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中级会计要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7 栏目:写作范文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1

根据财政部有关要求,为做好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确保决算报表全面完整和真实可靠,现就做好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审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区县财政局、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境外企业,应加大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的组织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一)及时安排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汇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内部工作分工协调,及早安排,认真组织,确保报表工作有条不紊,按时完成报表的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二)加大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考核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落实报表审核工作的各级次负责制度,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层层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报表数据质量。

(三)强化会计决算报表的审计工作。充分重视社会中介机构在报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认真执行我局和财政部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严格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中介机构的资质和工作规范,强调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合法性与严肃性。

(四)认真做好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分析工作。在完成报表的汇总工作后,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要及时对所属企业、单位决算报表工作进行总结,做好企业运行效益情况的分析工作。

二、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的有关要求

各区县、各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报表编制和审计的文件规定,加强报表数据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以及增减变动的合理性等。确保会计决算报表达到以下要求:

(一)填报方法规范准确。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报表编制文件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参数逐级逐户录入,按规定方法进行合并或汇总,并保证报表的树型结构级数据库结构规范、清晰。

(二)上报数据真实完整。确保所属企业按照统一要求全面、完整上报年度决算报表,各项数据符合企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实合理,不重不漏,杜绝虚报、错报、漏报、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三)相关指标衔接可比。注意检查合并或汇总数据与基础录入数据的互相衔接。认真审核表内和表间勾稽关系,做好数据有效性检查,及时核实有关重点指标,排除异常数据的出现。

(四)报表上报及时完整。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全面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数据及相关材料,上报的汇总报表必须手续齐备,行文正规明确,报表与软盘数据一致,金额单位准确无误,严禁越级调整下级企业和单位的报表数据。

三、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全市验审工作注意事项

市财政局对全市市属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验审工作计划从20*年*月*日开始截止到*月*日集中完成(具体安排附后),各区县财政局决算汇审时间为*月*日至*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境外企业会计决算报表集中验审时间为6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应提前做好全市验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携带手续齐备的上报资料参加验审。

(一)完成本地区、本企业的审核工作。参照《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参考表》的工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二)按照财政部及市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的内容准备好上报材料。具体包括报表和编报说明(财务状况说明书),企业处一份,主管处室一份。市属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还应当同时分别提交对审计报告相关内容提出的财务处理或帐务调整意见或者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和意见,将以上材料分别按类别装订成册,有关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各区县财政机关应当对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附报总体审核意见;计算机介质的合并或汇总数据及基础数据、编制说明(或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三)审核报表重点指标及户数与20*年相比的增减变动情况。分析企业户数增加减少的原因,填写《20*年主要指标变动表》,打印并上报电子文档,填写财统2号文规定的《汇编范围企业户数变动分析表》,并附电子文档。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2

关键词:贸易开放;实际汇率;出口贸易增长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2-0012-05

一、引言

实际汇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针对实际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则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实际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Guittian(1976)[1]和Magda(2007)[2]认为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是微妙的,需求和供给渠道的合力决定了汇率变动对真实出口数量和价格的最终影响;Bacchetta(2000)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也认为汇率波动增加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3]而伊藤隆敏(1997)通过研究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发现实际汇率是决定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4]Hooper(1978)假设出口商是风险厌恶者,汇率的波动将增加交易风险,降低出口收益和利润水平,不利于出口贸易;[5]Ethier(1973)考虑出口商可以通过外汇远期和期权市场对冲外汇风险,认为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无影响;[6]Franke(1991)认为如果出口商积极利用汇率波动提供的选择权,汇率波动甚至能够促进出口贸易。[7]

实证研究方面,Obstfeld(2002)基于美国和加拿大1993-2001年间数据,对SITC分类商品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8]Rose(1989)基于美国25年双向贸易季度数据进行检验时发现汇率不是影响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9]Frankel(1996)基于亚洲国家截面数据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10]需要指出的是,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即汇率变动能否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在马歇尔-勒纳假说成立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具有滞后性,在短期将恶化贸易收支状况,这一现象被称为“J形曲线效应”。实证研究主要是检验马歇尔-勒纳假说是否成立和“J形曲线效应”是否存在。Kruguman(1991)通过考察二战后美国的相关数据,发现虽然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但存在时滞效应,即美国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11]而Demirden(1995)则认为马歇尔-勒纳假说和“J曲线效应”并不成立。[12]

