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7 栏目:写作范文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1

新常态下,需建立新的金融体系

2013年中国GDP名义上增长了10、33%,2014年为8、14%,2015年是6、9%,短短几年增速下行十几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那么在新常态下,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当前对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是有缺陷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支持它经济发展的大体系。建国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依靠投资来拉动。“当投资驱动的时候,金融体系最在意的是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利率是管制的,因为要控制融资成本。”

陈龙从两方面谈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一、供给侧方面。当公众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丰富的消费时,是一种消费驱动。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时,企业也会进行小型化、服务化、专业化的生产,因此当这些对普通民众的支持变得很重要的时候,再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的话,就构成了一个新经济。而这需要新金融,简单来说应该是一个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的一种大众性的普惠性的金融,这是将来的大方向。

二、挑战。无论有没有互联网,目前的金融体系都会受到很大挑战,因为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必然会经历转型,陈龙说,“在这样一个大局势中,金融里面最大的风口,就是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不同。”

互联网技术助力金融变革

互联网技术对新金融的改变,主要体现为三大支点:一是移动互联,二是大数据,三是云计算。中国金融体系因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而改变,那么技术到底能给新金融带来什么改变,如何利用技术来增强金融触达的能力?

传统金融机构有两个核心竞争力,第一个是触达资金两端的能力,第二个是甄别风险控制的能力。这两个能力正在被技术革命很快地改变,因为移动互联第一个能力改变了,第二个能力因为有了数据能够更好的甄别风险。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能够快速传播,我们所经历的金融的基础设施被深刻地改变着。

云计算让我们的成本大大降低,金融行业的成本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来降低,并且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陈龙以支付宝为例介绍,“支付宝单笔支付成本大概是两分钱,以后会更低,传统金融业汇款的话可能会到1毛钱以上。”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三方面加起来,改变了触达的能力和甄别的能力,提高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效率,当金融的基础设施被改变,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都会受到很大的风口挑战,这也是当前我国整个金融行业所处的大背景。

金融从来是为商业场景、生活场景服务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因其专业性,商业的场景是游离在金融中心之外,金融现在跟消费商业和社交的场景相对有些分离,而将来它们会越来越重合,能够与场景紧贴才能实现金融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以余额宝为例,产品非常简单,叫做货币基金,刚上线的时候有一些传统金融行业人士指出,这不算金融创新,它就是一个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重要的本质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流动性好。余额宝之所以能够做起来,就是因为余额宝上线之后,没有改变它的属性,唯一改变的是提高了安全性与便捷性,并且与网购形成很好对接。好的消费体验造就了中国最大的基金。

陈龙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应该面临两个大的风口:一个是投资拉动变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看到央行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改革,数轴是技术驱动。往消费驱动与技术驱动转型,形成了新金融的推动力,陈龙直言,这两个驱动将成为新金融未来的发展关键。

面对当前我国风控能力、融资效率、融资成本的改变,无论是传统金融行业、新金融行业,还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当前的金融体系已呈全覆盖趋势。“这是让我们特别激动的一个前景。”他说。

金融科技从金融生活开始

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为基础的大众金融、普惠性金融,与中国经济转型相匹配。

此外,普惠式金融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发展起来,也是因为有了科技的支持,可以称作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实际上是互联网金融的1、0版本,金融最终的目的不是技术有多好,而是金融能不能服务于实体和我们的生活,金融科技只是它的开端,但是如果看金融的服务效果,第一步应该是要能够与生活结合而不是与技术结合,即达到金融生活。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也是如此。首先,互联网的发展。2006年的时候中国网络市值才有200亿,到2014年的时候到占到2、8万亿,占到中国零售10%以上,2015年占到12%以上,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值均超过了消费大国――美国。中国经济在转型,互联网催生的新的消费模式也在转型,而转型过程中需要的金融支持也在轰轰烈烈地转型,这是金融行业的商机与挑战。“所以当西方的支付公司还在说我们怎么用技术让金融变得更厉害的时候,我们已经非常自如地用支付消费了,这就是金融推动消费转型很实际的例子。”陈龙直言。

以支付宝为例,2010年双十一才刚刚开始,支付宝的峰值处理能力是每秒钟300笔,巨量交易短时间涌现,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虽然与各银行一起反复练兵几个月,但是依然遭遇零点时分的网络支付“大堵车”。而2012年,支付宝的峰值处理能力就达到了每秒钟3000笔。2013年,跳到了云计算自主研发的模式。2015年,达到每秒8、59万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过程,当金融跟生活结合的时候金融能够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这是金融跟技术的结合,因为生活中真实需求的推动才能够让他不断快速成长。”他总结。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金融机构,支付为了支持消费者的新消费,其基础能力在飞快提高,而且不断趋于安全。我国银行的止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曾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银行卡止损是万分之一。支付宝里面有一个账户安全险,8毛8可以保100万,说明这背后不仅有技术自信,也有强大风控能力支撑。“因此来说,中国金融业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是值得骄傲的。”

普惠金融与信用建设同行

在今天的中国,风险甄别的能力是技术,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成本效率完全改变的时候,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也会改变。在过去5年中,蚂蚁金服是传统金融非常好的补充,形成“310”的体验,花3分钟1秒钟到账,0手续费。

征信方面,蚂蚁金服推出了“芝麻信用”,在开通“芝麻信用”当月,就实行了芝麻分累积制度,现在有1亿多芝麻分用户,为买家和卖家打分,有信用才会带来交易。通过“芝麻信用”,普通人都会间接掌握很多融资知识,面向农村几个亿的农民,真正的普惠金融才会做起来。

“有了支付,有了信用体系,有了安全的能力,加上一起真的能够提供各种金融的服务,这一套可以输出到农村,现在大概有超过1个亿的农村的支付宝用户,我们可以推动这一整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推广。”支付宝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市场的金融普惠能力。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也在输出普惠金融的模式,蚂蚁金服投资的印度Paytm公司,利用蚂蚁金服和支付宝的标准和技术,也已经让印度当地1、3亿用户获得平等的移动金融服务,并成为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印度虽然发行几亿张银行卡,但是通过银行卡支付只占到8%,印度有72%的卡是空的。“去年初,我们投资了一个第三方支付企业,当时只有两千万的用户,现在已经有1、3的用户了。”让人口众多但金融不普及的国家能够享受到普惠金融,陈龙表示,“这是我们非常激动的愿景。”

普惠金融的推动者与新金融的守望者

微小的事业依然能给庞大的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是蚂蚁金服之所以启用“蚂蚁”说法的初衷。他们定位于普惠金融的推动者、新金融的守望者。“金融是一个可以有善意的行业,可以不同于华尔街的无尽逐利,它应该是无微不至的,我认为金融最好的未来也是普惠金融最好的未来。”陈龙称,“普惠金融的普惠精神将来也会成为典型,使得我们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变,也会深刻变革商业文明。”

