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数学微课堂(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8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一、前言

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转变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数学题目的解析,学生解题能力很强,但一碰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不知该从何下手。而实际上,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种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应该是用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课改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数学学习要注重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必须注意两点内容:一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避免出现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依靠感性认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数学的学习,很多学生不感兴趣或者有畏惧心理。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圆”的知识时,学生对这一内容不是十分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导入:“我们生活中都有骑自行车的经历,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而且无论车轮是大还是小,抑或是一大一小,我们骑起来都会感到非常舒服,没有不适感,这又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特点进行认识:只要两个轮子装在同一直线上,安装恰当,无论轮子大小是否一致,自行车都能平稳前进。这就可以引起学生对“圆”的兴趣,消除其对新知识学习的紧张感。

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探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比如讨论法。该法是指在学习中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后,遇到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该题目有几种解决思路,然后根据每种思路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也就能进行知识的迁移。此外还有“谈话法”“实验演示法”等可以进行尝试。但无论什么方法,找到能够结合学生兴趣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切不可为了图新颖随便拿来就用。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它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更方便地演示题目的解题步骤,给学生展示立体的图形画面,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当然不是说多媒体技术用得越多越好,对于这样的教学手段要适度、科学地使用。因为长久使用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感,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数学课堂不能偏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个根本目标。

六、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课堂尤其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看考试的分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最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各项数学素质都纳入到考核范围中。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数学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入学时的能力基础,然后把每次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水平都及时载录,考核时综合学生的基础、进步情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能力以及欠缺之处,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七、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文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2013(02)、

[2]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11)、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2

[关键词]微课;运用;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1101

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课堂内外开展教学的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少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及教师听、u课模式,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而言,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既可以查

补缺又能够巩固知识,同时还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枯燥、死板、

一、微课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缺乏兴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会使他们对数学更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谈数学而色变”的现象、因此,及时变革数学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微课,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直观、生动、[1]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插入一组图片,并配合图形提出几个具有思想性的问题、比如:“如何根据视频中的图形来证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随着视频内容的不断转换,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集中、当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没看够、意犹未尽、这个时候正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最佳时期、可见,利用微课视频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在愉悦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二、微课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微课中,讲授法是一种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视频中可插入一些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等、随后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中,部分知识较难理解、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形象具体的例子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各个概念所对应的状态就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留下较深的印象、微课借助图形与动画的形式,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学生普遍对这一概念感到抽象和陌生,对这一概念难以快速理解和记忆、而对于图形的概念、判断方法和性质都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此时借助微课可把轴对称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地描绘出来、数学教师应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特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同时将它们的对称轴找到、通过观察和分析,完成对图形性质和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以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微课重复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内容可以反复播放是微课最大的优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几何证明题的时候,因为个体差异性,导致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掌握知识、部分经典的例题,个别学生不能全部听懂或者不会书写证明的过程、而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的关系无法对所有学生答疑解惑,借助微课对一些重要题型进行细致讲解,通过反复播放的形式让这部分学生去看、去听、去理解、这样即使课后教师不在学生身边,学生的复习也不会受到影响、学生也有自主选择权,想学几次就播放几遍,以学透弄懂为目的、[2]

例如,在

讲解

“AEC≌BED的证明”时,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在微课中,授课教师把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进行一一讲解,讲解到位,细致清晰、关键的是,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暂停,反复观看,甚至可以保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教师,方便学生、微课的反复播放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是一种巩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教师节省讲解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微课就可以完成、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最终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3

随着中考数学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命题人以课本习题为蓝本设计出许多具有挑战性的试题,这些试题千变万化,新意十足,如果学生按照传统的题海战术,便会陷入无止境刷题的泥淖。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流行的题海战术,注重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解题的精髓。

关键词:

变式教学;初中数学;运用

中考数学试题在不断求变,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设计巧妙的创新题目,这些题目不再局限于所谓的经典试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时候,变式教学;应运而生,学生通过训练题组;,能够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终极目标。本文中我将阐述三种常见的变式模式,以期给广大学生以启发。

