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0 栏目:写作范文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1

近年来,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强势崛起,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在去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场合,数字经济均被列为重要议题。今年3月,数字经济更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1、0阶段:1993-2010年,以互联网应用为主,主要形态为电子商务;2、0阶段:2010-2016年,以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主,以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驱动,表现为“互联网+”;3、0阶段:2016年起,进入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云网端新一代基础设施为基础,逐步走向万物互联,开始全面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代表方向。

数字经济3、0将开启数字革命的“收获期”,或将迎来大国较量中为数不多的又一关键分水岭。不过,在3、0阶段,一些显著的问题和挑战仍然值得关注。 中国劳动者的数字技能相当较弱。需全面加强数字技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

五重挑战

数字经济是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涌现出很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意味着传统的行业格局被打破、新势力崛起。然而,“新”也意味着企业创新仍处于摸索阶段,整个行业发展不成熟,民众数字技能欠缺,政府政策准备不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也由此而生。

一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难。在互网渗透和互联网企业冲击下,传统企业纷纷开始互联网转型。一部分直接尝试进入互联网行业,但由于基因不同,自身不具备互联网产品经验等多种原因,结果不尽如人意。另一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量收购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创业项目,由于不了解互联网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难以把控后续的运营问题,失败概率也较大。

实际上,只有相对少数传统企业将自身业务与互联网实现了良好的结合,同时招揽了有互联网成功经验的专业人士,转型告捷。转型,困难重重;不转型,市场就被互联网企业夺走,在行业中处于下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是,平台经济体的监管与治理平衡难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打破了传统企业为主的利益格局,但作为流量入口的平台经济体的出现,又可能形成新的垄断。

例如,BAT分别以搜索、电商、社交为核心,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通过收购、入股、战略合作等方式进行布局,广泛渗透到各行业,此时该领域的创新已不再是重点,而是服务于其整体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抑制中小企业创新。另外,网络上虚假信息泛滥、假货泛滥、不良信息传播、在线“黄赌毒”等问题,均离不开平台经济体参与治理。

对于平台经济体,政府既要支持发展又不能完全放任,如何保持政策弹性,在监管与治理中达成相对平衡,打造健康发展生态,对决策者形成极大挑战。

三是,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新挑战。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期两度爆发的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疯狂传播,至少有150个国家受到网络攻击,严重影响到全球金融、能源、医疗等众多行业。

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个人信息贩卖已成为地下黑色产业链,从非法采集到非法出售、购买、转售,再到非法利用,个人隐私面临被非法侵害,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前,备受关注的山东临沂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即是对个人隐私保护敲响的一次警钟。

四是,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未立。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数据跨境流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4年,全球数据流量增长了45倍,快于国际贸易或资金流动增速。

然而,目前国际社会对跨境数据流动还没有达成共识,各国政策不一,对可能涉及到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的态度不尽相同。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研究报告《跨境数据流动:障碍在哪里,代价是什么?》,强烈反对数据本地化;而俄罗斯则明确规定,公民数据只能存于境内服务器。

如何才能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规则,促进数字贸易,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数字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是,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欠缺。与历史上由机械化造成的“机器取代人”相比,此次由智能化引发“机器人取代人”的“破坏力”将更为强大,包括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岗位也受到波及,就业转换的压力更大,周期也将更长。

这一问题的严峻程度对发展中国家尤甚。中国人口众多,劳动者的数字技能相对较弱,亟需全面加强数字技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以适应数字经济对劳动者技能提出的更高要求。

掌全局,抓关键

为应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中国要抓住3、0阶段发展契机,推动国家全面数字化转型,除扎实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外,还要掌全局,抓关键。

所谓全局,是中国要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整体的质变”和“化学反应”,以人为本,用“整体论”思维方式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和布局国家数字化转型,构建和树立三大发展观。

一是树立普惠共创的发展观。帮助更多企业和人“连接”,接入、使用互联网;推动云计算服务普及,扩大“在线”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推进全民数字技能培训,精准扶贫,缩小“数字鸿沟”。

二是,建立科学共享的数据观。把数据、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作为企业、社会赋能的基础和工具;促进数据流动和共享,利用好实时在线的鲜活数据,释放数字经济动能;前提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消费者隐私,守住安全底线。

三是,构建包容共治的生态观。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组织形态变化和社会影响,探索有效的共治模式;探索与新兴“平台经济体”良性互动的监管关系,处理好新业态与传统业态之间的摩擦;鼓励包容的创新文化,规制不正当竞争;搭建平台促进知识的分享和流动,维护良好的发展生态。

此外,推动国家全面数字化转型,要抓关键。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2

一、实训的主要内容

为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胜任实际工作,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会计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还包括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环节的核算和成本计算中会计凭证取得或填制的方法,还包括账项调整、账项结转与结账、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以及试算平衡表、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等。

