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9 栏目:写作范文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1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资源

中图分类号:C252、65

一、“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阅读内容数字化,即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进行数字加工,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第二,阅读载体数字化,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终端取代纸张,读者通过这些“屏幕”显示来实现阅读;第三,数字阅读是双向、互动式,读者阅读数字资源的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得,通过网络与作者、其他读者跨越时空分享,读者也可以作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通过网络发表作品;第四,数字阅读受权限约束,有些数字资源不是付费就能获得,因版权、隐私等原因,仅限于部分甚至极少部分有权限的读者阅读。对图书馆而言,“数字阅读”依托于丰富的数字资源和阅读平台,依赖于读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依赖于图书馆馆员的导读服务,读者、数字资源、阅读平台、馆员四项基本要素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是指图书馆根据数字阅读发展规律和需求,将服务于数字阅读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阅读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读者信息获取能力及馆员导读能力培养中,使其形成内在的一致性、关联性和持续性,从而接纳和满足每个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使读者数字阅读得到图书馆全面支持的体系。

二、图书馆建立“数字阅读”体系之必要性

“数字阅读”的优势非常明显,电子资源内容丰富,获取时效性强、成本低廉,阅读环境开放,携带方便,查阅、拷贝快捷便利,互动性强,深受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规模不断扩大,下列图表就对出版物阅读率数据进行了统计。

出版物阅读率数据统计表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传统阅读处于萎缩状态,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只有图书阅读一枝独秀,阅读率有所上升,但增长幅度不大,仅为4、6%;而数字阅读的增长率达15%。实际上,近几年来纸质书刊边缘化的速度已加快,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纸质平装书的销量;国内的当当网也开始销售电子书,京东商城紧随其后,纸书网络巨头集体出手,加速了数字阅读的普及。随着网络的覆盖,数字阅读还会持续增长,数字阅读趋势势不可挡,读者已步入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组织者和传递者,面对读者阅读方式的渐变,应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顺应读者数字阅读的需要。目前,面对数字阅读的挑战,许多图书馆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图书馆阅读平台的搭建不够完善,数字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内容不够丰富,读者培训不到位,馆员导读能力不强等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数字阅读的效果,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体系,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信息获取的易得性和无障碍性,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

三、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的建设

阅读平台、数字资源、馆员、读者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的基本要素,阅读平台是数字阅读得以实现的“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是数字阅读的核心,馆员是数字阅读的引导者,读者是数字阅读的主体。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体系,就必须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

3、1阅读平台―――数字阅读的依托

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平台是图书馆网站,各图书馆通过网站来揭示本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图书馆的网络配置已很先进,网速不再是束缚“数字阅读”的主要问题,网站开放互动程度是目前阅读平台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多数图书馆网站的实际情况是数字资源“开放”受限、“互动”不足。有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者还是受到了地域限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跨时空的开放。许多图书馆的网站会让读者感觉到很“寂寞”,数字资源静静地陈列在那里,读者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只留下登录统计数据,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没有任何交集。理念先进的网站会有在线解答、留言、读者信箱等“互动”服务,但这种“互动”往往限于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这样往往满足不了读者对阅读的共享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需求。图书馆网站应设立身份认证、用户评论和推荐、读书沙龙等模块,实现用户跨地区登录阅读,实现兴趣相同者之间的阅读分享与互动,以实现数字资源利用最大化、阅读效果最佳化。

3、2馆藏数字资源―――数字阅读的核心

3、2、1充实数字资源

建设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除了适当增加各种数据库的购买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充实数字资源,例如馆藏纸质资源数字化改造、自建特色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加工整理、图书馆资源联盟的建立等。国内许多的资源提供商由于顾虑版权以及极有可能的收益不足等问题,不愿意花大价钱将优质的版权作品数字化,图书馆收藏的很多优质的纸质图书、“珍本”“善本”及能体现本馆特色的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料缺少数字形态。因此,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在遵守著作权法的前提下进行馆藏文献数字化改造,对已购买的数字资源进行补充,纸质文献数字化改造充实馆藏数字资源的同时也保护了馆藏文献。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是根据本馆读者群的需求挖掘本馆馆藏和地方资源而建立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图书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鉴别、整理并以连接方式提供给读者,为读者开展信息导航服务,这种服务方式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充实图书馆的数字馆藏。最后,图书馆应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

3、2、2优化数字资源

数字化阅读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成为图书出版商和数字信息运营商竞相逐利的新领域。他们各自为政,交叉收集处理大量信息资源,致使同一类型数据库的内容重复率增高。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权衡利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斟酌引进数字资源;对于已引进的数字资源,要跟踪使用情况,对利用率不高的坚决剔出,力争做到馆藏数据资源的优化。优化数字资源,能够确保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节省读者时间的同时也节约采购经费。

3、2、3宣传数字资源

很多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是“酒在深巷无人识”,其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的数字资源均未能被充分了解和利用。数字资源宣传要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对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归类整理,将相似或相关的数字资源进行链接;然后对不同需求的读者进行数字资源推送服务,在做好读者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M软件、电子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向不同读者发送符合其专业及兴趣爱好的数字资源的相关信息,把数字资源直接推送给真正需要的读者,再根据读者的反馈向其宣传其他相关数字资源。

3、3馆员―――数字阅读的导读者

在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馆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馆员不再仅仅是图书管理员,更多的是担当了数字阅读“导读员”的角色,需要负责指导读者使用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正确而科学的使用方法。馆员要当好“导读员”,必须具备知识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3、3、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鉴于数字阅读发展迅速而大多数馆员的综合能力还有欠缺,图书馆应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着重培养少数条件较好的馆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有针对性地对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链接,确保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咨询服务。

3、3、2建立内部讲师制度

数字阅读时代,每个馆员都是“知识导读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图书馆可以选择业务能力强的馆员充当内部讲师,对其他馆员进行培训。内部讲师培训针对性强,培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小,能够根据文献资源的更新、变动情况制定更进一步的培训计划,内部讲师培训能够有效提高馆员数字阅读导读能力。

3、4读者―――数字阅读的主体

数字阅读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数据商出于保护数字资源版权的考虑往往采用不同的阅读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使用方法五花八门,读者靠自学全面掌握众多数字资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比较困难,需要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3、4、1常态化培训

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是个老话题,图书馆管理层也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纷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大多数图书馆没有建立持续的、长期的培训机制,只将培训作为图书馆举办活动的一项内容,使信息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图书馆应改变现状,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如:借助图书馆网站以网络教程的形式进行培训,课件长期挂在网上,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建立图书馆内部讲师队伍,利用内部讲师对读者开展日常培训工作,拥有自己的讲师队伍是开展长期读者培训的保障。定期聘请外部讲师,对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信息业务进行培训。

