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银行业风险管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9 栏目:写作范文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涵及其风险特点

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多种风险相互交集的特点,一项业务常常集聚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各种风险之间交织关系也较为复杂,由此增加了风险管理决策的两难性。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日趋波动频繁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将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风险和负担。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信息透明度不高和潜在风险大的特点。表外业务品种繁多,涉及流程多、部门广,风险点较为分散,防范风险难度也大,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商业银行很难全面掌控表外业务资产质量。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要意义

1、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当前因经营业务转型、收入来源增加和资本充足率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期望在降低及分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收益。实际业务中风险与收益是相对称的,如果不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过度开展表外业务致使风险积聚和爆发,表外资产转为表内风险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近年来,国外一些银行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不当而蒙受巨额损失甚至倒闭的案件频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永恒的两大主题,商业银行发展是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必须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的原则,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保证银行稳健持续发展。

2、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质表现。只有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增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才能防范业务风险,减少或降低各类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3、提升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承担和管理风险,合理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表外业务风险,按照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对表外业务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调整资产组合,改善资产结构,进而推动创新型表外业务设计和发展。

4、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满足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为实现监控和保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健发展,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表外业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规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必须将表外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审查审批,合理授权。对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办理表外业务,或因未达到尽职要求形成风险,监管机构将严厉问责相关机构和责任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以达到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的风险管理分析

银行表外业务一方面已经是商业银行重点发展业务之一,是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类风险相互交织产生放大效应。不同银行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点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表外业务服务对象违约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相关义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是表外业务多是或有资产和或有债务,当约定的债务人不能偿付给约定债权人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实际债务人。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一旦信用证开证申请人不能按期偿付,开证银行就要向受益人承担偿付责任;票据承兑等担保类表外业务中,如果交易对手违约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银行就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要对表外业务实行全流程管理。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实行客户信用评级机制,优先选择信用级别高、经营实力强的优质客户;加强授信审查和审批,坚持表外业务贸易背景真实原则,按照统一授信原则,动态管理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防止客户过度授信。强化授信执行风险监督和管理,及时对授信客户进行动态风险评价,根据客户信用风险状况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实现对客户全流程管理。其次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和组合管理。根据对表外业务全程监测、计量和控制,准确控制表外业务的分布组合和风险限额。通过对表外业务的垫款率、保证金比例以及垫款后回收率等指标控制表外业务分布和限额。最后应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研发表外业务的风险计量模型。目前监管规定表外业务风险参数主要使用系数法,无法将其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并予以报告和披露。通过建立表外业风险计量模型,预测潜在风险,及其对未来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及时的风险预警,实现银行业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二)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表外头寸产生损失的风险。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利率、商品、股票、债券行情波动等。例如挂钩股票型理财产品,近年因股票市场价格剧烈变动,大部分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由此给客户和银行造成了资产损失,产生了较高的市场风险,甚至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声誉影响。

市场风险管理应当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健全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提高风险价值、敏感性分析等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设立与风险度量方法相应风险限额,合理地将限额分配到各业务单位和决策人员,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时监测;设立独立市场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监测、预警、报告和监督市场风险状况。

(三)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最易发生操作风险的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票据业务,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完善,业务人员越权交易、违规操作等给银行经营造成损失。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经营业务承担操作风险是不可避免。只有进一步细化具体业务的活动和操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从引起操作风险诱因着手,充分识别各种操作风险,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评估、监测,采取有效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增加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表外业务大多为创新型金融产品,它们的市场往往还未充分发展成熟,遇到条件不利时,要承受市场流动性的严峻考验。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商业银行也面临债务人违约,或有负债变成现实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更加复杂,涉及范围更广,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可以导致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合理安排表外业务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分布结构,积极应用流动性比率指标和现金流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运用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监测和控制,同时重视和加强其他风险管理。

四、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一)建设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要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有客户准入制度、授信审批审核制度、担保风险缓释制度、风险评估评价制度等,同时应加强对内部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审核。

2、完善表外业务管理流程。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办理条件,完善表外业务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表外业务中形成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的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表外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管理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

3、加强对表外业务的人员培训。要尽快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进行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风险管理队伍范围要全面掌握风险头寸、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计量方法、风险管理职能等内容,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二)规范表外业务风险监测和信息披露

