合意识,没有积极地与学校进行协调与沟通,未能有效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活动。第六,社区较少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有的社区甚至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大多数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成了学校专用资源,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少,极少互通有无,更谈不上建立教育共同体。这一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不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更不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素质。有人认为,学校与社区关系更多的是基于权力基础上的对有限资源与空间的分享、交换与争夺,但不管是共享、交换还是争夺,前提是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彼此可以交换的资源。或许这种说法有些过激,但也有相当的道理。如我国古代家族性举办的学堂与带有社区教育性质的社会教育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学堂由社会出资举办,校地选址就在本地的祠堂等地方,教师多来源于本地,教师是当地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学堂为当地培养人们所需要的人才:传授当地社会已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习得良好的社会礼仪,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等。正因为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基本对等的资源可以交换,因此二者才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当前学校与社区如此疏离,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人们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社区没有对等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学校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交换的双方必须要处于基本对等的地位,有基本对等的收益,这样才能使双方有进行资源交换的动机,也才能使交换行为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认为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学校与社区教育之间自然就无法建立共同体关系了,可问题在于,今天的学校与社区之间真的没有可以作为对等交换的教育资源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美国等发达国家能较好地建立起学校-社区教育的共同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三、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分析

分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分析二者是否拥有基本对等的可供交换的教育资源。

(一)学校有大量可与社区进行交换的教育资源

台湾有学者在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发现认为社区各级学校可扮演的角色,按得票高低顺序,依次为:首先成为提供教育训练及理念宣导推动的机构;其次是提供设备、场所及人力资源与社区共享;再者是结合社区内其他资源机构的整合角色。这些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以为,学校主要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如下资源:

1.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如场地、图书、各种运动设施等。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设施显然是社区所有机构组织中最齐全的,而这些设施并不是24小时被使用,学校可在其闲置时,如晚上、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提供给社区使用。

2.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教师虽然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但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社区中仍然是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因此,各级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及各类技术、职业培训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许多州立学院就承担起了为社区学院培养行政领导人和师资的任务。我国上海、成都等地的各级学校,也为当地的社区教育提供优秀师资及管理人员。如成都市武侯区就抽调了49名本地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学院的辅导员。

3.学校能在社区中起到宣传、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整个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作用。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传承、传播文化。上个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等一批教育家在农村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活动,如晏阳初所推行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以及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中,核心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严重的文化失调,在他的乡农教育实验中,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改造乡村、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他们都把学校作为最主要的阵地,把教师视为最中心的人物。我们现在正处在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学校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繁荣和提高社区文化上更是责无旁贷。

4.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借鉴。社区教育是教育中的一种,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同样也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规教育,其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些都能为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社区同样拥有大量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看到学校拥有的上述教育资源的话,社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则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社区拥有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至少有以下一些:

1.学校是社区所有居民纳税资助办起来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公立学校也正是靠所有纳税人的钱才办起来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社区居民都为学校出了资,没有这些社区居民,就没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比我们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因此认为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应属于民众,因为社区居民是学校的股东,学校靠他们交纳的税金资助,他们的红利是自己和子女享受正规教育,同时,通过社会获得间接收益——因为艺术、科学、工业、农业各领域人口的文化素养都有了提高。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关系。而且除正常的纳税外,社区内的企业、个人、党政团体等还可能在学校经费困难时资助学校。由于社区中每个人都是兴办学校的纳税人或者资助者,学校不但有义务向社区报告自己的教育情况,更有义务为社区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转贴于

2.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延伸与补充。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现学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需要,即需要开辟所谓的“第二课堂”,也就是说,“我国社区教育并非社区生活、社区发展的产物,而是原有教育体制发展的一种延伸。”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学生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因此,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离开了生气勃勃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奢谈德育,便只能是缘木求鱼。”

