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我的舞蹈老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6 栏目:写作范文

我的舞蹈老师篇1

【关键词】 舞蹈钢琴伴奏 “分级设立”

舞蹈钢琴伴奏音乐“分级设立”是我院(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领导和钢琴伴奏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重新编写教学大纲过程中共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它根据从中专一年级新生到本科四年级共九个层次舞蹈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进度、舞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对音乐理解接受程度等方面对舞蹈钢琴伴奏的曲目进行了旋律、节奏、风格、篇幅、调性等方面的规定,并根据不同的级别承担了音乐对不同舞蹈学生的感知理解功能。根据我院舞蹈教学大纲,我院舞蹈专业共设五年制中专和四年制本科,在这总共九年的舞蹈专业培养方案中,舞蹈专业学生从入门向更高一级的舞蹈学习,进度循序渐进,程度由浅入深。

一、“分级设立”提出的原因和针对的问题

1、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不仅提供必须的乐音,同时还承担着对学生音乐感知理解能力的培养。以钢琴伴奏的形式参与舞蹈课堂教学,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乐感、节奏感、表现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而不是为动作而动作,为技巧而技巧的单纯肢体语言。无论是在舞蹈的训练还是表演中,都应尽量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舞姿去表现音乐,表现情感,让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的表现力的最基本途径就是通过课堂的训练和剧目的排练,因此,在舞蹈课堂教学中,钢琴伴奏不仅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合适的旋律和节奏,还要用优美的音乐来调动学生舞蹈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用音乐来赋予她们舞动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并最终用舞蹈语言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舞蹈表演达到音乐和舞蹈完美融和的艺术境界。

2、教学未有较为统一的大纲教材,教学多靠钢琴老师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我国的舞蹈事业起步较晚,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才得到发展,随之,我国的专业舞蹈学院、师范类院校舞蹈系逐步兴起,并且在教学中普遍使用钢琴作为舞蹈课的专属伴奏乐器。但就笔者目前了解到,除了一些专门的舞蹈院校内具有相关的伴奏教学组外,其他开设舞蹈专业的院校往往缺少正规的伴奏老师和伴奏乐谱,且绝大多数活跃在舞蹈教学第一线的钢琴伴奏老师几乎均为音乐专业毕业的钢琴老师。同时,由于舞蹈钢琴伴奏从教学内容上必须要服从于舞蹈专业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根据不同舞蹈老师不同的教学内容,很难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钢琴老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

3、目前伴奏曲目单一未系统化、程度高低不一。一名专业舞蹈学生的训练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一般都经过了五年中专和四年本科的系统学习,在这长达九年的训练学习过程中,钢琴伴奏始终陪伴左右。但目前出版的舞蹈伴奏乐谱却寥寥可数,(包括舞蹈学院伴奏教学组内部使用的乐谱)远远低于实际需要弹奏的曲目范围,且这些伴奏乐谱(包括舞蹈学院伴奏教学组内部使用的乐谱)均只是将训练的一系列组合音乐陈列出来,并未注明这些曲目分别适合什么年级或程度的学生,所以这就为钢琴老师的教学带来难度,往往出现曲目重复使用;或新创编、改编的曲目未必适合教学;或所选曲目不合适的情况。

二、“分级设立”词源所来,提出的依据和含义

1、“级”的含义。从百度词源查到,“级”有五个基本含义:层次;等级;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古代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量词。其“层次”、“等级”含义基本符合“分级设立”的中心意思。

2、“分级设立”使用范围。“分级设立”的中心内涵就是对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结合舞蹈教学特点进行音乐本体分析和整理,按照不同年级的程度分别选取合适的曲目,因此它基本适用于所有使用钢琴伴奏的舞蹈训练,包括芭蕾舞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身韵等课程。

