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7 栏目:写作范文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1

淮北供电公司通过对变电站值班员进行安全风险问卷调查,查找在设备、环境、人员行为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制定具体的预控措施,将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导入每一个具体的操作任务,制作倒闸操作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幻灯片,现场培训危险点预控措施,作业前进行危险点预控。目前,淮北供电公司已建立21个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危险点预控措施及对应的图片库和幻灯片,并在工作中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员工的认同。 一、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 开展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变电站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目标的需要。变电站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设备、环境等方面达不到要求的隐患,就容易产生风险,如果对风险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任其发展,就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人为责任事故。开展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对变电站每台设备、每一处作业环境所涉及到的每一项操作任务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找出可能导致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各种危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在作业前进行控制和预防,将变电站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目的。通过现场风险源查找、风险源预控、风险培训、风险库的建立、变电站值班员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使现场值班员的安全风险控制由上级监督、被动服从向自我控制、标准化管理转变,真正做到风险管理事前预防和控制,重点突出对人的作业行为的管理。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 二、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 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流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组织阶段、风险问卷调查阶段、风险辨识阶段、风险控制阶段、安全风险完善阶段。 组织阶段:建立开展此项工作的组织机构,成立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专业组,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人力资源。 风险问卷调查阶段:开展变电站安全风险源查找;问卷调查工作,针对值班员在设备巡视、两票、三制;、交接班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安全行为以及各兄弟单位事故教训,从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带接地线(地刀)合闸、带电挂(合)地线(地刀)、误拉合开关(刀闸)、误入带电间隔、防止高空坠落、防止高低压触电,找出了150种不安全行为。针对不同的行为表现以及对人身、设备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类,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风险辨识阶段:组织各专业组对现场每台高、低压设备、每一处作业环境在各种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具体的任务分类,组织专业组与值班员一起现场进行风险源查找。按照风险源查找;问卷调查内容,把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带接地线(地刀)合闸、带电挂(合)地线(地刀)、误拉合开关(刀闸)、误入带电间隔、防止高空坠落、防止高低压触电等方面作为倒闸操作的主要风险源,对操作时可能造成人身、设备事故的每台一二次设备及其所涉及到的每一操作任务进行逐一危险源查找、分析、记录,最后整理汇总。 风险控制阶段: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根据集控站查找出的风险源及导致事故的风险度,研究高风险隐患的控制方案,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并对构成安全威胁的设备拍成照片,做成《XX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辨识与防范措施库》(以下简称措施库;),在每一个风险辨识与防范措施后做一电子图片链接,供值班员学习、工作时使用,易于掌握、记忆。同时,各集控站将所辖各变电站查找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按性质分类,制成集控站倒闸操作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幻灯片,在幻灯片中将危险点用红色标记标注出来并做成动画,给操作人以提醒。变电站值班员在倒闸操作前对照倒闸操作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图片库、幻灯片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掌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风险;对可能造成人身事故、设备损坏的关键危险点、预控措施,值长或站长、技安员进行提醒;按照七要八步;的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操作规范评价;根据七要八步;的执行情况以及危险点分析、预控执行情况,操作人、监护人双方进行互评,结果写入操作票评价内;各级监督人员对七要八步;以及危险点分析、预控的执行情况进行点评;操作结束后,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绩效、违章评价分析,拟定整改措施。 安全风险完善阶段:专业组对照各兄弟单位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及时补充完善操作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图片库及幻灯片,对值班员进行培训。在操作、监护过程中,发现措施库;与实际不符的,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班组技安员,由班组将此结果反馈到工区,工区组织专业组审核后再补充完善措施库;。工区把汇总后的措施库;报公司安保部领导审批后,通知各集控站实施新的措施库;。 三、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组织机构 成立由变电工区主任为组长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业组,由变电工区副主任为组长,变电工区各集控站站长、技术员和安全员为专业组成员,具体负责变电站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隐患预控措施即倒闸操作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幻灯片的编写、制作和培训工作。 人力资源保证领导小组及专业组的人员应熟悉电力安全,具备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熟悉电力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在专业范围内均是技术、安全方面的带头人。 四、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绩效考核与控制绩效考核的范围 违章次数、人身事故数、人为责任事故数。 绩效考核的流程变电工区根据各班组在执行措施库;过程中所出现的违章次数、人身事故数、人为责任事故数等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 五、改进与完善#p#分页标题#e# 下一步准备将3个集控站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装订成册,形成危险点及风险预控手册和图片库,建立各变电站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录像,配以讲解作为培训教材,便于值班员掌握各变电站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继续加大变电站值班员的安全风险教育,提高值班员的风险意识,辨识能力,防范能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尚属新生事物,淮北供电公司在此做了有益的尝试,摸索了一套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对提高变电站值班员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辨识能力,进而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意义重大。供电系统内可根据自己单位的特点,借鉴此办法稍做修改即可在各自范围内应用。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2