2013年陈龙曾在公开文章中写到:“中国正在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处在情绪周期的上行阶段,笔者拥护改革,在金融创新的大潮来临之际,此文的目的,是重温金融创新产生,金融机构滥用,投资者短视和监管滞后的历史上,世纪一位伟大的投资家说,最昂贵的四个英文单词是this time is different(此次不同),历史总在重复,应该也包括此次。”

为互联网金融正名

今天对互联网金融的质疑有很多,“但其实很多风险是可以预料的,互联网金融也有做的很好的,互联网金融只是欺诈不准确,它与我们眼中的互联网金融是没有关系的。”陈龙分析认为。

美国1929年到1933年经历大萧条,当时股票市场跌了90%,投资者就高呼上当,之后再总结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存在信息披露不全、披露虚假的信息、利用杠杆制造泡沫、挪用甚至侵吞投资者资金等问题……“这与我们今天听到的词非常熟悉,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似。”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监管体系,需要行业自律。

关于投资者容易被骗,陈龙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信息不对称。企业经常不披露足够的信息,甚至披露假的信息,因此,要对企业披露风险揭示。二、金融中介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金融中介是有道德风险的,因风险是滞后的,金融中介要进行监管审核信息披露,建立救助补偿机制。今天的跑路,与上个世纪美国花旗的基金丑闻、欺诈,完全是如出一辙。三、投资者投资不适当。其实投资者会不会被骗,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投资者投资行为是否适当。

互联网金融是有门槛的,它不但需要有普惠金融的初心,因为互联网能够触达很多不懂金融的人同时要有技术能力、大数据能力、金融专业能力。结合信息披露,他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产品是有门槛的,当把这些结合起来的话,互联网金融有可能做的很好。”新经济需要新金融,中国互联网金融对推动普惠金融做出了显著贡献。“金融的本质不变,保护消费者的本质不变,监管的本质不变,政策方向应该是规范发展,鼓励竞争。”陈龙认为。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2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金融模式;金融发展;传统金融

一、前言

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产物,尤其对衍生出来的快捷支付、社会软件、云计算等,给我国传统金融模式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但改变了传统银行的金融模式,还在金融资金调度下实现主导作用,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正在快速的发展中。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种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金融模式种类也在进行不断的进行改变,尤其是在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引领下,市场信息的流通速度得到飞速的提高,这也是市场信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支付交易中资金风险的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的进行缩减。

由此可知,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进而将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归纳成以下5种:一是第三方支付,是通过非金融机构进行在线支付、预付卡、以及银行卡收单等,是一种以支付形式进行支付款的服务;二是P2P网络贷款,又称点对点的网络信贷平台,是在互联网的平台下对贷方、资金等进行配置的;三是众筹形式,需要遵守3个基本原则,第一有准确的筹资天数与目标,第二在规定的筹资天数中完成规定的筹资金额,第三对支持者进行相应的回报;四是信息金融机构,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重组经营流程进行适当的完善进而保证经营管理中的金融机构实现电子化;五是金融门户的网站,此网站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垂直与搜索很好的合为一体,进而保证用户能够在此网站下找到各种金融机构在平台上所陈列的金融产品。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发展

众所周知,“百度”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互联网中万能的搜索引擎,在“理财平台”的开通之后,仅仅数天,参与的人数就达到10万人以上,由于很多人都在该平台中购买很多产品,致使服务器的运行速度不断降低。就在近几年的的电商企业中,我国“阿里巴巴”又再一次推出了新的快捷支付业务――“余额宝”,自此以后,人们就开始将自身网上账户中的资金都转入到余额宝的理财中,进而得到本金以外的其他利息。余额宝自身具有很低的标准,并可以进行随时的支付、随时转出,操作既简单又快速。余额宝自从开通以来就受到很多网民的大力支持,该基金下的组织也因此获得很多的利益。由此可知,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增加人们的消费形式,还能在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传统银行金融的中介作用降低

在过去的银行业务中,一直将金融交易作为主要生存手段,其主要的交易方式就是先在人们的存款金额中获得一定的资金,然后将用这些资金进行不同程度的借贷,最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互联网背景的影响下,金融行业的交易效率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交易手续也更加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而使传统银行金融的中介作用降低。

2、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

对于现阶段的新型企业而言,云计算、微贷技术、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功能,不但可以为借贷企业提供更加清楚的小型企业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全面掌握金融客户企业的运营状况与信用水平,并抓紧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库,进而提高互联网发展下的监管制度,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发展中的资源分配进行及时的完善,以此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3、利率市场得到扩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影响下,金融发展中的交易原则是在交易双方都对资金彼此了解的状况下进行的,属于一种明面交易,与此同时,在此交易中与方式下也都是十分清晰的,进而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市场化的发展。金融机构在对客户群体自身的利率区间进行判别时,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中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与起伏,并且还可以利用价格这一层面,不断的推动与加深利率市场化,进而通过市场经济的调控,以此大幅度的减少政府的干预行为。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互联网技术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习惯,并给我国的理财、支付、借贷等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的影响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经是一种信息的潮流,人们既要用理性的心态来对待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还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峰、民间金融的实践、风险与规范化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民间金融风险与规范化发展”会议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15,01(02):117-122、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3

