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9 栏目:写作范文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1

一、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五大风险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从全球视野看,发展优势并不突出,甚至还面临很多风险,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201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4、4%,规模与增速均居全国前列。今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产业发展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矛盾突出,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全球贸易摩擦、市场波动加剧情况下,风险加大。如光伏产业面对美欧“双反”冲击,从“爆发式增长”骤然进入发展“寒冬期”,企业经营极为困难,在挣扎中求生存。

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相对不足。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5%以上,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由品牌占本土工业产值达48%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产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占资产比例超过60%,日本新兴产业专利技术平均实施率达到52%,德国专利申请量常年位居欧盟第一。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以“技术跟随”为主,部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如医药产业97%以上化学药品为仿制品,光伏产业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依赖进口。

领军型创新团队和领军型龙头企业相对较少。江苏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拥有科技人才等优势,并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有6家光伏企业进入全球10强,12家新医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4家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但从全球视野看,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尤其缺乏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例如,风电产业零部件制造优势明显,但除盐城华锐以外,整机制造企业太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且队伍不够稳定,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公共创新平台特别是技术创新平台相对欠缺。201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类企业已有院士工作站264个、研究院25个、部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23个、科技服务平台245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共创新平台特别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创新平台建设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使用频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苏州纳米产业园仅有纳米加工和测试分析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技术平台欠缺严重影响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产品消费市场特别是国内消费市场相对较小。预计今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但总体上是“外需市场大、内需市场小”。2011年,光伏产品90%依赖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占比仅为10%。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生产规模小、研发制造销售成本高、推广难度大,占有率较低。在美欧市场“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打击下,外需市场急剧萎缩,给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造成巨大风险。

二、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成功路径可以模仿,其过程伴随着很多风险,且不确定性很大。这既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受内在因素制约,还受人们认识能力局限。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规律看,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相对突出。这是新兴产业容易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一是技术创新风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例如苹果公司引领的智能手机市场,短短3年CPU由1核到2核到4核,升级之快,超乎常人想象。如果不能迅速超越或者跟进,即使相对成熟的技术也会随时面临被淘汰危险。二是市场竞争风险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新兴产业成长和衰退突发性强,如果率先成长,市场占有率会迅速提高,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如果起步晚,又不能后发制人,则市场风险大于机会,常常“死于襁褓”。三是产业风险大。新兴产业带动系数大,产业链较长,所以,其发展要考虑配套,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如果单兵突进,很容易被业内企业扼杀,或者遭遇价值缩水。此外,还容易受重大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增加风险的不确定性。

从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看,人才集聚、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压力难以适应。这是新兴产业容易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一是高端人才集聚难度较大。江苏近年新兴产业虽然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人才,但是就单个项目而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研发整体实力不强。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同样缺乏优秀团队。二是融资难度较大。新兴产业有太多不确定性,银行贷款往往慎之又慎,企业很难融到充足资金。三是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类似物联网的新兴产业短时间难以保障有效供给,导致难以形成有效需求。传统产品性能及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新兴产品难以替代。例如电动车替代油汽车需要一段漫长时期。新产品在市场化初期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竞争环境看,国际、国内市场尤其是高端前沿市场,险象环生、竞争尤为残酷。这是新兴产业容易产生风险的外部原因。一是国际竞争趋于加剧。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持科技霸主地位,常常以各种借口和手段残酷打压竞争对手。上世纪日本的芯片产业曾经一度领先美国,但在美国多种手段制约下,不得不选择退缩。当前,江苏光伏产业与当年日本芯片产业遭受的打击几乎一样。二是产业同构导致过度竞争。新兴产业一旦被市场认同,往往出现国家之间产业同构现象,而同构往往造成产能过剩。面对这一压力,企业偏好以规模化获取低成本和超低价格,往往形成惨烈结局。三是国际市场波动大。去年以来,国际光伏市场价格连续“大跳水”,国内光伏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很多企业濒临破产。

从政府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看,产业规划布局、公共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尚不能满足要求。这是新兴产业容易产生风险的制度性原因。一是制定发展战略能力不足。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有时候准确性也不高,制定战略规划往往过分追求指标。二是政策前瞻性和系统性不够。例如,电动车产业化需要国家出台资金补贴、基础设施、提高油税和排放标准在内的一揽子政策。但两年来,政策仍然零散,而且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企业无所适从。三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不足,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少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

三、加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

风险防范要处理好七大关系

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但其未来前景极为广阔,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防范,要始终着眼全局和长远,正确处理发展中的许多重大关系。

技术引领和需求引领的关系。技术引领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手段。“德国模式”代表着技术引领的发展路线。需求引领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内涵和主要导向。“日本模式”代表着需求引领的发展路线。二者关系是辩证和相辅相成的。没有核心技术的产业是受制于人的脆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既要掌握核心技术,又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关系。土地、矿产、水和人力等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资源枯竭,产业将面临困境。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依赖智力支撑,产业发展才更具可持续性。任何产业发展,既离不开资源要素,也离不开智力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资源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在资源既定条件下,要更加倚重智力和技术创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赢得主动权。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部门和新行业。现阶段主要是指伴随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现阶段主要指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需要较长时期。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密不可分,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翅膀,同样会涅槃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如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国际市场是国际商品交换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现象的总和。国内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消费对象则是国内机构或个人。注重国际市场还是注重国内市场,是经济发展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受传统发展模式矛盾凸显与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的“双重影响”,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与国际市场需求骤降的“双重压力”,去年以来,江苏外经贸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困难。江苏作为外贸大省,必须牢牢抓住国际市场,全力开拓国内新兴市场,努力拓展“两个通道”、赢得“两个市场”。

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和在拥有核心技术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技术引进是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技术的行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方面,而技术引进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但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目前,江苏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在消化吸收上下更大功夫,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加快发展和提升质量的关系。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要有一定速度,并且在量上有一定优势。同时要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及产品的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和环保优先。加快发展和提升质量对于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都必不可少,同等重要。只有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提升质量,在提升质量同时加快发展,拥有核心技术、上乘质量和一定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才会更快、更好、更可持续,才能逐渐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在世界产业格局中占有较大份额。

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政府引导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标准、融资、法律等支撑体系。市场主导主要是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充分竞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宏观战略问题,也是微观操作问题,既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市场主体行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共同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实施主体,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加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防范的着力点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突破期。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防范,切实赢得全球主动权和竞争优势,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优化战略布局,积极防范规划误导风险。方向决定未来,布局决定成败。产业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美国航天、新材料、生物科技、电子、纳米等技术称雄世界,很大程度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全球化视野推动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要努力做到“三个优化”。一要优化区域布局。针对苏南、苏中、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强化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对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明确发展和支持的重点地区、重点载体,推进集聚发展、规模发展。二要优化产业布局。根据不同产业发展水平、基本特点和发展特性,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完善重点产业链条,以链带面、全面发展。如光伏产业要突出技术创新、主攻高端,打造高水平、大规模、全路径产业链条,占据世界光伏产业制高点。平板显示产业,要努力突破玻璃核心技术,早日实现自主生产。半导体照明产业,要加快打造均衡发展产业链。三要优化市场布局。坚持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进行全球化市场布局。目前部分产业核心技术和消费市场两端在外,容易受制于人。要千方百计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扩大新兴产品示范范围和市场应用。加快支持“自给式”和“分布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消化过剩产能,加快实现以内需市场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努力避免或减少“暴生暴滥暴死”现象。

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防范技术落后风险。重大技术创新能够导致经济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主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线。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要积极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一要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支持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对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立足自身基础,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全省每年要排出30—50项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二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要推进产学研联合。在加快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着眼实效,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政产学研金用合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战略联盟。四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包括吸引国外研发机构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允许参与科技项目竞标,通过“拿来主义”吸收再提高。

