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课堂教学安排(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1 栏目:写作范文

课堂教学安排篇1

【关健词】优化;时间;提高;效率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的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教育目标才能得到较好落实,真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导课时间短而精

一个好的导入既能省时又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能更好地优化导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师应认真的专研教材、教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用到以下三种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激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如饥似渴的学习愿望,把学生引入到知识探究中。笔者在教“浮沉条件”一节时,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小明学习了浮力一节后,对《科技探索》中的潜水艇感兴趣,他很想知道用钢铁做的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通过这样简短的问题情景,马上激发了学生对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探究的欲望,从而节省了导课的时间。2、精心设计问题,温故导入。对于前后知识有联系课题,精心设计好问题,既能温故前面的基础知识,又能轻松引学生入新课中。笔者在教“欧姆定律”一节时,利用刚学过的电流、电压、电阻知识设问:①小明家有一盏调光灯能调灯的亮度是改变了电路中的什么?②调光灯是通过旋钮的调节实现调光的,旋钮的调节又改变了什么?③你又有什么方法来调节光的亮度呢?通过三个问题既对前面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回顾,又引出了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使得复习旧知识的时间缩短,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很自然引导学生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3、直接引入法。有对于完全新的课题,也可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笔者在教“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时,直接告知学生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尽可能的使导课时间要短些,精辟点。

二、把握讲课时间,做到精讲

教师要掌握整个知识网络,抓住知识的主线,理清讲课思路,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注意教学语言的简洁和语速的适当。把握讲课时间,做到“三个精讲”。重点知识精讲、疑难点精讲、好的思路方法精讲。要确保精讲时间,将重点、核心问题安排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初中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前15分钟左右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集中,接受新知识比较容易。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充分的备好课,把重点、难点分解后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解决。把好的思路和方法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解题时能在第一时间就用正确思路思考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讲”,避免浪费更多的课堂时间。“三个不讲”是指绝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不讲,大部分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知识不讲。课堂时间应该属于大部分学生的,至于个别学生的提升和查漏补缺应利用课后的时间。

三、激发兴趣,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有效学习时间

学生有效的学才是课堂教学的效果。管理课堂时间重点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合理安排好时间,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既很好的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人的思维在动手基础上会跟活跃,而物理教学只有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所以物理课堂教学要重视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把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的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如覆杯实验、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如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给学生四人一组准备一块平面镜、两枚跳棋子和刻度尺。教师引导示范,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很快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缩短了教学课堂时间。把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改为学生课后实验,例如制作土电话、杆秤,在讲完摩擦力的内容后,布置“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在课后探究。

四、有效控制好学生课堂作业时间,要做到精练

好的课堂教学除了要做到精讲还要做到精练,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特点和需要,在课堂上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当堂训练。这样既可检测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又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能有效控制好学生课堂作业时间,要做到精练。教师应在课前精心选择好课堂练习的试题,选题上一定要注意练习题的分量和针对性,要有梯度,重点要突出,要与本节课学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尽可能的按照知识点归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延伸。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应多样化,可小组讨论一人发言交流;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选取多个代表交流发言;学生间不允许进行讨论,独立完成后老师面批。要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清。通过恰当的课堂练习,既满足学生学到知识的成就感,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课堂教学安排篇2

论文关键词:初中科学,分组实验,科学实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等摘要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当前学生分组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足。一部分科学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理论教学课。甚至存在着:学生分组实验课就是让学生自个儿去活动活动手脚,根据课本的实验步骤和要求去完成整个实验,教师的角色任务是只要在课堂上指点指点,管理一下而已。所以,一部分科学教师在分组实验课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备课工作,课前准备工作明显不足,甚至没有准备。这是对分组实验课性质的一种误解,没有摆正学生分组实验课在科学教学中的位置。

2、、课堂结构比较松散。从现在初中科学教材所安排的分组实验内容来看,大部分分组实验的教学任务都比较轻易地能在一堂内完成。也正是因为完成教学任务比较轻松,教师都不大把注意力放在课堂结构的组织上,在教学环节时间及内容安排上,不像平时上理论课时抠得那么精细,安排得紧凑和有条理性。因此,教学实践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往往节奏较慢组织松散,课堂时间利用率较低,实验效率较低。