3、4、2差异化培训

信息技术经过十几年的普及,现如今读者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信息需求细分化越来越明显,培训进入了个性化时代。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内容和模式的差异化培训,并将培训安排做公告,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培训课程,也可以提前预约培训内容和时间。

四、结语

“数字阅读”它的电子资源内容丰富,获取时效性强、成本低廉,阅读环境开放,携带方便,查阅、拷贝快捷便利,互动性强,数字资源是数字阅读的核心,因为“数字阅读”有非常肺腑的数字资源,不仅能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还能培养图书馆馆员的导读能力,因此,应该加强数字阅读技术平台的搭建,这样才能为读者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靳艳华、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02:46-48、

[2]常向阳、 基于数字阅读的图书馆服务[J]、 图书馆学刊,2013,02:83-85、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

0 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以其超强的实用性也日益迅猛发展,数字媒体专业既需要具有较强的多媒体技术也需要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我校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开始逐步改善培养目标和模式,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并开始建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和实践能力,更能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作用的工作室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训、职业鉴定、技能比赛、校企合作以及创业的平台和机遇,以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国内外相关机构在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研究,并且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应该充分考虑校企的深度融合,在校企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

1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高专学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工作中更深一步地了解到在社会上和在公司中的工作方式、技术需求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在公司中学会团队合作、发现自身优缺点、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将自身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为学生顺利的走入社会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职高专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实践

2、1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数字媒体专业中的数字艺术是指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与艺术相关的一系列影视、动画、游戏和广告等艺术作品。工作室化实训基地是供在校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实践场地,由多个校内或校外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组成。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技能和用智慧高标准的完成任务的技能,其具体的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满足社会生产的职业需求、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职业的综合能力、优化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和社会保持联系以达到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人才相互协调统一的状态五个方面。

2、2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1)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式。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式是指要将工作室向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市场开放,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去,用学生在图书馆、互联网以及至市场中的学习、实践和锻炼代替传统课堂中的理论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归纳、探索、分析和实践锻炼真正地学习到市场和工作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同时实现了学校教学、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的进一步联系,加强了教学与市场的进一步联系和融合。

(2)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社会实践的工作任务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技术层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通过工作任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在一起。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然后再通过分析和反思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一步展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给学生学习内容的设定必须和工作任务紧密相关,学生才能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的精髓和内涵,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加强教学、学习和生产的统一发展,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勤工俭学,有利于学校教学水平和理念的提高,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问题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岗位上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地锻炼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能力,从而可以自信地走向岗位施展自身的才华,也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就业率。

(4)学研竞赛互动。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习、研究和竞赛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各种奖励方法和鼓励形式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自主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良性循环的激励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工作实践技能,还可以增加学生勇于创新创造的信心。

2、3 效果评价与展望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开放与发展的教学环境、扎实的工作锻炼和密切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了更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和学习质量,实现了教学实训、科技开发、企业经济和学生就业多方面的促进效果。因此,我们期望数字媒体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任务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研究和比赛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加自如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高职高专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将越来越适合社会的需求,其工作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效果,同时也值得很多高等院校的借鉴和学习,从而培养出更多既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又有适应岗位的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3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教师专业化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运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在学科教育上紧跟时展的步伐,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者;做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在教学中自觉加强自身学科素养的提高,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

一、深化对教育现代化核心知识点的认识

数字化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1)硬件设施,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

(2)网络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经网络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3)学习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有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建立有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4)远程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

(5)学习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如电子文件包,它是一个以学生和教师为服务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发展,所谓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载体或者信息的媒介。主要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组合主要指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组合。课题中信息技术条件下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教师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接受的教育,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帮助教师专业化能够成长,推动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化主要指教师的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知识,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我们这里主要特指教师在某一学科教学的专业能力,驾驭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

学科素养是指教师科学的、有效的、创造性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效的在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按照新时期人才标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进行复合塑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复合型”是相对于“专科型”而言的,是指教师具备以本学科知识为核心载体,以教育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托,以相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为辅导,以科学方法论及教学论和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手段的复合型知能结构。

二、教育信息化需兼顾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基本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知能的基础。所谓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能够认知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基本操作,能够通过多媒体、因特网等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决策,并对信息进行评估;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伦理、法律和安全要求。

“师道即尊,学风自善”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的上机教学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进行上网指导时,必须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三、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几个途径

1、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培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制定具有持续性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该学习计划应以“培训目标明确、培训思路清晰、培训方式多样”为指导思想。当前,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使计算机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最有效的办法是结合各自学校、教师的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系列培训。培训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培训结果以信息技术课的形式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最合适。确立教师培训的课程应该是"教师素质本位",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观念,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培养教师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等理念。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各个学校教研组实际情况,分学科、分批次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由于各班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为了帮助老师们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我们组织了以学科为单位的白板培训,为每个学科“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辅助各科教师掌握最前沿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转变上课方式,极大地促进学科素养提升。

2、加强网络研修平台建设,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发展。

“校本研训”源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立足学校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证,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基础硬件的新装备,要构建基于网络的研修平台,数字校园的建设无疑为校本研修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合理布局,能够考虑到绿色环保,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能彰显特色。

(2)建成光纤到校及校数据中心,教学区域有无线网络覆盖, 移动教育无处不在,建设完整的校园网络。

(3)配备齐全的多媒体制作设备(打印机、扫描仪、视频捕捉卡、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一应俱全)。

(4)学校实现“班班通”,每班配装1套数字化教学设备(含电子白板、投影机、数字展示台及计算机等)。

(5)学校装备数字化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备课室、机器人实验室网络教研室等。

方便教师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网络研修平台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的另一重要途径。

我校信息化教育发展过程过程中,强化“三意识”把握“四要素”。可以说强化“三意识”,把握“四要素”是我校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总体策略与途径,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方面成果显著。

“三意识”指“服务意识”“ 创新意识”“ 成果意识”。“四要素”即“人”“车”“路”“货”。“人”包含了学校领导、各学科教师以及教学辅助人员;“车”指代学校的校园网、校园电视台以及学校广播系统等;“路”包括学校的门户网站、空中学习课堂(中国同步学习网)等;“货”指可供教学、学习之用的资源,包括学科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校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库、试题库等。

重庆二十九中建设的资源中心库,资源中心库现在建有“数字图书馆”、“校本资源库”“试题库”“教学课例”“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新课程资源库”等板块,该资源中心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而且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样,我校的“教师频道”也给各学科老师和教研员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学习提供便利。

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思想得到碰撞,经验在得到分享,能力在得到提升。

3、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学探究。

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需要经历长期的、细致的劳动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养成也不例外。必须经历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这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自我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不仅在教师培训方面要下一定的功夫,还应创造实践机会,如提供信息技术竞赛方面的信息,积极帮助教师大胆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 示范课的评比,并大力褒奖参与信息技术相关活动的学科,使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上有突破性的发展

