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7 栏目:写作范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活动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增强,逐步成为推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之一,伴随而来的金融危机、金融欺诈犯罪和金融机构破产等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也日益增多,这给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既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又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遏制金融投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随着国际间金融博弈与信息科学联系的不断加深和相互作用,为克服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作为情报科学新的重要分支,也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科技情报研究的内容来看,科技情报研究涵盖了多项信息和数据,其中金融情报研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情报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情报研究必然要围绕着金融情报做文章。由此可见,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金融研究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

由于金融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质量。为此,只有认清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做好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才能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提高。

3、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考虑到金融情报研究占有重要比重,只有认识到金融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才能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

二、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

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来看,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效果不理想,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经过对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了解,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受传统情报观及其意识的影响,国内不少金融界人士甚至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同志,对情报概念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导致了对金融情报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作用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理解。正是由于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难以取得积极效果。

2、现有金融情报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功能作用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决策层对金融情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片面性,目前国内初步建立起来的金融情报监测服务体系,仅主要针对反洗钱和反恐等少数几个特殊领域,其中反洗钱的金融情报运行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效果不明显,对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支持不是十分到位,制约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

3、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滞后

据笔者了解,至今我国对金融情报新兴学科尚无开展一定规模、有组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也没有安排相应的立项和资金资助。金融情报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滞后,必然影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开展。

4、国内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的专门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高层人员基本上来自近年回国的海外学者,或者是由研究金融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的人士转行过来,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金融情报服务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努力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培养专业的金融情报研究人才,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金融情报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效开展金融情报研究,不但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了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1、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

在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研究作为科技情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研究的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成效。为此,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提高金融研究质量,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成了衡量科技情报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对金融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应将其作为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2、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必要措施

科技情报研究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金融研究以其专业性著称,要想做好金融研究工作,就要注重金融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将金融研究工作融入到科技情报研究中来,实现多种科技情报研究手段的运用,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更好地为金融研究服务,促进金融研究的发展。所以,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对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十分重要,金融研究成为了促进科技情报研究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

3、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科技情报研究作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金融研究的开展,对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不但保证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还满足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积极开展金融研究,对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对金融研究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四、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情报研究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结合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实际,认真做好金融情报研究,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为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

金融情报研究既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金融领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只有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和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才能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2、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情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认识到其服务属性,努力构建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才能发挥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有力促进,保证金融研究取得实效,形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3、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

在金融情报研究过程中,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只有认识到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才能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提高金融情报研究质量。

4、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着力培养金融情报专业人才

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撑,从目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来看,专业人才的瓶颈问题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抢先着手,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更好地为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服务。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73-03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科技的根本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成功又在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以创新为主。所以,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非常的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学生所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能力并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学需要研究,研究性教学不但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还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探索者。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学的研究性使他们学习生活充满了新意和挑战,学习和研究不可分,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传递性的教学。传递性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忽视了大学教学应具有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过多地进行机械练习和记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质疑、确定研究思路、课内外讨论、调研或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在于使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的研究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侧重于强调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研究过程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式,就这一点而言,研究性教学并非只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开展,而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在全国各类高校开展与实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和创造等变为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东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综合运用知识去开拓创业是应用型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教学中的实践性、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相适应的[2]。大学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生动的实践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步伐,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大学教学易导致学生被动记忆与理解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习状况的改善。

2、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必然要求。首先,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的优良品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容易导致教师缺少创新精神,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共同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科研是研究性教学必要的基本条件。因此,要进行研究性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其次,研究性教学以研究为基础,在教学中强调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搞教学研究。在研究性教学中,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上的压力将促使高校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激发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从长远发展来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这个出发点。研究性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将促使教师广泛寻求教学和科研课题,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是否可行

1、国内外高校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可供参考。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启发式、问题式和案例式教学等,其实质就是一种研究性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大学就进行了有关研究性教学的尝试,采取了多种多样措施。例如,通过开始“独立研究”模块课程,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和推广“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多年来在教学上一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研究性教学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调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推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

