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自然环境特征(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6 栏目:写作范文

自然环境特征篇1

关键词:环境税;法律制度;环境保护

一、环境税立法的历史渊源

环境保护税是国家为了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实现特定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而对造成环境污染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征收的一种特定税。它是利用税收杠杆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环境税可以溯源到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税纷纷在欧美等国家实施,在诸多环境保护的措施中,环境税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我国理论界对环境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展开了研究,环境税的立法完善也提上议事日程。但作为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税的核心价值应是环境正义。

二、环境税立法的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意指环境税法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自然资源和生态演变的规律,以地

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作为立法原则。环境税法应符合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如持续性、协调性、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等,体现环境时代对税法制度变革的客观要求,即将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融入环境税法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在环境税设计上体现生态保护原则,就是要赋予税收以生态保护的功能,使税种和税收措施具有“环境友好”的属性,在判断税种与税收措施的取舍上要以是否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为标准。

2、公平原则

朴素意义上的公平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等对待,反映到人类社会上就是同样的人同等对待,不同样的人不同等对待,反映到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上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在三个层次上实现公平。人与自然的公平不适用人类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应当立足于对人类和自然的公平保护。环境税设计时应坚持,当自然环境的基本利益与人类的非基本利益冲突时,若二者不相容,则禁止为满足人类的非基本利益而牺牲自然环境的基本利益。

三、环境税立法的框架设想

征收环境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但作为一种税,其构架应与普通的税结构相同,由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等要素构成,只是具体的要素与普通的税有所差异。

1、纳税主体

环境税的纳税人,是指开发、使用环境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1)开发和使用特定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环境资源是一种财富,虽不能为其定价,但使用就应付费。(2)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支付相应的费用。

2、征税范围

国际通行的环境税征税对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结合我国现状,首先应将不可再生的、存量较少的自然资源作为征税对象。资源税中虽对其已有规范,但如前所述,我国对具有巨大生态环境价值的水、森林、地热资源等缺乏税收调控,造成以上资源过度消耗。其次,向生产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行为征税,如对在生产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及噪音等行为征税。再次,对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消费品,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采用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的、在使用中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又有相关的绿色产品可以替代的包装物品等产品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4、税收征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环境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是通过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提供环境保护资金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开征环境税,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环境问题正在我国重演。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税收制度建设,运用税收手段来保护我国的环境显然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为环境税收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和客观条件。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环境税法律制度能够建立和完善,并在我国整个税法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国、 环境税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 涉外税务,1998 (6)、

[2]雷新华、 关于开征环境税的理论思考[ J ]、 经济问题探索,2002 (8)、

[3]万劲波、 试论我国环境税的设立与完善[ J ]、 江苏环境科技,2000 (12)、

自然环境特征篇2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关于对一个场所的印象,总是源于对它的自然、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了解,而这些特征直观反映在建筑、景观等元素上,这些元素构成了地域性的范畴。风景园林以科学为依托,用艺术的处理手法,平衡人与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吴院士所说,“要实现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士建筑的现代化,殊途而同归,才是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之路”。因此基于地域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拥有时代意义,与历史、自然文明交融共生。

1地域特征概念分析

1、1地域概念内涵

地域也叫区域,它常指规模较大的区域空间,《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地域概念的内涵:①具有一定界限;②拥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③地域内部拥有相似和连续性;④地域之间有差异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体而言,地域的内涵带有明显的区域、自然、人文、系统性的特征,拥有历史和差异性的特点,它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的地域景观。

1、2地域特征阐述

根据对地域特征的相关理论分析,地域特征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地域自然特征与地域人文特征。地域的自然特征更多的是指地域受到一切不可抗力因素而形成的不受人类控制的自然环境,例如青藏高原地势高亢、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冰雪与寒冻风化作用普遍;华北平原沟谷众多、地面破碎、沟道流域内多级地形面形成黄土堆积地貌;这些由自然环境规律长期作用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地域自然特征。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地理环境与当地的环境和人文互相融合而被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性文化。它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更新换代的,与当地的发展和人文活动息息相关,在一定的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发展至今,以各异风姿彰显自身特点,地域特征在风景园林为世人展现其观赏价值和历史人文情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从地域自然和地域人文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

2、1地域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地形即地表的形态,是指地势的高低起伏,总体分为“陆地之形”和“海洋之形”,两者在漫长的演化中相互转换。每个区域的地形地貌不尽相同,如我国东部的冲积平原、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的丹霞地貌东北地区的森林雪原等。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巧妙的运用大自然勾勒的肌理,因地制宜,“相地合宜、构园得体”。(2)气候气象。气候气象们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需求,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也形成了地域间长年独有的气象气候特征。(3)水文条件。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古至今,人们就选择在水草丰美,交通便利,优于耕作的江河湖海依水而居。我国河流众多,海岸线绵长,内陆江湖蜿蜒曲折,这些不同的水体形式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征。(4)植物资源。园林中植物资源是反映地域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环境、气候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分布风格迥异。北方四季分明,春花秋实;南方气候湿润,郁郁葱葱;西北烈日炎炎,草原广袤。植物是表达景观设计的重要语言,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比例与间隙、储水能力、干旱性偏差等等,在我国浑厚的北方园林和秀丽的南方园林之间体现无遗。

