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4 栏目:写作范文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1

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以模仿替代手工核算为主,帐务系统大多从记帐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帐、算帐、报帐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仅仅是完成事后核算反映的功能,无法进行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和监督。由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记帐凭证为输入口,故只能反映货币信息,很难反映非货币信息。

材料、销售、工资、固定资产、成本等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统一规划,而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凭证方式传递各种数据,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核算模块是彼此独立的孤岛。

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核算子系统提供的信息只能满足财务部门的需要,而不能同时满足与财务部门相联系的人事、仓库等职能部门的需要,这主要是受最初会计软件开发中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及传统组织机构的制约。因此,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只能提供主体信息,不能提供与主体相关联的信息。

一、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概述

目前企业遇到很多困难、如销路不畅、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缺陷也是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共享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就会造成结算拖延、应收款难以收回、坏帐损失加大、信用下降等弊端,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由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来完成。那么,什么是管理工体化信息系统呢?即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能够覆盖企业的全部业务,体现当代先进管理思想,采用最新信息技术,为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及时提供管理上所需要信息的全面统一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供、产、销、人、财、物等子系统,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整合成一个并发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个子系统都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进行运作,完成本身特有的管理目标和任务,但同时各个子系统之间又要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使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具有了核算到信息系统的完全功能。它不仅可以完成凭证录入、记帐、算帐和报帐等核算工作,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服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不仅允许在使用过程中调阅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而且增加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功能,这为各部门顺利完成其职能提供了保证。在国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从MRP到MRPⅡ再发展到ERP。MRP、MRPⅡ都是面向生产部门的,而ERP与MRP相比,扩展了管理信息集成范围,除财务、库存、分销的生产管理之外,还集成了企业的其他管理功能,如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可以面向企业外部提供管理信息,但本质上依旧是面向生产部门的。现在的世界早已形成了买方市场,因此,开发以业务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上乘之选,不过我国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因此就要从低起点上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二、基于企业MIS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图如下:

图1 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包括了会计和财务两部分,会计主要的任务是记帐,使资金的运作不发生差错,财务则更多关心如何运作好资金,使其产生效益。会计系统最成熟、最固定的部分是记帐,这部分几乎已经定型,各种企业几乎相同。目前会计主要涉及的是历史数据,根据这些可以产生一些综合数据报表如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但现代的会计已开始向财务延伸,涉及未来的数据,如获利能力计算,责任会计等。尽管当代会计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仍会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系统只是财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财务的总目标是最好的利用资金和剩余资金的最优投资。财务信息系统是为协助主管达到以上目标的计算机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概念模式如图2:

图2 财务信息系统

图2财务信息系统输入子系统中的内部审计子系统实际上也是会计功能。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和运营审计。财务审计主要看公司的财务记录是否正确,帐、钱是否一致。调运营审计是审计财务手续是否完备。高效,它往往和信息系统的再设计联系在一起。运营审计一般应有信息系统分析员参加。财务情报子系统向股票持有者、财务社团以及政府机构提供信息,帮助了解公司经济环境,还从政府报告、期刊、网上数据库收集经济信息,以便分析经济形势。输出子系统是财务系统的主要系统、它们能帮助公司进行财务决策。资金管理子系统可以说是财务系统的最重要的子系统,它通过现金流分析,按照现金流人大于现金流出的标准进行调节以确保全年现金净流量的稳定。资金和证券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用计算机模拟寻求最佳的资金来源,并处理多余资金的投资问题,确定合理的证券组合、投资组合等。财务控制子系统主要控制一些支出和控制一些企业性能的参数。

MIS的概念是发展的,最初设想MIS是一个单个的高度一体化的系统,它能处理所有的组织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度一体化的单个系统显得过于复杂,并难以实现。MIS的概念转向各子系统的联合,按照总体计划、标准和程序,根据需要,开发和实现一个个子系统,MIS成了相关的信息系统的集合。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目前企业所拥有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只是一些子系统的简单集合,系统与系统之间往往相互独立,本文所倡导的就是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即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随着对信息处理规律认识的逐步提高,人们提出研究更高级系统。直接支持决策的要求,从现实条件来看,将AIS进行扩张发展成为MIS是一条必由之路。