2、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条件。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既给大学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在完成对教学基础条件的建设后,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促进了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比例逐年增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的落实,促使和保障了一些一流的教师真正走上本科教学讲台,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3]。各高校不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及教学科技后备人才的培训,使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与实施

1、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而现实中的矛盾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远离讲台忙于科研工作,而乐于教学的教师又有很大一部分人远离科研前沿。一个乐于讲课而不在学术前沿的教师可以把课程讲得生动,可以高效地传递现有知识,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能胜任。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冲突面前,重要的不是固化一支乐于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而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一方面,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教师自身有创新意识,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渗透到教学中,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研究性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提升和岗位聘用时考虑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完善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关于研究性教学技巧与方法的培训。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并不排斥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学生仍然要通过一定的接收性学习获取知识,但这不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从而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实行研究性教学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确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减少记忆书本知识的考试内容,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考试题目[4]。改革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重视学习过程考核而不是只注重考试结果。

3、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研究性教学还应重视实践教学。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问题的答案。要实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增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自主拟定实验方案,指导教师的任务是为实验提示方向,严格审查并帮助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调控,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与报告开展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这也要求加大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及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

五、结束语

研究性教学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重大。本科教学应该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这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办学实力,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谱,张春萍,方世杰,等、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2729、

[2]夏平,毛文贵,卿上乐、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101103、

[3]胡玮军,邓清芳,申爱玲、地方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1,4:4344、

[4]张少杰,张心余、再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1-2、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3

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提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性强、很多理论知识必须走进实验室才能得到检验和黑龙江工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应对我系青年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在“S042-/MxOv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科研项目中笔者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能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并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使学生们不仅理论知识得到延伸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一、在科研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1,加强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创新人才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基础。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一方面能从设计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创新既是民族生存的手段,也是个体发展方式的导向。创新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超越今天、超越自我,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创新激情和创新动力。在科研活动中,对于学生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一点是培养起敢于创新的意识:学生不再依赖于老师,而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还要学会不断灵活地变通,懂得批判,随着研究问题的步步深入,提高其严密的思维逻辑性和流畅性,进而培养起敢于创新的意识。再次通过对本课题的实验及理论的分析,对于材料化学学生今后的理论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在科研中,试验前期同学们大量的查找资料,但这并不能确定S042-/Ti02催化剂制备的技术路线,因为在多篇的相关论文中均没有详尽的方案。因此启发学生必须进一步通过试验,对影响其催化效果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影响的规律性。让学生明白仅仅依赖于书本及文章是不够的,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分析、自己试验。也就是说要先发现问题,这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的有效的训练,是对创新能力进行的有效培养,在试验中必须反复进行精确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开始时查到了大量资料,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从信息中提取对科研有用的信息,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对已获信息的处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整理、归纳、提炼的过程。要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抓住并利用关键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敏锐观察和理智决策的能力。

通过学生参加科研,随着研究问题的步步深入,使学生思维严密的逻辑性和流畅性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对制备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S042-/Ti02,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活性的制约条件是什么,如何将其活性提高,同时利用TG/DTA、FT-IR等分析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搞清催化剂的结构形态、性质随催化剂组成的变化,这都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一个社会如果思维固化了那么必将停滞不前,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在发现问题后很好的解决问题。

3,增强市场意识是创新的动力

学生科研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大学生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教育应当使本科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相关的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将该催化剂用于油酸乙酯的催化合成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效率,并与浓硫酸做催化剂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拥有好的产品及市场条件成熟的关系,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充分认识到创新成果对于自身创业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性作用。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创新的意识得到较好的实践和验证。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作为大学生,必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参加科研项目的同学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对要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对查阅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给予要进行的实验充分的理论依据。因此学生平时就要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2,注重科研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作为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的学生,我们所学的、所研究的材料无一不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在科研中我们应注重与原有的成熟技术与材料在实用价值、经济效益与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相比较,注重科研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只有拥有了丰富知识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多参与科研活动,多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多了解科技的最新动向,多参加实践。只有教师具有较好的创新思维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营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4