1、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透明。按照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和新会计准则标准,规范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范围、内容、原则及标准。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可以扩充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表外业务信息的规范披露和对重要的表外项目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能够促使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各种信息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2、严格信息披露程序,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3、完善风险监测评价指标。按照监管规定披露,在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的同时尽量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根据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要求,设计表外业务发展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收益质量指标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三)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技术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客户和交易数据和外部信息,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客户管理系统、信用评级系统、审批决策系统和贷后管理等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和业务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向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市场的最新变化、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帮助其分析市场趋势,合理控制资本消耗、止亏限额和风险限额等功能。

2、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商业银行要着手进行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全面、客观地判断和评价表外业务风险,推进内部评级法、风险价值法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法等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内部评级法(IRB)实现风险的量化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为信贷审批、产品价格、风险限额、分配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和提取准备金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银行业绩衡量和资本配置的主要方法,用于同业比较和商业银行市值管理;风险价值(VAR)模型具有风险度量的直观性和一致性,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给出统一的风险度量,是计量市场风险管理的共同标准。

3、应用资产组合管理,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即运用风险分散的经典理论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来管理表外业务的风险,以期达到某种资产的盈利来弥补另一种资产的亏损而取得整体盈利的目的。表外业务授信对象多元化,组合中的资产种类越分散,则风险越小。

(四)提高表外业务金融监管效率

1、严格市场准入,稳妥谨慎地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隐蔽性及风险暴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2、完善非现场和现场监管操作规范。根据审慎原则加强对表外业务现场和非现场监测。商业银行要定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表外业务报表,及时报告表外业务的交易情况,增强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根据商业银行报来的有关报表,进行相关风险指标的考核分析,按“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的表外业务,根据其报表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制订相应的监管措施,通过有效的非现场监管避免或减少表外业务产生的副作用;建立现场检查操作规范,制定违规处罚办法,对不公平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商业银行进行严厉查处。

3、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办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引导和监管。根据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既参考国际惯例又考虑我国银行经营的实际,完善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促进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2

一、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外汇敞口风险。银行的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币种头寸不匹配、外汇资金来源与外汇资金运用期限不匹配均会导致汇率风险。在某一时段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在存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外汇资金需求不断上升,但是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并没有显著增加。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国内企业对外汇贷款尤其是中长期外汇贷款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同时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外币意愿的降低,抑制了外汇存款的增长,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比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商业银行在低成本的外汇存款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迫转向筹资成本相对较高的金融市场去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以满足增长的贷款需求,这将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

(二)结售汇等中间业务汇率风险。以前,在结售汇业务中,商业银行只扮演“人”角色,赚取点差,风险很小。2003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开始推出远期结售汇业务,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从2005年8月2日开始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扩大,交易期限放开限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业务。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能否准确进行定价,有效地对冲和管理风险,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也使得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

(三)折算风险。折算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全额变动的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折算风险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外汇资本金面临的汇率风险,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会对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固定汇率制,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经验和技能,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汇率风险控制意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汇率变动时,大部分银行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

第二,银行高层监控风险能力不高,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清楚本行外汇敞口头寸水平以及本行的汇率风险状况,无法制定出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战略,构建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大,对汇率风险没有进行专业化管理,甚至无人专门负责汇率风险的测算及防范。

第四,汇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水平不高,使用的计量工具、方法比较陈旧,没有开发出适合本行的监测方法。

最后,汇率风险内控能力不强。有些银行甚至没有相互独立的汇率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绝大多数银行的内审部门,几乎没有具备开展针对汇率风险审计能力的人才。

三、提高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针对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措施建议商业银行来改进和完善其风险管理水平。

(一)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尽快形成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首先应该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只重视信用风险、忽视汇率风险等其他风险的观念,清楚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汇率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检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理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

(二)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尽快熟悉和了解本行的汇率风险水平和管理状况,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高级经理直接领导,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

(三)在日常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采用VAR、RAROC、压力测试等先进的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计量模型和方法,如风险价值、压力测试及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等方法,努力开发出符合自身要求的更有效的工具或模型。在外币衍生品市场上,银行可以利用远期、期货、期权外汇合同以及货币互换合同进行套期保值。

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潜在的最大损失。具体来说,就是先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如利率、汇率以及商品价格等,假定这些变量遵循取值分布或随机过程,如正态过程,然后将交易组合的市场价值,表示成上述市场因素变量及其相关系数的函数。最后,预测市场因素变化时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改变量,即在险值(VAR)。

压力测试是评估银行在突发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亏损承受能力,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法进行模拟和估计。敏感性分析主要是测量汇率冲击对银行净外汇头寸的影响;运用情景分析方法时,应选择可能对市场风险产生最大影响的情景,包括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损失情景和假设情景。假设情景包括模型假设和参数不再适用的情形、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形、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形以及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或风险难以控制的情景。

