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7 栏目:写作范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条件 障碍 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认识、政治、道德等内容,只有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心理的能量以及个体意识和动机,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过程。

项久雨认为,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灌输”并不是强制性的硬灌,而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在现代条件下,只有正确利用灌输途径,克服“单向”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理念,才能增强灌输的有效性。“接受”时要注意认清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双向互动作用,要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与驱动之间的关系: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李江凌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他认为,在教育的目标上,坚持理想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统一;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理论教育与人格示范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坚持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的统一。

郝文军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1、确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2、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3、以文化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4、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解决利益矛盾相结合,开掘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的生成空间。

张亚丹从理解、认同、运用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理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标志;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的表现形式。理解、认同和运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导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李琼认为,“育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即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的实现。“满足价值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它表现为满足个人的道德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道德发展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价值主体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又是由价值引导的,而人的价值与需要的强度密切相关。价值主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动因。人类的任何活动总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的目的驱动下以一定的方式展开。

张能云、武晓磊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分为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中介条件。内在条件包括理论条件和有效的教育;外在条件有人的条件和社会的条件;中介条件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具体分为人的条件、物的条件和中介条件(两种契合)。就人的因素而言,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就物的条件而言,则需要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牢牢地驾驭物的因素,使之为教育的目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中介条件归根到底就是两种类型的契合:人与人之间的契合以及人与物的契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有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真善美统一律和同步递增律。

张亚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律、转化提升律和自我实现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

1、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教”与“学”相脱节的想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想象。

2、对各层次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及个人等。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服务国家、政党和社会为主,即使是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仍然具有这种倾向。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途径存在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沟通反馈所形成的障碍;其次,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所形成的障碍;最后,沟通反馈途径不通畅所形成的障碍。

4、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求及反馈表达的真实性不够。首先,沟通渠道不通畅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真实性不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媒介缺陷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障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障碍的克服路径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个人主体;再次,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完善主体意思表达的途径;最后,我们还要拓宽沟通渠道,搭建沟通平台。

五、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诚学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主轴,以“笃信之”维系个体价值生成的信念,以“躬行之”促进价值关系互动,共同促生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朱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有以下五点:1、构建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2、按需开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划分;4、注重把科学灌输与开发个体的主体能力相结合;5、将提高教育者素质与个体自我教育有效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过程中是价值实现和本身价值增进的有机统一,其价值实现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整合、沟通、调试及规范功能在高校突发事件所起的作用达到的。

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这一问题中,笔者认为,项久雨的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张亚丹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分为理解、认同、运用三个层次的观点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而郝文军的文章没有很好地将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结合,虽然也提出了个体价值,但他片面强调社会价值而缩小甚至忽视个体价值和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的意义,而在“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中,虽然说到了社会化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践的问题;周立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主要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且指导性意义不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J]、江汉论坛,2006(11):110-114、

[3]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和实现[J]、求实,2006(03)、

[4]郝文军、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J]、教育探索,2010(08):117-119、

[5]张亚丹、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和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104-106、

[6]李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64-65、

[7]田霞,李然、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6):115-117、

[8]王贤卿,赵盛润、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其克服路径[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72-77、

[9]王鹿,周琪、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现代生成及实践方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34-36、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2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基本原则

产品的价值由主体价值和附加值构成,产品主体价值(由产品核心功能带来的效用)之外的价值即为附加值。具体而言,产品附加值是一种能够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效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价值,有助于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因而它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需求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现代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对旅游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界定

1、1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有多种,本文以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的观点为基础,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个特定的旅游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司法框架,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这个区域不是指地域广阔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圈,而是指地域较小或是旅游要素资源在地理上没有割裂的旅游区,如某一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村、主题公园。

1、2旅游产品附加值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凭借环境条件和旅游设施所提供的全部服务要素之和。旅游产品大多属于服务型产品,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价值同样有主体价值和附加值之分。其主体价值是指由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服务项目(用以满足旅游者来该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主要目的)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主要身心满足的一种效用。其附加值则是指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辅助服务项目所带来的,使旅游者获得额外身心满足的其他效用。例如,九寨沟旅游,风景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娱乐、休闲等则属于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主体价值只有一种,而提供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则可以有多种。

2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可能途径

2、1横向一体化途径

横向一体化途径也可称之为同心一体化途径。这种途径的出发点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新增加与核心服务项目相类似的服务项目。例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农艺园、植物园、园林、花园等途径来增加观光服务项目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旅游度假村的静养休闲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增加自娱自乐(如垂钓、、吹拉弹唱)、农作与手工(如由旅游者动手参加的种植、收摘、陶艺品制作活动)、返朴归真生活(如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露营)、疗养(如日光浴、泥浴、理疗)等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增加休闲的种类,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2差异多样化途径

差异多样化途径的出发点是增加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主体价值的核心服务项目关联性不强或显著不同的多样服务项目。例如,森林公园的林木景色观光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可以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如树木、花卉品名标签,介绍当地地理、气候、历史的宣传板牌)、运动健身性设施(如滑草场、旱冰场、无线电定向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保健疗养性设施(如森林氧吧、健身房、理疗室)等途径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如,游乐园的娱乐是旅游产品的主体价值,亦可在同一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科普教育性设施、运动健身性设施、保健疗养性设施、园林等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营业促销性途径

营业促销性途径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旅游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促销活动来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参与性促销

其方式可有多种,如在对旅游目的地的游览过程中,由导游提出与旅游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让旅游者回答,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情趣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经营者组织旅游者参加娱乐、游戏和“夺标”等集体活动,使旅游者获得成就感与欢娱的心理满足;由旅游目的地配备的专业人员指导旅游者参加农作、手工、体育等活动,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就感的心理满足。通过这些心理满足来创造出附加值。

