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生态环境的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3-06-30 栏目:写作范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2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

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3、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

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

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

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

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3

课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效果。以环境科学和绿色行动为中心,提高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开展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开展知识讲座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强调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开展纪念日活动。针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比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学习和讨论,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从赛前准备、赛中发挥再到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破坏的行为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有待增强

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都没有经过环境知识培训,没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没有过多的关注生态道德,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观念有待强化。学校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我做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二)考核标准制约了生态道德的培养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人格养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部分。由于考核标准成为了升学考试的工具,学生所学的内容围绕考试展开,制约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阻碍了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对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将硬性的纸质考试转化为实际观念的培养。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仅在校内,与家庭、社会也有着必然的影响。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随着环保宣传的日益扩大,许多家庭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家庭的言行不一,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教师要更多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四)历史教学改革没有突显生态道德培养我国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道德培养知识相对薄弱。受到传统历史教学的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主要为政治史,生态道德培养没有得到突显。要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材内容编写上,着重引入生态道德培养。

三、结语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4

课堂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

在课堂教学互动方面,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表文章,挖掘中外历史内容所蕴含的丰富生态环境素养教育的资源。同时,教师们能够结合所讲授的课程,依据教材资源和学生实际,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素养理念与知识的教育。例如,在两大通史的课堂教学中加入环境史研究成果,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整体文明进程有两次重大的变革,都涉及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改变。第一次文明变革就是农业(游牧)生产方式形成,取代初始的采集和游猎文明;第二次文明变革就是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取代了农业文明。目前,正在继续向更高级的后工业的新型文明转化。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环境改变引发农业革命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土壤类型和气候因素促进了农作物生长的结论。师生们可以对此展开讨论:中国农业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自然条件和古代灾荒史记载的史料,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判断,证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说法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依据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可以说,中国先祖们在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下,通过中国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发明了许多科学技术成果,才保证古代中国人以农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整体脉络来看,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环境保护与粮食安全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工业文明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蕾切尔·卡逊的观点: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利润和产量之神”。工业文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一场革命,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资本家成本计算中没有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至于21世纪引发全球生态危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革命是否是最全面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学生理解当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文明更好地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率先兴起的环境史,是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在历史学学科的学术映照。而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及完善也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史学思考。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学生认识到学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毕业论文撰写中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学习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进一步开展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学生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加以本校历史学专业为例。以往,从教师到学生,基本上不关注环境问题。课题深入开展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教师,开辟了环境史研究新方向。环境史教科研的开展,不仅使教师们的生态环境素养得到提高,还使学生中关心环境问题、撰写环境史方面论文的人数渐渐增多,据统计,2016届有4名学生,2017届有2名学生,2018届有5名学生,2019届有5名学生,2020届有5名学生,2021届有5名学生。学生通过撰写与环境史相关内容的毕业论文,形成正确的生态认知所谓生态认知主要是指人类对周边生态现象和生态环境好坏及变化的感知和认识,它是公民形成生态价值观和促进其生态保护行为的必要前提。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史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1世纪,共生共存的人类与自然的交锋日趋激烈,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自然。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和全球合作。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从自身做起,做简单的人,过简朴的生活,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生态环境素养知识。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以“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途径探索”“如何有效建立初中学生的生态认知”“垃圾分类中培养初中生的唯物史观”“以环境史视角在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策略”“绿色农业在乡村实施的困境调查”等为题,开展论文写作,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生态环境素养理念,满足学生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研究实践中践行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行为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5

〔关键词〕动态环境;动态能力;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关系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14