4、紧密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

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应成为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应安排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定课时的课程整合汇报课或研究课。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制作课件,再用这些课件更好地体现其教学理念,是末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让一线教师成为课件制作专家、课件应用能手,应成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为重庆二十九中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在依托数字校园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资源的研讨整合、实践反思,使得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自身学科素养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目前学校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各类教育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需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我们所有的教师应该勇于探究、善于研究,把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当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具,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做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晓满、论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4、(09)、

[2]李雪,顾小清、教育科研信息化:网络教师共同体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9)24-27、

[3]翟军工、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5-8、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4

【摘要】目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众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本文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制造探索

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现有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模具设计、开发、维修、CAM/CNC、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甚至出现了“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模具技工”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岗位不能达到“零对接”。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企业岗位实际情况脱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不强。

1、2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相应的教材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但一些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严重老化,学生无法学习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很难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1、3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断层问题--除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外,由于历史原因,教师队伍补充出现了新的断层。

能力问题--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结构问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学科、专业带头人。

1、4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现有职业技术院校多数专注于在校学生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出现人才、技术、设备真空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满足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测试等方面技术支持和服务的需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目前国际领域主要涉及以下相关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Engineering,RE),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RPM);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prototyping,VP)。而国内目前主要集中在(1)CAD/CAE/CAPP/CAM/PDM集成技术的研究;(2)数字化协同设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3)基于知识工程的研究;(4)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等方面,亟待改进。

3探索思路

3、1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人才

3、1、1融专业入产业,引企业进校园,探索工学结合紧密、教学形式多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实践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融专业入产业,引企业进校园,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创新“工作驱动,学做合一”、“工学交替-校企双循环”、“能力(技能)本位,模块化”、“‘2+1’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培养”、“‘2+0、5+0、5’校企阶段合作定制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专业定位符合企业要求。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企业及技术发展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教学内容反映企业实际。以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为载体,将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服务技术引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工学结合特色,并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情况,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学习方式突出工学结合。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施灵活的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

——教学活动体现企业精神。把企业的生产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大背景,在具有浓厚企业气息的教学环境中,形成职业道德教育氛围,使学生直接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3、1、2发挥行业优势,校企共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想办法创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

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企业的产品、设备、技术、管理及资金,参照企业的技术水准,校企共建数控、模具、CAD/CAM、机电一体化4个专业群共享的实训平台为“基体”,以适应各专业职业岗位特点的专业实训室为“触角”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各异,触及市场,灵活服务,实现工学结合校内化。

遵循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双赢合作机制,采用企业管理方式,实现生产性实训车间(基地)良性运行,形成自我造血机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学生校内实训实习场所和开展社会服务的阵地。

立足长远发展,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的兼职指导教师(或师傅),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3、1、3构建模块化、双证制、“教、学、做”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相映衬的模块化、双证制、“教、学、做”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把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作为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健全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书育人行为质量标准,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标准。

积累生产案例,按照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并参照现代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实训质量标准,保证实训质量、职业培训质量的高品位。

3、1、4建构以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体系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适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能力主要是围绕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可划分为基本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综合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及能力。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并将职业标准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3、1、5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师团队

进一步深化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与办法,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教师引进、培养、评价及聘用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1、6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构建以教、学、做(练)结合的“三明治”式教学法,核心案例贯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方法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①构建“课证”结合的教学法,加强以基本技能知识连续性为主线的课程内容改革,结合资格证书考核知识点,建立基于真实产品的训练题库,在三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持续将“生产型训练题库”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

②整合传统机械专业课程。如将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传统机械专业课程整合为机械制造基础一门课程;

③依据顶岗企业需求,提供多种CAD/CAM软件供学生选学,以保证顶岗实习的不同要求。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①部分实训课程实行多种相关能力并行训练,以提高教学效能。如对实训设备数量少的课程,实行设备分流、多种技能并行训练的方式;

②减少模拟性实训,将企业产品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对象,聘请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推广“形成性考核”方法,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完成考核;

③为达到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零对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由如下五个环节组成:

A、基础性实训(即基本技能训练:钳工与机加工基本技能、机械制图识图能力训练)

B、专业实训(即核心技能训练:机械设计能力训练、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训练、数控机床操作训练、CAD/CAM软件应用训练等)

C、综合实训(即综合技能训练:模具CAD/CAM综合训练、数控加工中高级工种考工训练等)

D、产品生产型实训(即职业素质训练:强化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

E、生产企业顶岗实训(即岗位适应性训练:强化岗位就业能力)。

做到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60%,生产型实训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学生在获得资格证书后,必须顶岗实习半年以上。

3、1、7将师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采取政府指导、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方式,整合、共建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2实施的关键——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3、2、1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利用专业管理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一体化协作机制。在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模具装配等方面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学。

3、2、2实行严格的教师“上岗培训”制度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每年暑假组织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同时,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要求每名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30天;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操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使教师参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5

关键词:UGSE;教育信息化;地方师范院校;推进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5-0029-04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发达国家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如何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依然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培养地方师资为使命的地方师范院校,如何以机制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等来促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和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迫切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促进教师教育创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在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以适应这个复杂多变世界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变革成为各国政府的首选,但却面临挑战。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领域、许多因素和若干子系统,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上成绩并不理想,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服务基础教育和培养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上仍存在以下困难与挑战。

1、教育信息化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信息化教育的教育新模式。信息化主管部门和教育决策者能否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这一内涵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发展方向、资金投入、框架构建和实现路径等。目前信息化管理部门尚不能对信息化工作完全行使管理职能的权限,各相关部门也未能对信息化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具体表现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未能很好开展。同时许多师范院校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本质和价值取向的充分研究基础上便匆匆上马教育信息化项目,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无特色、不实用,难以推进,背离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同时,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地方师范院校还面临教育信息化起点低、难度大、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对内难以实F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外难以做到以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教育信息化价值取向偏差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因此人才培养是落脚点,课堂教学是主战场。由于认识上的误解和操作上的偏差使得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十分缓慢。相当部分师范院校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IT硬件设备的简单拼凑和技术的简单堆砌,没有聚焦于课堂应用,对于教育信息化常态化的思考与准备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二是没有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上,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三是未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上改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上种种建设价值取向的偏差不利于应用系统及平台的建设、应用及推广。

