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8 栏目:写作范文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1

关键词:杜邦分析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

杜邦分析体系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是传统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 企业 经营各环节的情况,为财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事实上,杜邦分析体系除了被用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的工具外,还可为不同的分析主体对企业进行分析提供帮助。

一、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意义

首先,杜邦分析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展开分析的,它能够集中反映资财所有者获得报酬的情况,而这正是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的企业主要情况之一。审计是经授权或委托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作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资财所有者,要求了解资财经营者受托 经济 责任履行情况。因此,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就成为审计的重要目的,而杜邦分析体系恰好为满足审计工作的这一要求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杜邦分析体系层层深入的分析模式,为审计人员的分析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思路。杜邦分析体系是由若干反映企业盈利状况、财务状况和资产营运状况的财务指标组成的,而每一部分的指标又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解,这样的分析框架可为审计人员把握总体、抓住重点、发现 问题 的症结所在提供清晰的分析思路。此外,杜邦分析体系开放式的结构还为审计人员的分析工作提供了延伸的空间,在这一框架下,审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再次,杜邦分析体系便于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式实现。由于杜邦分析体系的数据源于被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 应用 软件来建立杜邦分析体系分析模型,并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库进行动态链接,大量的用于分析的财务指标值即刻自动生成,审计人员还可根据需要输入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或者同行业的相关指标值,对比分析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的变化。这样就可一改过去审计人员为了获得相应分析指标,而长时间扎进财务数据堆里反复计算、对比的局面,大大简化分析的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是由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方面因素决定的,而这几个因素实际上是企业盈利管理、资产管理与筹资管理三方面状况的反映。审计人员可从这一层次的 内容 中找到 影响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其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方向。

(一)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盈利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收益高低与其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盈利能力强其收益才可能高。而企业的盈利状况与其内部的经营情况和对外的投资情况都有关系,是其对内和对外投资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杜邦分析体系都给予了关注。

首先,企业对内的盈利情况是其收入、成本和费用水平配比的结果,因此,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应从收、支两条线上进行。其次,对于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收益状况,审计人员可通过各年数据的对比观察企业 发展 的速度、稳定程度及对企业各年利润的贡献情况。此外,对于投资收益有异常变动的年份或月份进行深入调查,因为某些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会通过对外投资所形成的关联方关系对其利润进行调整。

(二)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资产管理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产管理状况越好、运营效率越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而企业资产管理的状况首先从资产周转的速度反映出来。审计人员可先从各项衡量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入手,通过各年或各月周转情况的对比或与同行业企业同类指标的对比,判断企业资产周转的状况,尤其应关注资产周转状况的稳定性,突然加快或突然放慢的周转速度都可能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营情况的变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资产周转状况变动的原因,审计人员可进一步对影响各项资产周转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通常,影响资产周转的因素首先是企业的资产结构。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所占比例高的企业,其资产的周转速度相对快些,而固定资产所占比例高的企业,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审计人员在分析企业资产结构时,可主要关注其资产结构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资产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在具体分析时,审计人员还可对各项资产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应关注那些突然产生变动的资产项,因为这些情况很可能是企业经营情况变动的反映,或者是其粉饰利润的举动。如有些企业全年其他月份的营业收入都非常稳定,而年末的营业收入却大幅度增加,且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产生,就应引起审计人员的格外注意。

其次,影响资产周转状况的因素还包括企业资产的质量,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是其经营基础,是否稳固的基本保证。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的资产质量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资产质量进行分析时,可着重关注其不良资产的水平,如果企业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过高,则说明企业资金被过多地占用在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资产上。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不良资产的状况,审计人员还应对不良资产的具体构成项目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商品物资和不良投资等。但需注意的是,通常不良资产的数额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实际的财产清查,或者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便确认不良资产数额。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能代表它的真实状态,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有效地给企业带来效益。如企业的有些固定资产虽然存在,但由于技术、经营等种种原因实际已失去了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再如企业的某些长期证券投资会因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下滑而贬值。

(三)杜邦 分析 体系在 企业 筹资管理状况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筹资管理对其净资产收益率的 影响 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安排上,而资本结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杠杆的利用程度,即负债的运用水平上。负债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大幅度提高资财所有者的收益,如果运用不好则会使资财所有者收益大幅度下滑。审计人员可借助于杜邦分析体系提供的数据来判断企业负债水平,并可将其与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企业负债水平的变化,特别应关注负债水平有明显变化的年份或月份,并可将这种变化与企业的经营或投资情况进行配比分析。如企业负债水平大幅度上升,但其并未有大规模扩张的迹象,则可能说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出现 问题 ,需要大规模负债解决其支付不利的局面。一般来说,没有良好经营支持的大规模负债会造成企业利润质量的下降。