三、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实现思路

(一)开发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几种方式

在开发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分析其数据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来自凭证资料,为分析计算提供原始数据,第二类来自帐簿中的数据,第三类是财务部门之外的数据,前两类是财务会计处理的主要内容,在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可直接产生数据,而第三类数据来源复杂,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密不可分,这使开发管理型财务软件的难度远远大于核算型财务软件。为获取这类数据,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方式:第一种是在其他业务部门拥有自己独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况下,解决好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问题,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递。第二种是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系统高度集成、数据完全共享,建成一个集业务管理、生产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财务只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种是在原有财务核算软件的基础上,向其他业务部门扩展。

上述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要将原先各自独立开发的各个系统组合在一起,往往因接口过于复杂,在许多情况下比重新规划难度更大,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的实质都是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为企业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它不仅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组会计的功能,而且集成了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功能。

从理论上讲,第二种方式最理想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但在是否符合我国国情这一点上值得考虑。国外的管理一体化软件一般由财务系统、配销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构成,相对于国外软件这种以业务为中心的模式,我国开发商大都认为“财务是管理的中心”,这是与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相联系的。国内财务软件一般由帐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与折旧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成本管理等系统组成,其范围起出了国外的财务软件,包含了业务系统中关于资金的核算,尚不具备真正的管理功能。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相对独立,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发展,其普及和应用程度大大超过了其他管理软件。近年来,我国的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发展明显加快,有些企业按上述国外模式进行开发,结果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太低,应用计算机管理的意识不强。而另有一些企业从财务部门起步,分级分步实施,从单一部门应用逐步向生产管理。物资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扩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不够规范、资金比较紧张、人员素质不够高的情况下,发展管理一体化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因为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可能像财务系统那样,占有整个企业70%左右的经济信息量、从资金的实物形态(产量、质量、物资、耗费等)到价值形态(利润成本收入)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概貌、严密地(数据之间有对应关系,报表之间有勾稽关系)、系统地(编码顺序系统、时间顺序系统、业务分类系统)记录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财务部门有一套严格的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规范的。这是财务部门的软件普及应用程度大大高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的根本原因。正因如此,许多企业将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从财务部门开始的,在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一定经验后,企业很自然地要求与财务部门相关的其他部门运用计算机管理,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对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目前还是采用第三种方式即在原有财务软件基础上向其他业务部门扩展的方式较为可靠。分系统、分阶段开发,一次性投资不会太大,完成每一阶段都能很快见到成效,这样既增强了使用者的信心,又积累了经验,使系统开发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扩展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必须保证与财务系统的联接和数据共享,避免出现子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局面。其不足之处是系统间的联系可能不够紧密,信息流程不够合理,因为较多考虑适应企业现有管理水平,未能充分考虑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所以。对那些管理水平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企业而言,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建立以业务为中心的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更好地为提高经济效益和支持决策服务。

(二)开发管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必须以完善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为基础财务核算数据是管理层分析、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应能实现手工会计的全部职能,提供和输出完整的会计资料,能够方便提取历史数据供分析之用。在生成管理报表所需的数据中,有许多是对财务核算的帐证表数据加以分解之后才取得的。如果核算软件没有设计这方面的内容,当管理会计需要这些数据时,只能人工分解数据,再输入系统,造成同一数据两个人口的情况,影响了系统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因此,在设计核算信息、系统时,要求做得更深更细,将与经营业务管理要求有关的会计数据进行分类细化,充分考虑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需求。

2、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接口

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然而,目前市场上各种版本的财务软件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的财务软件即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之间不能相互交换数据,如果用户使有了不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在进行报表的合并、汇总及不同系统间查询时就会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求不同的软件之间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交换。这样一来,不仅能为管理会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各种软件的数据转换及用户的选择。有了标准的数据接口,管理一体化软件获取数据时,可以从不同版本的财务软件直接取得,也可以从标准数据库中取得,还可以通过手工录入。财务软件数据交换标准还涉及到财务软件和其他管理软件的数据交换问题,有了统一的交换标准,使企业在开发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过程中,不必更换已有的财务软件,就能顺利地实现系统集成,这样即使系统不断地升级换代,数据资料也能长期保留下来并得到有效利用。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软件 网络安全

