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校科研的特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6 栏目:写作范文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1

高校;学报;特色建设;综合服务

【作者简介】陈 静(1977—)女,河北省泊头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特色是期刊的生存之本与核心竞争力,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个性或没有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在期刊林立、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学报要谋求生存和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学报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高校学报只有重视自身特色建设,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报的突出特点,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品牌,才能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但是,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天然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承担着登载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宣传高校教师学术观点、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任务。为更好地展示所在学校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学报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建设全局的需要,根据学校开设的学科和专业进行栏目设置。而高校专业设置的多学科性与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报不可能像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那样,只专注于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而必须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全局出发,兼顾综合性和全面性。而如果没有侧重、面面俱到,很容易造成专业分布的平均化倾向,导致学报质量的降低与个性特征的弱化,不利于学报影响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在确保学报综合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学报特色,成为高校学报必须思考的问题。

1、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关系

表面上看,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可以共同发展的。

A、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报生存和发展丰厚的土壤,对学报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特色建设只有在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高校学科建设搞好了,从事特色方向研究的人才多了,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才能更好地涵养稿源,推动学报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报特色的形成。强大的学科建设成果的支持是学报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前提和基础,学报特色建设不可能脱离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去单纯追求所谓的特色,而必须基于本校教学科研实际,根据本校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特色建设对本校教学科研可能产生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a、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优势学科是特色栏目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重点学科大多承担有部级科研课题或省级科研课题,拥有雄厚的课题资金和大批的研究者,反映了高校的最高科研水平,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重点和优势学科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学报打造了一支稳定而优秀的作者队伍。这些学者围绕相关研究课题广泛收集资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可为学报特色栏目提供充足的稿源。有了高水平作者与研究成果的支持,学报特色栏目的存在就有了必要的前提,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报特色栏目影响的扩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如果没有重点学科提供科研成果,没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稿源,围绕着这个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特色栏目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走向消亡。

b、学科建设中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推动学报质量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

重点学科发展与特色栏目发展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水平提高了,有一大批高水平成果作支撑,特色栏目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随之提升。[1]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集中力量推出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借助学报宣传提高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为学科发展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新兴学科建立与特色学科形成、促进学位点建设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a、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社会影响

特色栏目以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集中力量收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并通过在刊物上予以发表将之推向社会,可在某种程度上向社会宣传本校的学科特色、科研实力和研究人员的风采,提高学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可集中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最新学术动态提供渠道,为相关研究人员发表自己在该领域的见解提供平台,有利于相关领域学术探讨和信息交流的进行,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争鸣与学术繁荣。同时,通过特色栏目建设,宣传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思想和方法,可为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将作者引导到热点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中来。

可见,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科建设是特色建设的基础,学报质量的提升与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发展;特色建设推动和引导学科建设的进行,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报这一具有特殊功能的阵地。因此,必须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理顺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重视学报特色建设,提高学报影响力与竞争力,使之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2

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支撑,对国家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主体,为原创性知识研究、产业技术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等提供重要基础保障[1]。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聚集高层次人才、开展重点科研项目的平台,作为相对独立的学术活动单元,其带头人的学术知名度、学术水平、建设层次是一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正确认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关系,注重特色的培育与养成,才能获得优势更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1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属性和定位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地[2],是由一定场地、设施、设备、人员(教师、技术人员、学生)组成的,完成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功能单元。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1)从属性。实验室是因为某一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建立,实验室表现了它的从属地位,体现了它对某一学科的支撑、保障性作用。(2)相对独立性。实验室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可以单独考核和评价,表现出它的相对独立性,可以体现办学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在高校办学中所承担任务的不同,实验室可分为教学类实验室和科研类实验室。教学类实验室是以培养本科生的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和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对于教学类实验室来说,其设置、建设主要依据专业和课程的教学需要,考核也以满足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的程度来评价,表现出较强的从属性。省级和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体现了对教学类实验室层次和水平的考核和评价。科研类实验室包括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高校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包括教师和研究生)、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地,旨在培养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按照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科研类实验室分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把对科学前沿的探索与国家目标在战略方向上统一起来,着眼于国家需求,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重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以应用开发研究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平台的工程化水平为重点,积极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无论是重点实验室,还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从属于一个或多个学科,作为其支撑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单独的建设、考核、评价序列,更加突出其相对独立性。高校的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都是围绕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而开展的。重点学科建设作为龙头,重点人才建设作为保障,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作为支撑平台,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与攻关作为活动,结果体现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能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大学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3]。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明显特征,应独具特色,即具有独特的竞争性质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符合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特点。这个特点正是继承了“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者的思想,那就是即使一个企业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项关键技术或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成为最好而获得成功[4-5]。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看,在一定意义上,特色就意味着竞争力,特色愈明显,竞争力就愈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目前影响较大的网大、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校友会等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6-7]以及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所的一级学科评价中,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都作为独立考核指标。由此可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水平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序列级别与特色优势的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平台采用的是分类分级管理模式,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属两个序列。在国家层面有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在省级层面有科技厅、教育厅和省发改委,还有高校所在地市和校级层面。管理上实行的是依托学校和各级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业务行政部门是宏观管理,负责高校两个序列平台的计划、立项、检查和验收,并根据情况投入部分设备费、运行费或专项课题费;依托单位是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8]。由于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相对独立性,其序列级别本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清楚地显示了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优势度。在国家、部委、省厅、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布局中,着重强调不重复建设,即在同一层次中,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平台不重复设置。这种布局管理导向明确地表明了对平台研究特色的要求,具体体现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名称的唯一性、研究领域的趋异性、研究方向的唯一性。因此,被纳入各个层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就代表了其在相应层次特色基础上的优势,其所在层次的高低代表了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强弱。

