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环境评价的概念(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3 栏目:写作范文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1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内尔大学的一群教育研究者和哲学家开发了一种称为概念转变的理论。这种理论基于皮亚杰的不平衡和适应性调节的观点,以及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进化论。根据库恩的观点,科学进化遵循的是一种稳定的范式。首先,一种占优势地位的科学范式——一种基本的认知、思考、评价和做事的方式——濒临危机,因为它没能解决或解释科学团队确定的重要问题。其次,就必须有一个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供选择的范式。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就增加了“范式转变”的可能性或者新的思维框架的普遍接受性。

然而,研究者发现,如果只强调和采取逻辑和理性思维一~宾特里奇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冷酷的概念转变”,学生的已有概念非常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方法太过理性化,忽视了学习中的情感(如动机,价值观,兴趣)和社会成分,比如,没考虑到学习环境中其他的参与者(如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以及这些参与者是如何影响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并影响概念转变的。

社会建构主义者和认知学徒观也影响了概念转变理论,这些学习观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是促进概念转变的一个因素。因此,概念转变不再被认为是只受认知因素的影响。情感、社会和情境因素也能影响概念转变。在培养概念转变的教学或学习环境设计中,所有这些因素必须综合考虑。

二、概念转变的定义、形式和过程

概念转变大致可以定义为改变已有概念的学习,如信仰、观点或思维方式。概念转变一般包括两种形式:(1)丰富,即同化。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基本是一致的,个体很容易理解新概念,并能很快地接纳。新概念补充了原有概念,使原有概念更加完善。这种形式主要通过积累的方式发生。(2)修订,即顺应。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不一致,产生冲突,需要对原有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权衡,从而建立新的概念。这种转变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化,是从本质上对原有概念进行调整和改造。

概念转变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学习者碰到新旧概念之间不一致的情况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感。这需要学习者对两者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并最终对新旧概念做出权衡和调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三、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和条件支持

一般来说,学习者的已有概念很难转变。因为学习者正是依赖这些既有概念来理解和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概念,而采取一种新思维方式。因此,仅仅呈现一种新的概念或告诉学习者他们的概念是不正确的,这并不能转变他们的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需要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重新组织他们的知识。认知冲突策略,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这种策略需要创建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关于某个特定现象或主题的既存观点一目了然,然后直接质疑,为的是制造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变得对他们目前的概念不满意,然后接受一种可理解的、似是而非的、有成效的选择性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揭示学生对某个特定主题或现象的先前概念;二是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概念框架。

波斯纳等通过研究发现,要实现概念转变,需具备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质疑,即现有概念不能解释或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学习者会重新思考现有概念。(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即学习者应对新概念建立整体一致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概念是什么意思。(3)新概念的合理性,即新概念应能与个体所接受的其它概念相一致,如,与自己其它理论或知识、经验、直觉一致等。个体看到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的真实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即个体认为新概念能解决其它知识概念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能展示出新的方向和新思想,具有启发意义。这意味着个体把新概念看作是解释、解决某问题的更好的途径。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之间密切相关,其严格程度逐级上升,对概念的理解是看到概念的合理性的前提,而看到概念的合理性又是意识到其有效性的前提。

四、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1、展现学习者的已有概念。概念转变教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新概念(学习)的建构,只能以既存的概念为基础”。即使已有知识(不管正确与否)允许我们随意看待世界,我们也不能对它毫不在意。因此,概念转变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某个即将学习的主题或现象的观点。

2、提出并呈现问题。为了引出学习者的概念,教学必须从呈现问题开始。呈现的这个问题必须让学习者运用他们的已有概念来理解。呈现的问题可以是这两种:不知道结果或结果已经知道。在“不知道”的问题中,教师让学习者先预测结果,然后解释他们预测的结果。在“知道”的问题中,学习者不做预测,然而,他们必须解释这个事件。