二、实训的基本流程

会计模拟实训是按照会计核算形式所规定的核算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根据模拟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和完整的关键,是发挥会计监职能的重要一环。全部会计凭证必须经过有关人员严格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第二步,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别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然后与会计期末进行会计账项调整、结转并结账、对账。如过发现账簿记录存在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第三步,根据有关的分类账簿记录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主要的会计报表。另外,正式编制会计报表前还应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三、实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所给出的原始凭证部分需填制,所以原始凭证填制填制时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忽略,主要有:填制真实可靠。即如实填列经济业务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涂改、挖补。内容完整。即应该填写的项目要逐项填写,不可缺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名称要写全,不能简化;品名或用途要填写明确,不许含糊不清;有关人员的签章必须齐全。填制及时。即每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都要立即填制原始凭证,做到不积压、不误时、不事后补制。书写清楚。即字迹端正、易于辨认,做到数字书写符合会计上的技术要求,文字工整,不草、不乱、不“造”;复写的凭证,要不串格、不串行、不模糊。顺序使用。即收付款项或实物的凭证要顺序或分类编号,在填制时按照编号的次序使用,跳号的凭证应加盖“作废”戳记,不得撕毁。这也是审核原始凭证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工作量大、有些内容难度较大,几乎涉及所学会计知识的全部内容,要想把这一部分做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没有执行记账要求的话,工作将陷入无法开展的地步,除了严格遵守记账规则外还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是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正确填写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账户的对应关系、金额都应正确无误。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业务因为要登入当天的日记账,记账凭证的日期应是货币资金收付的实际日期,但是与原始凭证所记的日期不一定一致。转账凭证以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为日期,但在摘要栏要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日期。记账凭证的编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编号方法。如果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采用统一的一种格式(通用格式),凭证的编号可采用顺序编号法,即按月编顺序号。业务极少的单位可按年编顺序号。如果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分类,采用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编号应采用字号编号法。即把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用字加以区别,再把同类记账凭证顺序号加以连续。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采用字号编号法时,具体地编为“收字第**号”,“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例如,5月12日收到一笔现金,是该月第30笔收款业务,记录该笔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的编号为“收字第30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一张以上的记账凭证时,记账凭证的编号可采用分数编号法。例如,某企业采用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上应注明所附的原始凭证张数,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但更正错账和结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以保证核算的口径一致,便于综合汇总。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分录时,就编制简单分录或复合分录,以便从账户对应关系中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3

经过五天紧张的学习,培训班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培训,在时间比较紧、课程比较多的情况下,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培训学习,主要收获是“三个明确”和“一个掌握”。三个明确是,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干好统计工作。明确了作为一个合格的乡镇统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明确了乡镇统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一个掌握是,基本掌握了各项统计的新业务、新知识,增强了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这是我们这次培训班的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是在坐的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总的来看,这次培训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组织领导严密。为办好这次培训班,市局超前谋划,组织人员到各乡镇了解情况,特别是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岗位技能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做了充分准备。培训过程中,市局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安排专人靠上,严格点名制度,严肃课堂秩序,保证了各专业讲课的正常进行。在生活上,从领导到专门工作人员都全力以赴靠上,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学员们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学得上心,确保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授课人员准备充分,讲课水平较高。授课同志课前都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调查研究,做到了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够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课外,还主动和学员进行交流,征求意见,解疑释惑,付出了辛勤劳动,表现出了很强的敬业精神。为了强化培训的效果,培训班采取了课堂讲授,集中讨论,上台发言交流,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三是学员学习认真刻苦,态度端正。大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都很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铺下身子,甘当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学习过程中,有不少老统计员像刘永岗、臧传让等同志,按时上课,虚心学习,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讨论,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为大家做出了表率;有不少新同志,像王坤、徐晓蓉、宋淑波等学员,能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自觉地把学习、思考、研究、总结有机结合起来,学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像杜国栋、管长江、郝金霞等同志,很注意相互交流,认真讨论,对不明白的问题,主动找到授课人员请教,达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目的。总之,大家能够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没有发生意外问题,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我就不一一表扬了。可以说,同志们的刻苦认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是这次培训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是内容设置针对性强。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这次培训班的内容设置都是乡镇街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道统计员走上新的岗位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像国内生产总值报表、农业报表、工业报表、招商引资制表、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劳动情况报表等等,这些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比较强,使大家利用所学,尽快进入角色,能够较快地担当起当前的各项工作。

这次培训班就要结束了,同志们即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乡镇统计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应社会经济发展大潮而诞生的,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各级统计部门都对她寄予了殷切厚望,各位在统计站工作的同志都肩负着光荣的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统计事业,为了我们统计站长远发展大计,针对今后的工作,在这里,我向大家特别是乡镇统计站负责同志提出“五勤”、“五多”的要求,只要大家认真按照这“五勤”、“五多”的要求去做,相信我们的乡镇(街道)统计站定会站得稳、叫得响、打得赢,成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一个响当当的机构,成为乡镇(街道)的经济社会信息中心,成为乡镇(街道)领导的重要耳目。这“五勤”、“五多”就是:

一、勤动口,多汇报。汇报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规律可循,掌握汇报工作的技巧和艺术,是统计员特别是统计负责人的基本功。请示汇报是与领导沟通的重要手段,是领导了解我们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领导掌握基层情况与动态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听取领导指示和意见、改进工作的重要方式。统计站是乡镇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要把我们掌握的大量社会经济信息变成领导手中的活情况,把我们的工作成绩变成印在领导脑中的影像,把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变成领导胸中的心事,就需要我们的统计站的统计员,特别是统计站的临时负责人,勤动口,多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统计局领导汇报,这样才能做到上下贯通,左右逢源。

在汇报方式上,主要分为六种:一是综合性汇报。这种汇报包括统计站的全面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建设情况,主要应讲清楚全年、半年、季度或阶段内的工作思路、主要工作、主要成绩、经验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等等。二是专题性汇报。每干完一项工作或办完一件事情后,就把这项工作或这一件事的办理结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三是提示性汇报。在座谈会或上级领导视察工作期间,想到了某一问题或看到了某一情况需要进行了解,要求就某事或某项工作作出汇报,这种汇报要严格按照领导所提出的问题,准确详细地说明情况。四是探索性汇报。对于拿不准、超前性的东西,需要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征询领导的意见,寻求领导的支持。五是问题性汇报。对于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了解我们面临的问题,请领导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六是经验性汇报。对于我们在统计实践中取得的先进经验以及在基层调研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善于总结,形成文字,及时汇报,以便推广。