一、变式教学之变化题目条件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完整而又正确地把握概念是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关键,如果在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那么即使你的思路再好也是做无用功。一般来说,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难懂,让学生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严重打击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解概念时能够运用变式教学辅助教学,便可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把握。例如,我在讲解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这章内容时,采取变式教学的方法来完成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讲解,我设计的原题是:在下面四个式子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①x2-100=10②x+3x-4=5③x+y=100x-y=1000!0④x3-1000=111。针对这道题目我设计了两道变式题,变式一:当m为何值时,100xm-100+m+101=300是一元二次函数。变式二:当n为何值,(n-3)xn2-7+9=0是一元二次函数。通过原题的四个例子可以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当x上面的指数为2,并且x前面的系数不等于零,这样的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这道题目没有其他参数的干扰,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正确的选项,而在变式一中,需要根据x的指数是2列出方程进行求解,而在变式二中,难度则更高了一层,因为按照变式一解出来的答案有一个不符合条件,需要舍去一个。通过这样的变式教学,学生很快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变式教学之改变题目设问

探究性问题是近年来中考中的热点,这类题目往往以一个最简单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第一问为基础性的问题,接下来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设问,逐步加大难度,这类问题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变式问题。题目从最一般的设问开始切入,逐渐特殊化,这类一题多变的题目,对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技法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量,拿中考中经常出现的图形探究题来说,图形的形状从开始时的一般形式转变成后述问题中的特殊形状,点或线也从一般位置变换成为特殊位置,学生们在处理这类试题的时候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积极思索,想出不同的对策,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我拿一道最近的调研题目详细说明,原题是这样的:如图所示(图略),在菱形ABCD中,线段AB的长度为2,E点是线段AD上的中点,M点是线段AB的上一个动点,并且M点不与A点重合,延长线段ME与射线CD相交于N点,连接MD,AN。这道题目的第一问是求证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这是一般的情形,第二问和第三问,题目就开始变式了,问题分别变为,当AM的长度变为多少时,该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以及当AM的长度变成多少时,该平行四边形变成菱形。;这样的题目在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都是按照从一般情形转变成特殊情形的思路进行设计的,这类题目中,变的是题目的设问,不变的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往往第一问的解题思路可以移植到后面几问,只不过需要考虑特殊条件的约束。

三、变式教学之改变题目解法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4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融合;教学策略

一、前 言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强调更多的是实用性和有效性,多种学习模式也成为创新教学理念的新方法之一、在信息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教师应该把教育重点转向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观念和态度[1]、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初中数学教育须进行创新和改革,有必要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指的是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内绕知识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以视频为主要的载体开展丰富而又精彩的教学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的背景下,微课能进行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甚至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进行远程学习、微课成为网络web2、0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提供学生深入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微课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设计的以视频类、图文类以及数字故事类三种类型相结合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作为教师,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和变革传统的讲评课教学方式,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电子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学生,可以在微课上获取公开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对不同教学资源信息的需求,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不仅能强化和巩固重要的知识点,还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补充课外知识点,拓展学生的视野、便捷高效的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讨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主要有四个大点:第一,时间短,内容精炼、微课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或者实验等教学环节做一个简化的、细分的教学,相对于一般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小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少、时间短,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掌握,是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新模式、第二,突出重难点、微课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实验而展开的教学,所以它的目标非常明确,重难点很突出,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知识、第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学生可以在上课前或者上课中以及上课后观看微课视频,不受课堂的局限,自主学习空间比较大、第四,资源很丰富、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在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优秀的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把自己设计好的微课教学视频进行上传,而学生或者教师在这些丰富的资源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借鉴运用,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范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加强学习能力[2]、

三、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和制作水平高的微课课件

微课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生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微课上可以将讲授、问答、启发、讨论以及演示类等教学类型进行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课时间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能使用一种或两种微课类型的组合教学,但分类并不是唯一性的,而是具有开放性的、随着现代教学理念和授课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微课类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之中,教师可以用微课把讲授类和合作探究类相互融合,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任务和课时来划分两种形式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讲解,通过视频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以微课的形式适当增加课外知识,教师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分工探讨微课中的内容,突破重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中深刻体会到就业的意义、教师善于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突破常规的学习思维,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程产生的排斥心理,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和探究、

(二)把握好课堂中各个因素的作用和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要把握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这是使得微课能有效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角色已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通过亲身实践,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材是联系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桥梁,教师借助教材这一桥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首先,考虑学生学什么,教师要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要怎么教等问题、教师、学生和教材,他们所具备的教学功能以及作用虽然不同,但是三者之间却是相辅相成的[3]、要将微课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就应该要把握好学生、教材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HJ1、1mm〗

