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科学记数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4 栏目:写作范文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1

关键词:前科;犯罪记录

一、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

概念是研究任何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要素,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属性的深层次认识和抽象、理性的表达。没有概念,就没有认识的深化和传递,也没有法律大厦的构建,但同时,任何定义都是历史的、系统的实践。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定义同样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需要站在现时的角度,解读系统内的每一个元素。

首先,研究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必须回答"消灭什么"的问题,明确该制度针对的对象,即"未成年人的前科"。而要明确"未成年人的前科"又必须清楚"未成年人具体到什么年龄"和"前科是什么"。

笔者认为,此处的未成年人特指14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理由如下:①前科消灭制度是一个刑法问题,而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设定为14周岁,只有14周岁以上的公民才有受刑法追究之可能,也才有前科消灭之必要;②根据国家统计局对青少年罪犯的年龄分段,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罪犯为未成年罪犯;③该制度虽然是法律问题,但其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而社会大众及多数社会制度对"未成年人"的共识是未满18周岁。因此,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未成年人"包括14到16周岁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和16到18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对前科的定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前科与犯罪记录的甄别、前科的构成标准以及前科在制度和观念上的不同存在。有关前科与犯罪记录的混淆,在学术探讨、法律制度以及社会观念中均有体现,对二者的定性与甄别是认清前科的基础和关键。于志刚教授认为,犯罪记录是对犯罪事实及其刑事判决的客观记载,而前科是对犯罪记录的一种规范性评价,二者是评价对象与评价结论的关系。笔者深以为然,否则与法律上构成前科的标准难以协调。关于"犯罪记录"的解释,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中明确说道,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其内容包括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而"前科"一词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出现,只有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47条提到该词,但也没有明确其含义,因此对前科的认定必须依赖于学理上的分析。

前科的构成标准或成立条件是认识和判断前科的重要工具,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以有罪宣告和判处刑罚为标准;其二是仅以有罪宣告为标准。笔者认为,行为人获有罪宣告即纳入犯罪记录,被判处刑罚才构成前科。理由如下:①犯罪记录的内容广泛,只要被法院宣告有罪,就有明确的罪名,就是法律上的犯罪人员,理应纳入犯罪记录的记录范围。②前科是对犯罪记录的规范性评价,也是对犯罪人员的否定性评价,对于宣告有罪而没有判处刑罚的犯罪人员可以认定其社会危害性和再犯的可能性不大,没必要为其贴上前科的标签。③我国刑法中的前科报告制度与累犯、再犯规则,刑事诉讼法的犯罪记录封存规则以及民法、行政法领域相关的资格限制都是以判处一定的刑罚为标准,因此实际上法律承认的前科是以判处刑罚为标准的。

二、对未成年犯罪的调研与思考

根据笔者在山西省灵石县法院了解到的情况,近三年来该院受理和判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呈微弱的逐年增长趋势,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存在偏差。其中2013年该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3件,涉及未成年被告96人,具体案件构成、涉案未成年人构成以及最后的刑罚判处情况统计如下表:

根据以上数据统计以及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灵石县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犯罪行为以盗窃、抢劫类为主,而且一般数额不大,也有部分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行为;②该类案件的被告人多数都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且16到18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占到78%;③从案件最终的判决结果看,绝大多数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下刑罚(其中有7名被告不予处罚),只有11%的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的刑罚(且均为16到18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由于心智不成熟引起的激情犯罪或被人利用,没有过多的利益纠葛和诡辩谋划,主观恶性不是很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最终判处的刑罚也较轻,体现了我国对触犯刑法的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政策。而前科制度的存在,意味着法律对未成年犯罪人员人格上的永久性否定,将其永远钉在法律的耻辱柱上,贴上难以磨灭的罪犯标签,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被歧视、孤立、放弃,严重有损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人权保障,与上述方针政策的宽宥精神背道而驰。尽管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条第二款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之规定,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免除前科报告义务,有关单位也应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保密,但是前科的客观存在始终是未成年犯罪人员在未来发展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和负担。事实上,上述两款条文的配合使用已经使未成年人前科制度趋于消灭,只是并不彻底。

三、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制度设计

在深刻理解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犯罪特征,正确设计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要件、程序以及效力等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首先,前科消灭的要件可作形式与实质之分。形式上可消灭的前科必须满足犯罪与刑罚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实质上前科的消灭要考虑到未成年犯罪人员的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以及前罪的改造效果等方面。

其次,前科消灭的程序可分为自由裁量主义下依申请和准则主义下自动消灭两种。笔者倾向于原则上采取只要符合消灭要件即自动消灭,特殊情况下可以依申请而自由采量。

最后,前科消灭的效力应当具有溯及力。未成年犯罪人员的前科一经消灭,即视为自始不存在,在法律上视为从未犯罪。同时,犯罪记录作为前科的评价载体,也必须一道在客观上予以消灭,而不仅仅是封存。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2

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我国科学课程教学愈发倡导对科学素养(含学生记录与获取证据能力)的培养,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专家也表示“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

近几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在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的融合教学方面,以“科学记录本”项目的教学为抓手,进行了长期且有效的尝试与完善。

