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移动网络论文(6篇)

时间: 2024-01-03 栏目:公文范文

移动网络论文篇1

(一)著作权法的救济效果

《著作权法》意义上认定某行为是否侵权需要根据“以受控行为定义专有权利”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判断“加框链接”是否落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特定行为是“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将作品上传至公众开放的服务器,就会使公众能够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登录服务器,以在线欣赏或下载的方式获得作品,因此“上传”行为无疑构成“网络传播行为”。未经许可上传他人作品会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直接侵权。由前述对加框链接的技术操作解构可以看出,服务商向用户提供个性化链接时通过深层次的链接站点跳转到第三方的相应站点,被连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输行为由被连接网站完成,而作品的呈现或播放由用户或被链接的站点完成。这两类行为都没有设链者的直接参与。因此无法追究加框链接设链者的侵权责任。如果聚合平台并未进行上传操作,则不会被认定为侵权。值得强调的是,在“加框链接”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的论证中,“今日头条”辩称未收到相关权利人要求删除链接的通知,以“避风港原则”进行侵权抗辩,此理由并不恰当。《信息网络传播权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目的是免除设链者的侵权责任,但并不适用于“今日头条”。该条排除的情况是“提供链接者”不承担间接侵权责任。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效果

在知识产权有关的救济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常为首要选择。就美国来说,在1997年4月28日Ticketmas-ter诉Microsoft案中,确立了因深层链接而导致的利益损害在版权法外寻求竞争法保护的路径。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加框链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反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从而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通过分析国内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维权的几个判例,只有明显存在竞争关系的双方,才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途径上有所收获。

二、加框链接性质再思考

在新闻行业,原创新闻是一家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聚合平台能让用户在客户端直接阅读大量新闻报道从而获取收益的关键在于“加框链接”技术的运用,若严格依照“服务器标准”来评判这项技术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显失公平。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新闻行业花费巨大代价调查收集新闻内容若想要得到相应价值回报,获取著作权的有关效益就需另寻他“法”。可目前反不正当竞争路径的保护并不通畅、有效,负责保护著作人权益的著作权法应该对“服务器标准”加以调整。目前与“服务器标准”相对应的是“用户感知标准”,要求当搜索引擎在提供加框链接时,化身为网络内容服务商,提供链接提供必须得到被链接网站的明确同意否则便不能进行,但单纯的“用户感知标准”也有很大的弊端。承认“用户感知标准”就意味着权利人享有一项“设置深层链接权”:只要他人未经许可设置链接,及时被链接的作品在被链网站中经过许可而合法传播,设链者仍然构成“直接侵权”,这对搜索技术的发展将是致命的。“用户感知标准”的缺陷在于,著作权法所要求的“先授权后使用”会阻碍新技术的发展,过高的授权成本将会使新项目的研究难以开启。但其实,在基于搜索引擎产生产品的最初尝试中,著作权人的利益不会收到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只有在对其开始分割利益蛋糕时,才会引起著作权人的注意。因此著作权人在利益受损的时候需要权利侵权的救济,却无法得以保障时,是更为恐怖的。因此,笔者希望法律可以给予著作权人针对“加框链接”乃至以后的技术措施消极的请求权。阻碍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取得授权成本过高,因此可以在项目开发前获得“天使投资人”式的授权,项目开发的过程及利益获得要对授予权利的著作人信息公开,在项目开发成功后,“天使投资人”可以分去已有收益,双方就此开始收益公平的授权使用合同。这与单纯的“服务器标准”来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相比,有以下优势:

1.从损害赔偿角度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侵权案件中证明实际损害利益十分困难。当事人难以举出充足的证据,由法官依据法定赔偿作出的裁决金额与诉求又相差甚远。为了获取公正明确的赔偿,在出现利益纠葛之时,须有交易、许可、市场安排为司法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资源,而不是依赖司法来划定规则和确定价格。因此,需要积极行业发展过程中主动寻求合作,也为纠纷的解决进行铺垫。

2.从行业发展和谐角度

“今日头条”被批评是不尊重版权的,虽然前述性质认定的分析有明确的结论是不够成直接侵权,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判决也是如此标准,但它实质上架空了著作权法中授权许可的功能。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给版权人一个法律依据分享侵权人的既得利益,同时也敦促新技术发明者尽早与版权人建立合作,而不是等到诉讼时才对“搭便车”的行为有所收敛,只有明确了这个权利,新技术的产生和发明才会自始就有版权意识,才会让产业竞争多一些良性的状态。