在向领导汇报时,大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定位要准确。在向领导汇报时自己要定好位,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汇报的口气,拿准汇报的角度;二是准备要充分。领导工作大都千头万绪,公务繁忙,我们在汇报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打好草稿,必要时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汇报内容做到简明扼要,思路清晰。

二、勤动眼,多学习。有资料说,人所接收的信息有90%以上来源于眼睛,由此可见眼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上天赋予我们一双锐利的眼睛,就是要用于观察事物、学习知识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勤动我们的双眼,认真观察周围的经济社会现象,观察社会经济运行的状态,观察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这些宏观与微观的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知识,就能对周围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个初步了解,积土成山,聚沙成塔,将来就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统计工作是一项对专业知识有相当要求的工作,统计知识也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要适应统计工作的要求,就要加强日常学习,要勤动眼,多看。看什么、怎么看呢?

一要看“文”,就是看文字的东西。要看文件,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要看分析,看出分析的门道,学到分析的精髓,学到分析的写作技巧;要看报纸,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态势,在思想上不掉队。

二要看数,就是研究手中所掌握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客观反映,数据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看数,就是要深入地研究统计数据,看出数据有什么涵义,看出数据反映了什么信息,看出数据反映了什么发展规律,看出数据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

三要看图,就是看统计图形。图形是数据形象、直观的反映,有文字和表格无法替代的作用。看图要会看,弄懂柱型图、条型图、折线图、饼型图、散点图、雷达图、气泡图等等都表达了些什么信息?

四要看表,就是看各类统计、会计报表。看表要先看表的设计,这里面也有很多学问。一张好的表格可以把复杂的数据具体化、条理化,让人看着舒服,看着明白。再要看表中的数据,从中看出数据表达的含义,看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出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看出数据的来龙去脉。三是不能只看统计表,还要看会计表,统计的许多数据来源于会计的核算,要看懂会计报表,找出数据源头。

五要看影像,就是看教学录像、vcd等影像资料。影像资料形象具体,是大家学习的好途径,好方法,要充分利用。

六要看网络,就是要看因特网上有益的内容。作为一种前沿科技,因特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对大家学习知识、查找资料十分有利,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加强学习。

七要看实际,就是看现场,看事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好的现场,一个好的事例,都会给人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促进工作的上档次、上水平。

总之,要通过看看出门道,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提高我们统计服务的水平。

三、勤动腿,多调研。开学时我已经说过,要把我们的“死数字”变成“活情况”,就必须学会调研。要写出内容充实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编造出来的东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统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只蹲在办公室汇总报表,就数论数,必须迈开双腿走出大门,去搞调查研究。到哪里调研呢?就是要去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

一要跑村庄。村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要从那里了解农村的社会状况,了解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情况,了解农业的生产情况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了解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要跑农户。农户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细胞,到农户座谈,可以了解到农村人口素质,可以了解到农民收入变化,可以听到农民的真实心声,这些都是各级领导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三要跑市场。市场是反映农村经济的“晴雨表”,到市场可以了解市场行情价格,观察农村市场的供求状况,了解农民的购买力,了解各种商品的流向及供求状况。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通过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四要跑机关事业单位。从机关事业单位可以了解职工人数增减,职工工资的变化,可以了解到职工的构成,可以了解职工的消费意向。

五要要跑企业。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企业的产品生产、资本运营、成本效益、投资扩建、经营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积极总结企业经营中的经验,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要关注新企业、新个体户的发展,哪里新开工了个企业,是谁投资建设,什么建设进度,将生产什么东西,多大生产规模,都要一清而楚,及时按要求纳入统计范围。

通过到基层调研,把经济运行中的好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都摸上来,写到分析报告中去,这样写出的统计分析报告在形式上灵活,在内容上充实,在语言上生动,在观点上鲜明。

乡镇(街道)统计员不但要在本乡镇(街道)跑,还要走出去跑,向上跑。要注意周围乡镇、县市的情况,定期走出去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改进我们的工作。要勤跑市局,加强与市局的联系,及时听取市局领导对乡镇(街道)统计站工作的指示,了解全市统计工作动态。

四、勤动脑,多思考。大脑越用越发达,不用则退化,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多想出智慧,勤思能创新。可以说,思考是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先导,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侦察兵,是创造发明之花的阳光雨露,是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思考要有强烈的志趣,雄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明确的目标,入迷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把我们所有听到的、看到的、获取的各种资料、信息、素材都放在大脑中进行整理加工,深入思考,形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必然会提高我们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

在工作中要开动脑筋,要善于把得到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就是把大量资料、信息去芜存菁、整理归纳的过程,是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接收的信息如不及时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印在脑海里,就会很快淡忘,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要善于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经精加工以后的信息变成了我们的知识,但这知识是表面的、感性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反复思考,理清思路,纵比横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挖掘出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问题,找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出工作中的经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或者提出探索性的建议,提高统计分析报告的含金量。

五、勤动手,多练习。俗话说的好:“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弄”。所以大家一定要勤动双手,多多练习。

一要勤动手写。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是统计服务的高级阶段。乡镇、街道的统计员与基层接触多,掌握着大量的基层经济社会信息和工作经验,这些只能通过统计分析报告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动手写出来终究是空的。我们所有的统计人员,特别是统计站的负责同志,说到家也是个统计员,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带头动手写分析、写汇报,及时反映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当然,万事开头难,乍写统计分析大家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我们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勤动手多练习,写作水平就会提高很快,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写出有深度、有高度又有广度的优质分析报告,打出我们的金牌产品。

