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0 栏目:写作范文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1

无论何种企业类型,只要运营与发展,就会遇到财务风险。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险的因素有多种,比如:内部管理混乱、投资失误、资金管理不力、技术落后等。无论何种因素所引致的财务风险都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应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警。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目前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的主要工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际是一个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以及各类相关资料,对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评价与分析,对财务风险及时预防,并在财务风险发生前就及时向企业管理者发出预警,寻找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在企业内部管理的源头上对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管理者对风险及时预知。同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能在企业内部管理的“末端”衡量企业整个内部管理的效果,是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流程与建立要点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流程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目前我国企业用于财务风险防范与预测的主要工具。该机制的运行需建立在大量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其次借助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手段,设定财务风险指标值,利用概率等方法对不同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结果及时财务有效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化解。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要点

1、设定和分析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企业预测财务风险,首先需要有既定的风险预警指标。对该类指标,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行业或区域特性,以及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发展阶段等,综合选择适合的关键预警指标。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主要围绕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各预警指标各不重复但又相互补充,共同反映出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此外,企业还需在全部的预警指标中选定出关键风险监控指标。在对具体指标的分析中,应根据本行业、本发展阶段的最高、最低,以及平均值分别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潜在风险和风险影响程度,并以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特大风险等加以识别,以采取相应措施。

2、出具风险预警报告

在对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之后,企业应对由此得出的风险等级进行总结,出具风险预警报告。风险预警报告主要包含如下内容:风险等级、涉险项目或名称、业务主管部门、预计发生时间、信息来源、涉及金额、分析依据、事态发展预期、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关措施等。就财务风险,企业的管理者应担负风险管理责任。同时,各部门负责人担负具体的风险责任。针对这种风险责任,企业还应建立“风险责任考核机制”,将风险责任纳入部门与个人的绩效考核,从而促使各责任主体都对风险提高警惕。

3、处置风险

出具了风险预警报告之后,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可由企业负责人、财务经理、审计经理、财务总监等人员构成),由企业管理者作为小组组长。该风险管理小组根据风险预警报告,制定财务风险处理机制或提出风险处置建议。具体包含:风险改进措施、补救方法、风险应急方案等。主要是根据企业所遇到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或改善措施,倘若应急方案无法补救,企业应启动风险预案。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应如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要科学合理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基础是选取和设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此,企业可以从定性角度和定量角度分别选取指标。其中,在选取和设定定性指标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取最能体现和影响企业发展与经营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来自于行业发展、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在选取和设定定量指标时,主要围绕财务指标进行。这些财务指标可能是体现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获利情况、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指标,企业应有重点性的选取。同时,企业还应充分考虑各指标之间的互补性和关联性。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企业都应注重二者的结合。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

(二)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在财务风险预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现有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方法不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角度不同。详见下文。

1、利用比率分析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作为一种定量角度的财务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是立足于企业的财务报表,从中找出一些重要项目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两两或多组对比,求出比率。通过所求出的比率分析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从而寻找潜在的财务风险。比率分析法通过一系列直观的数字形式(比率、比例)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通过这种直观方式,能够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状况予以更直观的掌握,便于快速发现企业潜在财务风险。

2、利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是将所获得的财务数据与基期数进行对比,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找寻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问题与优势。企业利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的过程中,对两组或多组不同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中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指标与行业指标和企业往期指标的差距预测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此外,企业还应根据预测的潜在风险与企业的历史风险、标准指标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利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因素分析法是企业财务分析的第三种方法,企业利用因素分析法对前期财务活动进行追溯分析,并研究每一种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前文已述,企业财务风险是由多种潜在因素共同发生作用而构成。因此,因素分析法能够帮助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别得出每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继而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应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财务风险预警实际关乎企业全局、全体员工,因此,企业若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警,首先一点便是企业管理者及财务等人员都要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创建良好的氛围。对此,企业可以在运营的同时,对财务风险进行宣传,树立每名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并积极面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其次,财务人员是财务风险的主要管理者和防范者,其个人素质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的培训,积极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的分析、掌握和处理能力,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运行提供支持。

(四)企业应做好财务风险的应急准备工作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2

摘 要 公司在生产经营不同阶段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财务风险是公司的重要风险之一,开展财务风险监控工作是促进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电信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目标及原则、管理体系、内容及指标体系、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五个方面搭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体系。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监控 体系 指标