3、要求学生描述或呈现他们的概念。学习者呈现他们观点的方式有很多。他们可以写下描述、画图表、创建物理模型、画概念地图、设计网页或者把这些方式随意组合,以表明他们对某个特定概念的理解。如果有电脑或合适的软件,学习者还可以用别的呈现方式(用DPT或其他的软件),创建模型或模拟,或者创建概念地图。不管使用何种方法,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认识并开始澄清他们自身的观点和理解。一旦学习者的概念弄清楚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它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4、讨论并评价已有概念。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澄清并修正自身的原有概念。如果这是教师的第一个概念转变学习活动,最好晚一点开始。在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评价别人的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这个评价过程。开始,教师请多个学习者进行陈述(概念)。陈述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逐个评估每个观点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成效性。努斯鲍姆和诺维克认为,教师应该接受所有的观点,不要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还应提到每个观点的学生名字,在全班讨论之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组成~组,互相评价观点。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个观点(或者通过评价修改后的不同观点),提出选择的基本原理,并把这个原理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允许学习者对自认为最好的观点进行投票,并加以解释,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5、制造概念冲突。学习者通过向其他同学陈述自身的观点,并得到同学的评价,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变得不满意于自身的观点,观点冲突开始建立。认识到他们观点的不足之后,学习者也更易于改变原有观点。要制造更大的冲突,教师就要创造差异性事件。这个差异性事件是学习者用目前的观点无法解释的现象或事件,但用本次教学主题中的观点却可以解释。在这点上,如果没有学生持“正确”观点,教师就应该建议用前一个班某个学生提出的观点。如果在观点转变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还不知道学生对某个主题或现象的正确与不正确观点,就不宜提前设置差异性事件。在这些案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出决定哪个学生的观点能最好地解释“现存问题”的方法。如果这个科目是科学,学生应该提出一些实验。教师也可以呈现与学生现有观点相冲突的不规则数据,来创建差异性事件。

6、鼓励认知调适。学生应该有对自身概念和目标理论问的不同进行反思和顺应的时间。教师应该把反思活动整合到课程当中,以促进认知协调或重构学生的先前概念。

7、创设合作性学习环境。一个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对成功的概念转变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必须有机会讨论,学生在分享观点、思考和评价其他观点时必须有安全感。这种“安全因素”在教师运用上述认知冲突策略时尤为重要。一项研究表明,低成就感的学生会丧失自信,把冲突看成是另一种失败。

要成功实施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在建构主义学习和小组合作性学习方面应当有些体验。习惯了教师传授式教学(如直接教学)的学生在参加讨论活动时动机就会弱一点。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控班级小组,充当帮促者的角色。

五、总结

概念转变教学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它比传统的机械教学法要费时得多,需要一个支持性的课堂环境,要让学生在表达和讨论观点时感到自信。概念转变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帮促技巧,以及对某个主题或现象有着深入的理解。概念转变教学会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对概念的不断评价和阐述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元概念意识,也就是说,他们知道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2

关键词:企业;环保投资效率;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20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4日

一、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环保投资概念。我国的环保投资概念与外国的环保投资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以及日本等一系列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早,其生出一种理论就是“费用说”。具体是指,环境投资就是使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即为了维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社会付出的一些改善和控制的总费用。在我国,也有相似的说法,但是“投资说”是我国概念中的主流。我国学者张坤民为这一说法的代表人物,其认为环境投资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某些经济活动,在此之中社会中的投资主体,用自身的社会积累资金或是其他手段对这项经济活动进行支付,从而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企业环保投资评价体系构建中,要明确的界定出环保投资的概念,确定其到底为消费观还是投资观,这两者影响着评价体系,彼此之间有极大的区别。

(二)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体系主要是指,企业在环保投资过程中所做出的绩效多少好坏的评价,并且该评价所使用的是投资过程中使用的资产和产出的效益之间的比来计算衡量的,这与我国的《企业环境报告书》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有所区别。如果对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就无法做出科学的体系框架。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确立适合我国的评价体系概念,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环保投资中效率的总结和说明。

二、基于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一)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六项基本原则和目标:价值增值原则、战略目标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动态修正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内部审计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的原则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等内容组成的,其核心就是方法和指标体系。这项体系的构成是为了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活动与企业组织之间的目标相互一致,以此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

价值增值是一个企业审计活动的归结点,内部审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提升企业内部整体水平。为此,在进行内部审计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相应的价值增值原则,保证绩效评价的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体系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所需要的增值目标之间三者统一,从而将价值导向原则突出表现出来;战略目标是企业的活动指南,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起到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作用;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无法操作则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内部审计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需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来获得,以此来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从而增强内部审计评价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其价值增值的目的。在选择指标时,既要保证指标有一定的内容,不要过于简单,还要保证指标有代表性,不要过于复杂缺少重点。同时,要注重其实用性,以此来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可操作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概念的基本,当企业所获得的额外利益高于投资成本的时候,企业才会持续进行这项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追寻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也要注意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所使用的成本以及组织实施所使用的成本费用,如果实施后的成本费用远超过审计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不适用;动态修正原则就是要求企业的审计体系要随着企业战略目标和活动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确保企业的审计体系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不是单一不变的,其需要根据企业组织的需求、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各种因素来进行修改或者扩展。只有对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其才能更好的发挥效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审计结果真实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情况。为此,审计评价体系需要进行指标的定量化。并且定量的分析具有庞大的数据支持,科学可靠,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并不是任何指标都可以进行定量化。此外,定性指标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定量化。通常,定量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量化性、具体直观的特点,但是定性指标包含较大的信息宽度与信息广度,因此要对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反映出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最终达到实现公示目的的作用。

