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7 栏目:写作范文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1

教书育人是一项“良心的事业”,但是给予学生以外在的约束或激励也是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为提高法学类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构建法学类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标准,调动全体教师“静心研究、尽心教学、精心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法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关键词:

课程教学;考核机制;教学质量

一、引言

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高等教育亘古不变的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是一种有效的、复杂的组织手段与管理方式,从而避免课程的教学效果偏离教学大纲预设的专业培养目标,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其目的是激发被考核对象的行为动机,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性。肯定性的评价使人产生成功感、自信感,从而促使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否定性评价具有刺激激励作用,使用得当,能激发人的竞争意识。缺乏考核机制的教学管理,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没有反馈机制,就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将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健全的管理模式。通过系统的、经常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考核,持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高校高等教育的价值。

二、法学类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使用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教学、学生评教,都逐步从纸上转变为网络化、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同时,电子政务、速录、法律诊所等信息化课程在法学培养方案中应用而生。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将面临计算机操作技术的考验,多媒体使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往往脱节。如何提高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多媒体操作技术是时代带给高校法学类教师的挑战。

2、传统教学质量考核的局限性。传统教学质量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体现的是精英型教育的价值取向,沿袭了以追求排名和划分等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而忽略了考核的主导与促进作用。[1]法学类课程尤其如此,仅仅根据同行听课评议、教学文件、学生评教等来考核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坏。而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考核指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法学类课程考核主要关注同行听课、学生评教、教学文件的检查等三个方面,容易导致教师追求表面功夫,不深入教学,本末倒置。学生信息员的存在,更是让教师从心理上抵触教学上的创新,过分担心学生信息员的反映。事实上,促进学生学习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判断教育成功的根本是学生学的好不好,而不是简单地看表象,尤其是那些弹性指标,讲究师生的互动效应。

4、传统教学质量考核,重量化分析、轻定性判断。[1]高校法学类课程,过于看重考核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而缺乏定性判断。量的度没有把握好,质的标准没有掌握好,没有平衡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三、法学类课程教学考核机制的构建

教学质量分为条件质量、教学过程质量、结果质量,其中结果质量又主要有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综合考核等。在此以法学类的课程为例,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教学质量的条件、过程、结果着手,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考核标准与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构建。包括前期准备(权重比10%)、教学过程(权重比30%)、考核标准与方法(权重比20%)、教学评价(权重比30%)和综合考核(权重比10%)等五个模块。[2]

1、条件质量考核。条件质量考核是课堂教学质量考核的基础和根本,无论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前期准备必不可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身制作多媒体PPT的能力。这一部分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目等。教学文件考评的标准:教案的详实性和规范性(20%)、授课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10%)、教学过程登记表填写的规范性(15%)、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15%)、命题计划与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一致性(10%)、试卷批改的规范性(20%)、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填写的客观性(10%)。此环节以教学督导的评价为主体,采用收集材料、集体评审、书面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教学文件时具体应该符合如下标准:教学大纲应符合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且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起草,教学督导委员会评审通过方可执行;授课计划内容必须与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相符;授课计划的编制,原则上要求以2个课时为一个单元,每16个课时应安排不少于一次作业或第二课堂内容;教材的选用应符合或新(近三年出版的)、或优(国家优秀教材)的标准;选用自编教材,必须经教学督导委员会审议通过;每门课程应向学生推荐不少于2个以上的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应包含本领域的经典书籍;教案在符合学校制订的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应当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2、教学过程质量考核。教学过程考核是多层次、多元化课程教学考核模式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考核教师采用各种手段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将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辅助手段进行展开,从而将教学的目的、任务等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教学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形成进行的全面考核,既是对课程质量的监督,也是评价。在此以法学类课程为例,因为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宜设定具体的标准,应取决于听课者的主观体验。在这里,听课者主要指学生或者同行听课,因而这一环节的评价也主要是学生评教与同行评教。同一门课程的同行听课评价应不少于5人,取简均值作为同行评教分数,占比30%。学生作为听课主体具有最大的发言权,享有70%的权重。如果缺少有效的同行评教分值,以学生评教为准;但是,如果能以其他途径获得对该课程教师的评价(如学校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也可以作为同行评价使用。

3、考试考核模式。首先实施科学的教考分离。然而教考分离的前提则是教学大纲,只有积极地修订法学教学大纲,使之适应时代的需求和跟进当下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变化,从而为教考分离的有效实施创造前提条件;建立高质量的、科学的试题库,使教考分离的实施有意义。避免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自己组织考试而产生的对教学过程的随意心态,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考试方式的多样化,[3]结果质量就会反作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此部分考核由教学督导进行负责。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的构成及比例等应与教学大纲的规定相一致;命题计划应与授课计划相符,以“章”为单位的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试卷分a、b卷,a、b卷重复率不得超过20%;题型构成应符合多样性、主客观题型相结合等规范要求;参考答案或者评价标准必须具有明确的采分点或得分说明;试卷批改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总分栏签名、涂改签名等);统分差错(份数)应控制在1%之内;分值误差不超过10分,且不影响及格或不及格界线;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的填写应当客观、充分;教学档案必须实行“一课一档”,归档材料应当规范、齐全。