3、“分级设立”对象。“分级设立”的对象主要指舞蹈钢琴伴奏曲目。

三、“分级设立”提出的意义

1、“分级设立”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旨在提醒伴奏老师更细化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对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结合舞蹈教学特点进行音乐本体分析和整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和内容从而更好地与舞蹈教学相配合。“分级设立”不是一个僵硬的标杆,衡量教学的一切标准,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为广大舞蹈钢琴伴奏老师提供一个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它提醒伴奏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提供教学所需要的乐曲,同时激励伴奏老师综合年级、年龄、教学内容、接受能力、教学风格多方面因素提供更合适的乐曲,承担在教学中用优美的音乐培养学生良好乐感的任务。

2、为老师教学以及创作、改编或选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钢琴伴奏老师往往要自己创作、或根据录音带整理、或改编一些曲目,而这些曲目是否合适,除了依据伴奏老师或舞蹈老师的经验判断外再无其他检验标准。尤其对于刚接手舞蹈钢琴伴奏的年轻老师来说,如何尽快熟悉了解各个年级各门舞蹈课程的伴奏特点和要求,如何尽量避免由于选曲不合适而造成教学上的延误,如何更宽地拓展自己的伴奏眼界和风格,曲目的“分级设立”都具有一定意义。

3、大胆地提出对舞蹈专业钢琴伴奏音乐进行分级设立,在国内舞蹈钢琴伴奏研究方面是一次新的尝试。毋庸讳言,国内对舞蹈钢琴伴奏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对舞蹈钢琴伴奏这一专题进行研究的几乎全部为从事舞蹈伴奏的钢琴老师,他们多为学习音乐出身,在实践中寻找舞蹈教学中的规律,并对此做一定研究。其论及范围大多为舞蹈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及舞蹈钢琴伴奏老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对舞蹈钢琴伴奏音乐“分级设立”尚未涉及。因此,通过对本课题的更深入性研究,有助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论证这一命题,找出其科学性和不足之处,并对舞蹈钢琴伴奏教学工作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珊 、乐与舞的唱和:2007年全国音乐舞蹈研究述评 [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153页)

[2] 张娟、乐者舞之魂――舞蹈钢琴伴奏艺术探微[J]、西安:交 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19卷第2期、

[3] 、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 [J]、北京:北京舞蹈学 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李春华、试谈芭蕾舞教学中的音乐感 [J]、北京:北京舞蹈学 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 屈洪海、琴随舞韵――试论钢琴伴奏教师如何适应舞蹈教 学的要求 [J]、北京: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年增刊、

[6] 吴岳 陈永彤、试论音乐伴奏中的情感转移及力的转化 [J]、 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我的舞蹈老师篇2

我4月份开始参加舞蹈班,我很感谢下关区教研员吴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对舞蹈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舞蹈赋予孩子们快乐生活。

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六上课,我周一和周四下午带孩子们练习,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并巩固舞蹈动作。

通过对舞蹈的接触,我认为肢体是舞蹈的主体,离开肢体就脱离了舞蹈的真正含义。在舞蹈训练中我们作为中介者,起主导作用中不可无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恰当的指导孩子们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感情。跳自己的舞,不等于自己在跳舞;要引导孩子们走进多彩的旋律中,自信的表现自我。

根据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舞蹈艺术在小学阶段的优点:

一,小学阶段开设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沃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奏情感是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舞蹈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学生们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不仅要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与舞蹈律动,记住每一舞句所表现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而一堂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课所需的记忆远远大于文化课。因为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情感是变化的,你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我们还会那么迟钝吗?

