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6 栏目:写作范文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1

关键词:高血压病;三级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R255、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52101

高血压病的管理是控制人群心脑血管病、肾病高发病、高死亡的主要手段之一[1],为探索有效可行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本文提出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与病人自服药未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人机体状况及心脑血管病等发病率的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随机试验研究设计,将11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高血压三级管理组(干预组)与高血压自服药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比较两组病人在实施2年后,在血压控制、心脑血管病、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的变化。排除标准:有肿瘤、精神异常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脑卒中病人。

1、2研究方法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主要为门诊医疗药房家庭保健方式[2],积极参与门诊医疗、自行药物服用及日常生活保健三者有效结合,使病人认识高血压,加强自我管理。高血压自服药组病人只进行日常服药[3]。

3讨论

高血压三级管理包括门诊医疗、药房和自我保健管理三方面。这种疾病管理模式强调病人对自身病情的重视与自我有效科学管理[4],非常适合高血压病这种需终身管理同时涉及心理、生物及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的疾病[5]。本组研究发现,三级管理模式与病人自行服药管理相比,血压下降程度较高,高血压的控制量增加相对明显。

本组研究是在对病人进行有效需求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病人自行服药非规范管理对病人有一定的效果,但要进一步降低病人血压,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需要病人与医生之间进行密切合作[6]。通过三级管理模式中三部分的密切配合,从而有效改善目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低、覆盖面小的局面[7]。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三级管理模式及病人自行服药管理模式,发现三级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病人的高血压控制、机体反应及心脑血管疾病及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保证了病人身体的健康。

另外本组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因此统计效能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增加样本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三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人病情[810],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霖,陈嫣,张东霞,等、不同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9310、

[2]WeaverFM,CollinsEG,KurichiJ,etal、Prevalenceofobesityandhighbloodpressureinveteranswithspinalcordinjuriesanddisorders:Aretrospectivereview[J]、AmJPhysicalMedRehabilitation,2007,86(1):2229、

[3]余信国,李静,赵鹏,等、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781380、

[4]HoshideS,KarioK、Lowdensitylipoproteinsubfractionasanewriskfactorforsilentcerebralinfarctioninhypertensivepatients[J]、HypertensionResearch,2009,29(5):297298、

[5]赵欣,李瑞杰,徐应军,等、高血压病社区医院之间危险度分级管理模式的效果[J]、临床荟萃,2010,25(6):464467、

[6]徐崇凯,季建隆,曹静,等、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688、

[7]李晓雯,袁欣,古艳云,等、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人防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60762、

[8]DevynckMA,KunesJ,LeQuanSangKH,etal、Membranemicroviscosityandplasmatriacylglycerolsintherat[J]、ClinSci,2009,94(1):7985、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2

关键词:高血压病;社区;治疗;预防

在临床上对高血压的解释为:高血压的是一种由于体内循环,动脉的压力增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也可称作高血压病,而继发性高血压则称作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并且在确认病因以及能够有效消除或者抑制病情之后,继发症状的高血压还是可以被明显缓解或者治愈。作为高血压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会一直潜伏着危险,尤其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眼底病变和肾功能衰竭很容易成为高血压的并发症。本社区研究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4例高血压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社区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114例和100例,年龄段为42~86岁,平均年龄为67、4岁,按照血压水平分出的轻度高血压患者有81例,中度高血压患者有97例,重度高血压患者有36例。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高血压患者诊断时以以下标准判定:①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②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③不在1d内进行3次测量。最后测量出病患合并其余病症有38例,比重为17、8%,在这些患者之中,合并糖尿病有24例,合并高血脂有8例,合并高血脂及糖尿病有3例,合并其余病症有3例。分组的两组病患从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上并不明显。

1、2诊断标准 诊断血压时需被诊断者安静体息10min以上,以坐位、右上臂血压为准,或者在某些必要期间量测双上肢血压。具体的判定为高血压的标准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见表1。

1、3方法 以收治的21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使用常用的治疗和管理手段,后者采取健康知识指导,规范治疗和管理,并实行跟进、记录的方法。以下为具体的实施方法。

