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8 栏目:写作范文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1

从一般教学论讲:教学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根本区别点。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激发。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

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儿童是在逐步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获得语言,而同时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情感。读书,还会提高学生的说话、作文能力,把自己要说的话、想到的事、看到的事或做过的事,用口头或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了解。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才能学会各科知识,所以语文学科具有再认知的功能。其再认知的功能体现在:(l)通过语言实践获得语言,获得字、词、句、段、篇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利用语文能力进行交流、解释、记忆;(2)通过语言理解和记忆获得各科文化科学知识;(3)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即自学方法。这三项认知功能,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正因为有这一基本认知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再认知特点;学生具有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所以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动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才把语文称之为基础工具学科。

凡工具学科,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数学是工具学科,要具备计算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必须具有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倒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这段话说明:第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叶老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新大纲”所提的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要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二,明确指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必要的,通过理解获得知识;理解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形成语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出发点──知;一是终极点──行。由知到行,必须经过理解和训练。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培养小学语文能力的意义。从而也说明:江西省资溪县从80年代初所进行的小学“语文能力”教材教改实验,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该项实验的内容提出:“以能力为序列──能力训练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的教学思想;以课文为例子──能力训练的教材运用;培养学习兴趣──能力训练的心理动机;指导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的途径;养成良好习惯──能力训练的归宿。”这一套“语文能力”教材教法体系,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了保障。

二、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进行严格训练

小学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行”就是实践,就是练习。叶老还指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来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替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这段话虽然是针对练习写字的技能技巧而言的,但同样用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这段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2)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3)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格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2

一、理解《英语课程标准》和教育实习

《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勾画出一幅新的发展蓝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目标取代了这些年来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一提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大基础训练取代了原来提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基础训练;推出了九级英语教学目标和高中英语学分制评价体系;倡导“任务型”的英语教学途径。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交际能力、增加文化积累,同时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而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再是单一说教,而是要形成师生互动。

教育实习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校院校中学英语教育实习模式也要进行变革,才能为培养肩负全新基础教育任务的合格教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二、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1、有助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多才多艺、综合素质好、各方面能力强的教师。

2、有利于师范性与知识性、实践性的结合。

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可以引导师范生把师范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职业技能训练中对于教师教态、品德、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学习探讨,英文书法、简笔画教学技能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技能的训练,能够突出师范性的特点。

3、有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现代型英语教师。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一专”是在英语专业知识方面要“精通”,这是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多能”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学科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能将其与英语专业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触类旁通。由于每个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因此在对其进行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和才能导向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使其个性和共性同时发展。要建立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确保有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个方面可以使学生显露各自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学生的“多能”。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在英语专业知识上有所突出外,还要懂得如何上好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技能和本领。对英语师范生不进行英文书法和简笔画等技能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就不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不对其他相关学科有所了解与研究,就不能丰富课堂的内容;不进行教态和教学心理的训练,就不能在教学工作中保持教师热情大方的美好形象。所以,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基础。

三、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

1、遵循新课标的教学原则。

(1)倡导“任务型”的英语教学途径。任务的设计遵循的原则: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应具有真实的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的各种活动;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2)在训练语言技能,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技能;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时间和空间;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对文化的敏感和鉴别能力,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3)遵循外语学习规律,输出(说和写)前要保证有足够的输入(听和读)。没有新的输入,所有的训练实际上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结果只是将原有的已形成的技能更加熟练化,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提高。

2、英文书法及其板书设计的训练。

规范、标准的英文书法和美观整洁的板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好的英文书法及板书设计可以在视觉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适当地将板书与课程讲解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书法技能指导,可以使其打好英文书法的基础,因为学生英文书法的起步直接受益于教师的板书。

3、英文歌曲教唱技能的训练。

教师在一定环境下把英文歌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可活跃课堂气氛和丰富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强化语音、语调的训练,而且能陶冶情操,为将来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4、简笔画技能的训练。