对于资本结构的分析除了关注负债在总资本中的运用水平外,还应注意负债的内部结构,即长、短期负债的搭配水平,通常过高的短期负债水平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偿债风险。为此,审计人员还应观察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适应性。通常,企业在安排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时是受一条基本 规律 制约的,即长期资产需用长期资本来满足,而短期资产则用短期资金来满足,这样能保证企业风险和收益处于较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状态通常只代表一种理想状态,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这一状态。与这种平衡状态相脱离的可能通常有两种:其一是长期资产依靠短期资金即短期负债来维持,由于短期负债随时可能面临的偿还性,使得这种配比情况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其二是长期资金用来满足流动资产的配置需要,由于长期资金的成本大大高于短期资金的成本,所以这种配比情况下企业的资本成本会上升,造成其利润的下降。

三、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改进

杜邦分析体系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杜邦分析体系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效果,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在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时进行必要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集中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信息,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并没有揭示。而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分析对于审计工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忽视现金流量分析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如现行 会计 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尤其是赊销被作为销售实现确认,在 现代 企业大规模采用赊销的情况下,使得账面利润呈现大幅度的上升态势。而大量赊销情况下形成的应收账款的质量不是很稳定,尤其对我国企业而言,普遍的信誉缺失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比率居高不下,使得企业现金流入的质量不是很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利润的质量。而另一方面,企业决策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利润所提供的信息,随着利润的虚增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所得税规模的增加、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会增加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公司现金的大量流出。现金流入、流出的长期不平衡,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审计人员在运用杜邦分析体系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同时引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如可以将杜邦分析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指标分解为销售现金比率和现金盈利比率,这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企业收入以及利润的现金实现比例,从而判断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情况。

(二)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对企业 发展 能力信息的反映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作为资财所有者也迫切需要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在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现中引入关于企业发展能力方面的信息就成为一种必然。为此, 理论 界提出了杜邦分析体系的扩展———可持续增长分析体系,它是以美国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 ·C ·希金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可持续增长体系是在杜邦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留存收益状况的反映,留存收益是企业的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留存收益越多,其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潜力就越大。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评价时引入这一指标,可以满足资财所有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解的要求,也使得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完成其受托责任。

[ 参考 文献 ] [2]张瑞君 、 计算 机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整车制造企业

在整车制造企业中,由于其企业规模大、产品线多样化,决策层对企业的政策尤其是生产经营趋势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有效的控制,因此财务运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熟悉企业政策、经营等情况的前提下,在分析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现有情况、着眼未来,使分析报告发挥事前控制的作用。一份有质量的财务运营分析报告,将会起到“导航器”作用,为企业决策层的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基础,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保障。

一、财务运营分析主要指标体系内容

做好财务运营分析的日常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跟踪体系。各个企业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相对应的关键业绩指标(KPI)。整车制造企业一般会将边际贡献率、结构成本率、库存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列作其关键业绩指标。这五大指标的设置贯穿了企业三大报表的主要信息,能够对决策层了解企业现有情况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具体关键业绩指标的内容包括:

1、边际贡献率

整车制造企业的关键收入,大多源于整车销售。而各个产品线的车型、或同一产品线不同配置的整车,其盈利能力也是有所区别的。决策层更想了解的是产品销售结构中,哪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单车边际贡献更高,与企业整体销售预测的偏差有多大。

通^企业的边际贡献率,再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有助于明确企业不同产品的发展战略。对于“现金牛”产品,主要是用来分摊企业的固定结构成本(主要指固定制造费用、固定人工成本);而明星产品,由于单车边际贡献较高,通过提升该产品的销量,可以有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性;至于问号产品和瘦狗产品,将是决策层须持续关注的产品,也是后续产品战略调整的重点方向。

通过对边际贡献和净销售收入的分析,还可以确保企业的边际贡献率指标的完成,这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保证。与此同时,在整车制造企业中,降低成本也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会对边际贡献率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2、结构成本率

企业的常规结构成本为人员费用、折旧、摊销、三项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在日常的运营分析工作中,主要关注的是三项费用。对于结构成本率的指标,应呈逐年下降趋势。整车制造企业该指标的合理区间,应在15%~20%之间。

一般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指标为单车制造费用,该费用虽不列入单车边际贡献进行测算,但是该数据却是计算单车毛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项费用的控制尤为重要。日常财务运营分析中,会对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拆解,分析使用进度。另外,还需要从制造人工、能源等维度,分析各项制造费用的合理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单车制造费用的目的。

