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1 栏目:写作范文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1

【关键词】价值观 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

一、讲历史故事引入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历史故事对于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作用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不能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它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历史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历史故事可以吸引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历史故事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逐步向他们靠拢,可以从成功或者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历史故事在历史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故事的趣味性和情节性,学生天生都对故事充满了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可以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时间、事件记得清清楚楚,有些学生对《百家讲坛》中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刻骨铭心,有些学生看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历史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是有距离的,给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将那个时代的面貌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投入到故事内容中去,自然可以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印象深刻。其次,历史故事可以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某些抽象晦涩的知识具体化。在历史的学习中,常常会涉及大段大段的历史背景、原因、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很难去理解,只能强背。如果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入历史故事,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有了深刻地理解。

(三)历史故事的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都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点和历史概念的讲解和记忆,把原本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而产生学习的依赖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学生会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精力也可以达到高度集中,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往往会产生创新性的新观点。所以说历史故事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选择历史故事的原则

历史课堂的时间很有限,历史故事不能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说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插入适当的历史故事使其发挥作用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谨慎地选择历史故事。具体说来,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现代社会娱乐中“历史成分”特别多,小说家以历史故事为基础加以丰富的想象创作小说,电视电影戏剧以历史故事为蓝本创作剧本,因此学生透过小说、电视、网络接触到许多虚构的“历史”,这对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历史故事既不同于文学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发挥,更不是电视电影所谓的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历史故事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因此,选择故事要以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真实性是历史故事教学的首要原则。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故事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两点:故事要有情节性,故事要有新鲜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以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从中受到启发。而故事的新鲜感也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再好听的故事听的次数多了也会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新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此外,趣味性原则对教师讲故事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怎样才能将故事讲的绘声绘色,用什么方法叙述故事,运用什么样的语体风格叙述故事,怎样配以恰当的动作表情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的。

(三)针对性原则

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要紧扣中学历史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和课本上的历史知识点相联系,能够对学生理解知识点有所帮助,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不能够偏离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此外,针对性原则还表现在教师所选的历史故事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对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将历史故事引入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如何把历史故事讲好

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只有一个好的历史故事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好的演讲者能够把故事讲好,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方法创新 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促进该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任课老师不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忽视教学方法创新,对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式落后

在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听课、做笔记等方式获取知识。课堂师生互动局限于简单的提问与回答,忽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应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通过任课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多数任课老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任务安排、内容设计、重难点讲解时,围绕任课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展开,忽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制约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课堂教学围绕任课老师开展,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不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忽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料。也不注重将初中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积累历史知识。

4、巩固练习被忽视

课堂上忽视课后练习的训练和讲解,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中,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异同点的对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不仅能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增进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从而更为有效的融入学习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将历史人物和故事搬上讲台。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学习“遵义会议”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的片段,让学生对遵义会议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再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遵义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等,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又如,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通过这种话题的引入,不仅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3

【关键词】岳麓 初中 历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3-02

前言

人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发展催化出了历史,历史是对人类生活发展的最好记录,是一种可贵的文献财富。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先人们的所作所为,反手世事变化,感知世态炎凉,学习历史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我们能够学会真正的评判它,知道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以及是否正确,还有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那么对于初中历史我们有必要认识它的重要性。

一、初中历史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是学生首次接触历史,学习历史文化的科目。里面详细介绍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变化,对中国各个方面做出了细致的阐述,深刻的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只有不断的加深中国历史的学习,才可以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化,使中国发展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初中历史是对中国过去真实的写照并且带有议论性的指出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对与错,对区分是非曲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历史全面的反映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给了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阅读世界。使他们便于更好的感知中国沧桑的年代,体会先人们与众不同的生活。

二、岳麓版初中历史的优势

岳麓版初中历史更加具体的介绍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于在学生面前真实的还原了历史情境,较之其他版本的历史书都要详细。岳麓版初中历史更加以精彩的历史图画博得了学生的广泛喜爱,为学生认知历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画面感。

