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方案设计教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7 栏目:写作范文

方案设计教案篇1

关键词: 数字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教学方案

组合逻辑电路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两大块内容。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是根据已知电路确定其所实现的逻辑功能,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是根据实际问题所要求达到的逻辑功能,求出实现该功能的最简逻辑电路图,两者是相逆的过程。其中,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的逻辑门电路、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代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编码器、译码器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奠定基础,掌握这节内容是学好数字电路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上好这一部分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前提条件,我通过几年的电路教学,总结出了该课题的教学方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引入课题

通过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根据电路写出各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化简和变换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得到逻辑功能),我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并提出问题:“当遇到实际的逻辑问题应如何解决?”让学生推导出解决该逻辑问题的步骤,发现其实它就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逆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二、新课讲授

1、举例:利用基本门电路实现一个三位判奇电路。

解题过程:(1)分析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输入情况和输出情况,本题中用A、B、C作为输入变量,用F作为输出变量。当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变量为1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2)列真值表

((4)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电路图

2、通过学习上面例题的解题过程,布置一道类似的题目:设计一个四位判偶电路,请学生完成,并请2位学生上黑板解题。

3、请学生观察刚才两道题目的解题过程,发现两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归纳出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

(1)分析题目的逻辑关系,列出真值表。

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电路的输入输出,建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正确地列出真值表,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关键,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的正确与否。一般把引起事件的原因作为输入变量,把事件的结果作为输出变量,再以二值逻辑的0、1两种状态分别代表变量的两种不同状态,并根据给定的因果关系列出真值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2)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具体方法为:①由真值表中找出使逻辑函数输出为1的对应输入变量取值组合;②每个输入变量取值组合状态以逻辑乘形式表示,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1,用反变量表示变量取值0;③将所有使输出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逻辑乘进行逻辑加,即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

(3)化简表达式。

为了使逻辑电路中包含的逻辑门最少且连线最少,要对逻辑表达式进行化简,求出描述实际问题的最简表达式。一般采用逻辑代数公式或卡诺图进行化简,但当逻辑表达式较复杂时,采用卡诺图化简更快更简单,且出错率低。

(4)根据题目要求画出逻辑电路图。

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如果对所用逻辑门电路有一定限制,就需把表达式变换为与所选门对应的形式,最后选择合适的门电路替换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号,即可画出逻辑图。

4、分析刚才的例题,电路要求由三种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能否用其他学过的门电路实现它们的逻辑功能呢?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创新能力,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起来作总结。我针对三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可以发现例题的表达式可以写成:F=ABC,从而得到如下的电路图。

从上面两个电路图可以看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不是唯一的,利用不同的元器件可以设计出完全不同的电路图。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最简单最实用的电路呢?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它有一个标准,利用SSI电路进行设计时,最简的标准是所有门电路的数目最少,输入端数目也最少;利用MSI电路进行设计时,最简的标准是MIS电路集成块的个数最少、品种最小、连线也最少。只有了解了这个标准,学生在设计电路时才能得到最佳电路。

三、课题总结

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

分析题目列真值表写逻辑表达式化简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设计时应该根据标准得到最佳电路。

上述就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整个教学方案,当然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关,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广大教师一生追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电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方案设计教案篇2

1、过程评价方案的研制

1、1研制过程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

研制过程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为依据,从而制定适合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方案。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所沿用的结果评价方式,随着人们对教育功能研究的逐渐深入,逐渐认识到结果评价的致命弱点,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是针对教学完成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但是按照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成为新的评价方式。

2、过程评价的原则

2、1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过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肯定学生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战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激励过程可以引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们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最合适的发展位置。

2、2创新原则

鼓励创新是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讲评、自评、他评、小组评价的方式,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评价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主动性也会增强,进而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3综合原则

过程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并重两者不能偏颇。要对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要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三体一位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在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注意到学习过程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原则。

2、4全过程原则

评价是一个过程,从全过程来看,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对设计全过程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从设计想法到设计成果。全过程也有阶段性,从阶段性来看,过程评价关注每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包括在每一阶段中,激发创意和实现创意的效果。两个阶段互相促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字数学习的能力。

