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基本原则
第一,确立国家与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标。
第二,采取综合一体化的手段。
第三,新安全观包括主权安全,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国家享有主权,包括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国家综合安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安全等。经济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核心。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第四,解决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脱节的问题。
第五,树立独立发展理念,为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国家定位。
国家安全基本介绍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1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在中国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统一管理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1月24日,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的概念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意思是保证一个国家的安全不仅是不受外国侵略,而且在国内也要稳定,要反对颠覆。并且随着国家安全的提出,我国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转折,由毛泽东时代的战争与革命;发展成为了和平与发展;。这样使得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更加发达,强调了经济战略。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讲话中提出: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新形势,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确保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和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安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的形式发展,沿着上述国家安全发展的思想道路,明确提出了要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安全所包括的方面逐步的扩大。更加确保了我国在不受外国侵略的同时,防止内部矛盾,发展经济的目标。
1、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最强大的根本。如果这个国家丧失了国防,这个国家就失去了安全,那还怎么保证生命。
7、安,于民而言,乃人之根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安,于国而言,亦是如此,安邦固本、长治久安。
8、安全措施订得细,事故预防有保证,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9、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
10、加强反恐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反恐意识。
11、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12、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
1、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7、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保障核事业持久安全和发展
8、依法打击暴恐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9、履行公民义务,举报恐怖犯罪
10、反恐防暴,人人有责
1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12、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13、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14、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
15、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
1、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7、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8、国家稳,天下稳,百姓安,天下安
9、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10、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
1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2、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13、保密就是保胜利,保密就是保国家安全
【2022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手抄报文字内容-国家安全教育日手抄报内容资料】相关推荐文章:
2022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1000字
学雷锋手抄报文字内容文字 2022学雷锋日手抄报文字素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法普法宣传活动;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