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大国工匠刘丽先进事迹心得(精选4篇)

时间: 2023-07-16 栏目:写作范文

大国工匠刘丽个人先进事迹心得篇1

她是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的一名采油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她也是“刘丽工作室”的带头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登上央视新闻的一位“大国工匠”。刘丽说,要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最重要的是要有“几股劲”:遇到辛苦不怕累的干劲;遇到挑战不服输的倔劲;遇到挫折不气馁的韧劲;遇到难题不放弃的钻劲;还有遇到困难不退缩的闯劲。

大庆油田是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每年到大庆油田参观、考察、学习的来宾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铁人” 王进喜纪念馆。而今,来“刘丽工作室”参观的人也日渐增多。回溯大庆油田近60年的发展历史,在刘丽的身上既可以看到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更可以看到新时代的石油工人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旋律唱得更动人。

人们耳熟能详的“铁人”王进喜是第一代大庆石油人的典型代表。和王进喜一样,刘丽的父亲刘文生也属于大庆油田的第一代石油人,先是在采油队当队长, 后到培训中心做教育工作。刘丽是家里第六个孩子,由于年龄的差距,她对父亲早年的工作并不是很了解。然而让她不能忘怀的是,父亲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 每天看报纸、写日记的习惯从未间断过。受到父亲的影响,“学习”二字从未远离刘丽的工作和生活。

1993年,刘丽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技校毕业。上班后,她又用一年的时间昼夜兼程继续学习,考入大学深造。在刘丽眼中,父亲那代石油人最大的特点是“老实、认真”,这也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三老四严”精神的体现。1998年8月,刘丽宣誓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此之前,她写了两年多的思想汇报。“每次我都会把思想汇报拿给父亲看,他逐字逐句地批改,和我交流哪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够,哪方面还需要加强。父亲总能给我指出很多不足。”刘丽回忆说。

随着开采难度不断加大,简单、重复的体力劳作已经不能满足实现百年油田发展的需要,以刘丽为代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成为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大国工匠刘丽个人先进事迹心得篇2

随着刘丽的成果和奖项越来越多,2002年,她由一个普通的采油工人成为采油技师。在油田,技师大多有很长的工龄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十分受人尊敬,年纪轻轻的刘丽是一个例外。

刘丽成了年轻职工的榜样,工作之余,她肩负起帮带职工提升技能的任务。她对徒弟们严格要求,嘴边常挂着一句话:“无论做什幺都要有名片意识,只要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就必须精益求精。”

至今,刘丽已累计培训学员1、5万人次,其中多人被聘为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更有人荣获厂级以上技术能手、大庆油田技术大赛冠军、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

那些年,刘丽一边带徒弟,一边照顾女儿。婚后第三年,刘丽和杜守刚有了女儿小静。

女儿自懂事起就知道妈妈很忙,每次幼儿园放学,她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回家后还有活吗?能不能陪陪我?”

听着女儿的问话,刘丽既开心又难过,不加班的日子,她每晚都要在家编写教学材料。小静爱黏着妈妈,杜守刚就在妻子的书桌旁边放上一张小桌,让女儿在妈妈身边看图画书。“妈妈,我保证不吵你哦。”贴心小棉袄的话,给了刘丽无限动力。

夜深人静,杜守刚把趴在桌上睡着的小静抱回房间,刘丽看着这个软绵绵的小身体,内心五味杂陈,喃喃道:“宝宝,等妈妈空闲一些,一定好好陪你。”

但这个等待似乎遥遥无期,女儿开学、生日、中考等重要时刻,刘丽都在加班。令人欣慰的是,小静非常理解妈妈,继续发挥“小棉袄”功能,让妈妈无后顾之忧。

2020年刘丽生日那天,依然要加班。正在读高中的小静放学后,和爸爸一起买了蛋糕给她过生日,吹完蜡烛,她亲了妈妈一口,俏皮地在妈妈耳边说:“妈妈,你真得好好感谢我和我爸,我俩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不生病,不让你操心,不耽误你工作。”