3、教师数字素养薄弱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其他技术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普遍应用,教师的综合素养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与文化素养扩展到对数字化工具和信息的理解能力。数字素养不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它还体现在教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发展。目前,教师数字素养的薄弱是师范院校推进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也面临许多障碍。一是没有形成对数字素养内涵的统一认识,对教师的培训聚焦于技能培训上,忽略了教育信息化是一场教育变革,涉及理念和技术等多个层面;二是承担数字素养提升的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十分薄弱,数字化师资培训与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三是部分院校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IT硬件设备的简单拼凑和技术的简单堆砌,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没有足够重视教师数字化素养的提升问题。教师数字素养的不足阻碍了师范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4、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缺位

地方师范学院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良传统,与地方基础教育一线有密切联系,能够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发挥纽带与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可以是直接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基础教育,也可以通过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师范生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在这两方面的服务都缺位。在直接服务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不足,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互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资源管理和技术支撑服务等方面工作较为薄弱,甚至在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上低于中小学校,不能在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均衡的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在师范生的培养上,近年来各校也重视师范生数字素养的提升,但没能将师范生教育信息化能力养成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有机结合,师范生的教师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板块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情况不理想,特别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不适应,未能解决以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难题。

二、地方师范院校搭建UGSE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1、UGSE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1)UGSE协同创新模式内涵

UGSE协同创新模式(UGSE是University-Government- School- Enterprises的首字母缩写)是指教育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师范院校的研究与培训为引领、政府的政策与管理为推手、中小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为抓手、教育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为支撑,“研、政、学、产”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成都师范学院的UGSE 协同创新模式坚持校企共建、校校合作、校企协同,沿着“分层推进,横向联盟”思路逐步推进,实现软硬件建设、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信息化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2)UGSE协同创新的几种主要模式

UGSE协同创新模式体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管理与支持,聚焦与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真实需求,强调高等师范院校理论指导与技术引领,融合教育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如下表所示的集中模式,旨在智库推动下,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和教育信息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中小学校和政府所拥有的社会性教育资源,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成都师范学院以UGSE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1)加强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

成都师范学院把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一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科学定位教育信息化发展,全面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形成了“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格局,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完善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了由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统筹规划,各部门具体实施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形成了管理部门强力推,教学部门主动用,技术部门支撑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了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标准与要求,确保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有序开展;四是加大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保障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五是构建了以教育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师范院校的研究与培训为引领、政府的政策与管理为推手、中小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为抓手、教育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为支撑,“研、政、学、产”广泛参与的UGSE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方式,形成大学、政府、中小学及信息化技术企业协同育人局面。

(2)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学校将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变革的基础,稳步推进适应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一是建成数字化校园,完成了IT基础设施、数字校园软件支撑平台、校园应用系统和支持保障体系、互动式多媒体教室及东西部课程联盟西南拍摄基地等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二是建成教育大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有效支撑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三是建成智慧教学示范区。 由TBL小组合作学习教室、电子书包智慧教室、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高清录播教室、智能互动教室、教育大数据中心、网阅中心等功能室组成“智慧教育示范区”承载了师范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开展了8000多人次近15万学时的智慧教学应用与实践;四是创建了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形成了大学生泛在学习环境。

(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学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全面提升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依托 “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培训网校”为平台,以 “翻转式”开展包括教育信息化基本能力提升、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微课及翻转课堂制作、混合式教学技能、智慧课堂等系列培训,形成了“普遍用、课堂用、经常用”的信息化应用新常态;二是以东西部课程联盟为抓手,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学校一方面实施网络精品课程战略,建有部级、省级和校级三层次40多门优质网络精品课程,另一方面从东西部课程联盟慕引入优质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作为“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成员单位,自2014年9月至今,学校已有10439人次学生选课,选修慕课成绩在联盟学校中名列前茅;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依托高校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校研究机构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课题30项,其中教育部专项课题2项,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教厅教育信息化重点课题2项,厅级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7项,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强化师范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

学校教育信息化归根结底是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为强化师范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学校加大举措,全面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首先,学校优化了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调整了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将师范生的教师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课程实施、学生指导、技能考核中全程融入信息技术元素,设计和构建了师范生信息化能力模块,该模块涵盖选修和必修共计10门。其中必修课程有《文献检索》1学分、《计算机基础》3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2学分;选修课程有《微课设计与制作》1学分、《计算机辅助教学》1学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1学分、《PHOTOSHOP平面设计》1学分、《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训练》2学分;其次,强化师范生信息化能力的实践训练。学校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教学中心,加大师范生信息化能力训练,形成了以“3+X”为主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开展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各类竞赛,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359项,李好同学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特等奖。学校还开展远程课堂观摩来加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课堂和教育活动现场的感性认识,解决师范生教育见习常态化、随机化问题。

(5)搭建UGSE协同平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为了提升学校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实现先进教学模式和研究成果的广泛共享,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良传统、中小学师培干训的显著成效,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条件等优势,牵头成立了以高等师范院校为引领、广大中小学为主体、企业等部门广泛参与的“四川智慧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成都七中、成都泡桐树小学等中心城市学校及甘孜州道孚中学、映秀中学、甘孜州民族中学等边远民族地区的学校等200余所。学校以UGSE协同创新平台为桥梁,开展校企、校校紧密合作,共建共享智慧教育基地学校,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台湾网奕、四川康赛电子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智慧教育研发基地,共同研发SmartClass中小学智能课堂,共同开发远程智慧教室,合作开展智慧教师培养。与成都师范附属实验学校、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甘孜州道孚县格卡中心小学等14所中小学共建共管智慧教育示范区,通过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培训、课堂竞赛活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共建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措施提升示范区教师驾驭智慧课堂的水平,打造智慧教育基地学校特色。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6

关键词:数字艺术 设计素描 布线

自从1962年伊凡・沙瑟兰德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计算机图形学”概念以来,计算机图形学的独立地位就逐步明确了,从而推动了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到如今,数字技术渗透于现代设计艺术的各个领域,开启了数字艺术时代的历程,数字艺术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设计文化的精髓,而且改变了我们的设计方法、丰富了设计手段。特别是数字技术将设计表现能力由“映画面貌”提升到“虚拟现实”的高度,为设计者带来了更为有效的设计方法、更为精确的设计表现、更为快捷的修正手段,数字技术对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强对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使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紧跟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市场急需的设计人才。

一、数字艺术时代背景下设计者专业技能的转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艺术设计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数字艺术时代对设计基本功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往传统的设计教育主要以手工表现技法训练为中心展开,因为那时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绘制,所以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大量花费在表现技法的训练上。而今数字技术的应用,为设计元素的创设和获取开辟了捷径,设计者通过手工绘图来表现三维形象的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设计者从耗时耗力的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极大减轻了重复劳作的强度。虽然数字技术可以弥补设计者手工绘图能力的不足,但是它对设计者三维数字建模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三维数字建模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依赖造型能力的训练。