此外,国内学者也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李众(2004)[13]、周宇(2008)[14]等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卢向前(2005)[15]、马丹(2005)[16]等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谢建国(2002)采用协整方法,考察了1978-2000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现阶段人民币汇率政策并不是调节贸易收支、改善出口贸易状况的有效手段。[17]

本文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初级品及制成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探讨在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背景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否对中国出口贸易有影响,以及会产生何种影响?马歇尔-勒纳假说是否成立?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动态贸易均衡框架,分析了小国开放经济下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部门出口及利润的影响;其次构建了进行实证分析所需的计量模型,并对模型的研究方法、各变量数据的来源、选择依据等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说明;接着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及相关启示。

二、理论模型

(一)模型的构造

本文基于Bacchetta(2000)动态贸易均衡模型,通过引入外部冲击及不确定性,构建一开放条件下实际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考虑如下一个无限期界的小国开放经济,该经济内出口贸易部门的代表性企业同时使用进口资源x和国内资源y进行生产,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

时,企业利润增加;反之,如果a+b>1,则C的正负不确定,需要由a和b的比例进一步确定,此时,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两个命题:

命题1:实际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产量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若企业生产为规模报酬递增,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导致企业产量减小;若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减,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使企业产量增加。

命题2:实际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时,汇率变动率增大会增加企业利润;当企业为规模报酬递增时,汇率变动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确定,需要由企业使用进口资源和国内资源的比例决定。

三、计量模型、变量及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及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表明实际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部门的产量及利润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量的具体影响,根据式(10)拟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14)

该模型共包含4个变量,其中出口量zt为被解释变量,实际汇率et、国外资源投入xt及国内资源投入yt为解释变量 , 为待估参数,分别度量相应各解释变量对出口量的影响。由于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方法,如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等,都有局限性,其参数估计量必须在模型满足某些假设时才具有良好的性质;而广义矩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是一个稳健估计量,它不要求扰动项的准确分布信息,允许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所得到的参数估计量比其他参数估计方法更合乎实际。因此本文经验分析采用GMM方法来估计式(14)。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根据理论模型的实际情况,本文拟选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的出口总额、中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中国初级品出口总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等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标,本文采用《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FS)经多边贸易加权计算所得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REER)作为实际汇率的衡量指标,该指数上升表示本币升值,降低则表示本币贬值;使用中国历年出口总额(TEX)、中国历年制成品出口总额(MTEX)、使用中国历年初级品出口总额(PTEX)作为衡量中国出口贸易相关情况的指标;对于其他变量,为与理论模型相符,我们采用历年中国全社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国内资源投入的衡量指标(以lnINV表示,所有的变量都取对数);采用中国历年实际利用的外资金额作为衡量国外进口资源投入的指标(以lnFDI表示)。为了与实际汇率指标相统一,所有的价格指标和GDP指数都调整为以1995年为基期,各变量均为经过全国消费物价指数加权处理后的实际变量。

本文使用的是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IFS及相应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四、经验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由于在计量模型中使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首先需要对计量模型中涉及的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验证各变量的平稳性。表1的平稳性结果显示,各变量的原序列均为不平稳序列,经一阶差分各变量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为避免伪回归,模型估计前,我们对各变量数据序列采用H-P滤波方法处理,得到各变量的平稳序列后再进行模型估计。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①检验形式(C,T,P)中C、T、P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②ADF检验采用麦金农(Mackinnon)1%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③*、**分别表示在1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变量是稳定的。④一阶差分用记号“”表示。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综合计量的检验结果

通过以上平稳性检验,运用经H-P滤波处理的各变量序列,对式(14)用GMM方法估计,可以得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如下:

lnTEXhp=0、3306-0、4999lnREERhp-0、1233lnFDIhp +

1、2115lnINVhp

(0、2833) (-2、1687) (-0、9136)(12、5948)