简笔画是笔画简单,只取形似,不计细节,使用方便。画得一手熟练的简笔画并恰当灵活地使用简笔画,会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它可以使英语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

5、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技能的训练。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创新出更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直观,弥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带来的缺陷。熟悉幻灯机、计算机等教学工具的使用、了解CAI技术和互联网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获得全面的英语教学组织能力奠定基础。另外,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有利于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现代语言教育意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业务。

此外,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还应注重其他技能的训练。如课堂教学组织技能、钻研和运用教材的技能、教学科研技能等,这些技能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素质。

总之,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各自情况的不同,多挖掘学生的特长,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各项技能适当、紧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本身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训练的质量,掌握教师从事任教的基本技能,以造就完整和谐的教育人才,并积极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口语 口语训练

一、幼儿教师普通话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进行口语表达是其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其自身综合素质的表现。 幼儿教师如果不能或者是不善于口语表达就会给幼儿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口语表达是其最为基本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种工作技能。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要是能够在幼儿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此处良好的教师形象并不是说外表要多么光鲜亮丽,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带给学生相应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对幼儿产生影响,使用语言来打开学生的心灵以及智力。 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当对自身的职业口语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加强职业口语方面的训练,要使用良好的职业语言来影响幼儿,使得教师和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友爱的教学氛围,避免出现枯燥的语言教学方式以及暴力语言现象的出现。

二、幼儿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1、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普通话和学好教师口语的情感是教师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而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搞好教学的起点。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观摩、欣赏活动,要求学生对教师优秀的口语表达过程和能力进行审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长过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课堂和语言表达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感情和学生互帮互助的习惯,巩固学生对于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课程的积极情感。通过进行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培养,可以始终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也强化了训练效果。

2、模块化安排理论与训练内容

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通话语音理论及发音技能、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由于内容庞杂,在教学中宜抓住重点、以训练为主线安排教学。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的顺序,如先安排朗读的训练再安排说的训练,先安排字词朗读的训练再安排文章朗读的训练等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掌握和接受。遵循从读的训练到说的训练这条主线,模块化安排教学内容,在每一模块教学中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技能。

3、因材施教地进行课堂教学

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具备不同文化基础和语言习惯的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也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层、分类,针对每一类学生的实际,分别确立他们长期、中期、短期的训练目标和计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口语能力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短期的训练目标,借助学生既有口语能力和表达习惯中较好的因素进行教学和练习。所谓因势利导,不仅仅指教师要利用学生个人的基础和学习习惯,也包括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群体的基础和生活习惯,所以教师还必须善于安排每类学生进行交互辅助训练。需要提出的是,这种学生的交互训练对于双方的学习提高都有帮助。那些表达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有效地发挥对基础较差的同学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他们在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的时候,既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某些教师教学技能。因为我们一些学生在学习口语时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会在幼儿园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所以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话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开拓眼界,还要继续不断地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在实践中才能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杜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许凌虹 浅谈“教师口语”的职业技能及其训练[J]、芜湖联合大学学报,1997,(4)。

[3]林香 教学态势语如何无声胜有声[J]、今日教育,2007,(2)。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4

一、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展开教学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与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中小学语文文字的学习是最基础的部分,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就是为了服务这样的目标,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反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要以课程标准的规定为基础。

在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字词7000个左右,其中需要学生熟悉的只有3500个常用字,也就是说,在字词学习中,对于不同的字词,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等,有些是要求学生熟记、有些则仅仅需要认识,这些都是不同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盲目地追求字词学习的数量而要求学生大量掌握、记忆等,增加学生的压力,而学生在字词运用方面反而会有所欠缺,事半功倍。只有教师能够紧扣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才能实现字词教学的突破。课程标准是学生字词学习的基础,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并主动加深理解。