RAROC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计算公式为:资本收益率=(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金=(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RAROC表明损失一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回报大小,有效地度量了获取收益的风险效率。一般情况下,RAROC值越大越好,其核心原理是银行在评价盈利情况时,必须考虑是在承担多大风险基础上获得的。在将某业务扣除预期损失之后的收益,与弥补非预期损失所必需的资本进行比较,如果某项业务风险过大,则该项业务为消化风险损失所占用的资本就较多,这时即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利润,但与所占用的资本相比,其资本利润率就不见得高。商业银行使用RAROC方法不是规避风险,而是凭借先进的风险度量和调整技术,承担那些能够管理好并能对其充分补偿的风险,从而提高股东价值。

(四)建立科学灵活的产品定价机制,积极利用汇率衍生产品对冲风险。银行在对外汇产品,如外汇存贷款、远期结售汇和其他外汇衍生产品进行定价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交易方式、不同的币种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将风险贴水及所需的经济资本回报,一起纳入产品定价模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价格调整机制,实现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模式。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3

信用卡业务是各银行增加利润来源的重要中间业务,在银行利润结构中信用卡业务的收益占据重要比重,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张信用卡以来,在度过了十多年的低迷期后,近几年信用卡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信用卡发行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206594、37万张,同比增长14、8%,增速降低5、2%。其中,借记卡188038、81万张,占银行卡发行量的91、0%,同比增长13、4%,增速回落4、2%;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增速回落27、3%。截止至2009年,银行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信用卡占银行卡比例进一步增加。2009年底,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约为10、13:1。

信用卡发卡量快速上升的背后是个人金融服务要求的全面增加,居民结算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逐渐接受了从现金结算到信用卡结算这一支付方式的转变。信用卡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好伴侣。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成为持卡消费一族,持卡消费在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信用卡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只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发卡行目前实现了盈利。据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中报提供的数据分析可知,披露了信用卡不良贷款数据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深发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分别占到总不良贷款的11、1%、6、7%、2、7%和3、8%,并大致呈现出信用卡发卡量越大,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越高的趋势。韩国信用卡危机和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我国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飞速发展的现状下更应该引以为鉴,对信用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以求防范于未然,避免重蹈覆辙。并且加强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无论对社会、对银行业还是对持卡人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以求为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国内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1、吴洪涛[1]的著作《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将消费理论、银行信贷理论、货币进化论结合在一起,分析了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普遍模式。参考了Bierman和Hass,Yawitz的研究成果,对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

2、周宏亮、穆文全[2]编著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介绍了美国信用卡发展简史和信用政策,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念及相关法律。并且在分析技术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数据挖掘、数据仓库、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该著作不同于以往信用卡风险管理以理论分析为主的惯例,而采取不同的思路为风险分析提供技术基础。

3、中国工商银行课题组[3]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收益较低,盈利困难,并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能力低下的原因和应对策率。

4、王红、李松[4]在《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中认为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法制不完善、风险管理协调沟通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并从做好风险防范建设,建立内控长效机制方面提出措施。

5、李慧妍[5]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性。她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并且证明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的关键因素是信用卡的透支余额。

6、闫天兵、沈丽[6]在《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认为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并重的业务,在《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首先对对信用卡的盈利结构进行分析,针对信用卡信用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并采用信用评分模型进行衡量,借以从获取客户,管理现有客户问题和催收欠款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7、吴镝、蒋鹏[7]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中介绍了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来源:商家、持卡人、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具体分行了欺诈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应该着力于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社会防范力量的统一以及法律支持体系的完备。

8、陆立锋[8]在《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中论述了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信用卡行业的新机会在于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一定要与银行企业文化、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要能够为银行创造价值,取得利润。而信用卡利润增进的关键在于风险管理能否进一步贴近市场,提供以人为本的增值服务。他认为中国信用卡产业未来十年内将进入“井喷式”的爆发性增长阶段,发卡规模和信用卡业务利润将急剧增加。

9、黄素梅[9]在《给予生命周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一文中把信用卡生命周期中分为四个阶段——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认为考察期要加强营销管理,筛选客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易;形成期主要是进行审批管理和授信管理;稳定期要灵活调整策略以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特约商户行为进行监管,以期实现更好的账户管理效益;衰退期,银行应合理制定催收策略,极力挽救客户,减少坏账损失。