管理费用主要包含的是管理部门的费用,其中与员工规模相关的班车、食堂、绿化、保洁等年度费用,是控制的重点。而营销费用,主要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关,如果处于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新产品上市预热阶段,企业会投入较多的广告宣传费用,致力于增加影响力。这两项费用,大多以单车和人均的维度来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同时,营销费用也可和商务政策结合,作为整车企业商务成本,共同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

整车制造企业秉承的是降本增效理念(CDEU),财务人员需从控制结构成本、材料成本出发,为营销团队推荐更为优化的销售结构配置。从财务角度,为决策层提供更好的建议,用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3、库存周转率

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另一大课题就是库存,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虽然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但如果不能有效周转,将会对企业的资金、经营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库存是决策层最为关心的问题。

财务人员会以不同的时间跨度来分析整车库存情况,结合企业物流部门的信息,对造成这些库存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企业营销部门落实库存消化措施及改进方案。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该指标反应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主要用于集团对下属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对于经营者制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整车制造企业,由于处于一个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到投产的循环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渠道多为自筹,因此负债率相对较高。企业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最低要求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而处于整车制造行业,该指标一般处于比较稳定的表现,财务人员通常从企业整体运营出发,月度跟踪该指标的表现,如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低的情况,说明企业的综合水平出现了问题,需要向决策层提出预警。

5、经营性现金流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血液循环”状况的动态报表。而会计口径的现金流量表较为冗长,不便于决策层直观地看懂这张至关重要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人员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编制一张较为简单易懂的管理口径现金流量表,其中经营现金流是整车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

财务人员应整合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账期匹配情况,结合产品产能项目的进度,考虑企业的付现成本,盘活资金头寸。由于整车制造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庞大,需要适时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融资需求和短期借款的可能性。

二、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项财务运营分析的关键指标,在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表面化的数据整合,会使财务运营分析变得狭隘与教条,失去了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考作用。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不过关

财务人员由于对整车制造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不熟悉,对财务分析本身的认识太片面,仅仅满足于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指标,未对企业的整个运营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剖析。

2、财务运营分析方法还有待改进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或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逻辑性,所设立的关键运营指标无法体现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决策层无法从日常的运营报告中获得有效的信息。

3、财务运营分析信息化程度不够

整车制造企业的财务人员承担了较为繁杂的日常工作,就以测算边际贡献情况而言,需要拆分成按车型平台、销售区域、同比与环比、预算与预测情况等,各维度的对标及差异分析,其数据的涵盖面非常广,对企业的基础电算化、数据化构建提出了挑战。

三、提升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分析能力的对策建议

1、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运营分析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大局观和综合评估的素质。

首先,要充分了解整车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如企业的目标市场、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表现等,与营销息息相关的数据。其次,要熟悉整车制造企业整个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只有对整车制造工艺流程有充分的认知,才便于财务人员更好地在数据分析上提供更有效的判断。最后,要有相当的专业敏感度,知道如何多维度地剖析问题,找出指标数据背后的原因,才是分析的意义。

因此,应通过各种措施提升财务人T的综合素质。包括开展财务部门内部的培训,由整车制造企业的资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带教。财务运营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对企业重要环节中的业务特性充分地了解,所以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与相关的部门加强联系,有助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2、改进财务运营分析方法

建立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并根据整车制造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改进。

一套良好的财务运营体系可以体现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反映出已取得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决策层做好事前、事中控制。要体现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及时调整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运营体系,并对重点关注指标作专项分析。在运营分析报告的格式上,要尽量使财务分析报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于领导理解。

3、提高财务运营分析信息化程度

在整车制造企业中,财务人员在积累运营分析经验的同时,要敢于进行创新。例如通过事业部制考核,加强对财务运营分析的信息化集中程度。事业部制的财务运营分析,基于的是企业决策层 “分灶吃饭”的理念,想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各车型平台的盈利性,便于有效分配企业各方面资源。建议将每个车型平台视同为一个小企业,分析相应的车型盈利情况、费用使用情况。随着整车制造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不断成熟发展,财务分析更像是一个运营情况的大数据中心,除了进行常规的分析工作之外,还需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从自身不断提升各种管理分析方法的角度出发,多维度地抽取相关的分析数据。把财务、经营以及风险控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提供务实、具体的管理建议,并最终提出可以提升企业价值的管理意见。