2、2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为事物”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特征。“人文”是以人为本,以个人体验和感受来衡量其他事物的价值。地域人文景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通过明显的人类劳动创作过程,产生了区别于其它地域人为事物的景观创作。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中国近代文化中,物质层面上工业化的发展,非物质层面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景观的创作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首先,使园林的感受并非草木清冷,更有人间烟火的温暖缭绕;其次,使园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其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最后,提升园林的设计品质,向外来者展示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从而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挖掘文化特征,彰显地域特色,用景观的语言讲述每一块地域的精彩与绚烂。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古至今,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是业界所公认的,文章通过对地域特征的分析阐述,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启示我们应该做到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营建地域特色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充满记忆的城市景观特色;现代化与本土化,地域之间的交融共生。时代是与时俱进,发展、变化的,基于地域特征基础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思维也应是动态的、持续的、具有前瞻性的,景观在它适应的土壤中“开花、结果”,传承、交融、才能与时代同在。

参考文献:

[1]廖翊晟、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现代园艺,2016,(22):87、

[2]谈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南方农机,2017,48(18):75、

[3]何海军,王颖恺,李楠,等、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2):46、

自然环境特征篇3

关键词:语音识别;语音截止频率;最大似然线性回归;模型自适应

1 引言

在实际应用场合,语音识别系统往往会受到说话人的改变、信道失真、环境噪声等各种语音变异性的干扰,从而导致预先训练的声学模型与实际环境下提取的声学特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需要对声学模型或声学特征进行补偿,减小环境失配的影响,提高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识别性能。

模型自适应是一种减小环境失配的有效方法,它通过测试环境下的自适应数据调整预先训练的声学模型的参数,使之与当前环境相匹配。一般来说,声学模型包含较多的参数,如果每个参数都独立更新,则需要大量的自适应数据,这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因此,通常假设声学模型的若干个高斯单元共享同一个环境变换关系,将这些高斯单元的自适应数据合并,估计同一组变换参数。最大似然线性变换[1](MLLR: Maximum Likelihood Linear Regression)是一种常用的模型自适应算法,它假设测试环境声学模型与训练环境声学模型之间符合仿射变换关系,只需要通过仿射变换将训练环境声学模型每个高斯单元的均值和方差变换到测试环境,即可得到测试环境声学模型。

在谐波噪声模型中,语音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正弦谐波与噪声的叠加。在大部分语音帧中,谐波仅仅分布在频谱的低频段,因此可以将语音的频谱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低频谐波部分和高频非周期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分界频率就称为语音截止频率。确定语音截止频率的主要方法有分析综合法、谱域方法和时域方法[2]。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下,背景噪声是宽带的,它会同时影响语音的低频段和高频段。但在低频谐波部分,语音的能量一般远大于该频段的噪声能量,噪声的影响较小;而在高频非周期部分,语音的能量很小,更易受噪声影响,通常会被噪声覆盖。因而可以认为含噪语音的低频段是有用的语音谐波,而高频段主要是噪声信息。这样,在语音识别中,根据环境噪声的类型和信噪比,估计当前环境下的语音截止频率,仅用语音的低频谐波部分构建声学特征,可以得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截止频率的最大似然线性回归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从测试环境下的少量自适应数据中提取当前测试环境的语音截止频率,并用其作为频率上限,提取语音的特征参数;然后,将声学模型每个高斯单元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从倒谱域变换到对数谱域,根据语音截止频率,忽略高频分量,再变换回倒谱域;最后,根据测试环境下的少量自适应数据,利用MLLR算法对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其与当前环境相匹配。

2 基于语音截止频率的最大似然线性回归算法

2、1 训练过程

在训练阶段,首先用Mel滤波器组将语音的有效频谱划分为N个Mel频带,设第i个Mel频带的上限频率为fi,这N个上限频率即为语音截止频率的取值范围。然后,为每个语音单元的发音样本提取倒谱特征参数,训练生成该语音单元的声学模型。在语音识别中,声学模型一般为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Hidden Markov Model),其每个状态的概率密度函数用一个高斯混和模型(GMM: Gaussian Mixture Model)来描述。这些预先训练得到的声学模型可能与实际应用环境并不匹配,因此在测试阶段需要对其参数进行调整后,才能用于语音识别。

2、2 测试过程

2、2、1 确定语音截止频率

用谱域方法从测试环境下的少量自适应数据中提取测试语音频谱的截止频率,并将其映射到Mel频带的上限频率fi上,用与其最接近的Mel频带上限频率作为当前测试环境的语音截止频率。