1、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当前,在深刻的结构变革、管理变革、产权变革当中,中国的诸多企业面临着空前的财务管理困局,已经成为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预算、结算、决策的集中协同,无疑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企业时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探索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实行财务预算、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实现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它具有完善的集成账务管理体系、通畅的报表汇总和合并体系、适用于企业管理的预决算体系、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实用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资产管理体系和决策分析体系。它将会计和财务工作均统一规划,管理上升到决策支持的层次,强调与企业其它系统的整合,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服务。

一般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由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及组织互联信息系统等五个部分所构成的。其中,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及其成功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经理信息系统则是对财务管理中的计划、控制及决策等问题通过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解决;组织互联系统则是用来对企业内部组织间及关联企业间的信息传输问题进行解决。

2、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目标管理和预算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发展,简单的财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更健全、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财务信息的传递与整理,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对各种经营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这是当前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一个高度集中、实时监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2、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财务信息化需要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分析型及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型转变,进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集成及决策辅助功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将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联网自动收集相关动态信息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这有利于解决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分散、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力薄弱等问题;有助于企业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

3、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路径选择

3、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因此,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尤其需要慎重,这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为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具体包括:基本情况,如现状分析、目标、必要性、可行性、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机构、分公司、子公司的构成情况)等;硬件及网络结构,包括主要设备和必备的辅助设备,网络连接方式、通讯情况及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主要通讯软件、数据库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软件;与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处理模式,即采用信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或者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管理,以及实现方式;内部主要业务处理系统概况及数据交换方式;建设周期和进度,包括总体时间安排、分步实施内容及进度等。

3、2统一会计核算流程,建立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等,对企业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重新修订和补充完善,从资金支付、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损失确认、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核算流程,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同时构建标准科目体系,统一编码,将与财务相关的经营管理信息纳入财务规范编码体系。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企业的会计账目及相关业务进行准确核算,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对产品、部门、客户、供应商、合同等多维度进行辅助核算与管理,记录和跟踪全部业务情况,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收入、毛利等相关信息。会计核算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事后反映走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加强。如此,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了管理功能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的智能型财务分析功能,系统也从原来独立、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完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中,实现了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IT技术紧密联系起来。

3、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软件,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逐步引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RP 软件,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各方面的信息作为支持,通过其它系统提供的数据,可以加速信息采集和传递。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后勤保障(CALS)、制造资源计划(MRPn)、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商务(EB)等系统均可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财务分析、预测、决策所需的数据,大大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果。在这样的系统之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用户需求与供应商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信息渠道畅通,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3、4关注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建立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管理信息安全。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Internet 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 /IP 协议,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当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极易导致系统瘫痪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及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采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密码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强化系统防病毒工作。尽量实现财务系统相对的封闭运行,控制病毒来源,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应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对于磁盘的读写控制。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建立多级备份及恢复机制。必要时应建立冗余的备份通讯线路,确保系统能实时、连续地运转。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9(4)、

[2]于凤霞、试论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J]、 黑河学刊,2008(2)、

[3]姜云玲、Web平台下的财务管理的新模式[J]、财会研究,2004(7)、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3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管理;意义;开展策略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决策、财务监管、会计核算、财务信息的标准化发展以及财务人员素质的全面化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使财务决策工作呈现出更为智能化的特征。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深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融合以及智能分析、what-if分析等分析模型的运用,能够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能够以财务管理工作需求为依据,对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等进行直观的呈现,从而为财务决策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使财务监管工作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互联网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整合,不仅可以推动财务信息实现良好集成,而且也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监控,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工作者可以对不同部门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即时的收集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监管工作效率。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会计核算等业务也能够呈现出即时化、自动化等特征,如在完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后,可以依托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展无现金报账等工作,这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净化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4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处在分散、平面化的阶段。大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只能在财务管理部门内部进行,内部不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财务管理业务与业务之间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财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这从根本上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思路

信息化协同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现,主要依靠在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增加系统模块来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模块分别是“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这两个系统能够在企业原有财务管理系统的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基础上,形成一个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的协同系统。这种协同系统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接口,在不同企业内部应用,企业主体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构成企业之间财务管理信息的协同体系。[1]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特点

(1)开放性。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模式是在协同的前提下设计的,所以其本身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其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完成好财务管理内部的协同和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而且能够借助现代互联网与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系统关系,这种开放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协同效率。