一、“科学记录本”项目的定位

传统的科学记录本普遍倾向于对课内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记录,是课内科学学习的载体。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完善,我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问诊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学习、整合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STEAM教学的一些理念,对“科学记录本”项目进行了日益成熟的定位:科学记录本是贯穿课内外科学学习始终,记录学生科学学习过程、拓展学生科学视野,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相融合的项目教学载体。

项目教学无固定的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大伸缩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优势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调整、完善自己的项目。

二、致力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态度,又包括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与科学记录本项目教学而言,在致力于科学素养提升方面,我们主要进行了三点尝试。

1、 抓稳课内学习主阵地,课堂笔记+有效评价

课内的科学学习是奠定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课堂上,科学记录本更多地是在充当“课堂笔记”的角色,教师要强调简洁地记、准确地记、有方法地记,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提倡有个性地记。

科学教学的课堂常规也是一些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时,科学记录本也可被当作“课堂表现登记册”,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共评,以及定期的教师督评都是课堂评价的有效手段。

2、 拓展课外学习操练场,自主延伸+交流学习

我要求学生每面纸张(A5大小的记录本)至多记录一课时的课堂笔记,空白的部分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可以记录课堂中了不起的发现和可继续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粘贴收集到的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等文字信息。在“查资料”“做项目”“读故事”“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强项、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形成,帮助学生在课堂外获得成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技能和素养的形成。

在提倡课外自主延伸学习的大背景下,学生通过海量的科学阅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在科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碰撞火花。由于记录本上有充足的空间供学生摘抄科学知识和趣闻,在课间交换阅读记录本就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们在别人的记录本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科学,学生之间的科学学习共同体悄然形成,科学细雨润物无声。

3、 搭建优秀作品展示台,树立榜样+奖励机制

“科学记录本”项目的教学可按照学期分为几个阶段。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全校范围的“最美科学记录本”评比大赛,从中评选出15%的最美科学记录本进行校内摆台展示、校园网展示和微信公众平台展示。我们应充分利用媒介营造科学学习氛围,让科学学习浪潮席卷千家万户,也让一个个科学之星、进步之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生、拔节生长。

我们也在思考更加成熟的奖励机制,将记录本的评定结果作为期末学科成绩的一部分,颁发大赛“最美科学记录本”证书和“进步奖”证书,将学生们喜欢的科学器材、用品作为获奖学生的奖励等。

三、注重美素养的培养

我们提出“每一个科学记录本都是一个科学世界”,我们期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科普书。为此,我们在致力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1、 图文并茂规范“最美科学记录本”

科学课几乎与小学其他所有课程都有关联,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都离不开数学与图形。统计一日气温变化柱状统计图、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对比扇形统计图、我国常见地形与海拔的关系以及温度计、量筒、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都涉及数与形。而学习蚯蚓、蜗牛、鱼的身体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反冲力的作用、光的传播时,学生在规范中揣摩审美的标准,用符号记录,用图形记录,画过、美过、学过。

除此之外,韦恩图、气泡图、思维导图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中。

2、 挥毫泼墨勾勒“最美科学记录本”

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为记录本命名,设计记录本封面、目录、单元页、页码,为科学家画像、绘制实验装置简图,各具特色、与众不同,在绘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作品特色在长期的科学记录中得以体现,审美素养得以提升。

3、 浮光掠影丰富“最美科学记录本”

科学的美在于自然,亦在于无数个定格的美好。我关注学生心智和科学态度的共同成长,希望我的学生能发现身边的美,并感念自然和生活的这一份赠予。学生们善于收集和整理,他们轻轻剪下报纸上、期刊上的张张掠影,关乎鸟兽虫鱼、关乎树木花草、关乎楼阁亭台,用这一切,填充着记录本上的一抹抹空白,也充盈着他们未知而向往的科学世界。

科学很美。在挚爱科学的师生心中,科学一定格外地美。我也一直相信,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的融合项目教学,会在我们的不断践行中拨云见日。

最后,以我写在本届“最美科学记录本”评比大赛之前的一节小诗作结:

我们穿行于浩瀚的宇宙,

飘零如翻飞的尘埃。

驻足于非均质球体表面眺望,

那无垠的河外星系,

如你我天马行空的思考,

亦如你我对科学的挚爱。

跨越阴阳历法,

辗转月相周期,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初中生;数学概念;问题;策略

记忆是任何阶段学生学习任何学科必不可少方式,特别是还处于认知层面和记忆启蒙阶段的初中生,更应当学会利用好各种记忆策略科学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根基。记忆是理解数学概念,推导数学公式,证明数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目前,初中生虽然有着较好的记忆力,但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掌握数学概念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初中生记忆数学概念究竟存在哪些困难,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记忆数学概念这一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一、初中生记忆数学概念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学习数学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深入研究。

1、缺乏针对数学概念记忆的策略性知识。我国是一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经验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在“记忆学”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这在“应试教育”教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数学“记忆型”教学突然在理论上被界定为“数学应试教育”的代名词。这样一来,向来受到重视的“数学三基”数学理论研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同时,理解型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越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核与教育界理论研究的热点。这意味着前者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视阈的一个“真空地带”。可从我国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可以看出,“记忆型”教学是初中数学学习必不可少且占有重要地位的方法论。因此,不能因为素质教育的倡导就彻底否定了记忆教学的价值,或者说割裂了记忆与创新教育的必然联系。