2、2、2 特征提取

用当前测试环境的语音截止频率作为频率上限,提取测试语音的倒谱特征参数,即只保留截止频率以下的Mel频带,忽略其以上的Mel频带。特征提取的步骤包括:声学预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Mel滤波、取对数、离散余弦变换和时域差分。

2、2、3 高斯降维

因为在特征提取中根据语音截止频率对语音的特征参数进行了降维,为了与特征参数一致,声学模型每个高斯单元的均值向量与协方差矩阵也必须降维。将每个语音单元声学模型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从倒谱域变换到对数谱域,根据语音截止频率,忽略均值和方差的高频Mel分量,再变换回倒谱域,即可得到与测试环境特征参数的频率范围一致的声学模型。

2、2、4 模型变换

由于背景噪声、信道失真、说话人的改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斯降维后的声学模型可能与实际测试环境并不匹配,甚至相差很远。为了减小环境失配的影响,需要对声学模型的参数进一步调整。首先通过聚类算法将声学模型的高斯单元划分为若干类,假设每一类的全部高斯单元符合同一个仿射变换关系。然后,将每一类全部高斯单元的自适应数据合并,根据最大似然准则估计该类仿射变换的参数。得到变换参数后,对声学模型各类高斯单元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进行变换,即可得到测试环境声学模型。测试环境声学模型的状态初始概率分布、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高斯混和系数与训练环境声学模型一致。

2、2、5 语音识别

得到测试环境声学模型后,即可对当前测试环境下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声学解码,得到识别结果。

3 结束语

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背景噪声的干扰,而噪声主要影响语音的高频非周期部分,因此在噪声环境下仅用语音频谱的低频谐波部分进行语音识别可以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文章将语音截止频率用于声学模型的参数自适应,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截止频率的最大似然线性回归算法,从测试环境下的少量自适应数据中提取当前测试环境的语音截止频率,提取测试语音的特征参数,并将声学模型每个高斯单元的均值和方差从倒谱域变换到对数谱域,根据语音截止频率忽略其高频分量,再变换回倒谱域,然后利用MLLR算法对声学模型的参数进一步调整,得到测试环境声学模型。基于语音截止频率的最大似然线性回归算法优于传统的MLLR算法,在噪声补偿中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特征篇4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探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理心态的演变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要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thispaperexploresthedevelopmentfeaturesofthephysiologicalconstitutionsandnationalmentalitiesofthesouthchinaminoritiesduringdifferenthistoricalphases、itshowsfromanaspectthattheevolutionofnationalphysiologicalconstitutionsandmentalitiesisnotonlyaresultoftheevolutionofhumansociety,butalsoinfluencedby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iderably、

【关键词】生态环境/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

ecologicalenvironment/thesouthchinaminorities/physiologymentality

【正文】

生态环境的不同与变迁,不仅形成自然现象的千差万别,比如气候差异、地貌差异、水文差异、物种差异等,也会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类种群繁衍与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形成风格各异的人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类,在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经过与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之后,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聚居区,而人类民族群体的生理肌体对所在聚居区的环境也逐渐适应,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形成该地区民族的生理特征与外貌特征。同时,人类民族群体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外貌上,也反映在心理心态的变化特征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具有不同的民族群体心态特征。一般而言,民族群体生理特征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可能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它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迁,通常具有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人类民族群体的心理心态变化则相对较为灵活与明显。由于民族心理心态的变化,不仅容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更为容易,其波幅起伏也较大。因此,民族心理心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相对于民族生理外貌,更容易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变化。历史时期,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生理外貌特征与心理心态特点,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一、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

历史时期的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江河纵横,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植被丰富。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都会给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民族群体先天或后天的生理体质带来重要的影响。

华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如广东地区出土的马坝人化石,广西地区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华南先民的代表。而且从当时有关考古文物的出土,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1974年广西都安仙洞发掘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是属于晚更新世。据研究,这里出土的动物种群化石,种类最多是森林动物,例如猕猴、象、貘、熊、犀、野猪和鹿等,可以推测当时的环境主要是多林环境,局部有一些草原和沼泽地区。而且都安仙洞动物群中没有喜冷动物,犀牛、貘、象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上的喜热动物,可推测当时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1]又广西柳江田东等地的人类伴生动物中,均有猩猩和长臂猿,这两种灵长目动物的存在说明,该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比较热。[2](p362)