3.社区能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首先,社区中蕴含着大量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及历史资源,如民俗、名人、文献、古迹、建筑、自然环境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增长知识,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其次,社区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实习实践的基地。英、美等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就以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情形司空见惯。我国现在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并要填写相应的表格,社区相关单位加盖公章,社区自然成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最近便资源的提供者。如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区居委会相助,如派学生去居委会当“见习主任”等,都得到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或者说作为资源交换,该校在双休日无偿提供学校教学场所,支持创办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实现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双赢。

4.社区教育能为创新学校教育提供借鉴。在人们心目中,学校教育以其办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能为社区教育提供教育教学上的借鉴,但其实社区教育在一些方面同样能为创新学校教育做出贡献。首先,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其次,在社区教育中非常强调教育的全民性,这实际上是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学校教育也应贯彻这一理念。第三,社区教育形式及途径的多样化对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形式、途径及方法有着借鉴意义。第四,在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中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社区教育的这一特点尤其值得学校教育学习和借鉴。

5.社区教育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社区不仅仅是中小学教育的现实环境,而且是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体。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地域形式,它具有社会及其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中小学教育公益性的独立主体。具体表现为社区教育能提高家长素质,同时,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助于学校教育的进行。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校能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同样地,社区也能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学校与社区之间有着可以交换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能的。其实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陶行知“生活却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论断中,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社会强调的教育要回归生活,其实也是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与社区的联系,因为社区正是学校所在地,是学生的生活所在地。因此,学校与社区不但可以,而且还应该成为一个共同体。

四、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对策

第一,树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观念。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转变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职责的观念,转变认为学校教育是独立于社区之外的教育形式的观念,特别是要转变认为只有学校才拥有大量教育资源,而社区没有多少可以与学校交换的资源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学校与社区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它们彼此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建立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统筹规划,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政策、法规。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作为社会交换的两种基本类型,“人情社会主要靠道德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契约社会主要靠法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中国正在由人情社会转变为契约社会,应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中明确规定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彼此对对方有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使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和健全得到法律保障。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如美国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文件中,规定公立学校要对社区不同机构提供服务。日本在1949年的《社会教育法》中,对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作出了规定;在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中,强调了学校与社教机构之间具有互补功能,要资源共享。我国台湾行政院教改会在1996年提出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中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参与和推展社区教育的职责。我们也有一些规定涉及到这方面问题,如在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试行)》、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指出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校应向社区开放及面向居民开展培训服务。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2003年起,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通知。但从总体来看,我们一直缺乏对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法律规定,而且不少的相关政策规定也只是停留在纸上,学校与社区联系是否紧密还主要取决于当地在任的行政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第三,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机构。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改变目前在大多数地方都还严重存在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部门,导致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工作一盘散沙,因此,建立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如日本在每一社区有市政府层次的特别委员会负责整个活动的规划,在每个学校则组成“社区学校委员会”。上海的真如中学于198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委员会,此后,各地建立了一些类似的机构组织。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社区教育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力量,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及家庭教育力量,这一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制定策略、组织实施、课程开发、综合调节、评估激励等工作。

第四,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标准和考评机制。评价一个地区教育的水平,我们通常只评价其学校教育水平,事实上,“教育必须被放在学校-社区的大环境中来评价,必须把教师、学生、管理者、辅助人员、家长及其他居民联系在一起看待。”也即是说,应该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标准和考评机制。在美国,通常学监会会通过制订自己的社区关系目标来加强学区与社区的关系,这些目标成为每位管理者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对此接受考核。发展学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制订具体的目标与活动已成了所有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且在考评时有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我国少数地方也开始把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作为考评社区工作与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这样做的地方还不多,而且往往流于形式。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制定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详细标准,把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作为社区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来进行考评。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2

体育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在体育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而社区体育由于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和落后的设施,社区体育发展缓慢,影响了社区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看到自身体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寻求与社区体育的合作,建立起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机制,既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也逐步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使每个人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关键词】

高校;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终身体育

高校拥有专业的体育设施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体育教育的良好基础。体育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存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许多学生都很讨厌体育课。而社区体育则因为资源匮乏而发展艰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全民体育的发展,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点。而高校体育是连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纽带,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有利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1.高校体育资源分析

