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7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兴趣 研究 建议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深感学习数学很困难,枯燥乏味。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其它各科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但老师若能通过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之美,数学学习就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了。本文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体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刚接一个新班,全班学生对教师及教师的第一节课都充满了期待,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老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我曾经问过很多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你们上课?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幽默而不失严格,专业知识强,与学生心理年龄接近的老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感觉到老师如果长期都一脸严肃,学生会很不买账。有时把气氛缓一缓,还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认识“无理数是分数吗?”一课时,学生都以为是分数,我说:“它们不是分数,表面看是分数,而实际它们是披着羊皮的狼。”学生们都笑了,而且对这个知识点记得很牢。

二、“跳出教材”备课

网上有很多优秀的教案,其精粹值得借鉴和学习,但不能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定要考虑到本地、本班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好学习的鼓动点,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吃得进,消得了”。我们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不多,基础题就更少,所以一个知识点讲完,学生无题可做,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备课的时候,去学习资料中寻找适合当地学生的数学题,已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有些老师为了“负责”,把课后习题逐题进行讲解,学生既没学到东西,又浪费了学习时间,老师和学生都在做无用功。 对于一些农牧区的学生而言,汉语能力尚不熟练,上课当然云里雾里,“新人教版”的“综合运用”题和“拓广探索”题,对这些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我觉得倒不如丢掉这些题,备课时应跳出教材考虑教材,更多考虑如何“用教材”,要透过教材的实施和论证方法,挖掘教材的本质和内涵,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构思教学设计。

三、贯彻新课改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很多老师为了把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讲完,整堂课只看到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甚至拖堂,一节课下来,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打瞌睡,做小动作,学生的成绩上不去,对老师和学生的打击都很大,学生自然就会厌烦学习数学。因此,课堂上老师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应该讲究策略,把握一个度,讲得多了,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效率肯定低。对于学生能做的题,教师尽量不讲,多给时间上黑板练习,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错误,教师只对疑难题型答疑解惑。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很轻松。

四、注重个体差异,促进人人有所发展

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因为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判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对数学课程教学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能促进师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对数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要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实施强调过程,突出形成性评价;重视参与,突出参与性评价;重视个人成长经历,突出过程性评价。

2、树立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理念。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标准、全方位地正确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承认差异,尊重个体。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2

一、搞好基础衔接

搞好基础衔接主要做到两点:其一是搞好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使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此,首先,教师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教师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最后,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初高中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其二是摸清学生学习基础,以此规划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测试了解入学成绩,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二、搞好教材衔接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相比,前者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且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差,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叙述的完整性和整体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因此高中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其一是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并做到心中有数,所以高中数学新授课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教师应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引入坐标定义法。其二是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而在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但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接受、理解新知识。

三、搞好方法衔接

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课,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记了一大本笔记,也有一大堆问题,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初中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四、搞好心理衔接

在高一教学中,因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学生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可能一直很好,但高中数学成绩却可能有不如意的时候,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教育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在高一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一份责怪,多十份关爱”。我们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成功。教师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将表扬的基本教育原则充分应用。

五、搞好团队衔接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3

英语写作课堂上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构想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预算》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春风化雨:浅议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射频功放线性化技术研究

高职自动控制课程教学中软件工具的应用探索

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兼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组织领导工作的建议

《离心泵检修安装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浅谈对学生化学学法的指导

论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的几点建议

数学教学实践与浅识

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语言教学

基于学困生的新理念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论《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文以载道,课以立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析新课标中语文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开学第_课

分析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其解决方法

如何全方位提高高中地理学教学质量研究

曲棍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思考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构思探究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以“本”为本远离“题海”——谈新形势下课本习题资源的利用

浅谈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咏华山》教学案例及评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与困惑

初中写人记叙文教法初探

听说读写,构建和谐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让英语写作轻松起来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小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几点做法

小议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生物教学

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构想

论学案导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CAI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生态课堂:唤醒沉睡状态的生命体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小学数学如何塑造开放式课堂教学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试析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初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怎样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年级教研活动

浅谈语音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点滴经验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百分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

尊重学生学习起点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关于“打造魅力课堂”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4

[关键词]研读教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3501

近年恚补充到我镇的新教师有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学校聘请的临时代课教师,他们基本上没有教育实习的经历,特别是小学教育实习的经历。因此,这些教师在最初任教时,课堂教学中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非常需要得到一些教学指导和训练。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不全或超纲。如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只注重让学生进行计算,而不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第二,教学目标达成度低,主要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没能很好地得到落实。

