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农村战略(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3 栏目:写作范文

新农村战略篇1

关键词:创业型新农村战略创业型农民

0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吹响了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号角。而创业型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包括创业型农村和创业型城市。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系统思考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战略,以更好地扩大农民就业、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保护农村生态。择其要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政治战略

为了确保创业型新农村的顺利推进,科学实施正确的创业战略,需要我们党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后提出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举措。与此同时,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提出并经实践检验的创业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促进创业;支持政协有序履行职能,就促进创业型新农村的科学推进建言献策;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妥善处理创业型新农村推进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2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行政战略

为了加快创业型新农村的进程,须臾离不开创业行政管理机关的努力。农村创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机关、农民创业审批机关、农民创业财税优惠机关、农民创业融资机关、农民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机关、农民创业平台建设机关等农民创业管理机关要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涉农创业管理机关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精神,统筹搞好创业型新农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切实为创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全程服务,真正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经济战略

众所周知,创业型经济是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日益成为比传统管理型经济更为优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各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作为创业型经济的一定历史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资源优化的创新方式,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具有创业型经济的内在属性反映了现代创业型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与资本主义创业型经济相比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我们要成功构建创业型农村,其重中之重当然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创业型经济。为此,广大农村地区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区域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统筹促进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

4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文化战略

广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创业思想、创业理论、创业道德、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加快构建创业型新农村,就必须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创业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要解决的是亿万农民的创业文化素质和创业技能问题。

5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社会战略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创业环境优劣的影响。因此,各地创业管理和创业服务部门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农民自主创业立业的社会氛围,旗帜鲜明地宣传农民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农村地区大张旗鼓地进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业宣传,激发亿万农民树立创业意识、参与创业培训、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农民创业的成功典型,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争相创业的热情。

6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人才战略

城乡统筹,农村为本;农村建设,人才为本。要想实现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须臾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农村创业人才队伍。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计划、有不走地实施新农村创业人才战略,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当前,我们必须重视新农村创业人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使用制度、全面评价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其中,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基础,通过规范的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创业意识,丰富农民的创业知识,提升农民的创业技能;新农村创业人才的科学使用制度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完善农村创业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的目的所在;新农村创业人才的全面评价制度是关键和核心,是联系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务工作的中间环节;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只有对创业人才的创业行为进行有效地激励和规范的约束,才能保证农民创业的正确方向。

7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教育战略

众所周知,农民自主创业可以实现自主就业、扩大就业,是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广义上是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狭义上是指以创业基本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创业教育。一般说来,农民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四项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地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民创业教育,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又好又快地提升亿万农民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8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法治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立。为了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我们也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使依法创业、合法立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使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序参与新农村创业事务管理,保证创业工作依法进行,并努力确保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新农村战略篇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以恩施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个案提炼的,也许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在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要基于战略的高度把上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同时,还应结合当地“三农问题”自身特征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惟其如此,我国农村社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方法、新思路、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满意。

新农村战略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粮食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心气更顺、发展劲头更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众多农村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变化和疾病危机

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带来的危机日益凸现。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森林资源锐减问题;农用塑料薄膜残留以及农药使用带来的遗留问题;部分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0种植物、40种生物、25种微生物入侵,有些物种的入侵对传统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人力传染病防治问题在广大农村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因肺结核导致每年丧失3、5亿劳动力;西部农村疫情的发生率是东部农村的近两倍;艾滋病、人禽共患疾病在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

2、重大自然灾害危机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干旱、地震、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明显增加。以洪涝灾害为例,1991年全国的损失为500亿元,1994年为1700亿元,1996年为2200亿元,到1998年就增加到了2700亿元。在我国每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3000万亩,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危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上级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基层政府自身财政负担方面的压力;三是来自农村基层的压力。由于有些配套改革不到位,减轻农民负担难以很好落实。多年来很多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到位,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信息闭塞、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问题。另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6:1。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稳定危机

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少数基层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基层财务不公开等等;二是封建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不良影响;三是宗教问题、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问题,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也正加大对我国农村的渗透和影响,法伦功残余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农村还存在村霸等黑势力;五是由于政策落实、基层腐败、土地纠纷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村集体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六是农村隐形失业、潜在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

5、基础教育以及素质发展方面的危机

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公,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收费问题,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愚蒙文化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6%,农村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6、经济及金融危机