3.从利益平衡角度

今日头条不仅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渠道服务商,它在用户的生活中已经是一个内容提供商的地位,借助深层链接的网络技术实现同样的效果。服务器标准强调是否进行了数据的上传而不是用户的体验,但用户的体验说明了新闻内容提供商和今日头条这类聚合平台之间利益的不平衡。网页在乎的是知名度、流量、广告招商吸引力以及网站管理费用。如果是仅仅的深层链接也许是跳过了网站的首页,减少了对首页的点击率,目前移动网络时代在移动客户端上大量存在的加框链接,完全剥夺了首页以及内页的广告宣传机会。

三、小结

移动网络论文篇2

[关键词]移动网络;开放教育;教学应用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移动网络学习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兴趣。其不仅能够与开放教育进行全面的结合,而且与时代背景相互结合进行全面的教育。但是在移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其依旧会面临诸多的难题,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未能做到全面的创新。所以,加强移动网络学习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程十分重要。

一、移动网络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一)开放教育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根据全国各地的开放教育形势发展的进程来看,开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连接多个校区,实现一校多区资源共享,校际之间学分互认;是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网络教育相互融合,创建出多元素学习平台特点。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主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在以远程教育学习的基础上,开放教育将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战略。学生们必须要领悟学习是个人的事,自己把握学习计划。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提高学习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在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再进行不同的辅导,并及时回答学生们的疑问。

(二)现代移动网络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进入21世纪后,移动网络学习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已经习惯通过移动网络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据了解,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将移动学习以“M-Learning”来表示,我们国家则表述为“移动学习”。移动网络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移动数据设备,在网络的状态下随时随地的进行各自所需要的知识学习;是创建信息化时代学习的新渠道。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移动网络学习的主要特点为学习信息量大、获取知识快、方便、个性化、内容丰富等等,移动学习结合了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种方法,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十分宽广的学习平台。在当今社会,这种学习方法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这也表明移动学习将会代表远程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现今,开放教育与移动网络教学开始相互融合,其教学效果良好,给予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启发。

二、移动网络学习在开放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对移动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移动网络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并未树立网络教学的意识。其认为传统教学的方式更能够循序渐进,而且一些学校在移动网络教学的设施上也并不齐全。所以,在很多学校移动网络教学并未全面展开。即使在教学中的学校,很多老师也是临时学习,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教师只是处于探索的阶段。其教学方式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

(二)学生在对移动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对于移动网络的学习十分感兴趣。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能够丰富知识阅历,提升学习成绩。而且很多学生对于移动网络的教学模式短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在起步阶段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移动网络教学的全面应用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三、积极扩大和发展移动网络教学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移动教辅———短信互动平台

移动教辅———短信互动平台,就是将短信应用嵌入在以无线移动网络和教学支撑环境的环境下,使学生更好地与教务人员以及老师更好地交流。学生使用移动教辅———短信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完成的任务和作业,及时地交给老师,向老师请教。教务人员以及教师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支持的短信平台。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了解到位,并对学生的任务进行数据分析,对学生的能力有深刻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更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突破了环境和时间的限制。1.教学组织功能的实现教师和教务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教辅———短信互动平台,实现良好的教学资源的发放,作业以及考试成绩的测评,在线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作业的批改等在内的教学组织的功能。63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教学资源的分发:教师将讲课的内容以及布置的作业和重要的理论,到学校的学习网站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手机查收短信知晓,也可以用计算机查收,便于学生及时的学习。(2)教学效果测试:老师可以将问卷通过短信的方式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回答完试卷之后回复老师信息,这样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3)在线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短信给老师,老师看到短信后可以回复,既可以手机回复,也可以用计算机回复,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及时的解决学生的问题。2.教务管理功能的实现教务管理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教辅———短信互动平台实现通知公告,机构管理,招生注册,学籍管理,考试成绩管理等功能。教务管理人员将相关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到短信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信息,便于每个任务的安排与效果及时反馈。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平台

移动网络学习模式的核心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平台采用转换用具,将课件转换为适应不同型号手机,不同型号电脑的需要,手机课件占内存不大,观看方便,内容齐全,便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巩固。到网络平台上,供所有学生的下载和阅读。在转换文件的同时,文件的字体大小会适合手机屏幕或者电脑屏幕。