1、3、1药物治疗以及相关指导 在选择药物剂量或者药物类型时,必须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血压值以及危险状况来。选择合适恰当的降压药或者组合药物之后,在初期给患者服用稍小的剂量,保证类型匹配,剂量适量,以努力维持或者使血压降低到标准均衡状态。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以下几种:卡托普利片、氨氯地平、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片、氢氧噻嗪及β-(受体阻滞剂)等。在对高位要素进行控制时可选择缓解血小板集聚的阿司匹林、调节血脂、降低血糖的药物等等。在病患就医时,或者就以之后,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不能够自己随意更改处方,或者私自增减药剂量,否则很容易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

1、3、2健康知识宣传 良好知识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受教者在精神上得到提升,健康知识的宣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健康意识的加强。基于此,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可以在社区内进行,以打到全民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1、3、3非药物治疗 常见的高血压病患,往往饮食方面的口味都比较重。对此,可以干预患者饮食,尽量要求其吃些清淡、含盐少、脂肪低的食物,可多进食一些钙、钾元素丰富的食物以及水果。

1、3、4随访调查 在诊治高血压患者期间,需要经常性的展开对被治疗人员的观察,随时进行上门监测、记录,在相应的时间内解答病患疑惑。

1、4规范化管理与治疗依据 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以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手册的相关规定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并根据以上两者对临床患者进行诊断,规范化管理和治疗。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分析时运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借助χ2检验统计方法,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在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情况 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治疗之后,在社区开展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在对照组中熟悉程度较好的有31例,程度一般的有37例,基本不了解的有39例,此组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63、6%;观察组中熟悉程度较好有76例,程度一般的有18例,基本不了解的有13例悉,知晓率为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率 通过健康教育、健康筛查、心理疏导以及定期随访,编制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要求观察组88例患者科学用药,药物治疗率达到82、2%,要求44例观察组中的患者服药治疗,治疗率为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目前血压控制率状况 通过每季度/次的回访两组高血压患者,在最近一次的随访中,基本上血压都得到有效控制,具体的为,血压达到

3 讨论

高血压病患潜在的危险因素太多,特别是年龄偏大,威胁越大。一般生活当中,在饮食方面,常食用高盐含量或者高脂肪的食物,而不注重吸收钙、钾类元素,极度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将很容易引发血压升高。另外,高血压还同遗传有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区治疗高血压时,通过使用规范化管理和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还能很好的提高用药治疗率、提高血压控制率。同时,高血压患者也需要遵循医嘱,注重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2]。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3

【关键词】 青中年高血压; 硝苯地平缓释片; 富马酸比索洛尔

doi:10、14033/ki、cfmr、2017、8、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12-02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青中年人群的高血压发生概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关于青中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课题[1-3]。临床治疗高血压并不提倡单一用药,而是主张联合用药治疗,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联合药物治疗在青中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共80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别给予患者单一药物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药物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青中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如头晕脑胀、血压不稳等),其收s压达到140 mm Hg,舒张压达到90 mm Hg,年龄19~59岁,属于青中年高血压,均不具有降压药物治疗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妊娠期及哺乳期、年龄不足18岁或年龄达到60岁及以上。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符合伦理学要求。

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平均(40、87±15、62)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41、09±15、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022;规格:10 mg;生产批号:2013-01-22)治疗,1次/d,口服,服用剂量为30 mg/次。

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48;规格:2、5 mg;生产批号:2010-09-30)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给药方法同对照组,给药剂量降至1/2,富马酸比索洛尔1次/d口服,给药剂量为2、5 mg/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心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血压控制达标主要是指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31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为77、5%;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5、0%,观察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肾功能及心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心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十分庞大,截止到2009年,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且每年还会新增600多万高血压初发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其发病年龄逐渐呈现出由老年人群向青中年人群蔓延的趋势,59岁是青中年与老年的分界线,在全球范围内,青中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并成为高血压新增病例中的主要人群[4-6]。相对于老年高血压,青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速度较快,血压波动幅度大,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均极为不利,还容易导致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7]。因此,临床上应重视青中年高血压的治疗,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病,无法得到根治,为了更好地保障青中年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措施不应仅针对血压进行控制,还应重视对患者肾脏等靶器官的保护[8]。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措施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物主要为硝苯地平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能够对钙离子进行高度选择性的抑制,阻断钙离子的转运,有效扩张血管,使心肌耗氧量有效减少,减轻心脏承受的负荷,同时,还能对肾小球系膜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减轻肾脏的钙化情况,保护肾脏功能,是目前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9]。而富马酸比索洛尔则属于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比索洛尔通常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不仅能够与钙离子拮抗剂协同起到显著的降血压作用,还能对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进行抑制,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兼具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10-11]。

