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讲课的基本要求(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8 栏目:写作范文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1

一、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的现实意义

对于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抓好本部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落实,切实加强机关党员的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机关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必须借助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既是自身肩负的一项崇高使命,又会对机关党建工作带来多方面的意义。一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履行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领导干部不论担任什么职务,其工作职责从根本上说都是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实现党的宗旨、纲领和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经常及时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总书记曾在广东考察时,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是为社区几十位青年党员上党课。总书记百忙之中讲党课,意义深远,催人奋发。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已在我市形成良好的制度。二开辟了党员领导干部了解党员思想动态的一条有效途径。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各种原因,客观上较少接触基层,较少了解真实情况。现在,讲党课之前的备课过程,势必要深入了解基层,了解党员群众的真实需求,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在讲台上可与广大党员群众直接交流思想,可以听到真实声音,并有的放矢开展党员教育。三提供了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机会。讲党课是理论素质、党性水平和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领导干部要讲好党课,就必须更注意学习,更注意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不管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还是今年起开展的“万名书记讲党课”活动,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反映,给别人讲党课,等于给自己也是“充电”,对自身的思想带来深刻的陶冶和提高,是难得的自我党性教育。

二、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应把握好重点环节

当前,在巩固和发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过程中,如何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这一好的做法坚持下去,如何不断提高讲党课的质量和效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要持之以恒坚持这项制度。不管是在重大教育活动时,还是在日常教育时,领导干部都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任务,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讲党课。要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不断得到强化。当然,能否认真执行好这项制度,要靠党员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坚持每二、三个月为本地本部门党员群众讲一次党课,并做到雷打不动,成为机关广大党员自觉自愿的需求。此外,上一级党组织也要对这项经常性工作实施检查督促,每年末要把它列入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评议和考核范围。二要明确党课教育的目标。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首先要明确党课教育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即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观念,使党员在完成党的任务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地说,一是要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二是要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使其能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其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四是提高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实践能力。概括为“四个提高、四个能够”。三要突出当前工作重点讲解。每次讲党课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突出重点。当前,领导干部讲党课必须突出下列重点内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改革开放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党的理想、宗旨、纪律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教育,、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内廉政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本地本单位中心任务教育,经济、科技、法律、岗位技能等其它内容的教育。四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课的新意需要从党的建设工作实践中不断挖掘。平时一有空,领导干部就要到机关各科室,到下属单位走走,多接触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听他们对党组织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想法。及时收集党员群众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亮点”,把最鲜活的内容充实到讲课稿中,把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贯穿到备课全过程,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要联系宁波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抓住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客观分析,正确引导,解疑释惑。既要看到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要正视暂时的矛盾困难,以进一步增强党课理论的说服力。五要丰富党课教育的形式。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主要形式有:①授课灌输式。这是领导讲党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②电化教学式。借助录音录像,进行穿插讲解,增强学员的直观印象。③典型报告式。由领导主持,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④社会调研式。领导干部亲自带领全体党员外出参观调查,接受现实社会熏陶。⑤对话交流式。与党员教育对象面对面交流,开展党内对话,活跃民主空气,在交流中取得共识和提高。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党课,进一步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六要有较强的讲课感召力。领导干部讲党课不同于作工作报告,需要通过讲课人生动富于感染力的讲解,取得听课人发自内心的共鸣、诚心诚意地接受。机关党员知识层次比较高,他们对领导干部讲党课的期望值也很高。因此,要使所讲道理被听课人广泛认知,使他们感到可信、可亲、可学,讲课人一定要掌握讲课技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课要点要记熟,讲课语言要有感染力、亲和力和冲击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讲课还要注入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讲课者讲课时也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听课者便会“亲其师,信其道”,党课教育就能顺利完成目标。因此,“情”是党课教育的活力所在。