3、课堂纪律比较乱。分组实验跟课堂教学不同,分组实验期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尽管有实验室的安静实验,遵守实验纪律;等类似的规定,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对分组课的管理难度要比平时上理论课大,而教师对分组实验课的课堂纪律要求却比平时较宽松。再加上实验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成功与失败等所带来的兴奋和悲伤等情绪泄露。所以,上述各因素综合的结果,使分组实验往往在吵吵闹闹甚至是一种乱轰轰的环境中进行,很少有安安静静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在这样一种乱象的环境中,无疑对提高课堂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4、难以落实人人实验目标。现在初中学校的实验条件绝大部分是二人一组。这样的一种实验组合,其实是非常有利于实现人人实验的要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真正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人,另一人只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有些甚至连辅助性的工作都没有在做,而是干脆讲空话或做一些跟分组实验根本无关的事情,置身事外。这种分组实验的学生实验率也就是50%。不仅浪费了实验器材资源,也浪费了宝贵的动手锻炼机会。对分组实验想要实现的目标打了很大的折扣。

上述几种情况,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比较常见,是当前初中科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常见存在问题。问题产生不是来自于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的硬件方面不足,而主要是来自于实验教学管理的软件方面。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科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的实现,也制约了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从而体验科学乐趣体验知识有用的情感教育。

二、提高分组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不能让学生分组教学成为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绊脚石。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不断加强:

(一)要正确认识学生分组实验课的重要性。虽然分组实验课与平时理论教学课在形式上确实存在非常大的区别课堂教学,但是对学生来说,两者都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只是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所以,课任教师不能因为两者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不同而对二者在态度上分厚薄。对于科学教师来说,学生分组实验课与理论教学课应一视同仁,同等重要。

(二)加强课前准备。首先,备内容。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往往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或是对定理原理的验证;或是对某一规律的探究;或是对定理原理的运用等。所以,从内容上看,决不能把学生分组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人为割裂。认真备课,不仅要背实验内容也要备教材理论,要备二者的联系。只有把二者充分结合,才能充分去理解和完成教材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其次,备器材。实验的过程必然要用到实验器材,而实验器材是否处于适用状态及是否能够承担实验任务,直接关系到学生分组实验的成功与否。所以,教师必须对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性能作逐一了解,对那些不适用的器材要及时更新,确保实验不应器材原因造成失败。再次,备学生。在备课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实际,对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内容,超过学生操作能力的实验,该降低要求的降低要求,甚至该删除的坚决删除。不要让学生承担不必要的负担。最后,备过程。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大量不确定因素的过程。器材的好坏、药品的用量、温度的高低、杂质的混入等都会造成实验的结果不完美,甚至失败,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上课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提前做一做;、想一想;,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找出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等。总之,教师的准备实验;,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利于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的发生。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组的效率。

(三)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做到人人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放散羊式的自由模式,如果采用自由模式,降低课堂效率不说,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学生还会产生实验课可以自由散漫的误解和养成不守课堂纪律的坏习惯。所以,学生分组实验课作为一堂课,教师对课堂必须要做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的最好方法就是紧凑安排课堂的结构组合,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适当强度的实验紧张当中。要把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和做到人人动手实验结合起来。根据教材中学生分组实验内容安排偏少的特点和当前各学校二人一组实验的现状,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把时间节点抠得细一些,尽量做到一堂课内完成二轮实验。每一轮实验,由一个学生单独操作。第一轮操作的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有步骤地进行,此时的另一位学生在旁进行观察或学习。当第一位学生完成第一轮操作后,第二轮操作由第二位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再进行集体性的指导,此时,第一位学生则承担起监督和指导作用,协助第二位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这样安排,可以充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课堂结构变得紧凑,同时,又达到人人动手的分组实验最大目的。