(三)移动网络学习在开放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移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平台稳定之后,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平台上,需要良好精心的设计ppt,需要花费心思考虑学生的疑难问题,需要往平台上上传大量学习资料,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无时无刻的关心或者回复学生的问题,善于倾听并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降低心理负担。同时,加强师生直接接触,并通过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弥合师生的感情隔阂。这对于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于教育事业的一个大进步所作的贡献。1.创建学习小组教务管理人员将学校不同年级,年龄,专业的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其中学习优等和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均分布,让学生有一个互帮互助的环境,同时不会的问题可以发在群组进行讨论,同时也可以跟学习群组进行在线交流。2.设定用户权限学校的教务人员可以通过网站设定每个群组或者每个教师登陆官网的权限,并且学校的通告,只有拥有权限的人才能登录网站进行学习交流,群组的组长可以为自己的群组创建一个用户登录系统,每一个群组成员,都会在这个系统里设定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群组成员登陆自己的信息后才能与群组成员进行交流,同时修改密码和用户名也要在系统中进行。既保证了学习的环境氛围,同时给学生规避了风险,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正确的知识。移动网络这种学习方式,开创了网络学习方式的先河,让学生随时随地的了解学习情况,增加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同时增加学校的知识和设备的储备应用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因此,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以及培养人才的途径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和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引进相关设备以及先进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移动网络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怎样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移动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作业,让学生用最大的兴趣去自主学习。

作者:于莹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管理学部

参考文献:

[1]梁瑞仪.手机移动学习在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15-28.

[2]张豪锋,王春丽.基于RFID的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16-117.

移动网络论文篇3

隐含故障对移动网络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接入性能方面,网管监控系统显示所有设备运行正常,但是话务统计指标和用户投诉却出现异常反应,此时就需要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找到异常的原因并加以排除,恢复网络正常的性能。

1.1载频隐含故障使得手机信号正常的情况下无法接入网络

某日接到用户投诉单反馈,在某基站3小区方向手机信号正常,但是经常接入网络失败,拨打电话后无任何反应自动返回待机状态。通过查看网管,该基站及周围基站无任何告警,近期话务量等日常指标也无异常波动,后到达现场在基站附近反复实地拨打测试,也很正常。与用户沟通确认,反映拨打电话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深入分析该小区关键性能指标,发现该小区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结果异常,统计结果显示该小区下行平均电平在-70dbm,而上行平均电平却接近-100dbm,因此出现用户反映的手机信号正常的情况下,手机因上行损耗大信号弱,无法正常接入网络,后更换该小区载频硬件后,故障现象消除。

1.2合路器隐含故障使得某小区话务量异常降低、覆盖变差

在日常话务统计分析时,发现某小区话务量出现大幅降低,而其他指标都很正常,设备没有任何告警。到基站现场检查,天线角度正常,但是在基站下面占用的却是周边其他小区信号,锁定该小区信号后发现,信号强度比正常小区信号电平值弱近30db。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首先怀疑是主BCCH载频有问题,更换后测试,发现现象依旧;其次怀疑主发射天馈存在问题,在CDU上倒换天馈线测试,现象依旧,排除天馈系统问题;最后对合路器进行仔细检查,前面板上没有任何告警指示,检查DUP到COMB口的钢跳,没有发现破损,拧下钢跳后发现内部已经大部变黑,严重氧化,怀疑是钢跳原因造成的衰耗增大,更换新钢跳后,在铁塔下面测试,该小区信号从之前的-75dbm恢复到-46dbm,故障现象消失。

1.3天线安装隐含故障使得新开通基站小区接入性能异常低

在日常话务分析中发现,某新开通基站小区接入请求有200多次,接入成功率却只有43%,后台检查该小区各项系统参数及现场检查设备硬件状况,均未发现任何问题。话务统计结果显示该小区存在异常的干扰,干扰强度全部集中在干扰带三中,完全不同于之前处理的网外干扰和网内干扰,在排查干扰的过程中登上天线所在的楼顶,发现天线的安装位置非常不合理,和其他运营商的天线距离过近且朝向刚好有交织。联系施工人员对天线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调整后,该基站小区接入请求200多次,接入成功率达到98以上,网络运行正常。

2隐含故障对移动网络保持性能的影响

隐含故障对移动网络保持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掉话、切换、单通串话有杂音等方面,故障发生时用户感知会出现大幅降低,监控系统却显示设备运行正常,因此优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及时发现这些隐含故障,并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排除网络隐患。

2.1直放站设备故障,引起无线网络大范围干扰

某日话务统计发现全网掉话率指标从平时的0.6%增加到0.8%,而网络无明显告警和大范围基站退服。通过小区级的话务统计发现,掉话增加的原因是市区及周边数十个小区出现严重的干扰问题,同时用户关于无法接入网络和掉话的投诉也开始增多,通过多日在干扰区域内反复的分析和测试,始终无法找到干扰源。最终通过八木天线和频谱仪采取逐步跟踪干扰信号,发现是市区以西10多公里之外的丘陵地带有一个无线宽带直放站,由于运行不稳定出现自激效应,对市区无线网络造成大范围严重干扰,对该直放站设备下电后干扰消失。

