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物理启蒙课(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6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启蒙教学;兴趣培养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物理课

要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教师必须要对整个初中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做到全局了然于心,胸有成竹、

以下是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架构图:

图示体现出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是以物质、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构成的不同层次又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并回到生活和社会中去、因此,教师在上第一节引言课程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着手,让学生建立起自然、生活现象与物理学科之间的感性联系,让学生对物理科学产生求知欲,乐于观察和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引言部分的内容,初步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和基本方法;通过做“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及其成就领域,让学生打开学习物理的大门、

二、搭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

物理的启蒙教育不仅体现在第一节引言课堂上,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物理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期待学习,期待探索,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时,教师可以举放大镜、凹透镜、凸透镜、显微镜、望远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的例子,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领悟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重视物理学成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意义的讲解,而不仅仅限于讲解物理学理论本身、例如,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成功地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便由“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使人类开始步入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的实时通信,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三、重视实验课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是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对初学物理的学生而言,更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来认识现象中本质、学生的第一堂物理实验课是带着很强的好奇心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内容安排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浙进,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做演示实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凑热闹、讲新奇,观察实验不仔细,归纳结论不思考、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提醒学生实验前要准备什么?这个实验要观察的是什么?实验过程怎样把握?实验记录的是什么?怎样分析实验结果?对于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反复地指导,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多加提醒,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安排学生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总之,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都不够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教师要通过物理启蒙教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积极主动精神,为今后学习物理提供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维德、 浅谈初中物理素质教育[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2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学;节奏;儿童;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放松

一、钢琴教学国内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这一乐器在中国逐渐普及。学钢琴的人群年龄越来越小,因此一本适合孩子们音乐启蒙的教材,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在孩子学琴的初级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将影响孩子一生对钢琴的理解和音乐前途。在启蒙时期,教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以及基础能力的形成。根据我多年与孩子们的学习,了解到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一时期的儿童学习能力极强,但没有自制能力,他们能够专注上课练琴的时间较短,这一时期的儿童手指机能及关节的弹性都还未成形,这正是塑造孩子手型的黄金时期。钢琴上课是一对一的固定教学,因此不但要求音乐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钢琴功底,更需要掌握音乐教学和儿童心理学。不但要做良师,更要成为孩子们的“益友”!

二、《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这套教材在2003年出版该教材彩色版的同时,与一家动漫设计公司的合作,同步推出了音像制品,他们依据乐谱中的卡通形象制成VCD产品,深受儿童及家长的喜爱,这套教材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三、对教材的教学和理解