设计素描作为造型技能训练课程具有重要作用。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一年级重要的造型训练课程,授课时间通常在64 课时以上,是引导学生从美术学向艺术设计方向转变的基本功训练课程。设计素描主要侧重形态的分析和对结构的理解,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合感,并将艺术表现、造型语言同专业设计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学习设计素描,掌握实体造型及材质表现的技能,不是为了描摹对象,而是为了今后能运用数字化设计软件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来表现设计概念及产品效果。

二、解决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国的大部分设计教育除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工艺美术型教育基础上,而传统工艺美术型教育已严重滞后于数字设计市场人才的需要。现今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着培养目标偏差和教学内容生硬嫁接的弊端,部分任课教师缺乏设计专业知识,培养目标不明确,把设计素描简单理解为“结构素描+创意”,沿用传统绘画性素描教学模式,以绘画类专业学生画静物、画石膏等传统授课的模式来对待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加入所谓的创意训练,一方面是源于认识上的错误,认为“设计素描是培养创意设计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应强调构思与想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同美术学专业的素描有所区别。其实,设计素描是设计专业的造型技能培养课程,没有必要在这个阶段强调创意。让一年级还没上过专业课的学生进行简单、生硬而拙劣的创意训练,就好比让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去跑,只会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偏离正确的学习轨道,使学生走上创意的歧途。更何况将创意的教学内容往设计素描课程里面装,会出现与今后的图形创意课程同质化的现象。在一门单纯的造型技能训练课程中涉及过多、过于复杂的教学内容,不太现实,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解决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首先,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设计素描就是进行造型技法训练的基础课程,新生通过该课程慢慢转变观念,由结构表现提高为结构制造;逐步提高专业技能,由画形改为造型,为今后的三维数字设计打好基础。其次,教学内容必须单一,课程设计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精确图示的技能,由形象对临转变为精确构造,坚决反对在其中加入所谓的创意训练。

三、设计素描教学内容改革的要点

(一)设计素描不是为了欣赏,是为了将来可以依图生产制造产品,设计素描的教学要为将来培养学生数字建模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要创建一个数字模型,整个过程无非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形体,二是布线,也就是线条的拓扑结构(图1)。从过去到现在,素描都在进行着形体绘画准确性的训练,这是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这里就不再讨论形体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数字设计时代,模型对象不是静止不变的,可能需要进行分解、组装、变形等,如果光是形体准确,可是布线不好,那么这样的模型将来就只能看而不能用了。而布线训练一直是我们设计素描课程中缺失的一块内容,在数字设计时代的背景之下,这块内容必须得到重视和补充。布线训练绝不能走结构素描的路子,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重视轮廓和结构线的绘制,还需要明确布线的原则,为今后高年级专业学习时能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正确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不同的设计专业方向对布线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布线的基本原则大多相同:1、拓扑结构要正确,线的走向要清晰,会给贴图带来很多的方便;2、线应该服务于形体,线跟随形体的同时也要体现其功能,因为形体动作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3、在确保形体准确或达到要求的前提下,线越少越好。很多人做的模型看上去非常不错,可是因为布线过分密集了,带来动画控制迟钝和蒙皮、贴图困难等后果,中看不中用,成为一个废模;4、正确看待三边形面、五边形面问题。在布线过程中可能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三边形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是三边形就是错误的,其实这样理解太过片面。有时为了反映形体,三边形是必须要用到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布线训练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画表面看不到的结构线,这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无法深入刻画的问题。

(二)设计素描教学要加大默写训练的课时容量。默写训练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对象后默画,不能画一会儿又看一会儿,要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展开训练。要想深刻、生动地反映物象,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其结构,对物象的理解越深,眼睛所看到的结构也就越准。学生只有精确观察和严谨分析对象,才能达到准确默写对象的要求。默写训练是锻炼学生空间形象思维的积极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产品设计的精髓,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专业精神。对于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来说,准确、严谨的表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设计图中容不得毫厘之差,没有严谨的态度和准确的表现手法是无法呈现设计的功能性的,而忽略了功能,设计则是没有意义的。

结语

数字设计的时代,现代艺术设计已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成了设计师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艺术与技术二者并重,只有精通数字技术的操作,才能让设计创意完美地再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要保证其对现代设计技术的掌握,要对未来设计师所需知识结构进行研究,以保证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在强调提高学生设计素养的同时,必须强调对新技术手段的学习掌握。改革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数字技术时代的需求淘汰一些旧的技法训练,增加新的技法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设计人才。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7

(一)中国烹调数字化技术的形成中国烹调数字化技术,是以典范模拟化中国传统烹调技术为对象,以原料所含营养成分为物质基础,以原料营养成分的性质变化为理论参数。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方法为标准,对传统烹调技术进行改造使之达到科学化生产的要求,从而使具备一定操作技能者可以生产出既营养科学又味、色、香、形俱佳的食品。它涵盖了研究营养素来源为主的烹调原料学,研究营养素性质、结构为主的烹饪化学,研究营养素功能、作用为主的营养学,和以营养素组成的原料变化为生产工艺的烹调工艺学和面点工艺学,并将以上学科以营养素为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首先,具体表现在中国菜、点制作过程中。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为标准,以营养学理论为基础和核心,以原料学为对象,用组成原料的营养素性质作为原料定性的依据,确立了科学的定性方法,作为烹调的核心要素,走出“以味感受或以味为核心”的误区。其次,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为标准依据,将烹与调中模糊的计量方法,转变为标准化的数字计量方法;从营养素组成原料选用、初加工、切配、烹制、调味直至成菜、装盘等各个环节,一切技术信息以标准计量,用数字传输,按数字操作。烹调的温度用摄氏度(℃),时间以分钟、秒表示;原料以克、千克计重;将原料老嫩转换成用生长期或含水量等表示;将颜色的深浅、味道的咸淡、酸、甜、转换为以“色度”、“味度”表示;形状的大小按“厘米”计算;等等使传统烹调达到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要求。第三,将菜、点产品营养与味、色、香、形的感性认定方法,改变为以客观为依据的两种认定方法:即直接客观认定营养与味、色、香、形和以营养素性质为依据的感官认定方法。味、色、香建立起以“度”计量机制,形以尺寸作计量等;使之达到科学化认定的要求。数字化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绝不是否定了味的作用,味是营养素组成原料的一种性质,它虽无营养,但可以促进食欲,使人产生享受的意识。所以在数字化烹调中,“味”,仍列为感观标准、色、香、形之首。所要指出的是味感、味享受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形成的。刚出生婴儿的第一口奶,形成的依赖性,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人们以营养为核心的味感意识,使营养好与味好相统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对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排斥,也说明味感后天的可以改变性。第四,菜、点的制作用实录手段按工业化生产要求,设计制作配方(又称菜、点的生产工艺,即传统烹调中的“菜谱”),然后,由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员按配方、工艺进行生产。理论与实践之间,师傅与徒弟之间,厨房从采购到初加工到炉灶,一切技术信息交流都以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凭数字说话,达到科学化、工程化生产的要求。有关菜、点配方的设计,有了“实录法”后,具备一定操作技能水平的厨师即可完成;而好的配方、高质量的配方还应由烹调高级技师、技师完成。