(四)重视课后反馈。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对知识的及时反馈和检测,常常通过作业或平时测试的形式进行。相比之下,对学生实验掌握情况的反馈和评估的手段相对比较少,因此在学生的理解中,学生分组实验是可有可无的,这样反过来又成为了学生不重视分组实验的归因。所以,对分组实验的反馈和评估也应该及时和频繁。反馈和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书面检测。借用对理论知识的检测手段,通过书面的形式,对分组实验的过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突发处理、失败归因等进行专门的测评,以准确把握学生对该类内容的掌握程度。2、实验考试。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多次的考试,如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对科学学科的实验考试也应纳入学校的考试科目中,并把分数折算后,一并计入科学学科的期末分数,以此推动学生对分组实验的重视;3、实验竞赛。学校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应安排有实验竞赛的事项,这些实验竞赛既可以是对原有实验的重复,也可以是全新的研究性实验,也可以是创新性的科学制作等。

三、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安全是学生分组实验课第一要务

实验课不同于其它课,因为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如有些化学药品有毒或有爆炸危险;如物理电学实验学生有触电危险;如在生物实验时需要用到解剖刀或解剖针等器材,使用不小心容易对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等。像触电,药品爆炸或中毒等甚至要危及到人的生命,这样大的危险性在初中阶段的其它学科或其它类型的课堂教学所根本不具备的。正因如此课堂教学,保证安全就成了学生分组实验课的第一要务。所有的科学学科教师都应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是学生分组实验的底线。为了保证实验时的安全,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除了有上课教师外,还应有实验管理教师进行巡视,协助进行课堂管理,确保实验过程万无一失。

2、分组实验应做到人人实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实验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学生热热闹闹的场面,教学实践中确实很难见到一堂安安静静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仔细观察却不难发现,在二人一组形式的实验过程中,真正在做实验的其实只是其中一人,而且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那一位,而另一位学生根本就没有在做实验,这也就是当前分组实验存在的问题之一。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实验是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每位学生都有时间从头到尾做一遍实验作为首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来解决。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顺序安排,在时间的安排上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完成该实验。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思路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思路,把实验教学与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摆脱对待实验的传统思维,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如:教材中有许多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打破框框,改变教学方法,将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如:开发趣味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激发并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实验改进使学生有足够的动手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求科学知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4、开放实验室,允许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校对学生进行自由实验要持开放的态度,允许学生在履行必要的预约登记和卫生管理等相关手续后,对一些无安全隐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休息日或休息时,进实验室进行自由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学校实验器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学生分组实验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环。目前,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要看到问题,更要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率,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安东、《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新校园&理论版》, 2010年第8期、

[2]张云、《如何上好实验课》、《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J] 、 2008年第2期、

[3]邓曾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Z] 、 http://gzpx、cersp、/article/browse/98564、jspx、2010-12-2613:37:37、

[4]张少宇、《农村初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年2月、

课堂教学安排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空间;考虑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主Щ疃,已不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游戏了,而是学习。因此,小学生的学习理应引起较大关注。新课改的春风已吹遍了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为更好应对新课改,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自身课程教学进行了革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多门课程的基础,可见其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笔者为完善自身教学,搜集了大量有关应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资料,发现对于课堂空间座位排列的文献相对较少。为弥补这一空缺,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对课堂空间安排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空间简述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如果教学目标和活动与学习环境相适应,则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课堂空间环境一般通过两种基本的排列方式发挥作用,一是领域原则,一是功能原则。根据领域原则,空间被划分之后只属于某个学生,这也是小学教师常听到学生“这是我的座位”这句话的原因,研究表明这种空间安排适用于对大班教学。根据功能原则对空间进行划分,即教师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兴趣范围,实践证明这种空间安排适用于小组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空间的排列。

二、常见的课堂空间设计形式

1、传统课堂空间设计

基本的课堂座次排列是传统的纵横排列模式,这种空间排列模式,适用于独立的课堂作业、提问、回答,还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使学生更容易配对学习。另外,这种空间排列方式也适合于教师进行课堂演示。

然而,这种排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对于靠近自己的同学会进行更多关注,而离自己较远的学生,则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另外,这种排列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进行交流。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种座次排列方式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课堂展示课程、试卷讲解课程等。

2、特殊课堂空间设计

(1)矩形

矩形课堂空间的排列方式,是要学生相视而坐,只将侧面留给教师,整个教室像被分为两至三个矩形一样。这种空间排列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缺点是教师对于全面进行教学讲解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不易控制课堂纪律。