4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特色优势的养成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立是依托一级、二级或交叉学科,设立研究目标,凝练3~4个研究方向,整合优秀研究队伍,确定每个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配备相应的实验场地、设施、设备和管理人员,围绕研究目标申请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通过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并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平台的建设级别。如何认识、把握、形成和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该着重考虑3个方面。第一,研究目标、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围绕国家基础研究和国家、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和现有研究基础,分析和挖掘已有的科研专长和技能,明确自身特色。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领域、方向和目标。这样形成的研究领域、方向和目标具有长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组织和获得国家、地方和企业重大、重点项目支持,同时因为具有特色而有利于发挥优势。若要在同领域的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脱颖而出,在研究方向的确立上必须立足于自身独特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9]。因此,研究方向与特色是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10]。同时,研究方向一旦被确定,则应按照这个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工作,保持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性并加深研究方向的内涵。当然,研究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战略目标的调整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发展,也可相应调整和修正[11]。第二,学术带头人具有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并且应是一个领导型学者。学术带头人是一个平台的灵魂,要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组织、凝聚掌握关键技能的研究队伍。因此,要选拔和引进具有先进科研理念、独特学术思想的领军人物作为学术带头人。在特色优势创建中,学术带头人引导团队围绕自身特色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加深对特色主题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独特的学术思想转化为每个团队成员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平台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领导型学者应善于运用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变革能力[12]来率领团队实现共同学术目标。第三,争得学校长期稳定的支持。一个研究平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学校强有力的支持。要在学校众多的学科建设中占领先机,获得足够的科研空间、设备和经费投入、优先的人员聘任和研究生培养指标保障,就必须在这个研究平台的特色挖掘、凝练、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个人目标服从团队目标;团队发展目标与学科目标相结合,团队目标服从学科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与学校目标相结合,学科目标服从学校目标。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3

关键词:行业特色;省属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36-03

具有深厚石化行业背景以及具有鲜明石化特色办学的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广东省茂名市,全市共有石化企业7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且茂名市还具有省级石化产业园――茂名石化工业区[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自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协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建特色高校、多方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

我校具有悠久行业背景及行业特色办学历史,与众多石化企业合作关系良好,且我校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巨大的石化产业带的核心位置,如茂名石化2000万吨/年炼油及乙烯100万吨/年、广州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惠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揭阳20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东兴8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中科1500万吨/年炼油、北海炼化800万吨/年炼油、钦州炼化1000万吨/年炼油、海南炼化800万吨/年炼油等[2,3]。我校产学研项目多与这些石化企业签订,并与其中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国家特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09年,我校与茂名石化合作建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产学研基地”,建设包括科研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及成果转化为合作内容的“四个中心”和“三个基地”共7个项目建设。2011年,由我校与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和广州石化三大公司共同组建的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这标志着我校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校与近40家企业(多为石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学校有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即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与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果蔬加工与贮藏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二、学科建设突出行业特色

我校自2000年升本后的第三年,即2003年就启动了首轮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此为之后学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月,学校明确提出“吹响学科建设的冲锋号”,掀开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高潮。2012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三大学科同时跻身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行列,这三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均体现了鲜明的石化行业特色,在学科建设良性带动作用下,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5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茂名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茂名市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78项,专利授权80多项。我校学科建设的五个方向:一是调整优化,彰显特色优势;二是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团队;三是提升科研质量,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四是深化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五是以学科建设“龙头”,进一步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我校还积极参与和承办高层次国际会议。2014年8月14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功承办了第九届中国通信与网络国际会议。另外,每年学校均有众多教师出席国内外会议,进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举办和参与高水平会议,加强了与会者彼此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我校知名度,促进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

(一)政府、企业及学校共同建设行业特色高校

2014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大石油公司”)签订四方共建我校协议。据协议,广东省将支持我校根据国家石油石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强化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高层次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对学校予以扶持,大力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使学校成为培养石油石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三大石油公司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参与公司科技攻关以及国家和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支持我校建立公司科技研发基地和在职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支持我校建设发展,在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科研平台和在职培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优秀毕业生献身石油石化事业。学校将紧抓四方共建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服务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加快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石化品牌高校的步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尤其是广东省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带做出积极贡献。

(二)采用董事会制建设特色高校

坚持面向国内外社会办学,学校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与发展。2010年9月,学校建立董事会,成立了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63家董事单位组成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董事会,开启了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新篇章。我校董事会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友人、合作伙伴开展交流与协作,更好地吸纳各界精英智慧丰富学校办学理念,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董事会是学校办学的参谋,是开展合作的桥梁,对进一步加强广大会员与学校的联系,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扩展学校与外界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构建我校开放式发展格局,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

(一)校企共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石化行业特色人才

我校现有三个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分别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个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石化企业将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有关专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包括企业课程、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深入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和学习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管理。学校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岗位需求、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并协助公司完成员工的继续教育;实现协同培养,合作共赢。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将对我校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起到示范作用。

另外,我校还建立了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现代通信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石油化工实验与实践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等。这些中心及实习基地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我校特色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高级技能型创新人才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通知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友好协商,决定就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进行合作,共同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试点,并于2013年2月,我校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协议,后经广东省教育厅同意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方案。

举办本科与高职院校试点班的优势: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毕业后实现无缝对接;三是两校的师资和教学各取其长,实现互惠共赢;四是学生在广州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和实习,可以为在珠三角地区实现就业提供极大便利。学生通过试点班的学习,可以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拓展眼界,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自己的才华。

(三)与同行高校等联合培养高层次特色人才

我校与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师生交流等,选拔学生以“3+1”或“3+2”模式到境外合作院校留学。并分批选派部分教师、学生前往交流、学习。