在很多农村,乡镇政府、村及村民小组债务缠身,组织运行困难。农村基层金融组织贷款的大部分是贷给工业,而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同时,农村贷款的65%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有些乡镇和村集体,旧的债务还没有还清,新的债务又有增加。

二、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社会的进步既是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需要不断解决各种社会危机,又遭遇、解决新的危机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经济、法律乃至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社会、国家、组织以及个人的冲击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实施危机管理,可以预防、削弱、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创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社会发展凸显农村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现代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关联性越来越强,社会高度依存致使各类危机事件日益增多。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就越差,诱发危机的因素就越多、爆发危机的诱因及渠道就越多,危机的扩散效应也就更严重。如2003年的sars危机,一开始不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是很快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类危机事件可能会越多,日益显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2、全球化进程向农村危机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可能加速危机的蔓延和扩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911事件使全球股市应声下跌,并对国际政治格局、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带来了影响。同样,在东欧巨变时,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预感到其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国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我国的长治久安。从某种意义说小平同志就是有效地实施了危机管理。全球化和国际化加速危机的传播,增加了危机控制的难度,向农村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危机管理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环境友好

型社会是指效益显著、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清洁优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可能使得自然生态更加脆弱。一方面,城镇在提供给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又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遭受危机危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大规模聚集和流动的特点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但一旦发生突如其来的灾难,其危害程度就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及经济不达到地区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明显不足。疫情、矿难、海啸、地震等各种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预防获化解、削弱其影响。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危机管理。

4、实施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学者认为我国开始进入危机社会或风险社会,一系列社会问题相继出现,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如上所述,我国农村各种危机无处不在,加强农村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5、农村危机管理是科学发展的检验工具

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可以依据经济指标来度量的,同时从一些经济指标也可以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危机。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发展状况,把握发展尺度。所以,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危机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热门方向。

6、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保障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危机管理;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危机管理;保障社会结构的和谐离不开危机管理。国家、政府需要危机管理,企业、事业单位离不开危机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需要危机管理。

三、我国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了预防、摆脱、弱化、转化或消除潜在的或显在的各种危机,在掌握现有危机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不断寻找新的危机信息,通过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加以预防和控制,以及对危机爆发所采取的挽救、恢复、维护、反馈、转化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sars疫情的爆发,使国人在理论上对危机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危机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1、危机意识差

行对国外而言,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危机意识比较差,而广大农村对危机管理知识更是贫乏。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人们注重对突发性事件的事后处理,但对危机的事前预警不够重视。与此同时,公众的危机意识差,以致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差,人们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公众缺乏海难、火灾等危机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基本的常识,更缺乏危机的防范意识。

2、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应有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考核体系

和日本政府相比,我们缺乏在政策、法律、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危机的防范与管理,一直没有把危机管理纳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没有把危机的预测、分析、评价和确认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来做,往往是危机发生之后才就事论事;同时,政府各部门往往是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是相对割裂的,没有一个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sars危机开始处理时就暴露了这个问题。

3、缺乏信息支持和财政支持

危机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可转化性等特点。完善的信息管理是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有效化解和处理危机的基础。实施危机管理要有健全的机制,更离不开物质支持。我国目前存在危机资源配置滞后和缺乏危机资源管理机制的问题,一旦发生突发性危机,有关部门才会成立一个临时组织,然后紧急拨款。没把危机管理的预算纳入政府的预算体系之中,也缺乏必要的专项基金应对危机。

4、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

危机管理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危机防范意识、危机处理技巧也是公民必备知识。如东北某酒店大火中,三位日本客人就是凭借火灾防范知识安全逃生,而同时入住的其他国内旅客均被烧死或窒息死亡。

四、如何有效实施农村危机管理

1、切实增强危机意识

任何社会并不总是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农村各种潜在或显在的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了解危机、削弱和转化危机、正确处理危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实施农村危机管理的前提是社会、各级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广大农民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危机意识、确立危机管理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了解危机的危害性,使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自觉地规范行为,并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健全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起危机管理体制,有专门的机构、资金及政策和法律支持。如美国政府成立有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作为危机处理协调机构。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设立了“内阁情报集约中心”,该中心由警察、防卫、消防等部门的专家组成,实行24小时5班制,主要任务是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收集和传送相关信息。1998年政府在内阁官房(相当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新增了由首相任命的、拥有统一协调各个部门权限的“内阁危机管理监”(官职为副官房长官),并设立了“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日本有《灾害对策基本法》、《国民保护法案》、《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多部相关法律。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应建立农村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把农村危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和政府预算体系;建设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社会自我调节力量的作用。应重视农村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工作,把应对危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3、建立农村危机预警系统