类似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较容易生息繁衍。因为在远古时期的华南地区,当时既有茂密的山林和大片竹林,也有丘陵或山间平原上的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附近分布着一些潮湿沼泽和潺潺河流、溪水,这样的生态自然环境为远古人类采集、狩猎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3](p112-114)同时这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华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生理体质特点。如柳江人化石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发祥地的一部分,也表明蒙古人种在更新纪晚期尚在分化和形成之中。[4]又如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其头骨特征表明属蒙古人种,与现代蒙古人种中分布于华南、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亚种族相近。也有个别例数的眼眶为斜方型,梨状孔下缘呈钝型,则是接近于赤道人种的特征。这应该看作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体质特征的结果,未必意味着有其他人种的混杂。[5]但不管如何,华南地区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因而其民族生理体质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后世。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曾出土殉葬人骨。据分析,罗泊湾人以女性为代表的颅骨形态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面部比较扁平,眉弓不发育,颧骨在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犬齿窝不发达,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典型的铲型门齿等,都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新旧石器时代人类颅骨特征相似,具有明显的亚洲蒙古人种特征。同时,明显的齿槽突颌,短宽的鼻骨,很低的鼻根指数,阔鼻和较低的眼眶等方面,又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罗泊湾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展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原始居民的体质特征的结果,所以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殉葬人骨,无论从形态观察和测量对比,其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6]即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华南地区,虽然聚居有不同的少数民族,但基本上显示了相似的人种发展趋向。除了东亚蒙古人种的因素之外,还具备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南亚人种成份。如壮族和黎族,由于其共处一个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其体质生理特征颇为接近。

根据朱泓编著《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的有关内容编制。

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生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群体的人类,也会在相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也会渐趋具有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清代海南黎族,史称:“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且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7](p118)而与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台湾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公元1897年,据日本人实地调查,纪录了台湾一些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如下:

(1)身躯大致上矮小,四个番人都瘦瘦的。

(2)颧骨高挺,下颚狭小。

(3)眼窝深陷,眉毛浓密。

(4)鼻子宽广,尖端成钩型。

(5)耳朵较小。[8](p195-196)

这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可以逐渐通过遗传巩固下来,成为某一区域各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或体质特征。体质人类学家已经证实了人体结构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实际上也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起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来说,其身体相对于四肢(手臂和腿)往往比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身体结构的这种差别代表着一种气候适应,也即是环境适应。有些身体结构比其他类型的身体结构更适于某种生活环境,身体较硕大而四肢较短的人与四肢较长而身体纤细的人相比在夏天更容易受热气之袭,但在寒冷条件下,这种身材就比较有利。因为肥大的身体往往比细小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热量,原因是对比体积而言其面积较小。而相反,四肢修长、躯体纤细的人生活于炎热地区则散热较快而能免其受酷热之袭。又如鼻孔,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这是寒冷地带的典型),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9](p143-144)而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体质特征明显表现了具有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的适应。196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体质进行抽样检查,初步描绘了瑶族的体质特征:肤色为清棕色,眼色为暗褐色,头发为黑色平直型,个别为波浪卷曲型,头呈圆形,额部微斜,蒙古褶明显。鼻根高,鼻孔大部分为卵圆形,口部两唇厚,口裂宽,身材普遍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69、29毫米,女性1491、93毫米。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在某些方面具有南亚类型的部分特征。[10]主要显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种生理特点。如口唇厚,口裂宽,能够增大口腔通气量,同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从而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人类种族生理体质特征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影响人类体质生理特征的因素也很多,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难以给予十分合理的解释。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类体质生理特征,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经过世代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

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理体质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特殊的生理体质特点,也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如健走,尤其是在山路上健走如平地,就是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体质特征。明代有所谓生丁、白丁、黑丁等少数民族,“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蛇油,重趼若鞹,穿箐走棘,履险若夷”。[11]又清代广西庆远府过山瑶,其“僻处山颠,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辄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12](p390)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交通艰险,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没有健走的体魄,寸步难行。所以必须从小就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也可能把其身体体质生理的某些特殊性遗传下去。有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皴厚,行于棱石丛苇之中,一无所损,其事想自开闢皆然。”[13]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只有适应环境方为生存之道。所以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自己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生理特征而颇感自豪。有载,粤北八排瑶,“其人耐寒暑,善走险,精药弩,惯捕猎。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蹠,虽践枳棘巉石,终不能伤。或令儿童著长齿木屐,旋转石碛上,日十数回登山,俾其习惯陟岭,健如猨猱,平民莫能及。而瑶人亦颇以此自恃”。[14]域内在同样生态环境下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台湾少数民族。有载:“番俗以驰走飞逐为活计,状腰肥为累,从髫齔便令箍腹,以细竹编如篱,阔有咫,长与腰齐,围绕束之,故有力善走,重茧累胝,能数千里。”[15]“其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16]。这也是与台湾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史载:“诸罗、凤山番,有土番、野番之别,野番在深山中,叠嶂如屏,连峰插汉,深林密箐,仰不见天。棘刺藤罗,举足触碍。盖自洪荒以来,斧斤所未入,野番居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芥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平地诸番恒畏之,无敢入其境。”[17]健走已成为在恶劣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那些居住在台湾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更表现了攀树如飞的体魄特征。有谓:“内山有社,名曰嘟啯,其番翦发,突睛大耳,状甚恶,足指如鸡爪,上树如猿猕,善射好杀。番境补遗云,鸡距番,足趾楂*[木+丫],食息皆在树间,非种植不下平地,常深夜独出,至海滨取水。遇土番往往窃其首去。土番亦追杀不遗余力。盖其足趾楂*[木+丫],不利平地,多为土番追及,既登树,则穿林度棘,不可复制矣。其巢与鸡笼山相近,无路可通,土人扳藤上下,与之交易,一日一次,虽生番亦慑焉。惟惧炮火,闻声即跳遁”[18],由于长期在山区密林中生活,形成了其攀树如飞的体质生理特征,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而成为其重要的生理特点。

