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0 栏目:写作范文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1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效果;观察

基于我国民众在现阶段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者比例之高和患病者群体数量之多均令人担忧,做为严重威胁我国民众整体健康水准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有必要探索针对该病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干预方式[1]。循证护理是建立于可信的具实践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基础之上的先进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和运用研究实证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护理产品的实践模式,已在多个病种的护理实践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尝试性地对高血压病例施以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病例154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试验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0例和37例,平均年龄为39、48±19、42岁;对照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1例和36例,平均年龄为40、33±18、26岁。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在临床治疗方案、年龄、男女数量比例、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例接受一般高血压护理常规内容。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接受循证护理服务。

具体实施步骤为:①成立高血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为科室护士长,副组长为科室资深护士,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完成对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②确定需解决的高血压循证护理问题为:饮食干预方式、情绪干预方式、运动干预方式、合理用药干预方式、正确实施血压和并发症监测干预方式等。③通过两种循证查询方式(阅读纸质文献和查询网络资源),广泛寻找并科学评价上述循证护理问题的实证解决方式,并进一步确定出适用于高血压护理对象的最佳护理方案。④按照既定的护理方案,结合高血压护理对象实时现状,对患者全面展开包括饮食与情绪、运动与合理用药、血压与并发症监测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服务,并于循证实践过程中,随时依据护理对象动态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1、3评价指标

选择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两个指标做为干预后效果的评价指标。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达标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得的数据采用 S P S S 1 7、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的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高血压病例, ( P< 0、05) ,见表1 。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接受终身治疗的慢性病种,该病种的治疗干预目标除了帮助治疗对象维持血压至其最大耐受的理想水平之外,还需要帮助治疗对象有效规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诸多其他危险因素,并有效降低治疗对象因高血压并发症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2]。在实现上述高血压防控目标的过程中,科学适宜的护理干预模式发挥着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高血压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者实施的高血压干预措施多数建立于个人临床经验和未获及时更新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导致护理干预措施的盲目性和低效性[3]。本研究将循证护理模式引入至高血压患者群体的护理实践之中,护理工作者所实施的干预措施是基于科学原则和实证依据所产生的,能够为高血压护理对象提供科学高效、个性化和整体化兼具的护理服务,从情绪控制、节制饮食、劳逸适宜、安全正确用药、自我血压监测、并发症防控等多方面施以综合指导和干预,从而促使高血压护理对象主动依从高血压治疗方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血压控制达标率[4]。本研究结果提示,运用循证护理方式在提高高血压病例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中极具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江萍,李薇、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 (8):84-85、

[2] 姜丽君,宋小宇,王晓华,等、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 (20):116、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2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个体化治疗

HIC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闹卒中10%~20%[1]。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发病30天内病死率44%~52%,其中重型脑出血病死率高达89%~94%[2]。

资料与方法

2000年8月~2010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6例,占同期神经内科住院患者5、8%,男女比率1、9:1。发病年龄30~81岁,平均59、8岁。其中30~40岁29例,40~50岁54例,50~60岁97例,60~70岁109例,70以上57例。高血压脑出血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279例,枕顶叶20例,颞叶18例,小脑出血19例,脑干出血10例。首次CT检查后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30ml以下94例,31~50ml为175例,50ml以上者77例。

治疗方法:脑出血急性期保守治疗,入院后即给予吸氧,甘露醇或/和速尿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脱水剂、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感染,保护心肾功能,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其他对症处理。具体实施方案为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手术治疗采用钻孔引流以及开颅血肿清除术。HICH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对于本组病例,不单存以出血量或出血部位决定治疗方案,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出血量及部位、临床表现、年龄、发病时间以及经济情况等,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结 果

本组346例,其中保守治疗214例,钻孔引流86例,开颅血肿清除46例,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58例,Ⅱ级106例,Ⅲ级145例,Ⅳ26级例,Ⅴ级11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脑疝、呼吸循环衰竭,或伴有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再出血。