首先是建立信息系统,保证农村基层政府和村集体能够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各种可能会导致危机事件的信息。一些社会、经济乃至自然灾害危机,都是可以通过指标来进行分析判断的,通过对危机指标的监控可以达到预防危机的目的,所以可以针对不同危机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指标体系。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政府及组织应该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加强对各类危机的监控,尽可能确保危机不发生,或使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日本的“中央防灾无线网”、“消防防灾无线网”、“防灾行政无线网”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对提高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试运行,对洪涝灾情、旱情、林(草)、火情、雪灾进行监测评估,在我国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仍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生态管理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李淑霞:谈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高红贵: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民族论坛,2006(12)、

[4]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2007(1)、

[5]蒋珩:21世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j],经济师,2007(1)、

[6]石路: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与防范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新农村战略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粮食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心气更顺、发展劲头更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众多农村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变化和疾病危机

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带来的危机日益凸现。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森林资源锐减问题;农用塑料薄膜残留以及农药使用带来的遗留问题;部分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0种植物、40种生物、25种微生物入侵,有些物种的入侵对传统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人力传染病防治问题在广大农村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因肺结核导致每年丧失3、5亿劳动力;西部农村疫情的发生率是东部农村的近两倍;艾滋病、人禽共患疾病在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

2、重大自然灾害危机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干旱、地震、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明显增加。以洪涝灾害为例,1991年全国的损失为500亿元,1994年为1700亿元,1996年为2200亿元,到1998年就增加到了2700亿元。在我国每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3000万亩,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危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上级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基层政府自身财政负担方面的压力;三是来自农村基层的压力。由于有些配套改革不到位,减轻农民负担难以很好落实。多年来很多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到位,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信息闭塞、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问题。另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6:1。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稳定危机

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少数基层干部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基层财务不公开等等;二是封建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不良影响;三是宗教问题、邪教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问题,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也正加大对我国农村的渗透和影响,法伦功残余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农村还存在村霸等黑势力;五是由于政策落实、基层****、土地纠纷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村集体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六是农村隐形失业、潜在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

5、基础教育以及素质发展方面的危机

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公,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收费问题,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愚蒙文化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6%,农村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6、经济及金融危机

在很多农村,乡镇政府、村及村民小组债务缠身,组织运行困难。农村基层金融组织贷款的大部分是贷给工业,而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同时,农村贷款的65%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有些乡镇和村集体,旧的债务还没有还清,新的债务又有增加。

二、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社会的进步既是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需要不断解决各种社会危机,又遭遇、解决新的危机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经济、法律乃至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社会、国家、组织以及个人的冲击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实施危机管理,可以预防、削弱、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创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社会发展凸显农村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现代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关联性越来越强,社会高度依存致使各类危机事件日益增多。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就越差,诱发危机的因素就越多、爆发危机的诱因及渠道就越多,危机的扩散效应也就更严重。如2003年的SARS危机,一开始不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是很快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类危机事件可能会越多,日益显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2、全球化进程向农村危机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可能加速危机的蔓延和扩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911事件使全球股市应声下跌,并对国际政治格局、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带来了影响。同样,在东欧巨变时,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预感到其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国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我国的长治久安。从某种意义说小平同志就是有效地实施了危机管理。全球化和国际化加速危机的传播,增加了危机控制的难度,向农村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危机管理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环境友好

型社会是指效益显着、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清洁优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可能使得自然生态更加脆弱。一方面,城镇在提供给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又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遭受危机危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大规模聚集和流动的特点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但一旦发生突如其来的灾难,其危害程度就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及经济不达到地区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明显不足。疫情、矿难、海啸、地震等各种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预防获化解、削弱其影响。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危机管理。

4、实施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学者认为我国开始进入危机社会或风险社会,一系列社会问题相继出现,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如上所述,我国农村各种危机无处不在,加强农村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5、农村危机管理是科学发展的检验工具

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可以依据经济指标来度量的,同时从一些经济指标也可以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危机。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发展状况,把握发展尺度。所以,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危机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热门方向。