4、教学评价。课程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同行(或督导)。具体分为教学评学、学生评教、同行(或督导)听课三个部分,每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0%、50%、30%。专业实习和模拟审判的考评由学生评教成绩和同行评价组成,分别占40%和60%,若无学生评教成绩则全部由同行评价构成。同行评价由指导老师就教学安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等情况提供材料,由同行评估。

5、综合考核。以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学生设计案例情景,实施,报告。这一环节综合考察了学生的所学知识、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交际能力。评价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单位。6、课程评估。课程的教学评估按照学年实行,每学年实行一次,安排在下半年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评估权重设定为:教学文件占20%,课堂教学占50%,命题考试占20%,教学档案占10%。教学文件环节评估满分为20分:教材选用和参考书目推荐(5分)、教案的详实性和规范性(10分)、授课计划的规范性以及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5分);课堂教学环节为满分50分:根据学生评教、同行听课所得分数的简均分进行计算;命题考试环节评估满分为20分:考试方式、考核成绩构成等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5分)、命题计划与授课计划的一致性以及试卷题型的规范性(5分)、参考答案及试卷批改情况(5分)、课程考试质量分析报告(5分);教学档案环节评估满分为10分:每缺少一份文件扣1分、填写不规范扣1分/份,扣分总和以10分为限。

四、反馈机制

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由学院直接反馈给相关教师。同行听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学文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一并反馈。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学院申诉一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分配、岗位聘用和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五、结束语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动力,是激发教师认真施教的有效手段。课程教学考核机制改革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郑延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2]张颖、浅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考核的多元化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5,(7):7-8、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2

关键词:开放教育;成本管理;情景案例教学

电大自办学以来,开放教育基本沿着“重理论,轻实践”,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重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本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包括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内容,很是抽象,对未从事财务工作的学员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电大开放教育开展情景案例教学确实较为必要。

一、开展情景案例教学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1、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电大开放教学过程中,课程采用情景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企业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真实场景的事件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案例或事件情景,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感知、理解和领悟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精髓,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探知欲和创新精神。

2、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达到课程情景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工商管理本科学员学习基本没有财务知识,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对于这部份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如何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具体的情境,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地理解知识,这对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和适应力也是一种培养,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认知水平,使这些学生的探索性、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得到较大的提升,进而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上课的到课率水平。

3、课程的情景案例教学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成本课程情景案例教学中如何设置教学评价体系,师生共同参与考评,使学生认为这种考评体系更加合理,更具现实和情景化,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更能够得到体现,这样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二、电大的开放教育情景案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分析

1、开放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变更慢,与企业实际脱节

开放教育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成本管理教材理论概念较为抽象,与企业实际管理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的行业成本管理方式方法也不同,信息本身变化速度很快,但我们的教材变更速度过慢,基本上不能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同步,远不如高职院校的教材。而且开放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化设置体系,这种模式化的课程体系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结构,更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多样化的需求。再加教师大多以理论讲解,习题分析来教授巩固课堂学习,与企业所需的财务分析、决算、税收筹划方面的人才培养更有一定的距离。

2、教学形式较为刻板,缺乏先进性

开放教育经济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是电大最早提出来的,而且电大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像"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是电大办学的一大特点,但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是经济管理各专业存在的普遍现象。老师满堂灌输,教与学双方缺少交流和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发挥,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授课手段单一,信息量不够充足

开放教育的面授课教师往往采用黑板书写和PPT课件的教学形式,信息量不够充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学生的求知欲无法满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学生在自己预习教材中的成本管理基础内容后,运用一些企业所发生的成本管理案例教学,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现实中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对此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在情景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单一的理论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4、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估体系中不能得到体现

开放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比较落后,虽有创新,但整体而言,对师生的考核评估还是摆脱不了传统模式的束缚。这种传统的教学考核形式只是检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而且考核内容以书本、教材为主,与企业实际、现实经济发展情况、政策变革情况严重相脱离,以至于学生“学不能致用”,不能帮助学生在单位的岗位得到一定的提升,直接影响了开放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5、实践型师资人才短缺

电大经济类专业在开放教育中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随着学校教学规模扩大,学校引进教师的人数在配比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供需关系难以平衡,学校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基本上是从高校引进师资,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而工商和会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没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情景案例教学更是不好把握。学生也无法有效掌握专业知识点的精髓,培养出合格人才的目标也就更是一句空话了。实践型师资短缺是电大开放教育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开放教育课程实施情景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

1、合理地设置课程,把情景案例教学融入教学环节

开放教育教学如何科学地设置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教授过程和综合考评体系四方面展开。其中,教授过程是改革核心,充分考虑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和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特点,选择新型的、更先进的网络教学模式,与面授教学,实习环节相互配合,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时,考虑把情景案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融入教学环节,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点和能动性,学生课堂里学的内容与实践相集合,能学以致用,受益达到最大化。