在如今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片面理解创新教育理念,刻意讲求创新方法,无形中把必要的数学知识记忆完全抛给了还处于记忆懵懂阶段的初中生。而他们不但没有记忆的感性认识,而且在记忆策略层面完全是一片空白,更何况高难度的抽象性数学知识记忆呢?每个教育者想必都知道,初中生如果在这种完全没有指导性的碰壁式条件下记忆数学知识的话,最终结果只能是徘徊在记忆的原始阶段“机械记忆”。这对于依靠理解性学习的数学来说是一个致命性节点。那些基础好、主动性强的学生会在以后逐步的应用中,慢慢地“反刍”大脑中的数学知识;而那些基础不好、主动性差的学生则极有可能永远在数学的迷宫里徘徊不前。可见,在肯定和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探讨记忆与创新的结合策略,充分发挥记忆的强大优势,科学推进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是一个必要而紧迫性的课题。

2、缺乏权衡记忆与理解的关联意识。在"应试教育"阶段,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只顾及数学知识传授的量的积累与扩充,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质的积淀与提高;只强调向学生“填塞”数学知识,从而忽视了“填塞”的方法论要求。这一阶段实质上是记忆完全占据统治地位的阶段。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作用下,许多数学研究者有这样一个共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有学生自己理解过程的参与。此观点后来不断被强化,以致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走向了一个与前者完全相反的极端,即理解完全占据同志地位的阶段。但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后,一条数学教学科学规律终于得到广泛的认可: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动态化过程。记忆与理解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寻求恰好的“平衡支点”。初中生只有站在这个“平衡支点”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概念,并逐步勾勒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网。现在,问题的主旨在于如何帮助初中生建立权衡记忆与理解的关联意识,寻找到这个最佳“平衡支点”。

3、缺乏系统性数学概念梳理意识。记忆学显示:有效的数学概念记忆的结果应该是使数学概念在大脑中以网络链接模式有机组合的。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只有也只能以这种模式存在,才能更加利于以后知识的择取与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样显示:只有学生自身经过同化和顺应作用形成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基础性、可辨性、适用性的品质。数学理论的逻辑体系更是决定了数学概念应该是一系列概念环节互为相扣的链条有机体系。但是,初中生特别是那些在数学迷宫里徘徊不前的学生,长时记忆体系中的数学概念却是孤立的、散乱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学生没有有效地讲求记忆策略和没有处理好数学概念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外,主要是学生没有整体意识,没有从宏观上梳理所记住的数学概念,更没有理清数学概念间的联系。其实,即使在教改后的现在正在应用的数学教科书里,很多基础练习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概念而设计的,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节、章,甚至是一册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关系的练习。

二、初中生记忆数学概念的对策选择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科技教学的广泛应用,解决上述问题具备了比较充足的应策选择的条件。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初中生记忆数学概念时存在的问题。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4

关键词:理科思维;大学新生;英语词汇学习;实验研究

1、前言

本文将着眼于以下三点:一是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其中包含高中时期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以及金华某中学高三文科理科平行班学生;二是研究重点在于调查文理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习惯上的不同,以探究理科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借鉴;三是研究的方法是问卷调查与实验测试相结合。归纳出理科思维的优势,对大学新生和高中文理科学生在自学英语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2、1理科思维的界定

理科思维的狭义定义由我国田建伟提出,他认为个人的理科思维指的是“看、记、思、展”。

(1)看:看字母顺序、看句子逻辑、看句子成分。

(2)记:记标准发音、记句型。

(3)思:思句子构成,想象空间模型,思时态的细微差别。

(4)展:以点带线扩展思维,同类记忆、合并记忆,把单词放到句子中记忆。

2、2思维和语言之间关系的界定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思维支配语言,这是人类语言行为的主要特征。但同时语言对思维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思维和语言是处在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

2、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实验测试法。

2、4被试

我们将浙江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大一英语专业学生发放230问卷,在金华某中学文理科平行班中随机抽取各一个班,其中我们选择了文理科各16名成绩相近的同学参加实验测试。

(1)问卷被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本次调查选定的被调查者性别不限,来自不同地区,年级相仿文理科背景学生数目大致相当。

(2)实验被试

在争得老师和学生同意的前提下,为保证实验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对样本经行严格的控制变量处理,使得两组学生在成绩等方面处于相同或者接近水平,为此我们麻烦老师就同学们自从高二以来各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的英语成绩做了取平均分的处理,再结合平时表现,选择了成绩接近的学生,在实验组安排了8名文科学生和8名理科学生,在对照组中同样安排8名文科学生和8名理科学生。其中男女生比例为1:1。

2、5研究程序

鉴于我们的问卷对象和测试对象并不是同一的,我们的目的是先掌握文理科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做出推测:理科思维中“看、记、思、展”的流程和归纳比较的思维是对任何学生都具有借鉴意义。然后开展实验验证推测,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1)发放和回收问卷以及整理数据

我们先发放并且收集了问卷共220份,有效210份。

(2)实验测试

对实验组的学生采用《理科思维化单词记忆》测试卷一,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测试卷二,在测试过程前和测试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学习方法的疏导,测试以学生能按给定的中文顺序默写出相应的英文单词为终止记时,然后回收答卷,进行批改,统计正确率。在测试过程结束后对一些学生进行个别的访谈,深入了解其心理的变化和对这种学习习惯养成的认可程度,最后我们收集数据并且比较了学生在单词记忆速度和准确度上的差异。