参考文献: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3

关键词:股权投资;财务分析;经营;业绩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资本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股权投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活动,它不仅为投资方带来了客观的投资收益,还促进了目标企业的发展。但股权投资伴随的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投资方巨大的利益损失。所以,股权投资活动初期,投资方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工作,只有掌握目标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一、财务分析对股权投资的重要作用

股权投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较为常见的投资行为。顾名思义,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目标企业股票来获得该企业经营收益分配权或控股权。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股权投资行为也逐渐规范化,投资方想要实现目标收益和避免投资风险,就必须对该投资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如分析目标企业所属行业信息、分析目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确定该投资行为的可行性。财务信息能够最直观的反映一家公司或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更能从侧面反映出该公司或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所以,财务分析又是股权投资分析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投资方通过查看财务分析结果,来了解目标企业过去经营阶段的财务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出目标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以及该股权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但财务分析工作并非那么简单,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庞大,并且对目标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经验,才能准确挖掘出目标企业财务信息中蕴含的潜在具有价值的内容。

二、股权投资的财务分析要点分析

财务分析是股权分析中的关键环节,该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股权投资项目是否能实现预期收益。过去,由于财务分析工作出现问题导致的股权投资风险比比皆是,这更加说明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是否能真实反映目标企业财务、经营各类情况,一方面取决于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全面、真实,另一方面取决于分析工作者对财务数据蕴含的潜在信息是否能准确挖掘。通过思考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类型以及财务分析工作的实际目的,可大致把财务分析工作分为以下几点内容:(1)通过目标企业的损益表来分析出该企业过去阶段内经营业绩增长情况,如该企业业绩是否处于稳定增长、平衡不变或持续下滑这三种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损益表还能分析出目标企业过去阶段内的盈利能力,并推敲出未来阶段内是否具备上升空间。(2)通过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出该企业的经营效率,而经营效率最能直观反映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且,通过核算目标企业的负债率来查看该企业是否处于健康的负债状态。(3)对企业现金流表的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现金流表最直接反映目标企业现金流状态,通过分析现金流可看出目标企业经营情况是否真实以及过去阶段内融资活动是否合理。总之,财务分析具体含有以上几点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诸多要点,以下将全面讲述各财务分析工作的要点:

1、对目标企业业绩增长的分析

对目标企业业绩增长的分析是财务分析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分析目的在于查看目标企业过去阶段内的业绩增长情况,从而掌握企业内部销售、管理水平以及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小。若目标企业在过去阶段中业绩情况一直处于起伏不定或负增长的状态,则可判断出目标企业暂时还不具备成长性。而投资方进行投资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利益,若是目标企业不具备上升空间且业绩不理想,那么该项投资就失去了价值。在业绩增长分析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一味的注重业绩的快速增长。虽然业绩快速增长是目标企业缓步发展的表现,但并不说明该企业就具备获得大量业绩的能力,如阶段时间内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企业销售量增大等。(2)查看目标企业业绩是否处于稳定增长。一个稳定增长的业绩可以说明该企业处于健康的、良好的发展状态,并且该企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2、对目标企业盈利水平的分析

(1)有效分析目标企业盈利水平。需要对企业的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进行有效核算及分析,毛利率指的是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利润和该收入的比值,而经营利润指的是总体经营利润和实际收入的比值。分析这两项比值可以看出该企业核心业务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情况,从而反映该企业的盈利水平。(2)对企业过去阶段内盈利水平波动进行有效分析。首选需要判断盈利水平波动是否属于正常范畴,若是不属于正常范畴则需要找出盈利水平波动的原因。如行业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销售能力的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盈利水平。(3)对目标企业运营效率的分析。目标企业运营效率也是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运营效率是评价一个企业业绩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某一企业虽然业绩良好,但由于下游客户拖欠尾款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这就说明该企业的业绩质量较差,同时也反映了运营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企业的运营效率通常是通过存货周转率及应收账周转率分析得出,具体如下:A、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可看出该企业存货情况,以及该企业存货变现能力的高低。存货周转率低的企业会由于挤压的货物造成大量的储存成本,并且限制了企业资金的流通,对企业的发展有诸多不良的影响。早存货周转率的基础之上,投资方还需要分析存货周转时间,越短时间内周转掉货物的企业其运营效率越高,同时伴随着的存货周转风险越小。B、分析企业应收账周转率可看出该企业的业绩质量。应收账周转率高的企业往往资金要比周转率低的企业更加充实,并不宜触发该方面的财物风险。同时,企业应收账周转时间短也说明了该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市场竞争力大。总之,通过分析以上两点可得出目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业绩质量以及该企业过去资金运作是否处于健康状态。(4)对目标企业债务的分析。对目标企业债务的分析主要是掌握该企业真实的资产结构以及负债情况。企业过重的负债会带来大量的利息成本,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增大。一家企业想要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控制负债率,但投资方对目标企业债务分析不仅仅需要从债务表面进行考究,还需要通过分析该企业行业整体情况、外界市场环境等因素。(5)对目标企业现金流的分析。现金流的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环节。企业现金流不同于利润、负债等其他财务信息,企业可操作的空间较小,它反映的情况也更加接近真实。实际的现金流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点内容:A、对企业营业现金流的分析,查看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越大,则说明该企业业绩质量越高,股权投资越具备可行性。B、对企业融资现金流进行有效分析。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查看企业历史融资规模,二是查看企业营业现金流是否和历史融资现金流量对等。C、对企业投资现金流进行有效分析,一方面查看企业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查看企业投资资金是否用于实处,避免出现假借投资名义转移资产的情况发生。