〔中图分类号〕G2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072-05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拥有丰富知识宝藏的图书馆也逐渐彰显着其存在的价值。图书馆持有的知识不是静止不变,而是一个有机生长体,不断的发生变化,图书馆外部知识不间断输入(图书购买、电子资源租赁或购买),生成其内部新知识体系(馆藏资源),实现知识输出(读者),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各类知识在图书馆内部持续发酵,正是基于图书馆调正与适应内外部知识需求环境而开展一连串的动态知识整合的过程。其中,图书馆内部新知识的生成与图书馆知识主体息息相关。因为知识主体是图书馆最活跃、充满活力的因素,担负着图书馆知识激活与创新的使命。具体包括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读者等,而图书馆员是指对图书馆业务员的通称,如咨询馆员、流通馆员、编目员、学科馆员等。比较而言,由具有厚重学科背景知识的咨询馆员构成图书馆咨询团队,充分利用团队集体智慧,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势必在图书馆知识整合绩效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咨询馆员能够有效地获取、消化、吸收知识以及最终的应用知识,开展知识转移活动,满足读者的深度知识需求。图书馆咨询团队不仅利用其内部能力(如知识整合、知识吸收能力),还需要利用其外部能力(如环境洞察、组织情境),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增值的效果,全面地提高图书馆咨询团队创新绩效,在知识服务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三位一体以及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图书馆信息咨询竞争法则和管理环境,咨询环境呈现出灵活性、动态性、复杂性的特性,动态环境变化的速度和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图书馆传统地固守已有或原有的知识体系与简单的文献服务业已难以应变这种急剧的动态变化。为此,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全面地考察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即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自身资源以调正知识整合能力从而适应动态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提高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抗扰动能力,对提升图书馆咨询团队创新绩效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1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Grant[1]认为知识的整合是组织最直接功能。Inkpen[2]认为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联结,由个体与组织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构成新知识体系,实现个体与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Enberg[3]则指出知识整合就是将不同个体中某一特定知识重新组合的群体化过程,其目的在于从对这些个体知识的互补性组合中获益。De Boer[4]认为知识整合是结合有关资源、专家与系统,把零落的知识组织起来,形成重构知识,提供给需要的人,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孙彪,刘玉等[5]认为知识整合是指在组织内部通过相关机制对以个体或团队为载体所存储零散知识(已有旧知识、内生新知识和外来新知识)的系统性整理和集成,实现组织创新绩效的效果。任皓、邓三鸿则认为“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知识的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5]”孔凡柱、罗瑾琏认为“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企业内部知识整合的物理延伸,是企业为实现自主创新目标,通过组织间的正式关系以及组织成员与其他组织和非组织个体之间的社会性接触捕获外部知识,并将所获外部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进行综合与集成,实施再建构,使之融合成为具有新的基因结构与应用环境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6]”结合上述文献回顾,知识整合是指组织对已有或现有知识进行重构,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包含个体间知识共享与交流、组织间知识溢出、个体与组织知识融合、嵌入、交互3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均需要通过分工获取知识,重现知识的生机。由图书馆不同部门抽调的人员组成以咨询馆员为主的咨询团队,根据具体某一咨询任务,以完成咨询目标为导向,结合咨询馆员的知识认知,充分利用图书馆知识资源,解决读者的知识咨询。通常情况下,咨询馆员由拥有厚重的专业知识,通过图书馆知识资源利用,使得其拥有的知识、图书馆知识资源、读者持有的知识三者之间围绕着读者某一咨询任务开展知识整合活动,实现知识创新,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本质上,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目的在于发挥咨询团队整体优势,咨询馆员、读者、图书馆知识资源三者之间持有的知识高度融合、吸收、重构与应用,达到三者之间的知识创新。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是指对咨询团队已有或现有知识进行再建构,使建构后知识重现生机的过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的提升离不开其知识整合能力,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有效的组织能力,依托咨询团队凝聚力,汇集与协调各类知识资源,诸多相关知识资源、咨询专家、读者、技术软件,统一作用于某一读者咨询问题,经过知识捕获、筛选、融合、吸收、重构,整合后知识可以解决某一咨询问题的知识,形成咨询团队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是系统化能力、协调能力与社会化能力3种能力的综合[7]。系统化能力表现为符号、计划与程序等形式化的能力;协调能力是通过交互、交流沟通、教育培训等手段的能力;社会化能力是指由价值信念、非明文规范的准则或默契,咨询团队成员相互之间适应协调的能力[8]。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中,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能力随着不同形态知识整合过程呈现波动状态,以适应咨询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逐渐加强这一组织能力。