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面并不提倡单一用药治疗,主要是由于单一用药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大,容易产生药物副作用或药物依赖性,临床主张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可更好地发挥降压效果[12]。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取了两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实施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心率的降低幅度较单一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对照组更加显著(P

综上所述,在青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保护肾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

[1]邹仁民,刘国树,徐福山,等、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对Ⅰ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11(3):131-133,179、

[2] Pensuksan W C,Chen X,Lohsoonthorn V,et al、High risk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relation to hypertension among Southeast Asian young adults: Role of obesity as an effect modifier[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27(2):229-236、

[3] Gaffo A L,Jacobs Jr D R,Sijtsma F,et al、Serum urate association with hypertension in young adults:Analysis from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ohort[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A Journal of Clinical Rheumatology and Connective Tissue Research,2013,72(8):1321-1327、

[4]谢燕萍,王少平,神安煌,等、中青年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附206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19-120、

[5]闫金玉,姚华峰、青中年人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5、

[6] Carson A P,Lewis C E,Jacobs Jr D R,et al、Evaluating the Framingham hypertension risk prediction model in young adults: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 study[J]、Hypertension: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3,62(6):1015-1020、

[7]曹钰芹、佛山市南海城乡地区中青年高血压患病及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4):587-588、

[8]油瑞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青中年高血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786-787、

[9]沈瑞君,万会丽,李淑敏,等、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97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20):33-34、

[10]吴小玉,何江,刘丽,等、依拉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11):2102-2103,2106、

[11]王琴,汪笋、比索洛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青中年高血压[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74-75、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4

[关键词]高原社区; 高血压; 综合防治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9-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降压目标为,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高原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在病人能耐受的前提下,血压水平降低,危险也降低得越低。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防治工作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等控制状况,寻找高原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高原地区4所医院门诊就诊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新标准[3]。其中男700例,女300例。年龄30~89岁,平均(40、4±19、6)岁。年龄≤40岁为500例;40~60岁为200例;60~80岁为200例,≥80岁为100例。把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健康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综合防治干预等干预方式开展行为调查与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行为改变情况进行比较:(1) 改变不良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包括主要为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应进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限酒或者戒酒;戒烟;规律生活等。另外,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音乐疗法,选听有解郁作用和安神作用的乐曲。(2)运动指导:建议以静坐方式工作的患者进行规则的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或游泳30~45 min,每周3~4次。这些轻度运动较那些激烈运动如跑步、跳跃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可使收缩压降低约4~6 mmHg。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以下等级:(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Hg以上;(2)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20 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 mmHg以上亦为有效;(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1]。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PSS15、0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500例中显效250例,有效125例,无效125倒,有效率75、0%(显效率+有效率)。干预组500例中显效300倒,有效150例,无效50倒,有效率90、0%。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我国社会中,对高血压防治的教育及干预,医护人员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但社区仍然是对高血压患者教育及干预的重要场所。不过患者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的途经已经多样,有调查显示许多高血压病人可以通过报刊杂志,通过电视广告,通过家人亲戚,通过同事朋友等了解相关知识,说明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中得到充分应用[2]。同时高原高血压症的治疗原则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后者一旦确诊,必须坚持终身治疗,不能间断降压药物,而高原高血压首先是调整中枢神经;促进人体低氧适应,注意劳逸结合,加强精神心理卫生的“自我保健”,血压多可自然下降。还要对高原高血压应向患者进行高原卫生教育,以消除精神过度紧张,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轻症患者,注意适当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烟酒,低盐饮食,配用一些镇静剂,血压多可下降。