2.2TMU单板隐含故障造成所有通话出现明显的杂音

某日县分公司反映县城部分区域手机通话时有杂音,现象比较严重,用户反应强烈。通过搜集用户投诉信息,发现反映有杂音的区域集中在某基站的2小区,怀疑是个别载频或射频电缆有问题。现场测试中发现,在2小区方向拨打测试,问题相当严重,每次通话都有杂音,而且每隔4-5秒就出现一次,该小区有3个载频,经过详细测试,每个载频占用时都出现了故障现象,现场对小区进行更换硬件设备的操作后,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困惑中在现场对其他两个小区测试,发现杂音现象一样严重,只不过2小区用户多反映的更加明显而已。后经过反复排查,确认是该基站传输管理单元TMU存在隐含故障,更换后故障现象消失。

3结论和建议

移动网络论文篇4

硬件优化一般由设备排障与天线与天馈系统优化组成,一个优良的硬件环境是实现网络优化的前提。一个移动网络的好坏,常常和初期规划和中期建设有密切关系。现将硬件优化的常见问题列出如下:

1.1基站天线系统收到高大建筑物等阻挡,造成移动信号覆盖上的弱区、盲区。该类问题常常出现在城市建设基础建设变化较快的地区。其原因包括初期规划与设计不够合理、中期城市建设变更的影响,解决方法包括通过OMC报表统计分析具体话务量,采用DT测试。因站点已固定,一般采用调整覆盖较差地区临近的基站的天线俯仰角、水平角、提高天线高度等手段,必要时也可采取迁移站点的方法。

1.2设备故障。根据厂商不同,设备故障类型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如天线馈线、基站模块故障等,可简单地通过OMC警报找到。当主副载频功率不平衡或某载频时隙有问题时,这类较为隐蔽的问题则需采用实地CQT测试、在Abis接口接信令检测仪的方法来诊断。

1.3天线错接、天线方位角、俯仰角不合适等。天线错接的问题易检出,但在现今的移动网络中,天线俯仰角不合适、方位角不准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GSM网络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所以天线方位角的变化会造成覆盖区域的变化,进而导致基站服务区关系混乱的状况,且造成本该消除的干扰,继而影响网络运行指标。天线俯仰角设置的不合适则极易导致越区覆盖和服务区不明显等问题。软件优化包括确认配置参数、调配无线参数和频率优化。配置参数出错的概率不大,可在Abis接口与A接口分别接信令测试仪诊断。频率优化是网优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复杂且时变,同时GSM网络的频率资源极为有限与珍贵,应该设计符合实情的频率规划方案,尽量降低整网频率干扰。最常用的频率规划是4*3等复用模式,还有动态配频MRP、多重复用等方法。受频带有限与客观环境的局限,频率规划不可能完全避免频率干扰的问题出现,在解决干扰的方法上,可以使用不连续发射、FP(跳频)、功率控制等功能。

23G网络优化

在我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使用的3G标准彼此不同。本文选择联通使用的3G标准WCDMA作为例子浅析3G网络优化的特点。WCDMA网络优化方法在时间轴上可分为商用前与商用后两类。商用前网络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单站点验证(简称单验)和RF(射频)优化,商用后主要优化方法是搜集统计分析网络KPI参数。WCDMA与2G时期的GSM网络优化的区别是其系统使用技术和提供数据业务的不同造成的。技术不同因而优化思路不同。WCDMA的优化是再多种矛盾中寻求平衡,需要从更为系统、更为综合、更为均衡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WCDMA网络优化重点分析干扰控制,研究客户对数据业务的不同需求,注重与GSM网络的资源互补,注重小区之间的相互影响。WCDMA的优化流程与GSM类似,大致可分为三步:网络规划、网络初始优化、网络后续优化。其优化内容包括:寻求最佳覆盖,最小掉话率和接入失败、合理及时的切换、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以及最佳的导频分布。优化参数一般包括天线位置、每个扇区的发射功率、邻区列表和导频优先次序、邻区导频集搜索窗大小和切换门限值。其无线资源管理一般包含功率控制、切换控制、负载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等。