讨 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当出血量小,出血部位未在重要功能区,意识清楚,未引起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应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这部分患者如采取钻孔引流或开颅手术则可能引起再出,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但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多,意识清楚,CT显示中线移位不明显,则可采取钻孔引流,避免开颅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过去认为HICH急性期患者血压高、出血未稳定,手术危险大,后有基础研究显示,HICH血肿形成后即有溶解,产生细胞毒性物质,由于细胞毒性物质的作用和血肿的机械压迫引起血肿周围正常脑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因此进行早期手术清除血肿、解除压迫可以使神经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本组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笔者的体会是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治疗方法。要根据出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临床表现及经济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已取得最佳疗效。高血压是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长久之计应以控制血压防止脑出血发生。

参考文献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3

关键词:中医护理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慢性疾病,是导致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相应改变,高血压患者人数呈现逐年增对的发展趋势,且患者年龄也在不断年轻化,但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水平控制情况均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1,2]。本次研究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指导的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3±1、4)岁;高血压病史1~16年,平均病史(7、2±0、5)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1、2±1、5)岁;高血压病史1~14年,平均病史(7、3±0、6)年。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 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 采用中医护理指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穴位治疗;②中医运动疗法;③针对性心理调节;④中医药膳饮食护理[3]。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对高血压护理模式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舒张压水平经治疗后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程度超过20mmHg;有效:舒张压水平经治疗后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程度超过10mmHg,但没有达到20mmHg,或收缩压下降程度超过30mmHg;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4]。

1、5数据处理 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剂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常规西医高血压护理期间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4、3%;中医护理指导期间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7%。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对高血压护理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75、7%;观察组中有36例患者对高血压护理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7、3%。两组患者高血压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2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护理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0、2%;观察组经中医护理指导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91、9%。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3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护理后(8、14±1、52)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临床高血压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3、28±1、86)d;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指导后(5、09±1、23)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临床高血压治疗方案共计实施(9、72±1、51)d。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头痛"和"眩晕"的疾病范畴。在防治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中医通常提倡以预防为主、有病早治、防微杜渐。中医辨证可以说在理论、临床、教育、科研上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具体时间、地点、患者机体反应方面存在差异,或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所表现出的证候特点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治疗及护理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因此中医护理服务更应该强调辨证施护,讲究同病异护,其针对性更强[5]。

参考文献:

[1]郭雪玲、现代中医临床护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640-642、

[2]杨小芬,杨意双、中医食疗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115-116、

[3]项颖,白桂春,吴黎明、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情志护理[J]、 河北中医,2012,34(5):766-767、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4

高血压患者要想预防左心室肥厚,首先要控制好血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避免心脏压力负荷的加重而引起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一旦患了左心室肥厚,就要在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设法改善左心室肥厚的症状,以预防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些当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都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功效。因此,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应选用上述降压药进行治疗。

在上述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降压药中,疗效最好的药物当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类药物都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能量代谢等作用的。这些作用可以阻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另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都不能完全阻断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若将这两类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地减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将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首选治疗方案。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有苯那普利、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5

方法:共收录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者资料,对其临床分析治疗效果综合评估。本次治疗按照高血压指数实施分期治疗,先对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详细分期,再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疗效实施综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值(P

结果:经分期治疗,所有老年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控制有效率96%以上,疗效十分显著。

结论:老年高血压分期治疗效果显著,应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分期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13-01

高血压是社会群体最为多见的疾病之一,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是十分常见的病种。对于老年人来说,因心血管组织功能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其面对高血压的抗病能力减弱,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将会造成突发性的死亡。现结合我院收录的60例老年患者资料,对其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共收录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者资料,对其临床分析治疗效果综合评估。60例年龄范围,65-80岁,平均年龄71±2、2岁,病程时间1-10年;其中,男40例,平均年龄72±1、6岁,病程时间3-10年,平均病程7、5年;女20例,平均年龄70±1、9岁,病程时间1-8年,平均病程5、3年。所有老年患者症状表现: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因60例老年人的年龄、病程、症状等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效果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分期。鉴于早期统一治疗法存在的不足,对老年高血压者采取分期治疗措施,根据不同阶段的血压水平,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按照上述标准,对60例老年患者血压值逐一测量,记录血压后按期划分,为后期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