(二)环保投资效率与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由于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对这个问题也愈加关注。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环境污染由各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导致,企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对企业的环保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由此,企业既要保证自身的效益和利润,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环境治理和环保投资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的生态价值和企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为此,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要做到与环保投资效率的相互协调和平衡,在环保节能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对于环保投资效率的概念,国内外皆有研究,但是相关的文献较少,其中有一些与之相近的概念,例如环境绩效、环保投资效益、生态效率,等等。在国外的研究中,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将能够提供群众信赖的,具有全球共享概念框架且其可持续性报告的框架能够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进行准确清晰的说明,不管是积极的内容还是消极的内容,都要完整的透露在报告之中。

在当前背景之下,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需要保证企业的环保投资效益,企业的环保投资效益也要符合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需求。在审计评价系统设计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单来说是一种因素分析的方法,在企业审计评价中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对环保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集中的考虑,进而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的审计与评价;全面质量法,要求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以产品的质量为工作核心,加强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在考虑环保效率的前提下,企业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对企业的环保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强对环保工作的要求,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目标管理法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审计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企业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然后要求员工围绕目标展开工作。例如,在环保投资方面,企业可以要求员工在固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投资效率,以此来确保企业的收入和企业生产的质量水平。此外,在企业内部审计评价组织的构建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方面是内部评价主体;另一方面是外部评价主体。内部评价主体是指企业内部对工作人员和各个部门进行考察和考核,通过各项考核来确认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加以监督。外部评价主体,就是根据企业外部的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工作情况。例如,客户、社会公众,等等。通过外界对企业内部的评价,来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企业的审计评价体系要考虑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保证环保投资和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并且以环保投资效率的根本目标来对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确保企业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结语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情况,我国企业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为此,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的环保投资,既保证了环境责任的承担,又保证了企业的效益收入。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评价系统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环保投资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永波、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11、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3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环境与条件下,与它事物发生联系,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 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点:一,事物的作用是外显的,通过一事物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显示出来;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对它事物产生作用,是与它的功能结构分不开的,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决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离不开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对象。事物的作用,按其发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作用与反作用,按其产生影响与效果的方向可分为正作用与副作用,按其影响的程度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本文只讨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效果,即正作用。

(二)"教育评价作用"的概念

在"作用"概念基础上,把施加影响的事物确定为教育评价,就可以理解"教育评价作用"。"教育评价作用"是指教育评价活动对评价对象产生的影响和效用。[②]所以,教育评价作用是通过评价活动与评价结果实现的,它产生于被评价对象,而且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目前,《教育评价辞典》(1998)已经概括出教育评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种: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使教育系统的运动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

"教育评价作用"与"教育评价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评价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能力。[④]教育评价功能由教育评价系统内在机制决定,是一种潜在的功效与能力;教育评价作用是教育评价潜在功效与能力的实现,是教育评价功能的外现形式。所以,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本质上都是由评价的结构决定的。教育评价功能问题涉及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人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等,对功能的研究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而对作用的研究,则要关注功能发挥的条件、目的、效果,更多是从实践层面进行归纳和概括。教育评价的功能分导向功能、改进功能、指挥功能、教育功能、预测功能、鉴定功能、交流功能、激励功能和管理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了诊断作用、标准作用、反馈作用和改进作用等。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4

关键词:公路项目后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

0、 引言

笔者有幸作为受邀专家参加了沪宁、杭甬、桂柳等高速公路的项目后评价审查会,并有深汕高速东段、湘耒阳高速等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实践经验,对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况以及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引起了对如何开展公路项目环境后评价进行思考。

项目后评价工作不仅对于指导新项目立项、调整在建项目计划、完善已建项目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决策、政策制定、机构改革等高层次管理的改进和提高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环境后评价工作在我国公路交通行业仅仅开始试点,为此,特将笔者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一总结,与同行共同探讨。

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和开展概况

1、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后评价位于项目周期的末端,它又可视为另一个新项目周期的开端。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反馈功能上,它一方面总结了项目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对于在建和新建项目又起着指导作用。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和综合评价五个方面。