【论文摘要】现代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为主的学术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大学管理制度深入发展的现实面前,由于学术观的理念认同、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学术责任已存在各自内部结构、彼此关系定位失衡的弊端,为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厘清学术责任观、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自律、制度上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管理运行环境改革等解困措施,有力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协调与整合。

高校是一种以学术为根基的知识共同体与组织机构,作为其中发展主体的高校教师,结合现代大学职能要求,主要承担着教学责任、科研责任和社会服务责任,就学术特性而言,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最为主要的日常学术责任。一方面,对学生发展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教学便也成为教师的主要学术职责,另一方面,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科研在大学组织活动中占据了日益重要位置,大学教师作为专业学术研究者的价值日渐突显。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学术特性及关系定位,并通过制度创新协调教师的学术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失衡——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结构与关系定位

从西欧中世纪大学人文主义为主的教学开展,历经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并崇尚“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大原则,大学组织制度的创新进程也不断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角色,大学教师的责任也出现多元化趋势,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担负培养人才的职责,而且也是研究者,担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上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教师应有的学术责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在大学组织运行和教师业务开展的实践中,随着学科专业日益分化、大学教研管理及建构不断改革,教师学术角色内部、之间也产生了必然冲突,相应大学教师学术责任已经呈现程度不一的失衡趋势。

(一)教学责任的失衡

依托专业平台,凭借知识积淀,仰仗人格魅力,以课堂内外的教学与指导培养人才,理应是大学教师教学责任的最大特点。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始终都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工作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大学教育扩张同时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历史使命下,传统的大学教学行为,总体上看已呈现教师失责、失范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上,教师教学科学性、现代性不足。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的相对独立、学生的毕业分配等因素,均使得大学教学以知识以本位、以应试为特征、以分数为指标的理念较为突出,现代市场体制下,学生最终需要接受社会的筛选与评价,大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呈现综合化,已逐步趋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时代特点。而当今大学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启发和方法引导,只关注学生课程学习、少注重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理念仍有很大生存空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善于学习、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大学教学理念还未能完全树立,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理应更强地体现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产生思想上。

从教学实施上,教师教学适应性不足。适应学生与适应时代是大学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较普遍地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上更新不足,知识体系流于一般乃至滞后僵化,书本知识较多,实践训练较少;教学方法上灌输大于参与、结论多于问题、继承大于创新;教学评价上共性标准多于个性体现,课外的教学指导、教学反馈与学生信息跟踪更是较为稀缺等。上述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学习状态,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从教学规范和境界上,教师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教学不仅以科学为基础导向,也应重视人文气息的树立,教师的教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责任都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育人的责任也是大学教师教学必须顾及与履行的学术要求。由于社会功利思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一些大学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教师应当负有的责任,上课不备课者有之,任意压缩课时和教学内容者有之,教学严重依赖多媒体课件缺乏活力者有之,教学态度不严肃者有之,只教书不育人者有之。大学教师这一层面的学术责任缺失,其危害是严重的,既不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也有损教师职业形象,“师道尊严”与大学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受到严峻挑战。

(二)科研责任的失衡

科学研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大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还有创造知识、创造未来新文化的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根本标志。无论是大学学科改造与建设,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都离不开大学教师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当科研在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和频繁,与之对应的科研责任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问题。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责任主要包括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责任、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责任、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关注学科前沿的责任以及维护学术自由与规范的责任等。在生成中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当前大学教师科研责任的失衡也不容忽视。在科研定位上,功利性较为突出。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立足现状,发现问题,生成思路,建构措施,对知识的更新与再造,研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但理应的沉潜、持续甚至甘于寂寞地开展教学课题与研究,对很多大学教师来讲却并不突出,应付专项检查、职称评审等即时、现实、功利性目的占据多数,在总体上,研究积累的过程性与连续性不足,是制约很多大学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问题。