3、结果及结论

在收集整理问卷数据和实验测试数据后,进行分析

3、1问卷数据结果

51、5%的学生是理科生,48、5%的学生是文科生,理科生中回答上课“你会认真做笔记吗”的百分数低于文科19、4%,对于“你觉得文科生学习英语会有优势吗”的回答,50、2%理科学生和47、9%的文科学生都认为“差不多”。

3、2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结果的差异比较

在完成测试后,我们统计发现

1、实验组文理科学生不论在记忆用时还是在记忆正确率上都要略好于对照组文理科学生。

2、对于实验组文科学生在接受我们的方法疏导后,实测记忆用时平均数最小,说明最快完成我们的任务,与对照组文科生相比,记忆用时缩短了1、36分,正确率提升度为3、34%,这说明这种归纳分类的记忆方法对于对文科生提高记忆速度有较大的帮助,这很容易解释我们在文卷调查中发现文科生有每天阅读英文小说的习惯强化其语感,加以整理可以加速记忆。

3、对于实验组理科学生在接受我们的方法疏导后,记忆正确率百分数最高,说明在记忆时间不逊于对照组的前提下,最好地完成我们的任务,与对照组理科生相比,记忆用时缩短了0、05分,正确率提高6、66%,说明这种归纳分类的记忆方法对理科生提高记忆正确率有较大的帮助,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很多理科学生在记忆时多看几遍,没有用特定的方法,只是在整理后发现了单词之间微小的差距,这里我们提到“eject”由“e”和”jece”构成,而”expel“由”ex”和”pel”构成,这里的差异是我们发现好多文科生犯了错,将“eject”错以为”exject”,而实验组理科生很多发现了这个差异,并且避免了它。

4、结语

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和实验测试的结果,我们为广大的高中文理科学生和大学新生提出如下建议:

4、1探索适合自身思维的学习模式

对文理科学生而言,分科的确导致方法习惯,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4、2文科学生特别需要重视整理归纳的作用

在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文科学生在接受理科思维下整理归纳的方法后,对于英语学习的提升幅度相对更大,建议学习一段时间后经行整理,巩固学习成果。

4、3学校、教师加强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指导

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靠学生自身,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可以通过不定时开展活动、举办专门讲座等形式强化方法指导。

4、4文理科学生之间多交流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心得

做一个英语学习的有心人,可能不同的人有不通风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听磁带,访问外国诸如BBC、New York Times等网站,在聊天时里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参加一些英语爱好者的夏令营,思想的碰撞是在交流中产生的。

参考文献:

[1] 陈芳、浅析如何提高理科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时代教育,2012(11):12~13

[2] 田建伟、让理科思维融入英语教学[J]、大观周刊,2011(08):13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从初中到高中,很多事务都是新鲜的,高中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期待的,每位学生都想学好,都憧憬三年后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学生到了高中成绩一落千丈,特别是数学成绩。高一没打好基础,高二就跟不上,因此学好高一数学很关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

下面就如何培养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习惯,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习惯

从内容和要求来看,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更为抽象、思维灵活多变、容量大、节奏快,如果被动学习就很吃力、听不懂,而有效预习能使目标明确、效率高。如何预习达到目的呢?

首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于更快进入课堂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复习已学内容,从教材中筛选出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

2、初步弄清学习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疑难的问题。

3、预习新课要提前做好准备,课后练习题要想想、做做。上课时集中注意听讲,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课上“听、记、想”三者有效结合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阵地,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到“听、记、想”三者有机结合特别必要。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学生对自己本课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已经了然于胸。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觉得简单易懂的会忽视,课堂中不愿意认真听课,也有的学生,一旦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则放弃继续耐心参与课堂学习,久而久之,学科重难点依然难以解决。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中侧重讲解的,主要是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典型例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学生自己看书可能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因此,课堂听讲相当关键。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课要求加以明确:

1、紧跟课堂学习节奏,关注思路分析。要求学生必须尽最大努力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不必囿于部分知识点暂时难以理解而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尽可能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些知识的分析过程、典型例题的思路点拨,相关定理的推导。

2、积极开动大脑,敢于适时发表观点。听课绝不只是盲目跟随,更需要对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及的每一个观点加以转化,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和老师的思考一致,若存在偏差原因在哪里,哪一种方法更为合理等。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当堂不便于提出的,可以课后及时找老师交流。

3、科学记笔记,便于以后回顾与反思。很多同学均清楚数学学科中记笔记的重要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也有部分学生仅满足于课堂听讲,笔记较少。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较大的课堂容量、较多的思维训练中,单靠大脑即时记忆显然无法保证学习效果,且课后也难以反思。可以将部分笔记较好的学生加以展示,引导学生科学记好笔记。还可以让部分借助笔记记录和使用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学生,介绍笔记记录和使用方法,带动大家科学记笔记。

在课堂学习中,要求学生用好自己的眼睛,看清教师的板书;专心听,倾听教师对典型例题和关键知识点的分析;主动说,勇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记,便于课后反思和巩固。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课内外练习中培养独立作业习惯。作业要做得整洁、美感、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业要提倡效率,拖拉作业的习惯会使思维松散、注意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无益的。