比如说义和团的起源地点,公车上书参与的人数,谭嗣同的出生年代,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时间等等这些内容岳麓版初中历史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突出了历史的清晰以及完整性,对学生详细的了解历史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同时岳麓版初中历史还插入了多幅立意新颖的图画,为岳麓版初中教材融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三、岳麓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初中历史对学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呢?那么老师起着关键性作用,老师所教的初中历史课堂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历史是主要接受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水平的过程。所以初中历史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初中历史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教课能力,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才可以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初中历史。

四、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对策

1、培养初中生强烈的历史兴趣。

首先,想要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必须要先培养其有良好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兴趣爱好才可以对初中历史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初中历史。

2、锻炼学生的自我鉴定能力,巩固学生培养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念。

学生学习历史,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中国文化等各方面的学习而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历史观念,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有很大的影响。

3、教师需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一种最佳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学生听课是一种被吸引的状态,教他们东西并不是他们自愿的学习,所以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如既往的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甚至是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初中历史。

4、教师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教师是教育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光明前程的职业,所以教师背负着艰巨的使命,而如今社会发展变化莫测,教育更是伴随着高速度的发展节奏,所以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加优越的教学素质,才可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获得成功。

5、学校加大对初中历史的注重程度,在课程安排上和考试安排上对初中历史做出有效的调整。

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学校的具体规章制度,学校只有不断的强化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初中历史在教学科目中的地位,才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在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上做出调整,合理的多一些初中历史课程或者改善考试题目和增加考试次数来使学生的历史水平获得成长。

五、结论

初中历史对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水平有着更加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才可以使初中生具有一个更加优厚的历史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4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研究成果;成果成因;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6-03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所承载的知识,研究其理论成果,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现对其进行综述。本文主要采取类比研究法,即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进行比较分析,更深刻地挖掘出《简编》的个性特征、体现语文科特点等优秀成果。《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之后相继出现了众多本学科同类书目。《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则是其一。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找出本学科的特点,寻找进步方向,更有利于本学科的今后发展。从《史纲》至《简编》经历了十几年之久,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语文科自身特点”的结论。本文对“个性化语言”、“独特的历史分期”以及“实践性强”三大成果进行论述,并试分析个性成果形成的原因。

一、例举研究成果

(一)语言的个性化

《简编》语言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叙述上简洁明了、详略得当;“语文味“的语言频繁出现两方面。

1、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简编》的语言上的简洁,各部分内容的“点到为止”是很容易发现的。尤其是与《史纲》对比分析后,这一特点体现的更加明显。相对于《史纲》的“面面俱到”,《简编》的各部分内容是“缩减版”。犹如《名著导读》。用简洁的话语高度概括各部分内容。例如:同样是介绍《墨子》里的教育思想,《史纲》用了1000多字,而《简编》就用了300多字。对待众所周知的内容一笔带过,对待重点问题则比较详细。如《简编》对黑山北关小学语文教改经验的介绍中,对整个事件发展的介绍几乎没有,而对总结出的经验则介绍的详细。比较而言《史纲》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各阶段、出现背景细致的叙述,对总结的经验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掺杂在各阶段的叙述里。《简编》的叙述更有针对性,将最有营养的“精华”陈列读者面前。

2、语言的“语文味”。《简编》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文味”颇浓。更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如其中每一章下的脉络“轨迹”、“基本内容”、“基本经验”。在《史纲》中则“思想”、“内容”、“方法”。其他书目比较泛滥的时期定名:古代、近代、现代,《简编》在其下标注自身理解即:“前语文”、“始语文”和“今语文”。又如三大历史分期下,还有更多的个性名称,如:言文教育为“潜”语文,古文教育为“准语文”此外还有“初语文”、“续语文”、“新语文”、“泛语文”和“大语文”等个性命名。这些生动的贴切的语言,和《史纲》中严谨的学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科学的历史分期

如果说体例如本书框架骨骼,那么“历史分期”这一部分就是本书“心脏”。什么样的心脏决定全身如何运行循环。同样,本书的“分期”的个性决定了本书整体的个性。这一问题集中在本书的《导论》部分,起到了总领的作用。