首先,这本教材是针对3至6岁的儿童学习钢琴时所使用的启蒙教材,乐曲大多短小生动书本以动画人物的形式生动形象使得整本书易于让儿童对乐曲产生学习兴趣,作为孩子的启蒙书籍不管是视觉效果上还是基础知识上都很全面生动。我以小汤第一本书的启蒙教学为例,讲解一下我所认为的启蒙注意要点:学琴是一个漫长的道路想让孩子长时间稳定的走下去。启蒙老师在第一节课需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去打开孩子的空间想象力。比如,在音乐的世界也有规则像我们生活中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一样。从孩子们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慢慢引入钢琴的教学中。在第一课一定要补充对应的乐理知识,不要让孩子们上来就上键盘,对于音符的来历拍号都没有概念,这样往往会耽误孩子后来的教学进度。在小汤的第一页,就标注着钢琴键盘,紧接着就在下方写到“钢琴的键盘排列着白键和黑键,白键的音名是、、、、、、“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页直接让孩子上键盘告诉孩子,最中央的琴键就是中央C。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两个误区,1不知道C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跟ABCD到底什么关系2最中间的琴键就是中央C。小汤第一页第二句话就很清楚的写明白了,白键的音名是ABCDEFG,可以从ABCD歌入手,告诉孩子,钢琴有88个琴键但是只有7个名字,他们都是兄弟姐妹。两个黑键的左边那个白键的名字叫C,然后让孩子找出钢琴上所有的C,特别注意的是最右边的C,两个黑键的左边第一个白键是C,三个黑键右边第二个琴键也是C。让孩子随手按出来,不要刻意去强调手型,先让孩子放松下来,如果孩子放不开,老师可以适当引导,按出琴键,问孩子是否是C让孩子思考。在孩子找出所有C的时候,告诉他们,C我们唱做do,并且带领孩子在每个C上放一个小东西,让他自己找出最中间的C在哪里,让孩子记住这就是中间的C,我们叫做中央C。这作为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第二个重点,教孩子认识谱子和音符,高低音谱号,拍号等,准确找到中央C在五线谱的位置。在这个环节中相信有一点是每个老师都很头疼的,那就是音符的排列顺序怎么跟孩子准确的解释清楚。在这里老师都会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图画告诉孩子,我在讲解这一环节的时候,我会拿着画笔,拿一张纸给孩子画五线谱,告诉他们黑色的就是线,线和线的中间,我们简称间或者中间都可以。音符就是线,中间,线,中间这样排列的。一定要说的笼统一点,不要让孩子觉得有很大的距离感,或者不明白老师到底在讲什么。但是,我会强调一点,在剩下的空白中会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线,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是相互通的,这一点很多老师都忽略了,一定记得告诉孩子,为接下来中央C在五线谱的位置做铺垫。紧接着,相信大多数老师就开始教孩子认识音符,一般从全音符认起,然后开始慢慢引入中央C在五线谱的位置。在这一环节,我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样。首先,包子一样的音符叫做全音符,有四拍。我会直接引入拍号,告诉孩子看最上面的数字,下面的数字不在第一节课给孩子进行讲解。紧接着,我会教孩子唱doremifaso,引入五线谱时,我会先让孩子记住mi的位置。五线谱最下面线上的音,画一个音符,是mi。之所这样教是因为我问过很多考完专业十级的孩子,你给我写一个中央C看看,很多孩子写出来就是圆圈加一横。对于小孩子,语言和文字的记忆永远比不上图画记忆,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音符长这样O。所以每次我教孩子中央C的时候我会故意把下面那条黑线画很长,让他们觉得,这就是一条线。在第一节课还要对孩子进行拍子的基础训练,我会让孩子站起来走路,平稳的走,快步的走,忽快忽慢的走,这样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就理解,什么是准确的拍子。这个很重要,很多孩子在初学的时候对除了四拍的其他拍子不敏感,对拍子的对与错没有明确的认识,就是老师大概是这么喊的,就照着老师的喊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拍子有快慢,这对以后的教学会造成很大的不便。考级的孩子经常有的问题就是拍子不准,这个其实在第一节课就应该灌输给孩子,特别是小汤开始每个都要喊拍子。如果孩子天生节奏感不好,经我的经验发现,走路是最好纠正孩子拍子的方法。平时的生活中都要走路,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去观察拍子,生活节奏,把音乐和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反而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在第一节课的结尾,引入钢琴的基本手型。我对于3至6岁的孩子手型,不会特别严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三点:1骨关节要突出2一指二指之间成圆弧3手腕要低。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上键盘,在第一课时完成双手大拇指的触键。注意,在第一课时我不会去教孩子抬手腕,我觉得弹琴,找到放松的姿态要比尽早的接触键盘更重要。所以在第一课时给孩子留作业时,我会送孩子俩个跟孩子的手的大小匹配的苹果,告诉孩子,每天都需要拿着两个苹果去进行甩手臂和画弧度,就是活动手腕的练习,每天都能做到,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弹钢琴了。往往留这样的作业孩子的兴趣会很浓厚,甚至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们都拿着苹果听我讲课,觉得很新奇好玩。这些都做到了,我觉得启蒙的第一课我就成功了,那么接下来为下节课正确的弹琴姿势做准备。