做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运算能力,若非特别复杂的计算绝不选择计算器。计算能力的提升也是数学学科之必须,总是依赖计算器得出看似准确的结果,势必难以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2、审题的角度及推理思维习惯。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点的习题,审题思路既有相同的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切不可边作业边看笔记和教材,可以先复习后做作业,也可以在作业整体基本完成后,对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在强化的基础上再次检查作业,弥补缺陷。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学习对策'

新课程教改已实施几年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新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对策作以下分析和讨论。

一、教师要让学生从“听会”变为“会听”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听课是教师要做的首要任务,如何处理好听课、思考以及记忆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初中学生面对课程的增多、学习容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提高,很容易出现不适应,对于课堂教学也就自然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效率也就随之下降,因此,初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如何听课,是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要有分明的层次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时专心听讲和思想专注的习惯,使教师本身输出的知识信息与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协调一致。学生在听课时要对每节课学习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做到绝对掌握,同时针对自己的疑点问题更要用心,对于教师在例题中使用的推导方法,以及思路和分析过程要注意听,最后,要用心听课堂的小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听课效率的提高。

为了深化听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对其加以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思考,最好做到边听边思考,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在思考时要做到追根溯源,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听课和观察,培养学生归纳、联想、猜想及反思的能力。

另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不能让学生只是照抄黑板上老师所写的内容,而不会听课和思考,要让学生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听课和思考是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做笔记,比如记录问题的疑点和解答时的思路及方法等。只有教师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使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数学概念是所有公式、定理的基础,所以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熟悉掌握数学概念中的符号和名称,同时要了解这些概念的概论,把握其特性,并利用正反实例开展练习,让学生去体会概念的范围,对概念作出准确判断,同时要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搞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正数、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这些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要服务于生活的,并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教学效果。

三、将探究性学习的对策传授给学生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从生活中或学科领域中选择出明确的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一个类似学科或学术研究的情境中,独立自主的去发现和分析问题,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开展调查、搜集信息、实验或操作等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态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使他们进行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因此,可以使学生获取到情感和理智的双重体验,是一种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及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去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对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多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氛围,多提供实践、探究的素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认识数学。

四、培养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通常是在前人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他们学到的只是一个抽象而间接的结果,对于数学问题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他们无从得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争取的理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听课过程中,培养他们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忆

要想学好数学,对教师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及类型都必须记住。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记忆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已学的知识会经常出现遗忘或记不清的情况,因此,让学生学会克服遗忘,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学生一般都处在逻辑思维的初级阶段,在记忆知识时通常采取机械记忆,通过理解进行记忆的情况很少,这就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记忆的方法进行指导。在具体方法有先懂后记的理解记忆法、将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形象记忆法、将类似问题进行比较的对比记忆法、生动有趣的口诀记忆法、用字母符号或将内容“浓缩”的简化记忆法以及方便全面掌握知识的系统记忆法等。

在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教师不断探索和改变教学思路,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将传授知识与学生自行探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7

关键词:地面气象 观测报表 编制

1、前言

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是对地面气象的观测以及。准确、客观、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是做好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以及其他的气象工作。编制气象报表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减少并逐渐消灭错误是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以及努力方向。

2、编制地面气象观测报表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观测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逐渐健全,观测水平也大幅提高。观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旧式气象报表的制作方法提出了许多质疑,新技术可以合理的处理存在的可疑性记录,并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手工制作报表相比,制作电子气象观测报表显得更为便捷和准确。为了合理的发挥出电子观测报表的应有功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报表填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一点,在填写观测报表的封面以及封底文件时,尽量做到细致认真,例如按月来更正传输的时间,完整的填写封底气候概况这一栏[1]。

第二点,在记录云量的时候,要在对应表格中认真填写日照的时数。通常情况下,当观测记录上面的云量是高云或为0时,需要填写所对应时间的日照时数。一般当云量记录为低云、云量在9成左右的状态时,日照时间为0。再例如,若在安装日照计时出现问题,就会使得记录数据上出现上午线过长而下午线过短,或者上午线过短下午线过长的情况。因此,要及时对记录中的错误数据进行标注及核实,并及时进行更正。

3、编制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具体方法

3、1对参数进行设置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人工观测方式、自动观测方式以及不同观测站差异的具体参数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规定。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该有规则的对地面观测软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及设置[2]。为了在基本参数以及B文件转换过程中确保参数相符,需要注意以下几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点,根据特定的情况,定时并定期对观测项目进行合理变动,例如在每年年初对雨量数据进行合理的改动;在初雪之前对相关的参数以及观测项目进行修改,取消“自记降水”,这样的话地面测报软件中的“雨量”这一项目就会相应的变为灰色。

第二点,在对数据进行审核时,首先应该对地面审核规则库中的审核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如果尺度过窄则会出现过多的审核可疑信息,而尺度过宽又会致使数据的遗失。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对于错误信息的忽视也会对科学审核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3、2对数据的处理

在对地面气象观测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简化或删除那些欠缺实用性的记录数据,确保在处理文件时做到便捷、高效。对于那些较为特殊的气象现象要在报表的备注栏中加以说明,认真订正相对稳定误差值的错误记录。对于由于仪器故障所引起的遗漏观测数据,要及时的采用相关联的记录进行替换和补充。