三、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必须克服若干不良现象

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要坚决克服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一要克服备课资料信息陈旧狭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平时工作较忙,缺乏应有的积累,一旦面临讲党课任务,就手忙脚乱,临时抱佛脚准备一下,讲课稿要么信息陈旧,党员不感兴趣;要么信息狭窄,没有广泛搜集资料,特别是不会使用电脑,无法从网上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最新信息。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2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多读、精讲、精练”(以下简称“一多二精”)语文诵读课题是澄海市教研室针对语文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的现实,于1993年开始构思,并于1995年下半年起定点试验的教学科研项目。经过一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显示出可喜的成果。试验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逐步养成了阅读、背诵和积累的良好习惯,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生机,课题试验受到普遍的关注。

“一多二精”诵读课题从酝酿到开始定点试验,大约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这中间,我们认真地分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全面整理和学习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理论和经验,并经过群众性的课题论证,使课题试验有了较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酝酿中,我们认为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语文教学改革不应割断历史,而应当根植于传统。张志公先生关于应该“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论述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由此,我们开始着手搜集、整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理论,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述,并与现代教育科学、语言科学相联系,从而提出了“多读、精讲、精练”的试验课题。

下面把本课题试验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作一简要介绍。

“多读、精讲、精练”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保证试验有步骤地进行,我们确定第一轮试验以三个学年为周期,每学年以一个方面为试验重点。第一学年(1995~1996学年度)以“多读”为重点,研究确立诵读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过程;第二学年(1996~1997学年度)以“精讲”为重点,通过试验确定精讲的基本要求、方法,确立精讲的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理解过程;第三学年(1997~1998学年度)以精练为重点,研究探索语文训练的内容、数量和形式(包括课内外),确立精练的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过程。本课题对“读”、“讲”、“练”三方面分别规定了具体目标。

(一)多读。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落实大纲对朗读、背诵和阅读的要求,课堂上多诵读,课外多涉猎,具体目标是:1、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每篇必诵读;不论何种课型,每节课必诵读。2、认真研究各种诵读形式(吟诵、朗读、默读、背诵)对优化学生语言感知过程的作用,把各种诵读形式灵活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3、默读和朗读是最基本的读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默读重在思考、理解,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和批注;朗读重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指导;要根据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选择吟诵、背诵的文段、诗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并积累语言材料。4、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足语文活动课,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小组,要求学生每周必读2—3篇文章(指课外阅读),并备好读书笔记本,定期组织课外阅读,写作交流。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3

[关键词]舰船结构力学 现代信息化技术 课程网站 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舰船结构力学》是舰船工程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以材料力学和舰船结构知识为基础,着重讲授舰船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并为舰船强度设计等工程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该课程包含大量抽象、枯燥的力学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需要进行大量习题的练习与实作,教学主要沿用板书和口授的传统模式,存在讲授难度大,学员理解困难,是一门难教难学的专业基础课。与此同时,为适应海军走向深蓝的战略转型,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对学员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实践学时增加,课堂授课学时被压缩后,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那么如何在提高授课效率的同时,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将培养学员综合素质要求落到实处,已成为教学工作者们必须深思的问题[1]。

90年代中后期开始,现代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广泛传播,课程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4]。事实上,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了课程信息匮乏,学时不够等实际问题。然而,由于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粗制滥造、不假思索的拷贝与复制以及照本宣科的平铺讲授,所带来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教员责任心、业务能力下降以及学员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也已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的作用和意义,并加以正确使用和评价,仍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此,本文以《舰船结构力学》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结合为例,与大家共同交流认识、经验和体会,以供教学研究者们参考。

一、《舰船结构力学》与信息化辅助教学技术的特点分析

(一)《舰船结构力学》课程特点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船舶结构力学课程的院校,伴随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教学体系历史上主要出现过三次较大幅度的调整。课程开设之初(20世纪50年代)为120学时;80年代中期教学改革时,调整为90学时;90年代后期,调整为70学时,由于实验条件和学时的限制,实践教学取消;21世纪初,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对学员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再次被重新调整,总学时数虽仍为70学时,但是课堂讲授被压缩至56学时,授课方式逐渐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舰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杆系结构求解-如:连续梁、刚架和板架的计算,薄板弯曲理论、杆系结构稳定性计算、弹性力学基础、圆柱薄壳弯曲问题求解以及有限元法。课程特点表现为:基本概念多,理论性强,注重公式推导、力学概念的建立和工程实际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特征