1、2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将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引入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领域,就形成了项目后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Project-Assessment,EIPPA)的概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也叫项目后分析( PPA, post-project analysis),是在作出项目批准决定之后,在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或运行期和废弃过程)所进行的环境研究(UNECE, 1990)。因此,笔者认为,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EIPPA, 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Project Assessment)可以看作是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EIA)过程向项目建设、营运阶段的一种延伸,是改进整个 EIA 过程及其方法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目前,与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相类似的名词有环境影响事后评价、回顾评价、后续监控、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环境影响后评估等。这些名词虽然与环境影响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目的有一致之处,但都只反映了 EIPPA的某些要求和作用,不够精确和全面,或者说只是EIPPA的内容之一。

1、3 国内外研究和开展概况

国外开展项目后评价始于 20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世界银行成立了独立的“业务评价局”,在投放贷款过程中,实施了一种包括“项目的总结评价制度”、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后评价制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方法,对世界各国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项目后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制度,已得到广泛认同,成为许多国际机构和国家项目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方法。

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于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计委首先选定一些项目进行项目后评价试点;1988年之后,对大批利用世行及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进行了后评价。国务院各部委、国家金融机构和很多地方省市也都先后开展了后评价工作,建立了负责后评价的机构。近几年在项目后评价法规建设方面也有较大进展,一些部委和国家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政策、法规、办法来指导项目后评价工作。

交通部根据国家计委有关文件精神提出进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并确定沪嘉、广佛、西三、沈大四条高速公路为国内首批高速公路后评价项目。交通部于 1996年以交计发〔1996〕1130号文正式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这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迈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只是在项目后评价中作为专题工作开展,独立的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刚刚开始在深汕高速西段、湘耒高速等项目中试点。不仅环境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且环境后评价的概念、内容等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的内容

我国即将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增补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规定。在该法的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建设单位在后评价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只要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就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如果有关建设单位未采取后评价的相应措施,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还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由此可见,预测和评价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仍然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作用之一。

笔者认为,环境影响后评价( EIPPA)的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环境保护执行过程评价、环境效益评价、环境影响的后评价(PPAEI,不同于EIA)以及环境目标的可持续性评价。从对象上来讲,包括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也就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评价。概而言之,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EIPPA)就是“站在公路建设项目的终点对已经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并在新的起点上对项目未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改善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建议”。

(1)环境保护过程评价:对项目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是否按项目进度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等?是否按环保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工程设计落实了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执行了环境监测计划?等等问题。

( 2)环境效益评价: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效果的对比分析。着重统计项目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包括环境工程投资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费用)及其取得的环境效果,回答环境保护的经济性是否合理?是否造成了环境保护投资的浪费?或环境保护投资是否不足?等等问题。

( 3)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包括对项目建设期和营运至目前已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评价,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前者应用历史的观点和眼光,回顾和实证项目的环境影响,回答“有”或“未”造成环境影响的问题;后者应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起点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回答将来“会”或“不会”造成环境影响的问题。

在项目建设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阶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作出是否可行决策都是基于历史、现状的实际和未来的预测。在未来的事物未发生时也就是项目建设和营运之前,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运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断。但是总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在预测分析的系统之内,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测结论的影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后评价在项目的末端、在新的起点上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可以纠正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和方法中参数取值(例如交通量、车型比、敏感建筑与公路的距离及高差等)的不准确性,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这正是环境后评价较之于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优势之处。

(4)环境目标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对上述三方面评价结果的综合总结,回答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并为维持环保目标可持续性和增强可持续能力,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项目环境保护和管理改善建议、追加的环保投资等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评估分析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如果仅仅局限于或满足于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预测模型参数选择的正确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行评价,则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初衷。况且,项目后评价一般在项目运营 3~5年后实施,已有的环境影响实证结果除施工期的监测结果外,充其量也只有短短3~5年的监测结果,不足以全面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段一般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20年)。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后评价开展情况来看,对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是否要进行未来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环境后评价只对已发生的环境影响和变化进行实证或验证,对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没有进一步论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几乎所有研究成果都认为通过环境后评价应对项目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或改善措施建议。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公路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某些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等随交通量的变化而变化,敏感点声环境预测参数与 EIA可能有较大差异,而实证结果只能部分地反映项目过去和现在的环境影响,不能描述项目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因此为了准确掌握项目营运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增加环境后评价所提补救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重要的是使环境后评价真正反映项目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包括已经实证的和未来可能的影响),不仅有必要,而是必须,对公路建设项目未来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3、1 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主要对以下方面作调查、分析和评价。

(1) 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公路在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评价公路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状况,主要评价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2)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指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运营后期将基本稳定。主要是通过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路段的坡面、取弃土场地以及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的调查,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现状的变化,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或对策建议。