本研究将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干预措施,以期提高其高血压血压控制率。在干预效果上,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血压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干预组SBP和DBP分别低于对照组5 mmHg和2 mmHg,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血压值比较、血压控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医院仍是高原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场所,对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防治干预能有效提高其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行为危险因素知晓率,改变高原社区高血压防治落后的观念,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5

【关键字】高血压;综合防治护理干预;追踪评价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已经成为高发常见的疾病,目前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可以显著控制血压、防止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方式[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部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34例,女性68例;年龄为45―80岁。其中 1级高血(140-159/90-99mmHg)102例;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60例;3级高血压(≥180/110mmHg)3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口服降压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干预组:实行综合防治护理干预管理治疗。首先成立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是具有较高的测量血压技能,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士;其次是综合防治干预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全月实行1-2次的健康教育,还要经常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的资料。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和保健常识等,定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让其定期回门诊进行血压、心率、脉搏、体重等测量。并详细询问其服药情况,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最后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①饮食指导:要求其合理膳食,摄取低盐、低脂食物,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②运动指导:坚持适当体力劳动或者有氧运动,运动量大小根据自身情况,以不感觉劳累为度。不要因过度运动而导致意外③去除诱因:戒烟酒等,控制情绪变化、减轻精神压力④避免危险因素:杜绝擅自停药、换药。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

对照组:按照高血压病进行系统管理。门诊定期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脉搏测量,并综合予相应的医疗咨询等。

2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查的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指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对照组的下降幅度则相对较小。

两组比较:差压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由多基因和多环境的危险因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肥胖、饮酒和遗传因素,而遗传因素属于不可干预的一类因素[2]。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综合干预的措施能减少或防止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等,降低患者脑血管的发生率等[3]。

本研究表明,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防治干预和常规的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后,比较治疗前后的患者血压、血脂情况,发现实行综合防治干预的患者血压、血脂等指标下降比较明显,而行常规的高血压病系统管理的患者则下降幅度较小。综上所述,综合防治干预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疾病防治方式,它能让高血压患者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消除或者减轻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高血压,防止了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邱德星,周指明,等、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517、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6

关键词:脑卒中;二级预防;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2024502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70%~80%为脑梗死,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但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的差距很大,导致了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现对2010年8月-2011年2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105例发病在1个月~6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来自吕梁市的8个县市,男73例,女32例,年龄34岁~82岁。

1、2 方法 对发病1个月~6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住院资料进行确认,有急性期住院后出院的出院资料及头颅CT或头颅MRI资料确定诊断,并再次对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进行询问记录,再次检查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残障功能(MRS)评分,询问和记录患者用药情况。

2 结 果

2、1 复发性脑梗死情况 复发性脑梗死11例(10、48%),复发时间距首次发病3个月至5年,复发前停药5例,另4例患者均服用中药治疗,只有1例患者服用降压药和阿司匹林。

2、2 就诊时抗血小板药情况 105例患者全部服用阿司匹林,其中20例(19、05%)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小于75 mg,没有服用抗凝药物者。

2、3 就诊时高血压用药及控制情况 105例患者中有高血压78例(74、29%),否认高血压病史27例,就诊时服用降压药78例(74、29%),不服用降压药物者27例(25、71%),其中25例血压正常,2例高血压,诉出院时未告知服用降压药,105例患者中有30例(28、57%)坚持定期监测血压,其余患者只在医院就诊时测血压,就诊时血压正常者66例(62、86%),其余39例(37、14%)患者血压仍高于140/90 mmHg。

2、4 降糖药物 105例患者中80例无糖尿病,合并糖尿病25例(23、81%),糖尿病的治疗率100、00%,复诊时血糖正常者88例(83、81%),25例有糖尿病者18例(72、00%)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7例(28、00%)控制差(血糖>7、0 mmol/L),定期监测血糖者11例,未监测血糖的原因为不方便或没有条件。

2、5 就诊时调脂药物服用情况 105例患者出院时给予他汀治疗者53例(50、48%),未予他汀治疗者52例(49、52%),复诊时有43例(40、9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进一步分析 LDLC>2、6 mmol/L的患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是自行停药、经济拮据或认为血脂正常停药,其次是医生未建议服药。