2、3、2提供优质与超值服务

旅游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代购交通机车船票、代订住宿客房、宾馆到旅游目的地的免费接送、温馨的导游、旅游过程对旅游者的关爱与帮助等方面的热情、便捷、周到、细微的优质与超值服务,使旅游者获得方便、安全、温馨、划算、舒适与愉快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

2、3、3优惠与馈赠

旅游经营者通过提供优惠的交易条件、馈赠旅游纪念品等途径来产生价值效用,满足旅游者的经济实惠、值得、划算与纪念意义的心理需要,从而创造出附加值。这些价值创造方式可以有:团体旅游门票折扣;旅游目的地住宿费打折;消费数量折扣(如一票通)、免费停车(对自备交通工具的旅游者而言)、赠送旅游纪念品(如,旅游宣传册、画册、小工艺品)、免费演出文艺节目等。

2、3、4品牌塑造与品牌公关

旅游经营者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可有两种。其一,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经营,使之成为国内或国际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美誉,使旅游者获得到过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的优越感和消费过名牌旅游产品的心理满足,从而创造出附加值。其二,在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过程中,通过开展公关活动,使旅游目的地成为举办某一重要活动,如会事、仪式、赛事、人造节(如荔枝节、桃花节、啤酒节)的场所,邀请到国内外政要、著名人士到旅游目的地来旅游,从而大大提升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声誉与形象,并借此使旅游者获得时尚、有品位与优越的心理满足,由此创造出附加值。

2、4混合多样化途径

混合多样化途径的做法是根据旅游目的地资源、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将上述3种途径的2种以上混合起来一并采用,其出发点是寻求增值途径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及产品整体附加值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上述3种途径各有其子途径,子途径相互之间又可有不同的组合,所以混合多样化途径也有多种子途径(经组合形成的)可供选择。

3增加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市场需求

与一般产品附加值一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不应是盲目的,其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即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因为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需要有投入,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就将蒙受经济损失。为此,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必须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些需求来合理选择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的途径。

3、2效益最佳化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并非越大越好,因为产品附加值越大,对企业的资金等资源要素的耗用就越多,企业的组织管理就越复杂。跟所有经济事项都需要讲求效益一样,这里存在一个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的问题。为了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和市场份额,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就必须运用价值工程、边际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对旅游产品选用的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每一途径的实施强度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以效益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用那些效益大的途径,果断撤出那些已采用的效益小的途径。

3、3量力而行

附加值的增加需要耗用企业的资金、物力与人力等资源,需要有企业的经济(经营、资本与资本运作)、技术、生产、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实力要素的后援。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经营企业的实力大小、实力特点(含自然环境条件)、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其企业在选用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途径时,必须量力而行,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地去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即要选用那些对适销对路的、有实力作保障的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一句话,就是要以实力为基础,在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选用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盲目攀比。

3、4遵规守法

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途径的设置必须符合商业道德、行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以假广告、假承诺、假优惠等欺诈、蒙骗的行为,以恶性杀价倾销、诋毁他企业及其产品形象的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以增加黄、赌等非法服务项目的途径,来创造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黄聚河、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J]、价格月刊,2001(5)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3

笔者在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三条途径,用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培养。

一、养成的途径

教学过程并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课堂也是一个社会,许多价值取向都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养成,从而发展为一种优良的生活习惯。我认为,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下列价值取向:

1、公正。2、民主。3、开放。4、合作。5、分享。6、尊重。7、宽容。8、体谅。

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种人文关怀的情境,充满对人类优秀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对话和躬行,激发学生对基本价值取向的热爱,在行为上养成捍卫这些优秀价值取向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敢于表达和追求与自己幸福和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价值取向,让语文课堂这个小小社会成为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国”。

二、 辨析的途径

“价值辨析”途径致力于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反对说服和灌输,注重价值辨析的过程和技能。主要指在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注重教师对于基本价值取向的引导,促进中学生价值观的不断发展。

1、阅读中的辨析

在阅读中开展有效的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撷取富有价值观发展意义的文本,这样的文本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使学生认识到文本理解中多种水平的价值取向,师生在价值认知的碰撞中,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1)在文章类的阅读中,可以在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语境,分析其中隐喻的来源,辨别规范性叙述,推敲文章中隐含的假设。

(2)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因为相对于文章类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往往隐含较深,价值的辨析需要运用比较的阅读策略:一是文本和文本之间的比较;二是文本和现实生活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进行适当的评价

2、写作中的辨析

在写作中,运用价值辨析的方法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关键在于选取话题,所选话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对这一话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二是话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引起中学生对话题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判断,在不同的价值判断之间形成价值辨别的张力。

总之,价值辨析较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的睿智,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显然是有意义的,它让中学生学会探索人生。同时,价值辨析的技能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增加阅读和写作的深和广度,加强阅读和写作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利于中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体验的途径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中学生丰富而细腻的价值情感。朗读体味、炼字体察、角色体验和活动体悟这四种方式,可以贯通课内和课外的价值观教育,使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变得丰富多彩。

1、朗读体味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生命意蕴和人生价值的文本,值得中学生细细品味。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唤起中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诵,潜移默化地把文章中带有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植根到心中,他们的思想、情操、语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

2、炼字体察

“炼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特色,一些古代作家,炼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即使在现代作品中,作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选用也往往倾注了浓厚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引导中学生体察一字一词中作者的价值追求。