1、四个原则。本书博采众长,在“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和“远粗近细”(又名:便利教学)四个原则下进行分期。“自身规律“原则是核心原则,其根本要求是符合本学科自身特点,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史纲》等书目的分期只有古代、近代、现代。这并不十分符合我们语文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教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但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史。因此分期时以语文独立社科为分水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自身个性。也是“注重特征”原则的前提。“社会关联“原则要求分期时,在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中找寻自身特殊性。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特征“原则要求抓住各时期的相对独立性。找到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真正特性。“社会关联”原则是强调共性问题,“自身规律”和“注重特征”原则则是强调本学科的个性问题。“远粗近细“原则是史学里的通用原则。有利于避免产生烦琐哲学倾向,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期的体现。

2、分期比较图。《简编》采取列图表的方式将类似文献综述的广阔内容,简洁清楚地呈现给作者。《简编》对叶苍岑、陈必祥、陈学法、顾黄初、张隆华、曹洪顺、冯守仲几位教育专家分期意见经行综述并且形成比较图。最终分期方法,大方向上仍是以“古代、近代、现代“为线索,在其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独特分期,创意十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其根本方法。这一部分为本书最精彩部分。将语文本学科的“本”体现的淋漓极致。《附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比较》图,以时间为横轴,以本书分期、历史时期、各位教育家的代表书目为纵轴。直观地表达本书的分期理论依据。

无论是分期的原则还是分期的具体方法都是《简编》科学性的体现。

(三)实践性较强

《简编》的第三个成果就是实践性很强。它相对《史纲》这类的详细理论著作而言,其更倾向于总结教学实践并指导教学实践。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出它的实践性:体例上的“教材化”特征;成书过程的实践性。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5

历史当中包含有美的因素是毋庸质疑的:且不说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之美,也不说无数英雄人物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之美,就连人类那自相残杀的战争也能在美的透镜下闪现令人颤栗而又兴奋的悲壮色彩!适当的利用这丰富多彩的历史之美,于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无疑将有很大的帮助。

1、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感知美

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过去性等特点,因此在很多的学生眼中(甚至包括一些教师)都认为:一天到晚寻根究底求教训,一连串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等逻辑认知,学起来非但没有让他们感觉身心受益,反而觉得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问题的另一端却是:对大多数的历史教师或者史学工作者来说,历史没有让他们感觉有压力,反而让他们以此为自己终生的精神家园,学习研究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抛开年龄和学识层次上的差别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是否感觉到了历史的美,是否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作为一种共识,高中历史教育不能把历史课堂变成故事会。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40分钟课堂上,教师按照严密的逻辑法则层层启发,学生则紧张的处于逻辑分析这一单一的思维模式之中,其弊端是:一方面它忽视了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而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学生"心甘情愿"的想接受,是被教师或者考试"逼迫"着接受的;另一方面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使历史失去了其生动形象的一面,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显得微乎其微。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历史学习是一种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感知历史,而对于教师来说要想让学生感知历史,就必须要让自己的课堂美起来,让学生在那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那扑朔迷离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中接受科学的历史知识。

我们不容否定的一个事实就是,相对于教师上历史课,大部分学生更愿意看某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或者电影。原因在于,这些比历史课更美--有更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有更完美的故事情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我们不可能用电影去上每一节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其它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历史的美。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意志行为最深刻的动机,即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行动的。历史的各种美都包含有丰富的情感的。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如果用漫不经心的教态和局外人的心态去理性地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即使分析得再详细,再深刻,学生也不会感受到历史的美;但教师如果把历史中的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中,用饱含激情的语调去抑扬顿挫地表达那不可言状的情感,使其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觉得身临其境并与教师达到共鸣,而在这种共鸣的过程中,学生在享受历史美的同时,必然会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历史知识。

2、历史美的德育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正、情感和信念端正。"对于我们历史教学来说,使学生学会发现或者欣赏历史的美,学生在内化这些历史美的同时心灵受到美的净化,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历史美将是德育中一项不可多得的资源!