6、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保障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危机管理;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危机管理;保障社会结构的和谐离不开危机管理。国家、政府需要危机管理,企业、事业单位离不开危机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需要危机管理。

三、我国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了预防、摆脱、弱化、转化或消除潜在的或显在的各种危机,在掌握现有危机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不断寻找新的危机信息,通过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加以预防和控制,以及对危机爆发所采取的挽救、恢复、维护、反馈、转化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SARS疫情的爆发,使国人在理论上对危机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危机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1、危机意识差

行对国外而言,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危机意识比较差,而广大农村对危机管理知识更是贫乏。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人们注重对突发性事件的事后处理,但对危机的事前预警不够重视。与此同时,公众的危机意识差,以致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差,人们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公众缺乏海难、火灾等危机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基本的常识,更缺乏危机的防范意识。

2、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应有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考核体系

和日本政府相比,我们缺乏在政策、法律、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危机的防范与管理,一直没有把危机管理纳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没有把危机的预测、分析、评价和确认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来做,往往是危机发生之后才就事论事;同时,政府各部门往往是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是相对割裂的,没有一个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SARS危机开始处理时就暴露了这个问题。

3、缺乏信息支持和财政支持

危机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可转化性等特点。完善的信息管理是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有效化解和处理危机的基础。实施危机管理要有健全的机制,更离不开物质支持。我国目前存在危机资源配置滞后和缺乏危机资源管理机制的问题,一旦发生突发性危机,有关部门才会成立一个临时组织,然后紧急拨款。没把危机管理的预算纳入政府的预算体系之中,也缺乏必要的专项基金应对危机。

4、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

危机管理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危机防范意识、危机处理技巧也是公民必备知识。如东北某酒店大火中,三位日本客人就是凭借火灾防范知识安全逃生,而同时入住的其他国内旅客均被烧死或窒息死亡。

四、如何有效实施农村危机管理

1、切实增强危机意识

任何社会并不总是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农村各种潜在或显在的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了解危机、削弱和转化危机、正确处理危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实施农村危机管理的前提是社会、各级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广大农民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危机意识、确立危机管理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了解危机的危害性,使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自觉地规范行为,并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健全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起危机管理体制,有专门的机构、资金及政策和法律支持。如美国政府成立有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作为危机处理协调机构。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设立了“内阁情报集约中心”,该中心由警察、防卫、消防等部门的专家组成,实行24小时5班制,主要任务是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收集和传送相关信息。1998年政府在内阁官房(相当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新增了由首相任命的、拥有统一协调各个部门权限的“内阁危机管理监”(官职为副官房长官),并设立了“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日本有《灾害对策基本法》、《国民保护法案》、《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多部相关法律。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应建立农村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把农村危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和政府预算体系;建设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社会自我调节力量的作用。应重视农村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工作,把应对危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3、建立农村危机预警系统

首先是建立信息系统,保证农村基层政府和村集体能够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各种可能会导致危机事件的信息。一些社会、经济乃至自然灾害危机,都是可以通过指标来进行分析判断的,通过对危机指标的监控可以达到预防危机的目的,所以可以针对不同危机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指标体系。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政府及组织应该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加强对各类危机的监控,尽可能确保危机不发生,或使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日本的“中央防灾无线网”、“消防防灾无线网”、“防灾行政无线网”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对提高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试运行,对洪涝灾情、旱情、林(草)、火情、雪灾进行监测评估,在我国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仍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生态管理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李淑霞:谈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高红贵: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民族论坛,2006(12)、

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2007(1)、

蒋珩:21世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J],经济师,2007(1)、

石路: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与防范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新农村战略篇5

关键词:海南省;农发行;新农村建设;支持;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55-04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融入并服务于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对热带农业有极大的依附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促进和形成两者互动发展;三是正视和考量岛屿型经济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笔者结合海南省实际,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形势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热带农业放在突出地位,并形成互动发展

推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这样一个基本省情: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份额在GDP中超过30%的省份,2005年农业增加值301、1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903、60亿元比重33、1%,高出全国水平20、7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高达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为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1]