(四)举行高端论坛,研讨联合培养国际化石化高端人才

2008年9月18日,我校隆重举行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同行高校、中石化相关部门、出版社以及茂名市政府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学者,共同探讨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等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规划我校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次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举办目的:能够用战略的思维、以广阔的视野、集专家的智慧、采众校之经验,寻校企之合作,探讨和研究我校今后办学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良策。

2012年8月7日,我校召开了“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石油化工高端专业工程人才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英国阿斯顿大学、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两高校专家学者和六企业人力资源部正(副)部长共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细节,并初步达成一致。本次研讨会加深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认识,加强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有望以此为契机在石油化工人才培养领域建立新型合作培养机制,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石油化工专业工程人才。

(五)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特色人才

2013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第二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8号),我校获批2012年第二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1项、创业训练项目13项、创业实践项目6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我校自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深入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纳入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创新相关管理机制与体制,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人才

2011年7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邀请石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加强工程教育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提高实施工程教育的素质和能力,聘请石化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强化办学条件保障,在办学条件和资源方面向“卓越计划”班级倾斜;让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另外,我校还建立了1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此专业建设点和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专业的建设,为我校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总结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特色,我校自始至终都走的行业特色办学之路。协同创新是加速我校发展的一个契机,自我校2000年升本以来,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特色人才、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根、基于石化行业特色的营销专业人才培育探讨[J]、克拉玛依学刊,2013,(4)、

[2]刘雁,郭福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4

[论文摘要]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建设中,学科专业建设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高水平的大学必须以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院校建设、专业建设、内涵(外延)建设、重点(一般)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科建设 高校发展

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高水平的学校必须以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科建设工作应成为高校发展第一要务。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建设中,学科专业建设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适应职场能力需要的学科专业建设模式,推动高校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型。在具体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学科建设与院校建设、专业建设、内涵(外延)建设、特色发展建设、重点(一般)建设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学科建设与院校建设的关系

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能否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的要求;二是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科学研究是否有创新,是否有标志性成果;四是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正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一所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围绕“学科学发展理论、找科学发展差距、破科学发展难题、拓科学发展路径、增科学发展效果”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解放思想中增强学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院校全面建设。要紧紧按照“质量立校”的根本要求,加强学科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

从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人手,优化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在学校建设上要坚持“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原则,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加快专业改造速度,加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教学实践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科方向,拓展研究领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随着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如何转变学科建设思路、构建适应本科教育需要的专业建设模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是要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势,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技术贡献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推进专业建设。

二是要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科方向,拓展研究领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加强专业学术交流,锻炼专业学术队伍,营造专业学术氛围;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及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思想教育、招生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式、就业指导等具体环节上,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要加强专业教育。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专业教育水平的高低。专业教育,不仅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而且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仅要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的系统化基础理论知识,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作者还必须克服在学科建设上的畏难情绪和思维定式,转变学科建设的思路,创新专业建设的模式,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同时,本着“着眼管用的、抓住前沿的、立足现有的、拓展当前的”原则,加强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应用知识,做到学好专业理论方向,学好专业业务强素质,学好前沿知识求作为。

五是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改造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准绳,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尝试订单式培养,探索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培养方案,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倡导和推进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学科建设与内涵(外延)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在实践中具有注重内涵和注重外延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注重内涵的学科建设更多关注学科内部要素的优化完善。要谋求高校发展,不仅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质量。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正确处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探索科学配置、有效整合、合理使用院校现有资源的途径,实现高校规模、结构、层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始终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摆在学科建设的首位,在以下五个方面舍得下真工夫,花大力气,经得起失败和反复,逐步推出代表学科水平的大师与大作。

一要加强实验室(中心)的整合和建设力度,购置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完善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要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寻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三要以前瞻}生的学术眼光,适时提出和精心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抢占特色专业发展的前沿,形成特色和优势,增强在同类学科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要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升科技成果水平。五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广泛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与听课、沙龙与博客、网上教研等活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针对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实施中的难题,组织团队联合研究攻关,形成教研人员与学校实践工作者的研究共同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举办优秀课教学观摩活动和专题讲座、有效教学论坛、有效教学优课评选、有效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加强对有效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齐头并进。

四、学科建设与重点(一般)建设的关系

在学科建设的全局中,重点学科对非重点学科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重点(一般)学科对重点学科具有支撑和补充作用。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学科建设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在突出重点方面的同时,不能忽视重点(一般)方面。

重点学科建设并不能必然地带动重点(一般)学科的发展,如果不注重投入和扶持,重点(一般)学科建设的水平就会与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造成两极分化,最后制约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在筹划和指导院校学科建设中,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高地。在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的同时,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强化主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培育新兴学科的原则,制定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使重点学科建设与非重点学科建设相得益彰、良性互动、整体推进。

要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开放式的信息化高等学校科研辅助体系,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最新的文献资源;建立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加大重点和非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在不断丰富电子数字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强本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教学科研提供特藏服务。

五、学科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关系

坚持特色发展,就是坚持学校发展的经验,坚持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和特长。因此,作为工科院校,更应该突出自身的个性特征,注重发挥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在发展要求上,要紧紧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稳定专业发展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改革、提高特色专业质量,大力推进学科的特色发展。

一是要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学科带头人,不断优化学术队伍的知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保证教师队伍能够持续地承担高水平应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断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形成比较完善的导师队伍。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团队建设。选聘优秀的特色学科带头人,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任务,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建设具有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

三是加大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力度,凝练学科特色,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研究手段,为教学、科研创造硬件条件和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与高层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通过联合申报项目、联合开展科研工作。联合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动科研水平、成果层次的提高,从而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五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进一步凝练特色学科方向。围绕现有学科方向,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强化特色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与特色学科相关的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5