关键词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225-01

近年来,电力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很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客观来讲,传统的安全管理比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更重要的是缺乏系统的、全面性的管理系统,没有建立长效的风险管控措施。

1 供电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标,其管理方法往往滞后于生产实际。比如有许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往往是在生产中发生事故后,才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没有完全做到事前预控。凭经验或直觉去处理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问题,缺乏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去发现潜在的事故危险性,定性回答“安全”或“不安全”的时候多,而定量的概念少。闭环控制和动态控制的成分少,特别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往往依赖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对不安全因素的现场控制和跟踪受控应用的办法不多或没有完全做到。实际过程管理、技术和设备问题得不到重视,没有科学的维护和安全管理措施。

2 现行安全风险管控理念

安全风险管理是保障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理念是对生产作业不同的工作,从人员、机器、设备、工作环境等方面,针对组织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安全风险进行查找,提出措施,加以防范。是实现由事故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由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转变;由注重结果转变到注重因素和过程的流程化管控。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生产管理精益化,通过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控,规范和统一安全管理行为,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3 供电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有其突出的特点和鲜明的优势。

1)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系统、各作业环节、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2)安全风险管控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上,明确了公司相关职能部室、工区、班组、关键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的职责。横向上,通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业务部门的安全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监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实现了“谁主管、谁负责”。通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职责,实现了安全责任全员化。

3)实现了超前预防管理,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要求供电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同时建立了安全风险管控及承载力分析系统,该应用系统从电网、设备、环境、人员、用户、基建、农电、交通八个方面来进行风险分析和管控,同时通过承载力分析系统对班组人员的工作负荷、工作状态、技能素质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以风险管控为驱动,涵盖调度、生产、基建、营销、交通、农电等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实现了公司安全生产的各专业横向纵向可控、能控、在控。

4)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超前控制风险,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实现电力系统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安全承载力分析结果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承载力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强化了作业安全管理,初步达到了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目标。

4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是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承载力分析,提高全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将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前移,建立长效地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是保证人身、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1)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及评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从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对现场某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及评估,找出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做到,超前控制风险,实现动态的、主动和超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2)综合考虑安全生产相关因素进行安全风险级别划分。结合本单位实际,从电网、设备、环境、人员、用户、基建、农电、交通等方面安全生产相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一、二、三类安全风险级别,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其中一级为最高风险。当电网或用户设备故障、天气变化、人员变化、设备缺陷隐患导致电网内外部环境出现恶劣趋势时,安全风险级别应根据风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相关因素消除后恢复级别。

3)切实做好现场风险控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是安全作业的关键,作业前,工作负责人要依据作业风险辨识范本、设备与环境风险库等内容,将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填入标准化作业控制卡中。工作前,向工作班成员进行现场交底时,应同时交代“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的内容,并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4)建立配套管控手段和管控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用来遵守的,用来规范员工行为的规则、条文。建立健全风险管控管理、安全风险控制、安全风险分级、承载力划分和预控等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5)安全风险管理实施PDCA闭环管理。认真组织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工作,定期进行过程监督,纠正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6)加强宣传教育急培训。通过宣传及教育培训,使各级人员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在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风险管理氛围,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良好基础。培训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及其使用方法的培训,使各级人员结合评估项目及其岗位职责,了解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安全风险,对照辨识和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危害因素,提高风险分析和辨识的意识与能力。

5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必须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将科学安全理论与生产实践、经验教训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意见[J]、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前言

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力公司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重大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近年来,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反违章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有效保障了人身、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风险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评估、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并从50年代开始,发展了分析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到现在历经70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目前,以安全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风险管理已在机械、化工、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一旦风险失控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系统推进风险管理,要充分借鉴以往安全性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等工作经验,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机制,注重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采取切合实际的控制措施和方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二、风险管理内容及特点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

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三、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

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四、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

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

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4

1、预防为主的实际措施还没有到位。在实际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直处于消灭隐患的认识层面,对隐患的查处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一般都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风险管理的超前控制,即在工作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