热带农业之所以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突出,是因为它对海南省“三农”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作为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显著地影响着海南省的国计民生,给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支撑,创造和提供了约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60%左右的劳动就业机会。它同时又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1995-2004年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的占比一直保持在36%左右,仅次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而居于第二位。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丰富的热带物种资源、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加上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海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热带水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已经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生产经营,热带农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已经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海南省深刻分析了海南省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实现的可能,在全国率先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计划框架内,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这个规划制定了“一省三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南海资源开发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提出了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主导,建立清洁型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立以空间集聚与专业化发展为原则的产业布局。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提出了在西部和西北部沿海发展现代工业,建设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轴,成为建设新兴工业省的空间重点;在东部沿海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建设东部旅游发展轴,形成国际知名的黄金海岸旅游带;在台地、丘陵地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根据上述规划,海南还确定了“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76个,共计投资4513亿元。新建项目88个(总投资2614亿元)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22个,投资511亿元,农业8个,投资10亿元;续建项目63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分别为14和13个,投资分别为163亿元和49亿元。[2]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464亿元,人均16600元;2020年,全省GDP达到4969亿元,人均40000元,相当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35:35;2020年,比例为15:45:40。[3]不难看出,这个规划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内涵。规划的实施,必将给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重大经济支撑和注入极大的发展动力。

(三)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省的大目标大战略,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

海南是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实践证明,幅员广大的农村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大载体,没有广大农村的参与,海南生态省建设就失去基础,新农村建设也失去生存前提。基于这种认识,在生态省这个框架下,全省各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营模式探索。一是无不遗余力地推广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高产、高效、优质第安全清洁生产模式。二是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这源于琼海、文昌两市农村创举,现已在全省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已建成生态文明村3000个。三是支持发展生态型种养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农户”、“果园+养猪”模式以及农村沼气利用等,培植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四是着力推广农技服务“110”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个被总理称为“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的运作机制,其网点已遍布全省大多数乡镇,不少县市已把农技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行政村,并以专家、企业为主体,极大地推广了生态型农业发展。

(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统计表明,中小企业一直在海南省各个经济领域尤其在农业中扮演主导角色,如在近年来的海南省外贸出口中,中小企业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作为海南省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考量,海南省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着力推进县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建设。省政府先后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出专款9000万元,支持县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目前,这个融资平台已经相继投入运作。二是着力推动银政金融战略合作,省政府以及各县市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银政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贷款额已逾千亿元,协议贷款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三是支持银政企金融合作。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先后与三亚、澄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两地政府创立了信用担保基金,专门为辖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四是农行、农村信用合作和农发行分别推出小额信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品种,进一步拓宽了信贷支农范围。五是从省级财政拔出专款设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和百项渔业技术推广基金。六是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构建起出口退税的政策支持框架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下的分项、分层次退税的操作机制,对不同的出口产品实行有差别的退税制度;从2004年7月开始将外贸企业资格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为登记制,进一步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准入门槛。至此,政府、企业、金融、税收等机构共同创建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初显端倪。

(五)海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海南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在引导大企业介入、支持产业链条有机链接的前提下,突出了下列五个领域的支持重点:一是做大做强海淡水水产产业,实现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发展。二是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振兴海南畜牧业,推广海南原有畜牧品牌,如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温泉鹅等,创立海南畜牧品牌,让这些品牌走出海南。三是以生态、绿色、有机为目标和标准,大力发展海南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产业,努力提升其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业化附加值。四是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作物制种产业。除了现有的粮食作物外,着力培育如木瓜、香瓜、哈蜜瓜等市场上日益受宠的农作物制种业。五是强化琼台农业合作,与境外农业企业、科教机构合作,加快海南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进程,推广高就业、产业链条联系紧密、市场可见度大的生产经济模式和机制。

二、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紧紧围绕海南各个时期“三农”经济发展目标,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热带农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存在的问题。

(一)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农发行现阶段支农职能和界定的业务范围,提出并实施了以粮油贷款为主体,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它粮食企业贷款和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热带作物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工作思路,信贷支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突出商业性贷款投向重点,大力支持发展海淡水水产、畜牧业、木薯产业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业。三是坚持和实施“管好储备、有效发展、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信贷工作策略,以储备粮轮换为契机,以淀粉、饲料加工为龙头,带动收购、调销业务的快速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进银政企金融合作的新路子。2006年以来,针对海南“三农”经济增长的优势不在于粮食而在于热带农业的这个实际,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先后多次与省农、林、牧、渔以及省发改厅等部门沟通和联系,并经省政府审定,于3月、4月分别向农发行总行上报了将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产业化经营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示。目前,椰子系列产品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求已获得批准。