(三)分散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这也是让广大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会因为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而产生知识点混乱的情况、微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宽泛的数学知识体系分为小块的知识点,采用分段式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同时,对于不同章节中的知识点采用分散记忆且反复记忆、微课的这个突出特c同样也是解决初中数学知识点多、记忆量大的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运用微课,把知识点分散开来讲解,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记忆,还能将知识点分析清楚、讲解透彻,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每个版块分成3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包括3~4个微课,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对课程重难点和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师课前制作ppt或者录制相关的视频,在微课上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不同通过微课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以“二元一次方程”为例,通过课前学习,学生可以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课程教学,使得自己的知识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在学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时,学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相关知识,学生会很容易将知识点记错,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用微课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将二元一次方程分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分段式地学习和记忆,并通过微课视频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久而久之,学生对相关知识肯定能有效理解、掌握以及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微课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以移动媒体的形式而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微课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深入实践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渠道,微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使学生树立人生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就业规划、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设计课堂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2(05):65-71、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5

关键词 微课;初中数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122-02

1 引言

目前,很多初中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些设施的配备,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提前精心准备的课件,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微课教学就是多媒体教学中的新形式,它通过在课堂中几分钟的展示,就可以为教师节省大量讲解时间,迅速让学生理解。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2 微课及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作用

微课的概念 所谓微课,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控制在5~10分钟的短小课件。运用微课,结合学生在上课期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对课本中一些不易掌握的知识点长时间讲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克服学习难点的动力和勇气。同时,运用微课可以节约有限的授课时间,教师在对难点进行讲解时会更加从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解题的尝试和锻炼。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作用 微课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数学授课中起到启发作用。微课的教学手段之所以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的难点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知识难点传授过程中,学生从微课中学到新的解题思路,在掌握一个难点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在以后遇到别的难题时动脑子解决,而不是对难题死记硬背,缺乏对题目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微课教学可以促成学生学习质量的大幅提升。

2)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起到“回忆”作用。微课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在复习阶段特别是考试复习阶段进行有效的课外复习。因为微课的互联网特征,它可以在学校或家庭中进行重复播放。对知识的难点毕竟有的学生接受较快,有的学生接受较慢。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微课文件发送到班级的学习交流群,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重复学习直到掌握为止,没有时间次数的限制,避免学生学过后掌握不了知识,从而影响学习以后的课程[1]。在面临考试的阶段,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而时间又不允许,学生可以从电脑中调取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迅速进行回忆,经过加深记忆,W习知识的效果会明显增强。

3 微课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范围大,频率比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传统教学方式融合 目前,作为学校骨干力量的大部分中年以上的教师经过了传统的师范教育的培训,他们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可以说运用得非常熟练,也积攒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面对信息时代的微课教学,他们积极地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适应了新的教学方式。然而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对微课教学的方式表示肯定,但因年龄等因素,在实际制作课件中还存在技术掌握不熟练而力不从心的现象。

微课教学中翻转式教学对学生的管理 微课教学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进行翻转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通过微课课件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讲解。但是在分组讨论过程中,课堂纪律也相对比较松散,有的班级甚至出现学生为了争论某一题的解题方法而乱成一锅粥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提前预判,把学生的分组情况、问题的讨论、小组组长安排等具体事宜进行周密安排,避免出现混乱的课堂秩序,影响到正常讨论的小组学习[2]。

微课授课中教师理念的改变 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认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的尊敬。在现代教学中,特别是在微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相对自由地进行讨论和辩论,对待教师也会变成朋友的关系,可以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对这种在课堂上的身份变化,不少教师很难接受,不予理解。

4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改进策略

鉴于上述在微课教学中的不足,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改进策略。

注重细节的选材制作 一堂数学课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固然是最好,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与愿望相反,过多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反而更不理想。因此,数学微课的选材和制作一定要进行精心选择,只有知识的难点和不易掌握的题型,才能够进行微课的教学。如果那些能够轻易掌握的知识也被制作成微课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对微课教学失去新鲜感,失去对较难知识点掌握后的兴奋,逐渐失去对微课教学的兴趣,关注和期待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重视微课的选材。

在微课的实际运用中,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知识,以唤醒学生的兴趣,因为跟生活实际相贴合的内容往往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明确。而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学科,只有融入生活实际,才能够让数学变得实用有趣[3]。在初中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意思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点面线的结合以及角度的运用,比如鸟巢和水立方的建筑设计,它们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弧度的结合,将建筑中的受力平衡分布,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牢固。同样,几何图形也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教师可以搜集这些实际运用实例,向学生进行实景的传授和教学,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奥秘。

注重语言简介和多变的形式 微课因为时间的关系,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讲解,所以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提炼和对重点问题的突出。在数学微课的制作中要针对题型的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语言组织,不但要准确地表达知识,更要结合语言的轻重缓急等进行艺术处理,做到微课逻辑准确、语言生动。同时在微课的制作形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避免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增强微课教学的效果。