当地面温度出现错误的记录时,鉴于地温及气温的相关性,可以参考天气现象、气温以及日照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进而得出相应的地温数据[3]。此外,可以与相邻气象台的一些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行核实,若发现确实存在误差,则需要让预审人员对之前记录的观测数据进行再次检查及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科学性。有一些误差值有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天气现象所造成的,并非人为的失误或观测仪器所致,异常值可能会造成对观测数据的误读,但是它也是具有存在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气象观测人员在处理文件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结合天气现象、湿度以及日照等多种因素进行判别,以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不断完善文件的处理工作。

3、3对于文件的审核

在提交A文件以及J文件之前应该注重对于文件数据的审核。在要素值显示表格中,首列为日时数,首行是分钟数,其中“时”标识是在该时次上的记录。在地面气象观测软件中忽略对比A文件中的天气现象的降水起止时间以及J文件的降水起止时间和实际降水量,因此在J文件中经常出现降水量与对应天气现象不符的问题[4]。而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人工对降水起止时间以及每分钟降水量进行校对。再或者是借用专门的质量控制软件来进行查错。当欠缺对分钟数据的测量时,可以从备用的气象站导入气象数据,获取RTD文件并进行恢复。

3、4强化测报工作

测报人员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实施者,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同时需要掌握并运用好气象观测技术和相关的业务技术。工作人员要在观测工作过程中刻苦学习,高速并高效的运用新型检测仪器,及时的应对观测仪器造成的突发事件或故障,以减少错误记录。在排除完相关的故障后,对所记录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找出导致这些错误的相关因素并及时作出修改。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做好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编制工作。

3、5注意常见的错误,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失误

报表制作日常工作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仪器、记录以及报表填写 [5]。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总结错误出现的原因,尽量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第一点,仪器方面的错误。温湿传感器的安装不够垂直;虹吸雨量计的维护不够,出现严重的锈蚀现象;曲管地温表存在氧化现象;日照计在安装时存在不水平的现象等。第二点,记录方面的错误。因为强降水影响蒸发量按照缺测处理的时候,未能量取余量;出现大雾天气时漏记最小能见度;日照纸出现统计错误;小数点不清晰等;值班人员的日记不够规范,存在错漏字现象等。第三点,报表方面的错误。封面以及封底没有按照要求填写;错误记录天气现象、云量以及云状等信息;人工未对测报软件在计风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自动站记录的信息与人工站部分资料存在不一致等现象。

4、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气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当前气象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及时发现报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不断完善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并及时更换现代化的气象设备,和报表制作软件,提高气象报表的可参考性。

参考文献:

[1]苏运芳,李忠波,周小春,易秋丽、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10):305-308、

[2]杨敏、浅议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1(25):152-153、

[3]王丽敏、浅谈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25):227、

关于科学记数法篇8

关键词: 决策树; 分类; 图书馆; Clementine; 借阅权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30-04

Abstrac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eaders' borrowing amount are analyzed and different readers' borrowing demand are determined、 The differential borrowing authority and service are customized、 A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reader borrowing frequency is built with C5、0 in mining tool of SPSS Clementine、 The decision tree classifies readers into three groups: activing readers, mon readers and silent readers、 The mined data e from reader borrowing records of the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readers' identity, major, grade and gender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borrowing amount、 The borrowing demand of junior students is great, while that of senior students is small、 The library readers may be classified by refering to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t for adjusting borrowing authority、

Key words: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library; Clementine; borrowing authority

0 引言

数据挖掘能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目前己成功应用于各个领域。图书馆系统积累了大量读者数据,研究如何将数据挖掘有效地用于图书馆[1-4],变数据为知识,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数据挖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决策树分类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学习,识别影响对象分类的若干因素,构建一个决策树分类模型,对对象进行分类。文献[5-6]为决策树在图书馆读者借阅数据中的应用实例,其中文献[5]利用C4、5算法,对306条读者借阅记录进行了分类建模,利用学历、专业和年级三个属性,构建借阅次数(高/中/低)分级模型,得出的结论为:学历是第一决定因素,其次是专业和年级,研究生和大四学生借阅量低等。笔者认为文献[5]挖掘的数据量过小,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且借阅次数分级采取主观划分的方法,缺乏依据。文献[6]利用ID3算法,对1969条研究生的借阅记录进行了分类建模,利用读者是否为新生、是否为工程类学生、性别和距离图书馆的远近等属性,构建决策树模型,得出的结论为:读者是否为新生为第一决定因素,其次为是否工程类、距离远近和性别,一年级新生离图书馆近的、高年级工科学生为活跃读者等。笔者认为文献[6]的数据只覆盖研究生读者,样本不全,且模型仅从训练数据构建,没有测试数据测试,使模型的普适性受到怀疑。另外,文献[5-6]没有对具体所用挖掘工具的介绍。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使用SPSS Clementine软件,采用基于C5、0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国关图书馆的4366条读者借阅记录进行建模。建模过程综合考虑读者身份、专业、年级、性别、民族和索书号等因素,构建读者借阅频度决策树分类模型,分析影响读者借阅量的主要因素,给出针对不同读者群的借阅权限分配和服务建议。作为数据挖掘在图书馆的进一步应用探索,本文一方面可为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开展实际业务工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可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挖掘实践,提供方法和过程指导。