2、1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方面,历史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当中,有着无数多的闪现美的光环的历史人和物,而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介绍到西安秦王兵马俑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兵马俑本身的艺术美,更多的是使他们强烈地认识到:曾经我们的民族是如此的强大;当我们讲到《甘石星经》、《九章算术》和四大发明的时候,学生也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曾遥遥领先世界其它国家;当我们饱含激情地展现裕谦、等一些历史人物为了祖国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候,学生除了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外,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民族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插入这些美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2展现历史的悲壮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高枕无忧了。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也不曾比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差多远,但到了近代,中国却严重落伍于世界,中国曾被西方侵略者蹂躏了一个多世纪!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在不影响正常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应该尽量详细地展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和悲壮美,使学生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时刻铭记历史所赋予自己的责任,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

2、3借鉴历史的美,创造美的人生。历史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历史学科的设立最终目的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更好地活着。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巨大画面上,我们随时都能发现美的人和他们给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场景。陶渊明以超凡脱俗、远离社会尘嚣、淡薄名利的隐士生活为美;马克思以生活在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美;以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生活之美……课堂中有选择的对这些美的人加以描述,潜移默化中将有利于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生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美的生活。

总之,对于历史美,教师不应该忽视它的存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减少一些逻辑认知的时间,把历史的各种美还原给学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历史的知识点,更有利于推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试卷评讲 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4-01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高中历史教师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又能通过历史试卷更为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上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因为教师在制作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的课件时,未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误区

1、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通篇讲述

当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时,通常会对高中历史试卷的所有题型从头到尾地进行讲解,这种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评讲方式,一方面会大大地延长教师的试卷评讲时间,造成课时的浪费;另一方面,毫无重点的评讲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无法耐心听讲,甚至厌烦听讲,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2、 仅仅核对历史试卷的答案,不进行详细讲解

当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为了节约课时,通常在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仅仅核对历史试卷的答案,而不对试卷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是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中的一种误区。教师不对试卷进行讲解,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以及这个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这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的查漏补缺。

3、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重点评讲

对高中历史试卷进行重点评讲,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挑出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的试题进行评讲。这种评讲方法比其他两种方式要好,但是也存在缺点。教师在进行评讲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是就题论题,学生不能触类旁通。

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策略

为了能够提高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试卷评价时,应该采取以下评讲策略:

第一,在进行试卷评讲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先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记载。在对学生试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掌握学生那些题目错误率比较高、在这些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中学生的答题倾向。通过对学生试卷的提前分析,教师能够清楚了解学生对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由此,教师在进行评讲时,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评讲效率。

第二,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时,高中历史教师不能就题论题,应该注重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讲解。例如,选择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原因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以及复合型选择题),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应该根据题型的不同进行解题方法的讲解。同时,教师还要在试卷评讲时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向学生讲授审题技巧。

第三,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平和。当历史成绩出来之后,如果班级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教师不应该立即批评学生,必须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对于成绩比较高的历史试卷,教师也及时提出表扬,并以此为范本,让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对于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历史试卷,教师不应该立即对其提出批评,应该耐心地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到越挫越勇,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试卷的评讲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多交流。例如,在进行历史试卷的评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并对他人的试卷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号召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对于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

三、结语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上,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注重高中历史试卷的评讲策略,避免高中历史试卷评讲中的几个误区,以提高历史试卷的评讲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尚海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试卷特点及复习策略[J]、沧州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2] 孙艳香、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

育),2010(02)、

[3] 章银杰,刘松柏、高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

2013(02)、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7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作用

历史故事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一块瑰宝。历史故事或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或以其扑朔迷离的因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或以其据史为证的内容捕获着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对历史的强烈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也想通过历史故事来了解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味讲解各种历史知识点,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死板地记忆各种历史知识点,学生学得枯燥无味。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否将各种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这种设想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浅显论述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历史故事,课堂有效导入的“导火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导入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充分运用这些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导入新课。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元为例,在教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姜太公钓鱼”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故事大致内容如下:姜太公,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在溪边钓鱼时用直钩且不挂鱼食,要让愿意上钩的鱼自己上钩……最终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学生在聆听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被自然而然激发了。历史故事成为课堂有效导入的“导火索”。