二要勤动手办。实践出真知,大家都要勤办事,多实践,在办事过程中人得到锻炼,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使大家成为多面手。要会办事,办好事,就是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做到优质服务,超前服务。要学会办事,讲究办事的技巧与方法,干好统计站的事务性工作;要学会办会,组织好各次会议;要会办文,熟悉公文的格式与收发规定、写作方法;要会管理,管理好所辖区域内的统计人员,管理好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好单位的资金财物;要会协调,协调好统计站与其他部门、与企业、与村庄的关系,能对他们的统计工作进行指挥调度。

三要勤动手练。电脑现在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必备工具,电脑的使用关键在于熟悉,熟能生巧。乡镇、街道的统计员必须抛弃畏难思想,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尽快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电脑,应用电脑。要练打字,今后所有的写作都用电脑来承担;要练数字输入,能熟练地录入各种报表;要练程序应用,掌握操作系统、字处理、电子表格、网页制作、统计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这样就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把大家从繁琐的数字计算和手写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去搞学习、搞调研。

另外,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好建议,这些建议和问题将集中进行研究,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4

一、农业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极有意义。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任何地方的农民学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推动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农业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农村基础薄弱,大多数基层农广校缺乏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资源,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没有教学节目播出时段,但从长远看,这都不会影响远程教育优势和效益的发挥[1]。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一个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考虑到中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家庭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应该采用数字技术与非数字技术恰当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综合利用VCD光盘、有线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教育发送和传输的模式[2]:

1、主流模式

卫星传输数字化教育发送技术,适用于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采用主流模式的地区可以采取的扩展数字化教育应用的技术方案为:CD-ROM光盘刻录和发送方案;各类局域网应用方案;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方案和电话拨号接入或其他公众电信网回传方案。

2、替代模式

计算机宽带网的地面接入技术,适用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

二、农业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卫星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但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电脑,另外,受农村人口教育水平限制,很多人也不懂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知识。中国广大农村地理条件复杂,通信网络线路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低,短时期内,在中国农村推广互联网教学还很难实现。卫星教育网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由政府投资建设,具备提供话音、视频、通信服务的综合能力,性价比高、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是提供农村远程教育简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卫星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能为农村学员提供与发达地区质量相同的远程教育服务,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目前,农广校在以色列政府的援助支持下,已经建设了拥有1个中心主站和360个双向远端站点,以中央农广校为演播和资源服务中心,各省、地、县级农广校以及乡镇教学班为卫星网络远端接收和教学服务点,能实现数据通信、远程教育培训和视频广播会议的远程卫星教育系统。通过卫星教育系统,中央农广校将农业教育培训、实用技术等音视频节目、多媒体课件、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实时发送到网络各远端接收站,面向全国开展实时交互式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对各级农广校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和管理,实现信息互动交流,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农广校卫星教育系统利用“SkyBlaster”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rainNet远程教学/培训系统”作为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卫星系统网络结构是星型网,主站可联接大量的VSAT远端小站,支持所有基于IP的数字信息技术,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实时教学、数据文件多点分发等业务。卫星网主站提供DVB-S标准的出向信道,信息速率从2Mbps到52、5Mbps,远端小站的入向信道采用FTDMA接入机制,系统采用不对称的数据流通信方式[3]。在卫星平台上,运行应用软件的各类功能服务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联接到卫星主站数字基带设备,通过卫星发射到全国各地的卫星小站。基层教学点的学员通过远端小站接收主站发送的教学内容,与主站老师进行双向视频、单向音频的互动交流,获取各类教学支持服务。

三、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农广校综合采用各类教学手段,整合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独特的媒体资源优势,紧跟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进、吸收、应用各类远程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以农广校体系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媒体资源库系统建设开发为硬件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渠道为主要途径,对涉农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高效管理,对涉农科教需求迅速反映,对基层办学机构提供便捷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信息采集、存储、编辑加工、传输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运行机制公益性、媒体应用大众性、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服务对象定向性的特点[4]。

中央农广校作为部级的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教学中枢和媒体制作传播中心,具有广播电视和网络教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传送等多种功能,将具备自办1套广播和电视节目的能力,可以录制各种文艺节目、语言节目,对录制的文艺节目和语言节目素材可进行编辑、复制、加工、审听,可对外交换录制好的素材和成品节目。每年能制作电台节目、区域节目、少数民族节目和综合类等农业专题广播节目1500集,电视节目1270小时,网络教学节目2000小时,发送音频资料100万张,节目原始磁带数字化存储1910小时。农广校将逐步实现媒体资源制作、存储、管理、应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成农业媒体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整理、存储和传播利用的数据中心、工作平台和传播共享网络,并具备以下功能:

1、资源数字化加工存储整合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教材、光盘等多种媒体资源,统一集中存储管理数据,建立数字化媒体资源库,实现数字化存储。

2、资源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的编目、查询和调用,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媒体资源的利用能力。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5