3、角色体验

角色,通常指戏剧、小说等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富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体验。角色体验可以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从而更有力度和深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除揣摩主人翁的内在蕴含,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4、活动体悟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4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就存在于用实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取代社会成员应然性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独特个性的清理并对屈从人格进行倡导和塑造的过程中,存在于对大众思想进行调适和监控的过程中。卢卡奇关于人们对物化的屈从及其危害的分析,葛兰西关于文化霸权的阐述,赖西对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的揭示等等,代表着对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不同作用方式的考察,他们的理论探究表明,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并不裸地独立存在,它借助于诸如商品物化、文化调适、价值引导等途径隐在地侵入人们的心理空间,塑造人的性格结构,并进一步调适和改造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方式,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有利于资本主义既定秩序的观念体系。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看来,人的屈从心理,人的法西斯主义性格结构,人的顺从性的思想观念,之所以被作为微观政治的对象和结果看待,是因为人们的心理空间、性格结构和观念体系等微观领域是资产阶级谋求对人的控制的关键领域,也是开发和利用人的核心地带,因而需要被政治化,需要从结果上展陈政治中心支配所要达到的从心理到性格的屈从,实现的观念的征服。

二、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从驯化人的理性、引导人的合理化到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考察了微观政治的内在侵蚀之后,还特别注意分析微观政治的外在价值效能和行为呈现的有序化问题,探寻微观政治的由内而外的运作机制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主要从关键环节、具体途径、效能表现等方面展开对微观政治的分析,其中,合理性的认知、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是资本主义长期运用理性统治所训导出来的个体意识效应和个体行为效应的表现,个体的人只有遵循社会倡导的认知方式进行思维、按照文化引导的规则进行价值选择、遵循政治规制的准则进行实践,他才配称为合理性的人。因此,努力做到合理性,是微观政治运作的对象性要求,也是其支配人的关键环节。合理性作为历史积淀和政治规制的结果,需要一个对象承载物。当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统治在宏观方面实现了合理性之后,它必然要使合理性的承载对象转向个体,通过对个体认知方式、行为取向等的微观侵蚀和操控,显现为微观政治对个体的合理化锤炼。既然微观政治是针对个体的谋求合理化的政治,是否做到合理性成为微观政治与个体之间统治关系是否形成的关键,那么,为取得对个体的微观统治,微观政治的实现路径可以是与个体相关联的多重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认知的途径,还包括技术的途径、语言的途径、文化的途径等。

在认知途径上,微观政治规定认知的实证性要求认知者遵从事实;规定认知所依凭的概念构架的权威性要求认知者服从权威中心;规定认知目的和方向的确定性及有序性要求认知者趋近和向往可靠性和秩序,这样,通过认知途径的规范,微观政治赋予人们认知的合理性。在技术途径上,微观政治把技术固有的手段优化及其对增进效率的合理性同技术渗透、控制人的合理性相糅合,使任何有正常理性的人丧失对技术合理同技术统治合一的分辨能力,最终使人听命于统治的合理性。语言的途径表明,人们学会和使用语言的过程,本来是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维持的过程,但微观政治的侵蚀使语言的使用变成一种单向度的规训,变成单义性的生活导向。文化的途径显明文化符号对个人的意义,但个人只有在当下文化的俗化现实中获取其文化身份、展陈快餐式的文化才能,个人的文化维度才配得上是合理性的。微观政治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使合理性标准内在化为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准则,甚至变成人们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的动力,从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自因性和自主性的表面化,同他们实质上对既定统治的屈从、对顺世主义和行为操作主义的契合等达到高度整合,这就是微观政治隐在操纵所实现出来的显在效能。

三、微观政治的由点到面:从殖民;日常生活、重构价值秩序到一体化规整全部生活

日常生活领域是个体日常交往、价值选择、目的实现同一定群体的总体生活方式的结构化运演相统一的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微观政治运行机理的分析,揭示了日常生活被分层、被监视、被整合的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必然性。首先,微观政治殖民;并设定日常生活。在本原的意义上,日常生活过程作为对象化的过程是个体进入类的过程,是目的的具体化和价值选择的现实化及效率显呈的过程,也是合目的性的动力促发与合类性规则的制衡、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有限性的操劳等张力的总体框定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微观政治把宏观的制度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殖入日常生活过程,通过具体化为类的中心统摄和类规则的范导,使个体进入类的生活过程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主导的过程;微观政治对类规则进行政治性的重构并突出其权威性,检审日常生活的多元目的的政治缘由,重估价值选择的合法性根据,设定效率追求和效率实现的政治伦理标准,从而达到微观政治对日常生活的内殖和监视。

微观政治正是这样通过对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理想图景的向往与当下生活的操劳等维度的内契和重构,成为人们进入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规避的在场政治,也是人们投入日常生活的动力政治,这后一种政治正是微观政治设定日常生活的目的指向的实现,突现出它支配全部生活过程的个体成就和效能。其次,微观政治重设秩序并规整全部生活。日常生活本来是多种力量关联交织的矛盾互动过程,显现为张力状态,除了个体与类、合目的性与合类性等张力外,还包括不可靠性与可靠性的张力,包括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对立以及安全与自由的不相容等实然状态。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的重构,使得日常生活的张力退到幕后,在前台展陈出日常生活的可靠性、确定性、安全性、自由与幸福美满。资本主义微观政治之所以能在表象上实现日常生活有序化转换,造成一种花园景观;和在家的温暖感和幸福感;,就在于微观政治以空头许诺激发大众的信心、以暂时性的福利投契调适社会的向心力;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契入生活过程所造成的对全部日常生活的一体化整合的表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这种微观政治的无孔不入的处境中对微观政治进行分析批判,指明其存在的顽固性,根本目的是要唤醒资本主义制度下那些渴望解放的大众,引导他们探寻一种可能的出路,学会清理走向这一万能出路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那些微观的甚至是看不见的障碍因素,以便为最终超越资本主义作好思想准备。