2、设计开放课程模式下的情景案例教授过程

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的情景案例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教师在实施情景案例教学时模拟企业真实情境,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并有效的实施。教学过程中利用经典的成本分析、决策和控制等情景案例,如成本核算成功案例可以用海尔的案例,教学中利用PPT制作的网上教学、图片和表格、摄制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现场和专家访谈录像,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和目的性的情景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评判,这样既能完成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因此能提高上课的到课率。

3、结合情景案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开放课程平台是开放教育的一大优势,课程实行多样化的授课形式。首先在电大在线平台提供各门课程的资讯,除了课程已有的基本信息,学习辅导、课件辅导,平时作业外,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它可以弥补基本素质课程学习的缺陷,学生须在开放课程平台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量,当然包括实践环节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在开放课程平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教师将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和归纳,做成问题的形式,放在开放课程平台上,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教师在考核时,可以将面授和开放课程平台考核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定。其次对于小班化预约上课的面授课,让教师为学生做最基本的课程引导,而大量的学习任务在开放课程平成,平台上每门课程都是有目标、任务、方法、内容、作业、答疑、互动和反馈等环节构成的综合教学系统,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系统给出考核成绩。课程平台此时作为有益补充,要求学生在此平台上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而这些内容可以是情景案例教学的背景内容,附有思考题;也可以是我们已经试行的网上的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这种考核是事先给出评分标准,根据学员网上教学讨论活动发帖质量和数量的参与情况将纳入形考成绩中,及时地对他们的网上学习予以反馈,合理地设置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4、改革综合考评体系,评价情景案例教学成果

根据课程特点、教授方式进行课程综合考评体系的改革。目前我们的课程以面授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如何评价情景案例教学的效果?首先应确定考核方式,这个方式方法可由师生共同制订,再来确定面授与其他学习形式考核比例,最终全面综合评定成绩。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评估报告,可以利用课堂情景案例教学,把预先准备的问卷调查分发给学生,当场收回,统计各种数据,便于分析教学效果,取得一线的数据资料。这种采用情景案例实训模拟平台进行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考评更具现实感、情景化。让学生参与教学考评,考评呈现多元化特点,具有分层次、分类别、多样化考评体系,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考评体系更公平,效果也会更好。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实践型的教师人才

开放教育由于学校教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短缺,为课程情景案例教学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理论+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实践型的教师人才就应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有两种途径较为可以行:一是从大中型企业中挖掘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实务操作人才,二是把我们的教师下到具体企业从事具体的实践操作,真正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人才。更好为情景案例教学服务。综上所述,情景案例教学是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的检验,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方美君 单位: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娇娇、企业价值优化视角下成本核算与管理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J]、商业会计2013(12)

[2]冯志芳、ERP情景下生物制品行业成本管理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14(7)

[3]刘中艳、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11)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语文;口语交际;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12-02

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合作,对于个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学校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考核机制比较单一化、考核内容比较简单、考核方式仅仅只是教师简单打分、缺乏具体细致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单一、笼统模糊地按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划分,等等。这样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而言是缺乏指导性的,学生只知道分数,却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种考核模式也不太符合高职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太适应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因此,高职语文口语学校应改革教学考核模式,通过对高职学生从事职业的岗位的职业素养出发进行考核,进一步夯实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求。笔者基于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认为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考核内容要全面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评价范围应该包含: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表情、表达方式、仪容仪表以及口语交际所产生的效果等方方面面。

第一,对口语交际内容的评价。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翔实的发言和讲述,语文教师应当场表扬;对内容单薄、观点模棱两可或错误的,应提出指导意见。第二,对表情的评价。任何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流。倘若一个人不能与人很好地沟通,绝对是会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因此,在高职语文口语交际课上,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口语交际内容应该侧重于职业能力方面内容的考核。如教师在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考核的时候,考核内容应该侧重于旅游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考核。第三,对表达的评价。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情真意切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有欠缺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第四,对仪态的评价。一个人的仪态可以反映他的教养。因此,教师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仪态方面的训练,并将学生仪态列入评价内容,进行客观评价。第五,对效果的评价。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每个学生台上的表现都会给观众不同的印象,但是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采取生生评价方式、或者师生互评的方式,或让学生匿名打出分数,上交给教师,然后教师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