2、风险控制只注重点没有形成链。由于电能产品的特殊属性,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到最终的供给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因此,各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要求电能的生产、供给及供给具有一定的连续安全性,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造成设备损坏,给生产人员带来安全威胁,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出现,甚至会导致电网崩溃。当前,电力生产部门的风险控制或者没有,或者只做到了生产链上的某个点,风险控制不能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部门,存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这些小的漏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将会给电力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生产的效率。

3、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电力产品的生产、供给及销售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体系。因此,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最全面的制度,处理措施要全盘进行规划,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员,从而形成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格局。而当前电力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往往是基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风险识别和判断,且没有固定的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风险控制小组,电力部门的人员没有细致的分工,工作人员分别对电力生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每个员工对电力生产不安全因素的理解不同,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并没能揭示真正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围绕工作人员、电力设备及生产环境。例如: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存在违章操作的现象或者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力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及时维护和更换,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电力生产也有特定的环境,该生产环境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电气及高压这类的设备较多,具有易爆性及毒性的物品较多,大多数的设备始终处于持续运行的状态等等,这些都会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电力生产企业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电力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2、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电力生产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4、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5、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1)电力企业应该在遵循电力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拙之上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电力企业按照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电力产品的生产。(2)电力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电力安全生产状况开展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结语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5

关键词:内控机制;切实防范;事故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215-02

一、配网作业安全内生产现状

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称为配电网;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配网生产作业点多面广,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业环境复杂,野外作业地形地势多变,公路、河流、山谷等跨越多。供电网络交错,电源点多,反送电多,邻近和交叉跨越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多。配网作业区域大,施工点多面广,参与人员数量多、交叉作业多、大型机械使用多,安全管理的危险点多,控制点多,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发生人身事故风险较大,因此,对配网作业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风险点,制定一套预防和控制体系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以确保配网安全生产就非常必要和非常紧迫。

二、配网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1、配网作业过程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从配网作业实际状况看,安全管控的各个关键点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现场查堪不到位。查堪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发生偏差,造成安全措施与实际要求不一致。二是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不到位。作业人员甚至工作负责人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没有正确的辨识,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三是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规程和反事故措施在现场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配网作业的人员行为风险依然存在

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作业行为不规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作业人员不熟悉标准和规定,安全意识淡薄,靠经验作业。作业现场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情况时有发生。作业人员行为不规范,发生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人员伤害事故风险依然存在。

3、配网作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体系薄弱。现场作业风险管理体系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对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现场实施等关键环节,形成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的风险防范机制。因作业计划编制考虑不周导致发生计划遗漏、重复停电,作业组织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发生任务分配不合理、人员安排不合适、组织协调不力、方案措施不全面,以及管理人员的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和协调不力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缺乏有效整合。多年来,电力安全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完善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程、标准、文件分散在各个层面,各个时段,各个领域,在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缺乏有效的整合。在推进安全生产内控机制中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将安全生产制度各项要求,整合到生产作业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从作业计划、现场查勘、危险点分析预控、施工方案制定、工作票签发、标准卡编制、作业组织、现场作业实施、安全措施执行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体系,保证安全生产作业全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中。

三、安全生产内控机制是防范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

分析典型配网安全事故不难发现,配网作业人身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原因的根源上说,就是在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组织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的。在日常的配网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配网作业点多面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往往在各个环节中顾此失彼,没有形成有效的防范体系,管理风险和作业行为风险不能一直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就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甚至人身事故。因此,要有效防范人身事故风险,就必须建立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内控机制,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落实关键环节管控措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关键在于预控”。

四、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主要措施和步骤

1、配电线路作业现场应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全面梳理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

对配网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进行梳理,列出关键点和关节环节的清单。明确了生产作业存在的需要管控的所有环节,才能使风险管理系统化。在梳理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的基础上,对生产作业中各个关键点融入具体的事故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是现场作业过程的风险管控措施,而是从作业计划开始直到结束的全过程管理措施。