三、股权投资中存在的财务陷阱及防范措施

在股权投资活动中,存在诸多财务陷阱,针对这些常发的财务陷阱,投资方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及预防,才能有效避免投资风险。具体如下:1、目标企业为了某种利益而进行恶意筹资。如目标企业经营并非真是需要资金,而是管理者想通过筹资来获取利益。这一陷阱,还需要投资方对目标企业的现金流、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究,并掌握目标企业对于投资金额的分配,从而避免目标企业把投资金额拿到主营业务之外的经营活动中。2、公司盈利水平不合理导致的投资风险。这一陷阱是由于目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夸大盈利信息,从而提高筹资能力。针对这一陷阱,投资方还需要对目标企业整条产业链进行合理分析,如上游供应商提供资源的价格、对下游客户的销售价格,以及销售环节中各类运输、存取、损耗的成本,从而真实掌握目标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并且,还需要收集该行业其他企业经营盈利信息,查看目标企业是否处于该行业盈利正常范畴,并找出低于或高于正常范畴的原因,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3、对目标企业在供应商、客户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群体中的口碑进行调查,查看目标企业信誉是否良好,若是信誉不佳及在行业内口碑不好的企业,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必然会伴随着诸多风险。总之,做好股权投资中的财务分析工作,还需要对财务陷阱进行全面的排查,只有确认该投资活动中不存在财务陷阱,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从而避免投资方利益受损。四、总结财务分析在股权投资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投资方制定投资决策的有效依据,并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几率。想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需要牢牢掌握各个分析环节的要点,不能只是针对财务报表的表面进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些财务信息蕴含的潜在含义,从而根据这些财务信息掌握目标企业最真实的经营状态。在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对投资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陷阱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避免投资方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科勒、价值,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李东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9(5):35-37、

[3]沃斯、公司财务分析[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叶有朋、股权投资基金运作:PE创造价值的流程[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怡靓、民营企业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的效应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

[6]宋娟、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财会学习,2016(2):19-19、

[7]刘媛媛,黄卓,何小锋、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8):59-62、

[8]王颖、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5X):10-10、

[9]黄薇,和和、财务分析在投资公司项目实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90-91、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4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预测未来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经营决策,保障企业运营,增加企业效益。财务分析不能仅就财务谈财务,仅就数据分析数据,应当深入企业的经营层面和业务层面,才能使财务分析结果具有较高质量和实用性,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支持和服务作用。

一、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一)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反应出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运营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资金状况,因此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动规模和原因、资产负债变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资产权益变动的平衡性等情况,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质量;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利润变动情况和主要原因,揭示各业务、各环节的利润水平和成本费用水平,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的现金流情况和现金使用情况,评价企业各项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和合理性。

(二)为企业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过往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影响企业运营主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可以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客观、准确把握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为科学、合理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财务分析结果,能够明晰各核算单元和部门的工作成绩和营运效益,有利于企业将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核算单元和部门,确保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通过分析产品的成本构成,能够掌握产品的人工、物料等耗用情况,如果耗用水平低于或超出评价标准,通过进一步查找分析原因,可以找出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过程中的潜力或不足,有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更重视生产经营,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数据的文字表述,对财务分析所能发挥的剖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利弊得失、研判企业发展趋势的作用既不重视也不要求。受决策者和管理者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只把财务分析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强,对企业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此财务分析内容简单、方法单一,甚至仅是进行财务数据的更改和替换,财务分析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问题找不准,财务分析报告看似全面但质量不高,财务分析的决策支持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业务结构日趋多元,但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基本围绕财务数据构建,没有和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相结合,财务分析指标的设定缺乏目标性、统筹性、逻辑性,且多采用静态指标、定量指标,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单一化、碎片化,不能对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等做出综合分析评价,财务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财务分析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逐步在财务工作中推广应用,财务分析所需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更加便捷,各种分析软件、分析工具层出不穷,财务分析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但当前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式和手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分析范围狭窄,导致财务分析无法适应企业快速的发展需要。此外,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多采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较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较少采用综合分析法、经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现代财务实证分析方法,影响了财务分析向财务综合业绩、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拓展。

