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2 栏目:写作范文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1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措施

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内涵分析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是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为有效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行为而建立的相关的规范约束机制。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资金收治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公民应有的权益,更好地推动社会稳定和和谐。目前国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渐成体系,它的出台主要是参考了国家相关的法律,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以及预算法等,以此为基础确定的基本内容。总结上分析,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的生成主要体现了以下基本内容:一是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及时足额依法收集,并定期按程序发放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二是需要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有效控制,及时动态反映收支情况。三是要不断完善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按照财务管理政策规范和要求来对社会保险基金加强日常管理和财务监督,实现保值增值,更好地提高社会保险基金保障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行业规范等做好基金的收集、调拨、使用、监管,通过运用财务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财务核算分析,加强预算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有序使用,同时要建立专门的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账户,确保专款专用,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新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险基金应用的功能。

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与风险防控的意义探析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对参与社会保险的认识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参与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保险基金额度,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保险基金的生成和利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建立针对性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风险防控,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保值增值,按照程序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划拨和分配使用,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做好风险防控,可以有效规避基金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或者隐患,提高资金保障水平,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在合理的预期范围内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运营多元化模式探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基金增值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保障和服务价值。

三、当前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运营方面,虽然运行比较流畅,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功能正常发挥,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也应当进一步进行规范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防范各种潜在风险,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随着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预算法等政策的调整,对于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而言也应当主动根据政策的变化来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制度执行的规范性,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应有的价值。目前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关于社会保险欠缴费问题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尚没有形成制度规范,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要求会计记账应用的是借贷记账法和收付实现制,这种模式可以及时直观的反映番茄概念社会保险基金的现金流量情况,也便于进行操作,但是这种核算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漏洞,比如针对社会保险基金欠缴费问题,会计核算体系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针对欠缴费用问题进行单独核算和全面体现,更好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成为一个难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欠缴费用,这样容易引发财务漏洞,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在财务报表中债权债务和账务记录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利于保证财务管理收支的规范性。这也是目前会计核算体系和监督工作中应当重点加强和防范的重要方面。(二)个人账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人账户是社会保险基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参保人而言,希望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分配、收支等情况,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全面地掌握,将会影响投保人的积极性,在个人账户管理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参保人而言,不能全面地了解上述内容,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分支方面,诸如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会失业保险等,目前现有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中对参保人如何享有相关的权益等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参保人如何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有没有权利进行管理等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此外参保人由于对个人社会保险基金账户不能进行有序管理,在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情况,直接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利于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对参保人如何依法维护和管理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减少矛盾和冲突。(三)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目前虽然国家针对社会保险缴纳提出了强制性的规定要求,但是对于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标准没有做出统一的规范,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在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方面往往是按照最低的规定缴费基数进行缴纳,员工对社会保险缴纳方面政策缺乏深入的研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加上一些企业在社会保险缴纳方面不及时、没有实现足额缴纳等,从而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核算和统计难度,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标准,不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有序管理,影响了财务效能的发挥和参保人的权益体现。(四)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足。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才能避免发生挪用、乱用等情况,但是目前现有的会计监督职能不够完善,部门职责权限分配不明确,没有形成完善的统一的监督管理合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涉及的权责部门比较多,难以形成有力监管格局,增加了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资金的保值增值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可靠的运营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收益和回报率问题日益凸显。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2

[关键词] 财务风险;风险防控;风险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0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10- 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面临着严重挑战。财务风险就是企业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掌握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防范未知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竞争的大环境中赢得先机,从而实现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以下就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和建议。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1 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成因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借助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的发展,获得巨大的效益。与之相反,一个内部结构不合理,人才体系结构失调,财务管理不规范,运作形式不符合市场发展形势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而由企业内部团队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运行出现问题也是财务风险频发的原因之一,以上这些不利的因素如不能及时避免,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违约运营出现问题。所以企业财务风险也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形势不断优化其运行机制,如果不能紧跟形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就会遇到困难,企业内部不能很好规划财政的分配,各部门运行机制不会相互协调,没有有效的控制资金走向的监督部门,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造成资金的监管不严,审计不到位,企业资产流动性差,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的规划不合理,权责不分最终使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混乱,资金流动不畅,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也是防控企业财务风险的着力点。