(二)构建数字化的生产模式烹调数字化生产与工程化接轨,负责设计菜单和菜、点配方的人员组成,可以是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人。研究院人员的组成应包括营养学专业人员、烹调高级技师、面点高级技师、厨房设备技术人员,以及卫生、消防、中医学人员等组成。负责全国、全行业标准制订,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专用定量的数字化设备的研发等。研究所、研究室负责单位甚至是个人饭店生产工艺流程、菜单及菜、点配方的设计等。菜单和菜、点配方的设计可以是市场化的,由专业部门(如烹饪研究院、研究所或设计室)编制、出版、发行,提供给市场;也可根据大多数客人的要求、原料情况、饭店定位水平等专门设计。星级以上饭店应成立自己的设计室,由1—2人专门负责本单位菜单和菜、点配方的设计,操作人员的培训,产品质量的检查。自己有的好处是灵活、花式品种翻新快,根据客人反映与要求不断修改、完善菜、点配方,淘汰过时的菜、点配方,不断创新,尤其是大型连锁店、快餐公司,更应具备自己的研究设计机构。小型饭店、食堂、小家庭等可到市场选购营养菜谱,从中选择适合的菜、点配方,先按配方工艺试生产,再不断根据客人和自己营养要求、口味等修改工艺。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下进行,一切做到有数据可依。菜单设计人员或单位还应负责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客人沟通和意见反馈,以便不断提高设计水平。这样才能出精品、出名品。一个时期的精品,必须不断改进才能成为精品。精品的唯一标准是消费者的认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正宗菜系也将淡化。数字化烹调技术的生产模式,以营养为基础和核心,以保护营养为手段,以合理营养为目的,与工程化生产方式接轨,它科学,易推广,几乎不要经费投入,仅是生产方式、生产理念的变化,它适用中式烹调饭店、小家庭等所有烹调领域。

(三)实施数字化操作应具备的条件1、转变观念近代科学技术和设备的不断革新,势不可挡地全面进入了中国烹调领域。经过刘正顺三十年的实验研究,在生物科学、化学科学和一切技术科学的支持下,中国烹调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操作技术(简称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已初步成形,它是以现代营养科学为基础的应用技术科学,是烹调科学的一场全面的革命,被人们所接受,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观念。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食”愈来愈讲究科学,重视营养。实践证明,中国烹调数字化的关键,是从业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烹调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烹调尽早实现数字化。2、培训人员培训具有菜、点数字化制作工艺设计能力的烹调技师和按数字化工艺操作的厨师(即操作工)。首先,为现有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菜谱编写能力,又有一定实践操作经验的技师、厨师长,办工艺设计师培训班,使他们掌握数字化菜、点制作工艺编写能力、操作方法;其次,在现有厨师中,举办数字化操作培训班,使他们能掌握数字化操作技术。即将来的烹调操作工,可由烹饪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养,或由有关机构组织培训,也可在烹调技师、高级技师指导下,在实践中培养。对人员的技能要求:红案厨师的技能,应熟练掌握初加工,刀功、勺功和数字化估量功及其相关名词、技术,能看懂菜肴配方;白案厨师应熟练掌握面团制作、馅心制作、成形与熟制技能及其相关名词、技术,能看懂面点配方,切配岗位掌握了刀工基本可以上岗,炉灶岗位掌握了勺功,数字化估量功,及相关应知内容可以上岗。

二、中国烹调数字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早在1994年7月和1995年4月,钱学森教授曾预言,烹饪工业化将引发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产业革命,那就是将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首先出现的产业革命。在1998年通过国家部级技术鉴定前的一次研讨会后,与会专家在写给部领导的信中指出:“刘正顺同志历时8年,不畏艰辛,自费研制的工作成果,为中国烹调逐步走上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石,为中国烹饪若干重要成果转化为现代工业大生产准备了基础条件。”成果鉴定后,刘正顺又经过15年的研究,以传统烹调经验型、模拟化操作技术为基础,以组成食物原料营养成分的性质变化为理论,将传统烹调的以“味的享受为核心”转变为“以组成原料的营养成分为核心”,并以此为定性的基础,以其在烹调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为理论指导定量,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和实录法为手段,对传统的烹调技术进行改造,使之发展成为合理化的理论,体系化了的技术,达到了科学化的要求,于2013年6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烹调数字化工艺学》,从理论上以营养成分为对象,对数字化烹调技术进行论述,从实践中介绍了技术体系建立的方法。该书出版之后,又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于2013年12月之后,陆续出版了《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食堂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使有了菜谱可以做出菜来,也就是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烹调中,先按营养要求设计菜、点制作工艺,再按工艺组织生产,从理论上建立起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烹调技术体系。同时,在实践中以“盐城迷宗菜”作平台,用五十年前的厨房设备,建立起21世纪饭店、宾馆工业化生产模式,即由中式烹调技师,负责饭店菜单和菜、点工艺配方设计,厨师长行工厂车间主任职责,负责组织厨师生产。顾客认为“价廉物美,经济实惠”,满意度达95%以上,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进行数字化教学研究,一个大学三年制烹饪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烹调工作七年不能胜任炉灶岗位工作,数字化培训后,一个月即可胜任数字化体系下的炉灶工作。用数字化方法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操作厨师,由过去的三年缩短到一年。2014年元月以《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作教材,用小家庭现有炊具,义务举办了首期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技术培训班。一堂理论课,两堂课操作演示,每课3小时。培训后的信息反馈,学员基本掌握按手册提示做菜,并受到特邀教育专家的肯定,反映数字化烹调方法简便、易学,做出的菜营养好、味道好。食堂则根据其各自条件,现有厨房设备,就具体对象以《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为教材,为其编写一周的菜单,再进一步编写成菜、点生产工艺,后培训炊事员和组织生产。至此中国烹调中的饭店烹调,食堂烹调,家庭烹调,三大数字化生产体系建立,也为各式饭店、宾馆的餐饮部、餐饮连锁店,各式快餐店、小吃店等,为军队、工厂、学校、机关等各式食堂,为全国小家庭烹调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培训提供了样板。

三、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一)彻底改变了传统烹调技术的以“味的享受或味为核心”,改变传统烹调方法的经验型与对烹调是艺术的定位,使其回归科学。