高校贯彻落实教育局有关体育教育的方针,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已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体育设施。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得知,高校体育馆占地面积占到全国体育馆面积的3.4%,这充分说明高校体育设施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高校除了具有硬件设施的优势之外,还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水平越来越高,他们既有非常扎实、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较高的运动技能,还有一定的体育人文知识。雄厚的师资力量正是社区体育极度缺乏的。

但是,高校体育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劣势。由于体育是必修课,因此难免容易陷入教育僵化的误区。因为,高校在体育教学上,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的课程体系、课时安排、教学目标、评价方式等都完全一样,这就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现在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讨厌束缚,而教师僵硬、一刀切的教学很容易打消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普遍现象。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热爱体育活动,都能逐步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观点。

2.社区体育资源分析

社区体育资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场地少、体育器材老旧。社区人民在一天的工作之余总是希望有放松身心的场所,他们有非常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但是,社区里体育运动场所少、体育器材老旧,这制约了社区体育的正常发展,影响了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成长。

社区用于体育的经费少,也没有专职的体育资源管理人员,体育器材陈旧,体育活动单调,无非是一些球类运动、健身舞蹈、太极等。而现代人对体育运动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也希望有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运动,比如说:休闲体育、养生体育项目。因此,社区体育还需不断发展,根据人们的诉求,努力寻求多方面的合作,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促进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成长。

3.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据调查,抑制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资源的匮乏,社区没有先进的体育器材和设备,没有足够大的体育运动场所。而高校拥有的体育硬件资源多,除了能满足本校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和教学需求外,还能满足大量社会人民的体育需求。尤其是在大中专院校中,体育硬件资源非常丰富,学校环境优雅宁静,是放松身心,参加体育活动的优良场所。社区人民在闲暇时间里来高校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高校拥有人才优势,有众多高素质体育教师,他们能给学生专业的体育指导,但是局限于教学目标而使得他们的个人价值难以得到全面的发挥。而社区体育正好缺少人才资源,如果实现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那么高校教师就可以给予社区人民专业的体育指导,可以促进社区人民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促进社区人民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而且,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高校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教师也能在指导社区人民的时候激发体育教学灵感,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使学生都爱上体育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

从时间上来说,社区人民的体育运动一般在周末、节假日、清晨和晚上,而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在上午和下午,晚上、节假日、清晨的时候一般很少有学生使用体育设施。这样,学校与社区使用体育资源的时间就错开了,这样就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另外,在高校放寒暑假的时间里,学校大可以为社区人民举办小型运动会、体育培训活动等。

4.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虽然说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会加大高校的管理难度,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资源共享的利还是大于弊的。高校在为社区人民提供体育资源的同时也在促进社区人民的健康成长,促进社区人民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建设。在提供资源的同时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新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资源的共享过程中有利于高校体育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学生可以广泛的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努力促进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呢?

4.1更新观念,提高共享意识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快速发展起来,休闲体育旅游、养生体育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体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高校体育的改革使高校体育从单一式的教学走向了多元化的教学。高校管理者应努力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影响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将体育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提高社会效益。

4.2健全体育资源共享的规章制度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将各个方面都考虑恰当。比如说:体育资源管理的方法、高校体育资源开放的对象、开发项目的安全性等。为了促进共享机制的建立,真正促进高校与社区体育的共同发展,首先必须建立共享的规章制度。而高校的体育资源是为满足体育教学而存在的。因此,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以不影响教学为基础。比如说:明确开放的对象,不能让三教九流的人都来学校使用体育资源,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比如说:每个新开发的项目都必须进行多次的安全测试,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4.3高校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

高校在为社区人民提供体育资源的时候,不可能是完全公益性质的,那样既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也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但是,也不可能与社会上的体育馆一样完全市场化,那样的话资源共享就没有意义了。高校体育场地应建立合理收费标准,象征性的向社区人民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既能实现对体育器材消耗的补偿,也能体现出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质。