R2=0、9874 D-W=1、7491(15)

以上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影响,这一点从t统计量(各解释变量系数下括号内的数值)和系数值可以看出。具体来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为-0、4999,这意味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贬值)会显著地抑制(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国内外资源的投入对中国出口贸易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减少)会显著地增加(减少)中国出口贸易;而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减少)会显著地抑制(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如果进一步考虑按出口商品分类来考虑二者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时,我们将看到开放程度越高,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将增强 (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看到,当按出口商品分类计量时,该指标对出口影响的显著性大大提高了)。综上所述,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其结论印证了马歇尔-勒纳假说关于贬值带动出口的论断,也说明了实际汇率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分类计量的检验结果

从上述分析可见,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及国内投资增加会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则会降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那么,按出口商品分类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国内外资源投入等变量对初级品及制成品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沿用GMM方法,重新估计各变量对初级品及制成品出口总额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lnPTEXhp= 2、3076-0、1595lnREERhp -0、4191lnFDIhp +0、6359lnINVhp

(3、6189)(-1、266)(-5、6841)(12、098)

R2=0、9614 D-W=1、6721(16a)

lnMTEXhp= 0、3472-0、6877lnREERhp -0、4809lnFDIhp +1、2962lnINVhp

(0、3717) (-3、7267)(-4、4525)(16、8338)

R2=0、9892 D-W=1、8931 (16b)

式(16a)反映了各解释变量对初级品出口额的影响,式(16b)反映了各解释变量对制成品出口额的影响。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按出口商品分类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国内外资源投入等因素对两类贸易品出口的影响方向与前述研究是一致,但在影响程度上则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无论是相对于初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外资源的投入(即FDI)对其影响显著性的提高了(参见各解释变量系数下括号内的数值),具体说来,初级品出口总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为-0、4809,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为-0、4191。其次,对于初级品出口而言,国内资源的投入(即INV)其影响显著性的降低了,初级品出口总额对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为-0、6359,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则对国内资源投入的变化没有显著性的改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初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初级品出口总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为-0、1595,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为-0、6877,这也意味着,当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程度较大时,对中国出口贸易部门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对初级品出口部门而言,实际汇率出口弹性较低,人民币汇率变动程度对其出口的影响比较低;而对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而言,实际汇率出口弹性较大,当人民币汇率变动程度较大时其出口是较不利的。因此,政策制定者在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致贸易效应的同时,也应考虑其带来的部门效应。以目前为例,人民币总体呈现总体贬值趋势,可能导致出口贸易部门行业差距拉大,进而影响到中国出口贸易的长期增长。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条件下具有微观基础的跨期最优化贸易模型,并引入外部冲击及不确定性,分析了实际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从理论模型角度得出如下结论:当出口贸易部门的生产需要同时使用进口资源和本地资源时,实际汇率的变动对其出口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如果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减,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使企业产量和出口增加,企业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企业生产为规模报酬递增,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导致企业产量和出口减小,但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需要由生产中企业使用的进口资源和国内资源的比例决定。

通过对1980-2007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确实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笔者初步可以判断,偏向于外贸出口部门的国内企业,如外贸程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等,普遍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考虑到出口货物的行业分布特点,将人民币实际汇率分别与出口贸易中的初级品与工业制成品进行实证检验,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出口的正向关系,同时也解释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而我国外贸出口依然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出口工业制成品的部门相比出口初级品的企业其规模报酬递减的程度更高。

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结果,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制造业,在适当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率区间内,汇率升值也会促进出口。但从可持续发展及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国民经济的依赖重心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为科技、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势在必行。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持续性应求诸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因此,在汇率政策制定方面,应尽量避免通过货币贬值以扩张贸易的做法,从而避免货币贬值对贸易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逐步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此外,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形成合理的市场信号形成机制和市场信号反应机制。■

参考文献:

[1]Guittian、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Exchange Rate on Output, Prices,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6,(6)、