二、多元化评价手段相结合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在尊重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现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首先,要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方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做出人性化的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将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发展、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纳入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一定要是体现职教特色的测试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个性化的测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潜力。其次,高职语文口语教学在判断一个学生口语交际状况时,要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地方法。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状况,以利于发现学生口语能力上的差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达到真正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目的。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需要,采取自评和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职学生一般比较敏感,他们渴望认识世界,更喜欢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给予学生自评的机会,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在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考核时,教师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要做到多元化评价手段相结合,逐步构建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大纲》以及对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研,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学生成长档案袋”,档案袋包括学生评价档案和教师评价档案。档案袋记录了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为终结性评价积累“量”的资料。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档案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师生、生生互动评价表、语音档案、语言作业情况、历次考核的记录、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参加口语交际表演的记载、获奖情况、参加小组活动情况,等等。这种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记录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以及对自己的表现所写的反思性笔记。语文教师通过成长档案袋,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过程表现、成果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而了解整个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达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校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以往高职语文教学考核以教师命题为主,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以书面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的基本规范、口语交际的常识等。这种考核方式只让学生记住了一些基本的口语交际的知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更谈不上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考核过程中,可以引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考核要突出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过程中。例如,高职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带队教师可以和学校达成协议,由企业、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学生实习结束后,将考核情况上交给教师。语文教师再根据学生平时的考核情况,同时结合企业的考核情况,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既可以检查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效果,又能够让学生通过实习,快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仲霞、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教学评价改革案例[J]、成才之路,2008,(31)、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综合实训,考核方法

当前我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促进了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急速增长,用人企业对毕业生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效果与课程考核方法有很大关系,校内综合实训项目的考核,不仅起到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更能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效果,是实现校内综合实训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采用有效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方法,更好地培养建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扎实推进高职扩招三年行动,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推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训教学中运用智慧树在线平台共享课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实训课程教学,以建筑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来衡量学生实训成绩,从而培养具有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人才,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技能水平。

1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建筑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及实训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高职工程造价实训课程考核上已尝试改革,建筑模型模拟仿真实训采用拓展空间的定量化评价体系。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实训课程项目考核缺乏有效完备的过程性考核方法,缺乏企业层面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有效评定,毕业生职业技能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切实可行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开发,尽快实现多维度、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方法,在实训项目考核重点为培养学生的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2高职建筑基于信息化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

基于信息化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以“朝阳川某小商业楼”工程校本图纸为载体,建筑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来评定学生实训成绩,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校内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对准职业练技能、对准标准抓考核的理念,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2、1校内综合实训准备阶段应完成施工图识图、施工图预算、查看视频等实训项目。施工图识图实训项目重点为识读结构施工图,并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施工图预算实训项目包括手算和电算部分,由造价员完成此项工作。手算只包括实训相应构件钢筋工程量、模板工程量等计算;电算运用广联达BIM预算软件或求实建筑计量软件,以“朝阳川某小商业楼”工程图纸为载体,采用“CAD导图”和“手工建模”两种操作模式,建立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最后提交工程量计算书、准确填写钢筋、模板工程量计算表。材料员填写材料领料单,用于制作构件阶段领取材料。查看视频项目阶段可利用互联网、数字化资源等查找相关学习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施工现场的工艺流程,便于下一阶段制作构件实际操作。2、2校内综合实训制作构件阶段进行实训构件实体制作时项目部全体成员应遵照施工工艺流程。该阶段需要完成如下任务:技术安全交底、弹线、领取钢筋及模板、绑扎钢筋及支模板、检查钢筋模板质量、填写技术内业资料、拆除实体构件等。项目部成员可互换角色重复做多次支项目,可提高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并能准确评定出综合实训成绩。

3高职建筑基于信息化的校内综合实训的考核方案

根据学生现状,采用多维度、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内综合实训考核方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了全面反馈教学效果,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由全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两部分组成,具体考核方案见表1。校内综合实训考核在确保构件实体模型成果考核的基础上,应注重对学生实训全过程的考核。校内综合实训是顶岗实习之前完成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将“双师型”教师纳入考核主体,同时加强对实训成果全方位考核。3、1全过程考核。实训全过程考核包括线上过程考核和线下过程考核,均以个人为单位打分。根据学生层次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比例进行线上、线下考核。我院建筑工程系教学团队已完成智慧树在线平台共享课程,课程名称为《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线上课程按三个维度进行考核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实训线下过程考核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出勤、参与情况、掌握相关知识程度及创新精神、协作、提问与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考核。采用线上、线下考核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3、2成果考核。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对各岗位人员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评定,成果包括利用预算软件建立三维仿真建筑模型、工程量计算表、材料领料单、技术交底记录、安全交底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实体模型构件等。校内综合实训制作构件阶段最后设有答辩。答辩评委由3名以上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必须包括系部“双师型”教师和指导教师、实训室管理教师。构件实体成果成绩评定以项目部为单位进行打分。以项目部为单位评定构件实体模型成果成绩和以每位学生为单位评定过程成绩,最后按不同权重评定出学生成绩。