3、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国有粮企改革改制。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用农发行网点多、捕捉市场信息的手段比较先进等优势,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大对全省粮油企业购销业务的支持力度。至2006年末,在收购环节累计发放贷款2932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含杂粮下同)29138公斤,收购数量同比增加9236万公斤,增幅46、4%。在调销环节累计发放贷款112950万元,调入粮油157220万公斤(其中油脂1443万公斤),同比增加75952万公斤,增长93%。

4、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办贷效率。一是切实做好客户营销。充分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巩固和维护好老客户,培植和发展好新客户,壮大优良客户群体;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客户营销重点,按规定确认其贷款资格和评定信用等级,积极做好贷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行长首席客户营销经理制,促进全员参与客户营销。到目前为止,已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农发行信贷支持的视野,有的已经进入项目贷款调查、论证阶段,贷款需求53000万元。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三是研究贷款操作新办法,开辟贷款管理的“绿色通道”。三是探索建立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操作机制。继续坚持由企业筹集一定比例自有资金和风险准备金的做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工作机制和信贷前、后台制约制衡的审贷分离制度;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授信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授信管理方式,规范信贷准入操作;强化信贷基础管理,严格规范信贷操作程序,加强对贷款监测和后评价工作,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条整改贷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下列突出问题与困难:

1、现行的业务范围限制了农发行支农职能的发挥。新农村建设至少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即公共产品生产、大农业框架下的农林牧渔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等两方面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国家赋予农发行业务范围仅限于粮棉油等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畜牧业、水产业。从海南具体情形来看,至少有三个突出问题:首先,业务总量不大。至2006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近27亿元。近年来,虽然每年均有3-4亿元的贷款增量,但很难满足热带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其次,业务范围与海南热带农业优势相悖: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这些与农业增产、农民息息相关的优势农业被排斥在农发行信贷支持视线之外。再次,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基层行贷款规模偏小、业务长期徘徊无前,生存问题尤显突出。

2、粮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国有粮企改革改制困难重重,企业改革改制滞后,逃废贷款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农发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3、贷款企业普遍缺乏规范、有效的融资平台。大多数民营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加上信用度较低,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历史欠债较多,负担沉重,缺乏贷款的前提条件。

4、信贷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从对全行商业性贷款检查情况看,不少行在贷款调查、贷款发放和库存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漏洞。操作不规范、员工队伍的金融知识缺乏、经营理念滞后、操作技能老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三、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发行是在支农职能存在明显缺陷、金融品种不多、金融服务手段不占优势以及业务范围不能完全与海南省农业优势实现对接的状态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显而易见。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发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改进服务。

(一)用足用好现行信贷政策和制度,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以储备粮增储、轮换为契机,以委托收购、代储、加工等形式,形成收购、调销、储备三者互动机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业务。二是实施“大粮食”发展战略,促进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包括粮食种植业、水产和畜牧养殖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以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通过上述领域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具有海南特色的粮油产业,培育若干个饲料加工骨干企业、饲料品牌、农作物制种基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粮油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附加值。

(二)实施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战略,创立农发行信贷支农品牌

一是支持海南海淡水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创立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品牌,以年度订单、区域订单、大额订单,构建订单-标准加工-区域化、标准化养殖-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机制。在支持水产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优化海南水产品种、产业、区域结构,在增加就业、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乃至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同时,造成对海南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垄断,并转化为农发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支持海南木薯淀粉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木薯淀粉加工+木薯区域化种植及生态型基地+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对木薯淀粉加工企业造成信贷支持垄断的同时,适度发放贷款支持在木薯主产区创建若干个生态型木薯生产基地,增强木薯原料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粮油、瓜菜以及特优农作物等制种业贷款业务。做大做强做好海南制种业,使它成为农发行具有区域优势的信贷品种。四是尽快开办椰子加工贷款业务等,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椰子产业。

(三)构建互动、互惠的银政企金融合作机制

一是通过软贷款、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企业自有资金等方式,共同构建企业项目贷款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行企业等级、差异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企业等级管理标准,精心组织评选总行、省分行贷款黄金客户和优质客户。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信贷方式。三是对优质、黄金企业实行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授信制度,由此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和做大做好业务经营。

参考文献:

[1] 江泽林、当代农业多功能性探索-兼析海南多元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村经济,2006,(5)、