34G网络优化

2014年,LTE作为新一代4G标准采用了多种新技术,例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MIMO多天线技术、波束赋形和CoMP协作多点传输技术。因此其网络优化也许从新角度出发来实现。LTE网络优化流程:(1)网络评估测试。(2)设备故障定位。(3)数据采集和定位问题。(4)优化方案实施。(5)验证性测试。(6)优化总结。一般在单站优化后,会按照基站簇进行优化,每个基站簇所含站点个数不宜过多(15-30个)。基站簇一般根据地理地貌,区域环境进行划分,且在相邻基站簇应有重叠区域,避免边缘位置出现孤岛站点。LTE网络的优化内容一般包括:掉话类优化、切换类优化、时延类优化。覆盖类优化、吞吐率优化等专项优化。对于出席弱覆盖或过覆盖问题,在排除邻区漏配的情况下,调整天馈系统、CRS发射功率来进行优化。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增设站点。对于来自相邻小区的外部干扰,可通过PCI优化、调整ICIC参数来优化。对于切换类问题,则需从基站簇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需要针对邻区关系配置和相关切换参数来进行优化。

4结束语

移动网络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文化;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4008505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极其迅速的时期。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1],相比2008年互联网开始飞速发展时的3亿,总规模增加了一倍多;在基础资源方面,我国IPv6地址数、域名数、国际出口宽带数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是网民规模的扩大还是网络基础技术的迅速开发与应用,都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的崛起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展,因而网络文化也注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网络文化的基础是网络技术,它影响着网民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网络文化,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只有弄清其发展的新趋势,才能把握、管理和引领网络文化。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网络技术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基础。没有相关技术的发展,便不可能有网络的存在,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吸引人们参与其中,网络交往便不可能形成,更遑论网络社会的崛起。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而这些新技术的特征促进了网络文化不断变化、并形成了新的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时间与空间,促成了现实与网络这两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进一步相互融合和渗透。

中国移动互联网诞生于2001年,经过2G、3G时代,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底正式了4G牌照。理论上,4G制式的通信速度将是3G制式通信速度的数十倍,可实现高速移动互联网链接。4G网络的构建,将使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无线上网这一方式成为互联网继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3G、4G网络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不断扩大的WIFI覆盖面。WIFI具有覆盖区域特定、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特征,可以与3G、4G网络形成一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关系。

4G网络的广泛构建与WIFI的普及实现了极大量信息便利、及时的交换。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特征将更加凸显,网络将与生活实现更为紧密的深度融合,网络文化的发展变化将更加迅速。可以说,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便不可能让人们在瞬间实现多媒体的互动,网络文化也就无法如此丰富多彩。

(二)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

最早的智能手机产生于1989年,但直到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支持3G网络的iphone,才真正预示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1月至10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8亿部,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了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1]。随着4G时代的到来,更多功能更为强大的智能终端正在不断问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与智能终端的进步相适应,各种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客户端也在飞速发展。以IOS与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不断优化着用户体验,尝试将一切都简单便利地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就是各种各样的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它们的激增和持续更新为网络文化带来了活力。初期的APP以阅读、游戏、音乐等为主,随着APP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容和功能加入其中,极大凸显了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便利性。首先,是各大网站的APP化,即将网站的内容和功能直接移植到APP当中,使APP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移动终端,更为便捷地连接和使用网站功能。其次,是APP利用移动终端随身携带的便利性与即时性特点,开发出独有的内容和功能,如当面支付功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打车软件均是在移动终端上使用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APP。

没有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就不能实现其价值,网络社会就无法形成,网络文化亦不能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普及,智能终端与APP的使用者将会越来越多,需求的扩大也就预示着将会有更多功能多样、效用各异、体验更优的APP不断产生和进入市场,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环节,并促进网络文化的持续生成和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新趋势

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就如同是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网络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会怎样变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换代,网络的功能运用越来越多,且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正在从媒体化加速向社会化和体系化转变”[2]。如果还用以往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网络及网络文化,那么必然会使我们不能正确把握其未来的发展。

(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交融增强

“你永远也不知道网络的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曾被许多人认为是网络文化虚拟性的风趣表述,事实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评论也无可厚非,不过这却把网络的虚拟等同于了“虚假”,将网络与现实割裂开来,看作是少有关联而独立发展的两个部分。而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知道,网络是人类生活的新场域,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展,但绝不是一个与现实割裂的时空。吴满意教授指出,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网民“不是数字人或者人工智能,而是以具有现实社会肉身和其自然属性进入网络的……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的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受其现实的人脑反应特性等自然属性的制约。从而,无论网民扮演何种网络角色,怎样规定自身的网络身份,发生何种行为,我们都能找到网民变化无穷的网络角色与多种行为背后的这种本真性的痕迹”[3]。人们创造着文化,网民创造着网络文化,而网民的这种本真性注定了网络文化必将走上与现实文化融合的道路。