(一)教材内容陈旧、技术滞后,缺乏实用性

农民教育培训的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其要务是要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因此,一部高质量的教材需要编著者投入较大的精力,既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论总结,又要结合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和生产成果,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需求。然而,现在有些承担农民培训的机构,对农民培训或是存在应付的心理,或是准备不充分,在培训前临时组织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或者随机凑合一些资料,对所编教材要求标准不高,甚至没有标准。编成的教材往往观念陈旧、缺乏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教材内容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求。有些教材存在互相抄、袭拼凑的情况,质量低劣、内容错误,农民使用这种教材,不能真正地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经营实践。在培训中,教师和农民朋友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误导,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损失。例如,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明文规定一些剧毒、高残留的农药种类不再使用于蔬菜、瓜果和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但一些培训教材中,在防治病害虫时还介绍使用呋喃丹、甲拌膦、久效磷等禁用农药。再如,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作物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有些教材还在介绍低水平的适于人力或畜力操作的技术,这种教材显然对受训农民没有吸引力,也没什么实用性。

(二)教材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使用的对象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的农民,因此这种教材不宜有过多、过深的理论内容,也不宜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应针对农民的需求,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把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直观、生动、易掌握、能操作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贯穿于可操作的技能环节和步骤之中。然而,现在一些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者按照在校学生学习系统专业知识或学术论著的标准去编写,忽视了农民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现状,理论内容过多、系统性过强,可操作的技术内容少,编出的教材,农民学不会、看不懂,按照教材内容无法操作。内容与生产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不能较好地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了农民培训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实现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培训目的。

(三)教材配套的辅助资料少,缺乏完整性

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要求培训教材要根据农民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的教材。如以文本资料为主,辅以光盘、视频、图册、模型、标本等资料,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农民学习使用,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然而,目前多数教材文字内容偏多,辅助资料及配套的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等音像教材较少,当农民学习时对文字教材不易掌握时,无法靠其他信息形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地方政府及培训部门在进行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流于形式,对短期单项实用技术培训,只发放明白纸或操作说明书;对有些长期培训,临时找来其他类型的教材充数,缺乏对教材的组成、形式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教材不能有效地配合培训活动,只求任务的完成,不求农民培训效果的落实。

(四)教材更新速度慢,缺乏先进性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应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要使农民能学有所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通过培训真正使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转化成生产力,使农民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和农业经营活动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农民教育教材要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念编写教材中去,吸收国外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在某些技术领域或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着力引进和翻译外国优秀教材,促使农民学习他国先进知识和技能,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及国际市场竞争。例如,2011年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这一核心内容,河南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就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果,更新传统的小农生产观念,以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教材内容,以国际产品和技术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观念的培养,以培养新时期高水准的新型农民的标准设计培训教材。然而,当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更多的内容仍是注重国内生产技术和成果,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训教材的更新速度和力度略显力不从心。因此,即使应用这些教材培训了农民,农民新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也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无法体现出培训内容的先进和指导性,培育新型农民的速度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针对培训对象,突出适用性原则。受训农民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需求迫切,且农民的文化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编写培训教材时就要针对农民的特点和需求,精选培训内容,真正将农村经济生产技术、社会生活科学常识等领域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以较小的篇幅表达出来。充分考虑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文化水平,尽可能地深入浅出,用农民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述。力求做到不识字的农民能够听得懂、识字的农民能够看得懂,适宜于农民应用。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点是向农民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经营技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成果在形成时就是在理论上和技术有新突破、新应用。要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传授给农民,就要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尤其是要注重操作程序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忌晦涩难懂。使农民能依照培训教材自行模仿操作、反复练习、巩固加强。

3、完善配套资料,突出能力培养原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必须围绕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突出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培训对象,形成配套的教材体系。既要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材,又要有科学技术培训教材和经营管理知识教材;既要有讲授理论知识的教材,又要有实践操作方面的教材;既应有文字教材,又要有声像、图解等教材。

4、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突出先进性原则。农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应紧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的发展趋势,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让农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和应用。教材内容不仅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动态,而且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不断调整教材结构和内容。要优化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和技能培养的核心内容,注重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满足培养新时期新型农民的需要,从而体现其先进性和指导性。

(二)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以技能操作和培养为主线。教材的编写不要求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能力教育为本位,着重培养农民的操作技能、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农民掌握一项或多项农村实用技术。

2、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要吐故纳新,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要随着经济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而及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

3、语言文字要简练。教材的语言文字要直截了当、言简意赅,既能把意思明确表达出来,又能让农民明白、接受,符合农民的语言特点和用语习惯。

4、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抽象的理论内容,要通实际操作场景和环节展现出来,复杂的技术环节要结合图文(表),音像资料去展现。结合实例,分步介绍各项操作技能,力求能模仿操作,便于学习和掌握。

三、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合理规划,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发展体系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面向现代农村、面向现代农民、面向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材建设要深入调查研调,科学规划,教材设计和编写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农民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构建利于提高培训教材质量和水平的发展体系。通过体系化发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编写队伍水平,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可持续、有序化、高质量、快速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编写队伍素质和水平

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存在着地域性、专业性、学科性等差异,类别多、数量大、变化快。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在教材规划和编写环节中缺乏长远规划,临时突击、东拼西凑应付培训。这种教材大多数是你抄我、我抄你,内容陈旧、脱离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需求,甚至在教材中出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农业生产,耽误农民的时间。因此,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审查、出版、印刷、发行、选用等成立专门机构,严格制度管理,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由国家或有关部门在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或标准的前提下,公开、公正地向社会,招标编写、出版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由使用教材的部门选择使用国家或部门认可其质量的教材,从而形成有序、规范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出版的竞争机制,把好教材出口;关,杜绝低劣教材进入培训环节。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材质量,还必须组建高素质、有水平、有能力的教材编写队伍,重点选择既了解生产一线需求,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要制定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或优秀工作者参与编写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工作的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帮助编著出版确实有特色、有水平、适于新型农民学习的好教材。