早婚,是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特点,也是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造成了人类发育较为早熟,比较形成早婚的民俗文化特点。古代华南各少数民族,择偶年龄普遍偏小。如瑶族,每于仲冬既望,命“男女年十七八以上者”,集体对歌择偶。[19](p220)据宋人记载,时瑶女参加集体对歌择偶活动,“其无配者,姑俟来年。女三年无夫负女,则父母或杀之,以为世所弃也。”[20]近代大瑶山茶山瑶,结婚的年龄一般都在10岁之下,最多也不能超过16岁。据解释,年纪小娶到家里来才容易惯熟,而家里又可多一个人帮做工夫。[21](p338)反映了早婚特点,延续后世。当然也有个别时候,个别地区,有些婚龄可能相对较晚,但并不普遍。正如广西大瑶山茶山瑶,一般实行早婚。但据老人们传说距他们三代(距今约100年),男女要在20岁左右才订婚,超过30岁才结婚。理由是说早婚损伤身体,促短寿命。但晚近45~50年以来,一般12~13岁就订婚,18~19岁就结婚,少数人甚至更早[21](p335)。又壮族,清代永宁僮人,“昏姻书男女年庚置瓮中酿酒,酒好乃取,女家聚族,吹芦笛送之,歌饮达旦,辄挟女而返,逾数年,女长更为治妆如初嫁礼”。[22]近代广西隆林壮族,此地盛行早婚,男女长到5、6岁,父母即为之订婚,或者7、8岁订婚,7、8岁或12~13岁就结婚。据调查,在委乐乡第4、5组已婚的男女结婚年龄:解放前5~10岁结婚的,男22人、女23人,11至14岁结婚的男3人、女4人,15至17岁结婚的男5人、女4人,18~20岁结婚的男5人、女2人,21~25岁结婚的男1人、女3人;这种早婚现象,直到解放初期还没有改变[23]。海南地区也是盛行早婚,如感恩县,“俗重早婚,中户人家有十四五岁至二十岁者”[24](p238)。择偶早婚,是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现象,或与华南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有关。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们的生理体质较为早熟。如近代大瑶山坳瑶女子,年龄到13~14岁以后,绝大多数就开始找情人私通,假如怀了孕,怕石牌处罚,家长就不得不替她找个丈夫来负个名义,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的年龄,一般小于妻子。往往有“父亲”年仅11~12岁,而“儿子”已有2~3岁,但社会并不以此为怪[21](p343)。可见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对于民族内部的早婚现象十分认同与接受。同时,华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低下,生产与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民族内部人口出生成活率一般较为低下,早婚有利于早育多育,以弥补人口成活率较低之缺陷,以维系民族集团内部的人口水平。而且古代乃至近代,华南少数民族多数实行较为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生产,也希望民族内部人口增多,增加劳动力数量,这样在开垦山地或渔猎采集中相对较有优势。