3、通过管理者的有效行为形成风险管控的规定动作

在制订计划、现场勘察、审核批准、工作组织、现场实施等环节,都必须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具体行为。如何对生产计划进行审核,针对具体的施工任务现场勘察由哪一级组织,工作票由哪一级签发,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哪一级审核,危险点由谁组织分析评估,现场监督由哪一级到位,各承担什么责任等都要落实。执行安全生产现场作业规定动作,开展配网作业时要凭票工作、凭票操作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系安全带,正式施工前一定要停电、验电、接地、挂牌装遮栏,现场交底。即两票(凭票工作、凭票操作)、三宝(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系安全带)、四措(停电、验电、接地、挂牌装遮栏)、一交底(现场交底)。安全生产管控行为分解到作业环节,通过各级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具体的履责行为体现出来,形成风险管控的规定动作。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以下安全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事故应急抢修单和工作票制度,做好现场一核对、查勘、检查工作,加强配网设备抢修组织管理,做好配网设备抢修准备工作;二是使用合格的安全工器具,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严格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规定;三是严格做好班前“三交待”,做到每个作业人员“四清楚”,确保“六不干”;四是严格配网设备抢修现场监督管理到位,做好外协抢修队伍和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做好配网设备抢修后勤保障;五是加强对10千伏设备的调度管辖,提升供电所配调事故处理能力;六是加强配网检修工作的刚性管理,规范事故应急抢修,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规范调度记录及录音的保存,规范客户设备操作管理,严格把关配网检修工作的停电范围,切实做好配网异动管理。加强配网抢修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纠察队检查力度、强度,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确保人身、设备、电网安全。

4、建立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三个体系

安全生产内控制机制主要分为生产作业前期计划,生产作业组织、生产作业实施全过程控制。

一是生产计划控制体系。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平衡会,月度工作停电检修及生产协调会,周工作计划及安全风险分析会,施工作业安全交底会以及班组的班前会和班后会等一系工作,使生产作业从计划阶段就处于可控状态。其主要目标就是在生产作业前期计划中,形成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二是生产作业组织控制体系。形成现场分级查勘,危险点分级评估,工作票分级签发,作业指导书分级审核的分层分级防控体系。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管理的有效运作,使生产作业组织措施处于有效控制中,形成现场作业的预控措施。三是现场实施控制体系。对作业过程形成流程控制,从作业前检查,安全措施设置,工作许可,实施工序,施工过程中危险点控制到工作终结都要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形成现场各级人员的规定动作,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5、建立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和考核机制

在安全内控机制的运转过程中,不仅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规定动作进行明确,同时要对各级管理人员在各个环节风险控制的责任进行明确,也就是在明确执行具体规定动作时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同时针对管理者执行规定动作的质量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

6、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配套措施

在内控机制配套措施中还包括人员履责体系和现场到岗到位管理体系,检修计划信息管理体系,人员履责能力提升管理体系,安全监督考核体系等。通过这些配套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转,确保其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由于电力生产的特点以及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的原因,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导致事故的发生。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通过对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以及管理者的有效行为和规定动作,形成生产作业的全过程管控,保持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严彰颖,张辽,杨宝杰、浅谈安全生产全过程管控[J]、电力安全技术,2011,(4)、

[2]胡兴平,洪华,张琪、说说咱身边的安全生产[J]、农电管理,

2006,(9)、

[3]陈诗清、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教育新思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

[4]吴子龙、实施班组动态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1)、

[5]张伟,张景泉,王显国、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J]、电力安全技术,2006,(2)、

[6]张峻泉、浅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16)、

[7]刁常海、构建保障体系 筑牢安全屏障[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6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作用

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煤矿开采环境比较恶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进而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煤矿之所以发生非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把控安全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新时展的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将其运用到煤矿生产中,可有效保障每项安全工作有序进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介绍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了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管理方针以及综合管理七个部分。该体系中,风险预控管理是核心,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是基础,保障管理、管理方针以检查审核与评审是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将各个环节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管理是核心工作,因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往往就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对此,只有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煤矿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可控、不断改进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发生[1]。

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煤矿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地方,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煤矿开采安全事故,一旦煤矿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做好煤矿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风险与预控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具体特点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3、1危险源的辨别

危险源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引起安全事故的起因,可以说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源,这也决定了危险源辨别的重要性。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危险源的辨别。在煤矿危险源的辨别中,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辨别,然后根据分类结果,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利用技术手段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的危险源分析,从而找出一切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同时,管理者还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按照危险源类型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

3、2风险评估

在煤矿危险源辨别后,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因此,做好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在风险评估中,管理者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矩阵,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这些危险源所在生产环节和区域,评估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一般而言,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特点,制定风险评估初稿,将其传达给各个科室、各班组及基层主要管理人员,并让他们参与到风险评估初稿的审查,对风险评估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按照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案执行生产。