4.4人才资源互动模式

高校有雄厚的人才优势,如果将这些体育教师形成一个合理的编制,致力于社区人民的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活动设计开展工作。高校教师既能在闲暇时间里实现人生价值,也能在指导社区人民的过程中增加教学改革的灵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可以开设面向社会和学校的体育培训班,吸引更多的社区人民,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走进社区为社区人民服务,传播健康知识,这既给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也解决了社区没有专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

4.5文化资源的共享模式

高校拥有大量专家和学者,他们可以开展科研活动,对社会体育进行研究,得出科研成果,然后推向社区,为社区人民建立起科学的健身方法体系,探索出群体运动的最佳方式。高校人才在社区里通过调查、访谈,进行社区科研,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社区人民受到了校园文化的熏陶,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而教师和学生受到社区文化的熏陶,增长了社会文化知识。

5.结束语

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高校应正确认识自身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自身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楠,夏雨.构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2]黄群玲,夏义山,余少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

[3]林锦蛟,焦杨.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J].商,2012,(11)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3

关键词:远程教育;中心城市;电大;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71―03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社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时,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开展中小学校外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其内涵目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区教育要“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2000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我国社区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建立。截至2007年,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累计114所,占到全国城市城区的15%,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达400多个,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城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了一大批学习型组织。从近年发展的实践看,社区教育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特有的开放性、全程性、自主性、个体性、网络性等办学特色和优势,为社区居民构筑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可以预见,以远程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将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外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般来讲,社区教育模式是指意在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加强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它是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总和心J。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体制、结构、功能、层次及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标准样本。社区教育模式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要设计和构建新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要在现代社区建设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适应现代社区功能转变,不断探索社区教育组织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近年来,各国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区教育模式,为更好地了解各自的差异,我们采取表格的形式就中外社区教育的内涵、运作方式、特点、点评、典型代表等对中外社区教育模式进行比较。

现存的几种社区教育模式虽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例如,社区教育实体建设不足,缺乏硬件投入,影响了其实施效果;社区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教育活动缺少横向和纵向的沟通联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难以形成体系;社区教育的管理也缺乏系统化,活动流于松散,教育活动呈现边缘化状态等,社区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三、中心城市电大推展社区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中心城市而言,作为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坚实基础:一是起步早,起点高,国内外交往频繁;二是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多变,信息化程度领先;三是各类教育和教学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基础较好;四是社区成员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社区教育的参与意识较强;五是各种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主体性、参与性较为突出;六是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教育理念先进,引领作用明显。综合国内外目前社区教育的实践,结合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及特色,笔者认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目标的今天,中心城市的社区教育可以借助远程教育普及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中心城市各级政府可以充分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成立社区学院,向社区教育、市民教育辐射,拓展广播电视大学的社区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当地的教育资源中心、市民学习中心、培训中心,促进各类教育和学习资源的统筹协调与整合开发,更好地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

(一)中心城市电大推展社区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目前,已经有不少远程教育机构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最突出的要属电大系统。在中国远程教育的整个格局中,电大系统占三分之二。电大作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中国特色办学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在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教学水平、系统合作等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平。由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33所地市级电大、1829所县级电大、近4000个教学点(学习中心)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已覆盖城乡,并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已经累计注册了110多万学员。电大的遍布基层的层级办学系统、丰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和管理模式是电大的显著特征,决定了其在服务社区教育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远程教育重要载体的电大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能够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能够自如地整合电大系统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社区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能够促进社区和谐和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发展。

自2002年起,北京电大、青岛电大、广州电大等中心城市电大率先以不同形式启动社区教育,相继成立社区教育办公室、研究所或社区教育学院,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农民工培训、老年教育、岗位资格培训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中心城市电大推广参与社区教育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案例。