第三,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不突破。主要表现在时间分配不合理上,导致教学重点讲不透,学生不理解,难点问题避而不讲或一带而过。

二、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研读教参

新教师的教学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没有吃透教材。研读教参是吃透教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师解读教材、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一)研读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一,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集中认识1~5各数,知识点包括基数含义、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等,认数与加减计算穿行教学。加减法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安排在其后。本单元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为以后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教师不能因为内容简单而不重视。

第二,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等于、大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并适时适度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3)使学生在计算中了解数学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第三,确定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数概念和加减法含义,但教学生写好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写数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为初入学的学生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

第四,研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本单元的教材编排特点有九个,其中“认数和加减计算穿行教学”虽不单是本单元的特点,却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因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五,研读教学建议。本单元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和落实,而且要把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形成符号意识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还要适时适度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占的比例很大,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则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可先通过实物情景图、直观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通过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再通过算法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二)研读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

首先,关注教材旁注,了解编写意图,明确知识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1~5的认识”中的“认、读数”等活动,教师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这里的教学重点是1~5各数的含义和写法,教学难点是1~5的写法和初步建立数感。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的数学探究教学,就是教师把将要教学的内容作为载体,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发现,呈现出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懂得数学课本中的概念,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习惯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探究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教师对数学探究教学理解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教师不能结合具体内容来实施探究课,使教师的探究教学变成一种形式。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经验,来谈谈初中数学应如何实施探究教学。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探究教学观

1、1教师要深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我在教学中发现,每堂课都会出现学生迸发这种创造力的情况。这也表明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学生的能力结构;女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比男生差;平时成绩差的学生,某些探究能力的指标并不低于班平均值,即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智能并不差。因此,我们应相信每个学生有主动探究的天性,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1、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

教学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由此看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在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探究态度和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是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保证。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善于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讨论和质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使用“激励用语”,如:当学生在回答不上来问题时,老师应说:“不要着急,请坐下再想想看’,而不应说:“坐下!你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课堂教学里运用激励语言,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十分有用。

2、充分挖掘探究教学的素材

课堂教学是实施探究教学的主渠道,通过调查与座谈发现,教师对教材内容挖掘的不深,对什么内容适宜探究不甚清楚,从而影响了探究教学的实施效果。就数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学生探究,教师不应该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活用教材,拓宽探究空间。笔者将结合前面探究教学的类型,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哪些具体数学内容适宜探究。

2、1性质、法则的探究

在初中数学中,有些法则和性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进行发现和概括研究,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设计为探究教学。例如,在讲“字母能表示什么”时,引入如下案例:搭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火柴棒,按方式搭2个、3个、10个、100个、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让学生动手摆火柴,从中运用实验、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代数式的意义。

2、2开放性问题的探究

利用一些开放性数学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式,可以做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过“正、反比例函数”后,可出示如下具有开放性的题目:“现有浓度为31%的糖水40千克,现在要将它配制成浓度为46%的糖水,你有什么办法”。在教学时充分暴露学生的探究过程:有的采用加糖的方法;有的采用蒸发掉一部分水的方法来提高浓度;有的采用“一定量的浓度高于46%的糖水”与“浓度为31%的40千克糖水”混合制成浓度是48%的糖水,这样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推理,作出多种不同的解答。

3、数学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探究教学中,一旦明确了“探究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探究”。这也是广大教师急于掌握的教学技能。

3、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究是从问题开始。教师就要善于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提出问题,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数学探究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l)问题情境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是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兴趣,最佳奖赏应该是聚精会神的脑力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例如,在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教学中,教师这样设计问题:某家庭要计划购买一台电脑,全家每月总收入为2500元,而每月总开销为1100元,请问几个月后才能买到。由于学生对问题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较快地、经验地算出。

(2)问题情境设置要有趣味性

华罗庚曾说:惟一推动我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和方便,而数学正是充满了兴趣的一门课程。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那么,在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学生的兴趣。

3、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探究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强调的是学生参与过程,由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探求。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对问题进行探求时,合理的猜想、大胆的猜想是问题探求的第一步,只有“提出猜想”,才有问题研究的方向和必要,所以培养学生猜测能力是顺利开展探究教学的基础。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如何提出猜想呢?猜想的实现途径可能是探索试验、类比、归纳、构造、联想、审美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等。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6

【关键词】讲 评 课堂教学 心理特征 提 问

对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那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呢?