(三),舞蹈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舞蹈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小鸭舞,他问孩子们小鸭子是怎么叫的? 孩子们回答:嗄,嗄,嗄,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 孩子们立即用蹒跚的步子学鸭走,而此时教室里根本就没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它是一次高度思维的过程。一个长年坚持上舞蹈课的孩子,要学会很多舞蹈,从各民族的舞蹈到表现各种生活情趣,小动物的舞蹈。当他不能表现老师的创意时,老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进行启发,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开启,他们顺着老师所指的路子联想,回忆,理解,表现,最后用形体体现出来,这时他已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体开始塑造角色。这种早期的开发与锻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智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加舞蹈学习的学生性格各异,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学习中有一些双人配合的动作,还有因队形变形而产生的个人与集体的配合,从而使学生改变自己来适应相互配合的环境,学生从此变得会笑,爱笑而且开朗活泼。

我的舞蹈老师篇3

关键词:文化站;儿童舞蹈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72-01

舞蹈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具体手段,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比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具体教育形式。作为儿童学习舞蹈教育的重要场所文化站,应当担负起培养儿童舞蹈学习的重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儿童舞蹈教育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

一、文化站儿童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包括:律动、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类型。儿童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感受舞蹈的韵味,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舞蹈是身体动作与音乐旋律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因此,舞蹈教育不仅仅靠的是身体的动作,还有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协调旋律和动作,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

(三)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舞蹈学习不是简单的一个人完成的,他要与人交流和沟通,在别人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下学习舞蹈的要领。在文化站的学习中,儿童所接触的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还有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同伴,老师给他们传授知识需要沟通,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遇到问题,无论是和老师还是同伴都需要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的时候,他们与同伴们的交流往往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他们是为了共同目标聚集在一起的,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使他们更有认同感,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举措

文化站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才会更好。

(一)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

儿童从小就会以一些具体的动作来表现出他们的兴趣,但那个时候兴趣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兴趣不持久、易转移,当然对于舞蹈的兴趣也是这样。因此,无论是文化站工作人员还是家长都要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儿童对舞蹈的兴趣,保护他们兴趣的萌芽,并且要最大程度上创设条件不断地给予满足,使其兴趣能够稳定并不断的发展。

(二)善于用自己的兴趣来感染儿童

老师和儿童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儿童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这时老师就可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对舞蹈的兴趣爱好来感染儿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特别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因为这两个部分最容易影响儿童了,具体做法上,动作要细腻、恰当,表情要丰富,面带笑容。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善于用眼神和语言和他们交流;老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语调、语速、语音等都要掌握好分寸,运用得当,暗示性要强。

(三)老师应当具备最基本的舞蹈认知能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舞蹈,儿童舞蹈的学习往往是从民族舞开始的,老师应当掌握基本的民族舞知识,在讲解中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当然,老师还应当了解和掌握现代舞和外国优秀舞蹈的知识,以便于在讲解中可以古今中外穿插讲授,课堂内容更丰富多彩。

(四)老师应当具备基本的舞蹈讲解能力

舞蹈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包括肢体语言,也包括文字语言表达,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舞蹈语言。因此,老师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用自己细腻、恰当的动作去教授学生,还要具备把自己所教的舞蹈转化为更直接形象的语言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求简洁明了、准确无误、逻辑思维清晰。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舞蹈知识,更要向他们传达舞蹈思想,让他们从中得到体会和启发。

我的舞蹈老师篇4

我4月份开始参加舞蹈班,我很感谢下关区教研员吴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对舞蹈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舞蹈赋予孩子们快乐生活。

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六上课,我周一和周四下午带孩子们练习,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并巩固舞蹈动作。

通过对舞蹈的接触,我认为肢体是舞蹈的主体,离开肢体就脱离了舞蹈的真正含义。在舞蹈训练中我们作为中介者,起主导作用中不可无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恰当的指导孩子们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感情。跳自己的舞,不等于自己在跳舞;要引导孩子们走进多彩的旋律中,自信的表现自我。

根据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舞蹈艺术在小学阶段的优点:

一,小学阶段开设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沃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奏情感是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舞蹈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学生们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不仅要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与舞蹈律动,记住每一舞句所表现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而一堂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课所需的记忆远远大于文化课。因为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情感是变化的,你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我们还会那么迟钝吗?