10、王立枫[10]在《信用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中分别对银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全面详细地进行分析,指出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相对的风险控制措施。文中除了关心银行面临的信用卡业务风险,还增加了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信用卡犯罪形式大大加大了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11、赵杰[11]指出我国信用卡发卡行信用风险在不断积聚,逐渐进入业务发展的拐点期,现如今急需建立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12、刘明芳和油晓峰[12]在《我国信用卡风险与管理研究》中详细分析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韩国信用卡危机和台湾信用卡危机。分析指出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美国信用卡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弥补、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利益共享,很好的完善了个人信用卡体系。同时韩国和台湾的信用卡危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卡行业来说是一个警示。他们在文中建立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二、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1、Stighz和Weiss[13]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中,提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借款人会产生改变起初申请贷款时的用途转而从事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的动机,这就导致银行的预期收益降低而风险增高,从而使得银行面临“道德风险”。商业银行面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可以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透支利率,用提高利率增加的利息收入来补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同时也带来不利后果。首先,面对高利率,那些能按时偿还的安全客户会主动退出这一高价信贷市场,但危险客户由于从事高收益高风险项目,无论成功与否都敢于贷款。其次,借款人为了支付高利率会选择把贷款用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以博取高收益,银行收不回贷款的风险就更大,这就是“逆向选择”现象。道德风险发生在借款人透支之后,由于银行对于借款人透支使用情况监管不严格,借款人为追求高回报,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往往造成高违约率,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共同作用导致信用卡信用风险要远高于其他贷款。

2、Donatoct AI[14]以信用卡资料为例,试着利用资料勘探的技术预测信用卡持有人的信用破产时机。

3、Elizabeth Langwith[15]的研究指出信用风险的部分成因是还贷利率过高所致,他通过大量信用卡使用者的调查发现要降低信用卡风险,发卡银行必须管理好银行内部操作风险,并应酌情降低还款利率,另外可以借助专业的催帐公司处理呆账。

参考文献:

[1]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0)

[2]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加速信用卡收益结构的转型[J]、中国信用卡,2006(1)

[4]王红,李松、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信用卡,2007(10)

[5]李慧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

[6]闫天兵,沈丽、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济南金融,2008(8)

[7]吴镝,蒋鹏、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8]陆立锋、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J]、新西部(下半月),2008(4)

[9]黄素梅、基于生命周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12)

[10]王立枫、信用卡风险成因及方案对策[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9)

[11]赵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2)

[12]刘明芳,油晓峰、我国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13]Stiglitz, and Weiss、 Credit Rationingin Markets with I 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14]Warmer, John T、 and Saul Pleeter、 The personal Discount Rate:Evidence from Military Downsizing Progra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1)

[15]Greenspan, Remarks at the Financial Markets Conferenc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ashington,D、C、Alan,1996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新晨

(三)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计算、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3413款,是2010年的近1倍,涉及中外资银行达100余家。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经成为继基金、信托计划等理财市场之后的又一重要市场。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将理财业务作为满足投融资客户需求、调整经营结构、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战略性业务加以大力发展。

与此同时,外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也日趋严厉,各家商业银行自身对理财产品业务的风险防范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化。如何充分认识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做好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适应监管,又好又快的发展理财业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理财业务时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在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的关系是委托关系,银行是“代人理财”。投资者是委托人,银行是被委托人,银行受投资者委托,投资者将资金运用于事先约定的用途。对于银行来讲,在运作具体理财产品过程中,主要存在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三个风险点。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声誉风险。主要是因理财产品到期不能顺利兑付,或运作中出现不利事项,可能导致外部舆论出现不利于银行声誉的负面评价。

第二,信用风险。主要是银行在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付时可能承担理财产品投资人投资损失。

第三,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在理财产品运营过程中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系统故障、合作机构不尽职或外部事件而可能承担直接或间接损失。

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销售风险,银行向投资人销售不恰当的理财产品或存在不当销售行为,有可能使银行在理财产品出现损失时被判定承担赔偿责任;合规性风险,主要是指理财产品存在违背内外部监管政策而可能导致银行承担合规性责任;法律风险,主要指理财产品相关交易和协议存在法律瑕疵或违规事项而可能造成银行承担责任。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风险特征分析

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与其在传统信贷业务中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理财业务的风险有其固有特征:

一是理财业务风险点更多、更复杂、风险防范的内涵更为广泛。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范围广,不仅仅有债权,还有股权、收益权、期权,甚至还有实物资产;资金使用方式多,有借贷、投资、并购等多种类型;产品交易结构设计复杂,交易行为通过买卖、顾问、担保多种合同条款约束;资金来源及募集形式多样化,可以向普通大众投资者、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高资产净值客户、企业法人、专业金融机构等销售,可以公开募集或定向募集。

理财产品的复杂性客观上导致其风险管理环节较多,银行不仅要对理财产品投资、兑付、发行条件落实、后续运行进行重点监控,还要规避产品设计上的合规性风险,严格规范和监督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工作的节点和涉及的法律、法规范围已大大超过了银行传统信贷业务。

二是理财业务风险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性和较强的扩散性。如果某笔贷款出现损失,通常只是“单点”风险,影响限于借贷双方。但理财产品一般涉及数量众多的投资人,一旦发生风险,或仅是较小的违规事项,如果处理不当或让客户蒙受损失,也会使银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客户的不满也很容易演化为,危及银行声誉,甚至使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同时理财产品风险更容易传递和扩散。如发生在香港的“雷曼迷你债券”,相关银行因不当销售最终承担部分投资人的损失,理财产品的操作风险扩散成信用风险,通过媒体的放大,又使得部分银行声誉受到了较大损害。

三是理财业务的风险处置难度可能更大。理财产品总体上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与信贷业务相比,尚缺乏较为完善的拨备制度,一旦出现风险,难以及时快速缓解。同时,由于合同条款、法律关系等方面的限制,例如银行一般不与融资客户形成直接法律关系,且理财产品的抵质押权人多为外部合作的中介机构,银行在理财产品出现风险时,可能难以直接对资金使用人追偿,需要相关方的配合,从而影响风险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四是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对尽职操作的要求更高。由于银行在理财产品中的职责是“代人理财”,因此银行是否切实履行人职责将成为判定银行是否需要承担理财产品兑付责任的重要依据。从实践中看,当理财产品(主要是非保本类产品)发生不能按约兑付的情况时,银行要想在法律上避免因自身过错而承担相关赔偿责任,最为重要的就是证明自身已经充分尽职操作,在产品运作过程中无过错。如能证明这点,在法律上,银行是可以不承担理财产品兑付责任的。这点与银行在传统信贷业务中始终承担信用风险有着本质区别。

但由于理财产品操作环节较多,流程相对复杂,对产品尽责操作的要求很高。银行在产品发行前要开展充分、完备的尽职调查,发行中要进行正确的分析、审批、决策和执行,发行后要开展持续有效的监管和检查,在整个产品运作过程中要确保各个相关主体均按章操作,在所有操作环节和运作流程中,一个微小的失误或者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银行最终承担理财产品偿付责任。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应该适应理财业务的风险特性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在风险特性上存在较多不同,银行现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理财业务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起适应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拥有适应理财业务风险特性的制度架构、多层级和专业化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团队以及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差别化准入和评估指标系统,这一体系应既能全面掌控各个风险环节,又能区分责任主体,分工负责,不越俎代疱。

(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的风险管理

从产品运作时间上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覆盖产品发行前、发行中和发行后三个阶段。从产品责任主体上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将所有主体的行为纳入风险管理,包括银行内部各级经办人、负责人,银行各级机构和外部合作机构。从产品操作环节上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覆盖项目尽调、产品设计、申报审批、条件落实、产品销售、对外投资、后续管理、产品兑付等各个环节。

(三)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应不断加强创新

一是应在制度上加强创新,针对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加强研究,及时制订相适应的、全面的管理和操作制度。二是应在风险缓释机制上加强创新,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机制建设,提高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化解能力。三是应在手段上加强创新,健全理财业务信息系统,为未来理财业务的精细化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普益财富、2011—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2]王莉莉、如何做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刘宜辉、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管理,经济论坛,2007年第17期、

[4]姜海军,惠晓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研究,新金融,2008年第08期、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6

(一)投行业务机构设置

目前,商业银行投行的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一是设立单独的投资银行部,业务近似于内部综合经营的全能型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建行、招行等。二是将其投行业务下设至资金部或公司部。这样的银行包括中行、民生等。

(二)投行业务范围。

由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程度、管理模式的不同,其投行业务的种类和业务范围差别也较大。一些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相对成熟,产品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工行、建行等;更多的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投行业务,如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但其并没有将这些业务作为投行业务进行管理,导致业务效率较低,不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银行开展的投行业务大多集中在项目投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发债等业务领域。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往往是通过表内发放贷款方式为客户进行融资,但由于该类业务不但100%占用信贷规模还100%占用风险资产,因此需要通过投行业务解决上述问题。