着力创新商业模式,积极防范经营粗放风险。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没有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行之不远。正是由于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给企业注入无穷活力,iPod+iTunes、iPhone+App Store、iPad先后改变了传统音乐、手机和出版行业,苹果公司才走出低谷、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翘楚。好的商业模式能够化解企业风险。要把创新商业模式作为防范战略新兴产业风险的重要抓手。一是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节能环保领域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大力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等。二是高度重视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建设产业化、商业化服务平台。加强新能源发电储能等设施配套,加强物联网组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功能建设。三是高度重视本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立足长远,支持具有竞争实力的自主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租赁等新商业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培育需求,赢得市场。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积极防范制度缺失风险。体制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制度保障,任何产业发展都无法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努力增创制度优势。一是鼓励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应用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产品,加快规模化、市场化应用,帮助传统企业改进工艺、升级产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给予政府定价、融资担保、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或返还等优惠政策。新能源方面,实行新能源初始投资补贴、上网电价分摊等政策;在征收传统电力资源税的同时,给予新能源发电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环保产业方面,允许发行市政环保债券,落实特许经营权、收费质押贷款。海洋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信息产业方面,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三是完善统计评估体系。建议从国家层面研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范围,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建议国家层面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金来源除预算安排外,还可从高耗能、高污染或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征收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

着力开拓内需市场,积极防范贸易摩擦风险。无论从当前和长远看,防范国际贸易摩擦风险,都必须立足于内需市场。但是,立足国内市场不是不要国际市场,而是为了夯实国内基础,以便更好地占领国际市场,同时降低风险。一是大力培育国内市场。当前外部需求急剧减少,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水平,倚重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明显乏力,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出。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增强消费者信心,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二是继续拓展国外市场。要支持和鼓励创新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或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三是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在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加快制订国内标准,争取更多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标准保护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2

【关键词】油气;国际合作;区域;战略功能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8年以来,在“两种资源”指导下,中国国际油气合作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石油进口、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引进油气资源国在国内建设炼化项目、建设跨国油气基础设施(油气管道)等多渠道的合作格局;合作空间范围基本覆盖世界油气重点区域;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也不断完善。随着中国油气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区域性问题日益凸显。

区域战略是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的关键领域,自然会引起重视。从研究现状来看,一些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组织研究的内部研究报告比较多,正式文献比较少,即使有一些正式研究文献,也是侧重对某一个国家或区域进行分析。遗憾的是,无论是研究报告还是正式文献,对区域问题的介绍往往是“一区域一议”式的,提出的战略或政策却是大同小异,没有战略性差异。总体来看,中国油气国际合作区域问题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充分。

本研究基于全球视野,着眼于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的区域差异性,从世界油气重点区域的基本情况出发,探究国际油气合作区域战略的基本逻辑,对重点区域在中国油气国际合作中的战略功能进行合理定位,并提出相应的合作策略。

一、世界油气重点区域的基本特征

从油气资源分布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俄罗斯一中亚、中东、非洲、亚太、拉丁美洲和北美是中国国际油气合作的6个重点区域。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油气资源潜力及其开发状况(包括市场成熟程度)、市场开放度(竞争程度)、相对中国的地理区位、政治经济环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现有油气合作状况等方面着眼,考察这些区域的基本特征。

(一)俄罗斯和中亚

俄罗斯和中亚(主要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分布区域。2011年,上述6个国家探明石油储量1254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57、5万亿立方米。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生产水平较高,其油气对外政策以原油、天然气出口为主,在对国外石油公司进入本国油气生产短暂放开后,又趋于保守,存在诸多限制。哈萨克斯坦等几个中亚国家由于生产水平相对较低,自身生产能力相对有限,除了出口油气资源外,还吸收国外企业参与本国油气生产。俄罗斯和中亚是转轨国家,政治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实行了市场经济,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程度较高,对油气生产控制较强。俄罗斯和中亚是中国近邻,与中国具有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油气领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中国不仅进口了俄罗斯和中亚大量油气资源,积极参与中亚国家油气直接投资,还建设了大规模的配套基础设施。这些国家也积极在中国进行油气下游领域投资。

(二)中东

中东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出口最集中的区域,也是跨国石油公司竞争的重点。2011年,中东探明石油储量7525亿桶,占到世界总量的54、5%;天然气储量75、8万亿立方米,占到世界总量的40、5%(主要集中在伊朗和卡塔尔两个国家)。相对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来说,中东国家自身生产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吸引国外石油生产技术和能力。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稀缺、自身石油工业水平提高和区域内需求增加,该区域油气资源保护倾向越来越强。中东国家经济基础相对单一,油气资源在国家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政府在石油生产中的控制程度比较高,国家石油公司是主要实现方式。中东国家的地缘政治、宗教关系、社会传统比较复杂,政治、政策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大多数中东国家与中国保持正常外交关系,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加强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联系。中东是中国海外油气资源进口最多的区域。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在伊拉克、伊朗等国家通过油气合同等形式进行直接投资。一些中东国家(如沙特阿拉伯)还在中国进行了以炼油为主要载体的下游合作。

(三)非洲

非洲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非和西非,主要国家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苏丹、安哥拉和埃及等国家。2011年,非洲探明石油储量1321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14、7万亿立方米。除了一些北非国家外,非洲油气生产发展相对较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对国外石油企业进入本区域油气生产持相对开放态度,近几年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许多非洲国家政治经济还属于传统国家,国家对政治经济的干预较高,油气生产也往往由本国政府直接控制。非洲国家政治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非洲国家与中国传统外交关系基础很好。中国与非洲油气合作的进展很快,合作领域不断扩展。非洲一些国家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如安哥拉),中国石油企业在一些国家投资活跃,还向油气下游领域扩展(如苏丹炼油项目)。

(四)亚太

亚太地区油气资源国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文莱和缅甸。新加坡虽然没有油气资源,但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在油气合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11年,亚太地区石油探明储量213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11、9万亿立方米;年产石油1、58亿吨、天然气3460亿立方米。澳大利亚近几年近域海上油气发展较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出口发展也很迅速。亚太地区主要油气资源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治上实行代议制民主。亚太地区的一些油气资源国是西方国家较早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地区,这些国家油气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中国与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隔海相望,国际关系相对正常,中国与亚太地区在直接投资、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如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方面有合作关系,并且进一步深化。

(五)北美地区

北美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墨西哥由于政治经济机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将其划人拉丁美洲进行分析)。该区域油气资源较为丰富:2011年,美国石油探明储量为309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7、7万亿立方米,加拿大石油探明储量为321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1、7万亿立方米。加拿大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油砂探明储量为1431亿桶,重油和天然沥青技术可开采量更是达到5660亿桶。

尽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美国油气生产非常先进,油气生产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了一些超级跨国油气生产公司巨头,还有众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独立油气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除了在美国本土有油气作业,还在美国之外拥有大规模油气权益。加拿大本国油气生产能力相对不强,相对美国而言,加拿大油气开发的潜力更大。美国和加拿大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油气生产的自由度和开放度非常高,加拿大、美国两国政府对于石油、天然气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资源开发领域,始终推行普遍竞争、防止垄断与适度行政管理控制相结合的政策。美国和加拿大在政治上实行代议制民主,尽管会出现执政党轮换,但其政治和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美国、加拿大与中国国际关系也比较正常,但经济合作的紧密程度要强于政治。中国石油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形式也试图参与美国油气生产和经营;中国在加拿大的油气投资活动开始较早,也比较活跃。

(六)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主要油气生产国主要有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厄瓜多尔和阿根廷等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尽管是一个小国,但却是南美洲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国。2011年,墨西哥探明石油储量为114亿桶、天然气储量5000亿立方米;委内瑞拉探明石油储量为2112亿桶、天然气储量5、5万亿立方米;巴西探明石油储量142亿桶、天然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厄瓜多尔探明石油储量62亿桶,阿根廷探明石油储量25亿桶、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天然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拉丁美洲非常规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重油技术可开采储量为2660亿桶。尽管拉丁美洲油气生产比较悠久,但油气生产技术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需要吸引国外先进石油企业来本区域从事油气勘探开发。