1、2 企业财务风险外部成因

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在市场中拥有的竞争优势与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但因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在运营时要随时把握市场动态,关注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运营也要符合客观市场经济形势与发展规律,企业在制订相关的发展规划和财务计划时要确认准备资金是否充足,是否能根据市场的诸多可变因素做出相应的准备,并能跟进政府部门的政策变化和导向,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有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逐渐由于不能满足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群众需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合理地跟随市场步伐定位企业发展脚步,最终导致企业库存积压、销售受阻、资金链断裂,出现严重的经营危机和财务风险,最严重的甚至可能面临被收购和破产的命运。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等原因,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受汇率的影响,在有外汇收入和支出的企业的财务,会承担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汇率带来的财务风险可能会更多,这就要求企业认真关注时事动态对各国的金融政策的影响,做到随机应变。在一些地区,地区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也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2 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

2、1 企业生产能力下降

企业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企业本身的生产链条,深化深加工技术,与其他企业进行融资,这些都会使企业本身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在一个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初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规划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及时拯救企业财务所遇到问题,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可能造成原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成品的产出,导致其企业的生产能力下降。

2、2 企业运营出现危机

企业出现生产能力下降是经营危机的初期,在初期阶段如果企业没有控制财务危机,伴随其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其经营出现问题,当资金链条出现断裂时,企业自身的财务运作无法正常协调或者财务部门没有能力为企业生产补充更多的资金,企业就会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其他一些合作伙伴也会对当前企业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估,评估该企业是否在注资后就能转危为安,并使注资企业能从中谋取利益。如果发现继续提供资金或者原材料源也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时,其企业的合作伙伴就会放弃与其继续合作,这时的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危机。

2、3 企业面临破产威胁

面临经营危机的企业,在无法调集更多资金,调节生产模式,改革企业财务制度,以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窘境时,等待其的结果就是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威胁。当企业被收购时企业就需要进一步整改,新的注资企业会重新调整企业生产方式,重新设立岗位和选择人员。一旦企业无法被收购,等待企业的命运就是破产,宣告破产的企业会有银行接受进行拍卖或者产业调整。这样,一个企业就会因为内部资金协调不力,不能很好地制订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不能够适应广阔的市场环境,使企业本身陷入财务风险的泥潭,最终被市场淘汰。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与管理

3、1 加强内部流动资金监控

对于企业来讲,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在深陷财务风险时扭转局势而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财政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财务风险防控这一理念深入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时刻谨记制订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与企业发展机关的各方面的问题,关注企业产品的市场形势和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是否有影响,而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或发展做适当的调整,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首先是确保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就有很长时间的缓冲,就可以重新进行企业的资产评估,对企业财政调整做出相关的规划,使企业摆脱财政风险的困境。

在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的前提下,加强内部的流动资金监控,对于应用于各种项目的资金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限额,做好项目策划书,预测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当一个项目出现问题时,不要盲目地向该项目注入大量的资金,一定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确定注入资金的必要性,同时要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不受干扰。这样就能很好地预测企业发展所遇到的财务风险,采取措施解决掉这些问题,使企业在竞争之中获得最大利润。

3、2 调整生产模式和资产管理

如何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良好的竞争优势,获得高效的经济效益。规范化的生产模式和正确的企业资产管理是其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使财务人员将预防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放到首位,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督财务在实际应用的效果,严格管控资金流动与应用,定期核算财务的流通,以保证企业财务体系的健康运行。

同时在企业进行经营时要落实一系列的优化调节措施,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重组,在进行产业拓展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计划评估与预测,以防止产业链条过长给企业带来压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企业进行联合,构成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对抗项目进行时其他不利条件带来的冲击的能力。制定详细的财务审核流程,加强对每一阶段的资金流向控制,总结经验。构建和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财政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财务能够有序健康发展,确保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资金在市场资本环境中流动可能面对的风险,使企业充分适应社会发展浪潮。