(二)中心城市电大推展社区教育模式的效益观

1.加强系统分校建设,防止办学网络异化

系统办学网络是电视大学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更是中心城市电大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的先天优势。随着高校网络教育的推进、成人院校向职业教育方向的整合以及城市职业学院的定位与拓展,电大系统办学的网络资源面临着接踵而来的冲击和诱惑,政策层面的限制与市场层面的异化已经成为中心城市电大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社区教育的区域性特点相对突出,教育管理集中和教学设计个性、资源全面整合和个体服务需求的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心城市电大广泛分布的层级办学网络恰恰适应于社区教育,因此,社区教育在电大分校系统中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兼容性强,不需额外的加大布点投入。一旦中心城市电大办学网络与社区教育网点有机结合,社区教育将作为中心城市电大继开放教育、继续教育之外的新的资源体系,进一步对系统建设进行强化,防止办学网络异化。

2.扩大电大教育触面,融合社区各方资源

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是电大教育的两大主要功能,跟普通高等学校相比,电大教育对政策依赖性强,服务地方的特征尤为明显,而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构建社区教育体系,不仅能整合和优化成人教育资源,实现电大与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的互补,更能为政府承担起对社区教育的组织、带动和实施的责任,既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又能提高电大、社区教育投入的综合效益。通过社区教育这一桥头堡,电大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挥作用的同时,有利于获得办学空间和社会关注;为基层政府办惠民教育的同时,有利于获得基层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社区居民办教育的同时,有利于获得社区群众的认同,社区教育网点成为电大扩大教育触面的重要平台,电大分校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融合社区各方资源,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掌握招生主要渠道,形成电大发展效益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生源市场的竞争激烈,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招生已经面临危机,而伴随着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类培训的需求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作为电大办学另一翼的继续教育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把教育延伸到社区,意味着直接掌握了生源发动的最基层领域,大量的居民在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电大、熟悉电大,乃至认同电大,进而接受电大的各类教育。这有利于中心城市电大掌握招生的主要渠道,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招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更有利于扩大办学领域,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知名度,提升认同感,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和增长点。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4

关键词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公民教育

作者简介李泽林,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郭会彩,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加强学校和社区联系的重要途径。将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的内涵

“社区”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亲密伙伴的关系或共同的东西。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社区”一词并用于社会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社区与社会》中的“社区”译为“Community”,有共同性、社群性、联合或社会生活、地域性等意。1933年,费孝通等人将Community译为“社区”,将社群性、地域性两个意义融入一词。

社区德育课程资源是指社区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定、制约、影响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所有资源。[1]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具有社会性、动态性、公益性、教育性等特点。

二、改革开放后社区德育课程

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

(一)萌芽阶段(1977―1986年)

我国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起步较晚。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进入萌芽阶段。此时的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以校外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进行,还难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要求。

(二)起步阶段(1986―1992年)

1986年,上海市真如中学率先成立了连接学校与工厂的“社会教育委员会”。之后,这种学校与企业共建教育的模式开始兴起。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出台,提出“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社会组织,以组织、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优化社会教育环境”。这是国家在公开政策文本中第一次出现“社区教育”概念,标志着社区教育的兴起。同年,上海市闸北区的部分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并很快在全区普及。

在这一阶段,社区教育以学校为主导,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思想品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其目标是支援和强化学校德育。该阶段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袁采的《上海社区教育的实践和认识》、叶立安的《社区教育新探》以及黄利群的《社区教育概论》等,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社区教育的概念、内涵、实质、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社区教育的发展背景和理论依据,学校、街道、家庭德育的合作及一体化,以及教育改革与社区教育的关系等方面。[2]

(三)发展阶段(1993―2000年)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社区教育进入以“全员、全程、全方位”为发展取向和特点的新型发展阶段。[3]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该阶段,社区教育对象不再仅限于青少年,而是扩展到社区的全体成员,教育目标也从提高青少年道德水平转向提高全体社区成员个人素养,呈现出全员化的特点,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开始注重地域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4]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有黄云龙的《社区教育基础》、叶立安的《社区教育简明教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主编的《北京社区教育》、鲁洁的《德育社会学》以及班华的《现代德育论》等。另外,厉以贤、黄云龙以及叶忠海等研究者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社区教育的推行、学校和社区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社区教育内容向人的精神领域拓展,出现了社区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的趋势。