1、2、2评估。为了详细对比传统治疗与分期治疗的差别,此次对60例老年者治疗效果综合评估。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疗效实施综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值(P140mmHg、舒张压>90mmHg[1]。

2结果

2、1分期。根据表1的标准,60例分期情况,I期28例,年龄65-70岁;II期22例,年龄70-75岁;III期10例,年龄75-80岁。从分期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值也逐渐提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2、2疗效。经分期治疗,所有老年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控制有效率96%以上,疗效十分显著。

从表2看出,结合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标准,本次60例总有效率为97、7%,经2个月治疗58例血压值稳定,恢复正常标准。仅2例,因年龄、病程、血压值等因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延长治疗周期后均可恢复正常值。高血压临床分期治疗只是暂时性恢复,患者出院后必须依靠药物维持血压,且注意饮食方面的控制。

3讨论

国际标准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中国标准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两种年龄界定并无太大差异,但高血压却是所有老年人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对老年高血压主张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种,需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3、1药物治疗。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压达标的方式: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mmHg;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2]。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3)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3、2非药物治疗。一般老年高血压病人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的建议标准为:①主食(米饭、馒头、玉米、小米、绿豆、地瓜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每日应限制在200~300克为宜,不吃或少吃甜食。②瘦肉、蛋、禽类及豆制品含蛋白质丰富,每日摄入量宜在50~100克,且可以豆腐等植物蛋白为主。③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每日蔬菜总量可在500克左右,可分散在4~5餐中吃完[3]。④可以长期饮用绿茶、聚良方中华舒压茶、杜仲茶、罗布麻茶等降压茶来加强免疫力。

4结论

当高血压进入“高危期”(III期),老年患者易猝死,这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传统治疗方案对高血压坚持全程治疗,虽然这类方法疗效显著,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问题。新时期医疗方法改革更新,“分期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马艳芬、老年人高血压疾病成因及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01期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6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阿米洛利;替米沙坦;外周肱动脉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672-0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有研究提示尽早控制高血压,联合用药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在中国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钙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联用的疗效是否优于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的组合尚不清楚【sup】[1]【/sup】。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初始用两种联合降压治疗方案(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对伴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选取太原市义井周边地区两个社区高血压患者,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者,经过洗脱期后血压达到入选标准,包括未正规治疗的确诊高血压,随访门诊2次平均血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或/和100 mmHg;或正在联合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或单药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者(血压140 mmHg或/和90 mmHg以上者)。年龄50岁~79岁,伴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作3个月内,严重的肝或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痛风,妊娠,对研究药物过敏及有明确禁忌症者。本次研究正式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5±4)岁;B组(氨氯地平+替米沙坦)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63±4)岁。两组患者服药方式均为清晨一次服药,在给予降压方案1两周后血压未达标者给予方案2,之后2周血压仍未达标者给予方案3,之后1个月仍未达标者加其他降压药。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替米沙坦由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详见表1。表1 不同降压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36周、48周、96周的血压变化、达标率、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sup】2【/sup】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 降压治疗第4周开始,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

2、2 两组患者降压达标率比较 两组的降压达标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达标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 治疗12周后,A组、B组患者心率分别为(75±8) /min和(78±9)/min,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见表4)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的血脂、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无明显改变。

2、5 两组心电图比较 阿米洛利组有1例出现新发房颤,经治疗后转复,余未出现新发临床意义的异常或原有的异常加重。表4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x±s)mmoL/L

2、6 不良反应 A组出现新发房颤1例,经治疗后转复, 踝部水肿1例;B组头晕1例,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 论