关键词: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价值链;营销策略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较2018年底新增网民750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民占比由2016年底的98、6%提升至99、3%。通信设备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移动支付也因其高效、便捷、灵活的特性不断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前,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移动支付的主流,并成为用户的首要选择。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环境及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含义与特点。移动支付,其内涵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一般是指智能手机)为载体,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支付方式。移动支付通过将客户的银行卡、手机与支付终端捆绑的模式向银行金融机构发起支付指令,从而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功能。移动支付因其简单的操作性、技术的先进性、服务的创新性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新型支付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移动性。不受时间、地域、距离的限制,与手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随时随地从移动终端获取所需要的服务信息。2、及时性。获取服务信息更加便捷,服务功能的实现越加高效,账户的查询、转账、购物消费越来越便利。3、定制化。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优势,对不同消费方式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4、集成性。集搜索、电商、社交为一体,是一个全息化的移动支付系统。(二)移动支付的应用。1、创造“移动”服务。“移动”服务,其内涵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主)为载体,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同时还有很多满足潜在需求的服务,例如,线下线上融合,灵活、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跨境支付前景广阔,应用场景多元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网民中有84、6%的网民在线下购物时使用手机在网上支付结算,在超市、便利店、餐馆等线下实体店使用手机支付结算的方式正逐步取代现金支付的结算成为消费者的新型支付观。2、超前客户服务管理。超前客户服务管理的特点,是服务提供者通过大量收集用户的交易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创造客户需求。比如,金融科技通过支付环节深度挖掘支付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信息,深入分析收集的大数据,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定制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这在支付、保险、理财、供应链、大数据等领域都有运用。3、应用场景多元化。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支付流程更加顺畅、便捷,使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覆盖更多场景。例如移动支付厂商横向开拓交通、医疗、餐饮、外卖、网贷、理财、教育等行业,纵向拓展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从安全保障、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等方面提出系统化的技术要求。(三)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及趋势。1、移动支付产业链。银联和央行支付系统所组成的支付清算是中国移动支付核心参与方,终端厂商、软硬件设备商、通讯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角色。一是支付清算。由银联和央行支付系统组成的支付清算是整个电子支付产业的枢纽,提供跨行大小额电子支付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跨行资金清算的业务。二是终端厂商。手机终端厂商以集成NFC通讯模块等方式提供近场支付环境的终端支持,通过与通讯运营商、商业银行合作实现安全、便捷的近场支付功能。例如,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终端生产商为NFC模式的近场支付提供设备技术的支持。三是软硬件设备商。软硬件设备商主要以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方式提供POS收单服务。POS收单服务有效推动了电子支付业务的不断发展与进化,促进了线上线下支付一体化的发展。四是通信运营商。通信运营商为支付交易提供网络设施、通信渠道、支付通道。其不断开发推出创新产品,例如近场支付的双界面SIM卡、与用户互动的手机客户端软件等,是推动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五是金融机构。银行作为发卡机构,拥有庞大的用户群,通过将银行卡号与手机号绑定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便捷的支付服务。凭借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支付渠道在远程支付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在近场支付方面,联合终端厂商、软硬件设备商推出云闪付。六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敏感度极高,能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以制定不同的服务,打破线上线下的限制,在移动支付领域不断地发展进取。如今,第三方移动支付已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2、支付业务稳步增长,有力拉动消费升级。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占手机网民规模的85、3%,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1、82亿。数据指出,2019年移动支付业务(不含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金额是249、8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打开,移动支付业务不仅在重塑着居民个人的消费行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各个地区的居民消费增长。3、支付场景多样化,支付路径便捷化。随着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支付的场景日益多元化,从最初的网购支付、话费充值、转账、信用卡还款等场景逐步向金融产品支付、休闲娱乐、生活缴费、美容护理、游戏充值、跨境转账等支付场景扩展。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中国移动支付的支付路径涵盖了远程网络支付、二维码支付、NFC支付、条码支付、光子支付、手刷支付等在内的多种支付路径。其中,二维码支付得益于其适宜场景的广泛性、使用条件的低门槛、直接便捷性成为目前移动支付的线下主流支付路径。

二、基于移动支付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竞争格局。1、金融机构主导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电子支付服务主要推动力量来源于银联和银行两方面,银联通过将客户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的绑定模式和通过WAP、手机短信等方式发起指令支付的移动支付网关模式为客户进行服务;银行首先主推的手机银行模式是通过短信、手机客户端、WAP等方式进行银行柜面服务的查询、转账等业务员的延伸服务,其次,与终端厂商合作,通过在手机中预制银行卡信息与非接触芯片的方式,使手机具备银行卡与近场支付的功能。银联与银行主导的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非金融机构支付清算、银行卡发行品牌服务、银行卡收单跨行交易手续费分润、ATM跨行取款收费、电子银行转账等手续费、快捷支付手续费分润等业务获取利润。2、通信运营商机构主导模式。通信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模式有小额花费支付、近场支付两种。小额花费支付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进行支付,是通信运营商移动支付的初期产品;近场支付方面,通信运营商主要通过与终端商场合作定制具有特定功能的手机终端的方式推广普及终端改造的近场支付。通信运营商的核心盈利模式是提供基础移动网络获取网络服务利益,通过短信、WAP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获取移动增值服务,通过为应用服务商提供服务的门户获得分成利益等,以此获取利润。3、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移动支付有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有资和信、市政交通卡等预付卡发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有银联商务、杉德、汇付天下等第三方线下收单机构;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及其下属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模式有手机客户端、手机刷卡器、移动支付网关模式。首先,手机客户端模式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基于其庞大的客户群需求,将互联网支付迁移到移动终端。常用的支付渠道是通过第三方虚拟账户支付,比如支付宝、财付通的客户端软件。其次,手机刷卡器模式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刷卡器与手机终端相连接,客户通过手机端下单后再刷银行卡完成支付,比如卡拉卡、NFC支付、乐刷等。最后,移动支付网关模式是客户通过客户端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比如二维码支付、条码支付、声波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盈利模式是通过电商交易商户交易佣金、电商平台支付解决方案、沉淀资金利息收入等业务获取利润。线下盈利模式是通过接入费、技术服务费、交易手续费等方式获取利润。(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作状况。自2009年,依托于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着,第三方支付行业中的各类产品深入涉及人们日常生活消费、购物、旅游等方方面面,第三方服务机构或是依托于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壮大规模,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或是针对用户提供多样化应用,比如翼支付、平安付;或是为企业定制化B2B支付服务,比如拉卡拉、联动优势,在具备市场细分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客户和商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和商户需求制定解决方案。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业务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日益壮大,银行会人为增加竞争壁垒,以保护自身利益,如提升快捷支付接入的门槛。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及行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一)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建议。1、综合发展策略。找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定位,以合作共赢的态度积极推动与金融机构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共赢合作,在企业、用户、支付通道、服务质量方面形成合力,避免低效率的成本投入,以合作促进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2、技术发展策略。提升移动支付环节交易密码的安全性,巩固风险屏障,利用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其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及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把握市场契机,加速推进产品研发、打通O2O支付渠道、丰富应用场景。3、市场拓展策略。市场拓展初期支付环节的商户扣率差价统一费率定价;通过与中小商户群的合作,培养用户和商户两端客户群,推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优势,对中小企业实施精准营销获取推广费用,为客户提供行业分析报告获取增值利润。(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营销策略的建议。1、品牌化策略。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改善用户体验。加强服务创新,以服务创新提升顾客满意度。以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加强与商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进而培养用户与商户对品牌的忠诚。2、兼容性策略。资源整合、横向协作、互利共赢是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生存法则。找准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以合作共赢的姿态积极参与和推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3、个性化产品策略。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针对个性化差异实现服务形式多元化,使大数据、云计算等发挥其强劲的优势。产品属性方面注意对产品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用户黏性的培养。4、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利用基于用户黏性、定位功能和大数据分析角度的SOLOMO模式(信息互动+本地消费+移动化)与O2O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满足商户或企业推广的精确营销、推测用户的当前需求及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5、互动式促销策略。在产品引进期,加强广告宣传力度,鼓励用户参与体验;在产品成长期,通过折扣券或红包进行促销;在产品成熟期,与运营商和银行合作研发更便捷、安全、高效的第三方支付产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优化移动终端的搜索引擎。