4高职建筑校内综合实训的考核效果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综合实训课程结合本专业特点,按照学生学情设置多种考核方式。线上考核利用智慧树平台共享课程《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以答辩形式进行项目部评价相结合,该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基于信息化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采用多维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方法,有效训练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使学生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学习效率的能力。4、1以校内综合实训考核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校内综合实训教学以制作构件实体项目为实训载体,利用智慧树在线平台共享课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运用广联达BIM预算软件或求实建筑计量软件建立模型及学生制作构件实体,为校内综合实训课程设置三个维度考核方法及答辩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参与性、独立性、协同性,并提高校内综合实训教学效果。4、2以多元化考核方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校内综合实训项目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使学生通过实训全过程达到融会贯通多方面专业知识的目的。答辩考核方法是以项目部为单位考核,使学生从工程角度出发找出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4、3以企业技术标准来进行实训考核,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无缝对接。建筑类企业技术标准与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实践教学内容挂钩,结合建筑行业急需的职业岗位及建筑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来评定学生实训成绩,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所需人才无缝对接,并提高学生相应岗位综合职业能力。

5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的“朝阳川某载小商业楼”工程完整一套图纸和制作构件实体项目为实训载体,采用多维度、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内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方案,创造出使学生操作技能考核与建筑企业技术标准紧密结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群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同合作能力和操作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晓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3):42-43,75、

[2]梁璋彬,张文丽、高职建筑模型模拟仿真实训量化评价体系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0(3):20-22、

[3]王建茹、基于项目教学的工程造价技能实训课程考核方法[J]、山西建筑,2015,41(33):229-230、

[4]秦秀波,贾芳、建筑类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改革探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47-49、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5

“考”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或缺,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所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将“考”纳入其中,即“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不仅要体现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还应将考核职业岗位工作成效的标准引入其中。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使教师完整地接受以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为驱动的培养理念。

一、“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

1、“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做与教”、“做与学”

在“教、学、做、考”的教学模式中,同样强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但是,教师不仅要在“做”中指导学生操作的关键点,即考察要点,还要指导学生的职业精神。因此,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是态度和蔼、技术熟练的技师,也是要求苛刻的领导,要将普通的课堂变为职工与同事共事、与领导相处的工作单位。

2、“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做与考”

“考”有其内容的双重性,即考察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考评学生的职业精神,还要有其时间的延续性,即贯穿在整个“做”的过程中。学生掌握职业操作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要从事的工作,往往是由若干个步骤或部分组成,因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鉴定至关重要,只有把每一步工作都落实到位,才能让学生学有成效。“考”应该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道德素质。学生的职业精神同样需要考核,且职业精神的考核同样是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的。考的手段,应以该工作的行业标准为准绳。教师应对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处理,将每个工作环节的行业标准、规范处理成不同的考察点来约束学生,并将核心职业能力,如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融入

其中。

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1、一体化课程的模块化

一体化课程来源于目标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其表现形式是学习领域,针对的是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一体化课程可由若干分部能力模块组成。分部能力模块,既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即单个分部能力模块可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各分部能力模块之间可以存在如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上的相同之处。例如,将建筑工程测量一体化课程分为土石方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测量和主体工程测量三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采用若干典型的建筑测量项目的数据进行测量放样,这三个模块既可以独立操作,又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2、能力模块构成

能力模块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单元、实践教学项目、考核认证标准和操作规范。每完成一个能力模块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应当拿出一个有实际价值的作品或成果,体现其做事能力的形成。教师则按照考核标准,分别予以评价。这样一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案,不再是若干知识章节的“超市”型组合,而是若干与做事能力相对应的能力教学模块的应用型组合,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与学成果考核三位一体化。例如,建筑工程测量一体化课程,以《工程测量规范》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3、考核方案

(1)考核标准的来源。一体化课程按模块设计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该全面且有代表性,包括工作任务行业标准(60%)、用人单位评价(25%)、小组评价(10%)和个人评价(5%)。工作任务行业标准包括《工程测量规范》等文件;如果是真实的项目数据,还应包括实际的成果数据、用人单位评价(用人单位对测量放样成果,从专业角度作出的针对性意见)、小组评价(各小组互相检查并作出评价)和个人评价(自查)。

(2)考核内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决定了考核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同时还应注重职业精神。在课程考核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测量员考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工作态度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6

一、引言

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高等教育亘古不变的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是一种有效的、复杂的组织手段与管理方式,从而避免课程的教学效果偏离教学大纲预设的专业培养目标,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其目的是激发被考核对象的行为动机,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性。肯定性的评价使人产生成功感、自信感,从而促使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否定性评价具有刺激激励作用,使用得当,能激发人的竞争意识。缺乏考核机制的教学管理,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没有反馈机制,就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将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健全的管理模式。通过系统的、经常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考核,持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高校高等教育的价值。

二、法学类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使用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教学、学生评教,都逐步从纸上转变为网络化、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同时,电子政务、速录、法律诊所等信息化课程在法学培养方案中应用而生。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将面临计算机操作技术的考验,多媒体使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往往脱节。如何提高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多媒体操作技术是时代带给高校法学类教师的挑战。