3、3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迎接挑战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迎接来自市场变化的诸多挑战,把握市场走向和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了解竞争对手的生产动向,完善企业自身产业结构,防控企业财政危机,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完善企业产品销售网络,加强企业产业链条强度,不要一味追求企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要确保在延伸企业链条时资金准备的充足,使企业产品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要充分加强在所要经营的项目前后所要面临的风险,并事先做好防范应急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追求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紧跟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步伐。这样的企业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收获利润。

4 结 语

对于如今市场浪潮中的众多企业,要在竞争之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模式,创建自己的品牌,优化人才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资金有合理的规划,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组织,强化财务预算,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只有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才会在竞争之中占得优势,才能让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永满、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控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

[2] 林新梅、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管理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3)、

[3] 关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4] 马晓玲、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

[5] 周炼军,王璐、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1(8)、

[6] 晏丽军、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J]、 中国外资,2013(15)、

[7] 吴晓峰,岳国庆,呼延文娟、浅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识与防控[J]、经营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3

(一)有利于促进基层央行全面履职。加强风险防控管理,通过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方法,对基层央行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敏感点和监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监控、有效管理和主动预防,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防范权力行使过程中产生的腐败问题,防止公共权力滥用,杜绝各类风险和案件的发生,提高基层央行履职水平。

(二)有利于加强基层央行干部管理。随着央行改革的持续深化,如何管理和引导干部,促使干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不仅是基层央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展风险防控管理, 强化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监督问责体系,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实现预防腐败的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使风险防控机制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隔离腐败行为的防火墙。

(三)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通过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针对各项业务的职责设定、流程设计、制度建设、权力配置等,把反腐倡廉的措施渗透到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可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

二、基层央行开展风险防控管理的实践:以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为例

(一)机制建设层面:全面建立大监督工作机制。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下称漳州中支)积极拓展监管思路,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探索建立大监督工作机制,成立内部监督工作委员会作为大监督管理的领导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报告制度、问责制度、奖惩制度等四项工作制度,确保大监督管理到位。

(二)风险防控层面:合力探索风险防控新方法

一是创新网格化管理,提升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水平。将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在人行东山县支行开展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网格化管理试点。在全行范围内确定支行党组、股室、员工三级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网格管理机制, 共划分为1 个一级网格,4个二级网格和30个三级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责任田。采取格定人、人定责的方式,对每位员工的岗位风险点及风险等级、防范措施进行全面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汇编网格管理图,进一步明晰各个网格责任人、每位员工的责任。同时,通过股室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分管行领导、纪检监察部门形成分层次的监督检查形式,促进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以内审转型为契机,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近年来,漳州中支针对履职环境、履职重点变化带来的风险管理要求,在理念和实务层面不断提高与业务风险管理的同步性,增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如以内控风险为主线,扎实开展发行基金安全审计、发行库风险管理专项审计等。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及时了解管理层对既有业务和创新业务的风险关注点、包容度,有针对性地规划审计项目,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配置于风险更高的领域。

(三)风险评估层面:整合资源开展业务风险评估工作

一是探索制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实现风险管控可量化。漳州中支通过探索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及其效果评估机制,制定《漳州市中心支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及其效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设计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建设、宣传教育与培训、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风险点管理、风险预警处置、风险监督管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管理等七大评估指标,并通过中支、县支行部门自评估、县支行单位自评估、中支组织对县支行和机关科室现场考核评估、综合性考核评估,细化考评方法和程序。同时,强化成果的应用和责任追究,将综合性考核评估结果向人事、内审等内部管理部门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强化责任追究。

二是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基层央行业务领域风险评估工作。坚持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将风险理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2015年,在对人民银行业务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组织对中支业务部门及辖区县级支行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共涉及24项职能98项业务领域。此次风险评估采用专家法,运用内审部门评估人员剩余风险评估模型,在中支各部门风险自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各风险类别的权重,结合加权平均法,计算出98项固有风险、剩余风险、调整后的剩余风险级别,形成中支级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基期数据。同时,指导县支行开展本级风险评估工作,上报评估结果,初步构建起全辖人民银行系统的风险概图,实现高风险业务或部门优先审计、管理存在风险的单位重点审计、重要岗位人员强制审计等目标。此外,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定期进行监控和自评估。围绕人、财、物等重大事项,深入查找和分析岗位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漏洞,建立和梳理各项基本制度与操作流程;有效运用各项监控措施,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形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动态机制。