一、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1、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环境和动脑、动手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教学中注意对原始问题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数学工具、方法、模型的选择和分析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循环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实践时间,使学生在亲历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收集、处理各种信息,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学建模学习应该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必须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要支持学生大胆提出各种打破常规,超越习惯的想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的、独特的见解,珍惜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失败价值,使他们保持敢于作出各种新颖、大胆尝试的热情。

2、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数学建模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也是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全面认识数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四条原则

1、教师意识先行原则。实际应用的数学问题有时过难,不宜作为教学内容;有时过易,不被人们重视,而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现成”的数学建模内容又很少,再加上我国数学建模研究起步较晚,数学建模的氛围在初中尚不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具有数学建模的自觉意识,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题不惊人誓不休的气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数学建模意识去熏陶学生,也才能在看似没有数学建模内容的地方,不满足于表层的感知,挖掘出训练数学建模能力的内容,给学生更多数学建模的机会。

2、因材施教原则。在中学教学建模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可以分为因时施教、因人施教。这里的“时”是指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年级,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是逐步学得的,人们在不同的年级所具有的能力、知识是不相同的。应该经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应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更高的教学目标。因人施教是指根据每个人的原认识结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法施教。

3、授之以渔原则。笔者曾以一道开放题“健力宝易拉罐的尺寸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例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出瓶装345ml健力宝易拉罐的高和底面直径(高约为12、3cm,底面直径为6、6cm)。然后围绕厂家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尺寸,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从审美角度去考虑(是否满足“黄金分割率”);有的同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是否用料最省,工时最省);有的同学从生理学的角度去考虑(是否手感最好,饮用最方便)……虽然最后没有得到一个一致的、十分完美的结论,但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课内课外相统一原则。和提高学生其他素质一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应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应与现行数学教材有机结合,把应用和数学课内知识的学习更好的结合起来,而不要做成两套系统,这种结合可以向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向“源”的方向展开,即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抓住数学建模与观察所得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三、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建议

1、打好基础,强化意识。对于一个繁杂的实际问题,要能从中发现其本质,建立其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抓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但是,教学中要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和规律,强化建模意识,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挖掘教材,强化建模意识。从广义讲,一切数学概念、公式、方程式和算法系统等都是数学专家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在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应用数学的知识,并从中总结提炼,就能找到数学建模教学的素材。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7

一、高效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借助于思维导图实施复习课的备课

每节课都要充分准备后才能和学生一起探究,对于初中数学的复习课也不能外、笔者认为在复习课的备课过程中应该借助于思维导图将教学目标、重点,以及难点统筹到教学设计中来,旨在让复习课的条理性更为清晰,帮助学生构建出更为清晰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与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2、借助于思维导图组织复习课的教学

备课与课堂实施一脉相承,笔者认为课堂组织过程应该和备课的过程一样注重学生思维的程序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1)要求学生结合前面新课学习所得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自主绘制出严谨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凸显出所复习的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以此为数学复习的中心有层次地发散,凸显出数学知识的层次性、

(2)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和二次探究,让学生展示出自己复习的思维过程,同时暴露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和思维的缺陷,再以此为复习课的生长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认知更为完整,认识更为清晰,为顺利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学生对知识全貌有所了解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或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将备课时预备的思维导图给学生看,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例题、习题,引导学生在习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图式的联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复习课后的反思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数学知识繁、杂,所以在复习课上必然存在知识及其应用过程中思维上的遗漏,所以课后,我们应该注重反思,教师通过对复习案例进行反思,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复习课后的反思除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外,还有学生的复习的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复习过程中哪些知识还比较生疏,哪些方法的应用还比较生硬,自己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缺陷和概念联系上的不足,便于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构建,同时也便于学习方法和经验在头脑中沉淀下来、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维导图再认识和再探究的升华过程、

二、高效复习课的具体流程与案例

结合前面的分析,笔者将初中数学的高效复习课的课堂组织流程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二次函数”的复习进行分析、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难点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值得思考与探究、笔者在具体的复习实践中进行了如下的安排:

1、设置开放型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

在复习课的课前,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自主预习,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实际效果,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

问题1 如图1所示,这是某一个函数的图象其中的一部分,请你注意观察,看一看能获取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这个问题的起点设置比较低,但是出口很宽,学生能够联系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助于本节内容的复习、