二、投行业务面临多重挑战

(一)同业竞争

伴随金融市场改革深化,国内银行逐渐意识到发展投行业务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策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促进投行业务规模扩大。但是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的进入,势必对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带来挑战,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面临诸多问题,这也成为投行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外部监管

为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范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标准,使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业务本质,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结构和风险实质进行风险资本计提和会计核算。

2016年2月,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要求将非信贷、表外业务等类信贷业务统一授信管理,建立各类资产的质量监测体系。

(三)各类风险逐步暴露,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投行业务的发展,其业务的风险特征也不断演化。早期,同业业务品种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后期,同业业务被多层包装嵌套,设置多重通道,交易资金方、项目方、通道方?e综复杂,操作风险被放大,在同业业务规范化、专营化后,风险有所降低;近年来,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下移,资本市场波动剧烈,信贷资产荒初现,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行风险面临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交叉的综合风险,加上各类资产的风险传染,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三、投行业务风险管理防控措施

(一)整业务定位,优化业务流程

综合经营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及时调整业务定位,逐渐将投行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尤其是伴随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未来,投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谁先抢占了更多的投行业务市场份额,谁就具备了未来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从流程优化角度看,由于投行业务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和审批效率,强化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业务流程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健全科学高效的审批制度,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审核指标体系对投行业务实施审查和审批。

(二)遵循“穿透”原则

投行业务在风险管理上应坚持遵循“穿透”原则:即要穿透资金最终走向,了解各方在业务中的角色,如业务中的底层资产、出资方、风险最终承担方、担保受益方、法律关系等,对于最终承担风险方,还要坚持穿透业务的利润来源,是来源于资产流动性溢价、资产市场风险溢价,还是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溢价,决不能因为同业交易对手的业务隔离和复杂业务结构就放松对风险底线。

(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制度体系

投行业务的制度管理需要总体的管理框架,全流程的操作细则。定期将个案批复的共性要求总结为该业务品种的管理通知,再将各类管理通知整合为该业务的操作规程制度;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保证各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和互相制衡,最终使业务流程类的管理制度与业务种类的管理制度形成纵向与横向交叉管理的网状制度结构,及时废除零散、重复的管理要求,最终形成完善的新兴投资制度体系。

2、强化系统支持

高效率的业务办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离不开系统的支持,业务操作系统要将制度管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岗位职责、内控制衡等要求嵌入其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及系统的升级,如可通过手机终端登录操作,实现集中与外出业务办理的双重需求。

3、持续自查和督查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构成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虽然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服务领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同于普通企业。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点是其负债业务,且资金来源90%以上来自于负债业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对负债业务风险的控制是尤其重要的。而这与普通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关注点就大为不同。并且,正是由于负债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大,商业银行时时刻刻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把风险控制放在其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产生偏差。广义的风险包括了银行可能的收益和可能的损失;而狭义的风险只指银行可能的损失。本文探讨的风险仅指狭义上的风险,即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按照银行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即借款人由于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不能够收回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当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一般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形成银行的逾期、呆滞或者呆账贷款,使银行蒙受损失。一旦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出现有不良资产数额庞大的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银行的竞争实力、加大银行资产管理的费用、减少银行收益,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2006年~2007年在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造成的一部分损失就是由于商业银行和一些次级贷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借给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贷款人用以购买房产,所以市场上房价下跌导致贷款人只能违约而无法偿还贷款,也正是因为房价下跌,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房产变卖后无法弥补银行贷出的款项,致使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这一损失非常巨大,牵连到了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尽量降低这一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进行的也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方面我国的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也做了许多工作,使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两万零七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19%,比年初下降四点零二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三千三百四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1%,比年初下降一点一八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一千九百六十七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一个百分点。

二、市场风险

(一)含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素变动,引起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所以市场因素是银行最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加之市场风险因素众多,使得银行管理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料,有的时候,银行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损失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实例就是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次波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正是归因于它们对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充分和管理不到位。因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汇率的波动速度快、幅度大,使得商业银行获得的应对危机的反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际投机者对热币的投机行为导致汇率制度的崩溃,以及亚洲国家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政府对亚洲商业银行又干预过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很多银行的倒闭。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商业银行这些损失的内部原因还是它们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如果商业银行预先注意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的疲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自身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大多汇率偏高并执行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的情况,相应增加风险储备,预估市场汇率的波动,那么金融危机虽然势必会造成损失,但损失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将会大大减少。可见,即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但是关注市场变化,预估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流动性风险