参考文献:

[1]李淑锦,陈莹、基于新金融视角的第三方支付与通货膨胀分析[J]、商业研究,2017,(10):23-30、

[2]廖愉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风险监管研究———以P2P平台、余额宝、第三方支付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5,(2):51-57、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4

互联网网金融余额宝第三方机构一站式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性

(一)在金融产品模式方面的创新

2013年6月,余额宝作为第一支互联网基金面世,推出不久就受到违规争议。支付宝公司为规避监管风险,在余额宝的设计上把基金销售行为定义为直销,并严格按照直销来设计业务流程,支付宝收取提供交易平台的管理费,这样就成功地规避了监管风险。证监会对余额宝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给予肯定和支持。余额宝的另一大产品创新亮点在于将即时支付(T+0)融入客户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账户增值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客户所有的支付体验,支付宝客户可以使用余额宝资产在淘宝网站进行实时支付或转账到他人的支付宝。

(二)在营销途径方面的创新

余额宝在营销渠道上开创基金公司在大电商平台直销基金的模式。目前,天弘基金是余额宝服务的唯一产品提供者,增利宝也是唯一与余额宝进行对接的产品。增利宝利用支付宝的渠道优势,在零推广成本下,将产品直接显现在近八亿的客户群体面前,独享规模近200亿的市场。公司正是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渠道优势创造了奇迹;余额宝在营销流程开创互联网一站式销售模式。

(三)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

支付宝客户的备付金具有小额性和流动不定性的特点,特别是在“节日促销”期间有流动性爆发的特点。基金公司要吸收支付宝的备付金,难点在如何化解备付金流动性爆发而带来的风险。货币型基金虽然相当安全,但突发性大规模赎回容易导致基金的流动性不足,而迫使基金出售未到期的资产而发生亏损。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天弘基金公司委托金证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锁定支付宝客户,把握客户购物支付的规律,对“大促”和节前消费等影响备付金流动的因素进行事先预测,有效的解决了备付金的流动性风险,保证增利宝产品的低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中介角色弱化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支付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商业银行作为支付服务的中介,主要依赖于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人们在空间上的分离和在时间上的不吻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

(二)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深层次改革

互联网金融不是将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而是结合互联网和金融进行创新。以网银为例,传统网银只是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业务应用,传统网银后,其功能是固定的。而新一代网银将是一个平台化战略构建的服务体系,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明显比传统的电子银行具有优势。

(三)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冲击

随着我国对各领域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垄断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批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对金融业逐步渗透,加快金融业的政策和制度不断调整和创新,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显著冲击。以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为例,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地位就已经被边缘化。如今,支付宝公司与合作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额宝,已经开始争夺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和活期存款业务的利润。

贷款利息少,存款利息大,网络借贷因能为没有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个人或企业筹措资金,而深受草根阶层的欢迎,未来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形成竞争。与此同时,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后,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货币汇兑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在第三方支付下POS收单业务一旦成熟,将影响银行的POS刷卡手续费收入。

三、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以客户为中心,变革创新产品设计

客户资源是银行业务的一切根本。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催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银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打造创新型银行,重塑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敏锐洞察引领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

(二)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打造联盟电商平台

在庞大的电子商务交易中,银行的角色正在弱化,处在支付结算的最末端,与消费者的沟通仅限于在消费者付款的时候,银行最需要的客户交易信息以及中间产生的结算均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屏蔽,尤其是快捷支付的推出,使银行更加远离交易核心。在大数据时代,谁能掌握数据谁就能抢占先机。因此,银行要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大展拳脚,必须掌握数据通道来源,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通过商务流掌握信息流,最终形成大数据。

(三)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单个行业无法为整个互联网产业链提供全部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增强与客户的联系,就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一方面,要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要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建立合作共赢、互补发展的共生关系。

余额宝等产品的推出得到了客户的极大认可,也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步伐。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变革,并积极主动创新,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5

“三马”联手出击

2012年8月24日,在中国平安的中期业绩会上,董事长马明哲宣称将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共同建立合资公司试水互联网金融。“网络上的虚拟价值是存在的,可以把线下的保险搬到网上。我和马云、马化腾经过多次交流,大家同意做个尝试。”马明哲表示。

无疑,商界知名的“三马”合作让中国金融业和互联网业都为之一振。如果说互联网与零售相结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大潮,那么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将会构建一种怎样的商业图景?虽然马明哲没有进一步透露“三马”合作的具体细节,但他勾勒了一个合作的框架,即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不仅是保险,而是一整套综合金融服务。不妨进行大胆假设,“三马”的新公司将在互联网上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即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通过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的社交网络以及淘宝支付宝网上数据中心,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毕竟,阿里巴巴和腾讯有着互联网客户的优势,而支付宝则有着庞大的客户交易量,且马云、马化腾旗下均已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的“二马”和金融业的“一马”互相擦出更多的火花,就是对互联网金融前景的最好注解。

京东的紧追不舍

当然,“三马”联手并非一骑绝尘,另一家电商巨头京东也不甘示弱。2012年11月27日,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服务开始浮出水面。“未来的商业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金融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运营能力,通过资金流带动整个链条不断地向前滚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有机整合。通过技术、服务、品牌和资本的全面合作,京东将携手中国银行以专业的资本运作实现产业链的繁荣。”京东商城首席战略官赵国庆表示。

目前,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结合了商城供应商评价、结算、票据处理等系统以及网上银行和银企互联等电子渠道,面向全部商城供应商开展一整套金融服务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据赵国庆介绍,京东商城将提供针对采购、入库、结算、扩大融资4方面融资产品,涵盖广泛,类型丰富,获得了大量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

从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具体服务内容中不难看出,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委托贷款融资、协同投资、信托计划等内容涵盖了采购、物流和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并将触角从上游供应商延伸至消费者端,该布局使得京东商城的供应商在资金、物流上遇到的问题能在业务体系中找到解决方案。“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为京东及其供应商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盘活库存并加速资金周转,从而解决供应商资金短缺的问题。”赵国庆表示。

蓄势待发的等候

其实在2012年之前,互联网金融已暗呈藏汹涌之势,几乎得已普及的网上银行就是佐证。网银仅是金融互联网化的一个开始,金融与互联网两者的深度融合并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链条的重构还远未爆发。《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并突破18万亿元。这些数字无疑传达出一个讯息,即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引发的互联网金融仍以强劲的速度在增长。一个明显的佐证就是刚过去的2012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012年1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双十一”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总销售额达191亿元,同比增260%。另据支付宝的数据,购物狂欢节当天支付宝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到所有交易笔数的约45、8%,鼓励用户提前充值带来的余额支付占到31%,而传统的网银支付,所有银行渠道相加也只占到23、2%。支付宝方面还透露,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用户数已突破1亿,已成为国内网上支付体系的重要补充。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合作银行已经超过160家,覆盖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