[2]Magda、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Economic Activity in Turkey[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7,(3)、

[3]Bacchetta、Does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Increase Trade and Welfar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5)、

[4]伊藤隆敏、汇率变化及其对亚太经合组织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影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5]Hooper、 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on the Prices and Volume of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8,(8)、

[6]Ethi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Forward Exchange Marke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

[7]Franke、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ing Strateg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1,(10)、

[8]Obstfeld、Exchange Rate and Adjustment:Perspectives from the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J]、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2002,(12)、

[9]Rose、Is There a J-cur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

[10]Frankel、 Trade and Growth in East Asian Countries:Cause and Effect[J]、NBER working Papers,1996,(8)、

[11]Krugman、Exchange Rates and Policy Coordin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1,(30)、

[12]Demirden、Flexible Exchange Rates and J-curve:An Alternative Approach[J]、 Economics Letters,1995,(48)、

[13]李众、实际汇率错位、汇率波动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1998年平行数据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

[14]周宇、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2008,(9)、

[15]卢向前、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

[16]马丹、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3

一、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认为。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要放眼于整个合作经济,动态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大合作、大校纪,的总体总想。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反对弄虚作假,又要反对漏统漏报。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汇总会计报多的改革要坚持以国家现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为准绳。参汇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编制。汇总会计报表数据要严格按照参汇单位上报数汇总。

(二)合理原则。要适应供销社创新体制、创新机制的改革需要,体现“开门办社、开放办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发展中的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科学地设置汇总会计报表报表格式及会计指标。既要坚持广泛性,又要加以合理规范、确定汇总会计报表的汇编范围。

(三)简明实用原则。报表格式及指标的设置,要既能够全面客观反映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工作成果,完整提供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又能够不增加被汇总单位的工作和经济负担。

二、改革汇总会计报表基本思路

汇总会计报表改革要做到“两个延伸,两个精简”。一是延伸汇总单位。改革现有以各级联社作为汇总单位的报表汇总体系,将汇总单位延伸至基层供销社。这符合中央5号文件规定的“社企分开”原则。从实践上讲,基层社范围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单体经营公司以及各种形式的承包、租赁经营的客观存在、使基层社作为级汇总单位成为必要。因此,对其所辖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编制的会计报表,按相同项目汇总,无论从上还是从政策上讲,都是可行的。由于不涉及税收、信贷、审计等,从而解决了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技术问题。将基层供销社作为汇总单位有利于真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这些经济实体的会计数据,有利于上级领导准确了解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划分基层社与其下属被汇总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二是延伸起报单位。凡是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接受供销社行业指导的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独立核算的单体公司以及基层社原有理事会所应无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都应单独作为基层供销社理事会下属一个起报单位,纳入汇总范围。

三是精简汇总报表种类。现有汇总会计报表种类繁多,部分报表基本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应以科学、合理、实用为原则,重新设置能反映改革成果的汇总报表。

四是精简汇总报表指标。现有汇总会计报表指标重复、过时现象严重,应大量精简压缩,同时适量增加能反映改革成果的会计指标。

三、改革汇总报表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对于新的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被汇总单位自觉履行汇总义务的比例不大。被汇总单位是否自愿接受汇总管理,是制约汇总范

围延伸的瓶颈;二是受税收、银行等诸多因素的,汇总数据在真实性、有效性上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难点的基本对策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的前提。首先要由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基供销社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在组织和人员上落实,加强财会工作力度;其次要求各级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及提高认识,坚持财会工作必需与供销社的相适应的原则,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参与供销社的改革;再次要求基层(被汇总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深刻理解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目的与作用,正确处理加入合作组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基础。一是提高财会人员道德水准。要求财会人员工作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收集资料;二是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要通过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4

为了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为了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班级竞争意识,经学校研究决定,引进激励机制,开展月度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二、考评项目

1、护导检查 2、班主任出勤 3、学校和级组专项抽查4、班会课上课及备课检查

三、方法步骤

以级组为单位积分汇总,评选出月度文明班级。

四、项目权重及计分办法

1、护导检查(35分)