四、结语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3

[关键词]启蒙教育;药学;职业启蒙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2-0022-02

一、研究背景

“启蒙”,即“开发蒙昧”,指给人新的东西(包括知识、技艺),从而使其摆脱“蒙昧”或“迷信”的状态。启蒙本身就具有“教育”之义,而“职业启蒙教育”则是教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使其对看似遥远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大学以下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都较少,每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对选择什么专业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要么看网上在议论什么就选什么,要么家长说什么就选什么,存在盲从性,很多人在工作后由于之前的盲目会选择辞职,这跟儿童时期对职业没有认知,工作后发现现实和想象差异太大存在很大关系,而根据相关调查,那些国内外著名人士往往从小就有初步的职业认知,对未来有自己的设定。因此,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现在社会所需的,这样才能让儿童能尽早了解相关职业,通过职业启蒙产生职业认知进而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

药学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这个专业的工作对儿童来说比较陌生,怎样让儿童对药学相关职业有所了解,并进行啟蒙教育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药学启蒙教育设计的理论依托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认为应该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开展药学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药学职业启蒙教育各方面相关工作的推进,使不同阶段的儿童对药学相关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全面发展职业启蒙教育开拓道路,这也是主课题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属于皮亚杰认知理论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他们的特征是: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守恒性、非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的药学职业启蒙教育应多注重具体的药学实践任务,以儿童体验生活中的药学为主。使儿童了解药学相关职业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药学职业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药学相关职业的兴趣。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水平。因此,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为其模拟一些药学相关职业的场景按照药学专业顶岗实习的模式,解决和完成“工作中”出现的任务和突发状况。

根据以上研究,考虑到小学6个年级认知跨度较大,本课题将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进行整合,设计了三个实验教学案例,分别针对小学1~3年级、4~6年级及初中共三个阶段,方向是药学相关职业。

三、药学启蒙实验设计思路和依据

药学专业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几乎每个儿童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药品,我们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药学认知出发,接触生活有关的药物及药学工作,进行教学设计。如对儿童来说,他们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药物剂型,如他们平时经常爱吃的奶片跟药片的做法是一样的,端午的时候父母会给他们用艾草洗澡、驱蚊,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他们吃“好吃的”头孢颗粒,但是他们对制备这些剂型背后所蕴含的药学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对制备后怎样流通使用也不清楚,他们的认知仅限于对这些事物表象的了解,如奶片很好吃、艾草洗澡很舒服、头孢颗粒可以治病,这些对他们来说很有趣,正好作为启蒙教育的切入点。

所以,在设计药学启蒙实验教学时,我们选择儿童身边生动有趣的药物,从给他们穿上合身的白大褂开始,进入专业角色,创设仿真的药学环境,触发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有趣和简单的药物剂型,了解基本的药学知识,培养儿童的求知精神,提高他们对药学职业的认知,让他们开始思考今后的职业方向。这三例药学实验的设计分别为散剂、片剂及仿真GMP车间,这三个实验设计有趣而生动、有的好吃、有的好玩、有的好用,仿真车间就像玩了一个电脑游戏,在玩中学,学中玩,还有直观的视觉、嗅觉和味觉体验。如制作奶片,将生活中的奶粉通过实验的方式做成奶片,让他们感受到药学的奇妙,并跟他们讲解从粉末到颗粒到片剂的转变原理。

四、药学启蒙实验的教学案例

本文从儿童已有的药学认知出发,精心设计了两则药学实验教学案例,另外一则为好玩的药学GMP车间的仿真实验教学。

(一)中药香囊的制备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小学1~3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学习相关中药的成分和功效,学会用研钵制备散剂剂型,学会制作香囊。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3、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这些中药的性状和功效,然后介绍做法,将上述中药用研钵研磨成细粉,用等量递加法混匀,用电子天平分成每份3g装于香囊的无纺布袋中,收紧袋口放于香囊中即可,本处方内容为预防感冒型香囊,教师可根据时节调整处方,如提神醒脑、驱蚊型等。