【关键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有效嵌入;教学科研;服务;创新

一、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在2002年2月再次修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总则中,“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的职能被再次明确提出。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信息服务职能,都显得尤其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不再仅仅侧重于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单纯的文献信息,而其教育职能与为科学研究提供深入服务的职能不断发展。教育职能从最初仅限于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及做好配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作变化为在营造校园文化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职责中扮演重要角色。[1]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的服务也从最初仅以“静止”的模式提供相关文献资源变化为“动态”的提供更具体,更有深度的学术信息的服务。而近十年来,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变化也促使其在完善知识传递体系、整合学术信息资源、更多地介入课堂教学及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的方面有所作为,教育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专业服务的新职能得到进一步彰显。[2]

已有研究在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方面达成的共识包括: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课堂教育、实践、实验室教育共同构建了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然而,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来看,由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很少涉及高校图书馆工作;而在图书馆学领域,对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研究也仅局限于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针对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利用教育等单一领域。对于图书馆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与课程的紧密联系缺乏思考和实践,对于图书馆教育与办学特色、学科特点有效融合并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具有的独特作用尚且缺乏思考和实践。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实践也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研究,只是停留在具体工作层面,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3]

而在对于高校图书馆为科学研究可提供的服务方面的研究,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欠缺,基本只提出了其重要性,只笼统考虑了作为科学研究有利支持的图书馆应怎样提高服务科研的意识与方法,并未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而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高校图书馆有效嵌入教学与科研――线服务的新思路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未来高校图书馆融合办学特色与学科特点的教育职能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对高校图书馆参与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方法指导,促进高校图书馆特色教育职能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构建依托校园网的和图书馆网站的技术平台,开展知识传播、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传统课堂教育之外的新型特色图书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应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4]而在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对于有深度的专业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嵌入科研课题组的学科化服务,提升科研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节省科研时间,推动特色学科研究发展等问题将亦是高校图书馆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5]

通过对目前普通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教学与科研服务的信息资源及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系统的整合,对教学机构的现有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对科研课题组所需服务内容及方式进行探访,再融合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科特点,探索创新属于图书馆特有新型教学与科研服务模式,发挥图书馆在特色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服务职能,是高校图书馆有效嵌入特色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可行途径。

三、高校图书馆有效嵌入教学与科研――线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对高校图书馆有效嵌入教学与科研一线服务的途径与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第一部分,即对具有学前教育办学特色院校图书馆嵌入提升教学职能的研究中,以对现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现有教学模式与目前图书馆对学前教育教学提供的辅助方式与内容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目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学前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包括理论课堂与实践基地教学相结合,以文字、图像、视听、表演等不同手段,师生研讨沟通及团队合作学习的多样教学途径。但在教学资源上,授课教师为整理适用资源需要在备课时投入大量精力,无法集中于教授过程,而学生对于较为单调的教学主题与单一的切入观点也相对无法产生强烈兴趣或引起共鸣。通过探访教学一线的实施者,结合学前教育教学特点、难点以及图书馆具有丰富馆藏资源、学前教育专库及拥有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众多馆员的优势,根据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自身目前可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与方式,对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图书馆教学可使用的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初步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可实践性的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与课任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每周教学计划,在本校图书馆学前教育专库中建立专架,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具备预习、复习周内教学内容效果的,或能提供相关知识补充的专业书籍,并在本校图书馆网站、公众微信号上,任课教师也可将希望学生阅读的书目提供给图书馆,由图书馆统一归类至专架。

其次,是有效利用图书馆多媒体设备,在LED屏幕、音像室、学术报告厅等地循环播放本周专业课教学相关媒体资料,由学生自主选择观看。[6]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即为图书馆直接参与教学职能的部分。由从事不同专业研究的馆员,在个人专业领域内以如何在众多资源中选择、综合、获取所需知识为切入点进行授课,并介绍课外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具体授课方向为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研修的课程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教育学等;授课模式可根据个人特色进行设计;授课时间为学生课余时间,且不定期进行。图书馆员还不定期对学前教育相关精品书籍或近期有重大研究及现实意义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解读,从专业的角度挖掘资源中所蕴含的精华信息,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并上传至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机及图书馆网页,由学生自行观看,由此达到图书馆直接参与教学职能,并以“动态”的服务模式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目标。[7]以上方案在本校小范围实践,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当然依然存在与教学部门缺乏沟通,馆员自身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在对具体化的教学方案进行测评,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后,基本可进行全校范围内的试推行,从而使图书馆将服务与教学有机结合,并突显出办学特色。

第二部分即对学前特色院校图书馆嵌入科研服务的研究与创新中,第一阶段是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现有的科研服务理念进行提升与创新,有效嵌入科研课题组学科化服务的理念,提出变被动为主动的可行模式。目前,图书馆对科研的服务仅限于静态的、被动的提供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源,然而相关资源数量大、质量参差不齐,具体研究方向也大不相同,因而科研课题组在材料筛选利用上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严重影响了科研进度。针对这种单一而落后的科研服务方式,以及对学前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发展需求,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数据专库及课题组学科化服务的新模式。[8]通过与学前教育系相关校内科研项目进行合作,将新的服务模式进行实践检测,由馆员全程参与课题并提供学前教育专业各类文献、数据、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专业、系统化的提炼,而其他组内成员可在由图书馆整理、集中并科学分类的学前教育数据专库中搜索研究需要的辅助资料。这一服务创新在科研课题组中受到好评,研究人员均表示这样“主动”的学科化服务为他们的研究节省了时间,创造了新的研究可能,减少了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为研究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也将本次对学前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科提供的具体服务模式所获得的成功及遇到的问题及时整理并进行改进,在整合理论创新与实践效果后,提出了可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的学前教育专项科研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式。[9]