1 需求分析及技术思路

1、1 需求分析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藏书37万余册,服务对象为全校师生员工、家属、成人教育学员、国际大学预科项目PCP学员(Pre-College Program)等。服务的部门涵盖法律系、公共管理系(简称公管)、国际经济系(简称国经)、国际政治系(简称国政)、日语法语系(简称日法)、文化与传播系(简称文传)、信息科技系(简称信科)、英语系共八个系。

长期以来,国关图书馆对于读者权限的设定按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工划分,见表1。这种划分一是没有结合读者的实际借阅需求,可能造成借阅需求量大的读者权限不足,借阅需求量小的读者权限过剩;二是划分不够细化,没有考虑到读者年级、专业、性别、成绩等因素对借阅量的影响。依据读者的现实个性化需求来确定借阅权限,已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借阅权限改革的方向[7],问题在于:影响用户借阅量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主要因素,如何确定这些因素,如何根据这些因素定制差异化权限和服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1、2 技术思路

本文收集国关图书馆的借阅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出影响读者借阅需求的若干因素,依靠这些因素进行借阅权限细分。具体地,本文借助于SPSS Clementine工具中的决策树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于挖掘得到的决策树识别影响读者借阅量的主要因素,对借阅量按借阅频度进行分级,并构建一个判定用户借阅频度的决策树分类模型,然后基于决策树分类模型,给出针对国关图书馆读者的借阅权限建议。具体技术思路如图1所示。

2 具体的实现方案

2、1 数据源

数据源于国关图书馆金盘系统Oracle数据库,主要涉及原始数据库三个表:、、。其中流通日志表记录读者每次到馆的一项事务。笔者利用这三张表进行连接,从流通日志表抽取2009-2010完整一学年的数据,抽取后的数据存储在Excel表中,命名为 (格式见表2),该表共包含记录109609条,字段8个。其中操作类型为事务类型,如J:借书/H:还书/S:赔书等;读者级别为读者身份,如本科生、研究生、信科教职工等;源单位具体到班级,如:信科0601/国经0702/国政研二等。

2、2 数据预处理

⑴ 数据筛选

取出流通事务记录表中操作类型为“J”(借书)的全部记录。

⑵ 分组计数

取出的记录集按读者条码分组,统计每个读者出现的次数,将此数值记为读者在一学年中的“借书数”。将此属性添加到中具有相同读者条码的记录中。未在流通事务记录表中出现的读者条码的借书数记为0。

⑶ 空缺值的处理

一些记录在“单位”字段上取值为空,用“资料不全”填充空缺值。

⑷ “借书数”区间化

对“借书数”这一数值属性,在建模前对其区间化,把它划分为几个等级来描述读者的借阅频度,并让其作为输出属性,为读者建立分类决策树。该字段原先的数值分布如图2所示。在4366个读者中,一年中读者借书数最多的为174本,平均约12本,最少的为0本(约占50%,即一般读者该年没有借过书)。借过书的读者按照其累计借书量的增加,人数基本呈递减模式。

对“借书数”区间化时,先将没借过书的读者单分一个区间,即借书数等于0,记为“Null”。其余读者尽量按照等频,即相等人数的原则,分为高(high)、低(Low)两个区间,经过统计分析,发现“17”为较好的分界点,区间划分规则为:0

为记录区间化后的借阅频度,为读者库表添加列“借阅频度”,来储存每位读者的年借阅量,处理后的借阅频度属性不同区间的样本数量分布为:

Null:2187;Low:1103;High:1076;总计:4366。

⑸ 其他字段的概化

“读者级别”字段中,教职人员具体到各系和各行政部门,将该字段统一归为“教职工”。“源单位”字段中,学生的单位具体到班级,将其概化到年级。将“索书号”字段概化为索书号头一位。

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中,表名命名为,它共包含国关4366名读者09-10学年的借书统计数据,见表3。

2、3 模型构建

利用数据挖掘工具SPSS Clementine(版本11、1)中的C5、0建模节点构建决策树模型。将预处理后的Access数据库表文件作为数据源节点,先后连接工具中的“选择节点”、“抽样节点”和“C5、0节点”,形成如图3所示的读者借阅频度挖掘训练流程图。

将得到的分类模型加入到流程取代“借阅频度类别”建模节点,链接相关输出节点,检验训练样本的自检正确率。之后再用原样本剩下的30%做测试,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其中测试路径抽样节点的配置跟图6基本相同,除了将单选按钮“包含”改为“丢弃。

执行图7流程,得到模型测试结果,其中训练样本上的测试正确率为69、1%,测试样本上的正确率为67、2%。

模型分类结果与测试样本的对比矩阵见表4。该矩阵记录了得到的决策树模型对不同属性取值的分类结果和所占总样本的比例等信息。例如表4,对于测试样本中原来标注为“High”的记录,决策树准确地将其中的203条记录归类为“High”,占所有标为“High”的样本数的60、237%,占总样本数的16、009%。在所有被决策树归类为“High”的记录中,正确归类的这432条占其中的59、882%。

2、4 模型优化

在创建决策树过程中,训练样本可能存在噪声和离群点,形成异常分支,异常分枝在训练模型中表现好,但会对预测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通常需对决策树剪枝,使树的复杂度降低,更易理解,预测分类时更快更好。