拉丁美洲的经济从形式上采取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国家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干预能力,油气生产往往由本国国家石油公司控制。拉丁美洲的政治从形式上看也是选举民主制,但由于拉丁美洲政治生活的“民粹”色彩比较浓厚,在政治上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在石油政策上也具有国有化和自由放开的摇摆性。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与中国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尽管远离中国,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油气合作也比较密切,中国石油企业较早海外投资的目的国就是秘鲁,与委内瑞拉等国也有油气合作项目。

二、国际油气合作区域战略选择的逻辑

由于各个油气重点区域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应的合作策略也应该是丰富多样。中国国际油气合作的区域功能战略可以按照如下逻辑来展开:特定区域特征是中国制订区域油气国际合作战略的逻辑起点,也是客观前提,这些特征基本是外生的、前定的;依据区域特征确定该区域在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的战略功能地位或战略目标;区域特征和战略功能定位又是制订相应合作策略的依据。国际油气合作区域战略选择的逻辑可以概括为特征一功能定位—合作策略(Trait-Function s-Tactics,TFT)的三位一体范式。

(一)世界油气重点区域特征的基本内容

国际油气合作的区域特征具体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油气对外合作的政策导向,一般可以分为完全开放、局部开放和完全封闭3种。二是资源禀赋,主要油气储量(包括可采储量与剩余储量等)、油气资源的开发潜力等。三是该区域油气发展状况,包括产量、进出口规模、技术水平、产业成熟程度等。四是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的运行模式(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和政治的稳定性。五是与中国的双边政治经济关系。六是与中国油气合作的水平。七是该区域相对中国的地理位置。

(二)战略功能的基本内容

油气国际合作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行为,其战略功能定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合作目标,油气国际合作的目标可能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公共利益需要,也可能是满足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二是重要性程度,按照重要性程度,可以分为战略型、拓展型、支撑型或一般型。这两个层面不是完全独立的,如基于国家公共利益的目标往往是战略型的。

(三)合作策略选择的基本内容

国际油气合作策略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从合作广度上看,国际油气合作既可以是某个具体领域的合作还是全方位合作,如油气海外项目投资既可以局限在油气生产的某一个领域,也可以是覆盖油气生产从上游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到下游生产的产业链,甚至油气产业以外的“配套项目”。二是从时间跨度上看,国际油气合作需要考虑是着眼于长期合作还是短期交易。短期交易流动性强,风险小,但难以承担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责任;长期合作风险大,但有助于提高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水平。三是行为规则,国际油气合作是由政治推动还是市场推动,政治推动是自上而下的,市场推动是自下而上的,各有长短和利弊。

三、中国油气国际合作重点区域战略功能定位及合作策略

根据中国油气国际合作6个重点区域的特征及其战略选择逻辑,可以将这6个重点区域在中国油气国际合作战略功能定位分为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保障型、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支撑型、国际油气合作拓展型和国际油气合作市场型。

(一)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保障型

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保障型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油气储量和产量都比较大,油气出口也比较大;国家油气生产政府主导力量较为强大,政府对本国油气生产具有很高的控制水平;与中国油气合作已具有较高水平;与中国政府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政府关系较为良好。

俄罗斯,中亚和非洲是中国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保障型的区域。相应的合作策略包括:充分利用密切、良好的政府关系,为全方位油气合作创造战略平台;加强民间交往,注重企业和民间层次合作,提高这些国家相关企业和民间与中国油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油气合作的深度、广度、时间跨度都可以相应提高。

(二)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支撑型

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支撑型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油气储量和产量都比较大,油气出口也比较大;国家油气生产政府主导力量较为强大,政府对本国油气生产具有很高的控制水平;与中国政府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政府关系较为良好;与中国油气合作已具有较高水平;但是,该区域油气资源国际合作的世界竞争比较激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东地区是中国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支撑型的区域。相应的合作策略包括:在加强政府层面合作交流的同时,通过强化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区域油气合作的竞争力;不断拓展油气合作领域,尤其可以将中国强大的市场潜力与该区域丰富的资源相对接;加强对区域油气国际合作的风险应对能力。

(三)国际油气合作拓展型

国际油气合作拓展型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油气储量和产量都比较大,存在一定规模的油气出口;与中国政府关系较好;与中国存在一定水平的油气合作;距中国距离较远。

拉丁美洲是中国国际油气合作拓展型的区域。相应的合作策略包括: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适当加强该地区油气合作水平;油气领域生产合作与贸易并重。

(四)国际油气合作市场贸易型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3

【关键词】石油;战略;石油市场金融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其中石油需求增长迅猛。2009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837、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888、5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为53、6%,已经继2008年之后连续超过50%的警戒线。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原油价格自2002年开始步入上升通道,并且很长时间在高位运行,最高曾经达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在国际油价高位运行过程中,我国过多、被动地承担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提高与风险。进入2008年下半年,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暴跌,原油价格最低达到33美元/桶。之后又迅速回升,目前价格在70―80美元/桶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每周10%的波动已经成为市场常态。

本文将针对与石油价格波动直接关联的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从战略层面研究石油与金融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我国石油战略中的金融支撑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以及石油与金融的关联分析

2002年以来,在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上升,且大部分时间在高位运行,我国石油消费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1、石油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时间快速增长,石油需求量逐步增加,国内原油开采与加工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速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不断增加,从2003年973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21888、5万吨(见图1);与之相对应,石油进口依存度稳步上升,从2003年的36、4%上升到2009年的53、6%(见图2)。

在我国石油需求不断增长,进口依赖性不断提高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性加大,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增长,国际石油价格很长时间在高位运行。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平均约为27美元/桶,以后逐年攀升;2005年平均价格突破50美元/桶,达到55美元/桶左右;2008年最高突破147美元/桶(见图3)。当然,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原油价格波动幅度加大,2009年1月国际原油最低曾经跌至33、20美元/桶,之后迅速上升,平均价格在70―80美元/桶附近。在原油价格变化的同时,成品油及其制品价格也是跌宕起伏。

国际石油价格是地缘政治、市场供求关系、美元汇率波动、石油衍生品投机、基金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与大幅波动,直接导致国内进口和消费成本的上升与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

石油供给问题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瓶颈”。我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促使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国内原油产量增幅缓慢,经济增长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作为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石油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经济的波动,一旦出现用油紧张或者石油短缺将制约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由于石油涉及行业广泛、产业链长,并直接影响普通消费者,油价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非常大。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稳定的石油供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

2、石油正演化为金融性商品,石油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的经济竞争已经发展成为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的全方位竞争。当前,石油衍生品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其现货或实物交易量,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操作日趋金融化,其价格波动的背后活跃着大量国际金融资本,这些国际金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走势。另外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非常重视石油储备,并凭借石油储备的调整调控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保障用油安全。无论是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还是建立安全的石油储备,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源的支持;同时,较为合理石油战略,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其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以及长期的汇率优势。因此,国家石油战略与国家金融战略是有机配合、密不可分的。

我国国内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石油储备规划起步较晚,石油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内资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导致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处于长期被动低位。随着石油进口依赖性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面临挑战并亟待解决。

现阶段,全球石油供求基本平衡,并且供给稍大于需求。我国石油安全重点不是供给问题,而是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也就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的问题,以减小和克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这就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油金融战略,以支持国内石油产业的发展,完善我国石油的定价机制并争取国际石油市场话语权,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3、石油价格波动关系我国金融稳定