(一)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提取存款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设置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银行业风险管理篇8

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贷款业务正在迅速发展,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着传统贷款业务的方法,这显然存在着一些敝端。在国外,贷款业务已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消费信贷业务,这些国家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着许多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进行比较借鉴的地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给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带来了启示。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情况,本国商业银行应该适当借鉴国外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合理安排商业银行的资产的流通性、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重点把好质押关、稳步发展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面来防止贷款所带来的风险。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因分析

2、1、1 银行基础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严重缺乏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管理工作混乱,基础工作做不到位,致使信贷档案资料缺漏现象较为严重。因为缺少征求以及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资料,银行很难对借款人的资产、个人收入的平稳性、完整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情况作出确切的判断,不但增加了收贷的难度,而且也扩大了信贷风险。

2、1、2 银行信贷内控机制不健全

建立健全的银行信贷内控机制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银行业至今还没有有效地建立和运作这种内控机制。从贷款的流程方面来看,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力度还不够,走形式,流于表面,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控制的关键阶段―― 贷前调查阶段。银行并没有系统的量化客户的初选标准,不能通过预测现金流的方式进行初选客户;二是贷款审报、审批以及发放的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三是在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 贷后检查环节,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书面材料,对企业动态变化的应变能力不足,以至于贷款预警机制无法迅速、敏锐地做出反应。

2、1、3 缺乏信贷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长久以来都是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信息逐层上报、指令逐层下达的回旋式操作流程已经严重地束缚了决策层对信贷业务的科学管理。正在由传统信贷管理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但是由于受管理体系、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业银行的事前风险控制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的工作落到实处。许多商业银行并没有开始启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对于早期存在风险的防范也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是通过贷款风险度、单个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比例等数据,反映和监测信贷质量的一系列指标来约束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信贷行为,以达到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控制。但这种监控侧重于对粗放型银行经营行为的约束,不能很好的适应国内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于此同时也不符合现代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2、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外因分析

2、2、1 尚未真正建立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

由于当今社会普遍缺乏信用道德规范,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并不完善,这直接给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大客户零售业务风险预警系统,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

2、2、2 金融体系的滞后性制约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

首先,市场融资机制发展十分缓慢。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体系还很不完善,尤其突出的问题就是直接金融比重相对过低,间接金融过分依赖于银行投入的融资。这一现象导致本不发达的资本市场提供给企业融资的渠道更加狭窄,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压力变得更大;同时,银行大量资金都集中在信贷方面,如果经济不景气,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其次,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工具还很缺乏。我国目前实行较严格的金融管制措施,同时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也束缚了银行业务的拓展能力,金融创新能力缺乏。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集中于贷款,但缺少有效的信贷风险化解和转移工具手段。最后,金融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银行同行业间的竞争十分混乱,致使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的现象严重,使银行无法确切了解企业目前真正的财务状况,信贷风险也随之激增。

2、2、3 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经过研究证明,地方政府干预是导致信贷风险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资本化现象频频出现,商业银行成了企业市场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的承担者。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域划分,各级银行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限制,这就增强了政府干预的可能性。行政干预导致银行难以落实贷款自主权,银行成为提供财政资金的口袋和企业转嫁经营风险的牺牲品。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将能否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期望寄托于银行贷款数量的多少,为了提高任职期间的政绩,大部分地方官员千方百计地使银行放出贷款,银行一但将贷款发放,就如同掉进了无底洞,因为这些项目通常由地方财政支出,而地方财政几乎每年都在透支,拆了东墙去填补西墙,如果银行终止贷款就会得不偿失,所以只能给企业展期或是要求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导致银行贷出的很多贷款都不合规范,这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3 美国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及比较分析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时间较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了许多优秀的银行风险管理人才,他们在运作的过程中不但有效地降低了本国的银行信贷风险,而且还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值得借鉴参考的经验。

3、1 花旗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

花旗银行在董事会管理层面设有独立董事组成的风险资本及子公司委员会,由8位独立董事组成,他们负责公司整体的治理及风险管理问题,监督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检查和复核全体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下设有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贷政策委员会,对各业务部门的具体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分级管理。