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有46、7%的互联网支付用户使用过快捷支付,而同期通过第三方支付跳转网银进行支付的用户仅有41、7%。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抓住了金融的本质是信息而非真金白银的实质。

1+1>2的双赢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往往每一轮的创新都肩负着缔造与摒弃的双重任务,于是用户在感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模式革命时,也会面对新生事物催生的一系列转变。互联网金融作为后起之秀,似乎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的金融业神话,它的兴旺能否发挥1+1>2的效用?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投资与内部融资;融资约束;成本;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6-0066―04

在理想的完美资本市场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来源与投资决策无关,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的人问题,以及交易成本在资本市场上的存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可能与企业的融资来源无关。自Fazzari et al(1988)开创性地研究内部融资与企业投资的关系以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一直是国外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国内学者在梳理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也开始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没得出一致的结论,笔者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一步验证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回顾

公司融资约束与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是国外学者近几年讨论的主要课题,在学术界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外部融资成本与内部融资成本差异较大,即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当内部资金发生不足时,会受到投资不足的严重影响。因此,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其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就更高。国外学者主要通过选择股利支付率与企业规模作为反映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来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程度。Fazzari et al(1988)以股利支付率作为衡量融资约束的变量,开创性地提出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依赖于内部现金进行投资的观点之后,大量的文献运用不同的融资约束变量实证研究后发现,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在融资约束性企业中更高(Calomiriset a1、,1995;Hoshi et a1、,1991;Houston and James,2001)。然而,Kaplan and Zingales(1997)运用Fazzariet al(1988)的样本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越弱的公司,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与Fazzari et al(1988)的观点相反。Kadapakkam et al(1998)以企业规模为反映融资约束的变量,以OECD六国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大于小规模企业,Cleary(1999)。Allayannis(2004)的实证研究也进一步为融资约束弱的公司其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更强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还受企业经营者对自由现金随意决定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而不完全拥有所有权时,管理者的人问题就会产生(Jensen and Meckling,1976)。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具有利用自由现金扩大企业规模的动机(Jensen,1986),当企业缺少净现值大于零的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时,经营者扩大企业规模的动机与股东的利益相冲突。因此,经营者人问题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发展前景暗淡,或成长性较差的企业,由于经营者的人问题,企业投资与现金流具有正的显著的敏感性。

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企业投资与现金流具有正敏感性的因素。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外部资金供应者对价格的折扣传递给管理层的信息却可能是证券价格被低估了(Myers and Mailuf,1984)。这样,管理层发现不发行证券可能更有利,就会相应地减少投资机会。信息不对称模型预测了当证券发行对信息敏感时,筹集外部资金的成本就会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增加而增加,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企业有价值的投资项目的实施,而发生投资不足。企业发展前景越好,或者成长性越好,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越严重,因此,信息不对称严重的高成长性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其投资与现金流具有正的敏感性。Vogt(1994)实证研究发现,股利支付较低的大规模企业,经营者人问题对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股利支付低的小规模企业中,信息不对称对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明显。Degryse and Jong(2006)以荷兰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企业的发展前景好与坏,投资与现金流都有正的敏感性,然而,与托宾Q值高的公司相比,托宾Q值低的公司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更显著,说明经营者的人问题更具有解释力。

由于中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国外的实证结论直接移植到国内缺乏说服力,国内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均发现投资对现金流非常敏感,但对其理论根源却存在争议。冯巍(1999)发现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仅存在于低股利公司中,并认为这是融资约束所致。何金耿和丁加华(2001)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基于Vogt(1994)模型的动因检验表明,上市公司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主要源于成本,类似的研究还包括郑江淮等(2001)。然而,不同于前期研究,连玉君和程建(2007)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轻的公司反而表现出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鉴于此,笔者以中国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一步检验与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是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融资约束还是成本所致,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与融资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2000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制造行业公司为样本,以22001-2004年为研究窗口,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剔除了ST、PT公司,因为这些公司或者财务异常或者已亏损两年以上,流动性约束十分严重。另外,剔除所需数据缺失的公司,最后采用了1097家样本公司观测值。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CMSAR)数据库。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研究目的,设计如下基本模型进行回归:

其中:I为投资支出因变量,以固定资产投资占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比表示。CF为企业的净现金流量,表示企业的内部资金,系数B1表示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系数。Q为托宾Q值,以公司的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表示,其中公司的市场以非流通股与每股净资产的乘积与流通股的市场价值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表示,Q值越高,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越

好,投资水平与Q之间正相关。CS代表流动性存量资产,以年初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之和除以年初固定资产净值表示,流动性存量资本将帮助企业在不景气时熨平投资,且避免企业不得不以高成本获得外部资金,同时提供了一定的担保以满足一些债务条款的要求。SALE代表销售收入,以期初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比表示,如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市场的需求,获得了市场的肯定,那么公司势必扩大投资规模,增加产品的供应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销售收入应该是企业投资的加速器。

为检验融资约束对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假设,还设计以下变量:(1)企业规模。规模越大的企业,融资渠道越多,融资成本也越低,由于小公司上市比较困难,他们的相关信息很难通过公开融资渠道获得,从而使得他们面临较严重的非对称信息问题。与大规模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较为严重。(2)股利支付率。高股利支付率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股利支付率满足投资需要,同时高股利支付率向市场传递企业发展前景好的信号,因此,高股利支付率企业的融资约束相应较弱。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是否受融资约束影响的检验

融资约束影响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至模型3是全部观测样本的回归结果,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在模型1中显著正相关,Q与投资也正相关,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的成长性对投资具有一定的影响。模型2和模型3在模型1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滞后一期的CS与滞后一期SALE变量,以控制的流动性资产存量与销售收入对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在模型2和模型3中仍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检验结果总体上支持了投资受企业内部资金影响的观点。

为进一步检验公司投资是否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笔者采用企业规模和股利支付率作为度量公司融资约束的变量,首先分别按这两个变量将整个观测值由低到高排序,企业规模(股利支付率)小于第35个分位数时,观测样本为“小规模(低股利)企业组”,企业规模(股利支付率)大于第65个分位数时,观测样本为“大规模(高股利)企业组”。然后分别对分组后的子样本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的模型4至模型7所示。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在小规模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都显著地正相关,但大规模企业中敏感性系数与显著性水平都略大于小规模企业,这一结果与Fazzari et al(1988)的观点不符,但与Kaplan and Zingales(1997),KadapakkametM(1998)的实证结果相一致。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在低股利支付企业和高股利支付企业中都显著地正相关,但在低股利支付企业中的敏感性系数与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高股利支付企业,为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呈正相关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支持了Fazzari et al(1988)的观点。