(四)深化阶段(2001―现在)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社区教育也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为社区教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社区德育课程资源进课堂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阶段,社区教育主要是学校通过服务社区去拓展学生“第二课堂”来进行。在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同时,社区也在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拓宽社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并以创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着力构建学习型社区。[5]社区教育认知、陶冶、调节、规范和保障等方面的功能等到了更好的发挥。[6]该阶段研究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桑宁霞的《社区教育概论》、厉以贤的《社区教育原理》、叶忠海的《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鲁洁的《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朱小蔓的《道德教育论丛》、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等,凸显出社区德育资源相关研究的阈限更加明晰、开发途径更加广阔、与学校的关系更加密切等特点。

三、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正在深化,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公民教育内容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来看,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社区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开发。[7]社区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公民参与社区资源开发的需要、价值取向与实践体验,缺乏公民教育与学生所处生活、社会的衔接与融合,缺乏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对公民生活的关注。[8]

(二)科学系统的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目前从事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多是工作在社区和学校教育的一线人员,他们囿于水平的限制,对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有特色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只是因事就事简单地总结,缺乏整体性思考,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就妨碍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体系的构建。

(三)学校开发社区德育课程资源的主体意识缺失

学校开发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学校应该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但是一些学校把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当作其他人的事儿,不积极,不主动。而且,一些学校把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当成了简单的堆积资料、编教材的过程,忽视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忽视了信息技术手段在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四)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协作

社区德育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学校与社区在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共享中互补。遗憾的是,现实中学校与社区的交往与协作非常不足,还存在很多脱节的地方。一方面,学校不能走近社区活化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社区的德育资源也难以进入学校,导致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四、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未来展望

(一)公民教育内容将不断加强

社会的转型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在呼唤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因此,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9]这就要求在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公民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以学校和社区为活动范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活动的引导者,通过参与体验社区服务工作,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的公民。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旋律

长期以来,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因为缺失统领性的价值观念使得系统性不强,科学性有待提高。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中国梦”为价值导向,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成为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旋律。

(三)社区“大德育”课程资源意识日渐形成

德育内容的广泛性与德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校内部的德育课程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依托社区的各种力量与场所,充分挖掘社区的各种德育课程资源。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儿童乐园以及社区内的人文景观,社区内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社区的名人、社区的榜样人员、离退休干部等,都是德育课程资源。所以,必须树立社区“大德育”课程资源意识,为学校文化培育贡献力量。

(四)学校与社区和谐共生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逐步建立

学校与社区的协作是学校德育未来发展的新走向。“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文化的孤岛,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10]学校与社区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就要求学校积极与社区人员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建立长期的互动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

(五)信息技术的作用凸显

当前,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交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生活。学校在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利用信息技术。学校可以通过组建一个内涵丰富、文化多元、结构严谨、关系协调、德育效果良好的德育网络,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等三方面德育资源和德育力量,在学校德育中日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体。[11]

参考文献:

[1]刘守旗.社区德育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3):9-11.

[2]吴遵民.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6):9-13.

[3]叶忠海,朱涛.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

[4]唐亚豪.论社区德育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63-65.

[5]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1-4.

[6]卢波.社区德育的功能及其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2):92-95.

[7]李松林.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方法论思考[J].成人教育,2004(10):34-35.

[8]蔡禾.社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0.

[9]秦永芳,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23.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5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教学;幸福教育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是在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幼儿园和社区是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地域、共同意识的社会共同体,有着“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正努力打破隔开幼儿园与社会的“墙”,与社区共享一片蓝天,让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幸福起航!