为了扩大教学信息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多感官共同作用,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逼真,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之中,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形成的较为固定的,且体系相对完整的信息化处理手段、方法与技巧等,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目前较为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授课多媒体课件,用以配合教员,辅助完成课堂讲授;二是课程网站平台,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可为在不见面的条件下完成教学互动提供平台。从本质上讲,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集成,并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信息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展示在学员面前,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与《舰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融合

21世纪初我校《舰船结构力学》课堂授课开始采用多媒体课件,使用初期主要是将教材上的图表和公式搬上屏幕,随后逐步将习题讲解也采用多媒体形式讲授。一时让教员们感到授课效率明显提高,学时不够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备课强度好像也减轻了,授课难度好像也下降了。但通过对连续几届学员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时发现,学员上课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似乎更为突出了,基本概念模糊,解题思路不清的问题更为严重了,考核试卷难度往往被迫下调。

深入剖析原因,可以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言传身授,重视公式推导过程中逻辑关系的阐述和科学的严谨性,其优势在习题讲解和学员思路培养方面作用明显,讲授过程中学员能够随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则更为强调信息的综合集成,表达形式多样化,如:音像、图文以及视频动画等,这虽有利于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和现象以最为直观,最为简洁的方式加以表述。但由于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所带来的信息量过大、讲解过快,投影的强光线易使人疲劳等等问题,若不能很好的加以处理,往往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文献[1,4]认为相比多媒体而言,传统教学手段似乎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乐趣,教师与学生的思路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下更容易融合到一起。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要真正做好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与《舰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首先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并树立正确的指导原则。

(1)信息化技术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应该说,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在较大程度上是丰富了教学辅助手段,它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讲授形式的可设计性。

(2)信息化辅助教学对教学设计的要求远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幻灯片的播放节奏、公式出现顺序对理论公式推导中逻辑关系的阐述形式、动画的表现力、幻灯片与板书的配合以及字体、背景和图片的色彩搭配等等,都要求教员在多媒体制作过程中倾注大量的精力,加以精心设计。

(3)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工作中,教员仍然是教学的主体,但更为强调教学互动。课程讲授的教学设计对教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充分显示了教员的主体地位。

二、如何搞好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教学辅助地位,充分发挥教员授课主导作用

实践证明,《舰船结构力学》的授课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将使得学员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过的知识难以真正吸收,并不能切实保证高质量完成授课任务。因此,必须强调教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优势,掌握课堂节奏驾驭技巧。如:课堂教学中,教员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都是与学员进行思想交流、促进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式[1]。另外,传统教学的主要载体-黑板,近10年来容易被多媒体教学所忽视,有些课程整堂课中甚至存在一个字的板书都没有的现象。本文认为出现这类状况的根源在于很多教员没有正确或真正理解幻灯片与板书的关系。以《舰船结构力学》授课为例,本文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板书,至少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1)可以弥补幻灯片交互性、系统性差的缺点,将有利于使学员更有效,更明确的把握整堂课内容框架和总体思路;

(2)在重点难点问题关键过程的阐述方面,推导过程的板书,其表现形式更为直接,更易引起学员思想上的共鸣;

(3)板书同时也是控制授课节奏,体现教员主导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缓解学员紧张状态的有效利器。

(二)重视教学设计,精心安排组织施训

再次强调,信息化技术仅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如何使学员尽可能牢固的、容易的和便捷地掌握知识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真正目的。《舰船结构力学》早期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多数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在演示上缺乏变化,抓不住学员学习的兴趣点。习题讲解更是如此,解答与题目同时显示,无法体现求解过程的渐进性。从而导致学员解题思路不明晰,步骤不易掌握。先进辅助技术手段的应用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重视教学设计。而真正做好教学设计难度很大,它与教员个人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学经验、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甚至与审美观都密切相关。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开展教学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系统地把握课程重点难点及讲授内容。在此基础上,经常开展换位思考,即从学员对知识循序渐进理解规律的角度,理清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讲授教学预案;