(三)制定教材建设的纲要及标准、实现规范化、多样化发展

为了推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规范化、多样化发展,农民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联合通过推荐、招标及筛选,组建由农民教育专家、农业科技专家和长期坚持在农村科技一线的优秀工作者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还要结合行业制定全面的农民教育培训的纲要(或教学大纲)、标准和教材分类目录,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提供依据,同时也对农民教育培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作出规定。减少由于编写者、出版者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行业的规范、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认识的水平不一,造成对教材质量的影响。有了农民教育培训纲要或标准、教材分类目录,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编写部门就可以按培训需求,分级、分批地实施教材编写规划;编者们就可以在纲要或标准的统一规范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完成教材内容的编写。在强调教材必须统一规范的前提下,又可以根据行业、地域、经济条件等不同,开发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实现规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四)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教材评价机制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6

一、农村基本政策培训与农村财务会计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

(1)农村基本政策培训。根据赣市办字[20xx]42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业局承办的第四至第六期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基本政策培训于 20xx年11月19日 至28日在**举办。20xx年的农村基本政策培训是20xx年培训的延续,培训对象是没有参加20xx年培训的另一半县乡两级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骨干。培训分三期在**宾馆举行,计划培训人数349人,实到331人,参训率94、8%。同时,各县(市、区)也根据赣市办字[20xx]42号文要求积极开展了农村基本政策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20xx年,我市县级共举办基本政策培训班40期次,培训干部3050人次。农村基本政策培训的主要内容是:①中央、省、市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规定;②农村土地承包政策;③农民负担政策;④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⑤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关知识。

(2)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农字[20xx]14号)要求,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下达全市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指导性培训计划的通知》(赣市农管[20xx]6号)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各县(市、区)也相继发文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并举办了培训。20xx年,全市共培举办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班52期次,培训农村财务会计人员 4018人次,其中:市本级举办培训班3期次,培训人员400人次;县级举办培训班49期次,培训人员3618人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①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有关政策;②集体财务会计业务知识;③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办法及调账技巧;④财务管理电算化和农村管理信息化知识;⑤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知识等。

2、成绩和经验

(1)取得的成绩有:①提高了贯彻各项农村政策的自觉性。农村基本政策培训,在内容上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授课兼顾了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个培训指导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学员们普遍反映在以往的工作中,是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只知道该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农村基本政策的培训,使参训学员进一步弄懂弄通了政策的精神,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知道该做什么,还能清楚地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增强了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及贯彻各项农村政策的自觉性。②激发了学习各项农村政策的热情。农村基本政策代表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张,是党对农村工作规律性的总结,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此次培训,使各地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学习农村政策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农村政策的热情。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加强学习,继续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中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③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通过省、市专家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的系统、全面讲解和培训班印发的辅导教材的学习,广大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农村政策的理解,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认识,提高了贯彻执行农村政策的能力。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他们做好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④强化了农村会计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贯彻落实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通过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极大地强化了广大农村会计人员对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知识,特别是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掌握和运用。⑤树立了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农经部门的地位,激发了基层农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各地一致反映,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培训,特别是农村农村政策培训,县乡两级领导对“三农”的重视提高了,对农经部门的职责更明了。各地还普遍反映,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各地的农经工作也更好开展了,领导的支持程度提高了。

(2)得到的经验有:①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办好培训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农村基本政策培训必须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一是年初我们就将培训事项向市委农工部和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汇报,他们都非常支持和配合;二是起草了培训经费请示报告,并得到了市委农工部的同意和批准;三是在师资和教材等方面,我们得到了省农经处的大力支持,省处领导还亲临**给学员授课。②积累了经验,掌握方法,促进了工作。我市的培训工作,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省处领导的称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得益于市农业局充分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得益于市农业局特别是农经科做了大量的工作。培训举办前我们就聘请和准备了多位农村基本政策方面的专家领导为 授课老师,编印了内容丰富并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培训期间,从报到、上课、考勤、吃饭、住宿到人员的接待等各方面,会务组都安排有专人负责,确保了整个培训期间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3、问题与不足

(1)培训经费紧张,学员积极性不高。

不少地方反映培训中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县财政拨付经费不足,组织培训难;二是上级拨付的经费有限,缺口较大;三是有些乡镇农经干部参训费用乡镇政府不解决,只好由举办单位垫付;四是少数经济薄弱的村无法支付参训费用,导致一些村的村会计不能按时参训。

(2)少数地方和单位对参训事项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少数地方没有把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上级的培训通知不够重视,不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对组织人员参训不够严格认真及时等。

二、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

(1)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今年是村干部换届选举年,根据《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经办[20xx]12号)和《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方案》(赣农字[20xx]76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据各地上报数字,20xx年我市全市应审计 3507村,现在已完成审计有3233村,正在审计的有246村,未开展审计的有28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①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③集体资产处置;④债权、债务管理;⑤集体山林、水塘等发包、承包;⑥专项资金管理;⑦财务公开;⑧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其它问题。

(2)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是否落实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是否取消村级招待费;二是“一事一议”筹资是否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是否按政策规定程序报批备案,是否按筹资范围开展筹资,是否突破限额,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三是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在规定环节、范围和标准内收取,特别是在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外出务工、计划生育等方面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四是涉农经营服务性收费是否按自愿、公平、等价相符原则收费,特别是在农业供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畜禽防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五是税费改革后乡村有无发生新的债务或借口偿还债务增加农民负担,是否向农民收缴农村税费改革前的尾欠。