一、依托社区,整合教育资源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更强调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育活动服务,以提高教育效率,发挥教育功能。

社区资源丰富多彩,无所不包。风光名胜、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高楼大厦、历史古迹、商店超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等等人文景观,犹如百科全书,是个“精彩的世界”和活教材,有利于向幼儿展示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提供参观、感受、模仿、操作的活动场所。

我园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小学和初中,在教育一条线的中心位置。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资源观,积极主动地进行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多形式整合,实现教育资源使用综合化和最优化。

“走出去,请进来”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与幼儿走进小学,听小学老师上课,与小学生交流,在小学的图书室里感受书香,在小学的操场上挥汗打球……孩子们开心地学着,幸福的笑着!我们把小学生请进幼儿园,与孩子共同回忆小时侯的事,一起折纸,一起讲故事,那场面温馨得让每一个人感动!

我们走进初中生的运动会,为他们呐喊加油,虽然小脸涨得通红,得到哥哥姐姐的谢谢时,却兴奋得手舞足蹈。请初中里的哥哥姐姐为孩子们组织英语活动,与他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大大小小一群孩子淹没在欢乐的海洋里……

我们充分了解教育资源,思索如何挖掘与利用。既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配合,使这些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化的影响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融入社区,走向多彩社会

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邻里居民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社区教育基地是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幼儿教育只有溶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幼儿教育的社会风气。

1.从有益的社区活动与幼儿互动中生成课程

一个社区内的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设备等因素,对孩子肯定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让幼儿与社区亲密“对话”。

社区资源一般可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有地域性特点,我园地处新旧小区的交接处,既能利用新小区先进的配套设施,也能使用到老社区完善设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许多现成的材料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社区人力资源: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请老人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做游戏,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可请小区里的保安教幼儿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可请小区里的热心阿姨教幼儿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等等,要看教师是如何利用社区资源来提高教学的。

2.通过社区资源来促进幼儿对社区的进一步认识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孩子每天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互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影响着孩子。世界杯期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世界杯赛事,孩子看着中国队在比赛时,那呐喊声不亚于专业球迷,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就将皮球带进操场拉开了比赛,“小小球迷”的活动自发生成了;国际车城开业了,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回来后,话题就离不开宝马、奔驰……孩子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车”上。

总之,在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社区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才能真正地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譬如,让幼儿到超市,知道怎样选购食物,怎样与售货员阿姨打交道。在公园,如何与爷爷奶奶打招呼。在菜场,怎样与他们交谈,如何买菜等等。当然,学校的活动毕竟有限,我们鼓励家长也多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及一百种语言去感知周围世界、表达自己的发现,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性、自信心品质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互动社区,成为城区亮点

我们也把资源优势回报社区。我园定期向社区开放,让社区内孩子来园活动,免费为他们提供活动场地、玩具和操作材料;定期举办培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等。只有促成了幼儿健康、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努力才有价值。值得欣慰的是,从我们幼儿园走出的孩子,热情、开朗、活泼,热爱、关注周围的世界,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敢于表现、交往能力强、懂得关爱他人,受到了家长和全社会的赞誉,成为海门新城区的一个亮点!

社区教育的起源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学校资源;开发

一、学校资源是社区教育的主要资源

1.社区教育资源界定及其分布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为了保证社区教育正常进行而需要并可能应用于整个社区教育活动中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管理等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主要存在于四类组织当中:一是正规学校教育机构,主要包括社区内的小学、中学、中专、大专院校;二是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如社区教育委员会(中心)、社区学院(校)等;三是社会教育机构,如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电影院等;四是其他各种拥有教育资源的机构,如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等。

在以上各种具有教育功能的组织中,正规学校机构由于专门化的积累和专业化的事业发展,所拥有的人力、物力、文化、信息、管理等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具有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巨大潜力。首先,学校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学校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他们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校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通过社区实践活动,使所学向社会延伸,既能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其次,学校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长期投资和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学校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供社区教育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验实习基地、体育场馆等。最后,学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无形的教育资源不仅对在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会对社区居民产生潜在的影响。上述这些正是社区短缺资源,纵观国内外社区教育,学校资源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导资源。