(2)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和基本概念的引入进行重点设计。以力法求解基本思路的讲解为例(图1),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待求解连续梁结构问题的提出;然后,利用已学单跨梁求解知识引导学员对其进行分解,当学员已进行思考后,给出两种分解可能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明这种单跨梁结构就是力法求解的基本结构。整个讲授过程中始终贯穿基于由已知求未知的科学探索思想。既能让学员联系已学知识对待求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又简洁明了的引出了力法求解的基本思路。

同样,在阐述一些难以理解的基本概念时,精心的教学设计能使学员非常直观地理清结构受力和形变特征,正确把握基本概念来源。如在提出圆柱薄壳弯曲的“壳带”概念时(图2),由于封闭圆柱壳承载形式比较复杂,且为圆柱坐标,学员理解较为困难。但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细心的动画设计和教员对受力分析和结构对称性的同步讲解与分析,学员反映就很好。

(三)做好新老教员经验交流,提高多媒体运用技术水平

通用信息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虽发展迅猛,然不过仅10多年的历史。这对于长年从事传统力学课程教学,且年纪较大的教员而言,熟练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的确是一件颇为头痛的事,但这些教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完备。而年轻教员接受能力强,一般都能较快较好的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对于不能熟练驾驭课程教学的新教师,不熟悉多媒体课件以及缺乏基本多媒体运用能力的教师而言,课堂节奏是很难做到控制自如的,这就会导致教员被幻灯片演示进度牵着鼻子走,授课重点不突出、语调过于单一、讲解速度偏快、学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做笔记等不利于掌握学习内容的问题。对此,课程组应通过备课、试讲、课件制作技术交流等,以促进新老教员的经验交流。

应该说,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对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代教员从事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这要求教员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课程内容,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即要求教员既要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更应具备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知识技能。

三、课程网站的作用与意义

课程网站是另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辅助技术手段,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使主动学习和教学互动成为可能,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和学员之间协作学习,共同探究、共享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5~7]。课程网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课程,一般包括:课程概况、教学大纲、网络课件、试题库、资源库、疑难解答及论坛等几大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课件是指网页教材和电子教案,网页教材将课程内容、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名词释疑以网页形式加以表述;而电子教案则主要为教员课堂讲授视频和幻灯片的同步播放。主要用于学员回顾、复习或自学课程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加深理解。

(2)试题库包括历届测试样卷和自测题库,并提供标准答案或解题提示,学员可利用自测界面进行自测,通过自测结果和标准答案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中的关键问题。

(3)网络答疑及论坛为教员实时或定期与学员进行交互活动提供平台,学员可以在该区域自由留言,包括各种交流、讨论和建议。有利于教员与学员的相互理解,提高施训质量。

此外,通过课程网站还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以弥补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衔接程度较差的不足。比如:由于学时的限制,舰船结构力学课程中对于有限元法的使用和介绍学时偏少,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大型商用有限元法已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和广泛认可,因此,在课程网站的资源库放置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工程软件资料以及帮助文件将有利于开阔学员的视野。另外,还可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和编制一些结构力学“迷你”求解器,如位移法求解杆系结构计算方法、平面问题有限元法求解计算方法等等,利用这些可下载的小软件,既可提高学员的电算能力,以满足结构力学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将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是开展《舰船结构力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方向和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必须认识到信息化辅助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仍然是教员,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减轻教员负担的良药,相反它对教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责任心和事业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方林、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06,Vol、7,No、2,P、44~45

[2]张晔芝、现代网络技术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长沙铁道学院、2006、06、Vol、7,No、2、P、40~42

[3]陈焱,陈五湖,祁皑、结构力学网络教学综合系统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04、12、Vol、13,No、4、P、75~77