自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石油价格上升,有利于促进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其出口收入和外汇储备。但在油价上升过程中,也必然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国的输入和消费成本的提高,诱发物价上涨和相应的货币政策调整,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发展中国家将会因石油进口高成本而增加外汇支出,并使其贸易条件恶化,对他们的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当然,高油价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的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其化解高油价问题的重要手段就是货币政策的调整。石油与金融相互关联和互动已经引起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从世界经济整体利益看,过高的油价对世界经济的持续与稳定增长弊大于利。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按理可以通过调整需求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其实恰好相反。现在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我们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力和发言权。据标准普尔公司分析,中国需求因素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到0、1%。所以在近年来石油价格反复波动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国家利益经常蒙受损失。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国内进口和石油消费成本会下降,此为有利一面;但是,成品油和一系列的石化产品的外部竞争价格,跌幅会更大,直接影响其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油价大幅下跌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也有不利的一面。目前国内原油的开采成本远高于中东原油,当油价上涨的时候,我国仅仅是石化下游产业的原料涨价;但是下跌的时候可能连上游产业一起连累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二、发达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建立国内石油安全与发展战略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方案和路径。发达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应对可能引发的石油危机,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石油发展战略,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建立多元化石油供给体系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报道,世界石油供给主要来自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北美、中南美洲和西非。世界各国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的发生,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美国为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正把目光移向加拿大。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加拿大石油可帮助美国在20年内把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减少50%,这将有助于实现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的到2025年把从中东进口石油减少75%的目标。

欧盟各国也准备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其中包括天然气的应急储备。德国的做法极具代表性,1980年德国进口石油的62%来自中东地区。目前,德国从俄罗斯、挪威、利比亚、英国、哈萨克斯坦等26个国家进口石油。其中,独联体国家占德国石油进口总量的42、2%,北海油田占34、9%,欧佩克成员国所占比重已降至18、2%。并且,德国的石油进口以海上运输与管道输送为主,减少了供应风险。

2、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欧盟国家中,法国在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领域均有成功的开发经验。据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统计数字,2009年,法国总共消费可再生能源总量为20 Mtep(百万吨当量油),占当年法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5%。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德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已占到7%,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占德国电力需求的15%,某些州风电利用比例甚至超过了35%。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德国不论在产量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从西方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来看,美、日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早、储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0天以上的进口量,日本不低于160天,德国不低于120天。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了政府,占到全国石油储备的2/3。欧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官民一体化的战略石油储备。法国的民间储备、政府储备的比率为75:25,德国官民联盟储备量、政府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

美、日、法、德等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方式,对于正在实施战略石油储备工作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而最值得借鉴的则是实行战略石油储备与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相结合,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探索石油战略储备的多元化,积极鼓励藏油于民,在加快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同时,建立多元化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4、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在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方面,国际上通行的是政府管理和引导。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户的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出台了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以此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减少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部门的影响。比如美国、欧盟和日本政府对汽油和柴油的轻型客车和货车制定了一套燃油经济性目标,在每个重量级中确定具有“最优”燃油经济性的汽车,并以其燃油水平作为本重量级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同级新车均要达到该标准。

5、发挥石油衍生品市场的作用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机构正在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规避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研究表明,借助期货市场,有助于降低或对冲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事实上,墨西哥等国家曾通过套期保值交易的方式来锁定价格;美国近年借助期货市场,以轮库的方式释放和吸收战略储备石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稳定市场油价的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增强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影响力,通过利用国内外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三、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与金融保障

在石油市场金融化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油价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进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异常波动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很多,对我国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严重的冲击,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按照国际经验,要保障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足数量的石油基础;二是稳定的供应;三是合理的价格。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逐步确立在石油价格形成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在石油市场日趋金融化的市场条件下,安全的石油战略储备、稳定的供应以及合理的石油价格的形成关键在于金融市场和相应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在此前提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才能有效建立。

1、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紧迫形势,参照西方经济体成功经验,在金融配套前提下,我国石油发展战略体系建设应由三大战略组成,即可持续发展战略,石油储备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国内稳定供应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节约能源消耗战略;全球化战略包括进口多元化战略和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保证国内稳定的供应战略。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根本要立足国内,加强石油勘探投入,保证国内石油基本供给。

第二,要调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油气,积极因地制宜地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有步骤地推进核能的利用和开发。

第三,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0个百分点。若中国的单位能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使石油消费不增加,经济亦可再翩一番。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石油消耗低、发展速度快的新路子。

(2)安全的石油储备战略

石油储备可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力量,是稳定供求关系和应付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它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还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较量中站稳脚跟,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首先,应重点发展政府储备。我国石油储备建设还在在起步阶段,为保障石油安全,要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建立完善和安全的国家石油储备。其次,要大力推动商业储备。为保障石油安全,还应约束国内石油相关企业保有一定商业储备,以维护国内稳定的石油供应。第三,要确保一定的资源储备。根据目前情况,可考虑在国家石油资源总体规划中将我国西部地区少量开发条件极为恶劣、成本高、在经济上不合算、企业不愿进入工作的地区,划为战略储备区。

自2004年开始,我国正式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地方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先前只是由三大石油公司各自进行商业储备。目前,中国已建成的一期四个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完成收储,二期的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也已经启动。我国现有战略储备不足一个月的使用量,距离国际公认的90天安全储备还有相差很远,资金也是制约战略储备建立的瓶颈之一。

(3)全球化的石油战略

加快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和实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实现我国全球化的石油战略。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在海外购买储量、进行小规模低风险油田开发,转向了油田勘测生产和管道、炼厂建设等大型项目的综合开发。同时重视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改善与石油出口国,特别是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关系,争取签订政府间的长期、稳定的石油合作与贸易协议。

在对外合作中,政府对在海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公司提供经济支持优惠政策。一是借鉴国外一些成功做法,设立国家海外石油资源风险勘探专项资金,用于对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从事境外勘探实行补贴;二是对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给予优惠贷款和财政担保;三是建立海外勘探开发储备金制度,石油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和勘查风险费用特别扣减制度等,对于项目未发现商业性油气或因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受到失败,政府保证可以减免偿还贷款。企业在投资国进行勘探开采时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购买股权,参与开发,获得股份油;二是签订产量分成协定,取得份额油;三是签订各种转让协定;四是直接投资开发油田。

以上国家石油战略选择,都需要法律先行、政府引导、政策倾斜和相应的资金配套支持与金融保障。

2、我国石油发展战略实施的金融保障

通过研究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现,我国石油安全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为达到减小和克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油与金融战略支撑体系,通过金融手段有效支持国内石油产业的发展,从而尽快完善我国的石油安全体系,以确保国家经济稳定与金融安全。

在石油市场金融化的背景下,把石油安全定位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规划,并对石油产业发展给予金融政策倾斜。在相关政策支撑的前提下,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建立国家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以给予石油产业以持续的金融保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建设与相关的金融安排,包括石油外汇、石油基金和石油银行等诸多方面,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支撑和发(下转第110页)(上接第85页)展我国石油战略的实施,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实施:

(1)制定有利于石油战略的金融政策

把石油安全定位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规划,并对石油产业发展给予金融政策倾斜。

(2)建立石油产业发展基金

在相关政策支撑的前提下,我国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国家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以给予石油产业以持续的金融保障。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一般是一种用于石油专业投资的新型基金,可以有如下几个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海外石油投资基金、石油产业投资基金、国际市场石油投资基金以及石油综合基金等。

(3)积极参与和发展石油衍生品市场

面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避免重蹈覆辙,今后我国应加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利用期货交易规避价格风险。同时,从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来看,我国必须要尽快推进国际化的、多层次的石油市场的建设,以谋求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发挥我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里面应有的影响力,彻底摆脱中国石油进口“买涨不买落”的怪圈。

2004年8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推出以来其价格指导作用初步显现。我国尚需一步开发石油期货品种,增强我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中的作用,改善国内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地位。

当然,在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的同时,需要严格金融监管和交易监管,加强石油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防止投机过度导致的石油价格的过分波动,有步骤地推进石油远期交易市场、期货、期权交易等其他石油衍生品市场建设和发展,从而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总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过往的市场教训,建立金融支持下的国家石油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傅新、战略石油储备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0,2、