以级组的值日检查为依据,每周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交到政教处,每月汇总一次,按相应名次第一名班级积35分,名次间分值差距为2分。

2、班主任出勤(35分)

班主任要及时跟操、治操。级组按时点名,周末统计备案,并将汇总结果交到政教处。每月汇总一次,按相应名次第一名班级积35分,名次间分值差距为2分。班主任要按学校要求参加会议以及各类大型活动,倘若班主任在此种情况下请假扣1分/人次,迟到扣1分/人次,缺席扣2分/人次,此项扣分在该项总分中扣除,扣完为止。

3、学校和级组专项抽查(15分)

政教处与级组将每月展开对各级组违纪学生进行专项检查,实行扣分,每班级每人次扣1分,扣完为止。

4、班会课上课及备课检查(15分)

班主任要按时召开班会课,旷课或安排与班会无关的内容,每次扣3分,此项扣分也在该项总分中扣除,扣完为止。班会备课每周及时上交,按时检查评分,班会备课未及时上交的每次扣3分,扣完为止。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5

(一)根据一级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汇总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持续出现新型的经济模式,经济业务活动也趋向于复杂化,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所需的总账科目日益增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零级核算模式便是会计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拥有以下几个核算特点:1、采用随机核算制。在零级核算模式下,可以更为随机地开展各种零级核算任务,更具灵活性。2、在当前一级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够构建全新的零级科目,并可在业务现场进行指定,更能够满足多变的业务需求。3、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单单为汇总模式,同样还体现出逐笔计算的核算方式;4、在满足编码方式的一级科目的核算方法基础上,形成更新、更具概况性的核算指标。5、受复式记账以及会计恒等的约束,进行会计核算时符合基本的会计核算原理性特性。

(二)实时核算模式。实时核算,主要是指于会计核算期间内及时地响应。实时核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核算特点:1、应用实时核算模式,更能够及时地提供满足国家会计核算要求的会计核算数据;2、严格根据当前科目编码以及核算单位进行核算,并在数据化的编码体系中存储企业会计核算所需的会计编码;3、按照汇总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再应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式,这是与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最大的差异点;4、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受到复式核算、账账相符等会计基本原则的约束,并体现出典型的原理性会计核算特性。

(三)分组核算模式。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需求,对当前不同会计科目进行随机性地分组或汇总时,进而汇总成为不同的会计科目时,这些会计科目可以称为分组科目,而按照分组科目进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便是分组核算模式,此种核算模式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突破传统的科目分级体系,重新按照企业业务规则进行核算,进而为企业提供完全不同的明细分类核算体系。分组核算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核算特点:1、应用随机核算体系,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不同的明细核算体系;2、在当前的明细科目基础上重新进行科目的分组操作,从而构成不同的分组科目,并据此进行核算操作,并且所进行核算的会计编码大多均是在作业现场马上指定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3、此种会计核算模式不采取应用汇总的会计核算模式,而应用逐笔序时的会计核算体系;4、在进行会计核算操作时,受账账相符等方面的约束,符合特定的原理性会计核算的特性要求。

(四)混合核算模式。混合核算模式,就是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需求,进行重组包括一级及各级明细科目在内的不同会计科目,从而构成不同的混合科目,并基于此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假如把零级核算和分组核算融合在一起,并且融合了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并由此进行会计核算操作,这就构成了混合会计核算模式。此种会计核算模式的意义就在于突破了会计科目的约束,可任意进行组合不同级别的会计科目,并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核算体系。混合核算模式拥有以下几个特性:1、应用随机核算体系,从而实现不同的混合核算体系模式;2、不区分会计核算的科目级别,并在当前会计科目编码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并由此重新构成新的会计科目,并完成会计核算操作。3、此种核算模式仅仅采取逐笔序时的会计核算方式,而否定了汇总的会计核算方式;4、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受到账账相符的会计核算约束,并且吻合特定的原理性会计核算要求。