3、过程评价方案的内容

过程评价方案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教师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指导教师通过填写设计教学过程评价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三部分。学生评价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小组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激发创造型思考的能力,是对每位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评价,由组长负责评定和填写。自我评价是每个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后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4、过程评价成绩的计算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的载体是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多课题与大课题评价,多课题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一门基础课由多课题组成,课题之间相互独立。大课题评价虽然课题少,但是涵盖内容多、知识点多。在过程评价中,将众多评价分为四个部分,能更方便得对过程评价进行实施。其中第一部分为教师评价分,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分值设置约占成绩的60%;第二部分是学习态度,主要是出勤,占总成绩20%;第三部分是小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小组中做的贡献,约占总成绩的10%;第四部分为讲评,约占总成绩的10%。大课题评价以个人作业为主,以老师的评分为主。其中教师评价分占80%,学习态度占10%,讲评占10%。

5、过程评价工具

在一门专业课程中设置多个设计课题,每一个课题反映一个知识点,通过多个点的评价完成対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在大课题评价中设置不同的评分点,逐点给分,最后汇总成总分。过程评价评价包括:

5、1、教师教学过程进展记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展记录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部分,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问题全面记录在教师教学进展手册中。

5、2小组合作评价表

针对小组活动,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记录的量表,由组长负责记录。

5、3、自我评价表。

方案设计教案篇3

对于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以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项目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应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有实用价值的专业知识提供给学生。例如,将亭、花架、园林建筑小品和茶室做为重点,弱化大门设计、游船码头设计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性园林建筑。教学内容应符合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从学;到用;,逐步深化,通过实际案例图纸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熟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项目中不同教学阶段,运用相对应的实例图纸,巩固基础知识,拓宽设计理念。除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地教授外,还应针对课程需求,进行学习资料的补充。

如果教师能够自己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相关资料广泛收集最新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及补充材料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充分结合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记忆。例如,在讲授园林建筑类型时,笔者把自己全国各地拍到的园林建筑图片在幻灯上展示,结合讲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类型。这样,学生可直观地了解到各具特色的各类园林建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创作源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二、结合校园园林建筑增加现场教学课时

传统教学多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对于建筑的立意、形式风格等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图片加深学生了解。但对于建筑的选址、细部构造和尺度比例等,学生只有在现实建筑面前才会有直观感受和真切的认知,才能以一个真正使用者的角度去理解和评判园林建筑的功能和景观效果。尤其是建筑的尺度,一个亭子大小合适与否,坐凳高度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站在亭子外、坐在亭子里感受才会有答案,那么相应合适的尺度才会真正被掌握,烂熟于心,以便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当中。例如,在讲解亭子的单项设计;时增加了现场教学部分,结合校园的木亭和双亭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评判,并对木亭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图纸,锻炼学生的尺度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设计与教学实习结合具体案例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强化职业技能很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作为初学者,借鉴优秀经典的案例是必经之路,当然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创新是目的。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可以精选各类典型实例,加强学生对建筑的识别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设计实训环节中,将学生带到园林景观场所进行参观调研,收集资料,并对所提供的真题进行改造设计,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战演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并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获得对设计工作的理解,更能结合实践理解相对应的理论知识,逐步摸索出设计特点和学习技巧。

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结合每次单体设计布置的具体任务,要求学生从基地分析到方案设计,再到内部空间划分,做出园林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迫使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细心观察周围园林建筑的布置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的方案设计思路和过程草图,先由学生互评再由教师点评,总结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并向全体学生展示最优设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彼此取长补短,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能力,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利用学校科技节文化节的机会,举办设计比赛并在校园和图书馆展览优秀学生作品,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以此完善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五、利用计算机和实物进行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是学习园林建筑设计的一种手段,它通过模型来探讨方案,相当于完成园林建筑的立体空间,更直观有效。制作模型有两种方式,一种利用图纸AutoCAD文件通过Sketchup建筑草图大师软件制作电子模型,另外一种是常规利用实物进行模型制作,如模型卡纸、KT板、木条、有机玻璃等。Sketchup建筑草图大师是制作模型和建筑效果非常实用的软件,制作电子三维立体模型更方便快捷,易于保存,还可结合软件命令做成动画,效果较好,是当今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常用的软件,学生通过作业熟练应用这个软件,在直观感受建筑立体空间的同时也为工作积累作品素材和计算机功力。