(二)成本还是信息不对称假说的检验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信息不对称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更相关,而人问题在发展前景暗淡的低成长企业中起更重要的影响。笔者以托宾Q值作为反映企业发展前景的变量,Q值越高,企业的发展前景越好。首先按公司的托宾Q值将整个观测值由低到高排序,托宾Q值小于第35个分位数时,观测样本为“低Q值企业组(LQ)”,托宾Q值大于等于第65个分位数时,观测样本为“高Q值企业组(HQ)”。表2的模型1是用LQ*CF和HQ*CF两个交叉变量替代CF变量进行回归的结果,当观测样本属于低Q值企业组时,LQ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O;当观测样本属于高Q值企业组时HQ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O,模型1中HQ*CF系数(0、291)大于LQ*CF的系数(0、134),而且显著性水平(1%的水平)也高于LQ*CF的显著水平(5%),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企业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起着更显著的影响。

为进一步分析信息不对称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笔者借鉴Vogt(1994)的做法,在模型中加入Q*CF变量,如果Q*CF的系数为正,说明Q值越高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现金流系数,支持信息不对称假说,如果Q*CF的系数为负,说明低Q值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现金流系数,又与人问题假说相一致。从表2中模型2的检验结果发现,Q*CF的系数显著为正,进一步支持了表2中模型1的结论。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7

2015 年的蚂蚁金服,从未离开过大众的视线,支付新规出台,媒体一片唱衰;网传央行叫停芝麻信用机场快速通道,后被蚂蚁金服否认;推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首战增资国泰产险,拿下保险牌照。但随着蚂蚁金服的不断扩张,它的战略布局、业务版图、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到底如何,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蚂蚁金服的建立

2013年,蚂蚁金服向央行提出了筹建网商银行的设想,并于2014年同期获批。2015年6月,蚂蚁金服发起成立P2P融资平台网金社,弥补版图中P2P借贷和众筹的空白。而后业务不断蔓延,又于2015年8月推出了蚂蚁聚宝,集基金、保险、股票为一体,网络资产交易也被蚂蚁金服拉入自己的业务框架;2015年9月,蚂蚁金服收购并控股国泰产险(台湾)的大陆业务。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企业,蚂蚁金服资产轻、灵活性强、发展速度快;用户账户信息完备、数据庞大;数据处理能力极强。成立初期的蚂蚁金服,有流量、数据,但是没有金融体系的资本,而资本正是金融公司的护城河。因此,从支付到融资、理财、风险管理,成立自己的银行、吸引大量的资金、计划上市,都是蚂蚁金服从平台到资金库,建立金融机构版图布局的不同阶段。

目前,蚂蚁金服股东有15 家,国字号投资机构占比超过一半。通过社保基金入股的估算,估值在500 亿美元左右,本财年收益50 亿美金。

蚂蚁金服除了基本的技术和数据部门之外,目前的业务涵盖征信、制度、理财、融资四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发展,多线路合作的业务布局。其目前最重要的业务结构是支付、理财和融资,无论从对用户的把握、市占率或发展速度上都相对竞争对手有绝对的优势。把握住这三方优势,就把握住了资本的护城河,互联网金融的立足之本。

自1999 年以来,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大部分交易都采取同城交易和银行打款完成,导致阿里巴巴发展速度慢、规模小、信用问题高发。2003 年 5月淘宝创立,吸取了阿里巴巴的经营经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推出了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

支付宝立足在市场中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家机构,为买卖双方提供信用担保,保证交易能够有序、快速地完成。根据阿里巴巴上市招股说明书中仅有的公开信息,2009年12月7日,支付宝日交易额超过12亿;2011年9月1日,日交易额达30、4亿元。2014 年,支付宝日均支付金额已达106 亿。

据知,2014 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市场规模为8万亿元,同比增长50%。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别约为2、4万亿元、2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8%、39、2%。环比增长分别为3、4%、11、7%。预计2018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可达22万亿元。

支付宝的快速发展提醒了互联网企业们第三方支付的强大市场,一时间内,财付通,快钱,环迅支付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鱼跃而出,与支付宝竞争。在淘宝平台上支付宝仍然处于垄断行列,但是随着互联网商城的多元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不过,无论是从合作商户、功能、充值渠道而言,支付宝都有较大优势,但其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速度以及涉及领域同样对支付宝构成了威胁,尤其是财付通。其最大的威胁是存在于支付业务。

移动支付时代的“场景”

PC 时代的支付宝,因为拥有了最大的线上支付场景――淘宝,轻松占据了线上支付的领头地位。但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391、3%。而2013 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增长率高达707%。移动支付已经连续两年保持超高增长。目前移动支付的增速放缓,2018 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8 万亿。

互联网金融的入口不是理财和借贷,而是消费、交易和支付,这也给了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传统银行的灵活性和监管层面上的活动空间。因此,场景建设就是互联网金融的源泉,只有保证这个入口,才能让进一步的理财、金融交易变为有源之水。余额宝的出生是支付宝账户余额的积累,而这两者都来源于“淘宝网购”的场景。

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单纯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尤其是在目前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兴起的情况下,很难形成技术壁垒。那么,平台夯实用户群的不二关键就是培养忠实的客户群,增加平台粘性。场景建设就是在新技术形成初期迅速抢占市场,甚至是迫使消费者行为习惯的生成。

PC 时代市场已经饱和,开发PC支付的新市场和奠定移动支付的龙头地位,将会是支付宝下一阶段甚至是本阶段的重点开发方向。

首先,保持PC 支付流量,开发三四线城市及国际新市场。其次,持续“场景”建设,深入移动支付市场。最后,深入国家公共设施支付系统,合作构建智慧城市。有了支付系统的铺设作为基础,蚂蚁金服甚至可以从某些城市入手,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开端。

随着淘宝用户的高速增长,支付宝业务不断增加,支付宝的备付金规模也日渐庞大。这时支付宝面临巨大挑战,庞大的资金量留驻在支付宝账户中,监管机构对支付宝的警惕度越来越高,支付宝方面希望有其它方式控制住备付金的规模,让个人账户的余额既能分流,又有收益。那么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搭建支付宝的资金管理机构就成为了一个选择。可是央行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不能够计息。恰巧在这个端口,天弘提出货币基金的想法,既有很好的增值效果,同时因为T+0 的流动性保证,不影响用户正常购物和支付。

有了这笔庞大的资金,天弘基金在货币市场就有足够的信心与银行议价。2013 年,余额宝的收益率一路逼近8%,这为余额宝吸引了一大批新客户。

自从余额宝势如破竹揽下千亿元资金,各家银行、金融机构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加之2013年之后,银行间短期拆解市场的需求量下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跌至3-5%,余额宝的增速放缓,资金流失。为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蚂蚁金服开始布局招财宝,招财宝的目标是要吸引余额宝的大部分资金。