(二)确立食物营养第一的原则,它是亿万年人类进化,不断优选食物的结果,现代《食物成分表》的分析结果也得到证明,营养学家说,人吃食物就应该是吃营养素。

(三)确立中国烹调“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中国烹调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物质———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自身或相互反应的结果,它同任何应用科学一样,必须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它的重复生产,即科学化生产。

(四)以营养成分为纽带,将研究食物性质、功能的营养学与烹调原料学、研究营养成分在烹调中变化的烹饪化学,研究食品生产工艺的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及生物学、生理学等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烹调与食品科技、食品工程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们仅是手工生产与工业化生产形式上的区别,产品性质等上的区别。

(五)确立以原料所含营养成分、性质为基础,以其品种、产地、生长期、性状等为依据的定性方法。

(六)在定性的基础上,根据烹调需要,进一步对营养成分组成原料的性质它在烹与调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等进行定量,并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分析研究,确定了烹制的温度值,及调味的标准化方法与参数。

(七)在烹调过程中用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一切与之相关的行为准则,为原国内贸易部编写了《菜肴配方编写标准》。

(八)烹调中的定性、定量、标准化的行为用数字相表示,一切技术信息以数字传输。从而使中国烹调达到科学化的要求。中国烹调生产方式的科学化,为中国烹调以营养成分为核心的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在理论上于2007年4月在《世界餐饮》杂志发表了“用数字化烹调制作营养餐”。2013年6月出版了以营养为核心的《中国数字化烹调工艺学》,12月出版了以营养为核心的《中国数字化烹调操作技术》,及以营养为核心的《食堂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和《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实践中以数字化操作方法为手段,建立起饭店模式的数字化操作体系,小家庭的数字化操作体系和食堂数字化操作体系。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营养学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与烹调工艺学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以营养素为纽带将营养学、烹饪化学、烹调原料学、烹调工艺学、面点工工艺学等诸多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应用学科,为21世纪中国饮食业的产业革命,为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实施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四、产生的主要效益

(一)数字化烹调对传统烹调以“味享受或味为核心”及操作方法处于技艺性的不可重复阶段进行改造。成为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为纽带,用定性、定量标准化为手段。使营养学与烹调原料学、烹饪化学、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饮食营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理论上完整,实践中达到科学可重复生产的要求,并与食品工程化生产接轨。

(二)数字化烹调以营养为核心,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指出的:改变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为保障食物有效供食,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提供了科学、切实可行的手段。若仍以传统以味享受或以味为核心,以技艺不可重复的操作方法推行纲要,很难落实到实处。

(三)确立中国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的理念,可提高人们的营养观念,让人们知道味是营养素的一种性质,它并无营养,但它可以促进食欲。以婴儿喂的第一口奶,和“三高”病人对高糖、高脂肪、高盐食品的排斥为例,告诉人们味观念后天的可变性,从而确立人们营养好,与味好的统一。

(四)数字化烹调技术,极大降低了中国烹调的技术难度,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用传统方法厨师一辈子也难以掌握的油发干货技术,用数字化方法操作,一小时可终生掌握。火功菜也不复存在。既丰富了中式菜、点的花式品种,又保证的营养学家为人们制订的营养方案的落实,尤其是可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吃前算或吃后算提供了依据。可以做到根据不同人群如部队、工厂、学校、运动队食堂等单位,不同营养需求,设计工艺配方,做到“看人做菜”。也为居民家庭提高营养和烹调水平提供了捷径。家庭主妇按营养学家提供的营养菜谱做菜,不但保证了营养,同时提高了菜肴质量,品种。中国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极大提高我国人民“食”的科学水平,增进健康。

(五)促进营养学和烹饪化学工作者对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厨师能动地控制和变革烹调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而奠定必须的理论基础,和掌握研究营养素变化规律需要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按营养学的要求做到合理烹调。

(六)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的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技术是21世纪中国餐饮中,烹调工艺学围绕营养学为对象的一次重大产业革命,将使中国烹调的生产方法从技艺走向科学,走向工业化模式的生产,使饭店、食堂、家庭烹调等更加科学化、营养化、简单化,该成果的推广只是要求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不增加任何投入,仍使用原设备、灶具、工具惠及全体国民,走向世界,惠及世界民众,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七)树立顺应烹饪产业变革形势的理念。第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烹调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变革有赖于先进的仪表设备,应实行开放型合作,协同创新,采用升级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数字化的要求,渐进式地渗透到烹调的各个环节,带动厨具、量具、专用设备、智能化仪表和家电制造业的发展,以满足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这是烹饪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减少废气、垃圾,建立绿色经济。人力节省了,原料利用率高了,废品少了,成本也就降低了。

(八)运用信息技术,根据烹调生产与产品的特殊性,运用实录法,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将实际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制成“软件”,形成工艺配方,提供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公共技术研发服务,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应用技术服务,拓宽服务渠道。

(九)变革和创新烹调人才培训体制和方式,大专院校四年制培养技师,第一年基础理论教学,第二年实习,第三年理论学习,第四年半年实习,半年毕业综合考核,发给大学毕业和技师证书。技工学校二年制培养厨师,理论、技术各学一年,毕业合格发给相应的厨师证书。技术分工:中式烹调技师、高级技师负责工艺设计、厨师负责生产,中国数字化烹调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烹调技术的难度,缩短厨师成才时间,降低厨师培训成本,提高了烹调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质量。

(十)餐饮业根据饭店定位、特色、风味等情况制定菜单,并由菜、点配方设计人员,设计成菜、点配方,并不断根据季节、地域、人群变化,做到常做常新,经久不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小饭店各自在菜肴制作中有了标准,便于实际操作,进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可以企业为研发主体,开展应用技术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带动整个烹饪产业的发展。将使中餐厨房发生历史性变革,煤气大部分被电力替代,厨房炊具节能、环保、卫生,将大大降低厨师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可改站着烧菜为坐着烧菜,增加了女性在厨房工作的机会,可延长厨师在厨房工作的工龄,提高厨师的素质。

(十一)国家、行业将建立数字烹调研究院、所,负责营养方面的研究,制定标准、法规,厨房设计、设备的生产等,单位成立烹调工艺设计室,负责菜、点工艺设计,新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在保证菜、点营养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人们适口者诊的要求,以促进食欲,变革饮食文化的内涵。

(十二)数字化烹调提倡,净菜进城,将部分餐厨垃圾留在田间作肥料,农民工留在家里就业,可减少城市就业压力。半成品工厂化机器加工,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厨师劳动强度,家庭主妇的技术难度。调料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应定性、定量、标准化,并应生产有区域性,针对性的红烧汁、糖醋汁等复合味调料,可直接应用予厨房,而不需要家庭主妇或炊事员自己配制。