一、目标及原则

1、财务风险监控目标:培育和提高公司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公司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捕捉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漏洞、管理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管理基础,发挥公司ERP、IT技术的优势,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风险监控原则:以财务管理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相关活动进行监控,是财务风险监控最基本的内容;向业务前端延伸,与业务深度结合,与市场监控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对公司财务风险的监控;兼顾内外部监管重点,互为支撑,实现财务风险监控的内外联动。

二、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监控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建立省公司、地市分公司的二级管理体系。各级财务部门为财务风险监控的职能部门,负责财务风险监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各级财务部门负责人对本公司财务风险监控工作负有组织、领导和监督的职责。

各单位财务部设置财务风险监控岗位,并配备人员负责实施监控工作,同时优化财务部内部工作流程,强化沟通。

三、内容及指标体系

1、财务风险监控指标设计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必须与公司实际相结合,使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公司的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全面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应该全面、系统反映公司的财务风险,设计的指标充分考虑公司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动态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必须在分析公司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发展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监控的时效性。

直观实用原则。即监控指标要直观地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简单实用。

2、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市场经营活动监控、网络运营活动监控、投资建设活动监控、采购活动监控、日常管理活动监控、资金管理活动监控、综合分析监控、财务组织管理八个环节监控。

(1)市场经营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收入质量指标:逾期欠费率、坏账率、用户欠费账龄结构、现金收入比;

资源利用指标:各项营业费用占收比;

营销物资管理指标:终端库存及账龄。

(2)网络运营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源利用指标:修理费、能耗成本占收比。

(3)投资建设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在建工程指标:在建工程转固率、资本性支出入账率、长账龄在建工程、长期暂估资产占比;

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占收比;

固定资产指标:固定资产闲置率、百元资产创收比;

资源利用指标:租赁费占收比等。

(4)采购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付款管理指标:暂估债务占比、付款逾期率等;

库存管理指标:存货金额、结构、账龄等;

废旧物资指标:废旧物资处置资金流入及时率。

(5)日常管理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源利用指标:办公、招待、会议、差旅费、车辆等费用占比;

税务管理指标:非正常纳税调增金额。

(6)资金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金计划指标:资金流入、流出计划执行准确度;

账户管理指标:个人存折、账户数量;

存量资金指标:货币资金沉淀率、营业款占比;

现金支付指标:大额现金结算;

退费管理指标:大额退费、异常退费。

(7)综合分析监控指标包括:

经营现金流指标:经营现金流/EBITDA比率等

营运资本指标:各项营运资产占收比

会业核对指标:银行存款、营业款、营运资本、专业线费用等业务台账;

(8)财务组织监控指标包括:

运行状态指标:管理功能完备率、管理制度完备率、管理行为差错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项监控指标的公式、指标说明、监控方法、数据来源、监控周期等。

四、工作程序

财务风险监控按如下程序开展工作:

1、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风险监控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提交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向财务风险监控工作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

2、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监控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财务风险分析,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财务风险分析有两个要素:监控指标和控制点。监控指标是用于监控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控制点是指控制风险指标的临界点,一旦测评财务指标超过临界点,则需开展相应的风险分析工作。

在开展财务风险监控时,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合非量化因素提高监控的效果。

3、财务风险处理。财务风险处理主要是指如何改进公司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五、工作机制

财务风险监控实行闭环管理,通过问题的提出、落实、整改和跟踪反馈四个环节的实施,实现对风险问题的全过程管理。

1、建立风险提出及上报制度。

2、建立风险落实制度。对于财务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问题,按月下发财务监控报告,根据监控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

3、建立风险整改跟踪制度。对财务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问题需以台账形式记录备查,动态跟踪整改进度。

4、建立通报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报财务风险监控工作的开展情况、管理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工作要求等。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3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公立医院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公立医院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诊疗技术的提高就可以,还应该拓展医院规模,不断改善内部环境,增添一些先进的医疗器械等,所以也就出现了规模上较大的投资、筹资、回资方面的经营活动,随着经营活动的增多,财务风险也跟着渗入医院的各部门、各环节,使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有效地预测监控财务问题,在医院受关注程度逐渐升高,并得到实际应用,使医院避免了较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财政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正常运行。下面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型。

一、主成分分析法模型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指的是将多个指标提取出为数不多的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其数学模型表达式如下:

其中,上式中Xi为我们需要分析的各项指标变量;Pi为各项指标的因子负载,其值越大说明其与主成分的关联程度越大;Zi为综合指标,也就是主成分;Y为我们关注的财务预测值;ai表示各个综合指标在财务值中的所占比。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及财务风险的现状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从广义来讲,指的是医院里财务有关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一切风险;从狭义来讲指的是负债资本率大,使得单位不能按时还银行本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预期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出入较大,直接影响着医院支付账款与银行贷款利息,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受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双重影响。大的外在环境是指经济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目前国家对社区、农村医疗加大了重视,公立医院药品及诊疗费有所降低,诊疗项目调整,加上金融大市场的变动等因素的出现,直接提升了公立医院的贷款、物品购置成本,另外患者不能支付诊疗费等外在原因也影响着医院财务,各种原因叠加使医院极易陷入困境。内部环境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弱,没有完善的财务监控制度,经营活动约束力不强,风险防范方法不健全等等方面都导致了风险的出现。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综合指数与风险级别界定、运算

(一)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综合指数

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的简介得知,财务预测值需要由多个综合指标共同决定,在实际的医院财务风险中,综合指标可以指带多种社会经济现象,而它们在实际中是不具有相加性,然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它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的价值来表示。因为不同的综合指标具有不同的意义,那么它们的性质、单位等必然不同,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转换关系才能使得它们具有共性,即标准方法。首先,将评估数据定义成无量纲形式,毕竟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单位,通过标准化方法,即将指标数据除以标准数据,得到一个没有量纲的数据值,这其中包括正向指标、方向指标和适度指标三种情况。然后,将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到综合数值,也就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式,我们可以具体化为[Zi=mn],其中n为标准值,m为指标数据。

(二)财务风险级别界定及运算

财务风险级别的鉴定需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医院解决财政问题。风险指数小于60,红色警戒,说明财政状况特差;风险指数小于70大于60,橙色警戒,说明财政状况差;风险指数小于80大于70,黄色警戒,说明财政状况略差;风险指数小于90大于80,蓝色警戒,说明财政状况较好;风险指数大于90,绿色警戒,说明财政状况极好;我们根据我省某医院获取的财政资料和考核结果,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数据计算。其中考察的指标项包括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各自权重0、30,0、35,0、15和0、20,各自主成分89、2,77、5,64、8和99、35;然后通过Y=0、30*89、2+0、35*77、5+0、15*64、8+0、20*99、35进行计算得到Y=83、475,即财务风险值83、475。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出隐藏的财务问题,因此对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研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医院在具体的风险管理实践中不仅要提升财政预警系统的重视度,另外也要建立并完善财政风险管理内部的控制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保障风险预测结果的传递,再对此及时做出对策,这样才能真正的凸显出财政预警系统的有效性,达到为公立医院避开风险的实质性目的。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4

【关键词】 财务风险指标;比率指标;局限性;完善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汇率风险等。

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是基于广义的财务活动,从动态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设置敏感性财务指标并观察其变化,对企业潜在的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它是财务指标和财务预警模型的统一。前者是企业财务评价分析体系对财务风险报告的体现;后者是在多个财务指标组合的基础上,选取多个企业样本,建立多变量数学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的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具有宏观分析价值。本文拟对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中的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原则

分析财务风险指标的目的是在检测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设定财务风险预警警报指数来识别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防止和减少风险损失。

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原则主要有:

(一)预见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向,即选取的指标变化应超前于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及其产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所选指标能准确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及趋势,并以此有效界定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稳定发展态势的合理界限。

(二)灵敏性原则

灵敏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根本目的,即所选指标能够快捷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遵循该原则能够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得到收敛和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三)配合性原则

配合性原则指各项风险指标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指标时,要保证将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经营领域都纳入考察范围,这就要求所选指标既包括传统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又包括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既包括静态指标,也要包括动态指标。

(四)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运作效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先通过相关的财务模拟操作,对所选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科学、有效地划分,使指标能够在较长的经营周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更好地揭示风险。

三、我国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及其局限性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将公司各种分散的经营活动归纳为客观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财务报表呈示出来。财务管理人员借助财务分析指标,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为具有决策支持价值的信息,帮助相关利益集团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对象是企业所进行的、即将要进行的,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一切经营活动。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由1999年财政部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组成,以会计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依赖这些指标分析财务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这些财务分析指标几乎都局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最易反应潜在危机信号的现金流量状况缺乏分析

多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只能静态地反映一定时点的存量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偿债的能力和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并且这两张报表的数据也最容易被粉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潜在财务危机,就应该转向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更加广泛和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来适应当前的财务风险预警。

(二)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

对于企业潜在的现金收支缺乏动态预期,对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估计不准会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准确评价。

(三)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给现行财务会计计量带来强烈冲击

衍生金融工具既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决定了信息使用者必须对其格外关注。但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中却缺乏有效的指标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些指标的局限性。