[4]冯秀梅、《结构力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内江科技、2009年第1期、P、189

[5]侯俊英,蔡江新,王焕定、网络课程开发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成人教育、2002、08,Vol、190、P、56~58

[6]文国治,赵更新,游渊、结构力学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几点体会、高等建筑教育、2006、06,Vol、15,No、2,P、116~118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4

一、基本操作过程。

(1)提出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大纲》精神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讨论后抽一组,推选一人上讲台讲课。

(3)学生讲述:学生在讲课中,教师除对某些实验和难点进行辅导外,最好不要讲话,而是注意全班同学听课情况、讲课同学的思路和存在问题。

(4)补充答疑:教师要及时补遗答疑,强调重点和要点。

二、指导讲课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1)开始阶段:教师在开始阶段不能马上指导学生讲新课,教师可上完一部分课后,再按照基本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复习提问,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课的技巧。

(2)第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讲要点。即在开始阶段讨论基础上,老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若干问题,请学生讨论讲解。

(3)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讲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自己列出题纲,经过小组讨论后进一步完善。对于其中的实验,教师可带部分同学共同准备,由学生完整讲述新课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可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讲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当众表达机会。由于是讲课,学生不仅要大胆地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让人听懂。这种登台表演极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得到极好训练。

(2)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讲课”,不仅要有说的能力,更要有内涵,经过积极预习准备和老师的指导可完全记往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记忆能力。

(3)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讲课既要从生活实际、实验现象、图表曲线进行分析思考,还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比较抽象,对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对比。因为有“努力把课讲好”的内动力,极易形成较强的思维积极性,在对不同内容“讲解过程中,使多种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5

所谓讲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教师精心讲解,学生读熟吃透的课文。这类课文通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细致地引导和讲解,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学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对于相关字词、句及段落,还要背诵重点语句、段落,甚至是整篇课文,或能够仿写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或运用词语造句……不一而足。

阅读课文则不需要教师讲太多,而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知识,对于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小学语文教材目前的阅读课文包括两种类型,即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活动中进行阅读的课文。课内阅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调控。学生利用专门的用于进行阅读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点拨和帮助下,通过阅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并掌握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基础知识,再根据教材提供的课内提示获得诸如细节描写、词句运用的基本技能。课外阅读课文自然就是在课堂活动之外进行阅读的课文。而在课外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师基本上就鞭长莫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完全独立地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简而言之,我们亦可以这样理解:课内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的身影,而课外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则基本看不到教师的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以上简单地分析了讲读课文与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在教师参与程度和学习的广度深度要求上的区别。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讲读课文类型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可说的,各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包括相关的教学视频都很容易获得,只要在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几年,就会对此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所以一般来说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的教学误区。大家一定注意到本文的题目中,重要性相对略低的阅读课文被放到了讲读课文的前面,这是有原因的。通常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存在教学误区的正是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往往会把阅读课文和讲读课文混为一谈,担心学生自己无法胜任阅读课文的学习,总是以为他们会把事情搞砸,于是越俎代庖,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试图把阅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区分开,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却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放任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学习,缺乏应有的引导和点拨,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曲解了语文教材中设置课内阅读课文的初衷。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突出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讲座式教学法模式,并就计算机基础讲座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讲座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计算机基础还没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进行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认为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实行讲座式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1]。

1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基础是独立学院全校公共基础课之一。目前,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内容包括Windows XP、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基础知知识、Internet的使用和数据库应用。第二学期,开设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Visual BASIC等,而后几乎所有院校都不再涉及计算机课的学习,没有延续计算机的学习。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教材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缺少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材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软硬件平台几乎一年一换,教材的内容落后社会5~6年,学生在大一学的知识在毕业时已过时,面临的又是新的内容。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一,这时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还是一片茫然,无法把计算机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学习,因此学得枯燥、机械、被动,学完也就忘了。现行的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都基本上沿袭了一本、二本的教学模式,而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异,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也有较大的不同,现成的本科教材也根本不可能满足独立学院的要求。同时,教材层次过高、内容过深、理论性过强,容易造成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也导致任课老师在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上陷入困境,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2]。