1、2动态能力

Helfat等[9]认为动态能力是指组织有目的地创造、拓展或改变资源基础的能力。其内容可划分为感知机会与威胁及创造机会能力、抓住机会能力、管理威胁及重构能力3个层次[10]。侯嘉政[11]认为动态能力由市场导向的感应能力、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社会网络的关系能力、沟通协调的整合能力组成。本研究结合图书馆咨询团队的实践,图书馆咨询团队动态能力是指咨询团队机动灵活、高效、组织与创造知识,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一种适应与改变的组织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应变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重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4部分构成。现阶段,图书馆咨询团队面临着新阅读时代、大数据时代环境的挑战,知识环境抛弃了原有的简单、有序排列,呈现出无序、动荡、多元化趋势发展,造成读者群需求日益多样性,图书馆咨询团队外部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读者需求持续不断变化与不确定性征[12]。这就要求图书馆咨询团队必须树立发展第一要素的理念,以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为导向,科学高效地整合图书馆咨询团队内外部的诸多知识资源,以知识创新为目的,优化整合知识,保持图书馆咨询团队持续的竞争优势。动态环境下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是一个开放式结构,总是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持续不断进行知识融合、转换、重构,生成各种知识流,流向不同的需求者。而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修正与适应内外部复杂、动荡的环境,开展有效的动态知识整合活动,把整合后的知识转移给需要的读者。可见,在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外部环境,图书馆咨询知识整合活动具有显著的动态性。

2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关系模型构建2、1模型构建

在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总是受到内部环境咨询馆员与外部环境读者持续的扰动影响,在原有知识库基础上,通过学习能力、组织情境,以知识整合能力为手段,彼此之间进行知识流动,呈现出不同的知识主体知识整合状态演化规律。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关系模型,揭示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的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1图1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关系模型1

2、2模型分析

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模型包括: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和内外部动态环境扰动等两个维度。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主要是指动态环境下的知识整合行为诸如动态环境(环境洞察、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库、组织情境)、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绩效创新等,相互之间形成知识流。其中环境洞察能力帮助咨询团队感知并准确把握咨询环境的动态变化,确定咨询团队任务与目标;学习吸收能力帮助咨询团队通过教育培训、学习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与咨询馆员、读者建立紧密关系以积极获取内外部知识,进而促进组织学习,鼓励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知识整合能力在于培育新旧知识的融合、融合、吸收、重构,整合后知识可以解决某一咨询问题的知识,形成咨询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帮助咨询团队按照咨询任务的目标与要求,积极推动组织结构变革、咨询服务模式创新、团队情境与文化革新等。内外部动态环境扰动现象呈现为由平缓——激活——跨越——平缓四阶段依次交替或飞跃交替变化的特性。例如咨询馆员情感因素,咨询馆员不乐意把自己持有的知识贡献出来,与其他咨询馆员分享,内部扰动现象趋于平缓,反之,趋向激活,如果咨询馆员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与共享,可能出现由平稳阶段至跨越阶段快速发展,知识流动的速度加剧,知识合作交流与共享更加频繁,进而实现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经过跨越阶段之后,知识流动又进入平缓阶段。同样,咨询团队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读者)起伏不大之际,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呈现出相对平稳的状态。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的状态将会由于外部因素的扰动,显示出激活态势,知识流呈现出持续地响应,咨询团队相应地发生知识的重构,进而生成新的知识体系[13]。内外部动态环境主要是指咨询馆员、读者与动态环境下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发生的关系即知识流与扰动行为,受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的软环境(文化氛围)和硬环境(技术条件)的影响,以及咨询馆员和读者二者自身特性(情感因素、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的影响,并随时间的演化、咨询团队组织情境的改变以及咨询馆员和读者持有的知识增减而不断变化。以上所有知识流源自知识库,知识库是动态环境下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的基础与源泉,不间断地被内外部环境扰动,知识库得以被重新激活,以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能力为手段,与内外部知识融合、吸收、整合、重构,整合后的知识失去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知识体系,实现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并源源不断地呈现正方向流动,满足咨询馆员间、读者与咨询馆员之间相互之间的知识需要,然后内外部环境扰动进入下一轮知识生成与整合过程,并呈现螺旋上升趋势发展。其中,知识库在动态环境下咨询团队知识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主体(咨询馆员和读者)的参与力度的增强与消弱而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果,更具有知识增值的效果,这种效果又能够及时存入知识库中,与他人共享共知。

从该模型中看出,咨询团队在动态环境下开展知识整合活动并成功进行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必须培育与复杂动态环境变化相匹配的知识整合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它对机遇的感知,捕获机遇的能力以及对内部和外部挑战的应变能力。图书馆组建咨询团队的目的在于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某一知识咨询任务,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诚然,咨询团队的许多创新活动都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如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咨询技巧等,统一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对于提高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创新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咨询团队竞争的优势源自知识整合,不再为单个知识,因为整合的知识才能够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动态环境,并进行最优化地各类知识的组合,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14]。可见,动态环境下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能够将原始知识转化为可以执行的知识,最大化地实现知识所蕴含的价值,提升咨询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知识整体创新绩效的提高。

