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9 栏目:写作范文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1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1、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

2、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3、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4、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5、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2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76-0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无疑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依靠回避来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类型及其起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才是一个理性企业的所应采取的决策。所以,我们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风险的内涵

时间价值与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基本原则,所以风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实务中决策者倾向于对不确定性与风险不作明确区分,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风险可以认为是能够测定的不确定性。简言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的,但又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风险具备可知性。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有关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债务成本的固定性与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称之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上述对财务风险内涵的认定,更多是从企业可控的角度,而并没有将不可控因素纳入其中。

(三)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种不可控财务风险,一种是可控的财务风险。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上也被称作系统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如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豁免的,是实施任何措施都规避不了的。所以探讨可控风险就成为当前的主流,可控风险是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当然我们认为以上财务风险是可控的,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消灭它们。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们则可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已发生财务风险的危害。

二、可控财务风险的起由

(一)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就体现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破产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却也提高了对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的要求。

(二)高层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由于财务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财务决策的失误,而财务决策的失误又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懂得必要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就会不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防范与纠正就是空谈。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执行的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设计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仅满足形式上控制的需要,事实上会导致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从理论素养上提高风险意识

近几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用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高管。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接轨,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根据当前的数据来看,财务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会随着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而降低。虽然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他高层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二)建立相关的预警体系,从制度上防范风险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们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非常必要。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风险化解体系,从实践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特性告诉我们风险是规避不了的,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降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危害。如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资金回笼,其中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如何控制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其次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较为严格地挑选客户,最后确定合理的赊销比例,谨慎控制授信额度,稳定的信用政策会传递企业的良好信息,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考核,降低了客户赖账的可能性,合理的赊销比率从源头控制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已发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刘林、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漫谈[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4

投资风险识别和衡量的方法

在了解投资风险的基本情况后,就要对投资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它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并总结出企业式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也就是风险识别,它是风险衡量的前提与基础。风险识别与衡量的方法很多,但其中主要包含一般调查估计与高等数学方法的几种不同组合分析方法。

(一)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现在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分为宏观领域中的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和微观领域的具体分析(资产负债分析、损失清单分析等)。本文仅介绍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又称流程图法。该种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流程,对每一阶段和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全部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

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由风险管理人员将该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即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财产目录等的财务资料,风险管理人员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发现其潜在风险。

投入产出分析法,即指运用投入产出表,发现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后果,从而进行潜在风险识别,该方法主要用于微观领域,用来分析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

背景分析法,是国外风险分析中的一种方法。

分解分析法,指将一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为具体的组成要素,从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的威胁。

失误树分析法,是以图解表示来调查损失发生前种种失误事件的情况,或对各种引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解分析,具体判断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损失风险发生。

(二)风险衡量的基本方法

对于投资风险大小的衡量,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加以计算和衡量,即用一组较小的样本观察值,对一组较大的未知观察值进行理论预测。运用概率估计风险,不仅表现在单纯的概率概念中,而且表现在概率的分布之中。通过概率分布,可以获得某一事件发生及其后果的概率,并推断事件结果范围,有助于更好地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从而得到最佳的风险控制效果。利用数学方法进行风险的衡量,一般要经过以下内容的测量:损失的可能性,巨额损失的发生概率,损失额。概率分布主要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几种形式。

投资风险的测算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项目投资,进而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

概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事件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概率越大就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预期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叫作随机变量的预期值,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报酬率的预期值公式:K=Σ(Pi•Ki),其中:Pi为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Ki为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报酬率,N为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

离散程度。表示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量数包括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全距等,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方差(σ2)=Σ(Ki-K)2×Pi。标准差也叫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离差率。标准差虽能表明风险大小,但不能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风险程度。因为在标准差值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期望值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引入了标准离差率也叫变异系数的概念。

标准离差率是指标准差对期望值的比例,计算如下:

标准离差率=标准差值/期望值*100%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5

关键词: 会计风险; 风险传导; 传导机理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其薄弱环节,而对于企业会计风险的传导机理,我国企业更是缺乏充分认识,这使得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在面临金融危机时缺乏应变策略。因此首先必须清晰地了解到会计风险及其传导所带来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会计风险及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