[2]高新伟,张宏民,石磊、石油储备与期货市场联动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研究”课题组、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基本构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7,57、

[4]李畅,杨再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1、

[5]黄运成,刘莹、应对油价高位波动的策略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2、

[6]金柏松,张莉、国际市场石油供给潜在危机及我国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5,8、

[7]焦建玲,范英,魏一鸣、石油价格研究综述[J]、中国能源,2004,4、

[8]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World Oil Outlook 2009[M],OPEC,2009、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4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 本土企业 升级研究

引言

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基础,共包括七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我国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量呈现出猛增的良好势头,尤其在通讯产业、计算机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异常突出。本文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对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希望对于指导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分析

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研发环节、生产制造环节、营销环节这三大环节形成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价值链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尤其研发环节优势越加明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便会越高端。依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网的数据,对比2002-2012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情况,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平均增长将近10倍,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生命科学技术产品这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技术,但是生物产业(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制造产业(计算机基础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新材料产业在技术产品出口上都处于逆差地位,表明我国在这几种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

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与其他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额相比较,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依据2012年亚洲8个经济体的科学与工程数据指示,对比1995-2010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较快。以2010年为例,我国通讯产品和计算机产品的出口份额占全球出口份额的38、5%和45、4%,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成为通讯、计算机产业的制造和出口大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相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而言,2010年我国的半导体产品出口为10、2%,美国11、2%,欧盟4、4%,日本10、7%;科学仪器产品出口为13、9%,美国19、1%,欧盟17、6%,日本11、6%,由此可见,半导体和科学仪器这两种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不明显。2010年我国的医药产品出口比重为3、9%,美国15、6%,欧盟44%;航空航天器出口为0、8%,美国44、9%,欧盟31、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在这四个产业的出口竞争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并会逐渐成长为贸易强国。

从我国高技术产品企业类型分析,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分别占67%和14、5%,可见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控制了我国大部分高科技产品出口,而且外商独资企业在近年来出口的比重在日益增加。这些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主要经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这两种贸易方式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项目,在2011年,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出口额比重总共达到了76、9%,几乎相当于当年的三资企业出口比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非常大的实质,即只是制造环节参与的比较多,而在研发环节参与率要相对较小。我国企业更多的是对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环节进行承接,先进口大量高技术的中间产品,组装加工后再进行出口贸易,呈现出大进大出的贸易特征。这种贸易特征是我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基础阶段,我国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还需要在高技术产品的研发环节进行增强,研发环节增强后才能提高我国在高技术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研究

(一)日本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

电子技术革命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飞速发展的国家却是日本,日本在电子技术革命的良好时机下大力创新技术,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器产品当中。自1950年以来,日本的出口商品由棉纺织品逐渐转变为汽车、收音机、电子管等电子产品出口,这些电子产品研发技术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对高新技术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子技术,加强科技项目创新,并增加产品的出口量,使市场规模的效应不断扩大。日本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其电子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随之日本电子技术在汽车产业中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汽车电子产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起来,使日本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汽车出口贸易第一强国。日本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市场规模效应的方式,还有政府的财政金融扶植政策,具体政策如资助在出口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企业、对出口企业的各种补贴、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

(二)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经验

信息产业是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主要产业之一,计算机信息产业最初是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当时计算机产品并没有大量出口。美国信息产业贸易的发展也是在政府政策措施支持下开始发展起来的,美国制定创新战略和出口战略,并结合高效的资本市场使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确立了美国信息产业贸易强国的稳固地位。具体战略创新措施是政府对高技能劳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并对企业的各项创新研究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政策。美国对出口政策更是大力支持,具体措施有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支持企业进出口贸易,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各大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并提供企业获得信贷的各种渠道,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全面升级研究

(一)整合资源,着力扩大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规模扩大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以市场驱动为目标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根据贸易强国的成长经验可见,国家政策在拓宽国际市场中的巨大作用,国家应该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帮助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定拓展市场的各项战略方针,主要从国内、国际市场如何拓展来进行政策制定,国内市场需要积极鼓励战略新兴产品的研发,完善市场的培育机制,并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消费力度,大力引导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市场的需求;针对欧美等贸易强国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协商、谈判等,逐步提高我国企业出口的有利地位,对市场准入、工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解决;针对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家,政府也要通过信贷支持、减免税收、补助等形式积极鼓励企业进入,以增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做大做强本土企业,要采取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等方法来实现。我国要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转向国际贸易强国主要依靠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因为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是当前主导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力量。面对我国当前形势,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间沟通不充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相对较少,很多企业的专业人才及专业能力非常欠缺,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面对技术创新和经营等活动缺乏支持力。需要国家推进资源整合,鼓励产业融合,设立政策资金支持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及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从而增加战略新兴产品的出口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国际市场规模。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因各种竞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我国本土企业研发力量的支持才能发展壮大,因此会将部分研发项目外包给本土企业,或是采取与本土企业联盟的形式进行联合研发产品。在联合研发的过程中,我国本土企业应在吸取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并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国际合作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规避风险,积极推动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政策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分析2011年国内、国际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据,战略新兴产业相关发明我国授权的专利是12、81万项,实用新型专利是18、45万项,在这些授权专利中有相当部分归属于外国的公司。通过实际分析,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创新环节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自主知识产权中的掌握数量占得比例较大,不同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各具优势,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主要是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有限。因此,要以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为原则,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各项政策。

我国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要从技术创新和协调国际关系两方面入手,知识产权政策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内外众多创新活动的不断支持,这些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的支持,一项创新活动成功后就要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展示,并由有能力的人或组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者发掘,可见,知识产权的控制可以把控国际市场制高点。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控制知识产权风险,首先对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对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积极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协调标准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使两者相互帮扶,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发挥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三)系统设计,建设政策扶持体系

系统的设计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创新活动发展,是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加强的。首先是政府资金的支持,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形式可以分为补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其次是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税收减免政策,及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等。最后国家还要着力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让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参与到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建设中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结论

通过我国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措施,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李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及我国升级路径研究[J]、国际贸易,2013(5)

2、黄蕙萍,刘雅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13(8)

3、杨林,马顺、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2)

4、姚岳军,叶赛楠、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完善[J]、商业时代,2013(3)

5、龚斌,丁茗、战略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7)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和影响因素;国际化;政策建议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如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外部需求骤减导致部分产业(特别是那些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产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加快培育和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十分重大。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内涵及特征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2009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相继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视为“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提出在战略性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要体现出“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同年11月,提到“要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认为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并提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条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即:产品的需求市场要稳定且有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明确界定,即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内的、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 内涵。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等进行了明确阐述,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视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至此,政策层面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明确定义为:“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细分行业的产业集合。

3、 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具体地:

(1)战略性和宏观性。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稳定的市场需求,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其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极强的带动作用;第三,与其他产业有着比较强的性,能够辐射并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并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第四,是一个国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并决定该国或地区未来的竞争优势;第五,对人民生活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最后,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导向性和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和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可观的增长潜力,这种潜力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同时具有“信号”作用,它体现了政府的一定时期内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引导今后资金的投放、人才的集聚、技术得研发、政策的制定的重要依据。

(3)动态性和成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根据外部经济秩序的变迁和自身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新兴产业一般处于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和成长期,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潜在需求,因此具有成长性较高的特点。

(4)依存性和不确定性。具体的,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依存性以及技术与战略使用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被为科技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对高科技产品的综合研究开发能力以及高素质科技人员群体的配备。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由于相关技术还不成熟,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产品或市场的定位、营销、服务方式上还是战略的选择上都表现出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5)创新性和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在原有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无论是已经形成还是“再形成”的新兴产业,都会因为“技术的更新、相对成本关系的转变、新需求的产生或者其它经济上或社会条件的改变”而产生诸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财务和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分析与比较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市场主导的内生路径、政府作用下的外推路径、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以及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路径相结合。