相对而言,实物模型耗时较长,需要团队协作,但实物模型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触手可及,比较起来更为直接和感性,建筑空间感受会更强烈。通过模型的制作,可以提高学生对比例的目测与缩放能力,训练学生空间理解与想象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有耐心、细致、团结互助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两种模型制作方式穿插使用在不同单体设计中。

方案设计教案篇4

论文关键词:价值工程,方案设计,教室,声学特性

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扩展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废弃处理等各阶段,其中在价值规划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阶段的价值工程分析尤能对项目的价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将用价值工程分析大学阶梯教室的声学设计方案,从中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从而以一定的投资达到较大的效益。

1 150人用阶梯教室的相关说明及假定

本文以山西某大学教学主楼中的150人用阶梯教室为例进行分析,该教室如图1所示,开间和进深分别为14、4 m和10、8m,层高4、5 m。该教室相关说明及假定如下:

1) 教室地面和讲台均为水磨石,墙面为普通白灰抹面,窗户总面积54、4 m2,安装普通玻璃,设两个普通硬木拼板门,上有亮子,门洞面积为7、2 m2;

2)教室设8级台阶,每层台阶高120 mm,宽900 mm;

3)采用德国ADA声学设计公司开发

的EASE软件做声学模拟,在距地面1、78 m(距讲台1、58 m)处以略提高的讲话声为声源,其500 Hz和1kHz时前方1 m处的声压级(A)分别为60dB 和58 dB;在听众区选取50个测点教室,如图1;

图1 150人阶梯教室平面图及剖面图

4)教室处于大学校园内,周围环境噪声较低,采用普通砖墙砌筑即可满足教室一、二级隔声标准[1],且教室内无产生较高噪声的特殊设备,所以背景噪声采用40 dB;

5)本文声学处理采用吸声吊顶(井字梁下留约150 mm大空腔)和在讲台上部离黑板600 mm处设大约12 m2的折线形反射板,如图1,具体材料的选用从以下几种方案中选择。方案一:矿棉装饰吸音板吊顶和铝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方案二:矿棉装饰吸音板吊顶和铝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且反射板里加50厚玻璃棉毡;方案三:铝合金微穿孔板吊顶和铝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方案四:铝合金微穿孔板加50厚玻璃棉毡吊顶和铝合金微穿孔板加50厚玻璃棉毡反射板。其中矿棉装饰吸音板采用某建材制品厂生产的13厚FH9717型吸音板,铝合金微穿孔板厚1 mm,孔径0、8 mm,穿孔率1%;

6)本文将以总声压级、频率为500Hz和1 kHz时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为1 kHz的辅音清晰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

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在用软件EASE对四种方案进行模拟后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教室背景噪声采用40 dB[1];美国ANSI S12、602002标准规定教室信噪比(S/N)最小应为15dB[2],教室声学;研究表明教室信噪比(S/N)小于10 dB时,听力正常的学生语言清晰度会严重降低,要使听力上有缺陷的儿童听清楚,需要至少15 dB的信噪比[3]免费论文。从表1可看出:从方案一到方案四整个声场的声压级略有下降,方案一的最大声压级差为1、6 dB,声场比较均匀,最小信噪比较大,为14、3 dB。

表1 四种方案的软件模拟结果

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对于体积在500~1000 m3范围的合班教室,500 Hz频率时的混响时间为1 s,其中混响时间可有0、1 s的变动幅度,教室体积可有10% 的变动幅度[1]。从表1可见:四种方案均达到标准要求,其中方案四所选材料吸声系数较大,其混响时间最短,500 Hz和1 kHz时分别为0、38 s和0、39 s。