VALUE研究显示,尽早和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增加患者的获益【sup】[2]【/sup】,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下降本身,而降压以外的获益仅占5%~10%,因此为使血压尽快达标,大部分患者必须使用2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才能达到目的,联合降压治疗是降压治疗的根本【sup】[3]【/sup】。目前在降压策略的改变中,临床更注重优化联合治疗,小剂量联合降压,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可以减少各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大程度降低血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的总危险【sup】[4]【/sup】。本研究比较了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及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在经过联合治疗用药12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达标率逐渐增加,目前观察时间已长达2年,比较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不同组别间无明显差异。

氨氯地平是长效钙拮抗剂,半衰期长达35 h,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是外周动脉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还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和速率血压乘积,减少心肌耗氧。FEVER等多个大型临床试验提示长期应用能明显降压及减少脑卒中、冠心病,中国高血压患者对钙拮抗剂的反应较好。替米沙坦为新型强效AT1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呈高亲和性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但无任何部分激动剂效应,从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多等作用,降压效果显著平稳,在降压治疗同时对糖尿病无影响。复方阿米洛利为阿米洛利、氢氯噻嗪的复合制剂,二者合用,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降压疗效,而小剂量利尿剂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和逆转左室肥厚,它能干扰糖脂代谢的不利影响可被其积极作用所抵消【sup】[5]【/sup】。

本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由于它们的各自作用机制不同,从不同的环节上使外周阻力下降,协同降压,使血压更易达到目标值,且不良反应少,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一致【sup】[4]【/sup】。因此,将其按优化方案进行降压治疗,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降压治疗方案。但研究未能从降压疗效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上分析出氨氯地平与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案的差异,可能与病例数偏少有关。

参考文献:

[1] 王文、以钙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方案适用于中国高血压治疗《中国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的设计背景和依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059-1061、

[2] Julius S,Kjeldsen SE,Weber M,et al、Out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treated with regimens based on valsartan or amlodipine:The VALUE randomized trial[J]、Lancet,2004,363:2022-2031、

[3] 马长生,乔岩、解读2007年ESH/ESC高血压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98-800、

[4] 崔嵘,袁洪,黄志军,等、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1021-1024、

[5] 齐国先,李学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95-797、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7

【关键词】社区门诊卫生服务;老年高血压;诊断治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而老年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比例较大,对脏器的损害严重,而且存在相关并发疾病较多,病情大多危急凶险,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这些都是老年高血压病情变化的特点。所以,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1]。由于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所以,社区门诊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高血压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调查抽取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档案,分析了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老年高血压病概念及其危险因素[2] 老年高血压病(EH)是指年龄60岁以上,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测定的血压140/90mmHg,或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SBP140mmHg 和DBP

1、2 社区门诊的诊治特点 由于由于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无重大并发症,所以大部分患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门诊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高血压诊断、治疗和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每一位门诊患者均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做实验室检查,同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病史回顾。仔细查找病因、治疗存在的合并症、调整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个别提高服药依从性、动态监测血压变化,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医护人员用恰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行为,重视患者的反馈。对复查的病人做到检查彻底仔细,调整旧的给药或者非药物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以消除病因。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病人的个体综合条件,因人而异选择药物治疗。

1、3老年高血压社区门诊诊治目标与原则

1、3、1老年高血压的诊治目标 EH具有ISH多见,且血压的测值变异较大,脉压增大,易引起低血压,病程长而症状轻,并发症多,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所以,对于EH的治疗核心为积极长期地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总的降压目标是

1、3、2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4](1)非药物疗法是治疗EH的基本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具体为:合理少钠的膳食;适当减轻体重;合理补钾补钙;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限制饮酒;适当运动;减轻精神压力。(2)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能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效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减少心血管事件。理想的降压药应满足: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