三、基层央行开展风险防控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和员工对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持无用论,认为目前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各项规定也很健全,没有必要再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加上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将排查岗位风险视为额外负担;二是持无关论,认为风险防控是领导干部和权力岗位的事,自己有职无权,不存在廉政风险;三是持抵触论,认为排查风险点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将风险点晒出来,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四是持形式论,认为风险防控工作多为口头监督和形式主义,随便敷衍了事即可。

(二)员工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风险防控管理要求。纪检与内审部门作为基层央行加强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普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风险防控成效等问题。一是人员老龄化、结构断层现象严重,以内审人员为例,2015年漳州中支辖区共有15名内审人员,平均年龄47周岁,45岁以下仅2人,占13、33%;二是相关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强,与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发展需要尚有一定差距; 三是兼岗人员偏多, 县支行纪检与内审部门人员均是兼岗,且多为一人顶数岗。

(三)制度建设未成体系,资源整合性较低。一是制度资源不成体系。近年来,基层央行监督职能部门虽然构建立起了一系列涵盖基层央行人、财、物的监督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多由各监督部门独立制定,未形成体系,相互间缺乏衔接性。二是人力资源缺乏整合。目前,基层央行虽已建立一支监督干部队伍,但这些监督人员分散于多个监督部门,难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三是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各监督部门对监督信息多实施封闭式管理,通常仅在领导、监督部门和被监督部门之间传递,致使监督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共享和有效利用。

(四)风险防控力度不够,影响风险防控成效。一是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条线管理有待加强。上级行对口条线部门未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对下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下级行对应部门的指导监督较少,容易出现关心少、过问少、考核少等情况。二是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影响风险防控效果。基层央行内审机构作为单位内设职能部门,工作受同级管理层支配,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和同事情面因素制约。当审计部门查出的违规问题牵涉本单位利益或其他部门工作业绩时,内审部门迫于种种压力,往往难以客观、公正地对实际状况做出评价,致使同级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失去监督的有效性,留下安全隐患。三是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对查出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处罚机制,大多情况下只能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性与建议。当被审单位出现不配合整改的现象时,也只能在后续审计中作出整改不力的结论,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五)业务风险防控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内部监督工作模式受到较大冲击,推行内部监督信息化已成为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从当前实际运用看,内部监督的信息技术手段落后,基层央行对业务系统的审计多采取手工形式,检查的重点仅停留在制度层面,风险洞察水平较低,审计质量备受影响。换言之, 与业务系统电子化应用相比, 审计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问题, 无法满足对业务系统运行进行可靠性、保密性、连续性、完整性风险评估的要求,内审部门对风险的监控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四、基层央行完善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地自觉性。一要坚持定期研究部署制度。把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作为党委(党组)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专题会议的重要内容,常汇报、常分析、常部署。二要加大下查一级的力度。坚持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加大下查一级力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风险防控管理职责。三要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风险防控教育长效机制,让广大员工时刻意识到风险,自觉照章办事,坚决杜绝风险的发生。

(二)合理配置人员,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抓好基层央行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保障,纪检和内审部门队伍素质更是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对此,一要进行人员调配与整合,把一批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纳入纪检监察内审队伍,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自身的业务理论和专业技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风险防控管理的实践。二要建立共享机制。结合风险防控实务,与业务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强化对业务知识和实务的培训,加大对风险防控人员的专业培养,有效提高风险防控人员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三)整合审计与纪检监察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一要整合人力资源,实现审纪联动。实践中,当审计部门与纪检部门存在客体交叉、违纪交错等情况时,可要求调动纪检人员,合理开展审计工作。同样,纪检部门在开展经济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也可要求审计人员发挥其财会知识娴熟、查账经验丰富等优势,给予案件侦查支持。二要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监督目标和重点的有机统一。审计与纪检监察机关应着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如,在信访举报案件中,纪检部门可于审前提供案件初核中的相关信息,审计机关于审后提供相关审计结果判断,充分实现两部门的有效协作。同时,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应事先征求纪检部门的意见,将审计点置于群众关注的重点部门及资金使用等方面,突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则通过主动收集审计成果,形成重点纪检监察目标的精确定位。三要整合成果资源,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标本兼治。纪检部门与审计部门联手开展成果资源的整合利用, 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完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提高基层央行反腐倡廉工作的权威性, 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4