语言可懂度是混响时间、声压级和信噪比等的综合评价标准,相关资料表明如果混响时间为0、5 s,信噪比为+10 dB时,可懂度可达90%以上,如信噪比为0 dB,则可懂得仅有55%;如信噪比为+10 dB,而混响时间为1、5 s,可懂度为75%左右;如混响时间为1、5 s,信噪比为0 dB时教室,可懂度仅仅30%[3]。语言可懂度有许多评价指标,本文以辅音清晰度损失率(Alcons)为指标,损失越小,可懂度越好,根据软件规定损失率为0%~7%时,优秀;7%~11%时良好;11%~15%为一般;15%~18%时较差;18%以上很差,不可接受。分析表1可知,方案四有四个测点辅音清晰度损失率最小,达优秀,四十六个测点辅音清晰度损失率在7%~11%之间,为良好,声学环境相对最好;在四个方案中,方案一声环境较差,良好率和一般率分别为18%和82%。

3各方案的价值工程分析

3、1价值工程[4]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其计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功能成本法和功能指数法。现以功能指数法分析本文的四种方案,其表达式为:

VI = FI / CI ①

其中VI即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价值指数,FI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 Fi即各方案教室中50个测点功能得分的平均值; CI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成本指数; I , i均取1,2,3,4。

VI= 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实现该功能的现实成本合理;VI < 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对于系统内其它对象而言,目前所占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功能过剩,应降低成本;VI > 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可能原因有三种,1),成本偏低导致功能偏低,应增加成本;2),目前功能超过应具有的水平教室,也即存在过剩功能,应降低功能水平;3),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有某些特征,致使功能较高而所需成本较低,无需改进。

3、2 方案分析

功能指数:本例以其辅音清晰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每个测点根据其被测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很差的情况分别得分为100、80、60、40和20分[5],(该例实际情况和演艺建筑声学装修设计略有不同)。根据公式②得出各方案功能指数,见表2,可以看出方案四的功能最好。

表2:功能指数计算

成本指数:功能的成本由许多部分构成,比如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等等。在本文四种方案中,由于材料费的不同而导致其它费用不同,因此为直观起见,只对其主要材料即吸声材料费用进行成本比较。根据方案选择时山西省材料价格,所选矿棉装饰吸音板价格34元/m2,铝合金微穿孔板(双面)价格170元/m2,玻璃棉毡价格22元/m2。吊顶面积为142、04 m2,反射板面积为11、67 m2免费论文。根据公式③得出各方案成本指数,见表3,可以看出方案四的成本最高。

表3:成本指数计算

价值指数:根据公式①,可得出各方案价值指数见表4,可看出方案三、四价值指数小于1,说明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也即对于系统内其它对象而言,功能虽有提高,但成本增加比例高于功能增加比例;方案一、二的价值指数均大于1,表明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功能比重,且两方案均能满足使用要求,而方案二比之方案一成本略有增加,但功能却有更大比例的提高,所以,方案二是可以考虑的首选方案。

表4:价值指数计算

4实验数据

在后续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筑方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比较,选用了方案二,即矿棉装饰吸音板吊顶教室,讲台上部设置铝合金微穿孔声学反射板,内置玻璃棉毡,用4418型建筑声学分析仪(丹麦B&K公司),4224型标准声源(丹麦B&K公司)进行了试验,现列举到场学生数不同时的混响时间实测值,见表5。

表5:教室混响时间实测值

从表5可看出,无论空场还是满场,混响时间都能满足使用要求,500 Hz时的混响时间均小于1 s,高频与中频混响时间基本保持一致,低频混响时间比中频段略有提高。通过比较表1和表5,也可看出,方案二的混响时间与实测时空场的混响时间基本吻合,说明对该教室进行软件模拟分析方案声品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使用中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普遍反映该教室音质效果良好。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具体教室的几种声学设计方案进行声品质比较和经济学的价值分析,从中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在方案设计阶段价值分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既有条件下,可以以有限资本实现较大功能,达到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部,1988、