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运用最多的就是矩形课堂空间这一座次形式,因为相比于其他特殊的课堂空间,矩形空间座次与传统课堂座次的转化最方便省时。另外,笔者在传统课堂空间和矩形课堂空间的变换中,能够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具有高效性。

(2)环形

环形课堂空间排列方式,要求学生围成一个圆形就座,教师处于圆外一点。这一空间排列形式同矩形空间排列形式相似,都适合学生交流,而环形空间排列方式更适用于多数人进行讨论的情况。这种排列方式的缺点,有可能使那些缺乏内在控制力的学生出现更多问题行为,将注意力放置他处而非学习任务上。笔者建议,教师如要选择此种空间排列方式,应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对课堂纪律、学习引导具有一定的把握。

(3)马蹄形

马蹄形课堂空间排列方式,是要学生的座位呈“U”型在课堂中进行座次的排列,教师处在“U”字缺口的对面。这种排列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目光接触的频率,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适合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问题的研讨。这种空间排列方式,笔者常在班级举办联欢会时采用,相比于上述其他三种方式,笔者认为马蹄形的空间排列更有利于学生的活动。

三、课堂空间设计的考虑因素

课堂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大小、班中学生的数量、桌椅的尺寸、门窗的位置以及黑板的位置等。首先,教室设备的摆放应考虑在空间设计之内,门、窗、电线插座、多媒体电子设备等,均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安放。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空间设计时,要能够在教室内的各个角落看到所有学生,避免出现“死角”。在此,课堂空间设计应当灵活,以便于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做出空间座次的变换。最后,空间设计应维持较大的活动区,也就是距离教师最近的一个区域,保持最大的活动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众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教学方式、新课堂环境等,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和发展,然而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忽视了配合教学方式而进行课堂空间排位的革新。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此文引起各位教师的注意,并对各位教师依据自身教学方式选择空间排位方式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安排篇4

[关键词] 网络图; 关键工序; 关键路线

网络计划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现代化生产组织和管理科学方法。它是通过网络图制订计划,求得计划的最优方案,并据以组织和控制生产,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网络技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由钱学森教授倡导在国防科学研究项目中开始使用以来,网络计划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计划管理中。财会实训课的教学安排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它以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项目目标,网络图技术通过进度安排,使我们得到一个时间表,并条理分明地显示出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

1问题描述

转账支票实训课安排教学时间3课时,共计135分钟。学生为一个自然班,约50人。课程实训环节要完成转账支票的购买、填开、进账、背书转让、背书后进账、电脑开票等操作并穿插适时的讲解,其中电脑开票知识作为拓展要求,并不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具体教学时根据班级掌握情况和课堂空余时间做机动教学安排(约15分钟)。全部环节减去机动教学时间15分钟,合计135分钟(见表1)。

2数据来源说明

本案例中所有时间及工序均来自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会计表单模拟系列实训课中的支票使用部分,时间为会计、税务、投资专业学生平均操作时间。

原来的授课安排环节见表1和图1。

3建模

这些环节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后面的步骤以前面的为基础,如果前面的填错了,必须重做,一般每个班级实训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实训课时学生根据掌握情况分为两类,即理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a类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40%左右,剩余为能力较弱的学生(b类学生),一般a类学生比b类学生在每个环节上少用30%的时间,由于课堂安排是分自然班教学,很自然就出现了a类学生等b类学生的情况,a类学生“吃不饱”,b类学生有时为了赶上a类学生,一些知识尚未消化,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并影响下一环节的操作,造成慢者越慢的情况。根据图1,利用时差法,计算各工序的tes和tlf,根据tls-tes计算结果即总时差找出结果为零的关键工序。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关键路线为a,c,e,g,i,k,l,m。另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正是b类学生完成课堂操作的时间。另一条路线的总时差为40分钟,正是a类学生等待b类学生重填、消化知识的时间。这与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正好一致。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从关键路线入手,对以上的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和修正,调整后的网络图如图2所示。

4求解

(1) 课堂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类进行操作训练,兼顾不同的快慢,充实掌握得快的学生的教学操作内容,将a类学生等待的40分钟利用起来。