首先,招财宝挑选资产谨慎、开放。挑选的资产都是大型国有担保机构、银行、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的产品,相对来说信誉较好,风险极低。其次,极低的通道成本。最后,可接受长期限资产。上线仅一年有余的招财宝,目前交易额超过1600 亿,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网络理财平台。招财宝把小微企业碎片化的融资需求和广大用户小额大量的理财需求结合起来,加上大数据信贷分析和蚂蚁金服担保,成功率高、定价合理,减少了社会总融资成本,更满足海量用户小额理财的诉求。

2014年11月浙江三潭金融信息服务股份公司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2015年6月三潭金融改名网金社。网金社是国内第一家获政府批准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持浙江省金融办发放的牌照,允许网金社进行产品发行、转让、登记、交割、资金清结算等的业务。其主打白领和中产阶级,比招财宝的“平民理财”定位高一些,用户对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也较招财宝要强。其次,网金社的产品类别更丰富。如除了金融属性还会包括消费和娱乐属性。未来除了P2P,网金社还会有消费性金融资产、众筹、B2B 资产交易等。网金社的设立,意味着蚂蚁金服的服务完成了从余额宝、招财宝、网金社理财三步走的过程。

2015年1月5日,央行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位列其中,这是中国个人征信体系有望向商业机构开闸的信号。与传统的银行征信相比,芝麻信用主要有应用场景、信用机制、修复手段三方面的不同。

芝麻信用的主要职能是对海量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和评估。这些信息主要包含了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芝麻信用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与传统征信数据不同,芝麻信用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社交关系等等。正是由于芝麻信用分数的数据全面性、广泛性、持久性和动态特征,它对用户信用的记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用户的信用水平,在个人征信业务,尤其在消费信贷空间大开的时代是最好的参考数据。

目前大量小额、碎片化的大众保险需求还未被满足,财产险保额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车险领域,而保险还可以更加深入到各类互联网消费、支付和其他金融场景中。

蚂蚁金服曾于2013 年联合腾讯、中国平安发起设立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而众安保险的业务大幅度依赖淘宝,其2014 年的退运费险业务收入为6、13 亿元,约占所有保险业务收入的77%。但众安保险只占19、9%,不收入其综合损益表。并且众安保险也由欧亚平、欧亚非兄弟控股,蚂蚁金服没有控制权。

因此,入股国泰产险是蚂蚁金服完成自身互联网金融板块网络保险部分的重要一步。未来国泰产险与蚂蚁金服实现的合作可能反哺蚂蚁金服的消费信贷和融资业务。

共享经济下的金融服务

蚂蚁金服的成功主要由于其业务形式符合了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服务需求,解决了企业与个人在新时代的痛点。

共享经济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形态特点是小而美。这个时代的商业通常以小型企业出现。因此,适应这个时代的金融形态也逐步向小微金融发展。如众筹、P2P,其实就是平台模式。平台模式是以体验为核心,是利他的,是透明的,这正好符合这个时代的将来。互联网金融能够触及大机构鞭长莫及的边缘地理区域,保证对小客户的平等、个性化服务,运用数据处理平台满足大流量涌入。

我国现存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深谙“二八”规律,致力于对大中型企业、高净值人群提供完备的金融服务。而我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95%,海量的用户让这个市场成为真正的蓝海。互联网企业争取的小微客户属于“二八”定律里80%的“长尾”,人多、钱少。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是降低成本的技术和特性――生态链的控制权和自动化(半自动化)处理技术。生态链的控制权指在整个互联网金融系统内,数据积累丰富,信息流通极为迅速、影响力极大,客户的违约成本极高。自动化处理技术让每笔贷款的操作成本极低。因而尽管每个小微客户的利润很少,但互联网企业付出的服务成本更低,乘以海量的客户群,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生态圈独立、开放、自循环

蚂蚁金融的金融体系是从支付到资本,从低级到高级生态的全面铺设。与京东和腾讯碎片化的金融版图相比,蚂蚁金服更独立、更完整、更自循环,已形成自己的社会和体系。

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有必要的主体与核心要素,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信用评级与征信;在主体平台的基础上,创造众多的生活与消费场景,构建互联网理财、网贷、众筹、互联网银行等各种经营业态,并连接资产端的个人借款者,企业借款者,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以及投资端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从而形成一个在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共同创造价值的完善而自循环的金融生态圈。

从业务上来讲,现阶段的蚂蚁金服几乎创造了一条完备的金融产业链――通过阿里小贷提供贷款业务,通过支付宝提供支付结算业务,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融资,此外还涉及担保、保险、基金等;随着浙江网商银行的获批,可使其更便利地从事贷款、支付结算等业务,主要的突破在于能通过存款、同业负债等方式加杠杆、增规模。经营主体与业态丰富,辐射力十分强大。

但同时,蚂蚁金服的平台还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它的目的不是把互联网金融的每个细分领域都亲自做起来,而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模式,开放自己的金融云平台,让更多金融机构和业态进驻到生态圈中。

蚂蚁撼树,神龙在天

蚂蚁金服不断更改业务结构、投资新领域、入股新公司,所有的业务都是在支付流量之上转化的全新领域。这些业务看似蚂蚁金服除第三方支付之外的衍生业务,其实更可能变成它今后的主营业务,是蚂蚁金服在为自身业务的完整性和IPO做准备。

根据去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前的一份协议,阿里将可能在蚂蚁金服IPO时一次性获得股权价值的37、5%(但不低于93、75亿美元),或享受后者37、5%的永久税前利润权益。业界普遍预期其可能在2016年上半年IPO。而这样一来,蚂蚁金服必须向投资者证明,自己作为一家独立的、与阿里巴巴没有任何所有权或权益分享关系、从而必须与阿里“公事公办”的公司,仍然能够维持其过去的地位。

蚂蚁金服上市前A轮融资于去年底开始,代号“启航项目”。在A 轮融资中,蚂蚁金服拟采取非公开增发新股的形式来增资扩股,其增发的新股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0%。此轮融资中,仅按人保资本9亿元,5%股份的投资额估算,蚂蚁金服的估值接近18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金给出的估值测算,蚂蚁金服2015-2017财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将达63、5%,并且,本次引资10%对应的投资对价大体在170亿元-200亿元左右。此轮融资,中金为蚂蚁金服挑选的投资人均是有国家背景的机构。但仅从投资额上讲,蚂蚁金服在“国家队”入资的时候,势必要给一定的折扣。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篇8