另外,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体质生理特征还有一个现象较为奇特。一般女子较为强壮,男子比较弱质,这大概也是与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关,这在古代有关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宋人有谓;“南方盛热,不宜男子,特宜妇人,盖阳与阳俱,则相害,阳与阴,相求而相养也。余观深广之女,何其多且盛也。男子身形卑小,颜色黯惨。妇人则黑理充肥,少疾多力。城郭虚市,负贩逐利,率妇人也。而钦之小民,皆一夫而数妻,妻各自负贩逐市,以赡一夫。徒得有夫之名,则人不谓之无所归耳。为之夫者,终日抱子而游,无子,则袖手安居,群妇各结茅散处,任夫往来,曾不之较。”[20]又有载:“摄生方谓,南方男子多瘠,而妇人多肥,男子多弱,妇人多力。此亦阳泄阴盛之验也,故本土妇人不甚染瘴。”[25]姑且勿论类似的记载是否有科学道理,而华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往往承担重要的责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劳动力作用,农作樵采、纺织贸易、家务炊煮,无所不为,男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其地位反而显得相形见绌。如粤西少数民族妇女,据载:“男耕女耙,无懒惰,谷或剪或刈,皆出女手。……。女或纺织,或裁缝,或染布,或汲水,或挑菜,或 药,或负薪,巧者或织a成锦,或擘丝绣巾,或艳妆结伴,跨马踏青。”[26]又“左州狼,椎髻蛮音,多处山峒,诛茆为屋,掘鼠为肴,渔樵瓮汲,率皆妇女。”“永康狼俗,与左养利相似,妇女挟粟布赴墟市贸迁,男子襁负而随,间有习汉文书者”。[26]民族田野调查材料也充分反映了华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广西都安壮族妇女与其他各族劳动妇女一样,担负着生产的主要劳动,是生产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她们不仅与男子一样参加劳动,同时还要担负起家务劳动和进行其他副业生产,如养猪之类。很多壮族妇女会犁田、耙田等,比之汉族某些地区的妇女劳动强度要大得多。[27](p109)又如广西隆林仡佬族妇女,负责挑水、种玉米、放种子,找饲料喂牛、猪,推磨,煮饭,背粪上地,还有零星家务及生产等。还要和男子共同选种子,收玉米、黄豆,除草,中耕,培土,耘田等,劳动强度颇大。[28]近代广西三江侗族,男女已有一定的分工,但并不很显著。挖田、运肥、施肥、砍柴等农活男女均干。因此,这里的男女劳动是基本上平衡。但据调查,妇女除了干农活,还要纺纱、织布和搞家务,所以妇女的劳动量要稍多一些。[29]说明了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妇女,自古以来,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承担很多的社会与家庭责任,其压力甚至超过男子,除了社会传统因素外,也可能与该地区女子多具有健壮体魄的因素有关,而体质生理特点往往与所处的生态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为生态环境中,各种物因素如温度、阳光、大气、水、湿度、气压、土壤等,都对人体产生作用,人体的反应往往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自己的体质生理特点。如与华南内陆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同样表现了类似的特点。有载:“番俗以女承家,凡家务悉以女主之。故女作而男随焉。番妇耕稼,备尝辛苦。或襁褓负子扶犁,男则仅供馌饷。”[30]由于妇女在社会生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女性在婚姻中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如华南地区男子入赘婚盛行。女性在婚姻生活中主持家政,离婚对子女与财产的再分配有分配权或优先权等。明清台湾少数民族普遍重女不重男。如南路凤山瑯峤十八社,“其俗重母不重父”,甚至“一产二男为不祥,将所产子缚于树梢至死,并移居他处”。[31]这可能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残余观念的影响,也可能与华南地区妇女体魄强健,在生产生活中所承担较大的作用,从而具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特征篇5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整体性 高三复习

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中既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增多,高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构建知识链有助于知识点的联系,节约时间。下面就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首先,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因为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其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产生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减弱,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导致生态失调。

最后,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洲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而太平洋西岸赤道地区出现旱灾,亚洲、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沿岸出现涝灾。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组合落实到区域表现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复习中要突破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如西北地区: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联系密切的环境、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三、应用

1、分析自然景观特征,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他因素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2、分析区域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除涉及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等自然原因外,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及露天采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等活动,也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日益增加、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3、分析解决区域生态问题的措施。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4、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注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进行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的复习。

布鲁纳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人类在发展历程中,适应并改造地理环境,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在复习中,应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尽量把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下面就以在农业区位的复习中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农业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等。一方面影响因素实质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如: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重要一点得益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其他地区相对分布较少。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该地区从事水稻种植业,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但由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多地少,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农业区位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人口、工业、城市与地理环境,探讨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以上是我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复习中的浅显认识,通过构建知识链,注重知识的联系,既节约时间,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钢、高中地理学法指导、2002-2-27、

[2]党兴利、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关系思想、2010-11-21、

[3]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2001,(2)、

自然环境特征篇6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

1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建筑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景观,景观设计应崇尚艺术效果。应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2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对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景观设计应提供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对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

1、3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地方特点,因为景观是供当地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所以要充分的体现地方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人文景观和环境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讲,要突出地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色。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在注重地方特色,还要充分的利用景观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加以改进,变成景观的一部分,让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一体,这样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不仅具有创意,还具有独特性。

1、4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

2 景观设计中造景的应用

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再就是水景对景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植物材料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建筑

物周围种植、假山上种植,发展到行道树、绿篱、广场遮荫、空间分割等;从传统的花台发展到花坛、花境、室内花园、屋顶花园、温室等造景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和功能。

2、2 注意科学配置耐荫植物现代园林作为人们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为主,绿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时要做到适地适树。

2、3 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植物造景中遵循自然群落组成、结构进行植物的组合。

2、4 现代园林重写实现代园林作为大众的一种公共空间,与传统的诗情画意相比,开阔的树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则更加合乎现代人的口味。