而且微课的运用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案或者是教学模板,不能一眼一板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采用一些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如动画、漫画、网络语言等。将微课视频与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结合起来,能够生动活泼地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将因式里的一个个元素进行拆分,并设计成可爱的动画形象,再通过动画的形式将他们组合和分解的过程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明白因式分解的原理和分解方法。

此外,现代初中生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对于互联网文化的接纳程度比较高,一些网络语言的运用也是微课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方法。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网络用语在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4]。

课堂讨论和讲解的处理 课堂讨论与课题讲解的处理是微课教学的点睛之笔,学生在通过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课件学习后,对所学数学题型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时授课教师再结合微课视频进行专门讲解,这样的讲解将更加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教师对课堂中的难点进行有效讲解,可以对微课视频做一个深入的补充。在学生的课堂分组讨论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和不易解决的题目进行解释,同时教给学生对题目的解决思路,分组互动的学习气氛也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微课运用的目的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微课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微课但是并不依赖于微课。在微课的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对于微课知识的深入解析和发散引导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微课播放之后,教师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剖析。

仍然以上文提到的几何图形教学为例,教师通过鸟巢和水立方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不同的角度、弧度,之后要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认识到锐角、钝角、直角的不同特点,认识到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等几何图形的不同特性,还可以将勾股定理等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公式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直观感受掌握教学知识点,从而真正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5 结语

在国家重视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微课教学的发展是迅速的。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的微课教学中,针对引导学生学习习惯为主要方向,充分地补充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发挥平台,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供更好的教育渠道。微课教学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它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教育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扩展微课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助力剂:微课[J]、人生十六七,2016(20)、

[2]王大前、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基于多媒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5):39-40、

[3]李志芹,李照泉、初中数学微课的运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39-40、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6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资源;应用

微课已经逐渐走入了初中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把微课这一教学元素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值得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认真思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微课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以便教师对微课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利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一、微课的优点

作为数学教师,主要是思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要讲解的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充分吸收并消化。

一般来讲,初中数学课堂的知识点是每堂课讲解少量几个,内容虽不多,但很充实。微课视频等教学素材在课堂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仍能够简捷直观、形象立体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尤其是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远比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效率高得多。教学中,有的初中数学教师业务能力非常突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空间想象力不足,老师讲了半天仍旧没有完全掌握,二者明显不在同一教学轨道上,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这段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而微课视频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和学生在知识点、重难点理解掌握上的困难,微课视频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微课能让初中数学课堂的安排更为合理。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占用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满堂灌”问题较为突出。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难以适应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需要,因为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思维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欠缺,长期以这种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跟随教师的步伐,同时教师则由于辛苦的付出却看不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而产生消极情绪。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进展。而微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它不再需要教师倾尽全力在讲台上讲解,而是将课堂45分钟划分得更加合理。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在准备微课之前,都会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做成大约8~10分钟的微课视频,把本堂课的重难点、要点全部搜集到视频之中,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来理解、掌握。剩下的课堂时间,教学重心可以转移到学生上来,教师以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微课视频所呈现的重难点知识背景下,相互交流协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微课视频带给学生和教师的思考是多元的。对于初中生来讲,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经过直观简洁的视频和图片,他们掌握起来更加轻松,有一种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成就感,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知识的好奇和欲望。对于教师来讲,在做好微课视频后,看到学生能够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认真展开思考交流和讨论,并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师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激励他们继续履行职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素质培养。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注重几何直观和物理解释,重视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做深入浅出的介绍,微课具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俗易懂、例题较多、便于自学等特点。微课将这些要求和素材完美融合,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初中生思考和探索。

二、微课的劣势

尽管微课是以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新元素为基础提出的教学方式,但微课依然存在劣势。首先,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一些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并已经习惯过去教学模式的“老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教学负担,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观念不容易改变。因此,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推广中势必会遇到重重阻碍和误解。其次,只要准备好了教学素材,微课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供教师和学生采用,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这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再次,少数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微课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微课就是说课,把本应该45分钟的内容浓缩到短短的8~10分钟,从根本上误解了微课。最后,微课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8~10分钟,却需要耗费教师几天的时间来搜集、整理制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的微课建设,必须立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这样才能找到适合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之道。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7

关键词:初中教学;微视频;导学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0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如果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升。“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利用音频、视频、图像来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量关系的变化,也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更好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求。