四、一种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的教育学缺憾

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对于我们从新的视角认清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同时,也包含着不能忽视的教育学缺憾。从一个方面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微观政治的功能性质,具有把宏观政治具体化(政治分延)、外在政治内在化(政治殖民)、离散政治凝聚化(政治整合)等等功能。这种政治造成了深重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个体独立性的颠覆、多元生活方式的归整、公共理性的丧失等方面,如同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崛起使人成为商品的仆从物一样,资本主义微观政治在生活世界的实现使人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的操弄物。由于微观政治的存在,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平等、民主、尊严、博爱等早已丧失了实际意义,其自我标称的普遍价值已变得苍白无力,毫无魅力。

从另一方面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思想又包含着令人遗憾的缺憾,表现在教育学层面,它没有进一步揭示微观政治是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其对人和日常生活的侵蚀的。事实上,微观政治的功能运演始终离不开教育的途径,虽然媒体的、文化的、经济的途径都可能直接间接执行微观政治的职能,但是教育的途径既关键又根本,教育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禀赋等等的形成是奠基性的。没有对教育如何执行微观政治的功能作出说明,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欠缺。此外,微观政治本身与教育的一般关系、微观政治的去主体化与教育主体的习成、微观政治的对象多元性与教育客体的复杂关系等都缺乏相关分析。微观政治的教育学缺憾表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路有待演绎,需要人们接着说;,必须有人接着说;,这也是思想演进的一般规律所要求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5

1、1市场社会以GDP为核心的竞争时代

毋庸置疑,市场是is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社会改变最为深刻的力量,由它带来的伟大变革被称为大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市场在提升经济效率中的独特作用,市场被认为是通往自由和繁荣的最佳路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也被归功于市场,而这期间我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GDP作为市场社会中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政府及公众普遍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绩效等逐渐等同,因此对公共政策甚至选票等均产生一定影响。与此类似,现代经济学以GDP和货币收入衡量社会及个人福利,被认为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门社会科学,其分析方式同样对其他学科产生极大影响。具体到公共管理学,则表现为通过P途径及B途径逐渐融合形成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1、 2和谐社会以幸福看待发展

GDP或GDP无疑是20世纪宏观经济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因为它确实通过加强对经济指标的衡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正频繁引发人们的质疑。GDP核算将污染、犯罪、健康损害、家庭破裂、资源匮乏等统计为经济价值,但同时却忽视了自然资本、可持续性、锻炼、社会情感、志愿服务、家务劳动、生活质量等内容,被称为经济王国中皇帝的新装;。2011年由法国牵头组建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衡量委员会;,专门考察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最终报告指出当前的衡量体系应该把重点从衡量经济生产转向衡量人们的幸福。

单从GDP的角度也难以对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进行全景描述,但通过构建综合性的内在价值账户IVA,则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环境状况则在恶化、政治上不断分化、社会已发生变迁。

1、 3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要求

从市场社会中单纯追求GDP到和谐社会中追求以幸福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表明公共管理实践的风向标已经发生改变,而当代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应对这个课题。联合国和哥伦比亚大学也于2012年开始共同年度世界幸福报告;( World Happiness Report),关注经济增长及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安全感的上升和社会信任的下降。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实践从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开始向多元公共价值转变的有力证据。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现状而言,部分官员短时间内还很难从以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中转变过来,在看得见;的经济发展和看不见;的环境及社会治理中首推前者。因此,如何科学地引导公共管理实践从重视物;的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真的社会发展,更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而非经济学的角度制定公共政策,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公共管理的转向:从P途径、B途径到S途径

2、 1 P途径及B途径

波兹曼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公共管理分别在公共政策学院及商学院同时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即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简称为P途径及B途径,以及除以上两者之外未能明确的X途径。P途径来源于偏向定量分析,且注重经济学方法的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学派,重点关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研究,重视实践者的经验,试图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代表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B途径来源于商学院,一批在商学院授课或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学者,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研究,主张政府从企业引入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关注战略管理、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许多研究都以发现和解释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存在的经验性差别为重点。P途径和B途径虽然在课程设置依据、对公私组织的观点、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态度等均不同,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和发展,以1991年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两者逐渐融合为公共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学更多地从管理学尤其是经济学的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往往被视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等。 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学,更依赖于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追求3E;(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益、效率为目标,市场导向非常明显[D of。公共管理实践同样深受影响,当时美国、加拿大及英国政府奖励的创新项目多与新公共管理有关,且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创新总是优先于国家的创新,而美国的模式被全部或部分复制到其他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逐渐在全世界蔓延开来。由此可见,在市场社会中,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及实践上均得到普遍推广和强化,而我国无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2、 2 S途径的提出

S途径(Sociology Approach)也可称为社会学途径,指的是通过社会学及人类学学科的分析方式,着眼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属性而非管理性属性,以实现多元公共价值为目标,运用民族志方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注重社会事实而非单纯依靠数据分析的研究规范。当前社会发展观念正不断转型,公共管理面临除经济增长以外的诸多复合型目标,理论研究应增加对公众真实生活状况、社会心态、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关注,S途径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地拓展和完善公共管理研究。