(2) 作为知识拓展的m环节其实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作机动调整的教学部分,如果为了赶上课时间,往往会挤占b类学生的消化时间,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对拓展部分更加难以理解,最终什么都没学扎实,现在将这部分调整到a类学生的学习路线上,在填开支票操作环节(d)之后适当补充,作为拓展。b类学生不需要m环节,这样就减少了a类学生等候时间15分钟。

(3) 另外在j环节,即完成背书后进账之后,有25分钟的空闲等待时间,可以安排一个约25分钟操作时间的综合案例环节n作为a类学生的深化和提高。

(4) 最后10分钟作为操作课实训小结。

5实际意义

调整后的课堂实训安排(如图2所示)与原课堂实训安排(如图1所示)相比,从网络图的关键路线来看,有了明显的区别,图1中只有一条;而图2中有两条,这两条关键路线时间一样,不存在两类学生互相等待时间,充分利用了课堂资源。调整后的课堂实训安排的可行性,建立在运筹学的网络技术基础上,其实在每次实训课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更紧凑更有效地安排操作内容。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分层次教学中建立清晰的时间逻辑关系,能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优化教学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安排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时间;教学安排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小学生的入学时间较短,所以对于校园的学习生活还不是非常适应,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对数学课堂的安排上需要教师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待学习的兴趣点,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学生相对轻松地学习。所以说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

一、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喜欢感性地思考问题,所以很容易情绪化,例如“三分钟热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错”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小学生还处在生长发育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就应该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他们的监督工作,不断地激励他们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课堂时间的划分应该科学有效,一般来讲,在上课的五分钟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课堂时间的前2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的安排,建议以教师的讲课为主,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也就能够逐渐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去。然而接下来的10分钟,如果教师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课,就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接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思维和神经开始出现疲劳,为了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短暂的休息,又不至于他们的注意力全部分散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这10分钟的课程,可以给他们留下思考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数学思维将会被重新激发起来,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对问题的讨论上,而且讨论的过程是口、眼、脑、肢体并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大脑相对于比较放松,所以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他们的自主思考提供一定的空间。那么剩余的15分钟的课程安排,应该以教师解答为主,经过一开始的教师讲课和中间部分学生的自主讨论之后,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解答,这种安排的方式能够充分地将课堂时间利用起来,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这就是对一节课堂合理划分的好处。

二、开设数学趣味课堂

对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够长久,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而且一旦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没有办法解决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逐渐地消失殆尽。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应该对整个的数学课程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比如增加数学趣味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开设在小学低年级中,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的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趣味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将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改编成小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趣味游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让他们在放松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数学,这也为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供了机会,所以趣味课程的开设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高年级的数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小学高年级中就需要安排与他们的这一学习阶段相对应的课程,可以增设数学竞赛课程,这样在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接触较高水平的竞赛知识,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水平。数学竞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一些竞赛题的讲解拓宽高年级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举一反三,所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适合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的课程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一节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很多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只顾自己讲课而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路严重脱节,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耐心和兴趣,这也是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的主要原因,所以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非常的关键,每一节课堂教学,教师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这样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之后的课程安排上才会更加的合理。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芥蒂,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得整个教学环节能够有序地开展。教师要想真正地融入学生中去就应该切实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同时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断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安排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学风,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多方面共同协同发展,按照同一个目标进行努力,所以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地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安排篇6

一、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更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互相推撞,认为好玩,他们对分寸与力度的掌握根本不清楚,再加上有的孩子没有较强的平衡协调能力,在碰撞之后非常容易摔倒,从而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体育教师应该在迅速制止的同时适当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做不仅要让该学生明白那样做是错误的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更要让每位学生对这种行为树立危险意识,从而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促使学生形成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课前要考虑细致周到

1、教学内容要安排得合理恰当

在教学中,我们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情况以及气候、季节等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注意不能与实际相脱离,要考虑周密,从而使伤害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及减少。

2、每节课都要认真备课,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

教师在学期前和上课前都要首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进行熟悉,以使我们的备课有所依据,为我们上好课打下良好基础。体育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每一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步骤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并且要对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加强预见性,尽可能对一切事项做好前期准备,如此,教师便能对课堂进行更好的组织和驾驭了,从而可以使伤害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