2、5 水体景观与园林植物的配置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水体景观的布局,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统一,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轮美奂的感觉。无论是静态的湖水还是动态的池水,只要能够合理利用,巧妙的设计,都会给整个园林的氛围增色,使园林活起来,处于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境中。人们享受园林景观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会从其中感受到蕴含在内的文化气息,所以一个成功的水体景观可以表达很多的文化氛围,让人在其中不仅可以有身体的享受,还可以在精神上陶冶情操,达到净化灵魂的作用。

3设计中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之美

3、1象征

象征的手法是利用艺术手段布局植物景观,通过人们的联想意识来表现比实际整体形象更广泛、更复杂的内容。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大都伴随着一定的主题目的而成为整个景点空间的核心。运用现代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切植物景观的核心“意境”所在。

3、2抽象

抽象的手法是对事物特征的精华部分经过提炼、加工,并通过植物景观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它可以使较为深奥、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被人们理解。

3、3 隐喻

隐喻的设计手法是为了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与环境,在设计中通过具有认知

、感知的植物空间来创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植物景观。用隐喻手法设计的植物空间大多在视觉上带有文化或地方特色的印迹,具有表述性,易于理解。

4 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特点及特性,根据当地土壤及生态环境对植物加以选择和利用,并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期内的变化,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植物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宜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4、2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环境的和谐统一。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不应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4、3 生物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如果只种植一种植物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4、4 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不宜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4、5 每一件园林作品都要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体现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不宜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5 结语

每一个园林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者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的观赏价值。对于设计者来说,园林工作是一个很有潜力和挑战性的职业,它是一种朝阳产业,是给人们创造美的行业。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设计之前应深刻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曹峰,刘桂林,王倩、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河北林果研究,2013,02、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陈浩信、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自然环境特征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影响和应用

从不同的时空来剖析我国的优秀风景园林作品,都充分遵循了地域特征规划设计的准则,在推崇不同区域地域特征的行为中,把各地域的社会属性、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等都展示的淋漓尽致。如果不重视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导致景区重复没有新鲜感,算不上一个好的设计,同时也提升不了了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内涵。

一、地域特征的主要内容

地域指的是一定的地域空间,是人文要素、自然要素协同作用下构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体现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景观。地域特征指的是在某一个地域空间之内存有的显著区别于其他地域的表征、标志,其主要内容有:

(一)地域自然特征

1、气象气候。大气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环境的各类因素中属于最有活力的部分,对于满足地球各类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发挥着较大作用,在地球的演变历程中,逐步形成各种具备不同地域特点的气象气候特征。

2、地貌地质。不同区域其土质是有差异的,这也导致了该地域自然景观有不同的特点。地球表层承付着来自于地壳、岩浆、地震等运动形式产生的内力作用,同时承付着在气候中冰川、流水、风化等形式产生的外力作用,从而逐步形成地球表层多种多样的地貌特点。

3、植被。在社会环境中植被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在针对外部环境进行构建时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类要素。在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的系统中,植被可谓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形式,身为风景园林中生态属性的关键因素,在外在环境以及风景园林建设环节上具有推动作用,因此风景园林遭受地域植被的制约作用是相对较大的。

4、水文条件。人类的生存以及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水资源,在人类的现实生活活动中,在生活方式上都喜欢靠近水资源定居。在我国有名的传统园林作品里,把山水风光当成自然平布的风景园林设计规划是很常用的方式。

(二)地域人文特征

在人类历史不断的演化中,人文特征基于地理环境这一内容,经过经济、政治、文化行为等积攒形成的有着特色的人文环境。民情民俗和民族信仰受到地理要素以及宗教信奉的制约,在发展历史中,每个民族都构成了属于自身的传统风俗。在景区园林设计规划中,民风民俗以及信仰的加入,使人类更易于接受景区,也有助于民族风情的具体呈现和传承。

二、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一)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影响及应用

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各种自然特征要素不是单独存在的,在固定地域,各种要素之间经常有着复杂的关联。所以,在设计规划中,很多时期需要设计人员在合理了解每个要素的前提下,综合剖析它们和人的效能使用,生态自然保护、作品价值艺术之间的互相制约及效用,从而让后续设计和规划环节,更加合理;设计成果更为有效。

(二)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在后现代主义的所有派系中,尽管它们的风格形式是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可实际上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自然环境同社会实际需要协同作用下的物质,都有异常深刻的科技背景和文化渊源。在这一环境下,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影响越来越强大,甚至是起决定作用性的。

1、人文符号因素对设计规划的影响及应用

在后现代主义许多典型的设计作品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人文符号要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就比如1972年建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把纪念馆主体构造放于地下,而把以前的故居建筑方式当成了符号来应用。在广场上采取了故居建筑平面样式的白色大理石装饰图案,用不锈钢架子刻画出了故居的模型轮廓等方法,都是在借助景观塑造,对场地实行符号化隐喻,来呈现旧建筑的内质,使得整个景观细节,满载生活趣味和地域特色。