[2]ANSIS12、602002、Acoustical Perfo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and Guidelinesfor schools[S]、 American Natinal Standards Institute, 2002、

[3]Classroom Acousticsa resource for cre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desirable listeningconditions,2000、

[4]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35159、

[5]项端祈,王峥,陈金京,等著、演艺建筑声学装修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98302、

方案设计教案篇5

教学内容的设计

①夯实中医基础,设立学习先行组织者。学生的学习进步,肯定不能脑袋一片空白,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的影响是巨大的。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要及时回顾。②典型案例分析,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学习基础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迷茫感,感觉所学和具体疾病相互脱节,根本不能紧密结合。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的选择要遵循教学设计原则,要能够反映疾病的主要特点。③归纳知识框架,促进知识迁移。牢记了基础知识,分析了典型案例,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相关规律,归纳出某个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机和治疗原则等有关知识。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系统化记忆相关疾病知识,还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小组是教学方案实施的基础,为了保证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小组成员的分配也要实现优势互补,使得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教师要学会转变自身角色,要从自身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老师主要负责小组内的学习和相互协作,保证案例完成的有效性。

方案设计教案篇6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52-02

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教学条件的准备

教育学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校内应配置投影仪、计算机、网络工具等接近真实的现代化小学环境;校外还要有经常性的小学见习、实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环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老师需要较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管理

教育学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应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并明确规范项目负责人职责及成员间的关系。项目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课程性质

小学教育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能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课。

一要充分体现师范教育专业的先进教育理念;

二要体现出“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职业素养”的办学理念;

三要突出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的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对突出师范特征起重要作用。

(四) 课程目标

教育学课程是高职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属于基本素质教育模块,为各师范类专业公共必修课。

该课程针对师范教育过去“培养合格教师”的滞后目标定位问题,根据当代“优秀教师期待”的实际诉求和国家“卓越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确立了培养卓越型小学教师的高端目标定位,引领师生投入教与学的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高级创造思维、交往、关爱孩子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本课程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必达目标以及要求部分学生达到的目标主要有:

(一)必达目标

1、认真而系统地阅读、学习和探究教育学教材。

2、增强教育学学科的理论素养。

3、训练并提升教育学应用与开发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二)发展目标

1、开展一定形式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初步养成提出、研究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习惯、技能与能力。

二、小学学生单元方案设计

教育学课堂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单元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践环节,明确实训任务及案例,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每个课程单元设计还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能力训练任务的要求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实现是一一对应的。

授课内容:第三单元 小学学生课时 4课时。

(一)能力训练项目

任务一:会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判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任务二:会运用正确的学生观。

任务三:会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能力(技能)目标

1、用“一句简短的话”表述案例中蕴含的学生观。

2、通过案例找出其中蕴含的学生观。

3、会从教育学角度理解良好的儿童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4、会运用正确的学生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5、会运用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愉快工作。

6、会运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摸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7、从学习习惯的一般特点着手,了解学习习惯的具体特点。

(三)知识目标

1、理解学生观。

2、了解学生观。

3、了解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4、识记并理解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

5、遗传、环境、辐合论儿童观的关系。

6、了解学习习惯的一般特点。

7、了解10种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教育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视频教学法+情景再现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小学学生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前以理论考核为主模式,坚持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原则进行课程考核。

(一)实践操作考核

根据课程单元的设计方案,建立每个项目实践操作考核表,学生根据考核表的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和操作训练。课程分为10个实训项目进行考核,每个项目100分。

1、过程评价(30%)结合提问、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2、知识评价(30%)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对知识要求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实际操作评价(40%)根据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学完后按照项目考核要求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口述的结果,依据项目考核表规定的分值,给出本项目的实践考核成绩,课程结束时计算出每个学生该课程实践操作的考核成绩。

(二) 理论知识考核

在重视实践环节考核的同时,进行理论考核。考核题型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尽力避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题型,理论测试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积累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收获与反思

收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合理精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做一体化”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堂内静态教学模式,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或项目)的实施一气呵成,从而逐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