三、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管理,教学内容适度

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将课堂常规落实好

学生上体育课时的状态一般都是比较开放的,容易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利用课前的一些时间或课堂时间以及学校宣传栏等,进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课时保证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另外,教师要对体育课课堂常规进行严格执行,且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千万不能忽视组织性及纪律性,更不可对学生有所放纵,对违反课堂常规的人与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也能使伤害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

2、合理安排课堂运动负荷

在体育课堂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运动负荷,而学生正是在这样不断地适应中进行身体锻炼。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的状况进行及时观察,努力做到张弛有度,使学生的身体既得到锻炼又不受到伤害,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学生的运动负荷千万不能随意安排。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要知道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要对场地和器材的安全使用与布置加强注意

体育教学必须要有场地和器材,其安全与否将对课堂教学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场地和器材进行合理选择,防止出现场地不整及有障碍物等安全隐患。在对场地、器材进行布置时,合理的空间位置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以免发生拥挤和碰撞等情况,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考虑。并且在每次上课前都要检查一下场地和器材是否安全,以免引发伤害事故。

四、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对已发生的伤害事故要正确应对

课堂教学安排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翻译来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大要点进行颠倒性的安排。根据2011年萨尔曼・可汗的演讲,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回家做作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家中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然后在课堂中做作业,并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作业中的疑惑点和重难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拓展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

一、翻转课堂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比较

1、传统英语教学方法

从我国多年来的教学方法中看,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有五种:(1)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对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课时安排进行备课,并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述、分析,学生采取记笔记、勾画重点内容等方式加深印象。(2)讨论法。讨论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特别多,大多是关于语法方面的讨论,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互相进行讨论,总结相关的经验和疑惑,教师进行讲解或引导。(3)读书指导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应该阅读的资料或书本,比如经典的小说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等等,学生通过课余阅读了解了更多的西方语言文化,并应用到日常学习中。(4)演示法。这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演示书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一种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对语法的使用进行反复的演练和指导,让学生不断加深印象。(5)布置作业法。这是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习题、试卷等的练习,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

2、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在教学的步骤上与传统课堂进行了颠倒,变成学生在课后学习,在课中进行知识内化。这样的教学步骤安排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同时,在后期的知识内化的过程中,能够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启发,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灵活性,不再拘泥于一种呆板的答案或解答方式。另外,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同时更是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进行听取并指导的“引路人”,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翻转课堂更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动力,这也需要翻转课堂加以指导。翻转课堂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进行培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成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自主爱上英语,并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形成氛围活跃、高效的英语课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仅占到了整节课堂的5、4%~9、6%,有的甚至整节课都变成教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而学生一味地接受,这样的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讲授的时间进行压缩,实现“预习效果最大化”,同时为学生增加在课堂中与老师进行知识点讨论的时间。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般来说,翻转课堂是采用课后学习、课堂中讲解疑惑并进行讨论的模式,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学习从来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更强调的是学生将知识点在不同的题型中进行灵活的应用。因此,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讨知识点,结合后期在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巩固加深,既有学习,又有延伸,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比如,在2010年的美国克林顿戴尔高中对140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实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首先是由该校的教师在一个录屏软件中将知识的要点进行讲解,学生则在家观看视频并记录不懂的问题,将问题带入课堂中进行消化,同时,增加学生使用学校计算机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点的信息进行更多的了解。在这次的实验进行两年后,该校的140名学生的各学科平均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在需要开放性思维的英语学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翻转课堂英语教学的开展方法

首先,在上课前。英语是一门需要经过不断练习和应用的学科,只是简单的预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要对课前板块的开展加大力度,在对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规划时,教师要合理安排重难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量。其次,在课堂中。课前预习之后,课堂的讨论及活动则是整个翻转课堂的灵魂。翻转英语课堂的开展需要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进行讨论和分析,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增加学生的自信和兴趣。最后,在课余时间,增加学生在校内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在家庭中也合理对学生的电脑使用时间进行安排,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持鼓励态度,充分给予合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安排学习任务。

在本次的讨论中,笔者主要对高职院校中关于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翻转课堂从教学理念上进行了全新的转变,改变了教学方式,让教师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了变化,课堂中的时间安排也更加高效、合理。从根本上来讲,翻转英语课堂即是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与教师的讲解相融合,实现课下与课堂中的紧密结合,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成掌握整个学习进度的主体,自主产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冉思丝,彭丽、新形势下“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下旬,2014、