(三),舞蹈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舞蹈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小鸭舞,他问孩子们小鸭子是怎么叫的? 孩子们回答:嗄,嗄,嗄,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 孩子们立即用蹒跚的步子学鸭走,而此时教室里根本就没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它是一次高度思维的过程。一个长年坚持上舞蹈课的孩子,要学会很多舞蹈,从各民族的舞蹈到表现各种生活情趣,小动物的舞蹈。当他不能表现老师的创意时,老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进行启发,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开启,他们顺着老师所指的路子联想,回忆,理解,表现,最后用形体体现出来,这时他已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体开始塑造角色。这种早期的开发与锻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智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加舞蹈学习的学生性格各异,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学习中有一些双人配合的动作,还有因队形变形而产生的个人与集体的配合,从而使学生改变自己来适应相互配合的环境,学生从此变得会笑,爱笑而且开朗活泼。

我的舞蹈老师篇5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实效性提升 策略研究 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舞蹈教学课程布置的现状及调整

受到我国客观情况的限制,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局限性因素的抑制高校舞蹈专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专业教师素养和师资数量,教育形式的调整变化和多样性不够,舞蹈专业课程的安排设置不合理以及舞蹈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等等一系列瓶颈都直接影响着我国舞蹈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前途。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的充分重视,积极去探索我国高校舞蹈事业的教学实效性的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非常慎重和重视。舞蹈专业的高校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精湛的舞蹈专业技能,同时对其文化素质的沉淀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教师必须具备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以外,高校舞蹈教师还应该有扎实的舞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管理能力。此外,我国高校还应该积极培养舞蹈教师队伍,不拘一格地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舞蹈人才来弥补高校专业舞蹈教师数量的不足。

同时在课程布置和高校舞蹈教材的选择上爷应该安排合理,妥当。我国是一个民族舞蹈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的舞蹈传统文化,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尤为重视中国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和中国古典舞蹈的培养和教学。不仅要重视我国当地优秀的传统舞蹈艺术同时,还应该把国外优秀的舞蹈文化和舞蹈元素引入到我国高校教材之中。而舞蹈课程的开设则不能够一味要求培养舞蹈专业技能,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基本文化素养也更需要重视起来,为我国舞蹈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舞蹈人才。

对于我国高校来说,革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是推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局面之下的新需求的涌现,高校舞蹈课程的传授必须要慢慢杜绝过去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鼓励学生求同存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舞蹈创新能力,同时为我国舞蹈形式的创新注入了一股清泉。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完成编舞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模仿,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勇于对不合理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思维模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共同去思考问题。同时就学校来说,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以便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舞蹈教学的要求。除了练功房和普通的教室,学校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设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更完美地吸收课堂上所传授的舞蹈专业内容。

舞蹈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还是一种人文情怀和民族传统的直观体现。作为一种艺术美的传承,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还要对美学,对人文历史,对风俗民情和文化素养上苦下功夫,因为仅仅依靠苦练舞蹈姿势或许并不能够体会到舞蹈所要表现出的灵魂和神韵。学校应该开设一系列美学课程和艺术欣赏课程,使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把握舞蹈思想和舞蹈心理的基础上,提升舞蹈表演能力。

2 舞蹈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位优秀的舞蹈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舞蹈功底,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舞蹈老师,不仅应该具备一般老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心,还要有表演和示范的能力,能自己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掌握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为了提高舞蹈教师的素质,学校应该鼓励老师不断学习,多参加舞蹈学术交流,掌握舞蹈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舞蹈知识。

(2)做好选编教材工作,科学地选择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舞蹈教学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循序渐进的教材,避免过于深奥的教材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3)调整现有的舞蹈课程设计。在舞蹈课程的设计方面,不仅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保证足够的课时量,还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分化。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评析、舞蹈实践课的比重分配要合理,适应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技能的稳步提升。

(4)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我国舞蹈教学的传统方式,就是采用学生听、老师教的“贯入式”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舞蹈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容。另外,要让学生对寄托在舞蹈中的感情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只有带有感情的舞蹈,才能深入人心。