将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及研究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果。社会学以更为合理的社会人;作为人性假设前提,强调文化功能及社会结构,通过公民;概念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及角色扮演等进行解释,考虑到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复杂性,可更好地认识公共政策及管理手段对社会各主客体的影响,能成为扩展公共政策工具的桥梁和纽带。人类学同样对公共管理研究颇具启示,它以参与观察为基础,认为必须把个体置于政治环境、观念意识甚至亲缘关系等相互作用的场域中加以认识,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求整体性描述,才能使人和事超越组织边界得到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及效果。

2、 3 S途径的研究要素

S途径重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社会学及人类学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孤立的,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公共领域,个体或集体行为都内化于各种社会互动及网络化关系中,公共管理实践应挖掘那些深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及缘由,而并非表面看到的仅被经济学逻辑所统治的交易;。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及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分化,如何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从公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对公共管理的极大考验。S途径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具有多种机理和功能的有机系统,有助于我们在政策实践中增强公共性。

S途径以多元化的公共价值作为最终追求。1995年马克&莫尔提出公共价值概念,他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即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公共价值的灵活理解,在获得公众支持的前提下,通过相关管理职能及组织行为,创造并输出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理念至少为当代公共管理带来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公共价值作为包含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在内的一套多元价值体系,它要求政府在确保经济价值重要性的同时平衡和增进其他各类价值,更好地实现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二是公共价值管理要求公共管理者从传统的政策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寻求创新和突破,为公共管理者能在尊重当地实际及本土知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凝聚本地共识创造公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志(Ethnography)及田野调查是S途径的重要调研方法。目前,公共管理还未在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中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沟通机制,实践者不愿分享他们在工作中获取的数据且怀疑学术研究的价值,理论研究者则认为实践者没有在实务中推动他们的研究进程。S途径希望借助民族志及田野调查的经典方法有所弥补。民族志是一个多层次的方法论,强调研究者及实践者的经验及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通过在现场;的自然主义途径获取社会认知。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社会中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尤其需要深入公共行政田野;,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本位;,在扎实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研究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在大量可靠的社会调研后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带来实效。

2、 4 S途径的研究框架

S途径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以经济增长看待发展;到以幸福看待发展;的深刻变革。

综上所述,S途径随时准备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究政府为什么没有如应当那样行动,与P途径和B途径在分析视角上差异明显:它将个人视为除具有经纪人;特征外还具有社会人;的特性,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社会心态、价值观念等影响;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断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交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社会被隐形且不易察觉的文化、制度、互动模式等共同影响和作用。

3 S途径研究实践贵州访谈

3、 1访谈背景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GDP排名常年居于末位,但该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却得以保存。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后发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2011年贵州省提出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贵州所有问题的关键。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玲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 2号文件,从国家层面加快促进贵州省实现战略转型。2013年,贵州省政府指出贵州仍然肩负赶;和转;的双重任务,要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很明显发展;是现今贵州省甚至国家层面对该省的价值取向,但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经济可能破坏贵州良好生态环境表示担忧,面对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选择,我们试图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当地民众的态度。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考虑到该地区的贫困状况,成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的毕节生态试验区,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为了解当地民众对政府发展战略所持的真实态度,我们于2012年寒假赴贵州省毕节市和大方县进行深度访谈,具体内容涉及财富观、社会公平感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等方面。本次访谈形式为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共计30人,平均每人访谈时间约50分钟,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

3、 2访谈结果分析

(1)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基本判断:在变好。从与30位访谈对象的谈话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从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补助、低保政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营养餐、农村危房改造、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讯便利等方面感受到政策好;。其中年龄偏大的受访者在对比改革开放前过的苦日子时,表示今天的生活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2)落后地区民众的财富观:钱并非一切。对财富认知的答案并不单一,其中17位认为财富就是金钱,同时也表明自己及其家庭现在最需要的也是钱、房子等,他们多数是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回报较少,无助于改善生活境况。另外13位受访者认为财富包括幸福、知识、健康、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甚至计生政策下能生个儿子;,他们在经济上有一定保障,文化程度在受访者中偏高。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肯定必须发展经济,但注意保护环境。对于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问题,是我们本次访谈的重点。我们表达了外界对该问题的普遍担心,而他们作为当地居民最有发言权,当问及如果经济发展会使环境变差,空气被污染,您还想要发展吗;,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都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表示欢迎。在30人中有多达27人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他们认为该举措能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渠道,从而给地方发展带来希望。但在问及是否担心影响生态环境时,大部分人表示发展的同时应保护好环境,有人提出要经济发展才能更好保护环境;的观点。从该问题的访谈结果来看,贵州处于后发展地区,绝大多数民众对经济发展持有较高热情,对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全力拥护。

(4)对社会公平及公共服务的态度:绝大多数感到不公平,同时政府认为给得太多,民众感觉得到太少。30人中只有9人认为社会是平等的,他们从按人口分配土地、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感到社会公正,坚信个人奋斗能改变命运;其余21人均认为社会明显不平等,且永远也不可能平等;,他们从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现象、就业机会不均等深刻感受到社会不公。此外,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国家对老百姓已经很好,政府有些不堪重负,但民众对此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这值得深思。

3、 3 S途径的相对优势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6

关键字:可持续性;环境与发展;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

1从最优化值到最小—最大值: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规划途径

关于方法论总起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最大—最优化途径(maximization-optimizationapproaches)和最小—最大约束途径(minimax-constraintapproaches)。每类途径又可根据经济和生态指标进一步划分,形成一个2×2方阵的方法类型。

环境与发展规划中的可持续途径[1]