三、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营造开展财务分析、重视财务分析的氛围,积极协调相关业务部门配合提供数据、资料,支持财务部门深入开展财务分析,并将财务分析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财务分析人员也应当通过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财务分析指标、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厘清财务数据与经营之间、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合理设定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盈利能力、资产负债、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使财务分析结果真实、准确反应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可行的财务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在充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目的,科学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可用性和相关性。同时,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将当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分析当中,提高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5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第二是国家统计制度尚未包括的内容。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影响看,应增加的内容可以有:产品质量统计,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图表,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数;市场营销及预测统计,如在对用户情况进行重点或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流通企业和劳务型企业,也可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相应的统计内容。

在此基础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诸多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有用的统计信息。如将企业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以及人员、工资、技改投资等指标与产值、产量、销售、盈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本企业情况与同行业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微观信息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等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决策;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1、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全面财务数据的高度汇总的体现,充分反映了一段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资本运作情况。而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一段期间内企业的经营利润情况、商业经营能力情况、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和深度的分析,科学客观地评价当前阶段企业的运行、经营和管理现状,进而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从而降低企业战略决策的风险。1、2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2、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指的是财务人员通过观察连续两期或者两期以上的财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的金额和指标变化,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并预测此种趋势对企业未来经营期间的影响。企业管理层通过此种方法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趋势及前景。1、2、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指两个报表相除得出的比率,通过比率分析让企业的决策者掌握企业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财务比率一般分为四类: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增长能力比率。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财务分析中的主要对象还是以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为主,以便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时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2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2、1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在当代的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占有着核心的地位。通过各种生产因素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后,可以使企业决策层掌握企业一阶段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从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财务报表分析也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材料成本、废品成本、损耗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生产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毛利的对比,可以及时发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管理漏洞。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生产管理的调节,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润。2、2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利润。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进行汇总分析,通过这些数据的同比、环比,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在的盈利点,节约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例如,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发现采购货物和销售货物环节的成本费用占利润总额比例过高,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这方面的支出是否合理必要,通过与客户及供应商的洽谈减少这部分支出的比例,进而提高利润总额,保证整个企业效益的有效提高。2、3能够增加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还可以对企业的资本分布、债权债务情况、筹资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投融资活动,从而减少企业因失败的投资活动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有利于资金运营的安全性。例如,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使企业管理者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比例,加快存货周转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深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情况的掌握,及时收回款项,减少坏账带来的损失。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体现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全部过程,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并且指引了企业经营决策的制订和实施,同时也协调了企业中各项决策之间的关系。

3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3、1实际执行与管理理念不匹配。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依据,也是企业投资者了解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都是流于形式,领导层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对分析结果不予考虑,由决策者的主观个人意愿为导向,例如好大喜功的盲目投资和企业并购等,将企业发展带入困境。3、2报表分析的片面性。报表分析的分析人员是造成报表分析片面性的主要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当下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由于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知过于片面、自身专业性不强、技术不过关,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报表分析不够细致彻底,而且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从而造成在进行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疏漏和侧重,从而导致同一报表,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有不同的经营决策导向。3、3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财务报表问题。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通过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但是有些企业出于某种原因和目的,人为的调整财务报表,虚假的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会给企业造成错误的经营决策指导,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财务报表分析的分析内容只流于形式化、数字化、表面化,只能揭示一些表面的问题,却不能实际反映企业的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这样的分析也不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指导作用。3、4同行业之间的对比较少。由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出于商业机密的各种因素,很多企业不能从本行业的杰出企业中取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财务数据。因此就只能从本企业中的各期间相同的财务数据分析进行对比,而不能精准的判断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行业竞争中的位置。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阶段,应用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和方法,才能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更有的放矢。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7

提起财务报表分析,多数财务人员首先会想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一大堆比率的计算。没错,比率计算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工具。但是,比率的背后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看起来很高但仍经营正常而有些资产负债率看起来很低的企业反而濒临破产?为什么在不同的会计准则环境下同一企业的报表收益会相距遥远等等。显然,这些问题是比率无法回答的,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来诊断企业的战略、具体运营活动是否成功,最终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