“油三代”的标签,深深烙印在小静身上。有一回她参加“家乡的味道”作文比赛,刘丽问女儿:“你觉得家乡的味道是什幺?”小静笑了笑:“油味儿呀,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有了家人的支持,刘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35岁时成为大庆油田最年轻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之后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前些年,父亲去世了,留给刘丽最宝贵的财富,是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曾经,女儿以父亲为傲,后来,父亲以女儿为荣。父亲有一块戴了15个年头的手表,这是刘丽在一次全国大赛中的奖品。为人处事素来低调的父亲,也忍不住逢人就说:“看,这是我姑娘比赛得的。”

2011年8月,“刘丽工作室”成立,作为工作室领头人,她把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石油人。工作室成了工人们的练兵场,至今已研制革新成果104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65项,累计创效1、2亿元,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最具影响力班组”。

2019年,刘丽开始担任单位技能专家协作委员会勘探与生产分会主任,负责133位技能专家管理、活动工作安排、评比考核等工作。

2020年11月24日,刘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她特意穿着一身“石油红”,神采奕奕,在大会现场非常显眼。女儿发来微信:“妈妈,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石油花,我为你骄傲!”

奋战在油田近30年,刘丽始终用匠人精神打磨自己,对工匠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定义:“别人干不了的活,我能干,这就是工匠。以前,我们石油人常说‘我为祖国献石油,进入新时代,石油人不仅要继续为祖国献石油,更要为中国梦加好‘油。”

大国工匠刘丽个人先进事迹心得篇3

爱情成就着彼此的事业,1998年,年仅23岁的刘丽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杜守刚也从基层工人成为采油队主管生产的副队长。

也是在1998年,刘丽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是她的心愿,更是老父亲的期盼,为了那一刻,她足足准备了两年多,写了无数份思想汇报。每次写完,刘丽都会第一时间拿给父亲看,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逐字逐句地批改思想汇报,还会和女儿交流思想心得,指出女儿的不足之处。

2000年,刘丽和杜守刚结婚,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排书架,上面是一本本被翻得厚了一倍的笔记本,刘丽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情书。”

的确,这些“沧桑”的笔记本见证着两人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也见证着两人从陌生到相知相爱的浪漫岁月,有着情书一样的意义,却比情书更珍贵。

油田24小时不间断运作,杜守刚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即使深夜也会接到工作电话。丈夫挂了电话,刘丽常忍不住追问:“哪口井?有什幺问题?”话题一开,夫妻俩一讨论就是大半夜,聊到激动处时,还会跑去现场忙活一番。

和很多青年女工一样,刘丽也爱美,虽然很少有机会化妆,但她也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化妆台。没想到的是,一支小小的口红竟在她手里发挥了上千万元的作用。

工作中,采油工一旦发现井口漏油,必须及时更换盘根盒里的密封圈,这项工作非常繁琐,需用螺丝刀顺着方向一点一点往外抠,越深越难抠,底部的碎块根本取不出来。

频繁取换盘根盒,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还会缩短盘根盒的使用寿命,刘丽决心要攻克这个难题。

2000年底的一个周末,夫妻俩难得休息,准备出门买些日用品。刘丽坐在化妆台前涂口红,手指轻轻旋转底部,口红就出来了,她瞬间有了灵感:“我有办法了!”杜守刚正在门口穿鞋,被妻子一把拉回来,两人边摆弄口红,边探讨工作,全然忘了出门这回事。

夫妻俩整理出一套思路:通过改变盘根盒的上下结构,使密封圈自己旋转出来。刘丽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图纸并找厂家加工,赶在2000年的最后几天,第一个上下可调节的新式盘根盒诞生了。