(一)会计风险的内涵

我国对于风险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从不确定性出发来论述,而会计风险的概念则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具体描述来确定的。程方(2010)认为会计风险是由于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给信息使用者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其做出非合理决策。在这一概念中,隐含着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这也是近年来会计风险概念界定中通常所采用的观点。吴可夫、朱娜(2010),王珏、陈红(2009)等都从公允价值确认的角度给会计风险进行定义,这也是目前文献中出现较多的会计风险的概念,他们认为会计风险是由于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时,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过程中,受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影响,不能适当体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误读,从而影响决策正确性的可能性。上述关于会计风险内涵的描述,均基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否,按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来加以阐述。因此本文中会计风险的内涵界定为,基于对会计准则的不同路径选择,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实务中,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主观性反映,导致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带来的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

目前与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文献都是针对财务风险传导来进行研究,叶建木(2009)、夏吉吉(2009)等从企业风险的关键要素出发,对风险的特征、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风险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方面所形成的风险传导一般机理进行了研究。白杰(2010)将财务风险传导运用到了新疆德隆案例分析中。综上所述,会计风险传导的内涵界定为,会计风险传导是由于会计风险的关键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导致会计风险源的形成,并经由会计风险载体,通过特定的风险传导路径,以风险流的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成果带来影响。因此对会计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载体及风险路径的研究将是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研究的重点。

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特征及类别

(一)企业会计风险传导的特征

从风险传导的角度,对企业风险的分类可大致划分为:泡沫破灭型传导;要素稀缺式风险传导;结构坍塌传导型;海啸波浪传导型;链式反应型传导;企业风险的有路径式传导①。这些分类的基础是风险传导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企业会计风险的特征与整体企业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两者的联系。企业会计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的范畴,两者都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其风险的产生都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实务,并经由企业内部人员操作,其风险造成的结果都会对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

2、两者的区别。一是范围不同,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企业风险是企业的宏观风险,而会计风险则属于微观风险;二是计量基础不同,会计工作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企业整体决策活动的计量既包括对历史信息的记录,更注重现实状态对未来的影响,重在预测;三是传导路径不同,企业风险的传导路径是基于企业业务流程链、相关利益链和价值链等基础而来的②,而会计风险传导路径则主要通过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伴随着信息传递而显现,可见会计风险最直观的特征即是路径依赖性。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37-03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理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漏洞。因此,如何正确监管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部门和市场不断的摸索。

二、影子银行概况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一般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部分理财业务等。

(二)影子银行的特征

(1)中间业务:从事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的中介具有银行特性,因而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2)不易监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监管层难以应对,往往不受相应的监管,也不享受相关的保护。(3)高杠杆率:影子银行的产品往往集中于高信用风险、低流动性的长期金融资产,且一般资本的杠杆率比较高。

(三)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有着独特的运作流程,以及存在的特征,使得影子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具体有:(1)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期限错配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一般为2―4个月,然而这部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于一般在一年以上的投资,造成影子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2)信用风险:民间借贷市场集中体现了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一些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也存在信用风险。(3)传染性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复杂而且透明度不高,但是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互动性和相关性非常高,造成影子银行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一旦影子银行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必然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

(一)定义

狭义上看,互联网金融是指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机构、行为、工具以及市场的统称;而从广义上来看,一切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态应该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因此,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应当包括但不限于网上银行、在线理财、网络借贷、网络金融产品营销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1、第三方支付及其风险。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网络消费规模的急速扩张,互联网金融规模快速膨胀,而当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资金达到一定规模时,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另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中的用户信息安全和转账安全目前有明显漏洞。

2、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货币基金投资资产过度倚重于银行同业存款,存在明显的资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不仅如此,一些货币市场衍生工具面临很大的期限错配,造成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和流动性挤兑风险。

3、P2P 网络贷款平台及其风险。P2P网络贷款平台的风险存在于技术安全风险。相关安全投入较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网络平台极易遭受黑客的恶性竞争,其结果不仅会导致网站倒闭或者数据库受损,甚至会带来借贷双方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4、众筹模式及其风险。众筹模式及其风险即项目发起人运用社交网络将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整合,为小企业或个人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其主要风险在于信息不对称,投资人所投资金缺乏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在投资项目获得全部目标收益之前,投资人很难监控资金的使用动向,因而无法保证资金安全。