2、6 吸烟 105例患者既往无吸烟史44例,61例有吸烟史,发病后继续吸烟者4例。

2、7 定期输液 105例患者中有62例(59、05%)非急性期输液2次~5次,最频繁者每月1次,原因大部分为自己要求,一部分为医生建议。

3 讨 论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致残率高居第一,复发率很高,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卒中复发率11%~29、1%[2],再次卒中患者预后更差。卒中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对已发生过卒中的患者采取各种相关措施预防其再发。

2002年抗栓治疗协作组(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ATC)发表的荟萃分析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最有影响力的证据[3]。证明抗血小板治疗对绝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有显著的防治作用。PRESSChina协作组研究显示,国内门诊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比例占75、6%[4]。本研究中服用抗血小板药达100%,但由于医生建议有20例(19、05%)患者服用剂量小于75 mg,与中国专家共识建议的阿司匹林二级预防长期用药剂量为75 mg~150 mg不相符[5]。

药物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减低脑卒中事件发生达25%,主要与血压降低幅度相关[6]。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维持在高水平,但达标率(66、92%)仍低于其他地区水平[7],与医师对高血压的重视及高血压知识在患者中普及有关,但仍有不达标,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3倍,本研究中糖尿病的控制率为 72%,与患者和医生对血糖增高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糖尿病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有关,应重视该知识的教育。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长期持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水平长期控制在目标值内,是中国《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TIA预防的专家建议》中的推荐[8],本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 50、48%,达标率仅40、95%,与经济拮据或认为血脂正常自己停药及医生未建议服药有关。

吸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的知识的普及率已很高,但本组患者中仍有4例患者坚持吸烟,与患者的认识及戒烟信心不足有关。定期静脉输液预防脑梗死,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区,其药物并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证据,本研究中59、05%的患者认定定期静脉输液治疗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医生的认识不足或经济利益驱使,不但不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还浪费了医疗资源。

本研究提示吕梁市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形势很严峻,抗血小板治疗、降压、降糖、他汀类药物的应用都未达标,吸烟及不当输液率很高。本研究只对发病后1个月~6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药物治疗率更低,二级预防更差,应在本市内加强对医生及患者的教育,提高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Zhu C、The Third Natinnal Survey on the case of death、Ministry of health,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1452、

[2] 吴静,汪培山,田桂玲,等、脑卒中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函数预测模型[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1):1618、

[3]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Collaborative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J]、BMJ,2002,324:7186、

[4] PRESSChina协作组、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抗栓药物的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七城市门诊连续病例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卒中杂志,2007,2:301307、

[5] 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182、

[6] Roshid P,LeonardiBee J,Bath P、Boold pressure reduc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other vascular events、A systematic review[J]、Stroke,2003,34:27412749、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7

1前言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其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1]。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广大中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2-4]。由于一旦患高血压,就必须常年服药,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质量。社区目前的医疗模式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各种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经济、综合的卫生服务,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相关研究经验[5]显示,经过社区干预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74%、75%,而综合干预的费用公占治疗费的1%-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与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社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

2、1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血压控制,有效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率18、8%,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高血压的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6],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死亡率下降50%,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8%。

2、2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36、3%,农村13、7%,治疗率城市17、4%,农村5、4%,处在极低水平。城市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农村[7]。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我国有1、1亿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1、2亿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1、5亿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8]。另外,人们对胆固醇重视不够,不少人还没有意识到联合降压降脂、联合用药的重要性。但是,通过加强社区居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后,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3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方法

3、1药物干预林转娣等人[8]将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人选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一般治疗组,其中一般治疗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测血压,服药不规律;而综合干预组每周派医生到社区医疗站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予以降糖、降压和(或)降胆固醇治疗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经过严格干预两年后,综合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随意治疗组;综合干预组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良好,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任玉霞[9]对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药物治疗分级干预,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重点放在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不良行为的改变上,而2、3级高血压除以上内容外、重点放在规律合理服药及药物选择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