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充足的带宽以及丰富的软件设计使网络功能多样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而网络的多样化程度越高,人们的网络生活也就越丰富,其对现实的模拟性就越强,网络社会与现实的融合也就更强。以近年迅速崛起的各类社交网站为例,在社交网站中,人们会将自己真实的资料上传,从最基础的姓名、性别、所在城市、从事行业、兴趣爱好到自己的照片、视频、饮食、阅读、情绪心情、工作状态等,现实生活的记录巨细靡遗地展现在网络中。甚至可以说,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交流就和面对面的互动一样。今天在社交网络上的话题,明天可以在饭桌上继续,明天一起看的电影,后天在网络上就可以交流观感。在这样的网络交往中,你绝不会再怀疑网络的另一端究竟是人还是狗。

如果说过去互联网信息的传递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时间与地点,那么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和客户端的发展,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即时性与互动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自由切换,人们不再只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是一个网民,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穿越”;丰富多样的APP程序,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信息的同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立刻以不同效果和表现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而接收这些信息的对象又能以同样的方式与者进行互动。

高度的模拟性增加了网络与现实的融合深度,而移动互联网则加强了网络与现实融合的广度。当网络空间中的生活与交往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技术的发展又让网络对现实的模拟越发真实,人机互动的基础被隐去,人际互动进一步凸显,网民展现出更多的本真性,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与淡化,最后二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更大的拓展,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当中,同时创造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展现出更多现实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或者说现实文化正在逐步地深入到网络中去。例如中国人喜欢讨价还价的本性使得团购等优惠折价网站长盛不衰;热衷于争论政治的性格在微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爱好休闲娱乐的城市中,人们随时在搜索和评价餐馆与娱乐场所;一个经济中心城市,人们随时关注着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变化等等。可以说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正在向着融为一体的方向前进,我国的网络文化则更多地展现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貌。

(二)网络文化的碎片化程度加剧

“碎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出现的高频词,进入我国后多被用于传播学的研究,主要指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群体的细分、小众化、个性化等状态。近年来,“碎片化”被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互联网的碎片化亦为其中之一。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拥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有一定程度的碎片化特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继续发展,其碎片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碎片化的状态日益加剧,网络文化正向着“微”文化变迁。

首先,现实社会中,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呈现出更多的差异化,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知识结构都有所不同,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性也各有差异,这就造成了主体的碎片化。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迅速且不断进行空间转移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时间如同《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所说的一样,“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4]。人们越来越难以拥有完整的一段时间来完整地做一件事情,有限的时间被各式各样的事件切分得七零八落。随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融合的加深,现实生活的特征更多地显示在网络当中,而新兴的网络技术更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文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

其次,网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化碎片程度的提升。有人把2010年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这一集信息获取、,社交、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软件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中国首个依赖于移动终端APP的即时社交软件,微博一诞生就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用户规模迅速扩大,除了数量上的激增以外,参与者还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与年龄段。微博之后,各类社交网站和软件也向着“微”的方向发展。网络“微”文化中,海量的资讯蜂拥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乃至晕眩,“浏览”代替了“阅读”,“快餐体验”消解了“细嚼慢咽”。“微”文化的内容缺乏整体性而变成散沙一片,缺乏中心而各说各话,缺乏深度而停留在表面,缺乏论证而注重结论,扑面而来的碎片感无所不在。与微博兴起相应的是博客的衰落,新增用户的逐年递减和活跃用户的大幅萎缩让不少博客网站面临关闭的境况,相比于中长篇的文章,人们更加愿意阅读140字的段子或仅稍长一点的“豆腐块”。

最后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同时生活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它是世界的开端,也是世界的尽头,它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5]。无论是在公交、地铁之上阅读的报纸或杂志,还是在工作的间隙喝茶时的闲谈,临睡阅读的枕边书,都被日益丰富的APP应用变成了一块泛着荧光的手机屏幕。一切细碎的时间都成为了网络“微”文化的领地。在接受碎片化的“微”文化浸染的同时,每个人又利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评论着时事热点、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上传着随手拍下的照片,持续增添着网络“微”文化中的点点碎屑。

(三)网络文化易引导性凸显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意义。然而,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及去中心化等特征,人们认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难度极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让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其中,泥沙俱下;网络社会当中又失去了社会结构意义上的“中心”,谁也没有权力迫使他人行动或屈服于自己,谁都不处于从属地位,网民摆脱了传统的社会地位,平等享有网络社会中的各种权利。“在网络上我们无法找到某个享有特权的能严格控制信息的中心,它逃离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6]长久以来,对网络文化的引领始终是一个难题。