(2) 学生计算机知识起点不一,对教学要求各异

独立学院生源大都属三本招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很大。本院最近三年的新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入学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5%的学生掌握了一门以上的计算机语言,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有5%的学生对网络有所了解,能制作简单的网站、网页等;有50%的学生自认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几乎为零,只是能够上网聊天而已。对于这些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其结果是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则会因“吃不了”而失去信心。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3]。

(3)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效率低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固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的落后也同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已远远落后,而且仅仅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和演示也是远远不够的。原有的以讲为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4) 教学指导思想陈旧,教学纯粹跟着等级考试走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校通常要求开课之前填好教学日历,然后按计划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性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局限性也使得计算机延续教学难以实施,最后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比较弱,只把计算机当作一门知识,而不把它作为一项应用工具来学。教师忙于按教学日历跟上教学进度,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培养。实际上,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等级考试的应试教育[4]。

从本质上来说,上面这些反映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教学在理论层面上尚未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层面上也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为了使独立学院学生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努力使教学具有思想性、时代感、趣味性和可模拟性,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行了讲座式教学模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讲座式教学

讲座式教学法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而产生的。讲座式教学方法在形式上要求不严谨,在教师主讲的同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与教师磋商,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探讨。通过听讲座,学生扩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教师会精心准备,把科研中的最新成果、社会的最新需求带入讲座,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早日以社会的需求指引自己的学业。

2、1教学法特点

(1) 教学内容开放

计算机基础的知识面广,更新快,教师根据某一知识块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及应用领域,特别是要结合科研动态来讲授,同时把已有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在这个领域上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有待于去探索,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学生发挥主动性,才可能培养出创造力。讲座式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必修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自己需要的内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教师只进行适当的辅导,让学生对每一知识块做些系统性的作业,即使是通过摸索而做出一个知识总结也行,学生会产生成就感,能大大激发学习的热情。当然,对于没有做出成果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手把手地教会其一个完整系统的内容,这一次的成功是他下一次去自觉研究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其主动求知的起点。

(2) 对教师的高要求

教师要用“精讲”的讲座完成授课和取得多数学生对讲课质量的认可,除了需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对讲授内容非常熟悉,善于语言表达和掌握一定的讲授艺术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科研工作经验。此外,教师更应该把教学看作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问,犹如表演艺术一样,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不是简单的念稿、背稿,而是既要有讲也要有解,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讲课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像研究剧本一样去研究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教案,确保上好每一堂课。目前我院授课的所有教师要想都达到这一水平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全面开展还要一段过渡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进行集体备课,课前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资料、精心准备,把教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目的和要求融入到讲座中,引导学生走出教材,用实践应用来引导自主学习过程。

2、2基本教学目标

用讲座形式讲课,在宽松的、师生间能交流的气氛中完成健康教育的理论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吸引学生认真听课。讲座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通常需要用较多时间才能完成的讲授任务;同时,应能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之在听讲后留有较深刻的印象。

2、3教学模式的构建

讲座式教学模式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除了包括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增加了部分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新技术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

(2) 照顾到学生入学前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基本满足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对计算机基础不好的同学,使之基本掌握Windows与网络知识内容,并拓宽对计算机的认识;对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要求相应提高。

(3) 使用该教学方法后,一方面讲课不再拘泥于软件使用的各个细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上机的时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4) 根据专业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介绍与引导,注意讲课内容的趣味性[5]。

2、4讲座式教学法

我院在本次试点中,需要启发学生进行自学及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的特点,讲座采用了以下4种基本教学方法。

(1) 突出重点。内容以Office为讲座重点,把联系密切的若干内容列为一个单元,在讲座时剖析单元基本内容以及各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掌握讲座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2) 引导学生先建立框架性概念,然后讲解具体内容。譬如在Word高级排版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出哪些方面可能用到高级排版功能,然后给学生总结讲解并提出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后布置自学的要求和课后作业。多数学生感到,采用这种方法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加深记忆确实有效。