四、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关系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都有着各自的概念股,现在分别以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一支概念股为例,分析两支概念股之间的关系,从而类比推出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

表2 影子银行概念股:中粮地产(000031)

表3 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中天城投(000540)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基于MATLAB中的指令计算出两支概念股票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

两支股票的协方差矩阵为:0、0098 -0、0016

-0、0016 0、0170

标准差为:0、0991 0、1305

由此,得出两支概念股的协方差为-0、0016,协方差不等于零,两支股票的收益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两支概念股之间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是由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组成的,同时影子银行的概念股影响着影子银行的收益率。鉴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而得到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五、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国际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关注资本、杠杆率高低、流动性大小、保证金或预留扣减率、证券化风险保留和保险标准。二是美国的监管手段为证券化风险保留、加强信息披露,以及提高对机构的注册、破产、清算、表外业务门槛等。三是欧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为提高资本金,强化证券化资产标准与风险权重,加强信息披露等。

(二)107号文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同时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筹备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着力完善监管制度和办法。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发展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业务、民间融资业务和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制定金融交叉产品以及相关业务合作行为的约束条件;稳健发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规范网络金融活动。三是加快健全配套措施。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内容

中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间发展起来的,国内的监管环境相对严格,影子银行及其各项业务大多都处在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除了民间金融难以把握。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是银监会,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制定了不同的规范性的部门规章和治理文件。(1)信托公司:其主管部门为银监会,具体的管理文件有《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其中监管指标约束指标有: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 2 亿元;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且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2)财务公司:约束财务公司相关文件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具体监管约束为: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资本总额须高于拆入资金、担保余额;短期证券投资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高于40%;长期投资、自有固定资产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分别不得高于30%、20%;另外规定,财务公司对其吸纳的存款需向央行提交存款准备金。(3)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范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行为,具体的监管指标有: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同业拆入资金、投资余额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 100%和2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 100%。(4)针对一些其他影子银行金融机构也具体制定了不同的法律约束,如小额贷款公司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于典当行商务部、公安部制定的《典当管理办法》等。

六、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一)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在107号文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中,互联网金融归入了“不持有金融牌照,又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一类中,被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但是这次107号文还没有对互联网金融提出详细的监管要求。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没有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准入制度,要加强准入监管就必须结合互联网金融独有的性质。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不断的探索。

(二)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与影子银行在概念也业务界定上有交集。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拥有传统金融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满足了影子银行具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类似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因此,针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借鉴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

(三)基于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1、建立相应的准入规则。(1)机构准入: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设立的条件和标准;(2)业务准入:互联网新业务的开展的应规范其资金运作和销售行为,并要求备案登记;(3)平台准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规范,提高管理标准;(4)资格准入:要防范互联网金融高管人员道德风险,定期对高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完善黑名单数据库。

2、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建设完善的征信体系可通过建立金融信用数据库,使金融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和对称化。同时,互联网金融透明度增加,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效率,让交易各方能有效评估风险。

3、制定相关法律文件或部门规章。目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制定具体的监管方案,面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一些监管法律和相关法律文件呼之欲出。

4、加强行业自律的作用。行业自律一般来说比政府监管自觉性更强,监管效果更明显,作用空间通常也更大。因此,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业协会来实行行业自律。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牵头组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4年4月已经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目的是对金融互联网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5、减少监管漏洞。面对金融产品以及业务的交叉,要做到不要出现监管漏洞,可是也不要重复监管,以减少监管成本;但也要鼓励金融创新,让金融带动经济的发展。

6、控制资金流入规模和利率。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资金可能从低利率的行业流动到高利率的行业,可能导致资金集中在某一行业,导致资金链出现风险。因此,控制资金的流入规模可以操控资金的数量;正确贯彻利率市场化可以将资金健康流入金融市场体系。

7、加强资金运用指导。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制定不同的投向配比的限制,监督指导资金的投(下转251页)(上接239页)向,以免出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结语

在金融市场体系中,影子银行的监管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从建立相应准入规则、制定行业规范、信息透明化以及加强资金引导等方面来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而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岷峰,汪祖刚,史丽霞、关于互联网金融必须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社科视野,2014,(12):37、