(2)实时性。实效性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最为推崇的一个观点,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因为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任何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都会牵动投资者的心,都可能会对投资者的资产造成影响,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公布的及时性至关重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的披露系统,企业主体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借助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将已发生的企业经济交易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而相应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借助“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随时从网上获取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2]

(3)标准性。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的效率,管理主体对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信息进行了格式的统一。要求所有系统都适用XBRL语言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标准语言,这一语言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料共享。

(4)决策性。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综合了更多的企业运营信息,能够统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呈现给管理人员,为其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财务管理的这一协同模式带有鲜明的决策性。[3]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中财务信息的协同方式

(1)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是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在这一方式中企业自身是财务管理信息的提供者,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并通过企业的门户网站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公布这些财务管理信息,以供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应的管理决策。这种信息协同方式内只有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两个主体,所以不存在泄密的问题,安全且规范化。但是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执行的标准和成本较高,比较适合大型企业或者上市企业应用。

(2)基于AS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方式。在ASP基础上建立的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是一种借助第三方实现的信息协同方式。在这一方式中企业主体并不直接收集和生产财务管理信息,而是由ASP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处于内部竞争的原因,ASP往往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评价,而其公平、客观的评价也会受到利益相关的肯定和回报,从而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

五、实施财务信息化协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的准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涉及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综合性项目,所以在实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之前,企业主体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实施并不是简单安装几台电脑的问题,会涉及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在制度上和技术上做好准备,必然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应用的效果。

(2)建立严格的监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交互模式,其本身在为企业主体带来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带来泄露的风险。所以在网络安全风险较高的今天应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企业主体,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企业的协同机构和协同模式进行监督。监督机构应该由企业的内部监督组织和软件的提供商咨询机构共同组成,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主要对财务管理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运营商咨询部门则主要对财务管理部门信息化协同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3)处理好人、技术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其本身囊括了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技术和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主体应该重视统一模式下的人、技术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完全依赖人对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管理的协调作用。只有重视人、技术和管理的集成,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的协同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六、结论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5

【关键词】财务营销 一体化 建设 评估

一、财务营销一体化目标

加强营销业务信息流转和业务集成,对与财务高度相关的营销业务推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优化调整营销业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纵向集成”,加强信息流转,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工作,实现信息共享,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横向融合”,共同构筑营销业务与财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在已经实现一级集中核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以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为目标,以规范化、深化细化为两个重点,拓展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进一步梳理财务与前端业务信息集成存在的问题,主观上破除制约信息集成的障碍,客观上完善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不断提升信息集成共享水平,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实现营销业务与财务一体化。

二、财务营销一体化建设情况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营销业务与财务通过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了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总额控制

营销业务在财务信息系统实行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按照两下两上的编制程序进行,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实行四个统一,实现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全过程、闭环管理。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将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收入环节纳入了预算管理,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上报,统一审查,统一下达,实现了营销业务预算从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到事后考核评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营销业务年度预算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和下达的年度经营任务,通过预算安排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统筹调控,坚持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控制

营销业务在财务信息系统实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控制。营销业务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流程由营销部门发起申请,营销部门依据月度业务收入等预测信息,确定月度现金流入预算,横向从营销部门向财务部门归集,纵向从县到市、再到省逐级向上归集汇总。营销部门严格执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加强营销业务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实现 双流双控。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将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收入环节纳入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落实了年度预算,实行了业务流、资金流双重控制,增强了科学主导预算管理的能力,提高了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加强了现金流量管理,加强了融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对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将营销业务预算执行通过现金流量预算落实到具体的科目,实现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紧密衔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系统集成,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和执行以现金流量月报表为基础进行统计和考核,使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的明细项目具备了预测的历史参考数据,有利于预测和分析的连续性和提高预测准确性。

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是覆盖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的现金流量管控体系。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管控体系实现了四项管理成效:一是分解落实营销业务年度经营目标,保障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方案的贯彻执行;二是细化年度营销业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融合;三是进一步增强营销业务预算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四是掌握营销业务资金动态,为月度融资计划安排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了现金流量预算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职责分工,依托财务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相配合,促使营销业务与财务一体化水平得到有力的提升。通过编制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实施月度预算分析与考核,实现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的高度融合,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保证预算执行刚性,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指标奠定基础。