2.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社区教育专门设施建设滞后、师资匮乏、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学习需求。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再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显然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社区内各类组织尤其是学校组织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来开展社区教育就成为当前社区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200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从世界上社区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来看,学校在社区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向社区开放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并向成年人、老年人提供多种教育服务;社区学院更是独具特色,融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五项职能于一体,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在日本,高中依据住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开办“开放讲座”;大学举办“公开讲座”,将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教育功能直接开放给社会,提供较高水平的学习机会给一般民众;另外,为了有组织且持续地举办大学开放讲座,许多大学已经设置“终身学习中心”。这些均为我国社区教育开发和利用学校特别是高校的资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从我国的社区教育实践来看,各地都在探索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的有效形式。如北京西长安街与各学校合作,将市民文明学校建在中小学,开办社区培训学校和组成长安教育集团,借助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优势开展各种培训。上海的社区教育充分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为自己服务,如上海的延吉等街道就组织优秀教师组成社区教育讲师团,如德育讲师团、家教讲师团、法制宣传讲师团和科普讲师团等。上海市埔兴街道社区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社区教育专家合作,建立了社区教育专家工作室。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社区教育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各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我国社区教育实践的发展,学校资源将会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智力支持、条件支持、经验支持等方面,更直接、更有效;在培训与文化教育方面更专业化、更有经验。

二、社区教育过程中学校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高等学校被认为是专业教育和精英教育机构,因而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服务意识有差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面向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与社会接轨不够紧密,教育资源面向社会服务,智力和教育实践面向社会延伸不够彻底,其资源的社会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的作用需要加强。中小学是社区中常设教育机构,是社区中最正规、最普遍的文化教育中心,与社区建构相依为命、相辅相成。但是学历教育为上和现实升学制度导致学校与社区之间有一堵不好逾越的墙,封闭办学理念严重,很难做到其文明向社区辐射,大门向社区开放。社区民众对学校认识也有不足,认为学校教育与自己生活是两回事,学校是专业教育,自己希望生活教育,差距很大,没有有效结合。

2.社区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协调难度。社区与学校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学校的经费主要不是直接来自社区,与社区也不存在隶属关系。因此,社区在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时会遇到体制上的障碍,之间的沟通缺乏制度和经验,说明政府的协调功能尚不健全。

3.学校资源有限。我国学校的教育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这是针对在校学生而言的,是相对的。当学校将自身的资源向社区开放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受到了资源的数量、质量、管理水平等的限制。学校只有在不影响其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将其教育资源对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提供直接的服务。这是社区教育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4.立法和制度建设不够。虽然我国有些法律和政策提到学校应当对社会开放,但是也只是“支持”、“鼓励”,并没有规范的投资渠道、章程和方法,更没有学历沟通和学分银行制度,学校资源向社区延伸也就没有达到“事业化”。

三、学校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社区

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起为社区教育服务的思想。使学校依据“不求谁使用,但求在使用”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将自身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区开放,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而避免社区的重复建设。另外,通过宣传工作,使社区居民改变传统的学校观,形成新的学校观,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了学校教育发展提高参与意识和支持力度。

2.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作用。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将来社区教育必将成为衡量政府作为的重要指标。政府应继续转变职能,在建设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方面、建设社区教育组织机构方面和人性关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充分发挥其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监督等应有职能。

3.建立互惠互利的投资模式。社区教育的管理需要建立“区-街-居”模式,教育资源无论进行专门专项开发,还是进行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必须有投资作保证,学校资源需要扩充和补偿才能保证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互惠互利的投资模式是长久之计。

4.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参与社区教育工作作为各校的责任加以明确,使其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并且加强对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经费支持、监督和评价。真正实现面向社会服务职能,“学校为社区所享”,使其在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例(3篇)
  • 下一篇: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