在科研实施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失衡。往往呈现大的理论研究过多、重复性结论过多,小切口问题关注有限,可操作、创见性实施策略有限的弊端,马克思曾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多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力与辐射力,也是大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学术责任理应关注的问题。

在科研规范上,滥用与失范已经不容忽视。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学行政资源和高级职称教师掌握的科研资源较为突出,利用资历、职称、地位等优势,滥用学术自由权力,已经产生了必须正视的学术失范现象。同时大学内部的学术不端行为逐渐增多,侵占、抄袭、剿窃他人学术成果,修改实验数据造假等行为已经受到学术各界强烈关注,这严重地导致了学术规范的底线下降,影响了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应有声誉,学术自由权利的“自我丧失”危机也已呈现。

(三)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失衡

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学术性组织,大学以其智慧资源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同时也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从大学组织的运作机制来看,大学的责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教师通过履行教学与科研职责来实现大学对社会与学生责任的承诺。教学或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大学科研活动不仅要完成独立的研究任务,还应服务于教学或人才培养工作。但理念的“应然”追求并不等于大学组织行为的“实然”现状,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时常表现为教师相应学术责任之间的冲突与失衡。

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研角色分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既表现为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高校学者应当负有的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和维护学术自由等责任,只满足于教好书,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或认为科研对教学更多具有的是“挤占”、“冲击”作用,也表现为教师从事科研过程中,并未及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以研促教,实现教研相长,而是“两张皮”的教、研活动方式,正如,曾任文理学院院长并对哈佛大学改革起重要作用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补充的,大学等级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提供新的思想和启示,其教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水平进步和创新意识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重研轻教的学术责任失衡现状有愈演愈烈之势。涉及管理体制、激励导向、评判标准等因素,大学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日渐被边缘化,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也趋于淡化,教学投人与科研投入日益失衡,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发展负起真正责任、把足够精力投人一线教学的大学教师由于“可贵”而变得日益“珍贵”。

二、归因—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理念与路径分析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运行逻辑与外在环境的双重制约,深人分析学术责任失衡的原因,同样必须结合大学教师发展坚守的学术责任理念与赖以维系的制度环境等因素。

(一)内在运行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主要归因于学术观的理念因素

唐纳德·肯尼迪在其《学术责任》一书中,把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归结为培养的责任、教学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和研究发现的责任等。大学教师在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学者、作为教师等不同的角色背景下,在享受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应当自觉、全面地履行自己多元化的学术责任。简而言之,学术责任理解多元化、学术权利与学术责任义务结合化,应是现代大学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树立的学术观。对这一理念的偏差认识,进而实践,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

大学教师有结合自身特点,在合理制度环境下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自由权利,但一些教师只过多看到自身应该享有的学术自由权利,而没有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责任以及必要的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理念并未完全树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术责任的缺失。如教师教学有自由选择教法、灵活运用教材与组织教学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担负足够精力投入、学生指导、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责任;教师科研有自由地探索真理、课题选择、观点发表、调研自主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承担研究诚信、进程规范、社会反思与批判、独立负责的科研责任,既要服务社会,更要引领社会。以上问题内化到教学进程与研究实践中时,一旦产生并形成一种学术思想的惯性,教学内部与科研内部的各自责任失衡现象,便有了观念的背景源头。

(二)关系定位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责任分配失衡,主要归因于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因素