(3) 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对路线范围内地面水域及功能,工程的施工方案、生活服务区的位置及规模,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地表迳流方位及现有水污染排放源 (生活服务区 )的调查,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提出污水处理和实行达标排放的措施。

3、2 环境空气影响的后评价

根据交通污染源特征及公路两侧有可能的污染状况,通过对主要敏感点的一氧化碳 (CO)和氮氧化物 (NO X )浓度的测定,对比公路建设前后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并根据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对未来一氧化碳 (CO)和氮氧化物 (NO X )浓度作出预测,对有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路段应根据气象条件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3] 。

3、3 环境噪声影响的后评价

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

通过对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和论证交通噪声的既有影响;并根据新的交通量预测结果和敏感点声环境参数,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交通噪声和敏感点环境噪声进行预测,对现有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补救和改善措施。

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的关系

4、1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后评价是以项目建设、投入使用等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评价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到投产营运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实施前一系列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找出出现问题和误差的原因,提出必要的对策措施,为提高决策水平、改进环境管理和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公路建设项目来说,环境后评价是指区域内的公路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营运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分析评价已建成营运的公路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的实际影响,分析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项目环境后评价与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环境效益,以便从环境的角度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环境后评价则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环境后评价的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环境影响和环保效果的变化发展趋势。

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大差别。首先,两者所处的阶段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而环境后评价是在项目投入运营生产的使用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现场监测和后评价来检验;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直接作用于项目的可行性决策,而环境后评价则是间接作用于项目的决策,是项目决策的信息反馈;第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性进行评价,而环境后评价是对项目的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环境效果等进行评价。此外在比较的标准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也有所不同。

根据笔者与接触到的、从事项目后评价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探讨,项目后评价的工作量远大于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这一点与项目环境后评价的工作和内容也是一致的。项目环境后评价除了必要的影响预测评价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调查研究、实测验证、对比分析等内容,其工作量也一般大于项目建设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量。

4、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的关系

① 时段不同。公路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是在项目竣工之后试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项目正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到项目终止之间。

② 目的和作用不同。公路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主要是对施工期和试营运期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注重工程是否依据其环境要求按质、按量、按标准完成,是对建设实施阶段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公路项目环境后评价重点是对项目实施和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再评价,分析环保措施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指导项目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

③ 内容和范畴不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对项目建设和试运行期间 EIA和环保设计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调整补充运行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为运行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相比,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范畴较窄。

5、 结语

环境后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 1)要以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不受各阶段文件资料的束缚,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分析项目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包括以发生的影响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影响);

( 2)要以历史的观点、与时俱进的精神从事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

( 3)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重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指导决策新项目、调整在建项目和完善已建项目。

总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概念、内容、方法和制度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环境后评价的有些内容在深度上可能难以深入,或资料不全,或方法不足。但作为一项很有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公路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应该有责任和热情致力于环境后评价的研究,并将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交计发 [1996]1130号;

(2) 董小林、赵剑强、宋祯。《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制度的若干问题》。中国公路学报, 2001年第14卷第3期;

(3) 曾学福、谢跃庆。《浅谈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公路, 2001年第4期;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5

新课标指出旧课标中的三大课程理念实为生物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尤其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面强调科学研究不仅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此外,新课标在设计思路上凸显了植物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新课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渗透生命的意义。

二、新推行的课程标准的新目标

1、新旧课标中科学研究;的比较

新课标对于科学研究的内容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在亲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价值,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理解的层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几个重要概念,包括科学研究的内涵,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等,这一观点在旧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新课标在理解科学探究方面更积极,清晰提出科学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这样获得的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还强调多方式呈现证据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2、新旧课标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比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课程内容是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是学生率先接触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统领章节,关系到是否能给学生建立夯实的学科分析能力和知识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旧课表没有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驱动,使得教学实践起来比较困难,这样新课标应运而生,明确告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六大重要概念,包括细胞是基本单位以及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对初中生物学中涉及细胞的内容有深刻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新旧课标中生物与环境;的比较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生物与环境主题下,指导学生某一个生态环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这部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和影响性,生态系统所包含的成分及作用,生产者的定义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新课标要求学生既是学习者、探究者同时也是生物与环境中的参与者和活动者,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新旧课标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比较

新旧课标在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学活动建议方面没有太大差别,但跟前面一级主题一样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五个重要概念。这些重要概念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自身生存的条件需求,了解植物的繁殖周期,同时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初步了解细胞分解糖类物质的简单过程。新课标指出学习绿色植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关爱生活、关爱身边花花草草的情感,更关键的是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新旧课标中生物圈中的人;的比较