2 结果

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0例中160患者的血压得到稳定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2%;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低,询问结果显示有104位患者对不知晓相关危险因素,认知率不足50%;191例患者采用药物疗法控制血压(95、5%),仅有9例患者摆脱药物治疗,采用非药物疗法控制血压;90%患者能够定期到医院复诊。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仅靠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社区服务中心能在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防范起到重要作用。本调查结果显示社区门诊治老年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能够得到稳定有效的血压控制。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大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认识不够,不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非药物治疗方式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许多患者仍依赖药物控制血压,因此社区门诊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社区门诊诊治老年高血压对于控制社区群体内的高血压发病率有重大意义,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个体化治疗是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重要对策[J]、心脏杂志,2008,20(1):1

[2]徐庭山、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诊治原则[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2(1):35-36

高血压治疗的方案篇8

[关键词] 糖尿病;高血压;缬沙坦;硝苯地平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b)-0189-02

糖尿病与高血压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二者在致病因素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点[1]。而两种疾病相伴发生会加速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状。此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同时发病,还提升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重视,在在进行对症治疗时,首先要对血糖值进行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降压治疗。该种治疗理念在降低疾病的致死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该研究就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的治疗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2017年期间接受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42~86岁,平均年龄为(52、4±7、4)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7±2、1)年,高血压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9±1、7)年。对照组男19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39~88岁,平均年龄为(54、6±3、7)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1±3、4)年,高血压病程2~9年,平均病程(6、3±1、4)年。该研究经由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进行比较的两组患者其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并对血糖以及血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期间应当提前1周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1、2、1 对照组 患者单纯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53022058 规格:10 mg)进行治疗,清晨空腹口服治疗。1次/d,30 mg/次。连续给药2周,如果患者的血压情况未降至正常水平,则应将给药量调整至60 mg/d。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缬沙坦联合的治疗方式。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口服缬沙坦胶囊( 国药准字H20000622,规格:80 mg)进行联合治疗。采用口服的形式,每天清晨空腹服1次,80 mg/次。两组患者分别连续给药3个月,再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血压值的确定应以3日测得值的平均值为准。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患者舒张压的降低幅度在10 mmHg以上[3],且血压情况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在10 mmHg以下,但是其血压值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 mmHg以下,且血压未达到正常水平。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将数据录入之后,进行整理、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判断标准则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测指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与高血压是临床治疗中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且两者互为病因,又相互影响,二者同时发病不仅加速患者的病情发展,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脑梗死、脑栓塞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4]。提升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诊疗效果,对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就当前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在进行该病的治疗时,不仅要降低血糖值,还应尽量降低疾病本身对于主要脏器的伤害,以此达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的目的。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进行血压调节时,最为适宜的血压值水平为130/80 mmHg[5],当患者血压值水平达到这一标准时,以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由此看来,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调整以及控制血糖值以及血压水平是对于该病的治疗的关键。缬沙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转换酶拮抗剂[6]。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降压药物,用药过程中,除了能够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还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导致的不良心血管症状,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用药时甚至可以逆转此类不良心血管疾病的重塑,对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缬沙坦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其体内胰岛素的正常代谢作用,且能有效缓解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器官的损害,药物本身对于患者的不良影响也较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7]。硝苯地平是长效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壁细胞质中游离的钙离子浓度,并能对冠状动脉以及外周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产生影响,进而起到舒张血管、调节血压以及降低尿蛋白排泄量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的降压效果较为稳定,且起效时间较长,同时,该药剂在用药过程中,也不会对胰岛β细胞的正常分泌以及糖代谢产生影响,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8]。该研究对两种药剂联合治疗的优势进行研究,相较于单一的给药方法,采用联合用药的给药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尽可能减少单一给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因此能够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取得广泛的应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指标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下降幅度,且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指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其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预后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值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也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崔秀玲,奚悦,马跃,等、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39-2441、

[2] 肖丽霞、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10):67-69、

[3] 周航表,胡美芬、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93-2195、

[4] 但睿,张元涛、高血压伴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2016,11(6下旬版):166-167、

[5] 陈传靖,李生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6):665-666、

[6] 石建霞、硝苯地平缓释片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24(17):2590-2591、

[7] 刘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34(6):711-712、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企业投资情况(精选8篇)
  • 下一篇:我最喜欢的小动物(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