二、通过学生的“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作为一门语言,学生最初与之接触是通过读开始的,最后落实到交流中也必然离不开发音与读,因此,“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环节。“读”包括默读、朗读、诵读等多种形式。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张口大声的朗读。语音本身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并适应这种节奏,奠定发音的基础,同时能够熟悉字词,对字词有初步的认知。当然,这种朗读不仅限于单个的字词,还包括一些与之相应的顺口溜、儿歌、文章等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去熟悉每个字词,连字成词,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词语、成语等,在词中掌握字。

除了大声的朗读,学生还可以更进一步地进行诵读,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除此之外还有默读的部分。默读是不发声的,通过默读,也是学生记忆的过程,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体味其中的奥妙,对字词有新的发现。

三、通过文章的Z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文章所能提供给语言文字训练的,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建构学习的语境,二是进行语用的训练。针对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而言,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一个模糊的过程,就比如说我们听过了一首歌,一个旋律,再次听到后会感到熟悉,尽管不知道歌词是什么。因此,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字词。另一方面就是字词的运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对于一些字词尽管认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只有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掌握语言的运用。

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意义还在于帮助学生拓宽字词积累途径。学生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字词的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字词认知率,最终实现进步。语言文字的学习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不断积累补充,才能得到突破。

四、通过文化的渗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对字词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进步。而要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印象,单纯的机械性重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采用更为丰富的形式,增强字词本身的魅力,才能使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产生兴趣、增加印象。其中,文化渗透的方式是字词教学或者说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环节。文化渗透的方式有许多,就字形方面而言,可以运用书法的美感,带领学生对字词本身的结构等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认知。就记忆方面,每个文字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历史内涵等,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其中的故事,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汉字的故事,而小学阶段学生正是听故事的时期。对于一些成语、俗语等,教师可以背后的故事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生动形象地记忆字词。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用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充分认识并尽快纠正上述偏向,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科学的教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无论是选用的文言文课文,还是现代白话文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文言文毕竟在现实的交流、交际中不再广泛使用,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必须以现代文为主。以白话文为基本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使学生在阅读接受起来没有像面对文言文那样的语言障碍,当代文学作品更是和当前的汉语同步,而且所选的课文都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课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汇,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而且不同体裁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要注意采取与文言文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着重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运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先要排除学生怕字当头、惧怕当众开口讲话的羞怯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说话的勇气和学习兴趣;然后在口语交际的练习中,对学生进行发音准确、语速、语调得当、中心突出、条理分清、表意准确、文明礼仪等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上,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指导学生了解准确复述、口头问答竞赛、即席发言、交谈采访、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解说、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等各种口语交际形式的基本要求。

三、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实用能力训练题设计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交际的工具。汉语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但是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高职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是高职语文教育的痼疾。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更应具有实用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研究和设计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基础相适应的,能够为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题,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实用能力。设计五年制高职语文实用能力训练题应关注以下策略:

一、重构目标,提升训练的实用价值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构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1、体现训练目标的多元性。实用能力训练目标要体现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使目标单一性与多元性有机结合。如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口语听说训练题的设计,就应该能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2、突出训练目标的交际性。语文能力训练是一种社会交际能力的训练,除了口头的交际训练外,还必须突出广泛的书面语言交际训练,以克服教学时空限制,扩大交际的范围。

3、注意训练目标的个体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等都存在个体差异,训练题设计的整个过程都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灵活地制定不同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各种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训练题设计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同一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供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尽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例如,在设计口语交际中的“解说”这一具体内容时,面向旅游专业和动漫专业的学生,所设计的训练题内容应有所区别。如针对旅游专业的特点,解说应该较好地与导游词的特点联系起来。而动漫专业学生的“解说”应该与他们的“脚本设计”等专业知识相衔接。

二、开发资源,突显训练的课程意识

在实用能力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课程不再是预设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因此,在设计实用能力训练题时,要注意开发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在对课本有关内容的学习外,还必须强调和突出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开发。