(二)奶片的制备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和活跃,动手能力也比低年级要强,结合本年龄段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药学职业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片剂制备的原理,学会用专业设备制作奶片,了解机械化生产奶片的原理,同时对药学的经典固体剂型有所了解。

3、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观摩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固体剂型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然后介绍奶片的做法,奶粉的工藝流程是混合、制粒、干燥、整理、最后压片,学生先用手工工具制作单个奶片并进行品尝,然后指导老师用压片机进行大批量生产,讲解其原理,学生观摩压片机操作。

(三)药物制剂车间的仿真体验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是动手能力非常强,同时具备基础的电脑知识,结合初中学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药学职业的专业认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GMP药厂的生产流程,学会在生产车间里进行混合、制粒、压片、口服液等操作,学会虚拟仿真制作片剂及适应各种生产场景,对药学生产企业工作有所了解。

3、教学方法

使用仿真实训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药厂的人员设置,岗位设置,然后介绍GMP要求,学生通过GMP仿真实训系统,模拟进入车间进行生产,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进行考核。

五、结语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4

1、知识要点:需要学生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2、能力要求:一是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的革命。

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导入框部分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教会受到猛烈的抨击。这件事就发生在18世纪时期,其中出现几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8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的旧制度衰败了,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根据不同人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互相独立监督;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它。(社会契约论)

影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欧洲的社会进步。

二、科学的革命

1、牛顿:天文学,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5

关键词:化学;启蒙教学;思维;整体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11

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新的学科肯定有许多自己的概念、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初中化学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它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然而,许多学校为了赶进度,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复习,于是每年制定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时,都在挤压前面的教学课时,这样会直接影响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入门,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确地分析初中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编排

人教版教科书在绪言中就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纲领,指出了化学学习的方向,指明了化学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教科书的知识编排体系

自然界中有3千多万种物质,不可能逐一研究学习,我们化学采取的策略是分类学习的方法,学习每一类物质中的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物质,然后推知这一类物质中其它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因此,初中教科书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物质,从最熟悉的O2到H2O,再到C;从非金属到金属;从单质到化合物;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来安排各类物质的学习。

从学习O2、H2O、H2的性质、变化到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从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知识到分析金刚石与石墨、CO与CO2为什么有不同的性质,不断寻找物质的变化规律。

教科书遵循着从生活到化学知识;从知识的掌握再服务于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如从生活中的蜡烛燃烧到能源的利用;从空气、水的污染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从化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到化学与社会;从简单的单质、氧化物的学习到酸碱盐的综合运用等等。

以上这些无不包含着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演绎的过程,整个化学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总结、迁移,再归纳、再总结、再迁移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站在教科书之上整体设计化学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什么、怎样学主要还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将零散、繁杂的化学内容串连成一个整体,使我们化学教学连成一条线。教师要善于从两个似乎毫无相关的化学知识、现象中发现它们的联系,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在平时苦练内功。

教师视野要从初中乃至高中甚至整个化学阶段学习的高度来审视教科书,加工、调整、选编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好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订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迷信教参中的目标,因为你的教学思想、学生与之不一定相同。

要在化学教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化学的学习与数学、物理一样,也是环环相扣,是有规律可循,不是死记硬背就可学好的一门学科。

二、启蒙阶段为化学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

启蒙阶段的时间界定为开学初到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内容界定为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关注哪些主要内容的学习呢?