(三)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报表与财务管控系统电价报表集成

月度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表与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实现集成。每月财务信息系统自动从营销系统获取基础销售信息,集成营销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系统月度财务报表“一键式”同步生成。

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实现了销售信息来源渠道的拓展。通过信息管控与营销系统明细数据的集成,财务获取到最为基础、更为详实的销售信息,为业务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报表与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的集成实现了财务对业务执行的实时监控与分析。财务报表为业务分析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依托系统集成数据,完善多维度的业务分析,为常态的业务监控和实时的业务信息分析提供支撑。

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通过从财务管控业务管理模块取数,从量、价、费角度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业务,为管理层提供了实时的决策依据,实现各项相关指标的实时监控与分析。深化应用业务管理模块各项功能,提高了业务分析工作质量,通过完善业务相关报表取数设置,实现了各类业务管理报表和分析报表。

三、评估与改进

全面实现营销与财务信息化一体化需要在广度的扩展上,深度的挖掘上,理念的更新上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1)超前思考,构建采购信息集成,扩大营销与财务一体化范围。目前销售的营销业务已经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下一步,我们需要超前思考,构建采购信息集成,在业务管控模块中建立结算合同等基础信息建立集成接口,与交易系统实现集成,扩大营销与财务一体化范围。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6

(一)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经营管理要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多是基于开放式的网络体系,并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重构。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畅的封闭式系统,而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保持内外信息流通畅的开放式系统。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做到了产品销售规模的增长,但经济效益却逐年下降;一些企业费尽心机开发出的新产品完工投产后,往往设计成本偏高,市场无法接受其销售价格进而导致停产,使得企业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情况的出现,缘于企业管理者仍局限于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进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这种落后的传统财务管理手段阻滞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造成对财务资金管理的失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弊端愈加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中,其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子公司多头开户现象较普遍,资金失控,投资随意性大,使用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受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账物不符,造假账问题突出,盈亏不实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加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企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电子商务等新兴模式,同时要求在管理方面进行企业全过程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因而,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也要支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手工操作劳动量过大等问题,而且要改变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因此,仅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还不够,关键是要以此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企业原有的落后的财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处在起步阶段,甚至比不上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尽管当前一些大企业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已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尚未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是:

(一)组织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要求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但现实是,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在实质上并未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外许多大企业采取事业部制、总分公司制的组织结构,在这种高度自主、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下,企业可以实行良好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集中管理以及资金的合理调配制度,而这些为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观我国的国有大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多级法人体制,一些大企业中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子公司、孙公司,每个公司都强调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这种组织管理体制的资产和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子公司、孙公司。因而,在有关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组织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薄弱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之一是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薄弱。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多数企业很难实现集中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完全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来进行,充分有效的财务信息难以形成;不少行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产品编码体系;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不少企业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难以完成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部障碍。

(三)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滞后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发出融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于一体的财务管理软件,而目前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软件只是用来做账和核算,对外提供会计信息资料,很少有软件能同完成预算、成本管理、资金核算的需要。对企业来说,提供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含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监督为一体的财务管理软件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国外大公司的一些软件在考虑企业集中管理的功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也不完全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特点;而国内的软件虽然对个别行业的单体企业管理功能的开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仍不符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我国软件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财务软件,是推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个难点。

(四)国有企业领导人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以及措施不到位,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有人说,信息是21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及时可靠的信息可以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取得先机,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收益,反之,如果企业没有做好自身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内部的重要信息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信息安全意识还不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功能不完善,尚未建立起牢固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没有设立企业内外部各个级别安全防火墙,其后果是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资料被轻易地泄露,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随着网上交易公开化的推进,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加之一些企业使用的是公用通讯线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必然增多,从而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这些对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无疑是大为不利的。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建议(一)国有企业领导人要牢固树立起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信息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作为现代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树立起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的信息化、现代化的意识与理念。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是现代大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因而,国有企业领导人要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而且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统筹规划、有步骤的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因而,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尤其需要慎重,这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为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化相结合,综合考虑,相互协调。可以先从企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做起,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财务、物资、生产管理的顺序分阶段推进,及时做好各个信息化子系统之间,以及各个子系统与整体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三)规范国有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