四、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建议

(一)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设计财务风险指标

现代财务管理学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评价应当侧重于参考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核心。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偿还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因此,笔者建议在设计财务风险指标时考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并构建现金债务比率指标。

1、现金到期债务比,即企业本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到期债务之比。

本期到期债务包括本期到期的表内、表外债务,通常不能展期或调换。该比率可以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近期财务风险变动,集中和直观地表达本期财务风险的高低。当该比率较低时,企业到期债务责任加重,财务风险增加;反之,到期债务责任减轻,财务风险降低;到期负债资金为零时,表明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单一的权益资金,没有财务风险。

2、现金流动负债比,即企业本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

该指标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作为偿还保证,以反映企业短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该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越有保证,企业财务风险越低。

3、现金债务总额比,即企业预计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债务总额之比。

债务总额包括表内和表外债务。计算公式为:现金债务总额比=(预计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到期年限)/债务总额。该指标表明企业在债务期内预计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对全部债务的保证程度,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越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现金利息倍数,即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息支出之比。

这一指标不仅反映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获得现金能力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准。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表明企业将面临偿债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设计的现金债务比率指标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科学地评价财务风险。但从经营角度看,现金债务比率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过高的现金债务比通常意味着企业的闲置现金过多,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所以应该综合考虑。

(二)对周转率指标的改进

1、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配合“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将计算出的指标结果与该企业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的指标相比较作出判断。但一些影响该指标计算的因素却未能被全面反映,如:季节性经营的企业;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年末销售大量增加或下降。所以,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同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后者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某项应收账款账龄×该项应收账款金额)/σ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2、将“存货周转率”指标配合“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分析。

通常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但有时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如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等。因此,企业应增加“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公式为:存货平均占用期=σ(某项存货占用期×存货金额)/σ各种存货金额。

(三)对盈利指标的改进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注意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潜在的风险,故笔者建议增加以下指标:

1、现金销售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

现金销售率用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企业财务风险也越小。

2、资产现金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平均资产之比。

资产现金率越高,企业的现金经营能力越强。这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企业利润总额中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收入。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

研究、完善现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及时调整经营管理决策,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宏观的角度看,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高灵活应变力,并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一系列财务风险指标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现金流量研究的深入,建立一套融合现金流量指标分析为一体的,更加系统、完整的财务风险指标将成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发展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媛、 正视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j]、 企业研究,2006,(4):77-79、

[2] 何峰、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06,(12):229、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5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形成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里指纯粹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表现形式,根据形成过程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筹资风险;二是投资风险;三是信用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置

一些学者认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应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将企业短期财务指标与发展潜力指标相结合,互相补充。还有学者研究财 务预警指标,以现金流量为基础,重点把握两类指标: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这些观点在定量分析方面有重要的贡献,但财务风险是复杂的,笔者认为基本的财 务风险评价指标应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现金能力指标,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的财务: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企业不能生 存;不能到期偿债,企业可能宣告破产;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会影响盈利能力;没有利润的增长,企业不会持续生存。另外,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置定性指 标,如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人员的流动性、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等。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些因素既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状况,又影响财务活动、财 务决策。定量指标见下表: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财务风险评价,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资产、负债、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中挖掘企业内在的财务关系。

(一)财务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

1、单变量判定模型。这种方法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依据是: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时,其财务比率和正常企业的财务比率有显著差别。一般认为,比较重要的财务比率是:现金流量/负债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单变量模型将财务指标用于风险评价是一大进步,指标单一,简单易行,但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评价的片面性。这种方法在人们开始认识财务风险时采用,但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单一的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

2、多元线性评价模型。它的形式是:z=1、2x1+1、4x2+3、3x3+0、6x4+0、999x5、z: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z值应在1、81~ 2、99之间,z=2、675时居中。z>2。675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z<1、81时,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z值处于1、81~ 2、99之间,称为“灰色地带”,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极不稳定。

多元线性模型在单一式的基础上趋向综合,且把财务风险概括在某一范围内,这是它的突破,但仍没有考虑企业的成长能力,同时它的假设条件是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没有解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这种方法在现实中比较常见。

3、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认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此外还有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按5∶3∶2来分配。盈利能力的 主要指标是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按2∶2∶1安排分值;偿债能力有4个常用指标:自有资金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分值比为1;成长能力有3个指标: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人均净利增长率,分值比为1,总分为100分。

这里的关键是确定标准评分值和标准比率,需要经过长时间实践,主观性比较强。这种方法以及下面的概率模型在应用中很普遍。

4、概率模型。二元logistic概率函数又称增长函数,其形式为:

p是二元logistic函数的计算结果,a是常数项,bi是斜率,xi是自变量,将上式变形:

计算的结果p是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将回归因变量的值域定义在(0,1)上。

5、神经网络分析模型。上面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是静态的,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实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动态评价。20世纪90年代,fletcher,goss 和altman等国外研究者将神经网络分析应用于财务预警模型。它由一个输入层、若干中间层和一个输出层构成;它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状态, 但是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工作随机性强,所以在应用中易受到限制。

(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新构思

本文试图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将企业财务管理上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综合地评价财务风险。首先,应用多元统计学原理进行多元 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然后找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其次,建立模糊隶属函数a,用来计算某一元素u0出现在某一状况下的频率,即u0对a的隶属度。 根据这个原理对不同的财务指标建立模糊隶属函数,用隶属度表示财务风险接近某个类型的程度,再计算综合指标的隶属度,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属于 某一类型,从而给出一个风险程度的范围。

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选择相关财务指标,将可能影响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都纳入多元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华中科技大学万希宁、苏秋根对上市公司的分析结果,对各变量进行多元分析,再进行相关性分析,将高度相关的变量消除,避免某些特征重复计算。多元线性方程为:

第二步,根据所选中变量的特点,建立模糊隶属函数。其中,x1、x3、x5、x7、x13、x15、x16属于同一类型,因为这些指标值越大,企业面临的 财务风险越小;x6、x18属于第二类,因为这些指标值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第一类可以利用偏小型γ模糊分布,第二类可以利用偏大型γ模糊分 布,每个xi都有一个模糊分布函数,函数如下:

其中,a与k是常数,对不同的xi有不同的值。

第三步,量化有关定性指标。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或专家讨论,对定性因素的重要程度打分,抽象定量化,其中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管理者风险意识指标可以采用第一类(偏小型),人员变动情况指标可以采用第二类(偏大型),因为变动越大,风险越大。

第四步,确定各指标权重,包括定量与定性指标,总计为1。权重的大小根据指标在反映财务风险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6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对于许多国家而言,制造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行业无法代替的。尤其入世后,我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并成为带动社会发展及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相应总产值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不断提高,于2009年达1、6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于2010年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首次超过美国(19、4%),位列第一[1]。

截至2010年末,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己达2 041家,此类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及欧盟近年来的债务危机均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环境的稳定,出现亏损或破产的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加。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公司一旦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则可能对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实质为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体现为企业资金收益下降或断裂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体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由于各种不可预测及控制的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资金收益下降或资金流断裂,从而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企业应具备预见性和危机意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将企业潜在的风险通知相关管理者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弱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破坏。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财务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西方学者首先将研究重点转移至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其中Beaver[2]提出单变量模型,选取158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同时,选取30个变量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检验,最后确定判别效果最好的两个变量营运资本流/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Altman[3]在单变量模型的基础上,选取66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配对分析,据分析结果选择了22个变量作为备选变量,依据正确率最大的原则,最终筛选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等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并构建了Z值模型。Ohlson[4]应用新的数据搜集方法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企业破产预测的研究,发现4类变量显著影响公司破产的概率,即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经营状况和变现能力。

国内对财务风险预测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向德伟筛选出净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15个分析指标,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相关研究进行修正,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8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公开,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财务风险研究近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刘开瑞[9]以香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采用Z-Score 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分析,指出 Z值模型对上市企业财务预测的准确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吴芃[10]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吴倩[11]在研究过程中加入非财务指标以提高预测风险的准确性,指出引入DEA 效率值并不能提高模型预警的准确性。刘俊奇[12]与冯月平[13]分别采用Logistic 回归建立了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陶娅[14]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

2 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征,相同财务指标对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预测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建立针对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2、1 财务指标的选择

通过财务报告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财务报告建立在财务指标基础上。因此,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正是形成分析报告的财务指标。冯敏[15]在研究国内外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何峰[16]以企业经营为切入点,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建立了一个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沈亭[17]对我国信托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相关研究,建立了适合信托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分析和总结财务指标对信托行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林艳红[18]研究了财务风险指标的预测能力,提出如财务指标的均值在被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 简写为ST)前3年中有显著差异,则该指标具有较理想的预测能力;同时结合二元选择模型确定出具有良好判别力的分析指标,该类指标可分为6类: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见表1。