四、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服务模式创新的思考

在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的图书馆有效嵌入教学、科研一线服务探索中,为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手段在静态与动态上的统一是关键,即以信息资料的流通、阅览为基本服务方式与对相关资源内容的二次整合、开发创新和再利用相结合,萃取出不同信息资源中的精华, 使之处在最活跃、流通率高的状态,进而内化进入师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被吸收、利用、创新,从而达到为教学与科研提供更具深度、更具内涵、更专业化知识资源的目的。而图书馆对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方法需要“主动”与“被动”的结合,即是要将以往单纯储备信息资源以供学生进行自主、独立思考与学习,科研人员自主进行检索等与新型“主动”服务模式相结合。“主动”包括图书馆通过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对学生进行导读、参考咨询及其他创新型教学服务,对科研人员所需知识进行系统、专业化提炼,提供课题组学科化服务,参与科研全程等。通过这样的统一,使教学过程生动化、丰富化,科研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节省科研时间,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的能力及服务科研的水平。而针对本校学前教育办学特色,图书馆结合实际探索出由图书馆在普通资源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完成的特色教学与科研服务模式有利于学前院校的特色教学研究发展。

【注 释】

[1] 李湘鸿、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演变及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 张凤巧,苑士涛、加强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9、

[3] 李志,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

[4] 寿先红、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提升与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

[5] 李彦芝,王媛、嵌入科研过程――学科馆员服务的新向度[J]、图书馆学刊,2012(8)、

[6] 赵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提升与创新[J]、现代交际,2014(4)、

[7] 马骥华、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及创新研究[J]、创新教育,2014、

[8] 图书馆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4)、

[9] 任玉梅、加强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职能的探讨[J]、晋图学刊,2004(3)、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6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趋同化差异化竞争特色办学

[作者简介]李斌琴(1980-),女,福建福安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卢志成(1979-),男,福建南靖人,嘉应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高等体育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10xjy02)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专业设置模式改革的视角”(项目编号:2010tjk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08-04

一、高等教育: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生存与发展,任何组织都要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同样,竞争已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领域。”①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政府的调控为主,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到立法、规划、评价,小至高校的办学目标、培养计划、机构设置、人事安排、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均通过各种制度予以严格规定。在此背景下,高校依附于政府,并无实际办学自,只需依政府的指令行事,而无须太多考虑外在的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计。因此,大学之间虽存在一定的既得利益冲突与矛盾,但作为资源拥有者与调配者的政府在主观上鲜有让大学进行竞争的意图。作为非完全独立的行为主体,大学也基本上没有竞争的想法和欲望,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竞争有意无意被掩盖了。②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与优胜劣汰原则被逐渐引入,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已经得到承认及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学也正逐步失去过去政府提供的全面保护,必须走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取资源。竞争既是大学获取“稀缺资源”、战胜对手的手段,也是现在乃至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方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是这个竞争大潮中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支流。

资料来源:赵应生、洪煜、钟秉林发表在《教育研究》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一文。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中的弱者

我国现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62所,而目前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趋同,这在其发展定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均有体现。如,定位向“985”“211”大学看齐,争当“一流”、争变“研究型”;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专业高度雷同等。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趋同的后果就是大家在同一平台内进行同质化竞争,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而事实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同质化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各级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是有高低之分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高低既有办学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维持和获取办学资源能力的强弱。我国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教育场域“是一个等级严格的金字塔式的系统,自下而上分别是民办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地方专科学校、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重点高校、百余所211高校、三十余所985大学、8所所谓‘重中之重’的985大学,最后是位于塔尖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③对处于高等教育场域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与处于高等教育场域顶部的高校有较大差异,成为竞争中的弱者,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政府经费投入:亲疏有别。当下,我国高办学经费的投入虽然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但是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依然是主要部分。在教育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依据是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位置高低,选择“亲疏有别”的重点投入政策。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部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高校则由地方政府承担。④地方院校受地方政府工作财力不足的制约,经费保障水平与中央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且二者之间有扩大之势(如右表所示)。除此之外,对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部的“211”和“985”工程项目的高校还能从政府获得“超国民”待遇,得到额外巨额资金投入。如,在“985”工程一期项目的“2+7”格局中,定位于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和清华,三年时间内从教育部各获得18亿元的投入;其余最初定位“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也从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获得三年10亿元左右的投入。⑤在长期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大幅度的经费支持对高校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众多地方高校受经费投入水平的制约,仅能维持基本运转,用于教学和科研的经费严重不足。

2、招生被“忽视”与就业受“歧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金字塔体系,使得不仅政府根据这个金字塔体系进行教育规划,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如家长、考生、用人单位也以此为标准自上而下考量大学的“优劣”。在他们眼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北大、清华及其他“985”“211”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学生进入这类大学学习,不仅是家长培养子女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将来可能比进入处于金字塔底部“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出路。因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院校自然是考生、家长们报考的首选,而位于底部的地方院校则往往被“忽视”。这也使得一些地方院校开始陷入了“生源危机”,不得不降低投档分数线方能勉强完成招生指标。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依据高校在金字塔体系中的位置高低判别毕业生质量“优劣”,毕业生的“出身”对其就业极为重要,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其就业率也明显低于211、985院校。《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年)》的调查显示,2007届、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90%,非“211”院校毕业生则为90%、87%。

3、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是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各院校出台了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安排配偶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地级市,有的甚至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城市。无论是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院校的财力、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基础与氛围、工作环境、发展机会都与一些重点院校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众多高层次人才宁去大城市的专科院校也不愿落户在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如此,既有的人才亦有可能留不住,或被其他院校挖走,或读博离校。

4、科研竞争:先天不足。由于大多地方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的专科办学阶段,科研基础条件差、对科研工作不重视,地方院校的科研普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这使其科研竞争力明显落后于“211”“985”大学,突出反映在其承担的课题上。如在2006~2010年公布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地方院校承担的数量不到1/4⑥,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更少。