(3) 利用“表格对比法”进行讲解。采用“对比法”可收到省时、易于理解的效果。例如在讲“Word、Excel、PowerPoint”时,可从主要方面以对比方式进行归纳,制成表格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4) 注意紧密联系实际。讲座中我们注意以下两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应与实际生活相关知识具有统一性;指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讲座式教学方法实施具体实例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概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系统等,这一部分知识相当零散,其中计算机系统组成、性能指标等是重点,而分类、应用、多媒体则应该提及,这一部分很适合讲座式讲授。

首先选一个切入点引出主要问题并能展开讲座,主题是计算机的组成及性能。现实生活中如果要买一台电脑,买到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价格高有的很便宜?讲座中很多人关心听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兴趣和动力。

开始讲座后,马上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个当前市场的“装机配置单”,说明无论懂不懂计算机知识,如果要买一台电脑,我们从电脑公司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配置单,说明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各个部件大概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就水到渠成。这里引入了许多专业术语,但同学们想到无论是谁都会很自然地遇到,反而大家会有一种急切想听下去的欲望。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计算机很先进而且更新换代比较快,围绕这个问题可以漫谈发展史、分类、基本原理等等。

接着再抛出一个问题:同样都是电脑,有的甚至外观一样但价格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为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必须了解衡量计算机优劣的各项性能指标。在说明容量单位、周期频率、字长等性能指标时,就可以联系“信息高速公路”来说明。之后说明之所以买电脑时价格有差异,是因为买到的东西容量大小、速度快慢、配件多少、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别。

在同学们按一定的逻辑很顺利地听到上面的讲解后,可以总结性地告知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看似无心的转到一个听众比较熟悉的多媒体概念,指明多媒体的元素、特点、应用后,再引入安全问题,通过计算机病毒的实例可以很生动地说明病毒的定义、特点、类型及传播途径等。这样的一个讲座引人入胜并可以灌输丰富的内容。[6]

4教学效果

(1) 学生评价

从2005下学期,我们对在东方科技学院理工类2005级共1200名学生中试行讲座式教学。为努力提高本次改革的教学效果,全体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在这一学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集体备课,特别是主讲教师,利用暑假收集了大量的实例。为了了解这一教学改革的成败,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围绕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途径和效果等内容进行,共收回593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讲座式教学基本取得了预期结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学生对讲座式教学改革感到满意的有84%,不满意仅为16%;认为有成效的占45、5%,有一定成效的占47、3%,而认为没有成效的仅占7、2%;认为对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很有帮助的占44、9%,有一定帮助的占50、6%,而认为没有帮助的仅占4、5%。这些结果表明,本次计算机基础讲座式教学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能帮助学生们加强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我们教改方向的肯定,为进一步实施讲座式教学增强了信心[7]。

(2) 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讲座式计算机教学法在我院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中,从2005年起已经实施了3年,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下图是我院近4年来学生参加湖南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情况分析表。

从分析表可以看到,自2005年实施讲座式计算机教学法以来,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考试的通过率也大幅度上升。

5结束语

在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实施讲座式教学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讲座式教学为平台,突破教材限制,加强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改革尝试。但讲座式教学对我们来说毕竟是初步尝试,尚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使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4,(9)、

[2] 王丽娜、 计算机基础教育之我见――案例/启发式的巧合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7,(16)、

[3] 马志欣、 关于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5,(5)、

[4] 尹建新,祁享年、 讲座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法探讨[J]、 计算机时代,2005,(1)、

[5] 黄永毅、 计算机基础课讲法的讲座式实践[J]、 科教文汇,2006,(09)、

[6] 张文焕、 讲座式教学法初探[J]、 平原大学学报,2001,(1)、

[7] 袁维新、 课堂教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5)、

Probe of Lecture Teaching Methods in Computer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

XIANG Chang-sheng, ZHOU Zi-ying

(Ori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128)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7