2、3实用价值分析

动态环境下的某一图书馆咨询团队中知识整合通常情况下包括咨询团队内部知识整合活动和外部动态环境扰动规律两个维度,这些行为均受到咨询团队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着咨询馆员、读者、咨询团队三者的知识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形成知识流,进而影响着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效果。例如咨询团队中某一咨询馆员凭借自身厚重的学科优势,参与读者某一问题咨询过程,由于受动态环境诸要素的影响(激励机制、工作职责等),这一咨询馆员持有的知识转移(知识流)到咨询团队知识库,与其他咨询馆员分享,其间,针对读者某一问题,将展开一系列的知识捕获、知识融合、知识吸收与知识应用等知识整合能力的培育[15],达到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整合后的知识流向读者,即满足读者需要,解决读者实际问题。如果读者对咨询结果不满意,可能放弃,或发出质疑,均产生由读者造成的外部扰动,及时反馈到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关系模型中,知识流又开始了新一轮交替即平缓——激活——跨越——平缓,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并呈现螺旋上升发展趋势。对于咨询馆员的内部扰动,主要表现为某一咨询馆员持有的知识存量处于劣势,希望通过沟通与交流合作方式获取他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性知识,随着自身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出现若干扰动因素(学习欲望、交流愿望、急需他人认可的心理等),造成图书馆知识整合出现短暂的无序状态。此时,咨询团队针对这扰动因素积极地采取知识整合对策(各种抗扰动的策略诸如咨询馆员教育培训、个人发展机会、物质与精神激励等),经过外部扰动阶段的磨合,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平缓阶段,又一次开始了知识流呈现平缓——激活——跨越——平缓趋势发展。

3结论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具有动态性,本研究应用动态能力理论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结构模型,揭示了由于受内外部扰动因素影响而导致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状态发生变化的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

(1)咨询团队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整合状态是不同的,当咨询馆员或读者性格特性和知识特性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扰动现象,由平缓趋向激活状态,易于发生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反之亦然,总体上表现为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水平交替变化、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2)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环境下咨询团队内外部知识流持续不断涌现,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受外部动态环境(读者需求、政策法律、社会与图书馆行业环境等)的扰动而不断发生变化,内部动态环境主要表现为咨询馆员(情感因素、激励机制、任务分配、专业知识、咨询技巧等)的扰动,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的情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紊乱状态,这就要求图书馆咨询团队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与文化变革,快速修正知识整合策略,促使咨询团队知识整合主体重新回到平稳与有序的状态。组织变革的本质是组织惯例与流程的改变,而动态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高阶的惯例和可识别的特定流程,用以改变咨询团队日常运营的惯例与流程。咨询团队可以借助于学习吸收能力可以使团队成员的内隐知识逐渐转化为对团队的新认识,产生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变革更新能力来推动咨询团队咨询流程的高效运行。

(3)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是一个内外部环境和咨询团队之间进行的扰动——抗扰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咨询团队组织者必须彻底摒弃原来的定势思维,被动接受咨询任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及时转变心智模式与咨询战略理念,借助于学习吸收能力、变革更新能力与环境洞察能力,确定外部环境与咨询团队对内部资源与能力匹配的最佳方案,努力提高咨询团队的抗扰动能力。由于咨询团队内外部环境的扰动产生知识整合的需求,扰动对知识整合的需求有正向作用。因此,以核心知识为中心的咨询团队,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力量(参与图书馆知识整合活动团队的知识主体以咨询团队中的咨询馆员等为主;但在实际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中,知识还可能来自于采编、流通、技术等部门的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人员的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整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规避咨询团队的扰动因素影响,提升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

综上,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是图书馆咨询团队高效组织知识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利于图书馆咨询团队的知识创新,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的整体竞争优势,并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将成为图书馆组织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本研究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创新活动将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勿容置疑,本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缺乏单个案例研究或跨案例的比较,以至于研究结论对于图书馆或图书馆联盟信息咨询服务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今后需要面向更多图书馆咨询团队或图书馆联盟咨询团队进行大规模的问卷实证统计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本研究提出的关系模型进行验证和检验。同时,需要更进一步挖掘动态能力与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之间关系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本土化特征,丰富复杂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实践和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Grant R M、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petitive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6,7(4):375-387、