新课标将这部分需要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按照总分总的形式罗列,对应于第二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强调了功能层次,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简明扼要地将生物圈中的人;主题下最重要的知识点讲清,最核心的还是将人作为生物圈中非常重要而整体的动物来研究,指出人的组织、器官和系统高度有机组合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同时调节与周围环境的活动。

6、新旧课标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比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部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本质特征很重要。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密切,所以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这部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包括:动物的各种行为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动物适应环境;动物的行为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形成的。

7、新旧课标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之间的比较

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三种行为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类也是一样。新旧课标都指出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增进学生认识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这部分知识的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更注重学科本质知识的准确性和传授的有效性。这样给一线的教学带来方便,同时也表明了这部分知识的精华。

8、新旧课标中生物的多样性;的比较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关系,新课标强调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对这部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根据生物间的不同特征对地球上的不同生物进行分类;分类单位的划分;各种生物在生物圈发挥的不同作用;生物进化的原因;为进化提供证据。生物多样性跟现今的很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构建并形成重要概念,不仅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还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9、新旧课标中生物技术;的比较

生物技术每天都在更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生物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何引起学生对发展的生物技术的敏感度以及了解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价值是新课标一直思考的方向。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发酵技术的原理和产品;现代生物技术已被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学知识,同时利用生活实例理解和学习生物学技术原理。

10、新旧课标中健康地生活;的比较

新课标中对健康的内涵做了新的释义:健康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疾病的分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个人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基本的急救程序和方法。

三、新课程标准的崭新内容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心得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40-01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较高,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而且还能够拥有完美的课程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提高教学质量。

1 概念的重要性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的教学及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值得好好地研究。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数学之本、解题之源。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概念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必要的重视,很多学生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严格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领会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的创新意识。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整个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基础。如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不能只是生搬硬套使概念复杂化,应该要注意策略性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最短与垂直等。在引导学生着重正面理解概念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反例和容易引起对概念发生误解的问题,通过设问和讨论来正确地把握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面临高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对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没什么兴趣,这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为学生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和提高带来了障碍。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求知的情境,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设置悬念,创设求知情境,注重开展探究性活动,应让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发表和交流意见,让学生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和大胆的想象,同时教师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1)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了条件。教师要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要多提问题,多归纳,多应用,搭起讨论的舞台,实现数学能力的整体提高。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做好新知识专题的引入,进而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评价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认识自我。评价是双向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点方法。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对于能力的评价应贯穿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鼓励性评价顺应教学新理念改革,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优势更显突出。它关注到了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全面地发展。对于有效地进行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创设的实际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数学地思考,认真分析问题,恰当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逐步累积解题经验。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的形式,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进步,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课堂鼓励性评价的推广和普及,不仅完善了高中整个数学教育机制,还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与时俱进。

4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要积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务本求实的工作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使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积极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进而实现高中数学的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高中数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老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任英杰、促进小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POE策略及案例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2):46-48、

[2] 张峰、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59-60,77、

[3] 张志林、激发学生提问、提高学习兴趣[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1):8-9、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7

引言

随着雾霾、镉大米、流域性水污染等事件的在全国的侵袭,雾霾、PM2、5、镉大米、APEC蓝、水十条等有关环保词汇成为热词,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和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景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矛盾。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201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在某国际会议上宣布,“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积投入要超过5万亿人民币。2015年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近年我国每年的环保投入约为1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1]。根据系列讲话精神,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中国环境问题整治,不仅需要环保资金大力投入,更需要把这些资金管好用好。作为国家财政经济运行的“经济卫士”、“免疫系统”,政府审计必须对有关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资金使用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有关资源环境类审计也渐成审计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环保项目专业性强,有关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是审计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的讨论,引入PSR概念模型构建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模型,并以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防治审计为依托,进行实例研究。

1 环境绩效审计的综述研究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和亚洲组织定义,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效率和效果(3E)方面的审计。对于环境绩效,是指进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2]。有关环境绩效审计,虽然国内发展较晚,但发展较快,许多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审计对象以及审计方法开展了广泛研究[3,4,5]。

结合政府审计的实践,考虑到政府审计的实践特点,本文讨论的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以特定的环境项目为审计内容,以资金使用、管理单位为对被审计单位,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和环境项目的财务收支以及项目建设活动,评价其效益和效果,并发表意见的行为。环境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是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前提,本文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内容的确定要从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出发,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环境绩效审计起作用的环节,进而确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在新时期的环境绩效审计,必须紧跟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常规审计方法,必须借鉴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系统分析学等学科的理论,把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经济计量法和决策分析法、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法和趋势预测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常规审计方法结合起来。