但近年来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舆论却逐渐表现出易被引导的趋势,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联。例如在“微”时代出现的网络“大V”现象。网络“大V”是指在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言论能够引起众多网民响应、左右舆论意见的网民个体。网络“大V”通常由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扮演,多以实名的方式出现在网民眼中,就时事发表相关评论,如同一个站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中间的讲台上演讲的人。不难发现,“大V”们在网络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能够改变网络舆论的方向,甚至引领一些文化现象,掀起某种文化热潮,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引领者。除“大V”以外,一些善于抓住网民兴趣点,把握网民思维方式的“网络推手”们也时常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

除了其自身的专业背景或推广技巧以外,网络“大V”与“推手”们之所以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APP随时随地接收到各种推送信息,另一方面也在于碎片化的生活及碎片化的“微”文化让人们更愿意浏览和接受他们易懂的、结论式的观点。

三、网络文化新趋势的对策

文化发展需要引领,作为新兴文化代表的网络文化更是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7]。只有把握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顺利完成这一目标。

(一)注重网络与现实的统一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要求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在看待网络文化时绝不能把它与现实社会割裂开来,将二者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而必须同时立足于网络与现实。网络文化的引领者和规制部门既要时刻关注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可能在网络当中引发的强烈反应,从而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制定出精准的反应措施,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8]。

法制建设和政府规制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石,立法者与执法者都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的种种现象已经与网络高度同步。因此,立法者应当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运用立法技术,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同时纳入到调整范围以内,使二者具有统一性、互补性。执法者在行使政府规制权时需注意网络与现实的统一,全方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共同发展。

(二)对网络文化碎片进行整合

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是由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其程度随着技术发展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碎片化程度加深而加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化的细小碎片不能被整合,只有让文化碎片回归整合,也只有整合了网络文化的碎片,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引领网络文化。

幸运的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数据存储技术、宽带及分析软件的发展已经带我们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让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成为可能。网络文化碎片随时都在爆炸式地增长,常规的数据搜集、储存、查询、分析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甚至无法进行如此海量数据的分析,但对于这些碎片所蕴含信息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网络文化动态的把握,因此将“大数据”运用在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上势在必行。“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表明其意义不在于掌握多么庞大的数据量,而是要有“从各种类型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9]。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网络文化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就有可能在掌握网络碎片的信息基础上,通过高速、有效的分析,把握网络文化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走向。碎片化让我们失去了把握网络文化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但是“大数据”却让我们通过整合碎片获得了宏观层面上的洞察力,这也正是网络文化被引领和规制所需要的视角。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三维一体”结构,事实上这也是构建网络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首先,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设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就必须从整体上构建一个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的环境氛围、能彰显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和谐网络;其次,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对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倡导,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同样也应当成为网络社会的价值倡导;再次,网络社会是由网民个体组成,其道德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网民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价值目标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就是要在网络社会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通过符合网络文化特征的、网民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如通过网络推手对优秀感人的事迹进行推广、引发关注和热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网民心中;另一方面,要引导网民自觉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150205].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P020150203548852631921.pdf.

[2]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J].新闻与写作,2013(1):2325.

[3]吴满意.论网络人际互动结构的基本构成[J].理论与改革,2012(3):2225.

[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

[5]刘阳.“微”文化与“被碎片化”[N].人民日报,20130413(19).

[6]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上海:复旦大学,2004:78.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6(1).

[8]黄意武.网络文化生态的特征及其建设路径探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

[9]丁健.浅析大数据对政府2.0的推进作用[J].中国信息界,2012(9):1214.

NewVariationTendencyofInternetCultureCausedbythe

ProgressofNetworkTechnology

RENSiqi,HUYa

(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Chengdu611731,China)

移动网络论文篇6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网络互动

社会网络研究最早出现于社会学领域,研究社会经济行为和过程。这些研究最近逐渐扩展到企业领域。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对于什么是社会网络,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定义。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有: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Coleman(1988)认为,社会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部分,它通过人际关系建立起来并增加相应的人力资本。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知识转移,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结构及网络互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一、网络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网络分析家提出特定的网络结构能够提供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网络结构是指一个参与者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根据信息的流动,网络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维度:结构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范围。网络的不同结构特征对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有不同的影响。

1.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

网络密度是一个社会网络中成员间相互联系的强度。成员间交流的密切程度和频度决定了他们的网络密度。从社会资本的关系和认知视角来看,网络密度是指网络中一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实际数量和其最大可能数量之间的比率。当实际的关系数量越接近于网络中的所有可能关系的总量,网络的整体密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高度连接的网络有助于有价值知识的流动,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有效。网络密度越大,知识转移越有效。