一、财务报表是什么

财务报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蕴涵着什么信息?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澄清,以有效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首先来看有关法规对财务报表的定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进行了定义:“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定义也是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基本准则还对主要财务报表进行了定义,“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从以上有关法规对财务报表(或者更广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来看,财务报表实质上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的格式化反映,它提供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时点或期间的经营信息。这些定式的信息是依赖于会计准则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产生的,而且主要反映过去。

大家知道,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立足企业过去的信息预测未来,由此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单纯从这些定式的信息本身看,它没有经济意义。或者说,如果脱离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特有经营工作实际,单纯看财务报表信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必须跳出财务报表本身去看待它所反映的信息。

那么,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该如何看待财务报表呢?笔者认为,财务报表是将企业内外部资源在企业既定战略及既定运营模式下的配置成果依据会计准则确认、计量、报告后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影响财务报表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企业战略、会计准则和管理者的动机等。

为什么这样理解财务报表呢?首先来看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企业所拥有或者可以支配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资源,右边是这些货币化资源的来源。可以理解为这些资源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这些结果由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后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如,企业的融资方案,最终反映在企业的负债与权益金额上;企业采取的营运资金政策(如应付供应商货款等),最终反映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构成上。同样,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字,也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从这一理解出发,就很容易明白,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很多局限,如无法用货币(数量化)形式反映的资源将不可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虽然这些无法量化的资源同样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除了要看表内信息外,还应看表外披露的其他信息。

这样理解财务报表后,可以将企业的战略及实际开展的具体运营活动状况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找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打开了切入点。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前面已经讲到,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将财务报表理解为企业内外部资源在企业既定战略及既定运营模式下的配置成果依据会计准则确认、计量、报告后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因此,财务报表是企业总体战略、内部运营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它最终反映了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

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的使用者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债权人(含供应商、借款人等)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评价、判断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偿债能力、潜在的信用风险。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合规、是否有违法行为以及企业的社会效用等。

社会公众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为公众个人发生与企业相关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管理层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评价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与运营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目前及未来的管理行为。

尽管财务报表不同的使用主体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不一样,但是企业本身可以看成是由利益相关者按照契约构成的主体。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最优化程度构成了企业的价值目标。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价值,那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可以统一为评价企业价值,盈利分析、风险分析等最终评价的是企业价值。这一评价是基于未来的。

为了评价企业价值,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任务就是透过数字,寻找数字背后企业价值的真正驱动因素,分析这些动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判断这些动因未来的发展,最终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

如分析企业的负债水平是高还是低,首先应分析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同时分析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其运营活动,判断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再去衡量这一负债水平的合理与否。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未来的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负债水平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应分析企业所处的特定经济、行业环境,分析企业的总体战略与运营活动,判断逻辑联系,再去预测未来。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为了寻找财务报表数字背后企业价值的真正驱动因素,第一步,必须理清以数字形式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源是如何取得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第二步,理解这些数字化资源配置结果的战略动因。第三步,分析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调整重构财务报表。第四步,分析这些数字背后所反映的企业具体经营行为。第五步,通过盈利能力和风险的综合分析评价,预测企业价值。上述过程构成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取得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先取得相应的资源,必要的资源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如何取得资源、能够取得什么样的资源,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这些资源与财务报表的关系是:能够用货币形式计量的资源构成财务报表。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首先必须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社会环境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市场特征、经济政策和金融资本市场特征等。比如,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股权融资金额,背后所隐藏的往往是宏观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行业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影响尤其重大。比如,若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新兴行业,在财务报表中往往会反映出较高的业绩增长水平。

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中,一般可以采用竞争五力分析模型、价值链分析模型以及运用经济特征框架分析(从需求、供给、生产、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通过分析,至少应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特征是什么样的?它为企业提供了什么资源以及它对企业取得资源的限制?行业平均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是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如何?企业应对相关环境限制的对策是否可行等等。

(二)企业战略分析: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结果的决定因素

战略是企业实现价值目标的资源配置路径选择,企业的战略决定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配置结果。因此,在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分析后,必须重点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的基本框架为: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即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是采取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还是兼备低成本与差异化的集中战略;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一体化程度,即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价值创造环节全部是由自身完成的还是有部分环节是外包的;地区分散化程度,即企业的业务范围区域,是否走国际化战略等;行业分散化程度,即企业是否实行多元化战略,如果采取多元化战略,是相关多元化还是无关多元化。

通过企业战略分析,可以理清企业价值的真正来源,将这些来源与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可以基本判断财务报表反映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样,通过分析企业未来可能采取的战略,可以基本预计企业未来的价值。