2 P-S-R概念模型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实践的深入,以及环境科学中对系统体系评价方法的长足进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促使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从经验判断到指标分析、从定性的判定到模型定量化的综合性评价进行演变。本文引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环境指标PSR概念模型,结合环境绩效审计实践,构建环境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数理评价分析结果来表征环境绩效审计水平的高低。

2、1 PSR概念模型介绍

PSR(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统计学家 Tony Friend 和 David Rapport最先提出来的,2000 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PSR概念模型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研究[6,7]。PSR概念模型分为3类指标,分别是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压力指标描述了人类对环境及自然资源施加的压力,回答了系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的问题;状态指标描述自然界物理或生态状态和因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回答了系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响应指标描述对各种问题做了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回答了人类的反应和行动[8]。

2、2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根据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分层次构建一个树状的4层结构,具体如下:第1层次是目标层(Object),最高级指标,即评价目标,为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数,第2层次是项目层(Item);第3层次是中间层(Factor),也称为准则层,表示采取某种措施实现预定分目标时,横向排出衡量达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即每一个评价准则具体有哪些因素决定;第4层次是指标层(Indicator),是最低一层,表示每一个评价因素由哪些具体指标来表达,是直接反馈环境项目绩效质量指数优劣的根本[9]。

构建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模型有2个关键性因素,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方法的选择。考虑到环境项目绩效审计的实际特点,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代表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导因子。完整性原则。选择的指标要相对完整的反映环境项目的绩效水平,既能反映系统局部的、当前的和单项特征,又能反映系统全面的、长远的和综合的特征。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原则,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标体系的指标必须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具有引导和存在意义。可比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不仅需要保证同一地区的历史进程能够进行纵向比较,而且还要保证不同地区的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比较。

2、3 构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要求,本文以某流域重金属防治审计项目为例,构建该流域重金属防治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如表1:

表1 湘江流域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项目层 中间层 指标层

某流域重金属防治项目 压力 湘江流域重金属

污染源情况 污染企业数量

污染源监管情况

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

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

危险废物存留量

状态 环保监管能力 环保服务机构数量

污染口设置情况

污染物削减目标落实情况

环保执法机构执法情况

监测机构及监测指标

重金属污染源监测现状及监测能力 流域断面水质

饮用水质

地下水质

空气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

响应 某流域环保资金使用情况 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排污费征收使用情况

某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控效益情况 污染防治项目实施

环保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了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的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后,在对环境项目绩效进行评价时,可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该项目的评价结果[9,10]。构建基于PSR概念模型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更为突出价值表现在,该评价体系既可将不同项目当期的指标计算值代入评价体系模型计算环境绩效评价值,又可将相同项目不同期间的指标计算值分别代入评价体系模型算出评价值,分别对这些值进行排序,这样既可以对当期不同环境项目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又可以对一个项目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为项目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内容提供一个直观、系统的结果。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8

1、对“环境”、“资源”、“生态”理解的不同

“环境”、“资源”和“生态”是环境法中最常见的三个概念,但至今为止,对于三者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等不同名称及相同名称的不同理解源于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三者含义的不同认识。德国学者克罗福(Kloefer)教授对环境提出了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即广义的环境,是指周边事物的总称,是生命个体(如植物、动物)与特定周边事物关系的集合体。这种定义在社会学中常用,不能用来明确界定环境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和权利,因此不是法学概念。第二种定义,即狭义的环境,限于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必要自然条件,即土地、空气、水等环境媒体、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法学上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第三种定义是规范定义,即环境立法从不同角度所做的定义。第四种定义是克罗福教授本人对狭义环境概念提出的修正意见,他认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自然条件的生态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10]这四个定义对现有不同层次的“环境”含义进行了精确的归纳总结,环境损害的不同理解范围可从中找出对应。“生态”最早是生态学科中的一个名词,在环境法中最常用的生态概念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性和组成部分的互动性。此外,狭义层次的生态概念是生态服务功能,即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生态损害”的概念与此相对应,强调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法律中规定有所不同,不同学者的认识也有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自然资源从本质上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对人类的价值为标准的。对比这三者,环境与生态是一对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这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态是生态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有机整体的关系,人与自然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概念,环境与人有关,但环境不包括人,环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中心与的关系,环境是指人周围的物质世界。[11]而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客观载体所指有差异。自然资源的基本状态往往是以单个要素且以物化形式存在,因此在社会法规范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被所有权界定。环境,是众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往往以系统形式存在,环境即使被解释为个别独立的环境因子,它也不等于环境因子本身。再有,具有综合性意义的“环境”,即便从“环境容量”等功用性角度可以赋予其“资源”的属性,也多数以公共物品存在,很难通过产权来界定和保护。[12]可以看出,“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这三种名称侧重点有所不同。