1、建立学习化学的思想

人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等,但一门新的学科肯定有自己的基本的认知方式,这里就理解为化学思想吧。认知方式亦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的特征及在信息组织和表征过程中的偏好和习惯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是学习者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初中化学建立的基本的思想有:物质观、分类观、实验观、质量守恒观、微观结构组成决定宏观性质、物质间反应的量变与质变、物质之间相互联系观、本质观、绿色化学观、实验的安全观等。

2、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方法与其它学科一样,也有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等几个方面,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就初中化学常见的四块知识的学习方法给予说明:

(1)化学概念、规律(包含原理、理论)的学习。概念、规律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分析、比较、概括而形成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学习方法,了解其形成的背景、目的,抓住概念的关键词,学会概念的应用与巩固。这也就是新课程中提及的“过程与方法”。

(2)化学实验的学习。实验是用来说明某一概念、规律或澄清某一事实而设计的。虽有些实验(如蜡烛燃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做过,但没有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还要进一步分析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的原理,逐步学习和利用原理设计新的实验,做到举一反三,学会迁移。从模仿到理解,再到熟练掌握,最后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

(3)计算的学习。初中三个计算有其相似性:化学式的计算中元素之间的组合是按比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物质间的反应按比例,溶液的计算中溶质与溶剂组合按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比例的方法使之得到统一。只要学好了化学式的计算就能轻松地应对其它的两个计算,教学中应尽可能将化学计算与数学联系起来,数学是化学学习的工具,而不能将化学计算从数学中独立开来另立门户。

(4)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要使零散知识编成块,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迁移,就在初中的化学中也有许多知识和方法的重复,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教会到会学,最终实现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相对分离出来,让方法相对独立地展现出来。在知识确实掌握以后,重点明示所使用的方法和完整的思考过程(迁移的确定模式),形成一些基本的学习模式,并在后面知识的学习或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练习运用,从而使方法得到熟悉、巩固和优化。启蒙阶段要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些学习模式,如下图。

三、启蒙阶段主要训练内容

1、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载体,启蒙阶段的化学学习,要帮助学生整理好笔记,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充分利用学生刚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加强练习与巩固,使知识得以巩固与熟悉,“熟能生巧”是古人留下的经典。

启蒙阶段的化学教学,要特别关注第一个分化点——化学用语的教学。设法做到难点的前伸与后延,要求不可一步到位,要分解目标,分步骤、分层次逐步实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整体推进,特别是多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宁可多花时间“磨”,也不能丢下这部分学生,否则他们将会失去继续学习化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加快后面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整体提高的关键。

2、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将会终生受益。教师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还要靠自己去探索。一开始要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做到“看书要动笔,不动笔不看书”的好习惯,使预习笔记与课堂笔记对比,多次磨合,逐步提高。

3、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因为物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各物质之间内在联系及规律的发现是靠我们的思维。思维可使化学现象得以高度的概括化,使生活、化学、社会得以联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切入点,通过思维的加工,导出化学概念、规律或结论。教师可在习题中创设新情境使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与提高。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而不是简单记忆能力的外显。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6