三、差异化竞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性选择

面对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竞争及其弱势地位,如何突出重围?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作出抉择的问题。在自然界,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各物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竞争,生态位重叠程度越严重,竞争越激烈。此时,为减缓竞争压力,处于同生态位的物种会选择生态位分离或移动的方式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即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

在社会领域,差异化竞争已是经济学、管理学各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主要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的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该理论认为两个以上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不变的规模收益生产同类产品,以边际成本销售,会失去获利空间。回避伯川德悖论的最现实和最常见的做法是实现产品差别化。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差异化竞争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组织的研究,用来分析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又受其制约,而社会发展又是复杂、多样性,其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再加之我国的区域、城乡之间在社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等教育只有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才能灵活应对这一多样化的外部环境。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个人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亦是多样性的,大学也应差异化发展,以满足社会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伯顿·克拉克曾经断言,“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⑦。也正因如此,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已成为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的共识。从本质上讲差异化竞争就是追求独到之处,以特色求发展。⑧潘懋元先生也说过:“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虽然,当下对何谓办学特色有不同的理解,但可简单地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应该是对差异化竞争的最好诠释。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在高等教育场域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需讲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合适的发展空间,强化自身的独特性、稀有性,走出发展初期的向金字塔顶端的院校模仿的泥淖,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劣势,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特色办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的路径

总的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特”,要体现两点:其一,地方性。即面向地方,立足区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为其使命,脱离了这一点,新建本科院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存和发展之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具特色。不同区域在文化积淀、经济发展重点及社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形成自身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本科院校正可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确立服务重点,进而突出特色,最终形成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二,独特性。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管在其办学定位,还是专业设置、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要和研究型大学、高职等其他类型院校有所区别,为自己争得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因此,具体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通过走特色办学之路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目标追求过程中形成的。但若无合理目标与科学的定位,不仅难以形成特色,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大学并无实际办学自,这也导致其“无目标办学”,以致一些院校经过几十年发展仍“原地踏步”。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应立足区域,科学定位:首先是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即学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即使未来办学层次提升,获得硕士点博士点,招生面向扩展,但是社会服务面向与发展空间仍主要是学校所在区域。其次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办学,强化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重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如广东嘉应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其定位为办出“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基于此定位,嘉应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的活动,2008~2009年该校受当地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为其制定《兴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不仅获得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点打造特色新专业,吸引生源。社会需求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专业的设置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密切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迎合地方社会需求方能创出特色。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大相径庭,各有特色,这对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自然会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区域的重要产业往往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技术、人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其区域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如福建龙岩学院根据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需要大量研究、开采煤炭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现状,果断地增设了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并与福建省煤监局、省安监局合作办学。龙岩学院为煤炭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而企业则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学生提供学费、专业奖学金,并分配工作。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成为龙岩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专业。

3、探寻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区域特色课题。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之一。受办学条件等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得部级、省部级课题的机会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院校在科研方面可以无所作为。地方院校完全可面向区域特色文化,以研究区域特色课题作为科研的突破口。一是寻找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区域特色文化。如广东嘉应学院依托地处客都梅州的区位优势,成立客家研究院,其客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项特色在海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也因此成为获批准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展特色“产、学、研”课题研究。地方院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考核应淡化“级别”,鼓励教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直接为区域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科研拓展至当地企业,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并以此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和科研项目与资金,实现院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如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成立“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将其打造成校、企联系的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对煤炭行业的重大课题展开技术咨询,针对企业对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迫切需求和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确立研究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煤炭资源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抓煤炭行业特点及专业特色的研究,带动了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科研的长足进步。

4、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特色办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设计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的,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而满足社会需要。为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区域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设计,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拓宽其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筑实践锻炼平台。重理论、轻实践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需要。如嘉应学院通过建立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与当地企业长乐烧酒业公司开设“长乐人才培训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开设“移动人才培训班”,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契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需求,打造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开展学习培训、营销实操、企业实践等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5、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不管是区域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还是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课题的开展及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都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归结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在这些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人才紧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对特色办学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也是个考验;二是教师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紧缺,有的老师固守已有的理论研究,不愿拓展在实践能力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因此,为更好地实施特色办学,落实差异化竞争发展策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要,以优化结构为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对于前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一是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建立特色学科带头人引进的保障机制,确保特色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内部培养也不可少,毕竟现有的教师对于学校的特色办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更多的积累与准备。二是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把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学校的长远规划做准备。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年为一周期,并给予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即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做好柔性引人工作。对于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必尽求为我所有,但能为我所用即可。对于后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挂职,特别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引进人才时要加强对其应用性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特别注意教师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是否适合相应专业、满足该专业的需求;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可以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定期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注释]

①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88、

②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

③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8、

④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0):5、

⑤宋维强,廖媛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27、

⑥孙继英,刘兆文、地方院校的科研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52、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7

关键词:服务;高校党校功能;拓展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高校党校原有的功能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和党的全新事业,高校党校必须大力拓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新时期对高校党校工作的新要求,必须积极主动研究、探索、实践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积极扩展党校的功能和作用。着力于党校的服务拓展,是党校功能拓展的新视角,定位于服务是离校党校功能的根本点,也是高校党校功能拓展的出发点,高校党校功能拓展可以通过宣传服务、科研服务、德育服务等途径得以拓宽。

一、着力于宣传服务,发挥高校党校在理论宣传中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党校是“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主战场,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常规理论培训教育功能之外,必须拓展宣传服务功能,高校党校要像传真机一样传达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不仅不能变质,而且还要及时。上级党委作出决策,党校在第一时间就要有所反映。高校党校拓展宣传服务功能,要利用党校提供的舞台,大力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努力做到“三个最早”,即中央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上级部署决策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基层师生重要典型和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