(5)丰富舞蹈教学的手段。科技不断发展,许多现代教学手段在舞蹈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舞蹈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多数学生可以欣赏到国内外的一些经典名著,从而提升自己的舞蹈鉴别和欣赏能力。

(6)舞蹈教学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目前我国舞蹈教育与人文社会脱节,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深入理解。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对其风格特点和文化底蕴进行细致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更加系统的学习舞蹈技能。另外,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机会,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准确地对一些舞蹈作品提出相应的评价,学会辨别舞蹈作品的好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作品,有老师做出专业点评,让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表演,然后相互点评,老师再对学生的点评给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

[2] 李炜,任芳、对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1、

[3] 张沛、高师舞蹈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

[4] 刘斌、高师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学教育家,2007、

[5] 郭莉、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文教资料,2006、

我的舞蹈老师篇6

在平时学习以及才艺培训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完善,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以幼师舞蹈教学为例,首先简述幼师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及意义,随后针对性分析自主创新能力具备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以后舞蹈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幼师舞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自己孩子向多才多艺的方向发展,希望其有一技之长,从而能帮助其在日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送到舞蹈培训班学习舞蹈,然而学习舞蹈并不意味着学生仅仅了解、熟练老师教的舞蹈动作或能够完整演绎出整支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舞者,所以幼师需要在学生学习初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幼师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相对于其他学习科目,舞蹈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学习技巧,更应具有创新能力,因为学生需要在欣赏表演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结合他人的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思想创造出新的舞蹈。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如郎朗、金星等,都不是单纯地学会表演技巧,进而完美地完成表演,而是通过掌握基本功,选取其他表演者精华的部分,结合自身的表演经历和想法,创造出新的表演艺术,从而打动观众赢得掌声。所以舞蹈的精华不在于舞蹈动作本身,而是能把自己融入舞蹈中,满含感情地创造出新的舞,并完美演绎出来。目前我国幼师基本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然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更不能再舞蹈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要求幼师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

1、释放孩子天性

每个孩子的天性各不相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性格特点和偏好,正因为这些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收获或学习不同能力,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性格特点。我国很多教育方式都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只是一味灌输知识,不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导致很多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后创新能力不强。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寻找每个孩子不同性格和偏好,释放他们的天性,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针对各自特征对其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舞蹈的信心,从而发挥其创造能力。

2、增加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才会由衷热爱舞蹈,从而自主学习并创造新的舞蹈,相反当学生对舞蹈产生厌恶的心理,往往是被父母或者老师逼着学习,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舞蹈任务,学习舞蹈本身就成为一件难事,而编排和创新更是天方夜谭,因此幼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要遵循兴趣开发这一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加学生舞蹈学习兴趣,激发舞蹈学习热爱,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3、遵循教学规律

就像在学校学习知识一样,学生必须从幼儿园开始,逐渐从小学、初中、高中里学习到知识,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学习舞蹈也需要逐步积累、循序渐进,必须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底,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简单,从而进行自我创造。因此幼师在教学舞蹈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加快教学进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创新的思想,逐步培养创造能力。

三、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1、在娱乐中教学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游戏等娱乐活动过程中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更大,与此同时,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因此舞蹈老师不可单一地给学生灌输舞蹈的知识和如何学习舞蹈的方法、技巧,而适当辅以娱乐活动加以教学,让学生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消除来自父母的压力,保护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天马行空的思维下不断学习和创新。

2、定期举行分享大会

在每期教学任务完成后,老师可组织学生举行一场分享大会,主要交流心得体会。正如一句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在同一个老师的教学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不一样,让学生定期进行心得体会分享,相互学习方法,既可以增进学生老师之间的感情,又能促进课堂的和谐氛围。学生除了可以学到老师教学的知识外,还可以借鉴同学优秀的方法,进而吸收和创新。