一、基层央行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措施。以往基层央行经济案件的发生就是内控管理不利,导致风险加剧而引发的后果。只有加强内控建设、降低金融风险,才能有效控制案件的发生。目前基层央行内控制度执行及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思想非常活跃,其价值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容易发生动摇,因此,加强职工思想内控教育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一些基层行领导重业务、轻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一是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使职工思想内控和防范工作成为薄弱环节,职工教育达不到强根固本的效果。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实效性。教育手段与实际脱节,触及不到职工的灵魂,使职工法制观念淡化,一些思想意志薄弱、道德基础差的人员在金钱和物欲的诱惑下,产生犯罪动机,加大案件发生的可能。三是教育形式简单。多数单位还停留在传统灌输教育的方法上,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2、监督不利,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从基层单位金融案件的发生过程看,在内控制度管理执行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漏洞。一是规章制度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各项制度应有尽有,本上、墙上随处可见,但是,执行起来却很难,使一些制度落实不到位。二是监督管理不利。没有设立敢于负责、监管有力的监管队伍,使有些监管环节断层。三是执行业务操作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自人总行对金融机构内控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后,基层央行内控制度日趋完善和严密,但是,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会计业务处理上,重要业务处理的关键环节缺乏必要的监控和牵制。整个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不够严密,存在一手清现象;相互监督、交叉复核的规定得不到真正落实。印、押、证分管没有制约;给司机作案的人带来机会。

3、处罚软弱,没有显现法律的巍然。合理的处罚手段是规范基层业务经营行为和员工工作行为的基本前提,是保证国家金融政策和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可目前处罚不力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是处罚力度不够。在处罚过程中,一些领导讲面子、不讲政策,讲感情、不讲原则,使政策和法规大打折扣。由于处罚不力,使职工业务差错屡查不禁、同一问题重复违规的现象严重,给案件风险埋下了隐患。二是重经济、轻行政处罚的现象较多。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出多大的事也丢不了官,至此思想麻痹,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案件发生的必然。

二、基层央行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应采取的对策

基层央行控制案件发生,必须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防范经营风险和责任事故发生。

1、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管理最终要通过人来实现。一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思想教育。使业务工作和职工教育同步运行,彻底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常抓不懈,建设思想意志坚强的职工队伍,从思想这个源头上控制住内部案件发生的可能。二是切实加强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选择在押服刑人员对员工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触动职工心灵。三是改变传统的灌输方法,实行主人翁教育。采取问卷调查、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使职工身感主人的自豪。设立行长接待日,开展谈心活动,推动思想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5

关键词:内控管理;风险防范;有效措施

1、企业在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面临的外在环境和财务风险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在落实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工作时,企业的具体举措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总体而言,当前企业在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上的建设效率和质量都是不尽人意的。为了更好地展开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我们首先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1、1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和风险意识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过度的关注了外部市场,而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及治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仅仅将眼光局限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忽视了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潜在效益。

首先,企业应大力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影响力,使每个员工充分认识到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采取临时措施,种种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以及错误的做法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积极作用的发挥。其次,只有计划是不行的,落实到实处才是硬道理,为了落实控制制度,企业必须制定详尽完善的后期工作检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进行奖励与惩罚,排除可能存在的制度建设障碍,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企业各项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流于“形式化”