1、 市场自选则下的内生路径。即,在自然市场的环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其自身力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求生存的过程中得到市场拉动进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兴产业不仅原有优势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同时也将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新兴产业从萌芽到其市场地位的确立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而且也极易受到市场选择中的盲目性、市场波动性,以及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

2、 政府干预下的外推路径。政府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在于,从其萌芽、发展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往往具备较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前瞻性。另外,由于政府的政策不会轻易波动,因而往往确定性程度比较高,受经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的影响几率较小。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这一路径对于技术亟待突破、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分重要。然而这一路径也有其不足,例如由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自然市场竞争和市场自然选择的经历,产业素质相对于市场自发方式可能比较低,其自身优势的固化和加强程度也可能相对较低,由此其对外界的抗干扰和应变能力,以及自发展、自创新能力也随之相对弱化。

3、 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的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多发生在市场与政府共筑的环境中,因而不同程度地受外部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市场自选则路径下,相关产业往往受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刺激,促进其要素的充分优化配置以及技术的创新;而政府的适当干预,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政策性引导和推动作用。然而,就其发展而言,市场作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处于主导地位,而政府的推动则更多地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4、 内源式和外源式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内源式”发展路径是指产业将自身的固有优势与市场的特殊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如自主创新。外源式发展路径是指从外部直接引进技术,如技术贸易(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购买)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内源式”发展路径使得新兴产业可以通过研发和创新获得自主专利及知识产权,这也使得其承担的研发成本比较高,同时存在潜在的技术风险。“外源式”发展路径中,引进技术的所需成本通常只有自主研发和创新成本的 1/5至 1/3,且引进技术因较为成熟而风险较小,然而由于一些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进口难度比较大而且成本较高,使其无法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也极易产生技术依赖。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国际对比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上文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所界定的七大产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产业,其中又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的利用较为成熟。新材料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受到重视,上述国家在制订与国家科技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计划时,将新材料技术视为关键性技术并进行重点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在新医药产业和生物育种产业最为发达,而欧洲则在基础研究方面则处于领先地位。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各国将低碳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复苏的“强心剂”,因此在节能环保领域纷纷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低碳经济的发展计划。此外,近年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出台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近年来,我国良好的资源条件、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和日益扩打的市场需求空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上述七大产业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具体地,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技术研究水平与国外比较接近,甚至在一些领域还领先于其他国家。新医药产业在我国尚初具规模,缺乏国家性发展战略和导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的培育阶段,但已经呈现出较有发展潜力的特征。

总之,与国外已成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相比,我国的相关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成绩,产业基础得到了加强,科研实力逐步提高,对外贸易在稳定中有所发展,对外资的利用量也取得了快速增长,在我国已一定程度上具备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大多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产品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新材料产业对资源及能源利用效率低,仍处于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发展的同时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与国外相同产业差距较大。

2、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技术依赖严重,缺乏完善的技术标准待完善,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以获取收益的为主的市场目的居多,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较弱,企业研发比例远远低于国际基本水平,对外技术依赖严重。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其核心部件及元器件需完全依赖进口,而且在内装饰材料、液压系统的制造和试验等许多方面也大多依赖国外技术,因此产品竞争力不强。另外,由于科研成果很难得到有效转化形成链条,导致企业即便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也是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难以进入门槛的国际市场。

3、 缺乏健全的投资体制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获得政策倾向性强,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也由于其“成本高、风险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以及民间资本的支持。而健全的投资体制的缺乏的融资渠道的单调,使其难以获得新产品开发所需的资金从而无法及时扩张生产规模,错失市场良机。

4、 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和创新机制尚不健全,政策体系和投资环境不完善。国家对涉及高技术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导致我国已掌握的一些有着世界领先技术和完全技术控制能力的产品出口面临极大困难。此外,国家对新兴产业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尚微,使得许多企业宁愿维持现状而不愿承受开发新技术而带来的巨大潜在风险。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6

关键词:战略;研发;球化;本地化

1 研发活动的战略导向分析

1、1 全球化的战略基础

研发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区位,利用多个国家的科技资源,跨国界开展研发活动,即研发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活动的全球管理及成果的全球共享。实施全球化研发的跨国公司多以国际战略和全球战略为导向,所谓全球战略,是向全世界的市场推广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由此形成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效益,以取得高额利润。

在该战略下,企业以成本领先为目标,建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技术基础,集中在具有优势区位条件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服务于全球市场,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研发。

1、2 本地化的战略基础

研发本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子公司所在地,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开展研发活动。这种策略显然与实施多国战略的跨国公司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多国战略强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实现差异化战略。因此,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用适合东道国的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充分渗入市场,抢占份额,这正是基于多国战略的研发本地化。

2 研发活动区位模式的选择

2、1 全球化的区位模式

全球化研发的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的海外研究与开发的区位,作为其全球市场的供应中心,这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研究与开发的基础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自身的规模,国际化程度和发展经营战略。能使各种因素取得平衡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最理想的区位(见图1)。

基于这些因素和全球化研发的战略动机,可以将其区位模式总结为4种:

(1)生产支撑型。

生产支撑型的r&d机构大多是为了支撑在海外的生产而设立的,为母公司在当地的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常与海外生产基地联系在一起。

实施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主要在优势地区集中建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与其密切配合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区位优势,为海外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取得成本领先,从而服务于国际市场。

(2)资源需求型。

这种类型的r&d机构主要着眼于东道国的研发资源,包括适合技术开发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成果,当地的激励和扶持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等。

大型跨国公司多在经济和科技相对发达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显然是看中了这些地区的r&d设施和基础性研究成果。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一般都是此类机构的聚集地,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也正在成为国际企业新的研发基地。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网罗和储备优秀人才也是全球化研发的重要策略和内容。

(3)市场导向型。

以全球战略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的r&d研发机构追求不同市场的一般偏好和需求,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强调标准化的技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消费者都品尝着同样的可乐,经典的口味风靡全球,长久不衰,这正是可口可乐公司立足于全球市场的产品开发所带来的效应。

(4)战略投资型。

这类r&d机构的区位选择不是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直接依据全球战略规划来考虑海外研发的全球布局。规模较大和国际化程度高的跨国公司通常采取这种方式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抢占全球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在当地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如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中国加入wto后,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内地设立研发机构,显然也是看到了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

2、2 本地化的区位模式

影响本地化研发的因素与全球化研发不同,更加需要考虑到研发活动与诸多方面的相关性,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研发战略。

(1)基于区位优势的本地化。

本地化研发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但与全球化不同的是,本地化模式下对资源的利用是为了服务于东道国的市场,并非着眼于全球。因此,适合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都应从地区特点出发进行筛选和开发。另外,也有不少跨国公司受到当地相关政策的激励和吸引而设立了研发组织和机构。

(2)基于市场需求的本地化。

全球化研发是以全球市场为导向,而本地化研发则是以东道国市场为导向。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多国公司大都是以本地化研发来实现其战略目标。在深入考察当地市场的规模潜力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基础上进行研发,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使研发活动真正为市场服务,才能始终保持公司和产品在东道国的竞争优势。

2、3 研发全球化与本地化的组织形式

为了适应不同的发展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研发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以更有效的协调和管理遍布全球的研发机构,为其全球目标服务。

(1)基于研发全球化的全球集权型。

跨国公司在母国研发活动的基础上向海外扩展,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若干分支研发机构,跟踪全球市场,进行技术探索,同时,母国的研发中心仍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要执行者,这就是全球集权化的研发组织形式。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母国集权型模式集中进行研发的优势,又能兼顾全球市场,因此适合采取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

(2)基于研发本地化的多国分权型。

不同于集权型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权型是适应跨国公司经营“本地化”的趋势而产生的,因此大多用于采取多国战略的国际化公司。在该模式下,母公司将其研发职能分散到多个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海外研发中心,并对各分支机构进行协调,以实现总体战略。海外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独立研发,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从而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多国战略。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钢铁行业;宝钢集团;跨国经营