项目最大—最优化途径最小—最大约束途径经济指标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使社会总效益与社会总成本之差值达到最大

方法:各类经济学优化方法目标:避免很高的社会成本

方法:包括最低安全指标(SafeMiniumuStandards)、可持续限制(SustainableConstraints)、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s)、发展阈限(DevelopmentThreshold)等生态指标目标:追求生态适宜性和最佳关系

方法:生态适宜性分析目标:避免生态的不可逆恶化

方法:包括承载力(CarryingCapacity)、顶极环境阈限(UltimateEnvironmentalThresholds)等

生态最优化途径和经济最大效益途径都基于理性模式,依赖于完全的信息并相信基于科学知识,人们能制定一个最好方案。而最小—最大值约束途径的一个共同点是追求回避最坏结果的出现,而不是追求最佳状态。最小—最大值的概念取之于搏弈论中的最重要原理,即最小—最大值原理[2、3],它用来说明竞争双方为保障各自最低利益所应采取的战略。最小—最大值是一种平衡点,这一原理提倡对政策与策略进行多角度的或双向的选择,这种选择实质上是一种反复辩护的过程,本文所取之义就是在保障自身最低安全水平条件下,允许对方寻求最大利益的一种战略。

2最大—最优化途径

2、1经济最大效益途径

在经济最大效益途径中,货币价值被用来计量自然资产和人造资产,基本指标是成本效益。它根据成本—效益模式,分析和追求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最大社会效益,允许以人造资产来取代被消耗的环境资产。如果这样,只要最大地获取自然资本与人为资本的总和,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当代人的经济活动肯定可以使后代人的生活更好而不是更差。这一途径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中的有效性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怀疑和反对[4、5]。理由包括:

(1)它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环境资产的成本或效益可能导致“定量偏差”(quantitativebi-as),因为估价大多基于人的偏好,即“支付意愿”(willinesstopay)。一个合理的环境计价必须依赖于完全的信息背景,但这种背景往往是不存在的。今日的杂草也许正是明日的癌症良药。

(2)它假设自然资产是可以用人为资产来取代的。这样一来,所谓的可持续性就被误以为可以通过维护最大的人为资产和自然资产之和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保护环境资产来取得。

(3)它把效益作为人类代际之间以及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环境资产分配的唯一决定指标。但实际上,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只能反映当代人的此时此地的偏好,而不是下一代人的、更不是其它物种的偏好。

所以,以经济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指标无法指导可持续环境与发展的规划。

2、2生态最适途径

生态最适途径基于资源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分析,包括地质、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等的分析。规划的目标是寻求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最适性。通过景观规划师I、McHarg的“自然设计”(designwithnature)[6],这一途径被系统化而成为本世纪规划史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McHarg把该方法总结为“所有系统都追求生存与成功。这种状态可以描述为负熵—适应—健康。其对立面则是正熵—不适应—病态。要达到第一种状态,系统需要找到最适的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也使自己适应于环境”[7]。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寻求一个生态最适的土地和资源利用状态。这时,对景观的每一种利用都反映景观本身的内在价值,而这种内在价值可以通过对所在地进行系统的科学分析来发掘。正如McHarg所相信的“我们可以因此判别生态系统、机体和土地利用的合适环境。环境在本质上越适合于它们,适应过程所做的功就越小。这种适合是一种创造,这是一种最大效益—最小成本的途径”[6]。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最适途径与经济最大效益途径在本质上遵循同样的理性思维。

生态最适模式在景观及环境规划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广为应用。但其弱点也很明显。它被作为自然决定论和技术崇拜论的模式而遭到许多学者的严厉批评。认为,这一模式对解决问题并无益处反而有误导之嫌。

经济最优化和生态最适化模型都相信人类的知识可以为人类寻求一条明确无误的、最佳的行动路线,认为这正是规划所要遵循的。完全的信息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是取得这一目标充分必要的条件。这一规划的理性模式早已受到人们的怀疑[9、10]。人类的知识往往有其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有人甚至认为知识尚不能完全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11]。这种观点得到SIMON的认知学研究的支持[12]。他认为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没有一个决策过程完全符合理性的原则。人类并不需要完全的信息和同时考虑所有可能方案后再作决策。人类并不追求最优,而是追求满意的、并且基本上是可行的途径。

尽管经济最优化和生态最适化都遵循理性模式,而实际上两者所导致的结果是不能兼容的[13],经济上的最优化途径并不是生态上的最适途径,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相矛盾的。由于对这种矛盾的认识,人们提出众多的通过限制经济发展来保证生态过程和环境健康的途径。

3最小—最大约束途径

3、1对经济过程的限制

最低安全标准(SAFEMINIMUMSTANDARD,简称SMS)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众多关于限制经济活动和发展的概念之一。最早由CIRIACY-WANTRUP[14]提出,用来解决濒危物种的保护问题。这一概念试图阐明怎样避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坏状态,如物种的灭绝。这种最糟状态是不可逆的,而其社会损失又是不可确定的。SMS认为物种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其可再生性只存在于一定阈限之内。一旦超出这一阈限,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就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导致人类可利用资源库的枯竭。由于社会和自然的不确定性,这种不可逆的后果是不可知的。防止这种灾难后果或最坏后果的一个办法是采用最低安全标准。利用这一标准,使足够的栖息地得以保护。SMS实际上来源于搏弈论的最小—最大值原理[2、3]。