反思: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由理论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构成一体;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由“主讲型”向“指导型”转变,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和学习主体客体化……要改进的仍有很多。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作为高职高专教师将其灵活应用到教学中,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方案设计教案篇7

关键词:XML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方案设计

本科高校开设的XML课程[1-2] 是一门面向应用的课程,一般涵盖XML应用和XML程序设计技术。XML本身是由各种适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所组成的庞大技术体系,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多,针对的应用面广。传统的教学方案中,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一般按各种技术点进行划分,每种知识点先解释基本概念,介绍技术原理,再举应用实例。这种方法完全由教师主宰教学进程,仅采用讲授法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往往难于接受繁杂的新知识;而仅凭简单应用实例来讲解知识和技术,学生完成学习后,难于应对实际开发问题。

项目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主线,把知识点融入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中,随着项目的进展完成各项教学任务。项目驱动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4]。教师指定应用场景,提出项目需求,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积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则是项目的主动参与者,需要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结合新知识去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中,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得到大量关注,已在不少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中得到了研究和实践[5-7]。由于不同课程存在特殊性,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与课程内容相关。针对XML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案。

1 教学方案概览

XML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案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角色――教师和学生通过项目这个媒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为了使课程知识点的与项目实施紧密结合,教师需要深刻领会XML知识点的分布和联系情况,从而合理设计项目框架。一方面需要组织教学用项目,便于知识点的介绍和技术的讲解,以及合理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指定能与教学项目同步的实践用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新技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由于项目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较多互动,因此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从而保证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J04005)。

作者简介:陈荣鑫,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自动化、数据库技术;江边,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本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计算机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一般都学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这两门重要的先修课程,掌握了相关背景知识和基本编程技术。由于进行过课程设计,学生曾经接受过中小型项目开发的训练,具备基本的开发经验。笔者所在学校的多数学生还学习了Web程序设计这门选修课,学生所具备的这些基本素质和训练都为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此外,从事该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具备有企业级项目开发经历,承担或参与过各类横向项目,项目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师资情况为项目教学的成功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2 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首先需要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知识点,对教学内容合理分析和划分,使之易于融入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其次对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模块协同项目实施进程进行

组织。最后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安排,包括分配讲授课时和实践课时。

2、1 内容划分

XML课程教学知识要点包括XML数据本身的描述和组织形式,XML数据的正确性验证,XML数据对象与应用,XML的解析模型和解析方法,以XPath为关键技术的各种查询、变换方法,以及界面格式化应用。图2展示了项目层次与XML课程知识点的关系,图中的圆圈表示各知识要点,箭头反映了知识点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决定了知识点的教学先后次序。

一个Web典型应用项目的开发层次主要有三个,即数据层、服务层和界面层。XML技术体系为此类开发提供了丰富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对应各个设计层面提供相应的技术设施,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可以划分到相应的开发层次中去。图2反映了XML知识体系根据项目实施层次划分的结果。

2、2 内容组织

在教学内容划分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地发现各个知识要点的分布情况,这有利于进一步把知识要点映射到教学项目实施进程上来。教学项目的具体功能的需求分析要和所要介绍的知识点或技术要点结合起来。如下表所示,项目总体按三个功能层次划分,细化的功能描述说明了每个单位模块的具体需求。

数据层部分:需要定义基本的信息数据,即完成XML数据库设计。需要分别通过两种重要的XML数据验证手段――DTD和XML Schema对数据进行合法验证。

服务层部分:完成XML操作基本功能的设计,包括实现对数据的新建、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还要完成各种附加功能,如pdf文档输出,与关系数据库连接以及远程通信服务等。应用的核心技术点包括DSO数据岛技术,以及XPath技术等,这些应用使得项目系统具备较为完善的功能,技术含量也大为增加。