二、历史故事,加深学生记忆的“印象谷”

历史学习需要识记大量的时间、事件、人物以及地点等。如果让学生死板地去记忆这些历史知识点,学生记起来费时,忘起来飞逝。那么,如何让学生清晰、牢固而又容易地记住这些历史知识点呢?利用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记起来飞快,忘起来缓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相关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迅速记住历史知识点。以高中历史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单元为例,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课时“全民族的战争”这一知识点,教师通过“对牛弹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实际状况。在一次国共谈判中,代表说:“跟共产党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机敏睿智的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对,牛―弹―琴”……在趣味盎然的历史故事中,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点变成故事的重要情节,学生不知不觉记住了这些历史知识点。历史故事成为加深学生记忆的“印象谷”。

三、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由于缺少对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学生会对许多历史内容难以理解,形成了好多历史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也逐渐成为众多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历史故事内容丰富,意味深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有时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就可以详细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迅速突破历史教学难点。还以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个单元为例,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商鞅变法”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背景。故事内容大致如下: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崛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包罗万象的历史故事中,学生从中深切感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润物细无声地化解了历史教学的难点。历史故事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教学,让历史故事成为课堂有效导入的“导火索”;教师可以利用趣味盎然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点,让历史故事成为加深学生记忆的“印象谷”;教师可以利用包罗万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详细了解复杂的历史背景,让历史故事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简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各种作用,让历史故事成为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加速器”。

参考文献:

[1]张敏、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5(19)、

高中历史详细知识点篇8

物的强大动力。

实践经验证明,中学历史教师在其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若能牢牢抓住情感这一核心,精心创设灵活多样的适用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以情境激发兴趣,以兴趣入情入境,情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融情境于教材,引教材入情境,达到教材与情境一体的境界。情境既可以激情入境,又能调兴助教,兴趣是动力之源,动力是成功之本。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兴趣的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情境,进而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实质。所以,情不离趣,情趣合一。

中学历史教学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材内容灵活采用。

一、创设文化情境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过去。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历史精华,摒弃历史糟粕,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的历史,绘写光辉伟大的历史新篇章。为此,在教《中国古代史》时,教授关于秦代兵马俑、巧夺天工的百鸟羽毛织锦、唐代花鸟纹锦、高超的防腐绝妙技术处理下的二千一百年后仍然完好的汉代马王堆墓女尸、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的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史实时,教师就应以高度评价来创设一种为祖国的辉煌文明历史而高度自豪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经受感染,产生激情,生发兴趣。

二、创设奋发图强情境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很不光彩的屈辱史。中学历史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则应紧扣教材内容详析中国在当时为什么遭受帝国主义的凌辱的内外原因,努力创设出一种能让学生产生奋发图强的情境,深深地感受到贫穷则懦弱,懦弱则受欺的道理,从而产生一种决心为富民强国而奋斗的激情。

三、创设励志情境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奋发向上,艰苦奋斗,逐步兴旺发达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历史内容时,应详细教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斗争历史史实,以此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的情感和发扬革命传统的精神。应更详细地教授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史料,以此创设出一种激昂奋进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激昂奋进的情境之中,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革命道路曲折坎坷,改革开放是唯一的强国之路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深刻意义,从而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的不断强大发奋学习的情感。

四、创设趣味性情境

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紧扣教学内容,精巧得当地引用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诗章、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电影情节、戏剧人物等具有文学色彩的内容,辅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艺术语言进行绘声绘色地阐述,使历史人物和事件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将学生引进美好文史融合的情境之中,进入形象思维,引发浓厚的兴趣,领悟知识信息,获得知识和道理。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节能减排技术(精选8篇)
  • 下一篇:高考突发安全事故处理预案2023年(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