五、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比较

从目前掌握的技术信息看,西餐的快餐领域的“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原料的定性、定量,还是生产工艺的可重复性,都有很高水平,但它仅是几个菜、点。而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体系,是涵盖所有中餐菜、点的制作,包括生产流程设计,与其相比难度更大,水平更高。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烹调技术适用世界各式菜肴的制作,方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中餐领域,该技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是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一次变革与创新,营养与烹调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务人民。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篇8

摘要: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首先分析了开展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然后给出了北方工业大学保障数字媒体设计竞赛顺利开展采取的措施,接着阐述了数字媒体设计竞赛所促进的实验教学改革工作,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截止到今天,国内招收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的高校还不是很多。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北京市教委重点扶持下申请成功的新专业,于2006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该专业第一批本科生已经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

众所周知,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法》[1]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形式[3-5]。因此,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积极组织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即“卓立杯”校园原创数字媒体设计竞赛。

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连续主办三届“卓立杯”校园原创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竞赛作品形式多样,分为设计类、艺术类、策划类及其他类。设计类包括游戏设计、计算机动画、DV制作、电子报刊、网页制作等;艺术类包括绘画、雕塑等;策划类包括各种创意新颖的游戏、动画作品及稿本;其他类包括有代表性的调查或论文等。“卓立杯”竞赛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激发了大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卓立杯”竞赛的开展,也促进了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

2开展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必要性

2、1满足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专业人才奇缺。针对当前的形势,国家、北京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成立了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网络游戏、动漫制作、数字影视、网络文化传播、现代文化服务业等文化产业及衍生产业。而北方工业大学是石景山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北京市、特别是石景山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激发了大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输出优秀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过程中,既加强了专业技术培训,又参与了竞赛。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大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实用技术。而竞赛过程比较复杂,要经过选题、分析、查找资料、浏览文献、确定方案、设计、编程、测试、调试、撰写论文、答辩等若干步骤和过程。复杂的过程考验了大学生的耐心,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3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开展竞赛时,我们鼓励指导教师提出企业实用课题供学生选择,使得竞赛内容趋于实用化。同时,我们还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竞赛成果评审专家,使得企业了解我们的竞赛水平。企业在招聘本科实习生或者本科毕业生时,首选竞赛获奖的学生,其次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因此,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开展,增强了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4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大学生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促进了我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专业设计竞赛学分的人才培养机制。北方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专门设立“专业设计竞赛”学分。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学生可以取得2个学分,该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实施专业设计竞赛学分制度,表明北方工业大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学校最终的培养目标。

3开展数字媒体竞赛的有利条件

3、1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人才培训中心”的落成

2005年,北京市经过多方考察及论证,最终决定将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人才培训中心”落户北方工业大学,依托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计算机系丰富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基地内上百家数字娱乐公司一线的优秀技术人员亲临讲台,为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培养大批合格的数字娱乐人才。培训的内容都是根据企业目前的实际需求讲授的,可以大大缩短大学在校学习与企业实际岗位技能要求之间的差距。我系教师在给学员进行培训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深入的了解了目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技术,这为数字媒体设计竞赛选择实用型题目与技术指导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内容实习基地的成立

2008年初,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改委投入巨资与北方工业大学共建北京数字内容制作公共服务平台及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内容实习基地。该基地配有国内外先进的动画制作软硬件、非线性制作软硬件、平面制作软硬件等。学生的很多实践学习与培训都在该基地进行,这为数字设计竞赛的开展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条件。

3、3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我院开展数字媒体领域合作研究

2008年4月29日,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数字媒体、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领域的研究。该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引导学生对国内外数字媒体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将会提高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内容的科技含量,将会大大促进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

4保障数字媒体设计竞赛顺利开展的措施

4、1修订教学计划

2008年,北方工业大学启动了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我系结合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在教学计划中列出了“人工智能基础”、“游戏引擎应用实践”、“网络游戏设计与开发”、“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Max script程序设计”、“Max SDK程序开发”、“Maya API程序开发”、“Maya MEL程序设计”、“嵌入式技术”等专业选修课。同时专门设计“专业设计竞赛”学分,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学生可以取得2个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

此外,北方工业大学还对课程中的实验进行了认定,包括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学校积极鼓励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2保证经费

北方工业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专门批准教学仪器设备经费专项,用于购置各类数字媒体软件、硬件设备,以满足竞赛需求。自从2006年9月,学校相继批准了600多万元成立了“数字媒体基础实验室”、“数字媒体专业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实验室”三个大型实验室,购买了国内外先进软硬件设备,这为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北方工业大学每年还批准若干项大学生申请的数字媒体研发项目,每个项目1万元,用于资助学生科技竞赛项目的研发。

4、3开放实验室

北方工业大学为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免费开放数字媒体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对本科生完全免费开放,采取学生选做公开的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选择指导教师的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欢迎。

5数字媒体设计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5、1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四年不断线

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数字媒体设计,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张扬个性,突出特点,分层次设置实验课,并开设必修性实验课、选修性实验课、创新研究性实验课等。其中,创新研究性实验又分为短期型和延续型;短期型是一学期完成,难度系数低;延续型是分四个学期完成,分步骤学习先进技术,难度系数高,创新型强。通过延续型方式,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应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大作品或软件。

5、2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内容

北方工业大学明确强调要在实验教学大纲中设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这促使专业教师们按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重新修订和编制新的实验指导讲义。实验项目的设置在深化理论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能够循序渐进地反映基本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由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再到综合性实验。当然,真正落实实验时,不拘泥于理论教学的次序,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实验。

5、3鼓励参与研究性实验

北方工业大学提倡,专业教师要安排学生参与研究性的实验。研究性的实验一般与教师的科研有关。先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学生根据兴趣选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资料,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现,测试最后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采用这种形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了训练提高,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活动。我系大部分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有本科生参加。

5、4建立创新实验室与创新基地

大学生在进行数字媒体设计竞赛时,一般需要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先进的人机交互设备、先进的数字媒体软件,这些仪器设备软硬件价格都非常昂贵,传统的实验室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结合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和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建立创新实验室与创新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2008年,北方工业大学批准了专项,购买了先进的设备,包括数据手套、头盔显示器、六自由度空间位置追踪器、三通道环幕、三维模型扫描仪、网络游戏平台、学生专用手写板等。这为数字设计竞赛的开展奠定了了良好的基础。

6结束语

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连续主办三届数字媒体设计竞赛,即“卓立杯”校园原创数字媒体设计竞赛。数字媒体设计竞赛的开展,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竞赛的开展还促进了我校的实验教学改革,如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开设研究性实验题目、建立创新实验室与创新基地等。

当然,我们的这些研究只是开始,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搞好数字媒体设计竞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数字娱乐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 中国国家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policy_673/20060323/t20060323_150372、shtml, 2005、

[3]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 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1):70-72、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对民主生活会的意见(精选8篇)
  • 下一篇: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