一、“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重要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作为现代两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们各具特色,能够为学生更好展示数学知识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两者结合,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系统化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符合时展需求,它能够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设计及应用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严格谨慎的原则,从微视频的制作到导学案的成型,都要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灵活性与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实际应用

以“探索三角形的特性”为例,教师在设计时可先将三角形按照角、边两种类型展现在导学案之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三角形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去测量一下三角形的每个角,并将每个角的角度相加,看看有什么样的规律,使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最后,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微视频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该知识的巩固学习,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后要做好相应的调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在导学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三、“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与学生沟通较少

当前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虽然能够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但是其互动时间比较少,学生与教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隔膜”,如果不对其进行改善,会影响到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过于重视“微视频”的演示,导学案的制作,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教学方法,无法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视频过于粗糙

“微视频”的特点就在于短小精悍。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注重“微视频”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对“微视频”的制作不够重视,或者直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没有从课堂的实际教学角度入手,使得一些“微视频”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三)导学案引导性不足

导学案作为课堂的重要引导,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现实中许多教师没有做好该项工作,他们将导学案直接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为学生理清学习过程,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应对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做好相应的改善工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课堂活跃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结合学生的现状来进行引导,最大限度降低数学难度,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微视频”质量

在制作数学“微视频”时,教师要保证其质量。比如,要学习专业的“微视频”制作软件,教师可将更多数学知识融入到微视频之中,供学生在线进行巩固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提升“微视频”的趣味性,将网络上一些幽默的语言、图片放入“微视频”之中,并与数学知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观看的兴趣,在微视频中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三)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

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教师就要为学生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理清下堂课所学知识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将“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满足他们的课堂学习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微视频和导学案的优点,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面,使其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制定有效解决策略,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微课堂篇8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40-001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数学课程越来越灵活,它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略微枯燥的数学课程以更轻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他们感兴趣的事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本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信心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条件,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学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刚接触几何时,都感觉较为抽象难懂,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关键在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排除畏惧心理,进行教师角色转换,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活化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恐惧,消除数学在同学们心中抽象难懂的印象,在同学们心中树立数学源自生活,简单好用的新形象,进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上数学课,爱上数学课。例如在进行“概率的简单运算”教学时,在进行完基本知识点的教授后,我将同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商家,一部分为顾客,假设商家要搞抽奖活动,抽奖方式自定,看哪个商家制定出的抽奖方法中奖概率最低;而顾客则要准确计算各个抽奖活动的中奖概率,去寻找中奖概率高的活动参与。通过“商家”与“顾客”的斗智斗勇,让学生把知识点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情境中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合作学习

1、联系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方式

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没有最正确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新课改后的教材,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特质区别更加明显,教学方法自然不能一成不变,比如“实数”教学,我们主要以阅读法和分析法结合,在进行“几何图形”教学时则以图形法和演示法为主,“应用方程”的讲解时我们则更多地采用谈话与讲解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不同班级同学的特点不同,有的班级同学思维灵敏但缺乏深入论证的逻辑判断力,有的班级同学学习扎实,却又可能缺乏怀疑和探索精神等等。即便同一个班级,不一样的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接受度也大不相同,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只有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专注度、理解能力等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授课效率,事半功倍。

2、设立学习小组,引导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互帮互助、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的良好形式,不同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利于彼此进行沟通交流、交换经验、取长补短,形成更完善的知识网络。同时,小组内既有相互监督合作,又有良性竞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奋发争先的意识。但在实践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规避小组成员各自行动,松松垮垮,组内恶性竞争等情况的出现。

三、完善课堂评价,鼓励表扬学生

一个切实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同学融入课堂教学,形成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整的课堂评价体系应包含老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针对课堂发言情况、对同学正面的影响能力等方面,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给予获得良好评价学生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笔者近两年均采用这样的课堂评价体系,同学们反响很好,表示在课堂上感受到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数学课成为他们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可见鼓励与肯定对学生起着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普通同学及暂时落后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正处于成长期的初中生特别需要称赞和认可,暂时落后的学生尤为需要,而这部分同学能否融入课堂,进入课程角色则直接影响到授课成效,鼓励表扬便是激发他们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进入学习状态的强力催化剂。笔者有许多原本成绩一般或稍差但机灵聪敏的学生,在得到几次肯定表扬之后,找到学习热情和信心,数学成绩迅速提高甚至名列前茅。可见真诚而实在的鼓励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有力手段。

总之,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角色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期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嫦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2)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山东省月自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精选2篇)
  • 下一篇:青少年独立思考(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