[2]Inkpen C、Creating knowledge through collabor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9(1):123-140、

[3]Enberg C、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projects[D]、Sweden:Link pings universitet,Institution enfr Ekonomisk och Industriell utveckling Link ping,Dissertations from IMIE,No106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7、

[4]De Boer M,Van den Bosch,Frans A J,Volberda HW、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emerging multimedia plex[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9,(3):379-399、

[5]孙彪,刘玉,刘益、不确定性、知识整合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定情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51-59、

[6]任皓,邓三鸿、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J]、情报科学,2002,(6):650-653、

[7]De BOERM,VAN DEN BOSCH F,VOLBERDA H、Managing organizational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emergingmultimedia plex[J]、Journal ofManagementStudies,1999,36(3):379-398、

[8]陈静、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整合能力形成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1887-1889、

[9]孔凡柱,罗瑾琏、企业自主创新跨组织知识整合模型及实现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12,(6):76-81、

[10]Teece D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9-1350、

[11]侯嘉政、企业动态能力与创业管理之研究[J]、台湾:创业管理研究,2008,3(2):1-28、

[12]邓少军,焦豪,冯臻、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1):60-67,88、

[13]佟泽华,韩春花、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知识集成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4):564-574、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6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让生态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结合书本一些知识带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某些具体工作,如带学生参观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化工厂等企业了解治污措施;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和护林宣传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7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时代意蕴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 (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三)作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和播种机

生态环境的知识篇8

生物教学生态教育生态意识中学生是生态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是未来生态教育的指导者,他们了解自身生态教育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加强生态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良好生态意识的培养及不良生态行为的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生态教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涵盖有丰富的生态知识的生物课堂,通过教师传授和学生自学掌握生态理论及生态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认识生态价值及生命价值,培养高中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强高中学生的生态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认知升华为自觉的生态行为习惯,从而将高中学生塑造成“理性的生态人”,使生态保护的行动落到实处。

二、生态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区别

生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教育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进而,可以得出“生态教育思想”这一术语界定的最主要逻辑起点:生态教育思想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事物的特点或倾向。这也是和环境教育思想的一大区别,因为后一术语的最大问题忽略隐藏在它下面的价值预设。它的逻辑起点:“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环境’是一个人类中心的二元论的术语,它意味着我们人类位于中心,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在我们四周,构成我们的环境。与之相对,‘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渗透生态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教育。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生态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态科学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态学知识(表1),教师在制定与其相关的教学目标时,可将生态教育的理念加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渗透生态教育思想。

2、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主题活动,不仅是生态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课堂渗透教学的加强和补充。开展主题活动,往往可以弥补课堂教学难以达成的一些教育目的和效果,具有自己的优点。开展的方式有如“播放环境教育宣传片”“河流污染调查”“亲近大自然”“工厂参观”“爱鸟周”“环保专题讲座”等活动,生态问题来源于生活,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科学和建立生态意识的基础上,注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学生大多喜欢用学到的知识去评价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生态问题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如果以学生们身边发生的事实为例,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因势利导,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野外观察和调查实践渗透生态教育

生物学具有其特有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野外实地观察和学习,在植物园、动物园、人园林场地、附近的山地,让高中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活动中了解到当地的土地、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状况,针对人们在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污染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要从我们作起,从现在作起。

4、利用各重大环保节日,培养学生生态参与意识

在环境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保护臭氧层国际日、植树节等重大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指导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进行实践调查,让学生注意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参加校园绿化美化建设,让学生体会到“人人动手,共创美好家园”的高尚情操,从而唤起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环境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而培养他们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生态教育的目的。

5、加强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增加生态知识

高中学生的求知欲强,知识信息接受广泛,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强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生态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如阅读《环境与生活》《环境与思想保护文库》《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纪实》等相关著作以了解国内外和当地环境科学发展概况,帮助高中学生认识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由来,倡导学生自觉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所学的生物专业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明白高科技和新发明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专业知识的兴趣,树立科学保护人类生存生态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从生态教育的角度领会新课程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是实施生态教育应具备的素养之一,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生态教育的核心,为生态教育的践行提供了一个平台,只有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实施生态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4、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好作文整理】同学邀请函4篇
  •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困惑(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