从现实情况看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不完善。一方面,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缺乏战略性的视角,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和对风险评估的误差和失精,使得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往往将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经济利益的成果作为主要的目标和方向,使得企业在没有充分判断和认识外部环境的时候,过于激进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组织结构的不健全以及相关执行人员的不重视,使得内控管理的执行流于“形式化”,这也就直接导致企业的内部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和不全面,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和作用,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1、3监督与监管机制不完善,上级管理层内控管理意识和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完善的、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具体说来,许多规章制度在初步建立后,企业并没有对这些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充分的分析和调查,使整个内控制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障。而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上层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和成为风险防范意识十分薄弱,作为上级领导,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欠缺,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制度监管上的缺失和不足,进而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

1、4企业盲目扩张与筹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企业因为日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规划而承担着不可避免的财务分析。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盲目的扩张和融资。然而,企业在融资之前却缺乏深入、全面、客观的调查和了解,使得企业无法对融资的成效做出严谨和精确的分析和预测,导致企业选择不合理、不科学的筹资组合。使企业不仅不能增加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反而会因为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战略规划带来致命的冲击和破坏。

2、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有效措施

2、1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而引发风险,是企业风险产生的一项主要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资本的引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销售产品时大量采用赊销方式,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迅速增加。同时,企业为了扩大销路,赊销时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不够细致,甚至缺少信用调查,盲目赊销,缺乏控制,造成应收账款失控。上述行为的产生直接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等相关人员缺少风险意识所造成,风险意识的淡薄,直接使企业面对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或者形成大量坏账、呆账的局面,置身于收款风险之中。

2、2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监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系统

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一定要抓好控制的重点环节,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这些重点环节包括企业的投资活动、预算管理活动和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控制。首先,企业对于投资的管理要慎之又慎,投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远发展,对于投资环节的强化要重视投资细节的掌控,投资决策环节的步骤严谨和对于投资远景的考察;然后,企业要重视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年度资金收支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要早做考虑,早着手,多准备,强调预算的有效执行,强化预算执行反馈机制,将预算执行考核做到实处,切实做到全面预算;最后,做好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命脉,保证资金链的稳定便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的有效良方。

2、3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和预测,加强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通过风险分析,了解风险的重要性水平,针对不同风险级次,分别选择应对策略。

2、3、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某项业务或事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并且风险发生的不利后果很严重,企业主动放弃或停止该活动,从而避免损失的一种最彻底的措施,企业在选择风险规避策略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①风险规避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②风险规避的成本和效益。③风险规避是否导致产生新的风险。

2、3、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策略是风险应对策略中最为积极和常见的方法。①风险预防。风险预防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潜在损失的目的。②风险抑制。风险抑制是指企业针对不愿完全规避又无法顺利转移的风险,采种控制技术和方法来减少风险事故发生后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通常于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就已经设计完成,但这一策略是在风险事故后才能发挥作用。

2、3、3风险分担。风险分担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其他方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分担常见的方法有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

2、3、险承受。风险承受是指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①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无意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可以采用风险承受策略。②对于一些与企业发展战略或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风险,如果采用其他风险应对策略的成本过高,企业将被迫采用风险承受的应对策略。

2、3、5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调整。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业务拓展情况、整体风险承受度等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在权衡成本效益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在选择或调整风险应对策略时应当采用风险组合观。风险组合观要求企业在管理风险时应当着眼于企业整体层面,致力于将风险控制在总体风险承受度范围之内。

综上,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除了在制度、监管机制、财务风险预测上加大建设和投入,管理层和职工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措施,推动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事业的新发展、新飞跃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单位:沈阳铁道不动产运营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6

事业单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改革的时候,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事业单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改善时,主要是对预算经费支出结构进行完善,从而有效的缓解预算经费之间相互挤占的矛盾。随着预算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管,这就使得有些事业单位一味的注重预算的执行进度,而忽视对各项支出细节的把关,发生违规资金,导致了违规支出风险的存在。

(二)财务核算风险

为 了不断的适合社会的发展变化,会计制度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受各种原因的限制,不知道从何做起,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核算失误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财务核算风险的产生。

(三)人员道德风险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如何,对其财务管理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还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拔方法,对于财人员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在财务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存在很大的。