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领导人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针对当前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国有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使输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比较可靠有效;其次,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对预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减少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再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国统

一、行业统

一、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产品编码体系,以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交换时被正确识别;最后,要吸收和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这样更能够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来促进企业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建设,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现代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软件,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逐步引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RP软件,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全 新晨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7

关键词 高校财务 一体化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及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及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规模和办学自日渐扩大,原有高校财务管理流程由于其协调性差,大大地降低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已经不能再适应高校的规模需求。为了提高我国财务管理水平,构建一套完善的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二、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的概念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根据事件驱动的技术平台,对财务管理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有机融合,达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并满足不同信息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三、构建一套完整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逐步走向现代化,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支撑着教师、学生、教研、服务、安全等所有活动正常进运行。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高校业务需要,加强对高校资金预算和控制,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浪费,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服务效率

随着我国高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日常经济活动也逐渐变得复杂,高校财务人员工作量与日俱增。此外,由于各所高校内经济业务各不相同,导致各自应该办理的手续也各不相同,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对于同一项经济业务可能会需要重复和不同师生解释,而构建完善高校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

构建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可以将高校所有业务信息都分类整合到财务信息化平台,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财务数据资源整合

四、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建立完善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因此都开始加快建立信息化系统的脚步。但由于内外环境仍不成熟,所以高校在建立信息化系统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主要由奖助学金、财政票据、学生收费、职工薪酬、账务处理以及电子报表等系统构成。但是由于受大环境影响,这些经济业务之间相互联系较差,基本上都处于相互独立状态,这就使得许多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缺乏实时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大大升高。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是时代所趋。

五、影响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构建的因素

(一)人员素质

高校财务工作复杂多样,信息化条件下要求精细化财务管理。因此,要求财务人员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以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远程交互、顺序控制、监控跟踪和决策处理功能以及由此构成的四通八达的网络,使其“天然”地成为业务流程再造工具。信息技术虽然对业务流程再造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只有坚持正确流程思想的引导,以优化流程运作规范和组织管理为基础,才能发挥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积极效果。

六、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一)打造完善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框架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要打破传统。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是高等学校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应做好科学规划、制定信息规范、完善公共基础网络、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分阶段推进。

1、打破传统,统筹规划。首先,管理理念方面。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应增强信息化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坚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决心。其次,业务流程设计方面。高校财务管理流程是基于高校各项业务发生的完整流程信息,应从学校整体角度统筹规划各部门业务流程,以实用性和综合性为重点,使得各部门业务流程协同配合。最后,人员素质方面。应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上支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建立和培养一支自己的研发应用和维护队伍,做好全员培训,建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2、制定统一信息规范,做好基础工作。首先,坚持统一规范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统一平台和统一实施”原则,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其次,坚持信息共享原则。财务信息系统要做到校内外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相关信息及时采集、处理,做到信息及时畅通,资源高度共享。最后,坚持开发和维护工作市场化原则。创新系统开发和维护机制,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

3、完善公共基础网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首先,建立校内可拓展公共基础网络,各软件具有良好兼容性和集成性。其次,采用先进、高效、安全的技术将校内校外网络连接,运用数据库技术等,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适应多校区管理要求,实现不同校区财务信息的自动检测、传输、对接的动态监控,实现财务管理信息主系统与分系统对接运行。最后,运用先进信息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过滤网技术等,确保网络数据安全。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等必须建立遵循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_保基础数据的适用性、一致性。

(二)优化系统模块的业务流程

优化系统模块的业务流程是构建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关键。各用户部门、院系或个人等在信息系统网站上提交相应申请表单后,再由高校相关财务人员对其进行审核处理,并将相关凭证进行上传。相关教职员工就可以在这个财务服务平台上查看业务全过程。

七、结语

构建完善的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高校工作效率,保证办学水平的关键。因此,各高校都应该积极建立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以便领导根据财务实时数据对各项工作进行讨论决策。

(作者单位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篇8

关键词:业务系统;问题;对策;财政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财政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和全国财政系统同步,全面启动了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大批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开发并投入具体应用,大大地提升了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后几年,国家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升级改造和补充完善,构建高效安全的预算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一、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发展历程