网络密度是一个团队内聚性的指示器,内聚性能够产生信任。信任机制意味着指团队中的成员能够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持续的交换信息,合作与义务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基础。网络密度对于知识转移的速度和准确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2.结构洞、网络桥与知识转移

Burt在1992年提出结构洞理论,结构洞指社会网络中网络节点间间隙,反映不同群体间联系的缺乏。结构洞相对两端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信息流中。Burt认为富有结构洞的网络为通过中介人获取非重叠信息提供了机会,中介人就是善于建立跨越结构洞的人际桥梁的人。当社会网络中存在网络节点间间隙的桥梁——网络桥时,便产生了跨越边界的“信息收益”,因为特定群体中的信息相对是重叠的,与那些只局限于单一群体的个体相比,联系不连贯群体的个体将面临更广阔的思想和机会。组织中跨越结构洞的经理人,能够获得信息和控制的优势。网络跨越的结构洞越多,网络的信息与知识就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3.中心性与知识转移

网络中心性是一个网络围绕一个中心的程度。中心性的程度是用来衡量网络中的一个成员独立访问其他成员的能力,中心性程度越高的成员,访问其他成员的路径就越短,获取知识就越容易。网络的中心性是确保信息能够以低成本容易的获得,中心性低的网络对于知识的转移具有消极的影响。在中心性高的一个“紧密”的网络结构中,一个网络成员能够容易的获得整个网络的所有信息。当信息资源是高度隐性的,或者信息变化迅速时,这种结构对于知识转移极为有效。

4.网络范围与知识转移

网络范围是指在跨制度的、组织的或者社会范围的连接的延伸程度。Reagans和McEvily(2003)引入了网络的网络凝聚力和网络范围两个概念,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网络范围与知识转移的容易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假设。Tsai(2000)提出一个人的网络范围越广,他的个人网络越复杂。在组织的内部或外部,跨边界的知识转移能提高绩效。例如,在公司内部,在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同生产线上的知识转移能降低生产成本。不同生产线上的知识转移能使不同的工人从他人的工作经验中获益。这个界限也可以在外部。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网络范围越大,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二、网络互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网络互动是网络的团结和同质维度。在一个网络中,互动的类型将影响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网络成员间的交流频度、亲密的程度和联系强度能够影响网络中知识的转移。

1.交流频度与知识转移

交流频度可测量两个网络成员间资源流动的次数。一个网络成员同其他成员交流的越多,就越容易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就越有利于网络成员间的信息交换与知识转移。交流的频度对于获取复杂和易变的信息与知识是极为重要。Aldrich、Rosen和Woodward(1987)提出,网络成员间的交流频度与知识转移的绩效正相关。

2.亲密程度与知识转移

亲密程度是用来衡量网络成员间的互相信任程度的,测量两个人信息交换的深度,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流。亲密包括自我发现、互相帮助和支持、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信任和接受。当网络成员间谈论家庭情况和政治目标时可以被看作是比较亲密的关系。当成员间有共同的朋友、相似的观点和兴趣时,也可以被看作是比较亲密的关系。亲密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意愿越强,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3.联系强度与知识转移

早在1973年,Granovertter就以两人间交往频率的高低为标准,将联系区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强联系会导致更频繁的知识交换,引起更多的努力付出,保证知识寻找者对获取知识的充分理解,强联系能够影响知识转移的容易程度。弱联系则是接触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路径。Granovertter认为,弱联系对于知识共享和转移是有效的,弱联系能够与组织中无连接的团队或个人建立桥梁,为新的信息提供通道,相反强联系则容易产生知识冗余。Hansen(1999)认为,组织内部团队间的弱联系有助于项目团队在其他团队中寻找有用的知识,弱联系有利于非复杂知识的转移但却不利于复杂知识的转移。

三、结论

本文对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与网络互动特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主要结论如下:在网络结构方面,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有效,因此网络密度越大,知识转移越有效;网络跨越的结构洞越多,网络的信息与知识就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转移;网络范围越大,越有利于知识转移。在网络互动方面,交流频率越高,越有利于网络成员间的信息交换与知识转移;当成员间有共同的朋友、相似的观点和兴趣,亲密程度较高时,知识转移的效果越好;在联系强度方面,强联系可使知识被充分理解,但容易产生知识荣冗余,弱联系有助于接触新信息、获取新知识,但却不利于复杂知识的转移。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尝试最珍贵作文(14篇)
  • 下一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