一、 引言

本文基于作者在宝钢的工作经验及据有的素材,通过企业集团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比较,从宏观到微观层次、从战略到运营对宝钢集团竞争力和业绩综合评价,宏观层次的跨国经营分析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对外投资动机、相互关系和产业导向等,其研究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宝钢的跨国经营活动起到借鉴作用;而微观层次的分析,则从企业层面上研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应具备的条件及投资的区位选择等关键问题,其研究成果构成了跨国经营的主流框架, 对指导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在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辞典中,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全球化”,已经被描述成为21世纪的“世纪特征”,当代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全球竞争市场生产、消费的周期与全球经济周期、全球经济的繁荣和衰退都是相一致的。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1950年~1972年,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世界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9%,1972年~1990年,世界贸易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7%。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世界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仍保持在5%左右。2000年,全球贸易总量达到6、72万亿美元,其中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增长了3、5%,达到5、47万亿美元,服务业贸易总量增长了1、5%,达到了1、25万亿美元。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比,每天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进行的资本贸易则达到1万亿美元。2005年,世界贸易总值超过11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GDP的28%左右。

(2)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经济全球化表明的是全球经济的整合趋势。以前由地理边界或政治意识形态所分割的市场业已被完全整合,一国经济的发展深受整个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各国的经济模式及运行机制已经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向追求市场效率和竞争的一致性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投资同样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导致全球资金的自由流动以及全球贸易规则的建立。

(3)全球产业分工的出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形式的明显变化。不仅传统的各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形式仍将持续存在,而且水平分工也将迅速普及。其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全球制造业中出口取向型战略成为各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战略。从公司层面来说,以内部国际化分工为特征的跨国公司已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市场”,并充分利用各国的不同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资源配置,组织生产与销售。

(4)全球公司的兼并与重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间的合并、兼并与收购已被视为公司迅速国际化、全球化及顺利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全球市场上,各种型号的超级航母的出现,为全球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创造了机遇。例如,欧洲三大钢铁集团(Usinor、Arbed和Acweralia)通过合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2001年3月,世界最大的两大资源公司英国比利顿集团(Billiton)与澳大利亚断山钢铁集团(BHP)宣布合并,成立了断山-比利顿集团(BHP-Billiton),合并资产为570亿澳元,成为仅次于美国阿尔卡公司(Alcoa)的全球第二大矿业集团。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强强合并”成为跨国公司摆脱区域限制、建立全球网络、抢占全球市场、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战略选择。

2、 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及特征。国际公司通常是指将产品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跨国公司通常是指除在本国进行生产、投资外,至少还在另一个国家进行生产、投资等经营活动,在世界市场建立自己下属分公司的大型企业;如果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全球产业特征,那么标准化的顾客需求和规模效益使集中化和整合对企业有利。

海伦・德瑞斯基(Helen Deresky)声称,至少25%的销售额来自于国外市场是跨国公司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跨国公司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更多考虑的不是国家的界限。具体说来,跨国公司或者全球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比较成本与规模经营优势;资源配置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战略协同优势;延长产品寿命周期优势;强化国内的竞争优势。

所谓世界级组织的跨国公司其经济触角遍及全球每个角落,是全球性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市场领导者,它能够借助自我学习功能为组织开发一种关于未来的新视野和新知识,通过预测变革和发现新的生产、市场营销与管理方法而进行自我适应与改变。

3、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前景和战略选择。持续性的对外开放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使中国市场已成为令全球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为之心动的最具潜力的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态度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即由审慎变为积极、由短线变为长期投资、由生产性扩展为研发性投资。与世界每年近4 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相比,中国的对外投资额仅占其0、01%,更重要的是从市场竞争能力来看,中国企业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尽管国际化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但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产业及市场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公司采取的国际化的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保持持续性增长、寻求竞争优势、扩展业务领域、开发领先技术、分散经营风险、提升经营绩效是驱动公司国际化的主要动机。在这些因素大的驱动下,一个公司的国际化进程表现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世界市场是由三个产业领域所构成的。其一是全球化产业,其二是国际化产业,其三是多元国内化产业。多元国内化产业与全球化产业是这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国际化产业则是处于其中部。在多元国内化产业这一端,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取决于本国消费者的偏好,而跨国公司很难在这些产业领域与当地公司进行竞争。全球化产业的特点是全球范围产品、市场及全球运作的要求。国际化与全球化产业共享全球范围的产品与市场要求,与多元国内化产业共享国家运作的要求。

国际化绝非仅仅是公司规模的扩张或进出口额的增加,而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准确定位,国外直接投资等活动的超国界性。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依次走过六个发展阶段:动机与战略规划、市场研究、市场选择、选择进入模式、规划权变因素、进入后战略投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公司独享的专利。但其进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克服的障碍:缺乏国际化视野、缺乏创新意识、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品牌与质量意识淡薄、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等。

三、 国际钢铁跨国公司研究

当前国外各大钢铁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无不以全球为目标,以跨国经营为主,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为应对不利环境,特别是欧洲的三大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后,年产钢规模达到已经占到了欧洲出钢产量的60%。继组成GFE钢铁集团之后,其他的企业也相继宣布交叉持股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国外大公司采取的策略基本都是以全球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外钢铁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验是很值得我国钢铁企业借鉴的。

跨国经营活动以环境需求的复杂集合为特征,全球学习的要求则使每一个子公司对知识的创造、采用和扩散成为整个企业集团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有关组织结构问题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如图2所示的研究范式。

将这一研究范式运用于国际化背景中,主要是试图在环境-战略-结构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跨国经营战略中,国际战略与全球战略最不易把握。国际战略是指转移产品到国外市场以创造价值,其基础在于国外的当地竞争者并不具有产品的某项价值和技能,如果一家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够使自己在国外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在国外市场上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较小,那么国际化战略就是理想的选择。全球化战略是努力做到在所有国家之间的竞争策略保持一致,因此使用全球化策略的企业更倾向于对成本进行控制,将其生产、销售及科研等活动集中于一些较有利的地区。

四、 宝钢集团的跨国经营的战略及对策

1、 宝钢集团的跨国经营管理。采取跨国经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管理手段。如果将跨国经营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则需要从战略的角度考察企业集团如何进行主动的战略选择,并分析如何在企业集团中进行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优势。

(1)基于资源的战略管理。企业集团应能够将母国和东道国的企业特定的资源和能力结合起来,同时借助于组织结构对跨国经营活动进行高度的整合或协调。资源和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如图3所示。

宝钢集团跨国经营所采取的战略,应建立在母国和东道国企业特定的资源与东道国区域特定优势相结合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卓越的绩效。这一模型强调,在利用资源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上,管理层必须进行战略选择,发挥协调和整合的作用,以响应在不同的经营区域出现的机会。而要维持竞争优势则需要对其进行再投资。

(2)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全球资源整合战略。如果将每一个价值活动的配置和协调结合起来,则跨国企业集团面临多种选择(如图4所示)。横轴表示活动的配置,纵轴表示活动的协调,企业必须对每一个活动作出一系列选择。对价值活动和协调的不同决策,代表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不同战略,联系总部对子公司的组织控制及财务控制在共享的决策环境中协调与合作的复杂过程。

五、 宝钢集团的跨国经营分析

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欧洲晚了200年,存在制约制造业向更高层面上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三点: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剩与短缺并存;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

1、 宝钢集团开展跨国经营的必要性。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宝钢国际的跨国经营途径应从采矿―生产―销售整个价值链着手。

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有效利用国外的资金。钢铁生产的主要原燃料是铁矿石、废钢和焦炭、焦煤。解决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有两个办法:其一,铁矿石资源是十分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均衡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其二,利用国外资源。这条路是可行的,资源匮乏的日本,产矿大国美国都是走这条路。钢铁行业是我国利用国外资金的大户。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合理调控、引导进口和外资,为宝钢集团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资金保证。对于利用外资问题,我们不应该只理解为引进外资,其实到国外利用资金是利用外资的更有效形式。