2002年前后,财政部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在收入、支出、宏观调控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支出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推出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等五项重要改革。而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则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核心。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财政部门立足财政改革和管理需要,大力推进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深化应用层次,扩展应用范围。截止目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经投入应用的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20多个,其中,由信息技术公司分散开发的占90%以上。在财政内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财政工资统发系统、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财税库银联网系统、行政办公系统、财政专户管理系统、单位会计核算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财政总决算系统等;在国际互联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有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会计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述业务信息系统基本支撑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省财政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应用大平台建设不到位

2002年初,财政部启动金财工程建设,但直到2009年,财政部才在完成软件开发和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向全国财政系统推广实施带有顶层设计概念的“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建设目标主要是将此前各个分散开发的财政业务系统迁移、整合在这个平台上,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2011年前后,河南省市县三级完成了平台建设实施工作,部分财政业务系统接入平台并上线运行。但是业务系统迁入平台数量较少,系统之间的统一整合没有突破性进展,信息共享、综合查询分析和利用等平台应用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平台建设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二)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孤岛林立

从当前财政内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预算编制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之间、预算编制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非税征管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财政专户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行政办公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均割裂脱节;从外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也都是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共享数据信息。

(三)业务流程信息化处理存在盲区

由于流程和职责结合不够、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目前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管理盲区、盲点。例如,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发,不能实现对财政管理日常动态监控;监督检查手段落后,仍主要靠手工查看账簿、报表、凭证等,没有使用信息化手段查询、汇总、综合分析业务信息。又如,财政总决算系统和部门决算系统目前还是单机版,在数据录入、审核汇总、报表生成等环节均采用半人工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信息化应用与流程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不匹配,有些财政业务流程如项目预算评审工作目前大多仍在线下手工操作。

(四)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源头支撑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深入发展,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检查,都必须由切实可靠的项目库、资产库及人员基础信息库作为基础支撑。目前运行的项目库无论是形式要素还是主要内容都还不能满足预算编制的需要,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检查还没有与项目库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人员基础信息库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业务系统内分别建立,缺乏统一的采集、更新和完善规范。相比前两个基础库,资产库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数据库,预算管理源头控制措施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五)部分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应用的一些财政业务流程,在设计工作流程时,因过于强调资金安全,存在设置层层审批、拉长监管链条问题,并不科学合理。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例,预算单位发起一项普通的专项支出用款计划流程后,需要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国库支付管理部门和国库支付中心等10来个业务流程节点。而涉及政府采购事项从用款计划申请到资金支付共需要经过近30个业务流程节点。繁琐而重复的业务流程一方面有碍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模糊了预算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的边界,难以做到简政放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传承创新

在当前财政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面对新老问题叠加、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和利益藩篱,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整合、完善财政业务系统,实现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要传承和创新并重,对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要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技术标准的统一载体;对平台扩展生长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要结合财政云计算平台和财政大数据建设工程的实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省财政数据中心,对财政经济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深度分析和共享使用,实现财税政策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及时效性,建设智慧财政。

(二)完善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体系

适应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以工作流贯通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建立起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纵向贯通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联通相关单位、核心业务管理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对原分散开发的内网业务系统设计程序接口或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之间无缝对接;对分别运行在内、外网上的业务系统,要通过内外网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自动传递或定期提取;总之,要通过系统的补充开发和改造,使各业务系统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全面实现数据共享。

(三)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大力推进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即财政生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系统建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构建“预算编制一预算执行一会计核算一决算一预算编制”的财政业务管理闭环,以预算管理系统为龙头,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主体,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覆盖全部财政业务管理节点,消灭业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盲点和死角。近几年内,要积极开发、部署和推广应用国库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部门决算和财政总决算信息网络平台等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四)整合完善信息库服务预算管理

建立统一的支撑各级预算编制和中期规划的单位人员基础信息库(含单位基础信息、人员工资信息、法人基础信息、财政补贴补助人员信息等)、项目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库,并实行实时滚动管理,以上述“三库”为支撑,建立跨年度多维度的财政管理模式。“三库”集中整合和统一后,将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全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非税收入征缴、预算调整和追加、资金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产管理、账务信息、决算编制、财政监督及绩效管理等财政业务,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精准化和政府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精准化。

(五)进一步提高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科学记数法(精选8篇)
  • 下一篇: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