在SPSS Clementine中,C5、0模型通过“修剪严重性”指标控制对决策树的修剪程度,取值为0到100,该指标值越小剪枝越少;值越大剪枝越多。为保证模型精度,并使构建的决策树简单。笔者对“修剪严重性”指标进行了不同设置和反复测试,测试结果见表5。

从表5看出,当“修剪严重性”在50-85间变化时,测试样本准确率和训练样本自检率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而树的复杂度降低了,深度从3变为2。为了在不增加决策树深度的情况下保留较完整的决策树信息,我们将“修剪严重性”值设为50,此时树的深度为2。

最终生成的国关读者借阅频度决策树分类模型如图8所示。

集合A={法律(大三,研一/研二),公管大三,国经(研一/研二),国政(大二/大三,研一/研二),日法(研一/研二),文传(大一/大二/大三,研一/研二),信科(大一/大二/大三,研一/研二),英语(大一/大三/大四,研一/研二),应用化学研一}

集合B={法律(大一/大二/大四),公管(大一/大四),国经(大一/大三/大四),国政(大一/大四),日法(大二/大三/大四),信科大四,英语大二,应用化学研二,家属,成人教育}

集合C={公管大二,信科研三,应用化学研三,教职工,外教,PCP}

需说明的是,公管系在2009年至2010学年还没有研究生,故相应信息未出现在决策树分支集合中。除信科系外,其他系的研究生学制均为两年,没有研三。

2、5 模型分析和建议

模型的准确度还不够高,这可能是由于源数据缺乏更多与“借阅频度”相关的属性,可继续收集一些有关读者学习成绩(如GPA、年级排名)、距离图书馆远近等信息来为建模服务。

从图8中看出,所在单位(包括身份、专业和年级)对其借阅量影响较大,其次是“性别”。具体如下。

⑴ 借阅量高的读者(活跃读者群):文传大四女生,集合A(特别是大三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5%。

⑵ 借阅量低的读者(一般读者群):国经大二女生,日法大一女生,集合B;约占总人数的25%。

⑶ 无借阅的读者(沉默读者群):国经大二、日法大一、文传大四的男生,集合C。约占总人数的50%。

按身份分析,大致地,本科生大二、大三的借阅需求较大,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班学生借阅需求较小;研究生文科的借阅需求较大,理科非毕业班的借阅需求大,理科毕业班研三的借阅需求小;教职工借阅需求小。尤其是理科研三学生和教职工在09-10学年的借阅量为0,这可能是由于理科研三写论文所需要的文献大多从电子数据库中获取,而国关教职工每人每年都有充足的购书经费,使得他们更愿意自己购买图书的方式获取资料。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出,权限最低的本科生中很多群体借阅量高,而权限最高的教工的借阅量却为0,这跟表1的权限分配相悖,说明了表1权限分配的不合理性。针对国关图书馆读者的借阅权限分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⑴:按决策树分类模型划分权限。模型中活跃读者群,借阅册数权限设为20;一般读者群,借阅册数权限设为10;沉默读者群,借阅册数权限设为5。权限划分的关键在于模型的构建和基于模型的读者分类,具体数值可根据藏书量、读者人数加以调整。

建议⑵:平均划分权限。按教育部规定,高校图书馆的生均藏书量应达到80-100册,按一个图书馆可经常利用文献量约为馆藏总量的20%计[8],理论上的每生借阅权限应在16-20之间。国关人均藏书量约为85册(37万册/4366人),因此理论上每人借阅权限应为20%×85册=17册,考虑到国关有约50%的人基本不到图书馆借书,理论上的借阅权限还有较大上调空间。保守计算,可将借阅册数权限统一设为17,以最大程度体现“平等服务”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借阅量。

建议⑴重视读者需求差异,有助于提高文献利用率和读者需求满足率,但未考虑读者对“平等借阅权”的诉求,然而相对于表1的权限设置更为合理和科学;建议⑵重视读者借阅权的平等。

除借阅权限,图书馆还可针对不同读者群提供针对,比如针对活跃读者群,图书馆可让其参与到图书购买、图书资源评价中,进行新书推荐,提供额外的培训,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

3 结束语

图书馆的数据挖掘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开发增值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分析和数据出发,采用SPSS Clementine中的C5、O决策树算法,建立借阅频度决策树分类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可按借阅量对读者有效分类,读者身份、专业、年级和性别对借阅量有重要影响,本科大三学生借阅需求较大,大四学生借阅需求小。决策树模型能够帮助图书馆进行读者细分、调整借阅权限和提供差异化服务。

进一步的研究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收集更多年份、更多属性的数据,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二是以分析读者的借阅时长为目标,建立读者借阅时长分类模型,为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群制定不同借阅期限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倩、数据挖掘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杂志,2013、32(8):63-65

[2] 郑斐,郭彦宏,郝俊勤,刘娜、数据挖掘技术如何在图书馆建设中体现价值[J]、图书情报工作,2013、S1:263-264,212

[3] 王伟、基于数据挖掘的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偏好研究[J]、情报科学,2012、30(3):391-394,418

[4] 冯研,王馨、国内图书馆数据挖掘技术实践应用进展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2-4

[5] 吴修琴、决策树分类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5):24-26,35

[6] 张金镯、基于数据挖掘的图书馆活跃读者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7:96-99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造纸专业实习报告5篇
  • 下一篇: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