3、2 花旗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第一,必须树立关于信贷风险管理的几个理念。

(1)风险预防胜于风险治理。

(2)积极的商业促销行为胜于消极的风险回避行为。

(3)主动的设定目标市场胜于在风险发生后被动的补救。

第二,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实行积极的信贷管理。通过趋势分析认识其生命周期,如:是处于成长期还是成熟期或者是衰退期,来确定对其是否禁入:对产品所涉及的贸易、交易、融资、运输等进行分析,地理因素分析、债务人风险衡量等等,通过组合分析管理达到所期望的风险回报。

(2)设立风险衡量系统,用现代方法衡量风险。进行行业趋势和结构分析、管理分析、金融分析和竞争地位分析,准确衡量信贷风险。

(3)认准目标市场。花旗银行认为,目标市场是由银行的商业策略决定的;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的评价应落脚于选择客户,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3、3 花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

(1)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其各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上看,一笔坏账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单一的某个问题。每个环节的尽职操作都是对之前环节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的一种弥补。

(2)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关口应当适当前移。

由于对市场竞争的研究和分析尚未成型,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与判断缺乏,造成在业务拓展时缺少明确的目标客户。因此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碰到谁就是谁成为我们的最大特点。当与客户发展业务关系时,我们往往并没有做好准备去与这一类客户发展业务。甚至不清楚即将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在哪里,怎样才可以有效地防范、控制、化解风险。在业务竞争中,我们不知道是否应该归功于竞争成功,亦或是其他银行的主动退出。

(3)应当深刻认识“行业”在信贷中的意义。其意义在于选对一个行业也就选对了一群客户,也在于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渗透客户合理的确定退出策略。

选择一个朝阳行业中的优良客户,其风险是相对较小的。以房地产贷款为例就能说明问题。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进行不同的风险分析,根据其不同的风险内容进行预先的风险防范指导,选定不同的信贷产品。下属机构在确定的行业中选择发展客户,进行客户和业务渗透。明确一个禁入的或退出的领域同样极其重要。这样,我们才能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不上当受骗,及时的全身而退。

(4)改革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盲目扩张导致的信贷风险。

国有企业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将“发展”作为其“第一要务”。由于受到业务扩张的压力,我们不到真正出现风险的时侯不愿意收贷款。宁愿相信其没有风险也不愿相信其是有风险的,这也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愿意听信企业的介绍而不是去主动收集、主动分析企业的经营、财务和发展状况。有些甚至认为只要有抵押或质押便万事大吉。如果一旦出现风险就很难收到贷款。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改革现有的国有企业考核管理模式。

(5)做好两个预案。

应细分具体情况并且准确把握贷款的实际用途,明确是阶段性使用还是长期占用,并设计配套的管理方案,对其实施不同的管理和监控。对于阶段性使用的贷款,则应当事先做好贷款回收的预案。明确还款的来源、收回款项的途径以及时间安排等问题,并进行全程跟踪。还应当对所有的贷款做好风险预案,如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启动,快速做出反应,这样就掌握了处理风险的先机。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加强员工行业素质

我国各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信贷人员对贷款业务进行学习,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银行信贷文化,加强员工对责任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同时员工也应做到不以权谋私,而以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保证每笔贷款业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信贷审批管理方面,信贷部门经理应做到对各个环节仔细审核,努力降低贷出款项的坏账可能性。

4、2 完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利用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在现有客户源和历史数据上,构建包含企业经营信息、申请贷款额度、借款清偿情况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制作风险监测分析和信用评级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4、3 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1)独立的审批部门。建立独立的审批部门,将信贷审批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明确贷款审查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规范审批部门的工作制度、审批内容、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审批责任。设立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管理,如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信贷政策制定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应当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在业务上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互相监督。

(2)独立的管理部门。为了提高信贷业务的审批质量,强化信贷审批的责任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则需要我们建立独立的信贷管理部门。在风险控制中充分发挥专家审批制度的作用,通过建立专职贷款审批人制度,从而达到对信贷业务的管理。凡是具有信贷业务审批权的各级机构,都必须配有一定数量标准的贷款审批人。贷款审批人立足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信贷经营策略为基础,审查每一笔待批信贷业务的经济、技术及商业可行性,并根据该笔信贷业务未来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匹配程度及风险可控性,决定是否应该批准该笔信贷业务。

(3)独立的评估部门。贷款风险定期评估需要银行科学、独立、客观地量化评估每一笔贷款存续期间的风险状况,由独立于信贷业务部门的评估部门来完成,有利于确保贷款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时效性。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网络安全应对与防范(精选8篇)
  • 下一篇: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