[2] 王达,刘天泽、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228、

[3] 纪哲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治理[J]、经营与管理,2015,(3):30-32、

[4] 刘墁、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10、

[5] 冯蔚、国内影子银行风险监管分析[J]、青春岁月,2015,(1):248、

[6] 田文会,邓莉苹、互联网金融被纳入影子银行监管[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4,(2):42-43、

[7] 李斌、互联网金融更需要法制监管[J]、新财经,2014,(2):72-73、

[8] 李淼焱,吕莲菊、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J]、经济纵横,2014,(8):87-91、

[9] 戴国强,方鹏飞、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4,(8):13-19,74、

[10] 范大路、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J]、银行家,2014,(7):54-57、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7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 价值估值风险 融资风险 支付风险 整合风险

购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发展扩张的机遇,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企业能否合理评估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应对与控制,关系到并购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并量化并购财务风险,希望帮助企业正确认识风险,降低并购失败的概率。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超额回报,也可能带来巨额损失,机会和危险并存。企业并购是一项繁琐的活动,存在多种风险,比如环境、政策、财务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还款能力下降,投资者预期收益满足不了其要求水平的风险。本文所说的财务风险不是单纯由债务引起的,而是贯穿于并购的全过程,包括目标企业选择风险、价值估值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综合对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理解,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价值估值、融资方式、支付手段、整合的决策给企业未来带来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对并购预测的价值与未来实际价值可能产生严重偏差。它囊括了综合性、动态性、可控性、补偿性的多重特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与成因

结合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风险,包括价值估值、融资、支付和整合风险,这四类风险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目标企业价值估值风险。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定价的合理性关系到并购的成败,过高估计会导致并购成本过高,进而引发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带来融资风险;抑或由于未来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达不到预期值,而带来现金流不足,导致企业难以弥补并购成本。因此,目标企业价值估值风险是由于并购方没有对目标企业未来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做出合理的估计导致并购成本过高,使企业难以承受,带来了财务危机。

对于价值估值风险的成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有漏洞。报表对过去交易事项的反映与并购企业对未来的预测存在偏差,而且管理层也有操纵报表信息的可能性,隐蔽消极信息。(2)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价值评估不准确。目前的评估方法有净资产账面价值法、现金流折现法等,主观性较强,易造成偏差。(3)缺乏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并不是很健全,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金融服务公司数量有限,而且评估中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弱,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二)融资风险。并购需要大额的资金,内部资金一般达不到需求,需要外界资金的支持,所以并购资金的来源需要内外部相结合。内部融资没有偿债风险,但是使用内部资金的机会成本较大。外部融资中的权益融资会带来股权稀释的风险,而债务融资又会带来未来归还本金的压力。企业能否及时筹措到资金,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合理分配资金来源的比例至关重要。因此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并购过程中能否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并购需求以及筹集资金来源方式的比例分配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对于融资风险的成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融资渠道选择不合理,每一种资金来源均有各自的风险,不能合理分配不同资金来源方式的比重,可能会加大风险。(2)融资的资本结构不恰当,企业没有合理地安排权益和负债的比率,以致财务风险增加。(3)融资的资本成本过高,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有资金成本,不合理的安排会导致融资成本过高,加大并购成本,引起未来难以弥补并购成本的危机。

(三)支付风险。并购过程中,支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考虑现金支付抑或发行新股,抑或两者兼具。每一种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与风险。现金支付方式下,不会带来股权稀释的问题,但是现金规模可能会限制并购的规模,而且存在机会成本,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此外,目标股东收到现金需要缴纳税款,增加了税务负担,有可能使并购行为受阻。股票支付可能会导致股权稀释,分散管理权。混合支付方式是两种及以上方式的综合,一般情况下不能一次性完成,可能会有中断,缺乏连续性。因此支付风险是由于并购方选择的支付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降低和股权稀释的可能。

对于支付风险的成因可以概括为:(1)企业流动性资金比例较低,企业无法樽什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提供资金保障,进而导致经营损失。现金支付方式下,资金流动性降低,可能会引起财务危机。(2)股权被稀释,股东权益受损。股票支付方式下,股票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股权被稀释。