二、结束语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6

关键词:词汇策略训练 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引言

英语词汇既是英语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又是语言使用者语言能力的一部分。(束定芳、庄智象 1996)在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今天,学生积极词汇量的多少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们的词汇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学生仍然认为词汇关难过,教师仍然认为词汇难讲。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学生词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通过总结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上的诸多问题,提出教师要首先对学生的词汇元认知策略进行培养,着重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词汇应用,帮助学生打好词汇基础。

一、词汇学习策略现存问题及分析

从学生词汇学习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心理因素等三方面来看,学生学习策略不尽如人意。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最开始接触词汇时直接根据读音来记忆词汇,这个阶段被称作初级阶段。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语言结构的复杂化,学习者对外语的语义结构有了一定感悟,他们可以依据“语言意义图”(Semantic map)来学习词汇,这个阶段被称作高级阶段(Nation 2004)。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者应该过渡到高级阶段的词汇学习。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在认知策略上没有显著进步,仍然沿袭中学时的词汇习得方式,比如擅长进行背诵、造句、翻译和机械记忆词汇区别。这就造成了词汇实际应用能力差,“听不出来,说不出来,用不准确”。同时,由于缺乏通过词汇意义联系来理解和记忆词汇的能力,学生不能将新的词汇知识和已知词汇知识产生联系,并进行有机构建,导致单词“学过就忘”。调查显示,学生的词汇认知策略还停留在词汇习得初级阶段。

与认知策略相对应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监督、调节和自我调整语言学习行为(束定芳、庄智象 1996)。总体来说,学生不具备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对自己的词汇学习负责,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词汇学习。

在调查中,多数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持消极态度,这反过来影响学习过程,造成恶性循环。

造成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各方面不良表现的原因是我们的词汇教学方式和考试压力。词汇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以课本为纲的思维方式,各种考试更忽略了对词汇的实际应用。学生没有词汇习得的良好环境,缺乏词汇实际应用机会。在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今天,词汇成为制约学生能力提高的瓶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重点应该从教授学生词汇知识本身转到教授词汇学习方法、培养词汇自主学习能力上来,以使学习者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通过培养元认知策略发展词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作为高水平的学习方式,在大学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因此,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能够独立的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并自我评估的能力(何莲珍 2003)。如今,自主学习已得到相当的提倡和推广。我校目前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也体现出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词汇学习上具备上述能力。发展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调整认知策略,改善心理因素,从而实现学习方法的质变。

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何宗慧、曾洁 2005)。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词汇学习负责,要管理自己的词汇学习。比如,学生要有词汇学习计划,要确定学习目标,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步骤。学生要做到自我监督和调控,还要定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反思,最后,学生还要能自我评价学习情况,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准备。总之,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是比认知策略高一级的管理策略(文秋芳 1995)。学习策略的表现方式是学习方式,因此,要改进学生词汇学习方式,重点是培养其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

三、如何培养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词汇观念,让学生从更高的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角度看待词汇学习,从而克服学生的消极学习心理。比如,很多学生觉得记了词汇却没什么明显的进步,主要原因是在学习中缺少词汇意识。如果学习者提高对词汇习惯搭配、深层含义、适用语体等方面的理解,就会从新的角度看待词汇学习。

在培养学生词汇元认知策略方面,要帮助学生明确词汇学习阶段性目标。一方面可以依据大纲来确定词汇学习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特别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来帮助他们设计个性化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向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然后要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词汇学习计划。即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自己可以达到的细化的标准。比如,要求学生回答一些诸如每天用在词汇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每天识记多少新词汇,复习多少已学词汇之类的问题。学习计划要切实可行。同时,教师也要有怎样对学生定期评估、检查等计划,以检测学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效果。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词汇学习重点。词汇量的增大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把学生阶段目标内的词汇按照使用的高频、低频来分类,词汇的重点在基础阶段仍然是积极词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类词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区分课外材料中的词汇程度,慢慢使之养成对词汇重要程度的敏感性。还要提醒学生在学习各个阶段,习语学习都很重要,包括一些固定搭配和成语等。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反思和调整,并要进行自我评估。要使学生养成定期总结和调整计划以及学习方式的习惯,达到始终有意识控制学习过程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使学生认知策略从低级向高级转化。学生在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时,会反思和调整其认知策略。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尽可能多的认知策略,也就是学习方法,来及时实现学生在此方面的进步。