假设社会必须在两种可能的选择中取其一:一是建水坝,从而获得电力,但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二是根据SMS,不建水坝,从而保存了濒危物,但丧失了电力。再假设,可以获得的电力价值为X;而濒危物种对未来的价值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性一,价值为0;可能性二,价值巨大,为Y。这样,两种政策选择与濒危物种价值的两种可能性构成最大社会损失(表2)

策略选择可能性一十的社会损失可能性二时的社会损失最大社会损失

由表2可以看出,在采取建坝政策时,最大的社会损失发生在濒危生物对未来具有巨大价值Y的情况下,此时的损失为Y;在采取SMS的不建坝政策时,最大的社会损失出现在濒危生物对未来并无价值的情况下,此时的损失为X。最终选择哪一个政策,取决于Y与X的大小比较。如果X这一最小—最大值原理没有把利益的代际之间的分配考虑进去,也缺乏可变通性。对此BISHOP[15]提出了一条改进原则:除非社会利益的损失大到无法接受,SMS都应该被选择。至于多大的损失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大”的问题,不仅仅应从经济上来分析,还应从伦理上来分析当代人会愿意承受多大的损失而不去向后代强加某种不确定的环境阴影。有人认为,SMS概念可以直接应用于所有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问题。因为它允许现代人有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同时能保护它们为后代所享用。SMS也能间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而鼓励资源的节制利用[4]。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7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新闻与传播是两个边界不太清晰的概念。通过对比新闻与传播的实现途径、受众人群、传播机会、自身价值,并提取其差异化元素,廓清对这两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对于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确定有效受众人群,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进行了初步论述。基于对新闻与传播社会与商业属性的比较判断,提出了选择新闻与传播载体的一些观点。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却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分别的价值做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一、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新闻与传播在途径上是具有特殊的同一性的,由于新闻在传统的认识上是单指消息,通讯或者报告文学。其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假设说新闻要通过一些具有普遍特点的活动,或者是具有特指性的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也就不具有他的传播价值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专指性的载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它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限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如果用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偏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把这种传播途径作为新闻的传播途径。那么传播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人们平时经常说的口头传播就是普通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普通传播理解成一定意义上的非物质的传播形式,例如,某商场的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但是却不能归类为具有时效性的传播,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传播在途径上就决定了与新闻传播的不同,而所派生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的途径在特定时候是官方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普通的传播是不具有这种潜在特征的,在传播途径上,新闻倾向与官方的,正式的传播,在辞令界定与形式上更加权威或者是具有它特殊的政策价值,直接成为大众生活的参照;也有的是宣传某种政策或者反映阶级政权的一种政治动态,那么这种途径就非常严肃;相反,普通的传播,我们也可理解成为是大众传播,它的传播途径比较随意,而且具有很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也可能是商业化色彩,途径相对丰富,方式也比新闻更生动。

二、新闻与传播的受众比较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那么它的受众群体就与大众传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新闻传播的受众是一些潜在的关系人群,传播内容与这个人群的需求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大众传播的受众则完全不受这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它的传播内容与大众的需求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对有的人群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有的人群则不需要那么高的关注度。其次,新闻传播的受众在新闻中他所获取的信息是政策性的,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激励,在受众需求程度上,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则可能是来自某种心理关联;大众传播的受众在传播中获取的信息,第一它是具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种的,例如降价信息,商品销售广告;第二,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具有政治倾向化,更不具有命令性或者政策的需要,它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无意识地接触或者认知,这一点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受众方面的明显区别;再有就是两者的受众人群大有不同,新闻的受众人群的层次要比大众传播的受众人群层次要略高一些;再还有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动机不同,新闻传播在新闻的角度上理解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或者新鲜的事情,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受众的接受动机是主动的,因为本身新闻的传播途径就彰显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动机反而比较无序,它产生的传播效果远不如新闻传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并不用接受他的某种指令,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选择或者放弃,这在整个受众的关系利益中,大众传播的方式是被动的,也就造成了信息接受动机淡化的局面。

三、新闻与传播的传播机会比较

传播机会是传播内容所决定的。新闻传播机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时效性,在新闻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了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种传播机会不仅要具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要具有实质的意义,宣传政策,宣传好人好事,或者是宣传某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传播价值就直接决定了传播机会要把握好,一旦丧失了机会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对公众的生活便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与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的传播机会基本上是无定向的,可以随时进行传播,如商品信息、广告、公关活动等,它对于传播机会的界定不像新闻那样严格,同样的,两者的传播机会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传播机会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新闻的传播机会是需要引起多数人的关注,这种人群的关注尽管不代表它的信息价值,但是潜在的价值却是大众传播所不能比的。自然地它的信息价值也就造就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大众传播的机会人群相对来说又是特定的,在限定的人群范围,环境范围内传播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决定其时间的不是信息的传播机会而是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关注度。

四、新闻与传播的价值分析对比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的,它是随着新闻的发生、新闻的价值而逐渐产生价值的。由于新闻多是社会性事件,它具有广泛的价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价值首先是它的客观教育意义以及新闻的时效性与关注度。其次是新闻传播的效应,例如:十七大召开与闭幕,新闻的潜在效应是它的价值主要元素,公众关注度高,会议的决策,产生的领导人选都客观地成为人们选择阅读或者接受的参照。再其次就是新闻传播虽然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但是新闻的价值无形中就转化成对社会,对公众提供的客观的参考。传播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策动,计划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它的价值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或者可能是一个事件或者商品的具体化,表明观点与主张不确定或者隐含的内涵成分过多,其价值直接表现为商业化或者间接的效应,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但是恰恰因为大众传播具有它特定的不真实性,夸张性,那么就很难与公众的心理产生接近性,越是接近性高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新闻与传播的价值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剖析。