界面层部分:根据功能需求,采用CSS,XSLT等不同方法,完成数据的个性化显示设计。

2、3 课时安排

教学顺序基本可以按下表中安排的次序进行,先学习数据层,接着服务层,最后是界面层。鉴于界面层相对比较简单,知识点较为单一,也可以安排在服务层之前学习。进度可参照表中右列的教学课时进行,按总计36个授课学时进行分配。由于数据层的内容涉及较多XML入门知识,分配了8个课时;服务层部分集中了XML关键技术应用,有些知识点还有相互交叉和依赖现象,较为复杂,故分配了22课时;界面层相对较为容易,故用6个课时完成。

实践环节共计18个课时,一般是完成一个教学要点讲授后,对可独立实现的功能安排实验课。数据层实践由于需要熟悉开发环境和各种软件操作,可适当安排多些时间,分配6课时。服务层的实践内容丰富,主要功能在这阶段开发完成,分配8个课时。其中按功能需求细化,查找操作类的功能实现占3课时,更新操作类的占3课时,其他应用类占2课时。界面层的设计较为简单,安排2个课时。最后留出2个课时作为系统整合调试用。如表1所示。

3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由讲授、实践、评价三个环节组成。其中讲授和实践两个环节同步进行,评价环节则在实践环节开展过程中分阶段进行。

3、1 讲授环节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作为新知识讲授和新技能培养的载体,讲授不仅需要强调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这一环节更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以开发者的角度出发,用工程应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讲授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知识讲解和技能培养的结合。

在教学项目教授过程中,教师本身扮演了两个身份,即是需求专家,又是总设计师。讲授时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理解某项技术的用途和基本原理。学生则需要用项目参与者的角度,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与已有知识融合,活学活用,培养使用新技能进行应用开发的意识。比如在进行界面层的教学时,给出对XML数据进行可视化的需求,首先可选用级联样式单(CSS),该法与传统Html的格式化输出方法一致,简单易用。接着提出对XML更细致的格式化要求,比如要求抽取部分数据,包装后按要求显示,CSS无法做到此类更为灵活的格式化输出,此时引入可扩展样式语言转换(XSLT)技术,才能很好解决该问题。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很快能理解该技术的产生的背景和适合的应用场景。

2) 重点突出和逻辑清晰。

教学项目的实现与实际项目开发的目的存在差别,需要把握好度。教学项目的实施原则上要求获得一定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该体系的建立依靠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基本原理的掌握。项目的完善需要注重设计和编码开发,如果一味追求项目的实施效果,而把XML关键知识的学习放在次要位置,容易造成舍本逐末。

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按章节组织教学,先见树木,后见森林,容易隔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项目驱动方法的引入,不能弱化知识点的介绍。由于项目功能通常会涉及几种技术,各种技术之间的联系不可避免,但太多联系,容易造成混乱,因此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框架,组织知识点的讲授。每个重要知识点的讲授都需要依靠一个合适的项目功能作为实施载体,也就是说每个项目功能的实现需要突出一个知识要点。比如服务功能开发中,登陆验证功能的需求主要为了引入XPath技术的应用;而搜索帖子功能仍可以利用XPath实现部分功能,但主要是为了引入XQuery技术的介绍。

3) 教学进度的控制。

教学计划有明确的时间表,项目实施也有时间表,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应尽量把二者统一。要使得两条时间线要很好吻合,除了做好教学内容取舍以外,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讲授时间。若教学进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有始无终的后果,整个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由于教学情况是动态的,学生接受状态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教学进度。为保证进度,需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项目的局部需求。

4) 交叉内容的讲解。

虽然整个XML知识体系存在层次脉络,而且教学设计时完成了教学内容划分,但还是无法把各个知识点进行独立完整教学。表现在教学项目实施时,所涉及的某些知识点出现在后续章节;而某些知识点则是反复出现的。对于涉及的后续章节知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展开细致的讲解,教师仍需要做简明扼要的铺垫,否则可能造成学生的学习困境。对于可能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尽量安排在前期讲解,这些是教学内容组织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3、2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和讲授环节是同步进行的,需要强调有以下两点:一是实践项目和讲授项目要有相似性。采用新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毕竟难度较大,一个完全陌生的实践项目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被理解和实施,从而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教学计划中对讲授和实践的时间要求同步,便于学生能把新知识及时融入实践中。