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其中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则其财务风险越大,即财务状况越差;负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则其财务风险越小,即财务状况越好。为达到一致化效果,在最终的模型表达式中,正向指标前用负号,负向指标前用正号,综合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综合指标值越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差,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分为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无论主观方法或客观方法均存有某些缺点。主观方法在根据指标本身含义确定权重方面具有优势,但客观性较差,易受评价者主观态度的影响;客观方法以实际数据为基础,能够避免主观性的影响,但不能体现评价者对不同指标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出现确定的权重与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因此,本研究在确定制造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时,引入主 客观相结合的方法[19-20],发挥主客观方法的各自优势。在主观方法方面选择了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写为AHP),而客观方法方面选择了具有广泛应用的信息熵方法。

2、2、1 AHP方法确定主观权重

AHP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首先提出,即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很多因素,各因素相互关联,最后构成了一个树形结构,通常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同层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进而得出指标的相对权重。因此,运用AHP方法需得到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据研究需求设计用于层次分析法的调查问卷;对制造企业相关人员访问以收集相关数据;通过Yaahp软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计算出各层指标的权重大小,各指标的权重见表2。

2、2、2 信息熵方法确定客观权重

Shannon[21]于1948年提出信息熵的概念,用于解决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信息熵描述了概率与信息冗余度的关系,其表达式为:

H(x)=-■p(xi)ln p(xi)

式中,xi表示第i个状态值;p(xi)表示第i个状态值出现的概率。

通过信息熵方法确定客观权重,首先需收集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其中行业划分依据中国银监会的分类标准。选择沪深两市2010年和2011年首次被ST的41家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其中公司被ST一般存在两种情况: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异常。鉴于探究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剔除了由于其他异常而被ST的公司及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公司,最后得到30家被ST的样本公司。另外,随机选择了30家非ST的制造企业作为配对样本。

确定研究公司后,通过Wind资讯金融终端提取相应数据。软件SAS中的IML过程通过计算指标数据间的差异给出指标的信息熵及其相对重要性(权重),运行结果见表3。

2、3 综合模型的建立

由于AHP方法从专家的经验与认识出发,因此主观权重体现了一个指标对预测财务风险的重要程度,但偶尔出现以下情况:虽某指标非常重要,但该指标可能不具备良好的区别力,此时则无必要对此指标赋予较大权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重。相对而言,信息熵方法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而客观权重能够体现一个指标的区别力,但仅依靠客观数据,可能导致具备良好区别力的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无法突显,尤其当出现异常数据时,则需降低虽重要却不具备良好区别力的指标所占有的权重,相应提高具备良好区别力的指标的权重。换而言之,将重要但区别力不显著的指标所占有的权重转移一部分至区别力显著但重要性稍低的指标。

综合主客观方法得到的权重,不但弥补主客观方法各自不足,而且在以重要程度为前提的基础上提高模型的整体辨别力,构建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综合模型。以客观权重对主观权重进行调整的方法确定综合权重,具体阐述为:以主观权重为基础,客观权重体现了指标的区别力,再根据指标的区别力对主观权重进行调整。根据以上方法最终得到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综合权重,见表4。

通过对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应指标体系;在AHP方法及信息熵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了各财务指标的综合权重。因此,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综合模型为:

G=■(-1)kWinXn

式中,G为公司的得分;Win为第n个财务指标的综合权重;Xn为第n个财务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当第n个财务指标为正向指标时,k=1;当第n个财务指标为负向指标时,k=2。

根据建立的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结合待分析公司的标准化财务指标数据,则可计算出公司得分即G值。G值越大,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越小;G值越小,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差,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越大。

3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包括两部分:被ST制造类公司数据和非ST制造类公司数据。该研究采用杨淑娥[7]在研究中所用的回溯方法,将表3中的公司数据回代到建立的模型中分析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

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对预测的影响,首先需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之后将标准化后的各公司财务指标数据代入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综合模型,可得各公司的相应得分。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的乘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要求的综合权重。

根据之前关于模型得分的讨论可知,一个公司的得分越高,表示此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小;某公司的得分越低,表示此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各公司按其得分的降序排列,根据直观判断,非ST公司由于财务风险小,得分应该高并排在前面;而ST公司由于财务风险大,得分应该低并排在后面。由于进行实证分析的S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T公司和非ST公司各30家,从理论上预测,得分排名前30的公司应为非ST公司,而得分排名后30的公司应为ST公司。将此预测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可判断模型的有效性。根据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综合模型计算,各公司的G值和模型判断结果见表5。表5中标有灰色背景的为非ST公司,其他为ST公司。通过计算可知,模型判断正确率达到了86、7%,说明构建的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综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果。