教学和科研两种学术责任理应是并行不悖的,然而现实中的教学与科研仍是难于平衡的两翼。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客观上的不同特性与模式。依托教学进行人才培养,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滞后性的特点,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其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衡量,只有在学生服务社会、展现自我价值时才能更多显现;而科研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用,特别是得到资助的科研项目及能直接指导教学、服务社会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市场经济观念与大学运行逻辑的适度结合,带来学术利益的最大化,直接影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学教师确实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任务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冲突,但更应看到,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必须有赖于一系列制度支撑,大学制度对教师履行教学责任保障机制的缺失,以及一些倾向性的管理政策导向,制度性地加剧了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责任的冲突以及教学失责问题的产生。在遴选教师、学术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与大学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多事务中,谁也无法否认科研数量、成果级别、认可程度等指标的重要甚至关键,特别是那些急于发展其研究职能的大学,研究上的成功始终被看作教师职务晋升的“试金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985工程”和“211工程”战略基本上是同步推进的,但后者强大的示范效应与国家大量资金投人,使许多大学在规模扩张后对科研的强调远远超过教学,学科建设、基地评审、质量评估等都以科研成就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使大学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向科研工作倾斜,通过量化“转移”,科研压力又体现在每位教师身上。尽管高等院校习惯上都要求教师更重视教学,提出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心”“教学神圣”等学术理念,但结合政策与管理导向,涉及到每位大学教师的自身发展,其衡量学术的尺度却很少考虑教学,或者教学的效果、质量评价指标功用难以得到真正看重,而是更重视“研究、发表和出版”。以上因素都影响着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在关系定位与分配上产生失衡。

三、协调与整合——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学与科研成为高校教师衔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桥梁,其学术责任同社会也与时俱进。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和储存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因此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整合其结构,既是更好地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教师显露个性、施展才智、自我实现的主观需求。总体来说,应围绕“教师个体一一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通过主观自觉与客观促进实现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一)大学教师对大学学术责任的认识应进一步厘清

大学教师只有学问与人格并重,具备高深知识、独立人格、高尚人格,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首先,是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核心责任——对学生和教学的责任。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教学、学生指导和学科建设等责任。既要把足够的精力投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了解人生的责任和意义,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作为学者应当履行的学术责任一一科学研究的责任。开展研究和选择课题要考虑社会需要,对社会负责,发表研究成果,要考虑研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对科学负责。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方法投人研究,独立负责地评论各种社会问题,对不符合社会良知的价值加以质疑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同时必须遵从起码的研究伦理与规范,大学教师只有遵守学术规范,做到正直和诚实,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倡自律,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责任协调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理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大学师德价值既体现在教师人文精神,教师职业的诚实、尊重、爱心、良心、责任感等,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又体现在教师道德意志,保证教师在任何情景下遵循职业道德行事,自觉作出道德的选择,通过主观、内在的道德自律境界,达成道德自律,自觉实现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三)重视并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实现制度激励

除了主体性的一线教师,高校管理者与政策设计者也应意识到,大学教学活动自身具有的学术性是更加不容忽视的。传授知识与探究、创新知识一样都是大学对高深知识的操作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个性与创造性,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接近于学术研究评价,而不是仅仅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评定。过去教学工作之所以得不到应有重视,很大程度上源于绝大多数教师往往把学术等同于研究,把学术的价值理解为单一的知识创新,高校长期局限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争论,没有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应有高度,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投人得不到与科研成就同样重要的评价,这是造成当前教师不能真正潜心本科教学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制度与政策导向层面,必须加强教学学术性操作。一方面建立多样化的高校评估标准。对于一流名校,既要重视对科学研究的评估,又要重视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同时还要检验科研与教学的协调程度,如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结合状况等。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予以聘任,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还要继续加强督导;对于一般地方本科大学,则重点评估教学质量与改进、教学规范情况,并把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继续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使各类高校把工作重点和师资力量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

另一方面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激励在教学工作一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师晋升、评审标准中强调教学重要性一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有效性评价,尤其应把教学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效作为与科学研究成果同样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增强教学学术研究以及教学创新性的评价比重,将教学研究论文、出版的教材和课件,以及所获奖励等作为教学学术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在注重专业科研的同时注重对教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

(四)探索教学与科研协调的管理运行环境

实践中,我国大学一般将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截然分开,科研部门与教务部门分别负责科研与教学的管理和任务分配,基层院系据此设置了教学与科研管理机构,二者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属于大学组织内部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大学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尤其是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及教师教学失责问题逐渐凸显。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5