3、在友谊赛中提升

显然,舞蹈老师除了解放孩子天性,还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在已有的水平上更好地学习,所以舞蹈老师可定期举行友谊比赛,进行水平考核,让学生们了解同学的舞蹈能力和自身舞蹈实力,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找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进而加强学习,相互比较,逐渐提升舞蹈能力,也可在比赛的基础上学会创新。

4、在训练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舞蹈,平日大量学习舞蹈动作、舞步舞姿在所难免,甚至偶尔需要高强度训练,尤其在学习之初,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强度训练和枯燥无味的舞蹈基本动作练习,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反复练习同一基本动作,因此在学习舞蹈初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前,舞蹈老师应耐心教导,平时对学生应关爱有加,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疏导他们内心的烦闷,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在我国,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所以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才艺培训,如钢琴、美术、小提琴等,其中不乏从小学习舞蹈的学生。然而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幼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针对性格各异的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14:230、

[2]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2:132+99、

[3]温笑杰、浅谈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10,03:209+184、

我的舞蹈老师篇7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一般我们编排一个舞蹈都是按音乐进行的。不同的音乐情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受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受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不抵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势。在听音乐的同时,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出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浮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阔的田地,美好的未来,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好像有很多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舞。这种画面,场景就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觉,抓住音乐的情绪,并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就是舞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一般一个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这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只有三个,一个是“三步一吸腿”,一个是“垫步”另一个是“托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很多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发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都是在托帽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脚步动作发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可以变化手部动作来发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发展为双手托帽,还可以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使动作更丰富。如由一位手衔接托帽动作,可以单手衔接,双手衔接,翻手腕。这样的话,在基础动作上我就发展了六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完成整个舞蹈是不成问题的。

但我们在编排舞蹈时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少舞蹈动作,空想想不出,有的动作看的时候觉得好看,但过后就忘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高,自己也学不会。那么主题动作究竟从哪里来呢?我觉得从老师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运用基本步伐

我理解的舞蹈就是舞蹈舞蹈,手舞足蹈。儿童舞更是这样,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应以脚上的动作为基础 ,再以手配合协调,我们就可以舞蹈起来。在这里来介绍几种最基本的步伐:

2、捕捉生活中的舞蹈

舞蹈源于生活,重要的要我们老师要常观察,多积累,捕捉生活中的舞蹈。

模仿动物: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强,小动物又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以此来编一些动作比较可行。如以小鸟飞为主题动作,编四个八拍。第一个八拍:移动重心,第二个八拍:转圈,第三个八拍:碎步移动擦地,第四个八拍:反方向做。

孩子们是儿童舞蹈动作的最初创造者,他们在玩耍中舞蹈,在丢手绢,跳橡筋,造房子,捉迷藏等游戏中快乐地舞蹈,经过老师的提炼进行二度创作也能编一个舞蹈。少儿舞蹈《皇城根下踢毽子》中有大量的踢毽子动作,它直接来自儿童生活,加以艺术化处理,提炼成舞蹈动作,再通过小演员的二度模仿、表演,使之成为趣味盎然的舞蹈形态了。(视频)

3、以歌词含义编舞蹈

根据歌词的含义编主题动作是我经常用的一种编舞技巧,也就是用动作把歌词的内容表现出来。如《春天的故事》中有一段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用十字步回望来回忆过去,用扇子来表现划圈,用提腕开扇表现崛起城市和金山。这样编的好处是学生易理解,易学易记。

4、学习成品舞蹈

这种方法最简便,可行。老师如果积累了这方面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来模仿学习。但是初学时要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让学生有能力自学,老师有能力辅导。

三、教学生动作

主题动作编排完毕后,老师就要串联整个舞蹈,并且为学生排练,这一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老师要将自己的舞蹈教给学生,其实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怎样以快好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心中要有底