高校党校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理论宣传工作,应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具体宣传服务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双向互动,切实改变以往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采用平等的、说服教育的方式,充分尊重师生干部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宣传对象积极参与,在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注重贴近实际,深入了解和掌握广大师生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宣传,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宣传效果,衡量理论宣传工作,不能只看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活动、写了多少文章,更要看实际效果,看师生干部群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理论宣传的内容,是否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其次,高校党校做好宣传服务工作要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多用事例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多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手段和语言,不断增强宣传服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广大师生干部群众,要在党建课题研究、党建政策调研、学校形势任务课程建设、“两课”等领域发挥党校的思想阵地作用,作好服务工作。创新党校理论宣传服务工作,还要求必须深刻把握时代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积极以网上党校为平台,网上教学、网上论坛、网上答疑、网上知识竞赛等为载体,充分拓展对外延伸宣传教育的功能,扩大影响面,为党员干部网上学习提供便利,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有效平台。

二、着力于科研服务,为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还指出,党委对党校领导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显然,《条例》赋予了党校科研前所未有的重要职责。高校党校作为高校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阵地,必须拓展科研服务功能,发挥好党校科研服务的重要作用。

1 要准确定位,把握方向,提高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自觉性

拓展高校党校科研服务功能,需要深化对高校党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分析高校党校的自身特点,研究高校党委对高校党校科研的需求,探索高校党校科研的发展规律,这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关键。首先要明确任务。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给各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定位是,“坚持科研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以科研为基础”把科研工作摆在党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位置,这是党校拓展科研服务的客观要求。其次,把握高校党校的特点,选准科研服务的突破口。党校科研工作的“四个服务”的方针,是发挥党校科研服务作用的基本要求,它虽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重合,最终统一到党校事业和党的事业发展中。对高校党校来说,具有贴近基层、贴紧实践的特点,集中了一大批社科研究人才,同时又具有联系服务地方的优势,因此在把握上既要有全面的观点,但也不能完全并列,应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应根据不同的高校的具体条件而定。第三,高校党校科研服务必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工作中围绕高校的工作重点,谋在前,干在前,积极向党委献言献策。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向学校党委提出发展新战略。

2 要完善机制,锻造队伍,增强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本领

高校党校事业发展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证。高校党校拓展科研服务功能,仅仅有“想作为”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过硬的队伍,能肩负起为学校党委服务的责任。为此,要从高校党校的实际出发,首先建立完善促进科研发展的有力保障机制,如制订完善科研工作制度、科研考核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实现科研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为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其次,要不断加强党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把工作经费向科研倾斜,第三,要根据党校工作需要,吸收高校社科领域高层次的人才,为党校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人才支撑。第四,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党校师资和科研骨干的素质。如:要求每个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明确奋斗目标,长期坚持,努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行家;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其它著名高校进修学习取经;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作用,每年定期举办教师进修班,学习业务,研讨教学和调研方法,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专题培训,为搞好科研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要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提升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水平

高校党校要拓展科研服务功能,提升为高校党委决策的服务水平,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离开研究团队,仅靠个人单打独斗,往往是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中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助,集体攻关的工作格局。首先要下大力气进行社会调研,根据高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

热点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大力进行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要选好课题,集中精兵强将联合攻关,要拿出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精品力作,真正承担起高校党委决策思想库的重要使命。要把科研工作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推动高校跨跃式发展和解决当前制约高校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上,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其次要整合高校资源,形成攻关合力。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有保证,党委领导及党校领导带头牵头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主持科研调度会和课题研讨会,及时协调调研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调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人员的安排上,根据课题的需要和教师的特长,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兵力,协作集体攻关。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从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力求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依托外部优势资源借势发展。发挥各二级学院分党校贴近学院基层的优势,设立调研网点,吸收分党校优秀的教研人员参加,就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可随时调研,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启发教师的思维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的深化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减少调研的时间成本,确保调研的真实性,同时也带动了二级学院分党校的科研工作。

三、着力于德育服务。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途径

同志曾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高校的校中之校、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部门的高校党校,对此更是责无旁贷,更应大力拓展德育服务功能,更应在这方面发挥出其他部门和单位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德育”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且有着特殊的多层次结构。一般来说最基本的是指基础文明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是属于德育中高层次的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的问题。高校党校德育服务功能应定位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引导和帮助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一点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高校党组织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任务。

高校科研的特点篇8

一、高校办学特色的意义建构研究

研究高校办学特色,必须首先澄清和厘定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即对高校办学特色进行意义建构。

(一)高校办学特色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办学特色?这是高校办学特色研究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它决定着办学特色其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界定,比较有权威性的、经常被人们引用的是:“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所创新,是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1“]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2]1“7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3“]高校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独创的、优良的、比较持久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创新性办学特征。”[4]从上述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定义可以发现,人们对办学特色的认识和理解虽然研究的视角有别,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都只不过是表现在具体形态上的一些差异,而在本质规定性方面却是较为一致的:即都认为办学特色是高校所具有的独特、优质的个性风貌;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并经常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办学特色更多强调的是个性和差异,其内涵更具有多元化的突出特征。

(二)高校办学特色的特征分析

办学特色的特征即办学特色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办学特色本质内涵,而且有助于对办学特色的内在规律性进行揭示。对于办学特色所具有的特征的研究也是见仁见智,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有学者认为,高校办学特色具有个性与共性相统一、无形与有形相统一、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理念与实践相统一、软约束性与强制性相统一等五个特征[5]77。有学者把原创性、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实践性、导向性和多元性看作高校办学特色的最突出特征[6]。还有学者则主张,高校办学特色不仅具有一般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特有的基本属性,即生成性、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实效性[7]。不难发现,研究者虽然对高校办学特色的特征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都十分肯定高校办学特色所具有的优质性、独特性、发展性、稳定性和导向性等鲜明特征。优质性和独特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深层本质,发展性和稳定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外在形式,导向性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作用功能。