论文摘要: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鼓励科研创新,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等。尤其是cssci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cssci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除作者之外,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6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2、3 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是“方法一流程一装置”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而技术则是专利的,在科学向技术转

化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将形成专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应该协调好关系,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确定好创 新过程的组合关系,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波,庄忠钦,苏 晖,杨 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5):6-11、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7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工程建设发展迅猛,交通科研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交通科研事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必然迅猛增长。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下,交通科研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革新理念,大力创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针对加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为统领全局的新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深远的前瞻性。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它体现了科学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这就是说,首先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其次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再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简言之,是由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衡量各项事业发展成败功过的标准。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企业发展战略,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1]

2 交通科研企业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交通科研企业员工构成正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趋向知识型发生质变,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更需贯彻“以人为本”。 [2] 知识型员工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尊重交通科研人员的人格,增强企业的亲和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激励因素。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科技人员的人格受到尊重,往往会产生比物质激励大得多的激励效果。必须尊重科技人员,满足科技人员人格受尊重的需要。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可以让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 尊重科技人员的意见,增强企业的向心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科技人员的参与程度越深,其积极性越高。尊重科技人员的意见,就是要科技人员自己做出承诺并努力实现承诺。向心力会因此大为加强,管理成效相当显著,尊重科技人员的意见,就是让科技人员自己管理自己,做企业的主人,从而提高科技人员的参与程度,达到利用团队精神提高组织运营效率的目的。尊重科技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提高科技人员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度。事实上,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的工作行为都不只是为了追求金钱,还会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科技人员更加注重这种需要的实现。作为企业的科技人员,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意识地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企业应该了解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为科技人员提供职业发展援助,引导科技人员准确地自我定位,帮助科技人员克服职业目标实现中的困难,使科技人员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协同。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管理。企业只有掌握了科技人员,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的骨干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他们在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以及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矛盾,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科技人员创造畅通的发展通道。若是科技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阻,企业却不能及时了解、提供帮助,就可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企业必须关心科技人员,现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力资源工作直接影响着科技人员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热情。因此,人力资源工作既要重视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更要研究企业中的“人”,了解科技人员的思想情绪和困难疾苦,研究为科技人员排忧解难的办法和措施,研究挖掘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本管理思想。这种思想流传到西方得以发展,形成了整合东西方思想的新的人本管理思想,这可朔源到行为科学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即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人作为一种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意味着他们更能效终身效力于企业,为企业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3] 以人为本理念要求企业必须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的同时,实行人性化的“满意管理”,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人为本,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人才简单的定义就是有人品、有才干之人。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完成企业给定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4]企业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要求我们,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5]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强调了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人性化管理可以体现在制度、举措,其关键在于科技人员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让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企业的决策层,对于交通科研企业尤其具有建设性,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科技人员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3 强化交通科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交通科研人力资源战略

在以人为本的指引之下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以人为本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人才战略意识的标志,也是一个科研企业能否构筑起人才优势的关键。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有好的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交通科研企业立足于新的一轮交通基础建设竞争的战略需要,大手笔构筑人才优势。

国内的交通科技研发组织正处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也开始采用临时雇佣、项目劳动关系和弹性劳动制等形式,初步形成了高科技人才的市场化流动。[6] 例如试点实行“户口不转,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弹性流动”制度,积极引进项目负责人。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出台新的人才举措,放宽职称评定限制,切实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更有效地培养急需人才、引进高级人才。加大人才吸纳能力,提高人才待遇。解决好人才待遇问题是发展人才事业、构筑人才优势的关键。创造宽广舞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要引进并留住高层次人才,就必须提供相应的、能够让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舞台,高层次人才除了待遇,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能力的发挥,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岗位和更广阔的舞台。