首先,对音乐要有底,这一段音乐有多长,分成几段,每段有几个八拍都要知道。我们不要怕麻烦,多听几遍音乐,数准节拍,做到心中有底。这样,在接下来的排练中会节省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对每个八拍跳什么动作要有底,因为排练时必须得将一个一个动作分步教给学生,就必然要对舞蹈段落进行分割,然后再串联动作,形成舞蹈。我经常用纸将节拍动作记下来,万一忘记了也不要紧,可以通过纪录回忆复习。最后对学生的能力要有底,也就是说舞蹈动作要适合学生,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否则就是白费力气,一厢情愿。

2、教会学生喊节拍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自己要喊节拍,还要训练学生学会喊节拍。学会喊节拍后,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节奏感和秩序性,会自觉地学习、复习舞蹈。让老师省力不少,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合作能力。

3、指导动作要细致

就像小学生初学写字时,老师要一笔一画教一样,小朋友学舞蹈也要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动作整齐,到位。就比如说一个伸手的动作,有的小朋友手伸不直,有的位置低,有的手指弯曲,有的还会耸肩膀,这时老师的眼睛要“小” 一些,善于发现,及时纠正。在老师不断的要求下,学生会越做越好。反之就是一错再错。

4、帮助学生找感觉

有时有些动作要领学生一时领会不了,或者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效果,那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舞蹈跳得更好看。因为孩子年龄小,一些舞蹈的术语听不懂,我比较喜欢用一些形象化,生活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当学生站姿松了,我说:“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当学生向后倾倒的姿势有些僵硬时,我就说:“老师给你搬来一把躺椅,躺在上面多舒服啊!”要让学生体会向上长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想象大吊车把你吊起来的情形。要让学生体会重心向后移动,就让学生演演耍赖的孩子拖着妈衣服不肯走的样子。由于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般能较快地找着感觉。

四、舞蹈队形变化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常常是以整齐的队形统一动作来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所以少儿舞蹈教学的队形变化简单明显。无论表演舞还是娱乐性的集体舞,都不宜太繁琐、复杂。介绍几种常用基本队形:

比如横排队形的变化,可将单横排变成双横排,双横排变成圆。

我的舞蹈老师篇8

【关键词】职业高中幼教专业;舞蹈课程;创新教学

从事职业高中幼师舞蹈班教学十二年来,我感触良深,怎样在幼师舞蹈班开展舞蹈教学,让我们未来的幼儿老师们在这门专业课中学有所得,得而能用,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根基呢?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这十几年的认知和体会。舞蹈课是幼师职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幼教舞蹈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舞蹈基训、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其中,幼儿舞蹈是教学的重点,应贯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舞蹈基训能让舞者的肢体语言更加灵活、柔软,它是学好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的前提,因此三者相辅相成。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目的。所以就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舞蹈课的教学模式中一直沿用着。无论是教授舞蹈组合,还是做创编舞蹈曲目,都得有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地教。这些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每天参与学生的训练,可及时掌握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给予指正。这样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方矢地进行提示。达到教学和启发的目的。另外,教师对所要教授的教材内容,也可根据课堂具体情况随时做较细致的统筹安排。也有益于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等。

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每天的课堂介入为主,往往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过多的依赖性,他们更习惯听老师讲,模仿老师做,但独立思考、创编舞蹈的时间少;其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的发展。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更多的是注入式、填鸭式。

基于以上认识,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十几年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经验的积累对职高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谈一点浅见。

1、对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不同于舞蹈学校的专业课,后者是为了向专业团体输送专业演员,而幼师专业的舞蹈课是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主要是向幼儿老师教授舞蹈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在第一学年的舞蹈基础训练中,应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为主,而降低对腰腿软度和技能的要求。第二学年教学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从选择实用性的组合进行入手。如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律动组合”;藏族舞的“踢踏”、“弦子组合”;云南花鼓灯的“扇子律动”组合等,选择实用性较强的,不必过细的进行组合式教学。