2、对环境法本身研究对象理解的不同

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环境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和原因。徐祥民教授甚至认为,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环境法就是用来应对环境不利变化也就是环境损害的法,就是调整人们为应对环境损害而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而环境法学这个以环境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逻辑起点就是环境损害。[13]表面上看,对“损害”名称选择的不同体现了学者对“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含义的理解不同,实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学者对环境法的研究对象、保护对象、客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解的差异。“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等名称隐约与“环境法”、“生态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法”等相对应。

3、研究视角的不同

这三者名称的不同也体现出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可总结如下:环境损害常与“环境侵权”相混用,是从原有民法中环境侵权损害制度中发展出来的。环境损害广义的层次理解更为普遍,也更多的被民法学者所采用,将该损害放在环境民事侵权损害中加以考察。学者将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称为“生态损害”与生态学对环境法的影响以及“法律的生态化”不无关系。采用此名称,一方面是与传统环境损害进行区分,强调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与传统损害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强调环境的生态功能,强调对生态性利益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概念本身是从经济学中引用过来,以往主要运用在物权法、自然资源法中,体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关注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效性。自然资源损害就是与此相对应,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对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等非经济性价值的忽略,关注对自然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保护。

4、救济路径的不同

不同的名称背后,也折射出学者对自然环境本身损害的选择救济路径的不同,这些路径可以归纳如下:一般来说,称“环境损害”的学者大多将环境损害作广义层次的理解,即环境损害包括因实施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以及环境自身的损害。这种观点认为,不仅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具有特殊性,整体的环境损害从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诉讼程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突破传统侵权理论的限制,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而称之为生态损害的学者强调这是一种“新型损害”,生态损害无论在侵害客体上还是在损害后果上都显着区别于传统损害;不惟《侵权行为法》,其他传统法律亦无法解决生态损害这个新问题,必须依赖于在环境侵权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态赔偿制度。这项新的制度,就是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1]P21因此,选用“生态损害”名称的学者主要从生态损害的社会救济等责任分担制度的建立方面研究,如建立责任保险制度、行业分担制度等。称自然资源损害的学者主要是关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主要的研究路径为:第一,借鉴美国的经验,关注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第二,“自然资源”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广泛存在,《宪法》、《物权法》等私法领域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森林法》等自然资源单行法也大量存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常与所有权制度联系在一起。

二、自然资源损害之名称确定

(一)自然资源损害名称之确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要正确的界定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损害之内涵,先要厘清“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名称的合理选择。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损害称之为自然资源损害;将环境损害界定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及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对生态损害中的“生态”采狭义概念指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或生态功能。这三者的关系应该为环境损害下的自然资源损害,①特别强调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即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害。

(二)自然资源损害名称确定之原因

1、体现客体命名的原则

使用生态损害概念的部分学者认为,就损害客体而言,生态损害的侵害客体是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EcologicalSystemorEcosystem)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14]但笔者认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强调生态的整体性、互动性,但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是通过对单个自然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生态”本身不是环境要素,也不能指代整个自然环境。[2]P20所以,“对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的客体是自然环境,而不是生态系统。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是通过对环境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依上述,对损害客体的直接命名应为“自然环境损害”,但却确定为“自然资源损害”,其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虽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所有客观存在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能够利用以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人类社会这个棱镜的反映。[15]因此,将对自然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称作“自然资源损害”。

2、有利于明确损害的内涵

自然资源损害与环境“损害”相比,环境损害在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都常用来指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而危害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公众权益,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现象,两者容易混淆;第二,通常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②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因此,使用环境损害一词不易突出是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与生态损害相比,生态损害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如采用广义的“生态”含义,一方面“生态”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互动性,不易评估,且该词内涵模糊、外延广泛、不容易确定;另一方面,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义的生态损害包括对人的损害;如采用狭义的,指生态价值或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概念”,则忽略了自然环境具有的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自然要素除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也未得到救济,未来应得到保护。选择“自然资源损害”的称谓,有诸多实益。一方面,该名称可以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环境”、“环境污染损害”等概念模糊且不统一的名称相区分,避免混淆,有利于自然资源损害内涵的界定;另一方面,使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得到救济的关键是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而自然资源损害易于评估、确定,易于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利于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汽车工作计划6篇
  • 下一篇: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