总之,词汇教学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语言教学,它要始终与阅读、听力、口语、翻译等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学习者也要把有效的学习策略融入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最终才能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而成功的标志,就是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上海:上海外语教语教育出版社,1996,111-121,71-76、

[2]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 [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4):287-289、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7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

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黄陵县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委员会组成单位要各负其责,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使劳动合同推行工作按要求整体推进。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共同努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加强推行劳动合同工作的宣传和动员,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电话***)要组织好推行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签订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各行业推行劳动合同的宣传,增强企业和用工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县广电局要把推行劳动合同作为长期宣传报道内容之一,定期播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认识,为开展推行劳动合同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职责,组织实施

推行全员劳动合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牵扯到各行各业和各级组织,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能扎实做好各自工作。

1、人事劳动部门要把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作为今后劳动人事工作的重点之一,结合我县实际,从维护合同双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出发,对全县的劳动合同推行工作进行扎实安排,全面推进。

2、工商部门要积极配合我县的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工作,在企业、个体工商户(包括餐饮服务行业)证照年检中配合劳动合同管理单位检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并积极与劳动部门配合实施阶段性联合执法,推动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行为。

3、煤炭部门要开展定期的专项检查工作,并将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和人数及时通报县推行劳动合同专项工作办公室。对于未签订或部分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督促其限期纠正,对拒不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的煤炭企业,可建议劳动监察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各煤矿的劳动争议纠纷和工伤待遇的处理由县劳动仲裁委依法处理,减少私下协商处理事件的发生,避免因劳动报酬或工伤待遇等纠纷引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我县的社会稳定。

4、城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搞好有资质施工单位劳动合同推行工作的同时,重点对一些违法用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各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单位或企业工会的指导下,完善集体合同的签订,并把每季度全县各施工单位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和本部门的专项检查情况通报推行劳动合同专项工作办公室,并做好省市每年的走访抽查准备工作。

5、安监部门要把管辖的矿山、危险化工、砖厂等行业和用人单位是否签订、鉴证劳动合同作为企业员工劳动保护的主要方面引入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当中,对各行业、各用人单位的人员基本情况定期汇总归类,每季度向县推行劳动合同专项工作办公室通报该项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6、县总工会、经济发展局要积极配合人劳局做好推动劳动合同检查工作。总工会要通过各基层工会、行业协会督促指导各基层工会组织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约工作;经济发展局要把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做为企业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予以考核。

7、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本行业劳动合同的推行工作,具体分工如下:(1)县级各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垂直单位,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本系统劳动合同的推行、汇总上报工作。(2)经济发展局负责全县县属企业及大中型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的推行、管理和汇总上报工作。(3)煤炭局负责全县各煤矿劳动合同的推行、管理和汇总上报工作。(4)城建局负责全县各建筑单位、供热、供气单位劳动合同的推行管理和汇总上报工作。(5)商贸办牵头、工商局配合,负责做好全县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各酒店、餐饮服务业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6)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采矿、砖厂等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7)旅游局负责全县旅行社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8)安监局负责全县各加油站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9)卫生局负责全县医疗单位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10)文化局负责全县娱乐文化服务行业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11)粮食局负责全县粮油加工,销售企业及站点的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12)农业局负责全县种子、农药等涉农服务站点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13)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时负责辖区范围内其它涉及劳动合同的推行、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

8、县劳动监察大队必须提高执法工作的主动性,积极配合,切实加大监察力度,严肃认真地处理劳动合同推行过程中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合理安排,注重时效

1、每年3月底之前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新劳动用工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统一建立本单位、本行业的劳动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情况管理台帐,并将本系统全年推行劳动合同工作安排上报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取劳动合同样本,根据各单位的人员情况督促其印制合同文本,做好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期准备工作。