五、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分析比较

首先要区别的是新闻与传播的几个特性:新闻与传播的真实性与夸张性,新闻是真实的实践的反映,而大众传播则不同,它可以是虚构的或者是善意的夸张,不需要负具体的传播信息的责任,而相对与两者的价值来说,在官方,新闻的真实性的价值更加直接,而大众传播的价值则更加平民化,因为它毕竟是涉及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物质生活,与利益相互关联。这种由公众精神,物质所派生的夸张也可能比新闻更具有它的特定价值;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新闻与传播在特征上的根本不同,新闻代表党的喉舌,主要传播党的政策与方针,具有政权的代表性。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存在它本身的私密性,或者广泛化,但是他代表公众的一面则更强劲;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是两者的最终发展方向,新闻的产业化是为政权服务,而传播的产业化则是为了使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宣传与形象建设更加丰富;导向与策动作用也是新闻与传播的关键区别,新闻必须具备导向的功能,它的意识是通过宣传而形成的,传播则不具有意义上的自觉,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传播是一种策动的手段,主要是满足公众或者企业的一种潜意识的动机;信息涵盖程度与文化的系统性,高度的信息涵盖是新闻的特定的价值所在,他所反映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也可能其中并没有或者缺失了文化体系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就是一种硬性的“通令”,而传播在这方面更加具有文化体系的倾向,比如,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公关活动等,都具备了文化体系的自觉建设与宣传;以上特征直接影响着新闻与传播的信息素养。通过比对以后,新闻的价值与传播的价值就更加明朗化了。 转贴于

我们知道传播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要说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决不会比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更亲近,因为我们知道,传播学的那些理论与假设都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要说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那么其他与传播学关系更亲近的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吗?一种学科不可能大得无边无际,否则那就大而化之而无能为力了。我们不禁要问:把传播学化为各种分支学科那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有可行性吗?所以可以得出,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明安香新闻价值与传播的比较研究[C]、《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篇8

关键词 电视记者;新闻线索;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17-02

随着信息全球一体化不断地向前发展,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媒介。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和网路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电视当中,电视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加上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电视的经营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电视的构成来说,记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一个具备了加强新闻敏感的记者来说,新闻线索获取的途径是他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所谓新闻线索,指的是新进发生的既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实施或者相关的信号体系。对于电视新闻的记者来说,要想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线索获取的途径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党政机关、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重要的会议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一般来说,不管是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们,都会比较关注时事的发展,紧跟国家的战略和方针。对于,对于电视新闻的记者来说更应该关注这些内容,要从党政机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国家重点会议中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一些重要会议中发表的重要文件或者领导人的讲话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报道的重点。例如,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庄园进行会晤,就成为了世界新闻报道的重点,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做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在未来怎样开展合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再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后,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充分的确立,我国未来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会议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成为了这一时期新闻报道的重点。同时,对这些重大事件选题时,一定要注意选题的角度要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不需要选择多大的角度,有时候小的角度能够收到较大的报道效果。

2从其他国外媒体的报道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随着国际间媒体合作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电视记者的视角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应该将目光放在全世界进行考量,从国外各大媒介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选择的途径多了,选题的角度和选题的方式就会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如今,世界已经被信息链接成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的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都会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在给欧美等发达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我过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次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的造成影响不大,但是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建立了长期外贸关系,很多合作的企业受到本次危机影响而损失惨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最为关心的就是在这个时期内,国外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来缓解本次经济危机,因此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应该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国外媒体上报道的相关内容。比如,美国的“911”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世界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纷纷开始猜测这是什么样的袭击事件。对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应该从这条新闻中获取新闻线索,分析其中的显著性特征,挖掘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

3 从网络媒介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因其海量的储存、便捷的交互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掌握了网上涉及的各种材料实际上就拥有了一个海量的图书馆。网络向任何人公开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自己的意见、观点和评论,因此利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使得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获取途径更加的多样和便捷。记者利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多种多样,记者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博客、QQ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交互性强的工具获取新闻线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交互性强的特点与受众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使网络成为新闻工作的专业工具。另外,网络论坛、各种“圈子”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通过与这些网友进行交流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网上新闻信息的了解,记者的专业素养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扩充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社会的另一个方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网络上的新闻信息一定要核实其真实性,一些虚假消息常常会利用网络大范围的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社会的恐慌,例如13年的“网络大V事件”、“秦火火事件”。

4电视新闻记者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应该立即行动。一个具有强烈新闻敏感的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向猎鹰一样有一个敏锐的眼睛,猎鹰的眼睛是为了发现猎物,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捕获,而新闻记者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新闻价值,反应生活中的感人现实生活,反应人生的价值。例如,201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年策划播出了反应基层生活的“新春走基层”,“只有新闻记者做到炕头上才能与老百姓心与心的交流”。后来相继播出了“寻找最美村官”、“寻找最美村医”的报道活动,以写实的视角反映了这些普通人现实而的而又有价值的生活。

5结论

电视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途径多种多样,上述只是罗列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几种。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虽然能够获得很多新闻线索,但是一定要注意是对线索真实性进行有效的筛选。同时,新闻线索不能从天而将,寻找新闻线索需要靠记者自己的强烈的新闻敏感去发现去挖掘,相信只要记者能够时刻保持强烈的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一定能够做的出好的电视新闻。

参考文献

[1]袁晓庆、探索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2,13(10):587、

[2]叶明明、要善于借助网络获取新闻线索[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9(9):22、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通用(精选6篇)
  • 下一篇:解除劳动聘用关系合同赔偿标准(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