课堂教学安排篇8

关键词:课堂吵闹;成因;对策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与实验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每一位一线教师都热切希望自己的辛勤付出是有效的劳动;每一位家长都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在学校能学有所获,不断进步。

可当前的课堂却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主持的课堂常常是无效或低效的,课堂秩序呈现出吵闹、混乱的局面:学生有的互相嬉闹,有的在玩着小东西,有的说着闲话,有的看课外书,有的东张西望显得无聊,有的眼神发愣心有旁骛,有的打着呵欠昏昏欲睡,有的虽然举着手,但却站起来向前倾着身子喊着“我来,我来!”还有的跟旁边的同学闹着脾气……上课的老师呢,常常只跟少数几个优生讲着课、互动着,有时只好停下课来训斥学生,有时是生气地用教鞭敲打着讲台,当然,也有一些“习惯了吵闹”的老师在学生的吵闹声中“照讲不误”,只求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真可谓是混乱的课堂、尴尬的课堂、窘态的课堂,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以这样的课堂为常态的班级或学科,其教学质量当然会让家长和学校领导担忧,教师自己也苦恼不已。

一、造成这种混乱低效课堂的原因

(1)班级名额过大(县城中的小学一个班七八十人在此前是常态),一般的教师难以掌控。

(2)教师的课设计得不科学、不严谨,不能吸引住学生。

(3)教师的教学语言缺乏感染力、吸引力,或教学方法不灵活,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堂纪律不严明,班风涣散,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可以为所欲为。

(5)教师不尊重学生,或不够自重,在学生面前丢失了威信,导致学生言不听、计不从。

(6)让那些自制力差、习惯差的后进生有机会抱成团连成片,给课堂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二、营造安静有序的课堂气氛的策略

1、建立严明的课堂纪律

学生在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要有严明的规定,要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课堂规则一旦制定,就要成为集体的准绳、大家行动的规范,上课教师要按照课堂规则从严要求、长期要求,对守规的榜样多加表扬、激励,对违规学生加以适当的处罚,以维护课堂纪律的严肃性。最终使规则成为全班学生的自觉行动。

2、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方案,充分做好各种课前准备

教学方案要设计得切合学生的胃口,接近学生心智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学生方能兴致勃勃地参与,乐此不疲地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精挑细选,找准教学的起c和落点,还要在教学形式上用心考虑,找到适合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拾阶而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尊重学生,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一方面要多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成为学生信赖的人,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自尊自重,同时懂得尊重学生,以一个言行文明、有礼教有素养的谦谦君子形象,并以高尚的人格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心存敬畏,以师为镜,做正人君子,从而从德行上加以自律,这样就能使学生从思想态度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4、区分时段,灵活安排课务

具有一定教学资历的一线老师都知道:在不同的时段,学生静心学习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的,周一上午的前两节课和周五下午的后两节课课堂秩序会更差些。因为这两个时段学生较躁动。周一上午开始的两节课,学生躁动,或许是由于休息了两天一时还没有从休闲状态调整到学习的状态上;周五的最后两节课,学生躁动,又或许是因为学生归心似箭,心思难以保持在课堂学习上。还有,每天上午临近放学的课,课堂纪律的管理难度也更大,三节多课下来,学生似乎已没有了耐心,有些坐不住了,开始盼望着早点放学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面对这些“学生有些躁动的课”,我们老师要灵活调整教学安排,不安排重要教学内容,不安排关键性的新授,可以安排做做课堂作业,或组织阅读、组织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学习心得活动等等,即尽量安排一些靠短时注意就能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

5、加强进修,提高教师自身学养与教学技能

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争取以广博的学识、不凡的谈吐、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以科学的、富有艺术的教学设计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思,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活动中,对课堂学习欲罢不能,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告别“无事生非”的状态。

总之,课堂里不能允许出现吵闹和混乱的局面,吵闹则无效,混乱则低效。我们要努力营建安静、有序的课堂。唯有课堂秩序好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有效和高效。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景观规划方法(精选8篇)
  • 下一篇:履职和述职的区别(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