论文摘要:力学是高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师大力思考的问题。独立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力学课程怎样教授才能适合、适应他们的学习要求,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力学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占用重要地位。前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重要基础课,后续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设计等主要专业课程。力学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从基础向专业转换的关键作用。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言的本科院校,作为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的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获得知识的最终标尺应该是“够用”。在教授力学课程的时候,一本、二本院校力学的讲授方法、讲授内容均不宜“依葫芦画瓢”,而应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定位作出相应地改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独立院校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重要的基本理论要讲透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在从理论角度看,熟练应用力学中的基本方法和公式,是对学生最起码要求。达到这个目标。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定理或公式就行了,而是要对基本理论理解透彻、掌握于胸。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认真、详细地讲解,而不是一带而过、只单纯地要求学生记住怎么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所有的基本理论都要详细的讲。最好是在“量学生的程度而为”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对某些相关内容的讲解。

要将基本理论讲通透,作为授课的教师,首先就要将这些内容彻底理解,不能存在一丝的偏差,更不能轻视基本理论。给学生捧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否则,学生在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时候,就会出现同一内容前后衔接不上的现象,影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再次,在讲解时,尽可能的浅显易懂,不应连篇累牍。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接触新事物、要能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对力学课程中的理论感兴趣,才会沉下心来学习进而掌握必要的力学知识。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僵化

1、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在讲,学生负责听。辅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和大量的课后习题。但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进行,力学课程课时被大幅度压缩而课程内容却没有同时缩减,有些课程(如有些版本的《材料力学》)还根据学科的发展增添了新内容。教师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思路、方式授课,可能连最基本的力学知识都无法讲授完了。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原地踏步。以往的理念,好是好,不见得适应发展的新形势,要不断的更新。

2、教学方法应灵活

教师“传道、授业”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

④在讲课的时候,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不应因学生打断自己的讲课思路而不高兴,这种情况在备课时就应该预料到。而教师也最好能结合讲授的知识向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问,而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解。②条件允许,最好能在讲课的时候带上所授教学内容的模型或教具,让学生当场就产生直观的印象。这种方法收到的效果是空讲理论达不到的。比如在讲解力学概念“弯矩”和“扭矩”的区别时,笔者是拿了一根火腿肠进行讲解的,学生很感兴趣。③在讲授一些与专业课程联系较为密切的力学课程时,多拿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举例,不但好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④虽然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很大,但不建议教师一味地依赖。据调查,在讲解计算方面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这种讲课形式,反而希望教师能多多板书。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教师应灵活使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

3、课程内容要删减

独立院校的学生,不是做研究的学生,他们获得的知识要能“用”。力学课程里的一些较为艰深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一是理解不了,二是用不了。在实际讲授时,捎带几句即可。如遇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完全可以课外进行辅导。

4、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

学校教学,大多是理论的比例比较重,实践环节的比例小。在学力学课程的时候,许多专业还没有开设专业课。作为专业基础课,最好的情况是:教师在讲授力学知识时,能经常联系相关专业内容尤其在举例时。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力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是只有理论、公式和计算题,它对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样,对力学教师的业务要求大大提高。一来需要力学教师主动地、经常性地与专业课教师联系,就相关内容进行咨询和探讨;二来需要力学教师要经常关注所授专业的专业发展情况。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试验能力

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理论知识。作为独立院校工科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差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弱点。力学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就是实验教学。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以严格要求、独立工作为原则,使学生较扎实地掌握基本操作。尤其是常用设备,更应熟练掌握。对于材料检验方面的实验,建议让学生自己全程参与。从预习、实验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的编写,均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在旁进行相应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间接地促进并提高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何琳,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讲课的基本要求篇8

论文摘要: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对青年教师而言,良好的基本功对于提高授课质量作用重大,青年教师平时授课中应重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

(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师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就能够才能使他们在讲台上运用自如,青年教员的教学功力逐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涛、赵丽,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

[2]左建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j],文学教育,2010,(07)、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平等待人(精选7篇)
  • 下一篇:施工安全员责任书(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