实践环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仍然需要把握好总体要求和进度。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项目需求,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注意充分激发其主动性,鼓励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完成特定实践环节后能获得成就感。采用的措施包括点评较好完成的学生作品并予以表扬;对学生的反馈及时反映并加以引导,以项目合作者的角度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设计与实现思路。

在实践环节应该保留一定的区分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项目达成的程度上应制定不同的要求。包括技术选用难度和实现功能的数量等。比如对指定完成搜索帖子的功能,需进一步细化要求。在技术选用难度方面,基本要求是采用XPath获取特定查询结果,更高的要求是采用XQuery获取查询结果,并进行排序和除重等操作;在实现功能的数量方面,基本要求是完成两个类似的查询设计,更高的要求是增加更多类似的查询设计需求。对于初学者,期望其在18个课时内完成所有实践任务是不太现实的。为此,需要保证实践课时的有效利用,集中解决学生设计和编码过程中的疑问。同时,需要督促学生课后开展工作,鼓励通过网络自寻答案或共同探讨等方式,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实践项目的实施是分工合作的过程。小组成员原则可以自由组合,为保证实践项目有效完成,教师需要适当介入和干预,尽量使得每个小组由学习较好的和较差的同学组成,并且要求各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3、3 评价环节

传统的试卷笔试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和对技术的部分理解程度,难于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实践性强是XML课程的最大特点,强调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对技术灵活掌握,项目实施效果可为考核提供依据。因此考核不采用试卷笔试这种形式,而是根据实验验收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来评定成绩。成绩分配方面,大体上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编码效果占70%,实验报告占30%。

实验验收通过问答考核方式进行,对每组的各个成员口头提问,指定演示操作。要求学生按序进行,其他学生不得围观讨论,以便确认每位学生完成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程度。由于验收是按阶段进行的,因此可以达到密切跟踪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教学调整。验收阶段基本可按照实践环节的进度安排,比如完成数据层设计,就进行第一次验收;完成服务层设计的各个阶段可以适当安排时间验收。验收前提是需要有可展示的阶段设计和实施成果。

实验报告反映了项目实施情况,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基本的表达组织能力,应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记录。在实验报告的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每个小组成员是否完成大致相等的工作量,避免他人代劳。

4 结语

针对XML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案的不足,我们提出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案,尝试以项目作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载体,把相关各技术要点有机统一起来。该法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还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XML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项目驱动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和领会了XML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们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对该教学方案的内容、进度等各方面进行精心调整,使之更为合理有效,并适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跃潮,张涛、 XML实用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5、

[2] 吴洁、 XML应用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85、

[3] 刘景福,钟志贤、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的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4]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3-169、

[5] 冷淑君、 以项目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8(7):76-78、

[6] 黎孟雄、 项目驱动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3):44-46、

[7] 邬彤、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95-98、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Scheme Design for XML Course

CHEN Rongxin1, JIANG Bian2

(1、 Computer Engineering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2、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方案设计教案篇8

一、比赛目的

教学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科学研究的结果,又是教师审美情趣、艺术个性的体现,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自身形象。为了激发我校教师的练字兴趣,为学生树立规范书写、规范答题的好榜样,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安排,决定举办教师板书设计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二、参赛对象

全校在岗教师

二、活动安排

1、 海选:

(1)时间:11月15日之前

(2)参赛方式:每位教师提供自己的实际课堂板书照片一张,交由学科组,学科组统一打包交教研处。学科组选出最优秀代表参加学校板书设计比赛。

(3)名额: 语文、数学、英语各推选3名;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推选2名;

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各推选1名;

共24名教师参加学校粉笔字比赛。

2、决赛时间:(1)时间:初定11月20日

(2)地点:A、B、C栋会议室

(3)比赛规则:24位教师在10分钟内用粉笔在黑板上完成板书设计,内容自选,拍照后交评委打分。

3、奖项设置: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

三、评分标准: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我的大学学习成长规划(精选5篇)
  • 下一篇: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