今年,我市对188个20xx年审批的“一事一议”进行了审计,没有查出违纪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在农民外出务工检查中查出乱收费行为5起,查出违纪资金12、36万元,责令清退4、8万元,处分5人;在农民建房收费检查中查出乱收费行为32起,查出违纪资金22、247万元,责令清退11、847万元,处分1人。

2、问题与建议

(1)发现的主要问题有:①少数部门对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少数地方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②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与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一直是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法律、法规赋予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县乡两级农经现状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够,有的乡镇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农经干部,或者被抽调去搞其它中心工作;二是经费难保障,没有专门的办公经费。③审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实践的审计工作中,很多地方经常抱怨说在农民负担等审计工作中不知道应该遵循那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在审计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很难把握尺度。④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审计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2)因此我们建议:①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的法律、法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使农村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真正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农村审计的权威性和稳定性。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审计工作。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与打算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数字图像处理;实践教学

随着以图像与视频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成为高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越来越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数字图像处理》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领域相当广泛。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更好地适应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结合安阳工学院实际教学实践条件、以及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践。

一、《数字图像处理》实践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观念的问题

在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多注重经典理论,轻实验实践,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质量。为使学生切实掌握和理解本课程内容,除了注重理论教学外,有效地应用教学实践环节就成了理解掌握课程内容的关键。如,通过实际的教学我们发现:大量的图例和丰富的生产生活实例使学生对这门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传统教学过多地停留在经典理论和公式推导层面上,让学生一味地面对抽象的理论和烦琐的数学公式,这样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概念和算法的物理意义,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校内实训基地没有或者被削弱,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电子信息专业和通信专业关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只建立了机房,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应的仿真训练,但没有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没有办法进行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认为《数字图像处理》就是针对一些图像信号进行变化和传输、存储的处理,与实际问题脱节。另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公司和厂家害怕生产秩序受到干扰、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不愿意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困难,或者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实践锻炼。

(三)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数字图像处理》在课堂教学之外应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实验教学还一直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的弊端,学生按照提供的实验指导书规定的详细实验步骤和细节进行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挥,其实验课效果不佳。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效果不好,有的课程设计简直是“大实验”,与实验课程区别不大,意义不够。

(四)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的师资一直不被重视,特别是扩招之后高校发展迅速,高校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从一个高校毕业到另一高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使整个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不高。

二、解决《数字图像处理》实践型教学存在问题的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努力研究,得到一些现实可用的解决方法,并经过近三年的尝试和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革教学理念

实施新课改,首先要改革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检验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工程的导引者,而不是实践教学过程的独裁者。其次,重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因为他们的反馈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进程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当然也不能只重视学生,片面夸大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传统作用,使教师丧失了对教学的引导权。

(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为使学生可以走出校园、参加教学实践、锻炼工作技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均得到提高,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笔者在系部数字信号处理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以最优化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巩固、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参加了实训室的计划和招标验收工作。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实训室的功能、设备情况,在实训室内挂上了简介牌,以流程图的形式将实训室可以开展的实训项目罗列出来。学生在实训室内,接受硬件集成模块的搭建和基于matlab\simulink图像编程能力的培训,逐步符合图像、视频、机器视觉等公司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每年的实训过程中,实训室提供实际工业硬件搭建和可视化编程的环境:首先认识光源、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使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视觉系统的模块化搭建过程;在图像处理可视化编程的实训中,提供给学生基本的图像读、写和显示的功能,而图像处理的核心代码学生自己编写;利用Matlab进行工具完成实训时,也尽量要求学生除了图像读、写或显示外,核心处理代码应自己编写,同时教学中补充必要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编程项目。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包括以系部和教研室名义合作的实训基地、以及个人名义联系的合作单位。

以系部和教研室为单位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稳定,签订了相应的协议书,安排学生每年一次定期去实训基地参观、听报告,并研究和设计一些由实训基地提供的、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项目。目前已有三家研究所和通信教研室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校外实训提供了条件。

以个人名义联系的校外实训单位,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笔者联系到市公安刑侦队一位数字信息及图像处理方面的专家,不定期请专家到学校做专题学术讲座,使学生以更直观、更感性地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这种以讲座的形式来介绍图像处理应用的最新进展,不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也增强了学生热爱专业、致力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请该专家现场报导一些非的图像处理技术,如指纹采集、车牌号识别、人脸特性提取及识别等基础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已经建立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仿真实验,拟招标建设基于DM6437图像处理实验室。通过通信教研室的资助,采取以下手段进行改进:即加强实验教学,减少或删除陈旧的纯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陈旧

单一的实验内容,将其合并到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实验中去,减少或删除以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对于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将其合并到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实验中去,减少验证性实验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四)师资的培养和提高

通信教研室为了提高《数字图像处理》实践课程的改革和优化,借助每年暑假和寒假学校系部教师培训的机会,派遣相关教师到全国重点职业教师培训基地、科研院所、公司和企业去进行实践培训,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定期到本地公司和企业了解社会实际对《数字图像处理》应用方向的需求情况,以及创新技术;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项目、教育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由单一的教学型迅速而扎实地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顺利转变。2008年笔者作为校派访问学者,对英国斯旺西大学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深入咨询并探究了该校《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同时通过与剑桥大学、城市大学等在校留学生的交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合理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以学生兴趣和社会价值为根本出发点,实践教学才有其立足点和发展空间。

(五)以赛促学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篇8

关键词: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现状;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31-02