另外,现阶段的幼儿舞蹈教材,偏重于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等内容。我认为应在幼儿舞蹈部分增加一些具体的具有典型性的动、植物的舞蹈动作。我曾去幼儿园听过幼教专业学生的实习课,学生虽然掌握了东北秧歌、蒙族、藏族、维族民间舞的组合,也初步涉及到了幼儿舞蹈的基本舞姿动作及部分幼儿舞蹈组合,但就有关涉及小动物内容的这样的课,只是在中间穿插模仿小动物的舞蹈动作,老师却只是站着带领小朋友做拍手动作,没有创编出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因此,我从两方面反思:一是作为现阶段的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她们所积累的舞蹈素材,进行幼儿舞蹈动作创编是比较困难的;二是应加强学生对所学到的舞蹈语汇,进行变化、发展,灵活运用的能力。如果教材中能够多提供一些关于动、植物等方面的舞蹈动作,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与创作,进而能够灵活运用了。

2、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2、1观察模仿,动作表象法

通过“言传身授、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美,辨别美。进而依据自己的感觉、自身的平衡性、自身的体态美以及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等,来体会动作的要领和方法。

2、2亲身体验联想,反复练习法

这点就是要求学生在课下的练习中投入大量的“体验”、“联想”和“回忆”。通过课下练习对之前所学的动作要领进行联想,通过对课上所学动作的“回忆”,牢固所学的舞蹈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2、3想象创编,整体练习法

舞蹈创编在教学中也应作为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启迪学生通过想象思维,结合欣赏的舞蹈成品产生创作灵感和冲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培养能够独立创编的能力。例如,创编《小鸭子》时,启发学生根据歌词意境创编动作,设计情节。例如,在教授《捉鱼》组合时,先让学生分析捉鱼动作的过程,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现作品的整个过程:捉鱼前的准备——捉鱼的过程——捉鱼后的愉快心情。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最后进行表演汇课,在课堂上,大家推荐出表现力强,动作合理、有创意的组合来教授,带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作的主动性。这样做,既能促进学生创编积极性,又能鼓舞学生的创编兴趣。

2、4激发学生社会实践法

学以致用,我经常鼓励学生把所学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运用到创作和综合活动的实践中去,只要一有机会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和临时演出现场发挥的能力。

2、5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法

由于职高学生年龄稍大,及自身的身体条件的差异性,我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个别带动整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协调性都是有所差异的,真正各方面都很好的学生是很少的,我就要让这几个学的快的学生发挥一下她们的作用,选取她们为各小组的小组长带领本组的队员单独去练习。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学的慢的学生发现自己练了很久之后,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就会很气馁,手脚都放不开,也不愿再练了,而此时让学生自己去练,反而是一个促进,她们都想在几分钟之后,看到老师惊喜的眼光和听到老师赞扬的语言。

2、6时时表扬、不断鼓励法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在我的每一堂教学过程中我都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不断的给予鼓励。不管是以前接触过或是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在她们和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她们会说,我的腿可以踢到哪了、我可以下竖叉了、我可以下横叉了、我可以——这些都是她们的进步。我们幼师班的学生与那些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一样,她们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我们不能因为谁身材好就只注重谁,谁学的好就只教谁,硬把培养专业舞蹈演员的要求强加给所有的学生,那就失去了幼师专业舞蹈课的意义了。在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后,都要对她们的努力表示肯定,之后你也许就可以惊奇的发现,她们每天都有小小的进步。

总之、舞蹈教学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专业性也有特殊性、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或许有些学生会让你大伤脑筋,可更多的是让你感到骄傲的学生,当她们带着快乐上完每一节课,说着我们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的时候,对于我们舞蹈老师来说,这样的舞蹈课至少还是成功的吧。如何上好这门课、发展并创新这门课,是我们每一位舞蹈专业老师应该时刻关注的问题,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都会为职业学校的幼教舞蹈专业带来勃勃生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使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努力耕耘、为祖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参考文献】

[1]佚名,主编、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探索、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平面设计师职业理想(精选8篇)
  • 下一篇:建设工程特殊消防设计(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