(三)高校办学特色的结构剖析

办学特色的结构是指办学特色由哪些要素构成,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关于办学特色的结构,有研究者根据高校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把办学特色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两大类,又根据办学特色的可感知程度和抽象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完全的物化层、行为特征层和理念层[8]。有学者则从思想、主体、模式和环境等四个维度把高校办学特色的结构划分为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主体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9]。还有学者把高校办学特色的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理念层面,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与原动力;制度层面,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约束和规范;行为层面,是高校办学特色中相对容易识别的部分;办学效果层面,是一所高校最为外界所广泛认识的特色[10]58。笔者认为,高校办学特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系统结构中,各要素之间彼此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从而共同影响和决定着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在影响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诸要素中,有些属于支配性的中心要素,有些则属于被支配性的边缘要素。中心要素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高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对高校社会声誉的表现起着决定作用;边缘要素则配合和辅助中心要素发挥作用。高校办学特色结构的研究,一定要明晰哪些是中心要素,哪些是边缘要素,以及它们各自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机理,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办学特色的不断形成。

二、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研究

任何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都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也不例外。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呢?学者们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纵观国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有:办学特色是以凝炼的办学理念为基础的;办学特色是靠优势学科对社会的贡献来体现的;办学特色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来支撑的;高校校长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20。有学者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顶层因素层次,是办学的基础环境部分;内核因素层次,是高校教育发展战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依据;相关因素层次,包括了与办学特色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诸多因素[11]。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两部分,即外部因素,包括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导致办学特色形成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使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缺乏科学的分类指导和政策倾斜,刚性的高校评价制度形成负面的导向作用;内部因素,包括缺乏形成办学特色必需的思维品质,办学定位不清晰影响高校对自身的全面认识,学科优势不明显找不准形成办学特色的切入点[12]。上述研究表明,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既有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如政策层面的,社会人才需求层面的,高校之间竞争层面的;也有来自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决定了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不同的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文化对高校办学特色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对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差异,研究者并未作出详细的论述,今后研究时要加以重视。

三、高校办学特色的构建策略研究

既然办学特色如此重要,高校当然应当花大气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此,高校办学特色的构建策略研究就成了研究的热点,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是相当丰富的。有学者认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必须注意落实办学自,保持高校的独立性;突出校长的地位和作用,使办学特色建设成为校长的自觉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和传承办学特色;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设计目标,制订和实施建设计划[5]79-80。有学者指出,高校办学特色创建的基本思路是弘扬学校传统,升华办学理念;定位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学科建设,优化院系结构;重视科学研究,增强社会服务[13]。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挖掘办学历史,传承高校精神;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创新办学理念,培植于实践中;挖掘办学优势,选择特色项目[14]。还有学者则指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应以品牌学科建设为核心,强化学科专业特色;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为办学特色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培养特色人才为目标,造就高素质的卓越人才;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为支撑,不断提高办学特色的社会影响力;以战略管理为保障,建立健全促进办学特色建设的体制机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动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办学特色建设的文化氛围[10]59-60。可以看出,对高校办学特色构建策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高校办学历史的长短,办学定位的差异,办学层次的不同,以及办学条件的好坏,所提出的办学特色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由此可见,在研究高校办学特色构建策略这一问题时,如何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差异,如何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策略与路径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将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突破口。

四、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展望

(一)加强高校办学特色跨学科整合研究

所谓跨学科整合研究,是指在科学分化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活动,是为了解决某一复杂的社会或科技问题而使不同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重要手段。跨学科整合研究由于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与综合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因而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高校办学特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教育学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生态学的问题。高校办学特色的研究若能借助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把高校办学特色问题放到一个多学科框架里进行分析,不仅能开阔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视野,拓宽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思路,而且还能克服单一研究视角带来的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缺陷和盲点,从而十分有助于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深化和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突出高校办学定位研究

高校办学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职能和条件、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参照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在清醒认识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类高校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特色,并确定服务面向和发展目标所进行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办学定位问题是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而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高校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高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但只要发展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清晰,并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就一定能办出特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谈到特色,必然要涉及学校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

(三)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实践取向研究

高校办学特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对高校办学特色进行理论研究,透过纷繁复杂的外部表象揭示其内在本质与规律性,这是极为重要的。但理论研究的最终旨归是指向实践并指导实践的。高校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也必须秉持实践取向,使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从以往高校办学特色研究来看,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整体性、概括性研究多,具体层面和领域研究少;局限于从外部大环境对高校办学特色影响的研究多,而从高校办学特色自身揭示其“应然”和“实然”的研究少;对发展理念和问题的研究多,对可操作性路径和策略的研究少。由此导致了大多数研究只停留于理论和设计层面,没有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和为了实践进行研究。突出高校办学特色的实践取向研究,研究者需要从高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中挖掘研究课题,多在操作策略层面上下功夫,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前高校的办学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四)强化高校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

“机制”一词最初主要是用来描述产生自然现象等的物理过程或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之中。机制的基本含义包括下列要素:一是事物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二是表现为一定的运动方式;三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四是运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构成部分的数量及其联系或影响方式。由此,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可以理解为由高校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工作方式,并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相互影响过程及其运行机体。高校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其形成机制必然会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高校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它既包括外控性形成机制,也包括内源性形成机制;既包括设计性形成机制,也包括自发性形成机制。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处于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一方面它有助于探讨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另一方面它直接影响高校办学特色的实践运用和实效性的提升。因此,加强高校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研究,将是今后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水利工程问题(精选8篇)
  • 下一篇:自然环境特征(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