一、语言经济与语言文化产业现状

(一)语言经济的含义

当前,语言经济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尚未被单独列为一种产业的门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生产创造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文化服务的产业发展迅速,如语言翻译服务、语言培训产业、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等。笔者借鉴了国外语言产业的分类方式与产业界定,充分结合我国语言产业业态现状,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语言产业核心含义进行了初步界定,把以语言为材料、内容、处理和加工对象,从事语言文化产品生产或提供语言类服务,以满足市场对语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的产业业态称为语言经济或语言产业。即,语言产业指以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素为对象或核心内容,向市场提供各类语言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不同的语言市场需求的新兴业态[1]。当前海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产业经济领域主要有语言文化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及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艺术创作与传播、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广告创意等。

(二)国外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以欧盟国家为例,其语言经济涵盖的领域主要有翻译、智能翻译系统开发、电话与会议口译设备研发、语言类培训软件开发、字幕和配音服务等。在美国,目前还没有语言产业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以语言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开发与服务发展较为成熟,如语言翻译服务等,而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受历史文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也具有不同特点,其各种特点也会相应地反映到语言经济的发展上。如在英语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教育培训产I以及欧盟地区的语言翻译服务业等。另外,还有近年来新兴的美国电话口译服务业、德国语言会展服务业等。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因为他们拥有着英语文化资源,使其英语培训的对外输出业成为较为重要的经济业态。在欧盟地区,由于其成员国众多,语言种类繁杂,因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与国之间在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都必须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因此语言互译服务较为兴盛,其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90余种。

总之,在欧盟和英语国家,其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会展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服务等,这些行业随着全球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欧盟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其民间交流、区域历史文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语言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应地对语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当前我国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语言创意、会展服务、语言康复服务、语言艺术创作、文字信息处理、翻译服务、语言考试培训、新闻出版、语言能力测试等[3]。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支持,这催生了语言教育培训服务行业,并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之同时语言出版业也发展迅速。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化,语言翻译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语言翻译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量信息的传播应用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字信息处理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主要经济业态涵盖了语音服务、网络搜索、电子排版、文字输出、文字信息识别等领域,而且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也加快了革新步伐,这必将极大丰富语言经济发展领域,推动语言经济和其他经济业态进行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语言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语音信息符号系统。而文化是包括语言、技术、机构、目标、风俗、信仰等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总称。语言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着文明的进步。语言具有工具性,但也是独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它既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另外,有些珍稀的语言文化资源,如区域性地方文艺、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发掘与利用,催生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这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二)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语言经济可理解为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服务、语言内容产业三个领域的产业形态。语言信息处理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对语言相关要素进行开发、传播、翻译、复制、存储等服务的产业形态,如输入法的研制与开发、中文字库的开发、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办公软件开发、文字编辑系统等[4]。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指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提升、语言能力习得等相关服务业态。语言内容产业,指的是对语言内容本身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行业业态,如语言艺术创作、语言创意、翻译服务、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指的是文化管理部门或文化产品生产机构针对市场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资本动作和专业化的分工,向市场提供满足消费者文化认知、文化审美等各类文化需求的市场业态。

按照文化产业分类的相关政策要求,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文化产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两个类别,与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界定分类标准相对照,语言内容类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都属于文化产品生产类别,如语言艺术创造、语言创意、语言出版等。其中翻译服务较为特殊,它与文化产业中的门类并不对应,但是,其可为文化产品传播和生产提供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支持,如自动翻译、同声传译、书籍翻译、字幕翻译等。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重合度不大。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主要是设计和生产与语言相关的识别、传播、复制、存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经营。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涵盖的主要业态是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等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它和语言信息处理的重合度也不大。若对二者关联进行深入研究,如影视制作出版、文字印刷器械等要使用输入法以及文字处理系统等语言产品。语言能力教育培训业态中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教育培训等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是从文化市场消费的角度来衡量,语言能力的教育培训与评价,可相应地满足、开发与刺激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文化产业的生产与供给,也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动力之一。

综上所述,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范畴既有重合,也有前者超出后者的现象,如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语音存储、语言识别等语言技术开发与相应设备的研制生产。语言经济最终的目的是制造和传播语言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经济也可归纳到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范畴。如果从产业内容创新的角度看,语言经济又属于内容产业;如果从生产经营的过程来看,语言产业也是以语言信息为载体的智慧运用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语言经济也可称橹腔鄄业形态。从其创意价值和创新性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又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从不同的角度,语言经济的归属各有不同,这使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状态[5]。

如果从目前文化产业外延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都可与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这体现了语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载体,语言文字作为文化创意的载体和符号,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内容。同时,语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韩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日本动漫等产品,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以及各国发达的语言经济。另外,语言经济的根本支撑点在于语言文化的教育传播。语言经济的发展和语言产业第链条的延伸,离不开语言教育产业,纵观国内外教育活动,他们都以语言教育培训为先导。因此,语言与语言经济是教育与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语言教育产业也属于语言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的关系

学术界认为,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理论和语言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与出发点,体现了必要的学术研究应用价值。如果从归属的范畴来看,语言产业的范围要比语言经济相对较小,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语言经济活动包含着产业化内容,同志也辐射到了经济现象、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另外的领域。但毋庸置疑的是,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都同语言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是用宏观原理和工具来测量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具体性问题,将语言和相关要素当作变量开展系统性研究,如语言产业的GDP贡献率、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等。

三、结语

语言产业的构成部分有的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撑,有的含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有的是拓展文化市场消费的途径。总而言之,语言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有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消费,同时通过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推进文化产品的升级,努力使语言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兼及语言经济贡献度研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6,(3):114-123、

[2] 张晶、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423、

[3]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价值与效益―― 一项针对本族语言的语言经济学研究[C]//第二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论文集,2011、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备课的重要性(精选8篇)
  • 下一篇:梅花开了(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