(四)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企业并购流程结束后,并购后的整合也非常重要。每个公司在人力、文化、制度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并购后能否在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整合风险范围很广,如企业的资金、人员等各类资源都需要整改,因此也就带来了与各类整合资源相应的风险。整合风险是指并购双方在交易完成之后,能否将人才、战略、组织、文化凝聚在一起,如果并购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累计达到某一个风险水平,因某一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起到主导作用,就会带来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对于整合风险的成因可以概括为:(1)人力资源整合不善。能否对目标企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安置非常重要,应该关心如何留住人才。(2)战略整合不善。能否将并购双方的战略进行统一、达到共同的目标很重要。(3)组织机构整合不善。如果机构整合不考虑经营的复杂性,职能分工不明确,集权分权不适宜,会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4)文化整合不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有形资产的使用。如果并购后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不能达到统一,可能会引起分歧,降低员工的凝聚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并购财务风险

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以具体的数据更直观地反映风险的大小。

1、设定评估标准,将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然后将每个等级赋予分值,分值的大小可以结合专家咨询法。专家可以利用企业的各个具体评价指标与行业均值的偏离程度进行打分,衡量风险大小。

2、结合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和成因,先建立层次结构,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对于第一层次,它的含义是评估并购财务风险的大小,即最终评估目标。对于第二层次,具体划分为四类风险。对于第三层次指标的选取,考虑的因素较多,一般情况下,层次结构中分析体系的层次数量的多少不受限制,但是每一层下的具体指标数量不宜过多,因为数量过多会影响两两元素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其次,结合我国为了综合考察国有企业财务绩效,从盈利、负债、经营效率三个方面制订的一套权威的指标体系,体系中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总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等。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指标选取数目不宜过多的要求及国家制定的权威指标评价体系,综合指标计算的便利性及科学性,具体的指标选取如图1所示。

3、为方便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先把准则层的指标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对于第三层次中归属于同一个上一层级的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建立好层次结构图之后,设立判断矩阵,采用1―9比较标度的方法,比较两两因素的重要性,进而确定权重。

由于每一层次的权重确定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举例说明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各因素的权重确定方法。根据专家进行的两两因素比较的重要性判断得到判断矩阵B:

结合判断矩阵的比较标度,可知角线处每一个值为1,按对角线对称的两个值互为倒数,比如B12=1/(B21)。得到判断矩阵后,依据和积法求出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具体步骤为:(1)将矩阵B的每一个列向量都进行归一化,归一化是指同一列向量中的每一元素分别除以该列向量的和,比如B11/(B11+B21+B31+B41),从而得到新矩阵。(2)将新矩阵的每一行相加,得到n行一列的列向量。(3)将n行一列的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得到一个新的列向量W=W(W1,W2,W3,W4)T,从而得到权重值,记为W1―W4。另外为了保证准确性,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指标CI=(λmax-n)/(n-1)的大小(λmax为根据判断矩阵得出的最大特征根)。该指标如果小于0、1则通过检验,否则需要将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4、通过上述方法,最后一个步骤的结果汇总如表3所示。将确定的风险分值与计算出的权重填列在表格对应的空白处。最后一列为专家根据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的分值。准则层和指标层各因素对应的权重通过上述步骤得出,最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数学方法计算并购财务风险的大小,具体计算出四类风险的分值以及最终目标层并购财务风险的分值。

四、结论

企业并购是帮助企业扩张发展的手段,也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复杂性活动。并购活动要顺利开展,需要企业正确评估财务风险,并及时应对。本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可以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并购财务风险;对类别和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风险,结合成因有的放矢。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将具体的四类财务风险以及综合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根据估计的每一类风险的大小有侧重地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企业并购的顺利进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的介绍,缺乏具体的案例分析。而且在层级结构设立的第三个层次指标的选取上,也存在不足,只是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指标,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汤晓华,陈宜、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商业会计,2009,(01)、

[2]商广蕾,李妍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研究[J]、商业会计,2010,(19)、

[3]李金田,李红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篇8

初级会计实务最后一章,讲述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笔者对该章内容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学员参考。

一、收益的概念及其计算

1、收益的概念:

(1)含义:

收益:资产价值在一定时期的增值(没有特别指出的是一年)

第一步:持有期收益(资产收益额)=股利收入I+买卖价差收入(股票)=利息收入D+买卖价差收入(债券)=投资收益额(I、D)+投机收益额(买卖价差收入)(绝对数概念)

持有期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收益额/投资额*100%=投资收益率+投机收益率=(投资收益额/投资额+投机收益额/投资额)*100%

第二步:如果收益率不是按年表示的收益率,则应当换算为按年表示的收益率 。

注:该组公式适用于时间较短而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不考虑时间、折现问题)

(2)表示 : 绝对数、相对数。一般情况下收益的表现形式用相对数的表现形式,而不用绝对数的表现形式。

二、计算:

1、单项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同上)

2、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计算:(目标:降低风险的同时不降低收益)各种投资所占的比重(一般用W表示)乘以该种投资的收益率,然后将其求和。

3、对购买方而言叫投资(组合)收益率,对于发行方而言叫单项资金成本或加权资金成本计算。

三、债券收益率分类

1、票面收益率:(印好的)

2、本期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100%

3、持有期收益率 (同1收益含义中的计算)

4、以上1-3一般都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或折现问题,若时间超过一年,则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问题。

四、股票收益率的分类:

1、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100%

2、持有期收益率=[(股票出售价-买入价)+持有期间的现金股利]/股票买入价*100%

3、持有超过一年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1)股票固定模型、(2)股票固定增长模型(3)三阶段模型)

五、资产收益率的类型

1、实际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

2、名义收益率(债券上印好的,除债券外别的没有)

3、预期收益率(将来收益率)=投资人必要报酬率(最低要求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六、期望收益率的计算

1、知道概率的情况下 :

例:某饭店收益率为40%的概率为30%,收益率为25%的概率为50%,收益率为-10%的概率为20%

期望收益率E= 40%*30%+25%*50%+(-10%)*20%=22、5%

2、不知道概率的情况下:(简均法)

期望收益率E=(40%+25%-10%)/3=18、33%

3、公式

E=Rf+β(Rm-Rf )

E=Rf+b*V

七、风险的概念及计算

1、风险的概念:风险伴随着收益(高收入,高风险)

(1)含义:收益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P23页)

2、分类:

(1)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比如:战争、自然灾害、全球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2)非系统性风险(公司特有风险、可分散风险)比如:罢工

3、表示: β(贝塔)

4、风险的计算:

财务风险:资金利润率高于息税前利率的,借款越少越好;资金利润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的,借款越多越好。

(1)收益率的方差:

例:某企业期望收益率为40%的概率为30%,期望收益率为20%的概率为50%,期望收益率为-10的概率为20%。

①先求期望收益率;E=30%*40%+50%*20%+20%*(-10%)=20% 。②σ的平方=(40%-20%)的平方*30%+(20%-20%)的平方*50%+(-10%-20%)的平方*20%=3%

(2)收益率的标准差:收益期偏离期望的收入

收益率的标准差σ=收益率的方差开平方

引入标准离差率的原因是:当两个投资方案收益、风险都不相同时,无法做出决策只能取决于投资者的态度,但此时需要计算两方案的风险大小。

(3)标准离差率是收益率的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

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σ/ E

(4)协方差σ1*σ2*rjp 是分散非系统风险的相关系数,是衡量两组系数

(5)β衡量系统风险

①公式法:

(σ个*σ市*rjp)/(σ市)的平方=(σ个/σ市)*rjp=β

进而可以推出 σ市*β=σ个*rjp

②单个法:

Ki=Rf+β(Rm-Rf )

若告知风险报酬率反求β

③加权法:

八、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关系: 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无风险,基本收益(国库券)

必要收益率 = Rf+(Rm-Rf)= Rf+b*V

风险收益率=b*v= Rm-Rf(证券市场平均的风险报酬)

Rm是整个证券市场平均报酬率=平均有风险+平均的无风险Rf

2、计算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i=Rf+β(Rm-Rf)=Rf+b*v

b*v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系数(风险价值系数)(一般已知)b= 风险报酬率/总风险V

参考文献: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生产风险预案(精选8篇)
  • 下一篇:城市建设与规划(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