3、2非药物治疗吴曙粤等人[10]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共有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进行高血压基础知识教育、生活干预、血压监测指导、心理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形成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李新建等人[11]对自2006年上海4个社区144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并针对性地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具体包括针对患者的管理依从性低和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等现状设立社区健康管理专员角色,利用社区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成本效果比方法估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成本效果。经过统计本次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性干预项目比日常管理更加节省卫生资源。赵金鑫等人[12]随机将银川市的4个社区中的2个社区作为干预组,而另外2个社区作为对照组,其中干预组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措施包括健康知识讲座、饮食及生活行为方式干预、运动干预等,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区综合防治可以有效控制人群血压上升速度,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葛立刚[13]将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适量运动及规范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并与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弥晓娟、综合干预对14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评估[J]、重庆医学,2012,41(15):1541-1542、

[2]许凤鸣,黄益安,章柳红,等、和平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1,(10):76-77、

[3]刘继红,田秀珍,孙力光,等、北京市石景山八角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1267-1269、

[4]方海平、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6):14-16、

[5]王晓敏、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J]、河北医学,2009,15(11):1386-1387、

[6]彭元,李平非,王晓玲,等、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估[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7]吕少华,王海宁、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2):47-48、

[8]任玉霞、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09-510、

[9]吴曙粤,王艳宁,覃业宁,等、高血压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1):37-39、

[10]李新建,胡善联,程娜,等、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干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2):48-50、

[11]赵金鑫,张琳,宁艳花、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34-137、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篇8

[关键词] 社区干预;联合用药;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025-02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1],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寻求一种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防治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9例均为我区南岗地区经社区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合并糖尿病、痛风、喘息性支气管炎者。男性30例,女性29例,男女比例为1、03∶1,年龄40~84岁,平均(62、34±11、9)岁。其中,1级高血压16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20例。根据入组接受治疗随访时间长短分两组:A组满6个月未超1年,B组满3个月未超6个月。

1、2防治方法

入选患者给予高血压防治知识辅导,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戒烟,减轻体重,减少盐的摄入,减少过多的酒精摄入,适当运动,多吃水果蔬菜,减轻精神压力等)。同时给予硝苯地平片5~10 mg,3 次/d,联合双氢克脲噻12、5~25、0 mg/d或倍他乐克25~50 mg/d。初始每周随访1次,血压控制不理想时调整用药剂量,力求平稳降压。第1个月内收缩压下降不超过25%,第2个月起每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4、86±2、65)个月。

1、3判断标准

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达标:一般人血压低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60岁者血压低于150/90 mm Hg。显效:血压未达标,但收缩压下降2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有效:血压下降未达显效。无效:血压不降反而上升。并将两组的达标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血压达标35例,占59、32%;显效20例,占33、90%;有效3例,占5、08%;无效1例,占1、69%。A组与B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与B组比较,χ2=5、249,*P

3讨论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运动治疗等高血压综合防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4-8]。本组病例入选后均予健康教育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干预手段,并经过随访监督切实执行,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联合药物治疗。本组选用硝苯地平为主,配合倍他乐克或双氢克脲噻,此种组合价格低廉,平均日费用0、05~0、96元,并且后两种药物可缓解硝苯地平引起的心动过速、胫前水肿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从结果来看,这种联合防治方法执行时间越长,对血压的控制就越理想,本组中,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的A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由此可见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合并症)来说,是一种经济、有效、方便、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防治方法。

众所周知,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群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和前提条件[9]。我们希望对每一个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继而影响一个家庭、周围人群,从而影响到一个社区。以提高居民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觉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21、

[2]刘力生,龚兰生,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6、

[3]彭晓露,梁万年,杜雪平,等、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3,6(2):135-136、

[4]王丽萍,马林茂,张红叶、高血压的社区防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5):238-240、

[5]张淑霞,赵惠梅,王秉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46-47、

[6]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33-134、

[7]谭丽,景玉芝,樊立坤,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28-129、

[8]范穗光,郑东丽,陈佩贞、健康教育在干预高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5-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2023央视“六一”联欢会直播观后感(精选7篇)
  • 下一篇:消防改造施工(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