(409123)重庆市石柱县河嘴小学 钟发全 纵观一些经典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发现有一共同点: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出现高频率的瞬间,多是在抓住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时。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了启蒙教育实践活动,一时间“启蒙教育”竟然成了阅读教学的点睛之笔。在此,我将结合实践中的点滴之感,抛砖引玉。 一、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特征 启蒙教育,以前在阅读教学中多是处在无意识之中。 有意识的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在实践中发觉,它犹如给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等注入新的血液。如:一是,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启蒙教育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资源环境;二是,可以把启蒙教育作为了一个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影响。 1 、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课堂智慧的体现 我想先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这是范进的格言”,前一句是《范进中举》一文中主人公范进说的一句话,后一句语文老师对同学们说的。这是笔者在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为什么多年前的一句话多年后还有学生仍旧记忆犹新与受用?这个案例实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所搞的启蒙教育,从中可以看出, 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作为了一种新的精神生产,实是一种教育智慧,并以一些鲜活的“智慧”在影响学生的发展。 2 、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灵感的闪现 我还想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已进入了尾声,突然班上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便抓住这一问给学生讲解:此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来改写的,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手下的周瑜、黄盖等针对曹军的弱点,在赤壁用计打败了曹操。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关于曹操的好人坏人之论,中国历史书中写到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历来是不以胜败论英雄的,刘邦打败了项羽,谁能说项羽不是英雄。此时我又因势引导,提示同学们在课余最好阅读如《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籍,去了解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以此最终完成了对学生这一问题的解答。从笔者的教学实例中也已感悟出, 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是“教与学”灵感的闪现,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住能进行启蒙教育的契机 ! 3 、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 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它能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自觉,一种个人的内在性要求朝着某一方向发展的意识。如:我曾记得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唐伯虎三点秋香”的故事,于是才有我以后在读师范时,在工作后,只要是能见到有与唐伯虎相关的书籍、资料、影片等,无不是如渴的去见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能启迪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具有发展性。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 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启蒙教育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们连门都没有引进去,我想“修行在自身”的话就不要谈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对阅读教学感兴趣,我认为是他在这门学科上遇见启蒙老师了,他的启蒙老师可能在你之前,可能就是你,是启蒙引导着他跨进了这门学科的门槛。用哲学理论的说法,事物的发展由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决定,那么启蒙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来说,不就是一个重要的外因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让我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激发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阅读,“迷”上阅读。为此,教师为学生选择的阅读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学生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去。 为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学生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学中学生产生类似“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想法,学生有这一问,教师之我在教学中能够引起重视,并训练迁移,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到了书本上从没有的,更能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导向,去找到自我需要的东西。 课内与课外都是发展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象、创造。从小培养的阅读兴趣会成为学生以后喜爱阅读的强大动力。可以说,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启蒙教育所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多渠道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灵活组织启蒙教育教育活动,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琥珀》一文的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已明白琥珀化石形成的条件,作教师的我本给学生出了一个紧扣教材的提问:“给你松脂球,你能否将其变为化石?”班上同学们说不能时,作教师的我结合科技的发展提醒,就有同学回答到:“化石的形成要几千年,但这是常规。以前铁树要六十年才开花,如今的新科技不是让它几年就能开了吗,我今天还不能将松脂变成琥珀,明天也许我行,不是再需要万年,而是几年就能让松脂球变为化石。”我的阅读启蒙之花又还开到了课外,有不少的学生还真捡回了一些化石,着手研究了起来。就是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 3 、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 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时,教师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是寻求学生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的源泉。如:《理想的风筝》一文的教学,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只要春天一到,就想到了刘老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意启蒙,就有了这样的答案:也许是作者因春天来了,通过燕子飞回,由燕子而想到了刘老师的那两只双飞的燕子风笋,想到了刘老师的高大形象。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向刘老师那样的爱护学生,爱护生活的教师。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可以看出,学生会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真实感受做出回答和解释。因此,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才能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兴趣。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7

关键词:两汉;童蒙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22-02

“”结束以来,两汉蒙学教育研究成果卓著,不仅形成了研究的热点,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分专著和论文两方面论述,专著方面又分综合著作、教育制度、教育史料、专题研究等部分。论文方面分蒙学教育内容、方法,识字教材和私学教育。

一、专著类

综合性研究方面,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以下省去“年”)、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等以“中国教育史”命名的十多部。这些著作都对两汉的文教政策、学校制度、官学和私学,作了程度不同的叙述,对两汉蒙学教育的研究有很多借鉴。值得注意的是肖川、何雪艳《中国秦汉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是论述两汉教育史的专著,其中两汉私学和蒙学教育的内容值得参考。

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以儒家经学教育制度为主来介绍汉代教育制度,对汉代私学的恢复与发展、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蒙学和蒙养教材、家庭教育等都作了较为详尽地论述。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商务印书馆,1998)对汉代学校的发展作了介绍。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是目前对汉代学制问题研究较为深入的著作,该书详细地考察了汉代官学与私学的产生、发展乃至演变过程,分析了学校的施教人员、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及教学形式,论述了四姓小侯及皇储和诸侯王的教育,并指出太子教育与诸侯王教育的异同。对汉代家庭教育和书馆教育的论述也颇为翔实。