2、社会特征因素对设计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现如今的园林设计规划,从风格和面貌上看,都同传统古典园林有了较大差异,其中园林作品所处社会阶段不同,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园林建设己经变成城市基建的一项主要内容,需要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一家服务。所以,目前的园林作品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开阔外向的面貌,借助各种类别的场地来让各类人群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一直以维护公园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注重紧跟时代要求摒弃现有态势和管理方法,采用更科学的技能方法和理念来指导园林构建。

3、民俗民情因素对设计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演化中,由于不同时空的地域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各种形式的民风民情积淀了下来。这一系列民俗民情流传至今,也对地域的开发和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理论规划中,需要重点对地域民风文化因素实行开挖并在景观环境中表现。

4、历史环境与遗迹因素对设计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人类在地域上存活和作用留下的各种印记直接体现了长时期以来人们和地域互相影响的过程,同时也是地域特征的一笔重要遗产。在规划中,应该对其有效利用和保存,在重视历史的前提下对固有景观结构和要素实行了新阶段的演绎以及新功效的展现,而不要任意舍弃。

三、结论

总之,好的风景园林作品大体上都是在重视地域特征的前提之下构建的,显著地展现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等地域特征。实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时要合理考虑,在针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把地域的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充分的融入进来并展现出厚重的地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园林设计不会失败。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特征篇8

地域性城市特征就是要发挥各地区建设、文化、艺术的独创性,融合创新,通古今之变,建设富有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浓厚的文化内涵的居住地域,反映地方的传统特色,同时也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

【关键词】:环境,地域性特征,文化,传承,创新

1、地域性城市特征的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

“地域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属性,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势必会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两大因素又影响着栖居于此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因而产生不同的传统文化,即生成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

随着经度、纬度、地形、海拔、日照强度、植被以及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地域性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情,城市和地区的精神风貌也相应有着不同的变化,例如山地城市与滨水城市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完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且居住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与程度也都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地域性文化,人文精神与物质生活的融合使得这里的居民有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特征。

1、2人文环境

城市环境的建设与城市文化和地方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地域所蕴含的独特的民俗传统与文化脉络都是长时间以来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积淀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和民俗在传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使不同地域的居民对于形式、色彩、风格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1、2、1历史背景

对地方历史背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历史渊源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借助历史遗留的痕迹,能够全面把握设计某一区域环境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并从中提取设计元素运用至设计方案之中,保留了地域的历史记忆。

1、2、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通过语言、色彩、纹样、建筑、服饰等多种类型表现的地域特征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符号的辨别和识读来界定和区分区域。人文符号的辨识,可以快速的寻找符合某一地区的文化环境并且辨别出区域人群。

1、2、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在自然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较相对稳定的生活地方习俗,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模式,穿着打扮和语言交流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2、1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地域性特征的限制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设计师在设计环境景观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就是要在某一地区的文化脉络之上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设计师只有通过地域文化的整合才能设定出更好地设计方案,从而满足地域发展的需求。

梅山文化园地处湘中,地势险峻,烟雾弥漫并且潮湿多雨,但基地环境优美,因而人们常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此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存着很大的制约,所以建设此处景观环境时,设计师便灵巧的运用了它依山傍水的自然属性,打造了一个具有山野理念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了具有古朴、自然、神秘的文化园区。

2、2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地域特征是由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完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地域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但符合当地的文化土壤,精神追求,也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只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并进行设计才能真正的符合地域发展的核心需求。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地区,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糟粕与精华,科学的认识传统文化,尊重和弘扬其中精华,通过加工和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始终保持创新继承,并推动其发展。但是文化是非常抽象的存在,将其抽象应用于实践,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现代化设计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今时代下的人居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必不可少,反之, 环境艺术设计也存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者息息相P。通常条件下,每个地区的地域条件都是难以被改变的,把握当地的地域性特征,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与结构形式,例如眉山文化园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运用当地的石材、木材、土材等建筑材料,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达到一个“深山藏古寺”景观效果。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水平的展现,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迎合了当地人的心理,让设计充满亲和力和人情化。

通过多层面、多空间、多角度、多形式的元素提炼,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将地域特征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加深当地人群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力,打造出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营造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乡土人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总结

城市环境的建设反映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还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一段历史过程的见证,反映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形象具有很普遍的意义,而城市特色就是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则有更特殊的意义。通过地域特征的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这种内涵不但包括物质的内涵还包括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地域特征所包括的内涵,引入到设计之中,不但影响设计的形态、含义,还影响设计的框架结构,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景观效果,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林┿、 梅山文化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 长沙:湖南大学,2013

[4]李喜彬、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J]、 艺术时尚,2014,J022,132-1

[5]张绮曼、 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校科研的特点(精选8篇)
  • 下一篇:关于校园安全的演讲稿(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