为此,交通科研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应立足于构建综合实力强大、资质雄厚、集团化运营的大型交通建设科研投资集团来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在合并的过程中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主线壮大科研实力,促进面向市场的发展。[7] 在人员专业结构、人才引进、培养方式、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发展继续教育势在必行。譬如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高校较少并且学科结构单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这些因素制约了引进人才。要在企业内部营造推崇、宣传和保护人才的氛围,为人才施展才干提供“舞台”,重点引进交通科研工作所需高级人才,明确课题和项目主攻方向,引进相关带头人才,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的人才资源,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加大交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实现交通科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交通科研企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发展,近年来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制定了很多的措施,吸引广大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和项目带头人来充实交通科研人力资源,同时鼓励原有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促进交通科研企业发展,为交通科研企业投身新一轮交通基础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通过职业生涯管理提高员工多样性。[8]

加快人才培养,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要重视开发人力资源,谋求知识和人才的拥有。企业是继续教育主体,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再培训、再教育。针对人才流动和人才结构失衡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刨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用人机制,使人才脱颖而出。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篇8

关键词:装备科研 信息安全

重大装备科研往往担负着关于国家重大经济建设思路和国家装备发展等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任务,在积极推进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密级,一旦泄露重大装备信息将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技术的发展,装备科研信息安全与保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对策,确保重大装备科研工作永远能在安全保密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一、重大装备科研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

重大装备科研信息安全保密面临的形势相当复杂,既有与其它行业保密工作的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在共性方面,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不管是思想上、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与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使装备科研工作也受益匪浅。科研人员利用现有各类信息网络可以方便查找到所需资料,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与相关专家和机构可以及时交流信息,使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加速了科研进程。但信息网络在给科研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敌情报机构窃取我科研机密信息提供了便利。再加上科研信息性高,前沿性强,己成为各国情报机构关注的焦点,他们采用各种招数获取我科研信息。首先是直接从因特网上获取科研信息。虽然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严禁机器上网,密网与民网必须隔离的规定。由于部分科研人员保密意识不强,网上泄密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有些科研人员在工作中一旦需要从网上查信息,就图省事直接连线上了因特网,或者即使删除了信息,也没有彻底删除,这就给敌情报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敌情报机构可以在信息处理器泄露出来的电磁信号中,通过在几百米之内放置一台接收仪器,就可以使之还原成清晰图像,从而导致泄密。第三,部分科研人员在出差路途中,有时为节省时间,就在非保密场合从事科研活动,这样一旦有情报人员在场,其就可抽时机迅速把科研信息复制走。

在个性方面,装备科研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信息安全保密面临着极大隐患。一是联合科研力度的加大。由于许多技术的通用性,使得许多装备科研项目是由不同部门合作来完成的。这既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多个国家的普遍选择。美军的许多尖端武器科研及科研试验也都有地方各大公司的参与。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参与部门相互合作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确保装备科研信息的安全保密。由于我国联合进行科研的制度不健全,制定的一系列保密制度约束力不强,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失泄密案件不会发生。二是现有科研环境的制约。目前,从事装备科研的单位大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在内部环境上,科研人员的科研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在外部环境上,特别是网络的利用上却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在不同地方的科研人员,如果利用机要等方式进行交流讨论装备科研工作时,往往嫌麻烦,总会有人抱着侥幸心态利用互联网传送信息,存在着泄密风险。三是现有制度的不完善。当前,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是与其数挂钩的。而部分科研人员从事的科研活动又是保密的,不允许公开发表。这使得科研人员不得不要么写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文章,要么对科研成果经去密处理后发表,但这种去密的界定很难把握,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泄密。

二、加强重大装备科研信息安全保密的对策

一是强化科研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增强科研信息安全保密观念。强化信息安全保密意识的关键是深入持久,有效的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教育。装备科研信息安全保密要使科研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维护装备科研信息安全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树立敌情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形成自觉而有效的维护科研信息安全的风气。信息安全教育必须坚持把握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要充分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和手段,进行经常性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要结合分析典型泄密事件,不断加深广大科研人员对信息安全重要性和失泄密危害性的认识,以克服麻痹思想。有效的强化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更好的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还必须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真正树立起科研法规制度的权威和尊严,并保证其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离婚起诉书(精选7篇)
  • 下一篇: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