试验期间,刘丽在油井旁一刻不离地守着,晚上,她既兴奋又担心,怎幺也睡不着,杜守刚干脆起身,陪妻子去现场继续盯着。

一个星期过去,新式盘根盒运行正常,眼看就要成功,不料却出了意外,一个深夜,衬套和外壳的连接处开始漏油了。

为了这个新式盘根盒,刘丽本就吃不下睡不好,这下更加着急上火。她跑遍大庆市的五金店,寻找更好的密封材料,终于找到了一种尼龙棒,自己加工成形状和尺寸合适的密封圈,解决了漏油问题。

从此,刘丽加快了技术革新的步伐,之后的10多年里,她先后对新式盘根盒完成了5次改进,更换时间从过去的40多分钟缩短为10分钟,寿命从1个月延长到6个月,还大大节省了用电量,此项技术推广至今,已创效上千万元。这个新式盘根盒还获得了大庆油田首次授予的技术革新成果特等奖。

在刘丽看来,工作中不顺手、不方便、效率不高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创新。2001年,她发现洗井的工具又多又笨重,操作繁琐、不便携带。经过反复琢磨,她想出了把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等合为一体的办法,一件轻便实用的洗井组合工具应运而生,得到了广泛运用。

此外,刘丽研制的“螺杆泵多功能电缆护管”“螺杆泵井方卡子分体护罩”“减速箱可擦洗看窗”等革新成果都被批量推广使用。这些年,她共研制创新成果145项,获国家专利30项。

大国工匠刘丽个人先进事迹心得篇4

在石油行业,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依旧值得工作室的带头人珍惜和骄傲。2011年“刘丽工作室”初创时,成员只有两个人。如今,工作室共有成员531人,其中女工325人,占比达到61、2%。

刘丽说,女员工奋战在油田生产一线, 首先面对的挑战是野外作业的恶劣环境。“我们地处东北,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女员工在身体上面临着较大的考验。在采油工作中,男女在岗位区分上的差别不大,女员工一样要管理油水井,一样要做生产维修。工作时需要使用大机械和铁工具,很多都是体力较重的活,所以对女员工的体能有较高的要求。”在她看来,要想干好工作,女员工势必要比男员工经受住更多的考验,尤其是想成长为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承担起岗位上的急难险重任务,就要付出更多。

站在井场上的油田女工,她们不娇气、不怕苦、不怕累,和男员工一样能担当。在工艺改造和技改革新方面,油田女工努力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思维能力,有针对性地补齐机械技术方面的短板。为了在各方面都能保持“发言权”,刘丽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

今年5月,央视新闻的《大国工匠》节目曾播出刘丽调试最新一代抽油机井口盘根盒的画面。她一边向徒弟们展示,一边解释说:“转动这个盘根盒的外壳,然后这个密封圈就出来了。”更换盘根盒中的密封圈,这项看似普通的工作是采油工巡检中发现井口出现漏油时必须要做的,然而这个活儿在过去,也是采油工最不愿意做的。“平常我需要拿螺丝刀顺着方向一点一点抠取,螺丝刀伸下去没有活动的空间,经常把这个螺丝刀都别弯了, 到底下也不好抠,尤其是产生的小碎块在底部根本就抠不出来。”

几十年来,采油工们一直都用抠取的办法更换盘根盒密封圈,虽然也自创了一些工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更换难的问题。那时担任井长的刘丽也在重复这项工作,如何改变这种更换方式, 她几乎天天都在琢磨。直到有一次,刘丽在使用口红的时候灵光乍现。“我转动的是唇膏底部,但是唇膏从上边慢慢地露出来了。我恍然大悟,想到可以通过旋转顶出的结构把这个密封圈顶出来。”她立即着手设计图纸,寻找厂家加工。第一个上下可调式盘根盒在2000年生产出来,刘丽第一时间把它装到了自己管理的抽油井上试验。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感想600字(精选6篇)
  • 下一篇:学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心得(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