关于教育史料,程舜英《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都是资料选编,程书以分专题按编年的方式陈述教育制度及其实施的历史发展,从文字和书籍、书馆和书师、私学等方面对汉代教育的有关材料进行梳理。熊承涤《秦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选入的内容涉及两汉学校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与方法、书师和师生关系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题著作也涉及童蒙教育的内容,如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吴洪成《中国学校教材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对两汉学校教材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胡幸福《中国古代平民教育》(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等从蒙养教育与生存技能教育和生育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平民教育的状况。幼儿教育涉及两汉童蒙教育内容的有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杜成宪、王伦信《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等。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的一套中国古代生活丛书,其中有毕诚《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阎爱民《中国古代的家教》。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的出版推进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的研究。

学界对蒙学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影响较大的有喻岳衡主编、岳麓书社出版的《传统蒙学丛书》,主要是对古代的童蒙读物的搜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注释、评价,进而汇编成书。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按时期对古代蒙书进行了梳理,具体介绍了两汉时期各种体裁和类型的蒙学读物。徐梓的蒙学研究涉及两汉的还有《历史类传统童蒙读物的体裁和特征》(《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清代以前的启蒙教材》(《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传统学塾中塾师的辛酸苦痛》(《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等多篇论文。徐梓的研究深入而细致,是近年国内蒙学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研究者,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论文类

两汉时期的蒙学教育的研究论文较多,内容涉及蒙学教育内容、方法,识字教材以及私学教育等诸多方面,现择其要者概述如下。

王子今《两汉的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兼用简牍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汉代童蒙教育的具体形态,指出汉代童蒙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位。熊承涤《我国古代的儿童早期教育》(《人民教育》1983年第4期)、黄智允《汉代童蒙教育中的儒家因素:以天才儿童形象的探讨为中心》(《兰州学刊》2012年第5期)介绍了我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学习情况。周永卫《两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唐都学刊》2000年第1期)、周慧梅《试析传统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寻根》2007年第2期)也对蒙学教育方法、特点做了论述。曾钊新、刘良湖《古代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途径》(《教育评论》1993年第5期)、张迎春《中国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论述了勤俭、礼让、诚实、孝亲等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德育思想精华。

关于两汉童蒙教材方面论文数量颇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熊承涤,他的《中国古代专科教育的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第2期)作者对中国古代的算学、医学、律学、武学、书学和画学等专科教育做了介绍。《谈谈中国古代的儿童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概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儿童学习教材的发展和情况。《汉代学校的教材与经学(上、下)》(《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第1、2期)指出汉代私学教学的程度不一,大致分为授字书、授《孝经》《论语》、讲授专经三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年级和年龄界限。吴洪成《试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特点》(《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3期)、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指出童蒙教材具有集中识字、押韵、注重实用知识和道德等特点。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11期)介绍了汉代蒙学识字读本的编撰和出版特点。于兴汉《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编选特点》(《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1期)、李宝迪《我国古代儿童历史教材编篡的特点》(《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等介绍了两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并分析了教材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情况。

李建国《汉代的童蒙识字教育》(《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概括介绍了汉代童蒙识字教育的情况,认为汉代童蒙教材承前启后,并指出汉代童蒙识字教学在西汉中期前以识字写字为始,对书法和文字规范非常重视。沈元《研究》(《历史研究》1962年第3期)从西汉社会生活史的角度来分析蒙学识字教材,并对《急就篇》进行了目录学的考察。丁毅华、陈国忠《的史料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阐述了《急就篇》的史料价值。