2、构建活动

学生前面对问题1进行自主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拿到复习课堂上来交流,继而形成对所复习知识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初浅的认识有如下几个:

信息1:这个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由此可知a

信息2:这个函数的图象经过(3,0)和(0,3)两个点(特殊点)、

信息3:从图形上看,当x=1,y对应着最大值4(最值)、

信息4: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这个图象为抛物线、

深入一些的认识有如下几个:

信息5:我能判断这个函数为二次函数,那么其一般形式y=ax2+bx+c,这个函数的图象经过(0,3),很容易知道c=3、

信息6:对称轴为:直线x=1,可知x=-b2a=1,所以得到b>0、同时根据对称性,容易得到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

信息7:根据图象信息可以借助于待定系数法来求函数的关系式,借助于顶点式得y=-(x-1)2+4;一般式得y=-x2+2x+3;交点式得y=-(x-3)(x+1)、

3、思维导图的第一次完善

从学生的认识和交流的情况来看,对基本知识和规律复习还是可以的,笔者再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能够第一次得以完善、

问题2:上面大家总结的方法很好,那么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的三种方法分别在什么时候用啊?

问题3:顶点式与一般式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问题4:一元二次方程是否与二次函数也存在内在的联系?

通过前面的信息的提取与思考,加上后面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思维导图出现了具有层次性的框架,层次有3:(1)对二次函数定义、三种形式的理解;(2)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形式的理解(这是重点);(3)对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理解、

4、思维导图的再一次完善

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继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问题5:对于y=-(x-1)2+4的图象可以由怎样的函数图象平移得到呢?有多少种平移方式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和归纳在原有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加上第4个层次:(4)平移(具体图式如图2所示)、

5、典型例题训练

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图式,接下来给学生提供例题,能够促进学生复习中知识的内化、

例题 二次函数y=ax2+bx+c和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ax2+bx+c-(mx+n)=0,不解方程能写出根吗?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实践

一、注重问题设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好多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是枯燥的,如果教师再做不好教学手段上的处理,那就显得乏味了、因此,要把死板的书面知识变为灵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首先渴求对解决此问题应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兴趣就会油然而生、这样,数学也变得有趣了、“问题情境”有两层含义:首先是“问题”,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指学生个体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其次才是“情境”,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实验、活动、场面)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环境、数学体系等、学生在这一环境下能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包括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一般情况下,国家的教育部门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个总的限定,比如颁布的教学大纲,会要求学校按照大纲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有的学校由于所采用的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多,而正常的教学时间又比较有限,这会造成“填鸭式”的教育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但凡此类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协调好自主学习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在同时具备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完成的过程、其中自主学习模式的两个必备条件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条件,缺一不可、

二、游戏导入策略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是二次函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如果课堂上教师直接介绍解析式的解题方法,就会使整节课显得气氛沉闷、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小策略是游戏导入、游戏导入,就是结合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设计相关游戏导人新课,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其中的数学道理、

通过游戏导入,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进行游戏,反馈学习效果、学习反馈是指学生通过有效、有度的练习从而得到关于其学习活动的进度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信息、评价则是学生或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进度情况及所取得成绩作出评判(肯定与否定),并给予相应的强化: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反思、反馈与评价通常紧密联系,学习活动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实质上都有评价的含义,而任何评价也都反馈了一定的关于学习情况的信息、

三、注重教学情境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理念,创设情境已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潮流与时尚”,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情境创设成为联系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桥梁,而有的教师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出了绚丽多姿、花样繁多的情境,但由于对“度”把握不当,情境创设过于“花”,反而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美的意识能唤起和支配数学思维

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单性、和谐性、对称性、相似性、奇异性等、因此,在数学中让学生领略和体验数学的内在美,有意提高审美意识,是提高直觉思维的重要环节、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特征、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及法则等也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数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正体现了数学美的统一性、例如只有当学生知道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四边形之后才对四边形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当我们在教学生掌握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概念之后,再总结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种曲线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统一美、

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与技能,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情境创设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情景创设要摒弃虚假、形式化,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游戏、童话、故事等情境,而脱离了知识的维系,不要让情境光有鲜艳华丽的外表,而没有深邃实质的内涵,切忌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 邵月梅、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9-21、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风险辨识工作计划(精选8篇)
  • 下一篇:小学学习的方法(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