企业战略分析至少应解答以下问题: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具体到财务战略是什么?战略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基本吻合?如不吻合其原因是什么?企业未来的战略是什么?它对企业的价值有什么影响等等。

(三)会计准则分析:企业资源及其配置结果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准则依据

企业可以货币化计量的资源及企业资源配置结果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是由会计准则决定的。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必须分析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并理解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对会计准则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采用不同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相同的比较基础。因此,分析会计准则,可以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即分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确认、计量、报告标准差异并进行调整。

由于会计准则与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理清标准与实际运营状况的差异。进行分析时,一般要对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必要时重新编制财务报表。如为了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进行配称分析,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组合为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等,将利润表组合为经营性利润等,从而分析不同资产对企业收益产生的贡献。

会计准则分析至少要能够解答以下问题: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时,不同企业、企业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会计准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差异在哪里?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是什么?为了分析企业的盈利性与风险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哪些调整等等。

在对会计准则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会计准则允许会计人员采取大量的职业判断,如折旧年限、减值准备计提等。因此,分析准则的同时必须分析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合理。

(四)企业具体运营行为:企业既定战略下资源运营成果的决定因素

完成前面阐述的分析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进入了微观的具体运营行为分析阶段。这一分析过程中,必须详细分析企业各类资产情况、负债情况、权益情况、持续经营活动盈利能力情况、非持续盈利能力情况等。

大量的比率计算应当在会计准则影响调整后进行。而计算出来比率后,必须分析其背后的具体运营活动,运营活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具体来源。

这一分析过程主要应回答以下问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的比率、因素是什么?通过行业横向比较、企业历史数据纵向比较,这些比率、因素合理吗?企业具体运营活动对这些比率、因素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具体运营活动可以改善吗?

(五)盈利性和风险的综合分析、预测:评估企业价值

完成前面的分析后,就可以综合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了。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企业战略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企业具体运营行为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评价企业目前的盈利能力和风险。而最为关键的是要判断上述因素的未来趋势,从而预测企业的价值。

这一分析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至少要回答以下问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如何?在未来,这些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如何?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经济利润模型等,预测企业的价值是多少?

以上五个阶段的分析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同时,还存在反复的过程。比如,在分析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后,应再次分析企业战略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企业运营情况分析篇8

1、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等。其中,资产负债表能够对企业某一段时期拥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判断;利润表则能够反应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有的经营成果,这是企业财务信息中最为主要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净利润以及财务风险的判断;现金流量表则反映的是企业当期资产变动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通过对企业各项能力的分析,对企业下一步运营管理、投资活动等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造成的影响

2、1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企业财务报表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运营、收支情况等,还能够通过报表分析得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等,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例如,如果通过报表分析发现,企业销售、采购环节的成本费用所占比例过高,则说明这两个方面上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通过采购协议、对比询价等方式,缩小企业在这两个环节的成本支出。也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降低采购环节开支,保证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提醒企业运营管理者减少存货,同时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提醒企业管理者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做好必要的资产回收工作等,降低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烂账的可能性。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发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需要建立有效的背部财务分析系统,保证财务报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财务分析工作任务,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和下属分公司以及各个单位之间建立相互对接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整体财务信息的协同性。最后,企业相关领导,需要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加强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2、2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

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现金流量、负债情况以及资本结构进行了解,同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以及偿债能力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对企业某一时段资产运动状况进行判断与评价,以便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的流动资产,保证企业拥有一个正确的资金运转效率与速度,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对企业筹资计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对负债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估,这对提高企业筹资计划合理性具有特殊的效果,也能帮助企业提高对筹资风险的管控。在企业投资领域中,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有效的反映整个投资过程,实现对投资过程的有效控制,规避投资风险。

2、3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绩效考评的影响

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定期需要向企业决策层提交财务状况报告,以便为企业做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保证决策的合理性。财务状况报告其实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决策层通过报告能够了解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经营整体现状、面临风险等内容。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运营管理者更加能够看清对企业运营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变化、财务政策变化等。根据具体的报告分析内容,帮助企业做好业绩考评等工作,帮助企业实现对财务管理的目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分析实际和预算之间的差距,不断地完善预算执行考评内容,促进企业业绩考评激励机制的形成。

3、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决策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依据等,但是财务报表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业仅仅依靠财务报表分析做出决定,由于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候不能完全表现当前价值等。加上企业中不同财务会计人员选择的会计处理方式各异,这些都会对分析造成影响,继而影响整个决策过程。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文物价值评估方法(精选8篇)
  • 下一篇: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