二、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

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事业单位是在政府的授权下成立的,政府对其帮助很大,导致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不强;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又渴望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计后果的开展投资,导致各个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强,因此在风险的控制上也没有加以重视,无论是国家,还是事业单位内部,都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而且在工作绩效考核方面也做的不够好,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极为低下。除此之外,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以及归属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就事业单位而言,虽制定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未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完善,常与实际脱节,在财政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盲点,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尤其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将会助长个人独断现象的发生,导致资金的大量浪费,在加重事业单位的债务负担的同时,导致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极为重要。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我们在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养的时候,可以将岗位责任、职业道德教育、自身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进行。除此之外,对风险管理进行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让财务人员掌握财务风险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具体方法而言,主要如下:第一,加强风险识别能力的培养,是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各种财务风险,将损失减到最小;第二,加强风险检测能力的培养,帮助财务人员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检测;第三,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风险一旦发生,财务人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控制。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财务预算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对预算执行比例指标进行规定,大大提升自己的使用效率,使财政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具有方法有:按年制定资金预算报表、按月制定资金执行报表;根据资金预算报表中的相关内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每年的资金都要进行合理的预算;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一个资金管理中心,;对于资金的编制,一定要科学合理,充分发挥每一笔资金的作用,使财务资金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进行循环。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

对于违规资金的使用,一定要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单位内部,挑选优秀的财务人员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其具体功用为:对事业单位中的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对于财务管理活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在资金、资产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制度,也要进行监督和管理。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提升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

(四)加强财务风险的防控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7

关键词:代建管理工作 政府投资项目 风险防控

当前,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杜绝腐败行为的出现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对于政府而言,廉政之风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着政府能否以我党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还与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风气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为此,政府工作人员不仅需要重视廉政工作的实施,还需要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分析

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点在于能够准确的找出风险的节点,本文将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对风险节点张开分析,如:

(一)在组织招标阶段存在的风险节点

首先,在组织招标或者委托等方式对勘察、设计以及招标单位等进行选择的时候,招标文件中的设置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些限制性条款或者倾向性条款风险;在组织招标工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在程序操作中出现不严格按照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风险,换言之存在着倾向预定单位中标风险。

其次,以组织招标或者委托方式选择施工与监理单位期间,在招标机构中可能出现编制施工、监理招标在文件中设置内容的问题,存在预定单位的风险,这与苟超在《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防控的研究》一文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另外,在相应的把关环节中,也极有可能出现把关不严格等问题,存在着授意招标机构不法手段预定投标人中标的风险。

(二)在设计预算阶段中存在的风险节点

设计阶段也有一些风险存在,如可能存在对设计单位执行设计任务书把关不严格的风险,使得设计文件存在着低质量的风险,致使在施工中施工图纸和实际分离,给工程造价的增加带来压力。

另外,在组织施工图预算编制环节中,所提交的预算书存在着没有严格审查的问题,导致出现高估冒算与漏项少算等方面的风险,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压力。

(三)在施工管理阶段中存在的风险节点

在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一些其他管理人员管理部到位的风险;也有可能出现对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监督不到位的风险;另外,也有可能在管理中存在着对项目非法转包与分包监督不严的风险;项目管理服务中,可能存在着协调解决建设问题,工作效率低等风险;在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工作过程中,存在着没有及时签证的问题,致使签证出现了失真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中可能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风险。

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要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来保证廉政风险控制能够有效的实施。在这过程中,需要与我国的省、市等相关廉洁从政各项相关规定以及相关法律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全方位的进行制度管理与设计,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与健全,确保项目代建的全程工作都能够在实施中拥有制度的支撑,并且在制度制约之下有效完成廉政风险控制工作。

其次,对重点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资控制环节风险节点防控工作力度,加大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工作的实施力度,确保所选的方案最为经济、最具有合理性,将漏洞从源头上堵截,避免出现阻碍廉政风险元素的出现。另外,还需要加强资金管理环节风险节点防控工作,对资金拨付环节加强管理,健全财务预算、计算等审定与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并且全面实施相应制度,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问题。