3、3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

在煤矿生产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提炼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风险防控措施,可以说,风险防控措施是风险防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制定风险管理标准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在安全生产中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相应的危险源。在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时,要以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出全面、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而更好地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3、4风险源监测

风险防控措施只能够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检测、评估的风险进行防控,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如,机械设备突然故障,进而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还必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把控危险源。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2]。危险源的状态监测主要是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风险控制过程监测的重点是风险控制的执行效果。

3、5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预警,可以有效规避煤矿生产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煤矿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设定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监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警示,以便管理者及时处理风险[3]。

4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危险源的辨别,可以掌握煤矿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了解煤矿安全管理现状;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掌握每一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通过风险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把控危险源,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通过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检查审核与评审,可以有效扼杀危险源,防止煤矿风险的发生。

4、1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

人作为煤矿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煤矿危险源之一,如果煤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不具备规范的作业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包括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企业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煤矿开采技术,能够按照技术要求开采煤炭资源,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科学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4]。

4、2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煤矿生产中,机械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机械设备,可以完成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大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但是,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和故障,进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机械设备处于可控状态下,这种可控包括了设备运行前、运行中以及运行后的管理控制。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煤矿企业需要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调试,并分析其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煤矿生产需要,在不满足的情况下,需要更换设备[5]。同时,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是由专人操作,且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发生故障时,控制中心就会发生警报,进而降低故障发生。

4、3营造安全的煤矿生产环境

煤矿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如,在井下作业,作业人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视物不清,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监控煤矿生产环境极为重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煤矿企业可以辨别煤矿生产环境中的危险源,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然后根据辨别结果,做好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6]。另外,煤矿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当煤矿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时,可由信息技术系统发出警报,进而警醒作业人员远离危险源。

5结束语

综上,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是煤矿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的危险源包括了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而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侧重于人与管这两个层面,无法全面把控煤矿风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虑到了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注重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评估与控制。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下,煤矿企业可以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入手,进而全面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芦志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03):271、

[2]曾培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采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65+67、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尤显突出和重要。

一、危险源的概念

(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共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②安全检查表(SCL)法: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其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根据计算结果,利用与风险大小分级表进行对比评估风险大小等级。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S)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根据计算出的S值判别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

(3)危险源的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从事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损伤、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事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员工档案。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存在问题;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四、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把自查和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查改结合;建立检查档案;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4)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应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实施,实施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整改纠偏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各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使用,使施工安全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参考资料:

[1] 刘 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安全生产防控风险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管理

一、前言

风险管理是电力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管理的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管理的水平。

二、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其实施安全管理的措施,是对一系列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控制不安全因素,消除风险的过程。

电力生产管理,是在电力生产过程对整体的设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的管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遏制在摇篮中。电力生产管理特别强调事前的预防工作,合理运用风险控制方法,使电力行业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得到高效的发展。

三、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风险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动态性特点,对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整合和评价,及时发现事故并进行修复处理,对电力生产活动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对整个电力生产进行有效的安全保护,降低了生产过程的危险系数。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事故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能够及时的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风险管理指导着电力生产的整个流程,同时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力生产部门的需要,促进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电力部门制定详细的计划列表,并委派总负责人,总负责人可以委任下级部署,经过层层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提高了电力生产的效率。电力部门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也可以建立风险控制的平台,这样电力生产的可靠性可以大大的改善,也保障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四、风险管理内容及特点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

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施工作业进行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

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

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五、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

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

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

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的方式,使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

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六、电力系统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在电力系统生产管理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要遵守一定的流程,要对相关的电力系统知识进行培训,这样在操作的时候才能避免出现更多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在思想和认识方面保持一致。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对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进行培训,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在电力系统风险识别方面,进行识别的目的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在进行控制前要对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掌握,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时候,对风险事故出现的种类也进行必要分析,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这样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风险衡量也非常必要,而且,在进行风险衡量的时候,对可能出现的概率以及损失大小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同时也可以依靠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

在对电力系统风险控制方面,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出现的风险,因此,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的时候,风险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述要点引入风险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案,将可预期的风险进行控制,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七、结束语

在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事业更好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耀财、如何建立供电企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J]、广东科技,2010,5(03):55-56、

[2]赵明、如何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科海故事博览,2011,5(12):15-1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禁绝毒品常抓不懈宣传标语口号(精选2篇)
  • 下一篇: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