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我国钢铁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和地区正试图保持和扩大差距。这都有助于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等总体水平的提高。

2、 宝钢集团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从宝钢对外经营的业务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仍是其主要方式,严格来说,目前宝钢集团还不能算是真正开展了跨国经营。同时,由于钢铁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上下游、产销、内外贸分割的局面,分析其对外经营和对外投资的特点,特别是与世界大型钢铁公司相比,还存在一些深层的问题。

(1)投资主体分散,投资方式“初级化”。宝钢进行对外经营的投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下属的专业贸易公司及驻外贸易公司;二是直接在海外建立全资合资公司或直接向海外投资。而目前发达国家对外的投资的类型大都是以收购方式进行,可见宝钢集团在对外经营和投资方面缺乏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的经验和能力。

(2)海外企业(或子公司)投资规模相对狭小,投资环节单一。海外企业的投资规模应于母公司的投资规模密切相连,而宝钢海外投资规模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集团跨国经营时间短;相对集中的产业、产品结构;海外市场的区域性,与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网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跨国经营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机制。成功的跨国经营一般是从产品出口开始,逐步建立营销网络,最后投资设厂。而宝钢的某些企业,在投资前,没有进行完善的可行性研究和前景预测,造成投资项目的亏损。还有,集团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从而影响了海外子公司经营活动的独立开展和母公司对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有效控制。

宝钢集团或者说是我国钢铁企业在对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缺乏国际化经验和知识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国际经营活动中更高一级的经济活动,它要求从事这一经济活动的经营者直接置身于国际竞争环境中。丰富的国际经济知识经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对于海外企业经营成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多元文化条件下实现跨国经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晓兰、世界钢铁的生产与消费[J]、中国科技财富,2004,(11)、

[2] 李荣融、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J]、中国投资、2001,(7)、

[3] 席酋民、跨国企业集团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廉水,杜占元,主编、2011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储蓄和消费的选择:自我构建对动态自我控制过程的影响》(项目号:71072058)。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国际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

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将面临着许多难题,特别是在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竞争中,无论是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在管理等方面都处于下风。而同世界上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由此实现“走出去”战略是最佳的选择。

1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1、1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1)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以成熟技术和设备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有利于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2)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要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取得有利地位。

(3)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我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从资金、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分享所获得的效益,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需要。中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必须面向世界,“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到国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

1、2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紧迫性

(1)我国内部资源短缺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据统计,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已探明储量1/3不能满足需要,到2010年近1/2储量出现缺口,海外战略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出路之一。

(2)我国部分产业技术、设备、产品过剩,市场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国内有限的市场已不能满足部分企业的发展,向海外市场扩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

(3)加强初级产品贸易和经济技术的国际合作的日益发展的需要。

(4)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企业面临着国际大循环背景下的竞争,能否成为这种国际分工的一环并参与整个进程,是对我国企业发展能力的严峻考验。

(5)要在“走出去”战略中了解国际市场价格和市场趋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和利用境外市场,以增强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

2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困境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竞争,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次,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复杂化的今天,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投入,且具有很高风险。企业单纯依靠自己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第三,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缺少精通国际间资本运作的管理人才。第四,目前,贸易壁垒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技术壁垒。

3战略联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途径主要有四:兼并与收购、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扩张、合资、战略联盟。

3、1兼并与收购

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能使跨国公司绕过关税壁垒和配额限制,省掉建厂时间,迅速进入相应的市场,获取天然资源和原材料、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他们所掌握和积累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但是,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文化冲突和利益调整难以协调的问题是企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大部分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技术,而这些都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擅长。因此,并购不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好的选择。

3、2靠自力资源扩张

依靠企业自身资源扩张,是指将所有的物流活动,包括市场采购、物料存储、厂外运输、厂内搬运等,完全自身运作。虽然自我扩张的形式下,人员少而精,办事效率高,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质量。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的规模小,生产的变动性大,一方面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自有物流设施的建设,而且由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风险的存在,还可能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能强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越追求自给自足,企业的规模会越大,从而管理任务也越复杂和多元化,这样很可能导致管理层由于过度分散而无法有效管理,从而面临风险。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一家厂商能够完全作到自给自足,即使是大公司也不例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产品质量、价格、品牌上的竞争,而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由产品日趋同质性所导致的供应链的竞争。针对上述情况,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扩张并不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选择途径。3、3合资

我国中小企业采取合资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先进企业的技术和诀窍,使产品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保持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分担成本、分散风险。但是合作带来的企业控制权的争夺,对知识产权专有权丧失的担心,文化差异等导致经营管理复杂化,使企业陷入不稳定。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中,有15%左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因此,合资并不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最好的选择途径。

3、4战略联盟

而构建战略联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所谓战略联盟是指市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自愿组成的一种企业之间松散的、以契约形式为纽带,追求长期、共同、互惠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联盟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先进技术、提高其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开拓国际市场、降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战略联盟与兼并收购、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扩张、合资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可为合作双方提供下列其他机制中所不具有的显著优势:协同性,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运作速度,尤其是当大公司与小公司联合时更是如此;分担风险,使公司能够把握伴有较大风险的机遇;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使他们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可以把竞争对手限定到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投入大量资金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组成联盟可给双方带来工程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信息,使他们对于新技术变革能够做出更快速地调整和适应。营销领域向纵向或横向扩大,使合作者能够进入新的市场,进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联盟双方将具有更广阔的战略灵活性,最终可以达到双赢。

战略联盟还具有战略优势:一是创造规模经济。小企业因为远未达到规模经济,与大企业比较,其生产成本就会高些。这些未达到规模经济的小企业通过构建联盟,扩大规模,就能产生协同效应,即“1+1>2”效应,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赢利,以追求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优势。企业各有所长,这些企业如果构建联盟,可以把分散的优势组合起来,形成综合优势,也就可以在各方面、各部分之间取长补短,实现互补效应。三是可以有效地占领新市场。企业进人新的产业要克服产业壁垒,企业进入新市场也同样要越过壁垒。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合作进人新市场,就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壁垒。四是有利于处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关系。企业通过纵向联合的合作竞争,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的协作和稳定供给。如丰田公司只负责主要部件的生产和整车的组装,减少了许多交易的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而通过兼并实行联盟战略,从事多样化经营,则有利于企业寻求成长机会,避免经营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联盟与联盟的竞争,是大势所趋。全球的电子企业和计算机制造商已加入了建立战略联盟的行列。尽管存在着超乎寻常的激烈竞争,但是也达成了一些水平协定。如苹果和数字公司已达成了有关生产标准的协定、松下和德国的仪器公司已达成合作开发芯片的协议、理光和松下半导体公司合作生产半导体元件的协议。在航空业,西班牙航空公司和泰国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运输战略联盟。在石油业,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开发西伯利亚油田等。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与国际市场接轨。

4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战略联盟应该注意的问题

4、1谨慎选择联盟对象

在选择联盟对象时,企业首先要清楚候选企业的战略意图。其次,企业应该调查候选企业的合作经验。此外,企业还应考察潜在候选企业是否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潜力。

4、2强化组织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竞争优势往往不只是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可以学到对方融化在组织之中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组织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可以通过在企业联盟中强化组织学习来获取。

4、3在合作中注意保护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企业在构建战略联盟时,一定要保护好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核心技术。

4、4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组织文化的融合

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国家的企业在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制度、员工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更大。因此,企业在构建战略联盟时应该注意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宗旨、战略目标、组织制度等方面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陈剑涛、战略联盟稳定性与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2)

2周朝琦、企业创新经营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吴定玉、基于全球学习效应的跨国战略联盟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

4韩釉岚、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J]、工业企业管理,2000(6)

5杨中侠、什么制约了企业走出去[J]、国际融资,2002(9)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冬季流感预防小知识(精选8篇)
  • 下一篇:保育员工作计划与总结(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