2、传统教学质量考核的局限性。传统教学质量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体现的是精英型教育的价值取向,沿袭了以追求排名和划分等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而忽略了考核的主导与促进作用。[1]法学类课程尤其如此,仅仅根据同行听课评议、教学文件、学生评教等来考核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坏。而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考核指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法学类课程考核主要关注同行听课、学生评教、教学文件的检查等三个方面,容易导致教师追求表面功夫,不深入教学,本末倒置。学生信息员的存在,更是让教师从心理上抵触教学上的创新,过分担心学生信息员的反映。事实上,促进学生学习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判断教育成功的根本是学生学的好不好,而不是简单地看表象,尤其是那些弹性指标,讲究师生的互动效应。

4、传统教学质量考核,重量化分析、轻定性判断。[1]高校法学类课程,过于看重考核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而缺乏定性判断。量的度没有把握好,质的标准没有掌握好,没有平衡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三、法学类课程教学考核机制的构建

教学质量分为条件质量、教学过程质量、结果质量,其中结果质量又主要有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综合考核等。在此以法学类的课程为例,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教学质量的条件、过程、结果着手,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考核标准与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构建。包括前期准备(权重比10%)、教学过程(权重比30%)、考核标准与方法(权重比20%)、教学评价(权重比30%)和综合考核(权重比10%)等五个模块。[2]

1、条件质量考核。条件质量考核是课堂教学质量考核的基础和根本,无论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前期准备必不可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身制作多媒体PPT的能力。这一部分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目等。教学文件考评的标准:教案的详实性和规范性(20%)、授课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10%)、教学过程登记表填写的规范性(15%)、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15%)、命题计划与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一致性(10%)、试卷批改的规范性(20%)、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填写的客观性(10%)。此环节以教学督导的评价为主体,采用收集材料、集体评审、书面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教学文件时具体应该符合如下标准:教学大纲应符合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且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起草,教学督导委员会评审通过方可执行;授课计划内容必须与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相符;授课计划的编制,原则上要求以2个课时为一个单元,每16个课时应安排不少于一次作业或第二课堂内容;教材的选用应符合或新(近三年出版的)、或优(国家优秀教材)的标准;选用自编教材,必须经教学督导委员会审议通过;每门课程应向学生推荐不少于2个以上的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应包含本领域的经典书籍;教案在符合学校制订的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应当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2、教学过程质量考核。教学过程考核是多层次、多元化课程教学考核模式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考核教师采用各种手段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将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辅助手段进行展开,从而将教学的目的、任务等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教学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形成进行的全面考核,既是对课程质量的监督,也是评价。在此以法学类课程为例,因为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宜设定具体的标准,应取决于听课者的主观体验。在这里,听课者主要指学生或者同行听课,因而这一环节的评价也主要是学生评教与同行评教。同一门课程的同行听课评价应不少于5人,取简均值作为同行评教分数,占比30%。学生作为听课主体具有最大的发言权,享有70%的权重。如果缺少有效的同行评教分值,以学生评教为准;但是,如果能以其他途径获得对该课程教师的评价(如学校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也可以作为同行评价使用。

3、考试考核模式。首先实施科学的教考分离。然而教考分离的前提则是教学大纲,只有积极地修订法学教学大纲,使之适应时代的需求和跟进当下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变化,从而为教考分离的有效实施创造前提条件;建立高质量的、科学的试题库,使教考分离的实施有意义。避免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自己组织考试而产生的对教学过程的随意心态,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考试方式的多样化,[3]结果质量就会反作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此部分考核由教学督导进行负责。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的构成及比例等应与教学大纲的规定相一致;命题计划应与授课计划相符,以“章”为单位的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试卷分a、b卷,a、b卷重复率不得超过20%;题型构成应符合多样性、主客观题型相结合等规范要求;参考答案或者评价标准必须具有明确的采分点或得分说明;试卷批改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总分栏签名、涂改签名等);统分差错(份数)应控制在1%之内;分值误差不超过10分,且不影响及格或不及格界线;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的填写应当客观、充分;教学档案必须实行“一课一档”,归档材料应当规范、齐全。

4、教学评价。课程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同行(或督导)。具体分为教学评学、学生评教、同行(或督导)听课三个部分,每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0%、50%、30%。专业实习和模拟审判的考评由学生评教成绩和同行评价组成,分别占40%和60%,若无学生评教成绩则全部由同行评价构成。同行评价由指导老师就教学安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等情况提供材料,由同行评估。

5、综合考核。以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学生设计案例情景,实施,报告。这一环节综合考察了学生的所学知识、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交际能力。评价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单位。

6、课程评估。课程的教学评估按照学年实行,每学年实行一次,安排在下半年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评估权重设定为:教学文件占20%,课堂教学占50%,命题考试占20%,教学档案占10%。教学文件环节评估满分为20分:教材选用和参考书目推荐(5分)、教案的详实性和规范性(10分)、授课计划的规范性以及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5分);课堂教学环节为满分50分:根据学生评教、同行听课所得分数的简均分进行计算;命题考试环节评估满分为20分:考试方式、考核成绩构成等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5分)、命题计划与授课计划的一致性以及试卷题型的规范性(5分)、参考答案及试卷批改情况(5分)、课程考试质量分析报告(5分);教学档案环节评估满分为10分:每缺少一份文件扣1分、填写不规范扣1分/份,扣分总和以10分为限。