近年来,利用简牍资料研究汉代蒙学教育也有突出成果。张金光的《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对秦汉字书的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秦时《仓颉》、《博学》、《爰历》,两汉《急就篇》都是当时学吏识字、学书、识名物的课本,并非一般的蒙学教材。又在《论秦汉的学吏教材——睡虎地秦简为训吏教材说》(《文史哲》2003年第6期)再次加以强调秦汉字书为当时学吏者专用的启蒙教材,其内容分为识字学书教本、吏德教本、法律典章教本。而张传官《谈等秦汉字书的性质——与张金光先生商榷》(《辞书研究》2012年第3期)反驳了张金光将《急就篇》等秦汉字书视为学吏者专用启蒙教材的说法,认为从秦“三苍”到汉之《急就篇》等,都是书写范本,与当时的籀文、小篆、隶书等书体紧密相关。启蒙教材、字书、和书写范本三位一体,是社会各阶层通用的启蒙教材,而非学吏专用。

两汉私学教育研究为考察童蒙教育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刘良群《论汉代的私学》(《争鸣》1992年第5期)、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李军《论秦汉时期的私学》(《上海社会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都有对两汉蒙学教育的论述。其中,张鹤泉对东汉的私学类型、招收学生的特点及师生关系等都作了阐述,是目前对汉代私学问题研究较为深入的成果。并将私学划分为蒙学教育和“明经”教育两个阶段,蒙学教育与“明经”教育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而孙峰、肖世民《汉代私学考》(《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和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则认为汉代私学分为蒙学(书馆)—初读经书(乡塾)—专经(精舍)三个上下相互衔接的阶段。而王炳照(《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则认为初读经书作为私学教育的基本类型尚不十分稳定,有时和“书馆”教育相联系,作为蒙学教育的深入;有时又和“精舍”教育相联系,作为专经教育的过渡或预备。可见,对初读经书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有关两汉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林文宝《历代启蒙教材初探》(《台东师专学报》1983年第11期),介绍了两汉的蒙学教材。本文后经作者丰富成《历代启蒙教材初探》一书,1995年由台东师院语文教育学系出版。妙芬《作为蒙学与女教读本的:兼论其文本定位的历史变化》(《台大历史学报》2008年第41期)对两汉童蒙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三、总结

初中物理启蒙课篇8

初二学生拿到所有的新课本后,一般都情不自禁的首先翻开了他们听说已久而又非常陌生、好奇的《物理》。想学习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尤其是女学生们受到诸如此类说法的影响越发的深刻,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感和畏惧感。为此,使初二学生能够自然平稳地“入门”满怀信心、充满自信的进入物理世界,这个时期的教学重心就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上下功夫,并着力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为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2013年秋季使用的新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系统性和层进性上有了更好的调整和设计。新教材保持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改进的特点之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在知识系统性上学习的实际;新课题、新知识、新版块的引入有趣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当学生从最简单的知识和兴趣入手,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够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层层深入、扎实的建立起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的目的。

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图示和教材配套的动画多媒体视频看得非常投入,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对该现象的理解,甚至是自己的最初始的“猜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下课前提示学生课后阅读,并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加以结合当前前沿科技予以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更为多样化、系统化、层进化。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无论成功与否。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第一章第二节分组实验的第三步“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若按书上的图排绕,学生的两只手不能松。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必须抓住铜丝两端连同线圈往刻度尺上靠,或者让另一学生拿着尺来测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一个初学物理第一次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很难做好。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出一个改进方法:把铜丝的一头弯曲折回压在铅笔上,再在上面一圈一圈地排绕,既紧密又不易松动,学生可一手抓住铜丝的另一头,一手拿刻度尺轻松自如地测量。学生发现一个小的设计就可以巧妙的克服困难,“聪明”一词浮上心头,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也更愿意去迎接挑战。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一章第二节最后的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一句简单的规律,但尽量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结果,切身的体会那句简练的规律。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好的建立并巩固增强。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更有甚者,拿着一些人类未解之谜来找物理老师探究探索。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 (29篇)
  • 下一篇:物联网安全监管(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