4 结 论

相同指标对于不同行业而言,其在预测财务风险方面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结合行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更具有实践意义,模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更加贴合实际。鉴于主客观方法确定权重时存在的缺点,将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结合以弥补各自不足进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较为准确地反映制造行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指出了各指标在预测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时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实证性检验,经由AHP和信息熵方法建立的制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获得了86、7%的预测成功率,此效果相对而言较为理想。本文仅给出一种根据主客观权重得到各指标综合权重的方法,同时发现主客观权重结合得到的综合权重是一种有效的制造业财务风险预警方法。利用其他方法进一步依据主观和客观权重得到更合适的综合权重将为后续研究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峰、 打造西部制造业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J]、 商场现代化,2011(665):51-52、

、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 66 (5): 71-111、

[3]E Altman、 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 (4): 589-609、

[4]J A Ohlson、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 (1): 109-131、

[5]向德伟、 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2002,11 (10):53-57、

[6]周首华,杨济华,王平、 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 会计研究,1996(8):8-11、

[7]杨淑娥,徐伟刚、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1 (8): 56-60、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7

关键词:建设投资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和管控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持续与蔓延。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影响,浙江温州等地发生了区域性金融风波,浙江庄吉集团公司等不少业务发展良好的知名企业也因未能有效管控财务风险而发生严重财务危机,最终破产重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面临国内外残酷市场竞争,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述

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为传统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风险实质上是指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只能通过不断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如采取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等措施。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这样财务风险的概念得到更为广泛的外延,涉及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环节,包含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及营运管理风险等。广义的财务风险理解有利于经营者充分和完整地认识财务风险的宽度与广度,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和功能

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财务风险不可能被完全防范和管控,必须理性认识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应是协调企业财务风险容量(risk appetite)与战略,增进风险应对决策,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识别和管理多重贯穿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积极实现机会,协调企业改善资本调配。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一是监测功能;二是诊断功能;三是免疫功能。

二、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现状的分析

建设投资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业务,具有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投资建设周期长、一般都会跨会计年度、投资金额巨大、投资建设项目业务复杂、财务杠杆率高等特点。

经作者对所在地区建设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大都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仅将财务风险狭义理解为财务支付困难的流动性风险。

(2)企业没有将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系统,没有量化的、科学的风险识别手段和评估方法,风险应对措施粗放,缺乏事前预警和事中诊断能力。以主观判断为主的风险识别工作失误率较高,往往是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之后才被动采取补救措施。

(3)企业的突发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没有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若发生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形成的重大风险,往往会使企业陷入严重危机。

(4)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法落后,风险防范机制僵化,有的企业甚至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资金管理方式和方法,严重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业务拓展的新常态。

(5)重大投资或融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风险研究,造成财务风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三、基于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分析

(一)实施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基本情况

2014年,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建投集团)部署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防范和管控目标为“及时识别风险、客观评估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重点防范筹资风险,合理保障资金链安全,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基本思路:首先筛选与财务风险相关的财务指标,建立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测指标的重要性与相关性配置权重进行综合评分;再后,按综合评分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置信区间;最后,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内容

1、评测指标体系

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每个方面由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构成,以修正指标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

表 1:财务风险评测指标权重分配计算表

(1)偿债能力指标选取“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作为修正指标。

(2)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作为修正指标。

(3)营运能力指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不良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修正指标。

(4)发展能力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增长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作为修正指标。

2、财务风险评测指标按权重综合评分

评测指标实行100分制评分,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设定,将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权重分别确定为50%、20%、20%、10%。

3、指标评分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值与全国国有企业行业标准值对比,按照功效系数法计算指标测评分。功效系数法:各项指标的评价档次分别为优、良、中、低、差五档;对应五档标准值赋予五个标准系数:1、0、8、0、6、0、4、0、2;按以下方法对每个指标计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4、测评标准值确定和修正

财务风险测评行业标准值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选择确定,企业根据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经董事会批准后应用。

5、财务风险等级和置信区间

根据评价分数结合定性分析,确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并推定风险等级:得分X|85分,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0,15]范围为“优质”级别;得分X为70≤X

6、定性分析补充验证

当置信区间推定财务风险处于“中性”、“危险”、“高危”等级别时,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补充验证,避免出现错报或漏报。

财务风险联系会议制度。由财务总监召集,财务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召开会议,通过沟通验证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

外部专家调查咨询意见。组织外部财务、法律等各领域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及危害程度提出咨询意见。

“四阶段症状”分析。对照财务风险“病症”特征,判断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所处的阶段。

7、财务风险应对机制

(1)当企业处于“优质”或“良好”风险等级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

(2)当企业处于“中性”风险等级时,列为关注,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到每周一次,与业务部门协同进行风险跟踪;