1、补充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阅读能力训练和书写训练等。将活泼而且多样的体例呈现给学生,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2、拓展训练内容。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既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在实用能力的训练中,学生既要培养实用能力,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在训练内容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要注意把训练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添枝加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所反映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课堂知识的容量。

3、开发训练内容。设计一些可以借助网络来完成的训练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之有关的内容链接,或者设计一个学习议题,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和非在线的讨论。这些有助于将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反映到课程之中,从而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精选形式,提高训练的有效程度

1、活页式题型设计,便于组合、分层和反馈。题型页面可考虑采用打孔活页形式,按课时编写。训练题每次上课前发下,由学生慢慢积累成册,一阶段结束复习时可以重新归类梳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有:首先,教师课堂教学时容易把握和操作。这种按课时编写的训练题,是配合本次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设计,目标单一明确,和课堂教学流程相互辅助,每一个知识点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其次,有较强的灵活性,使用时不必受到页面或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可以进行各种有效组合。如“招聘启事”和“求职应聘”的组合;“简历”和“求职信”的组合;各种条据在现实中综合运用的组合等等。调动起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材。

2、要点与训练题组合形式,在教学流程中贯穿

训练项目采用训练题组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对应设计相关提示、案例和训练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边讲边练,促进知识点的落实和强化。

设计时每个训练项目可以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训练需要,在训练设计上灵活变通,以“应用文写作训练”――条据的写作为例:

这一训练项目的活页练习设置可以分为“情景描述”、“学写活动”、“学写向导”、“学写提示”、“案例点击”、“典型词句”、“写作实训”、“评价标准”等几个环节。“学写向导”、“学写提示”就是训练习题中的知识点概述部分;简要概括出“条据”的写作知识点,帮助学生抓住写作关键,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

“案例点击”、“典型词句”就是教师讲授写作要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条据”引发的案例作为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一开始的“情景描述”、“学写活动”和后面的“写作实训”就是训练题的设计部分,配合课堂教学。这些部分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知识储备来设计,通过有目的的设置“陷阱”,再对“踩入陷阱中的病文”进行修改,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条据的规范和细节的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柳士镇,洪宗礼、汉语文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温立三、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变化及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6,(10)、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7

一、训练内容综合化

训练内容综合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训练内容丰富,训练到位。内容包括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和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水平,而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二)将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和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综合起来训练,把语文素质和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结合起来训练。

二、训练形式多样化

训练内容的综合化得以实现,必须借助于训练形式多样化。(一)就某项语文能力而言,它本身就是由几方面的能力构成的,每个方面能力的训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必须综合起来训练。(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其他知识、能力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把它们结合起来训练。往往会收到“1+1>2”的效果。

三、训练过程自由化

训练内容的综合化和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会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必须研究训练过程。如果我们在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自由学习也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如何切I练过程自主化呢?

(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相信学生能学好,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训练。教学中不能依据教师的意愿强迫学生,不能由教师带着教材,带着教案甚至是带着问题及问题的答案走向学生,诱导学生一步步走人教师事先设定的程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训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教学生。教师只是起“导”的作用。

(二)我们必须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非智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和克服学习中一切困难的良好品质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心中要有学生,尊重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引发疑问,激发求知兴趣;引进“活水”、开拓学生视野,训练方法多样,避免程序化,训练要有一定难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等。

(三)教师必须在训练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高效学习。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我在训练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一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二是让学生说“学”,使学生隐性的学习过程显性化,一方面使其本人总结巩固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使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三是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组合学习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学习策略不断优化,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四、训练对象差异化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差异,针对存在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训练。

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尤其是作业。都要有针对性。作业设计要灵活。可以设计选作题,学生根据需要选作。课堂教学中设计“训练分层提示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视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选择提示卡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内容有这样一段表述:"小学生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这段话充分强调了小学生写作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他们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通过训练,让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呢?