2、每年4月1日至4月底为各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期。按照全国统一的劳动合同规范样本,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对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劳动用工人员进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并对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进行初步审查,及时纠正一些用人单位合同的不合理条款。

3、每年5月1日至5月底,为劳动合同鉴证阶段。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各用工单位将自己单位的劳动合同报县仲裁办进行鉴证。各主管部门要汇总登记,建立台帐,并同时将合同签订情况汇总报县仲裁办。

4、每年6月初,为全县劳动合同的检查验收阶段。由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各行业用人单位进行检查或抽查。对于未完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四、几点要求

1、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推行工作的领导,夯实责任,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各级各部门要互通情况,对推行劳动合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3、政府督查室要对全县推行劳动合同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确保推行工作顺利进行。

中级会计要点汇总篇8

一、明确邮政储蓄机构内部稽查和保安部门职责

邮政储蓄机构资金安全防范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防内”,即防止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储汇资金案件的发生;二是“防外”,即防止外部抢劫、盗窃等案件的发生。在当前邮政金融管理体制下,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储汇一个部门能做好的事,对内它涉及邮政局内部的保安、人事、视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外它涉及公安局、银监局、人民银行。其中,稽查和安保部门是其内部监督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主要部门,根据它们各自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由稽查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内”工作,保安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外”工作。具体讲,储汇局稽查部门检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二是帐务的核算与组织;三是资金安全;四是案件核查等。安全保卫部门检点:一是储蓄网点安全设施配备建设情况;二是金库建设与管理情况;三是枪支、经警管理;四是运钞车管理;五是案件侦破等。

同时,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也应纳入对邮政储汇局相关部门的考核,如“防外”工作要纳入对安保部门的考核,“防内”工作要纳入对储汇部门的考核。此外,稽查部门和安保部门还要本着“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原则,共同抓好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落实,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

二、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实行等级监管

各级监管部门对邮政储蓄机构的监督检查通常是根据监管上级的安排部署来完成的,由于地区情况的差异性,加之目前各级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相对偏紧,各邮政局储汇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又不一致,这种不分管理水平好坏,采取“一刀切”进行检查,不利于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需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即根据各地区管理情况,确定风险管理等级,并按风险等级制定相关检查周期频次及方法。

1、风险管理等级的评定。对邮政储蓄机构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邮政储汇稽查人员配备情况及稽查水平;二是储汇四个监控岗位配备及履职情况;三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四是储汇安全防范设施(包括金库、运钞车、营业防弹玻璃和电视监控等)建设情况。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支局(所)长配备及履职情况;二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如人员配备是否满足岗位制约、授权操作的要求等;三是营业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情况,如安全防弹玻璃,电视监控等。

2、检查周期频次的确定。县(市)局风险管理等级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为“免检”单位,每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为“合格”单位,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为“不合格”单位,每季度检查一次。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同样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的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每季度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每月检查一次。

三、改变传统监管检查方法,从制度入手转变为从账务入手

近几年,邮政储汇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重特大案件居高不下。分析其主要原因,除有章不循、监督检查不例外,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检查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储汇检查仍然采取传统检查邮政的一套方法,即从制度入手,检查储汇资金运行情况,由此造成一些犯罪分子长时间作案未能发现。储汇业务是一项金融业务,从前台营业开始就涉及会计核算。因此,对储汇业务检查不是一种简单资金管理,也不仅仅是为了“防内”和“防外”,还要防止企业自身违规违纪行为,从这点来讲,必须从帐务入手进行检查。

首先从会计报表(资产负责表或资金变动状况表)入手,审查各科目余额反映是否正常,同时对每个科目余额进行逐一检查和核实。如银行存款科目,要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应收款、应付科目要查清每笔挂账情况;又如县(市)内储蓄往来科目如有余额,必须查明余额构成的明细等等。

其次从会计明细账入手,审查相关科目发生额是否异常,如储蓄利差收入、储蓄利息支出、储蓄转存款利息、应付定期储蓄利息等科目,不正常的应立即对相关科目进行详查。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科技梦作文三篇
  • 下一篇:道路交通标线施工工程(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