新农村战略篇6

一、“教育反贫困”战略与现行开发式扶贫战略之比较

首先,笔者之所以建议采取教育反贫困战略新思路来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因为“教育反贫困”战略明显优于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一)“教育反贫困”战略比之开发式扶贫战略有着直接而有效的反贫困效果

从20世纪60-90年代全球范围的反贫困实践来看,“教育反贫困”战略较之我国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有着直接而有效的反贫困效果。这种战略的实施,基本上缓解了在反贫困过程中扶贫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和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同时由于扶贫资源具有广泛覆盖性和扶贫运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做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教育因素在我国农村脱贫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RRI)生产与环境部高级研究员樊胜根在政府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影响研究中,利用我国1970年至1997年之间的省级数据,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不同类型的政府投入的效果。分析表明,我国政府在农业研发、灌溉、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中,从全国来看,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大。每增加1万元的教育投资,就可使9个人脱贫,比科研投资的扶贫效果高出30%。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扶贫效果更为显著。而现行的扶贫到户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在“十五”以来的减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我国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明显减缓。据统计,1994-2000年的7年间,贫困人口共减少4800万,平均每年减少近700万;2001-2003年,共减少贫困人口300万,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另一方面,贫困群众在发展中弱势地位更加突出,199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10%最低收入层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5∶1,2003年则扩大到4、12∶1。

(二)通过扶贫到户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受到扭曲不能在短期内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况,而通过教育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表明,在贫困面积大范围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快速的、即使是短期快速的经济增长,贫困发生率都会显著下降。但是,当一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这部分人口就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状况。而必须诉诸于相关的经济政策和社会调节机制。绝对贫困人口在身体、智力、素质诸方面的普遍低下,使其在参加地区的经济循环和经济增长中面临严重的屏障效应,从而陷入低层次、封闭的经济循环之中。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人口素质,以此改变贫困地区的资源状况,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反思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制定及相应政策的执行背离了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反贫困战略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三)教育反贫困战略较之于开发式扶贫战略更准确地瞄准了农村人口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实践表明,仅仅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反贫困方式,尽管可以较大幅度地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县域人均收入水平,但在实际上可能使那些预期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贫困人口得不到好处。也就是说,绝对贫困人口往往游离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循环之外,地方经济的增长与广大贫困人口的普遍存在并存,从而强化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制约条件。而事实证明,10多年来西部贫困地区的许多以富县为目的的工业项目不是由于投资过大、周期过长导致投资效益过差,就是因为项目选择不当、技术水平过低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呆滞、沉淀。即使以扶贫为由创办的不少扶贫经济实体,多数也并未真正使绝对贫困农户受益。

(四)较为忽视广泛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主要问题之一

它直接导致了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的反贫困过程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也是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质量较差和脱贫人口“返贫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只有向绝对贫困人口提供卫生保健、供水设施、教育设施和广泛的适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才能稳定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从而成为减轻贫困程度和遏制返贫的手段,而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使贫困人口切身受益的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之一。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认为,像所有的投资一样,人力投资是以牺牲眼前的资源却能够增加未来的生产力。在这种方式中,把扶贫看作是对国家经济资源消耗的观点是一种悲剧性的错误。

(五)满足绝对贫困人口基本需要所需要开发建设的基础设施如水利、供水、教育和卫生设施,一般应由政府部门组织

实践证明,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扶贫资源或由个人、企业按产业化原则进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可能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偏离扶贫开发项目设想的初衷,甚至违背扶贫方针。由党和政府直接组织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大幅度改善并加强党和政府与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特别是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

(六)通过“教育反贫困”战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对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具有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直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如居民供水、医疗、服务、交通、通信、电力等等,这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有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吸收更多的建设投资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教育和培训可以改变贫困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以实施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为契机,通过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各民族团结、各地区共同繁荣和社会稳定进步。

二、提出“教育反贫困”战略新思路的现实基础

之所以选择“教育反贫困”的战略,是因为贫困地区的经济起飞必须从大力发展教育入手。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尤其是农民的素质,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使农民掌握脱贫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具体来讲:

(一)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会影响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20世纪末我国解决了贫穷和温饱问题,并要尽快进入小康社会,向富裕型迈进,到21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全面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但是中国的国情是,尚有60%的人口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差距在拉大,特别是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有近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上。如果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缓解和消除贫困,中国“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不利于民族团结与和睦、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目前,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61、5%的贫困县,61、8%的贫困人口;西部贫困县耕地总面积占全部贫困县耕地总面积的55、2%;西部地区贫困面最大,贫困状况比起其他地区更为严重,而且贫困的发生率最高,脱贫后的返贫率也最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意义重大。

(三)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大,已给落后的和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造成损害

西部地区有限的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非政策要求的逆向性流动,这包括资源、资金和人力等,加剧了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艰巨性。

(四)西部地区人民的真正参与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和保证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着内在的驱动力,而这种内驱力就是自由创造的人文精神。它是在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者必须并重,但就当前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具体情况而言,更加迫切需要的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因为技术科学本身在贫困地区开发、扎根,也还得靠人文社会科学为之开辟前进道路。只有通过教育,使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自觉地把自己置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之中,置于东西部的巨大差距之中,生成“穷则思变”的观念,才会投身于西部反贫困的战略实施中去,身体力行地一步一步走向富裕。

(五)贫困不仅是指收入贫困,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

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西部农村反贫困要实现认识的转变与战略的调整,把过去只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温饱问题为主转变到更好地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对人的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提升,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实现整体推进。应该看到,中国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同时,新世纪头20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总体上也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使实施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不仅有了条件,并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实施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农村资源开发与转换进程、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总之,研究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意义非常重大,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制定“十一五”西部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方案和建议,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三、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的内容

以提高国民素质,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技能教育(包括经营管理技能)、生计教育(包括消费方式改造)和观念改造。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教育是广义的概念,在教育形式上主要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发展的全民教育,主要是防止弱势群体在教育发展中被边缘化,造成“教育隔离”,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妇女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

新农村战略篇7

关键词: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战略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是指在建设新农村过程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而又发展比较薄弱的部门、组织环节和要素。黑龙江省农村地域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实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发展就不能“整齐划一”,而必须抓住战略重点。

一、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设施分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两大类。不论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农村基础设施,其作用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只有两方面基础建设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农村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设施的陈旧与落后是制约黑龙江省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障碍。截至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为4、5%,1995年为4、4%,2000年为2、7%,2002年略有回升增至514 795万元,为4、1%。正是由于政府支农资金不到位,村与乡集体又普遍存在积累不足,才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许多已经年久失修。农业水利设施落后,良田基本设施不配套,排灌设施失修老化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仅2002年,全省受灾面积4 671、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3、7万元。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第一,要继续增加农村公共设施投入支持总量。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突出抓好良田建设、良种研发、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等关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支持重要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根据国内外农产品的最新竞争态势,重点补贴优质化、专用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要通过调整农村公共设施资金投入结构,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产设施。要积极调整政府农业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事业中来。第三,要完善信贷支农服务。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多方筹集支持农业、直接向农户贷款的资金,同时,要探索建立农民贷款担保体系,分散农民贷款风险,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由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既互相竞争又各有特色、具有内在互补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民不同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和农村文化事业。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经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逐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一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二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三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要着重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建立健全覆盖城镇所有就业人员的统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急需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全面实施“地保”,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落实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此外,还要逐步建立“低保”,将农村中的困难群体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是指农村产业结构中除第一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具体讲,非农产业包括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从国际经验看,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非农产业发展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非农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将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一要加快农村工业的大发展。必须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也就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连结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通过加工工业来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实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二要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拓展农民就业空间。乡镇企业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从长期偏重于第二产业逐步转到二三产业并重,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转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轨道上来。三要大力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创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允许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并在工商登记、投资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独资或合资参与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益、公用事业建设。要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各类服务业。

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认为,一个社会群体力量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这个社会群体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的组织程度。组织程度越高,力量越大;组织程度越低,力量越小。在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黑龙江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应该在条件基本具备的农村,按照农民意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引导和帮助他们组建符合本地情况的、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积极推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集体经济中去,严酷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更好地为农民利益服务。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社员所有、社员所控、社员所享为原则规范的组织。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使合作组织成为一个让农民满意、让农民放心、让农民主动参加的群体性组织。三是必须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身建设。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要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架构,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等、农业与农村经济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杨羽伟、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重点[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6):32-33、

宫希魁、抓住主要矛盾 突出战略重点[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2):4-6、

新农村战略篇8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网络安全渗透技术(精选8篇)
  • 下一篇:篝火晚会(精选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