最后,需要将防控责任真正的落实。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单位实施代建管理廉政风险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建立防控领导小组的方式,明确领导人的职责,并分配各项任务,实施廉政风险控制工作,完善各个环节的控制活动与控制制度,确保在各个环节中防控责任制度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将政府廉政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保障政府反腐风气,统一廉政建设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意愿为主实施工作,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政府的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是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措施,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廉政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中常常存在着一些腐败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政府风气,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形象带来了损坏。因此,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控制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廉政风险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苟超、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廉政风险防控的研究[J]、招标与投标,2014,(10):22-23

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篇8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金融信托和外经外贸等多行业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铁企业的经营范围广,涉及财务工作内容和范围就更加复杂,在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上就更加需要提高质量与效率,才能减少或避免企业因发生税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

1 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1、1税务风险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对于中铁企业而言,每个行业的每个运营阶段都涉及到纳税问题,尤其是不同行业的纳税标准问题,一旦出现错误就形成税务风险,无论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无意错误还是企业故意出现错误,都会对企业的名誉和形象造成破坏。因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明确各个行业的税费标准,要针对企业经营的项目进行纳税申报,明确企业相关税种和纳税依据,要求企业的管理层熟练掌握我国基本税制,树立依法纳税、科学管理税务、严格防控税务风险的管理管理。

1、2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中铁企业经营范围广、员工数量多,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控制机制,那么在税务风险管理和防控中就会感到更加棘手,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避免税务风险发生,并能够正确引导企业积极纳税。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起到防弊纠错的作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行和可靠性,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纳税依据,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防控水平;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起到保证企业经营效率的作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促进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科学发展。

1、3税务风险管理与成本的关系

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都是需要经济成本的,是需要企?I从经营成本中抽出一部分用于制定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方案设计与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防控方案的设计要以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为前提,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则。

2 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2、1组织框架

对于中铁企业而言,由于经营的项目种类多,因此对不同项目的税务风险管理程度要进行严格的划分,由企业管理层牵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受监事会监督,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而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又被分为税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同时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监控组和战略组,通过分工明确的工作分配,明确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实现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

2、2税务风险管理流程

大型企业要想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第一、制定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计划,将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工作内容和职责明确提到书面上,提高每个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要明确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环境和风险类型,要对企业税务风险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进行分类,为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要对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估算企业发生税务风险后可能遭受的损失大小和概率,将税务风险进行量化处理,才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第四、根据企业自身性质和经营特征,选择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方案,并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1]。

3 企业风险识别

3、1内部税务风险因素

中铁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策略、税务规划以及对税务风险的态度、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企业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和实施、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机制、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分析企业内部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有利于管理层人员对企业经营事务掌握更加清楚,对企业内部情况进行细分有利于从微观角度识别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3、2外部税务风险因素

中铁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有市场经济形势和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项目适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上级或股东等人的越权或违规行为、灾害性因素等,对企业外部税务风险进行识别,有利于企业从宏观角度对市场经济形势、竞争环境等方面评估企业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4 风险防控措施

4、1全面提高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中铁企业是一个大型国企公司,一旦发生税务风险,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形象的破坏影响很大,因此要全面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改变过去那种出事后寻找各种关系减少罚款的现象,将风险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的身上。

4、2建立基础信息系统

企业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铁企业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建立和完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与更新,及时汇编成本企业适用的税法执行手册;建立并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系统,让每个财会人员都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完善的国家法律法规,使得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根据企业经营项目特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工作中,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信息基础。[2]。

4、3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

企业在防控税务风险过程中应该对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在动态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及时处理,尤其是要将关注焦点放在企业重大事项上,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规划等,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过程中也要注意规避税务风险。因此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要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并根据其具体要求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3]。

4、4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将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分为避免、转移、小心管理和可接受等不同层次,对于可以避免的税务风险一定要制定完善得规避方案,对于可以转移的税务风险要考虑到转移的对象和需要对转移对象承担的补偿责任等,对于小心管理的税务风险要倾注更多管理精力,对于可接受的税务风险也要注意制定相应的承担策略。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养殖市场调查报告(精选8篇)
  • 下一篇:新年年会主持词(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