一提到写作,小学生就头痛,老师也头痛,我认为造成小学生写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小学的几个学段,没有真正的抓落实,打好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到位,导致产生了恶性循环;第二是制定的目标要求太高,有些不切合实际,梯度太大,不能循序渐进。

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解决学生作文难写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难题。下面我就从以上两个方面,谈谈我是怎样解决小学生写作的,我觉得应从最基础的训练抓起,循序渐进,按年级进行训练。

1、一年级抓好字词教学,积累词语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更是小学生为以后学习写作、积累词语的基础阶段,该阶段虽然有写作训练,但并不做为教学的重点。我们知道,文章是由字、词、句、段这个方式组合起来的。如果在最初的字、词、句方面积累不够丰富,就可能会产生口头能说,下笔却写不出来,也不能用准确的词语来表情达意的现象。不能写出准确的句子,更谈不上写出优美的片段和文章了。故此,在起始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字词的训练。训练的方法除了加强读写之外,还要多进行一些一字组多词、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形近字、音近字等有关字的训练。

2、二年级做好句段练习,为写作做准备

二年级是要在一年级的基础上,除了继续进行字、词训练巩固之外,还要加强对句段的训练,把看图说话、口语交际与平时的句、段练习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教学看图学词、句的练习中,应经常让学生进行有字组词、再造句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展开联想,培养学生从说一句话到能说几句话,再到能说一段话的能力,如:由"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泉水叮咚,万物复苏",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的尖芽",再到"春风吹过,鸟语花香,我和小伙伴们在校园里玩耍,我们爱春天,因为它把我们的校园变成了花的海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训练到位,有布置、有落实检查。同时,还要加强课内外的阅读,让他们多读、多想、多背、多记一些优美的句段,为三年级写作做好准备。

3、三年级应打好片段基础,降难度,设阶梯

三年级是由字词、句段向写作文过度的阶段,也是学生要开始学写作文了,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因此在写作文时,要求不能过度,不能让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要让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就应把小作文写作当成重点训练项目。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经历的有趣的、有意义的、难忘的、快乐的事情简单的写下来,天天记录,坚持的时间久了,就能使学生养成写作的好习惯,而且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是鲜活的,感情是真实的,体会是真切的。生活原本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学生每天的训练当中,写下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渴望,这样的小作文是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个孩童成长的心灵轨迹的真实记录,这样的写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是简单的,也是快乐的。不然的话,刚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提出一些不合实际的要求,更是让学生无所适从,只好盲目的去写。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为了应付差事,胡编乱造一些空话、假话、枯燥无味的话去凑数,造成文章中心不明,随便写出内容空洞无物的文章,也对写作失去兴趣。

4、应在小作文基础上训练大作文

在三年级如果学生能够用心训练的话,经过一个学年的写作练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练习,该阶段,对于写作,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和到位,他们就不会视写作为难事,感到为难了。他们就会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认为大作文只不过是比一些小作文多一些字、词、句、段罢了,就不会产生厌烦和为难之情。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教师的训练重点就变为怎样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多观察、多思考、积累材料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因为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写作训练中也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广泛的阅读课文书籍,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我让他们把自己家里的课外读物都带到学校来,同学们之间互相借阅,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当然读后的感想他们是一定要随手写下来的,只有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做饭不慌"的地步了。

5、五年级以大作文训练为主

由于在四年级已经进行了一学年大作文的写作训练,因此在五年级写作训练时,不要再强调小作文的写作练习了,而应在四年级的写作基础上,继续加强大作文的写作训练,以免分散时间和精力。在这一学年里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写时还要加强谋篇布局的写作训练,要求质量,不能光求数量,应把大作文的写作夯实,训练到位,逐步提高写作的字数要求、文章之意、词语准确运用及谋篇布局的能力。

6、六年级应遵循由易到难,打牢基础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建设工程审计的依据(精选8篇)
  • 下一篇:研究性课题研究总结(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