四、反馈机制

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由学院直接反馈给相关教师。同行听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学文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一并反馈。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学院申诉一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分配、岗位聘用和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结束语

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动力,是激发教师认真施教的有效手段。课程教学考核机制改革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郑延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7

[关键词]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思路;

随着医疗和教育体制的变化,适应当今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了解未来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结合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重视基本临床技能培训,将基本临床技能教学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并将临床技能教学作为衡量临床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临床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1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1重基础、强综合、图创新、养习惯

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重视“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并将此有机融合到临床技能训练中以强化临床病例综合处置能力,突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训练中督促医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医患交流、终身学习等良好的职业习惯。

1、2贯通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业务素质培养

通过基本临床技能实验活动和专科临床技能实验活动实现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地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通过综合临床技能实验活动的开设打通学科内与学科间的联系,以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建立系统知识体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三阶段培养: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临床实训

从实验教学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按照分层次、模块化、渐次递进的基本要求,以基本临床技能、专科临床技能、综合临床技能、创新临床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创建了从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临床实训三阶段循序渐进,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的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实现“三阶段式”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拓展创新能力。

2 临床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2、1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1、1重视“三基”的培养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开展在校医学本科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变“授鱼”为“授渔”

改变以往单纯的验证性和辨识性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主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3注重“精讲多练”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临床工作实际要求,正确的处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实验内容的关系,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实验课程体系。

2、1、4注重案例式、启发式、PBL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案例式、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PBL教学方法,注意逻辑性,并鼓励学生经常开展实验技术讨论会,提高教学效果。

2、1、5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及虚拟信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1、6构建校园网上自主学习平台

运用实验中心教学网站,将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实验教学与管理,建成高效、科学得自主学习平台。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2、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采用引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吸引高水平、高技术人才从事实验教学和技术工作。鼓励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了解实验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实验带教和创新能力。

2、2、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切实做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从职业素养、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工作规范学习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系列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邀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和教学优秀奖获得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理论,介绍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理论课及实践课等多种授课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2、3建立教师考核体系

开展针对任课教师的评议,提高教学质量。在“标准化、客观化、制度化”原则指导下,建立教师考核体系,采用日常考核与督导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完善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步使学生认可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突出激励机制,将教师工作量、工作质量、创造性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客观化评分,将其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相联系,最大限度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2、4建立科学考评体系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自学能力、沟通技能和创新精神,不断改革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日常评价与综合大考相结合、在线测试与实际考试相结合、OSCE与传统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简称为“四个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将考试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大块,各占一定比例,综合分析学生临床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在理论考试中加大临床病例的分析试题的比重,较好的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改革考核方法,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临床客观化结构考核(OSCE),应用标准化病人(SP)这一现代考核手段更加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考核手段的科学化,合理运用考试分析软件,反馈学生信息以及试题难易程度,帮助调整授课内容及出题难度。

总之,临床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整合相关学科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全新的技能与形态、局部与整体、实验与临床、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化临床实验教学模式”,并引入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理念,突出临床基础知识的连续性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性和临床医学实践的创造性,实现将纵向独立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经横向跨专业实践教学流程的有机融合,建立疾病诊治技能的整体观,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冬梅,吴多芬、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现代教育管理,2009(6):243、

[2]杨眉峰,王春桔、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检验医学与临床,2001(5):227-228、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篇8

【关键词】考核模式;知识;技能;态度;过程性考核

Abstract: The check mode of the curriculum is the important link, is also the bat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check modes are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mainly adopt written examination, which can not stand out the 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 and also can not reflect the process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The diversified check mode based on knowledge, skill and attitude should stick to the bination of knowledge check、skill check with the attitude check,and change the “summative assessment” for “process assessment”。It can evalu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of occupatio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check mode; knowledge; skill; attitude; process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程考核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鉴定、反馈等多种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滞后于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个科学的兼具效度和信度的考核模式对实现课程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我国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现状

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考核不能突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对于学生过程能力的考核。

1、1重理论、轻实践。现行的课程考核,一般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实行百分制或等级制,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考核办法只能检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考核出实践能力的高低,不适用于高职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要求。

1、2重知识、轻能力。考试内容重书本知识,局限于教材,没有结合工程实际。当今知

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记忆知识更重要。对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1、3重结果、轻过程。期末考试基本上是“一张考卷定成败”。这使得考核带有投机性,

无法保证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对于高职行动领域课程来说,过程的监督更重于结果[1]。

1、4重分数,轻激励。百分制考核虽然体现了考核成绩的精确性,但也使得学生过分关注分数,这不仅导致学生对于过程能力的疏忽和轻视,而且由于考分可能带给学生挫败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负面影响,不能起到考核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

水利工程专业是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也是我院第一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水利工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于2009 年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建设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行业和职业特色,因此学科型教育体制下的考核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知识+技能+态度”多元化过程考核模式的构建