(3)当企业处于“危险”风险等级时,启用风险应对和化解措施,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至三天一次,向管理层提交风险报告,控制非主业投资、对外兼并收购、固定资产投资、债务融资等事项;

(4)当企业处于“高危”风险等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申请外部救助,测评数据转为实时更新,成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财务风险危机处理事宜,停止非主业投资和非日常经营性的重大支出事项,严格控制主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日常经营支出。

四、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改进建议

企业应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建立风险导向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将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范围扩展至筹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并购风险、跨国经营风险等全领域。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应建立财务指标分析为基础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指标评测和常态化的监控机制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科学评估,还需建立硬性约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企业充分应用计算机等新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程序软件实时采集和计算相关数据,及时预警,并在风险应对的各个关键环节规定量化的反应时间,建立应对财务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

企业应根据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循环动态过程建立动态的财务风险和管控体系,不断适应企业发展和战略变化的新常态。

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要进行财务风险压力测试,若该业务财务风险超过企业承受力,需采取风险分散措施或应急后备措施后才能实施。

参考文献:

[1]江百灵,宋振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案例集(第四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版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篇8

其中的对外投资一般有“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从这个外延意义上来分析的话,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还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这两种投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二者都存在投资期满无法收回本金的财务风险,区别在于前者投资有可能要让高职院校承担连带责任,而后者则不然。因此,我们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上两个方面的投资风险。当然,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校办企业的投资风险是放在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整体系统中来考量的,不再单独分析校办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随着校办企业这些年来的发展,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进一步分离,有些校办企业甚至还明确了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校办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高职院校投资风险分开来分析。此外,高职院校在日常运营方面也有出现财务风险的状况,虽然说高职院校一般不会面临破产的风险,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总体上的财务失衡,从而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

一旦产生这样的财务风险,就表明高职院校流动资金已经趋于枯竭,一般会具体表现为拖欠工资等不良行为。由此可见,我们针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内容分析,应该包含举债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总体失衡风险三个方面。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鉴于以上关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分析,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来说,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反映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状况的财务指标构成的,从而方便高职院校凭借这些指标来评价资金运转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还要符合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实体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一般包含了科学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完善原则等方面。就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学校要求来看,我们要注意区分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和高职院校财务综合实力评价,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事实上,我们也应该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入手,对应着从举债风险、投资风险、总体状况失衡风险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从而有效地反映高校财务总体状况。

1)针对举债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举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学校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占总收入的比率、借入款项占总支出的比率、借入款项占货币资金的比率、收入负债比率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构建。就学校资产负债率来说,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校级财力,这是一种了解学校财务风险的工具性指标。一般来说,学校资产负债率的高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程度。其他几个方面也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财务风险程度,无论年收入方面还是财务支出方面,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比率反映财务风险。虽然说高校不太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但是,负债比率过高会严重影响到高职院的正常教学及日常运行工作,资金短缺也会给学院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因此,应主要针对偿债能力构建举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高校并不是营利机构,并不具备负债经营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把握好高校短期偿债能力、变现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以及支付能力,让高校作为一个整体,不出现举步维艰的财务状况。

2)针对投资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投资风险一般来自于校办产业和其他方面的基金投资等。我们要基于投资基金占事业基金的比率、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校办产业速动比率、基建投资支付率等来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投资比值越小,负债比率越小,学校承担的投资风险就越小。我们可以基于这些风险指标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避免因盲目投资和过度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虽然说高校并不同于企业,但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后,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变得多元化,比如说财政拨款、收费收入、产业收益、社会捐助、基金捐赠等,这就使得高校具备了更多的资金自。同时,它也给高校财务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因此,高校的运营效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生均总经费收入、学校自筹收入能力、经费总支出收入比等。

3)针对总体失衡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这里主要依据学校货币资金支付率、银行存款保障率、暂付款占流动资金比率、事业基金可用率、专项资金占用程度等几个方面来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何种比率,都是对学校财务部门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一种反映。其中,货币资金支付率越大,说明学校月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越强。银行存款保障率可以有效揭示出学校现金流及资金调剂能力。其他几个方面的指标就不详述了。但是,必须要清楚的是,总体失衡风险只是从一个总体的角度给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概括,高职院校真正在操作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在不同的时间和阶段对同一个指标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而不断完善高校的财务风险量化管理工作。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财务风险类型,尽快构建一个配套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应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总体失衡风险,使得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能够在这些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下无所遁形,从而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市场监管的功能(精选8篇)
  • 下一篇:小王子优秀学生读书心得(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