一、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特点及分类

(一)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特点

非接触移动支付是指用户在消费现场用手机和POS终端通过近场通讯技术如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等,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完成支付行为。非接触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移动支付手段,无论是在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性还是在支付安全性方面都有着传统移动支付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再加上产业链中各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介入与推动,使得非接触移动支付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非接触移动支付相对于传统移动支付优势明显。首先,由于非接触移动支付支持电子钱包的功能,用手机就可以模拟公交卡、银行卡、会员卡等多种卡片,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多方面的要求。其次,非接触移动支付的支付过程是使用手机靠近POS机表面即可,这样的支付过程相对于短信、WAP等传统移动支付手段来说无疑更加简单和方便,使用户更加愿意接受这样的操作方式。最后,非接触移动支付中,手机和POS机之间的距离很短,信号被截获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在信息安全性上得到了保证。

(二)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分类

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的标准有几类,从发起方来说,银联和移动通讯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支付标准。目前,主流的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NFC、SIMpass以及RF-SIM。这些技术都存在一些利弊,具体如下:

1、NFC。NFC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从技术上来说,NFC最大的软肋是需要定制手机或在手机上加装芯片。另外,手机卡和支付账户的分开管理,也会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2、SIMPass。北京握奇公司开发的SIMPass技术又称为双界面SIM卡,是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种应用于移动支付的智能卡技术。该技术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可在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应的手机支付业务服务平台下,开展各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只需在消费终端前挥一下,即可完成支付过程。但SIMPass技术需要使用特制手机,或者用附加天线为SIMPass提供射频信号。后一种方案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考虑天线的可靠性,此外还需要考虑增加天线之后对手机便携性的影响。

3、RF-SIM。RF-SIM是一种基于SIM卡的近/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也属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它将具有RF射频功能的模块镶嵌在SIM卡内,使用2、4GHz的微波频率进行通信。不过RF-SIM目前毕竟还处于发展萌芽阶段,技术上没有达到成熟。

二、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一)移动支付发展前景广阔

表1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预测预测年201120122013移动用户数(万户)59969、363292、365387、1手机业务渗透率(%)15、6551、9967、66手机支付用户数(万户)9385、232905、644240、9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出。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已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4亿元。用户规模在2009年已达到8250万人,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24%。未来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还将不断增长(见表1)。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着非接触移动支付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非接触移动支付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中国移动近年来已先后在湖南、重庆、广州进行非接触移动支付试点,陆续采用了双界面卡、NFC、RF-SIM等多种技术方案。中国联通近年也开始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研究。目前,中国联通近场通信项目已形成了大量的技术规范,包括近场通信对移动平台的要求、SIM卡对个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规范等。中国电信从2008年底由于CDMA网络的支持开始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预研,目前有些支付业务发展较好的省份根据自身的情况已经向集团公司提交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预研方案。中国银联倡导13、56MHz的NFC支付标准,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POS机升级改造。全国已有约40万台POS机完成了NFC标准改造。根据中国银联的规划,到2011年年底前,可完成全国230万个受理商户的POS机设备升级改造,可支持银联支付手机等终端设备刷卡消费。可以说,非接触移动支付的推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三、电信和金融产业在非接触移动支付领域融合的层面及存在的问题

电信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在当前电信业和金融业产业关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融合趋势的发生,不是在单一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而是技术、产品服务、企业和政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技术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技术融合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且覆盖面较广,中国银联的POS机跨行网络体系也连接了各商业银行,一部分POS机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金融与通信的融合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中国银联与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技术标准不尽相同,而且缺乏统一明晰的业务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并可能造成未来移动支付领域的资源浪费。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标准统一工作,由中国银联倡导的13、56MHzNFC手机支付标准有望成为统一的近场支付标准。这将大大加快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

(二)产品和服务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电信和金融终端用户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形式上。其融合过程将围绕着消费者这一中心而展开。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对于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本身和用户来讲都是最为关键的。最终用户一定会关心融合创新后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本身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程度。非接触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将最终体现在终端用户环节上,这就是基于电信业和金融业融合的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包括产品服务形态、产品服务内容、产品服务价格、产品服务质量等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而目前我国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本身就不完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低,服务意识和产品创新能力都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同时,我国金融服务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服务资源非常有限,这些连一般金融服务都覆盖不到的地区,新的产品和服务就更难触及。

(三)企业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其最终的执行和实施仍是在企业层面。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和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是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在利益和关系上的定位尤为重要。只有各个相关产业环节通力合作,非接触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性才能真正“落地实现”,进而普及推广,使整个非接触移动支付的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得以健康发展。而目前产业链中各相关环节的合作模式已成为制约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瓶颈。各合作方在利益分配、权利和责任、费用结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和银行均希望加强自身在产业链的中心位置,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的竞争和排挤,产业链内部博弈造成的内耗正在转嫁给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因而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不得不改变其整合的行业方向。目前一些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希望通过与免费WAP网站合作,为其提供支付渠道而获得未来的发展。

(四)政策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中国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的管制模式以及现阶段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的技术与市场的需求相左,已经不适合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如果不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基础,继续采取传统的管制模式和框架,必将阻碍产业融合的进行。同时,移动支付行业也不宜由金融部门单方治理,因为单方治理虽比较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监管,但却会抑制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信部等部门都可以对移动支付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监管,国内尚未明确具体由哪个部门统筹监管整个移动支付产业。

四、金融和电信产业在非接触移动支付领域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在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下进行多方位布局

虽然移动支付的行业标准已经初步确定,但在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还存在分歧,在由中国银联倡导的13、56MHzNFC手机支付标准下,可以采取升级、更换手机、更换SIM卡或使用智能存储卡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厂商选择不尽相同。笔者建议运营商可以选择布局多种方案,以适应不同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同时,应建立一系列技术检测机制来配套技术标准,检测内容包括手机终端、智能卡、手机操作系统、手机软件等,也包括业务规则等方面,所有的检测都应由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

(二)努力提高融合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资源覆盖面

在产业融合之前,金融市场和电信市场各自独立,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本没有联系。而非接触移动支付使得两个市场出现交集,其产品和服务的融合成为必然。我们应关注市场融合带来的更大范围的综合性竞争,鼓励企业大胆创新产业边界融合性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开拓新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使用户真正感受到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金融行业应努力扩大金融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人享受到融合性创新支付产品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三)选择合适的业务模式,展开全方位的业务合作

移动支付市场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在不同主体的推动下,产生了多种业务模式,不同业务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刚起步,在业务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上,应坚持市场原则,客观评价已存在的多种业务模式。企业应清晰定位自身在产业链条和业务逻辑中所处的地位,展开全方位的业务合作。可以将支付业务进行细分,银行支付做大额和中等额度的支付,电信做小额支付和微额支付,努力实现产业链条中各利益方的共赢。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乡镇财务个人总结(精选8篇)
  • 下一篇:幼儿园周工作计划(收集2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