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本能力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能力平台课程(专业课)大部分为项目化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果考核仍采取传统的期末笔试的方式,将与平时的任务或操作脱节,必定会使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2]为适应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能力本位,本专业两大平台的课程考核都采用“知识+技能+态度”的多元化过程考核模式。

2、1 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的构建

本专业两大平台课程的考核都取消了期末考试,变“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而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模式,把整个课程的考核按照课程内容分为若干子项目或单元考核,每次考核都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经常性的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反馈,能使教师更好地对阶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

在笔者所教的2010级水利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工程力学》课程里,通过首次实行过程性评价,发现两个班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积极主动性比往届有明显提高,过程考核的成绩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教师通过第一次过程考核就能发现哪些同学基础较差或者掌握程度不好,通过集中辅导,并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使成绩差的学生增加了自信,不会因为课程难学而放弃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针对与企业岗位结合紧密的课程,比如《建筑材料检测》、《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以及《工程测量》等课程,在过程考核中可要求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制订建材实验和土工试验的考核标准、测量放线工考证标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更加个性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3]。

2、2 课程“知识”考核模式的构建

“知识”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应知”的考核,本专业的两大平台课程对于知识的考核主要包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是学生顶岗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专业基本知识。针对“知识”的考核采用无纸化考核,即学生上机考试的形式。由课程教师团队建立习题库,习题库全部是客观题,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等题型,并附答案,由教师按照子项目或章节归类上传到考试系统和课程网站。教师可利用考试软件,根据不同项目的内容合理布局试卷的深广度、难易度、区分度,合理设置题型并完成组卷。学生可以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后进行机考,获得相应的成绩,作为知识考核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考试系统里统一安排过程考核,学生在机房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针对“知识”的无纸化考核。考试的试题由电脑从题库中随意抽取生成,每名考生的试题都不尽相同,能够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结束后成绩自动评出,错误的试题及正确答案也一并显示,教师也不用再为期末的出卷、印卷、和判卷工作犯愁,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体力的浪费[4]。

通过无纸化考核,学院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只需在寝室电脑前就能备考,登陆校内的课程网站就能在考试题库里答题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专业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的记忆和理解,为今后学生顶岗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3课程“技能”考核模式的构建

“技能”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应会”的考核,是为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技能”考核的实施方案主要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按照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考核设计原则,以适应过程化的考核教学模式编制技能考核实施方案。首先,专业课教师与行业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以及校企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咨询,分析工作岗位流程,确定课程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等岗位上所需的技能要求,通过“下达工作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用到的专业技能学习专业技能技能考核”的步骤让学生深层次掌握专业课程对应的基本技能。

对于偏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技能考核可以将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案、计算等,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命题,可以是主观题也可以是客观题。对于《建筑材料与检测》、《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等这些实际操作较多的专业课程,可以在实验室或选定的场所采用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由考评小组现场考核,通过学生的“做”来考核,从学生完成项目的程序、方法、成果完成情况、仪器设备选择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表格填写是否符合标准、方案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与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考核,如《水利工程CAD》、《工程建设监理监理》、《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可以与行业关键岗位人员(制图员、监理员、造价员、施工员)的考证相结合。考核内容与考证部分试题结合,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及参加技能考证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对于其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问卷调查、项目设计、自评与互评、团队活动、大型作业、实验操作、成果汇报、答辩等形式来考查评价。以上各种“技能”考核,改变了以主讲教师考核为主的模式,而采用由主讲教师、同行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全班同学、学生本人共同参与的考核模式,提高了技能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

2、4 课程“态度”考核模式的构建

“态度”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态度两方面的内容。学习态度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文明、尊敬教师、作业完成、自主学习、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上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职业态度主要包括做事认真、严谨规范、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方面。目前,我院水利工程专业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育的同时,也切实加强以职业态度内容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行业特点总结出了“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专业育人文化。其中,“肯干”指的就是“态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努力勤奋,不怕苦、不怕累,能够坚忍不拔、不断超越。此外,水利工程专业还将“态度”考核评价的落脚点放在生产一线,通过校企合作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积极争取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邀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态度”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把握企业岗位对专业相关人员岗位能力和职业“态度”的要求,将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求融入到课程“态度”考核中,从企业的需求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的有效衔接。

【结语】

本文针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立足于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大多数项目化课程平台,提出了原有的学科型教育体制下的考核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只有基于知识、技能、态度的协调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并注重形成性过程的考核,才能全面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针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情况,即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俞敏燕、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构想[J]、职业教育,2011(12):151-152、

[2]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47-148、

[3]张海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院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模式的启示[J]、职业教育,2010(4):41-44、

[4]高巍、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模式研究:谈高职英语课程考核[J]、辽宁高职学报,2011(7):9-12、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科研项目(Y201225975)基于高职 “知识+技能+态度”的多元化过程考核模式的研究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第三方管理方案(精选8篇)
  • 下一篇: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