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科技类项目管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1 栏目:写作范文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1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1ZR0092,2013ZR0110)

作者简介:张世慧(1954-),女,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宋 艳 (196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王 俊 (1983-),男,审计师,研究方向为政府预算、财政管理。

摘要:以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目标为出发点,依据财政投入的绩效特点和绩效主要表现形式,确定了优化设计原则及思路,围绕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类别特征构建了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和创新活动资助两大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实施评价流程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136-05

一、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理论界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些著名观点并指导着政府实践。国外Kerssens和Cook指出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早期应该更多地关注对战略方面的绩效评价,中后期则应该更多地关注运营方面的绩效评价[1];Brown和Avension提出了用来评价R&D实验室的科研活动的分析框架和方法[2];在基础研究的绩效评价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较为深入[3~5]。在这一系列研究基础上,发达国家建立了系统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管理制度,将科技投入绩效分析和评估作为科技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效率。如:美国国会在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6];欧盟则于2001年9月颁布了14项国家科技评价基准指标[7];日本主要是由一些归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评估机构和专业性评估机构来进行财政R&D项目的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的[8],基本建立了开放型的科技资金研究评价体制,使科技评估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9]。

国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和地区),研究主要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赵红光[10]、师萍等[11]、李石柱等[12]、张玉赋等[13]、罗卫平等[14]、张青等[15]、谢虹等[16]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主要探讨如何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并用典型地区的实践数据进行了实证。二是针对具体的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研究财政科技投入的评估思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谢福泉等从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三个方面,将财政科技投入评估指标分为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三层[17];邓向荣、刘乃辉和周密以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例,在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的同时针对影响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成因进行了对策研究[18];余振乾和余小方构建了创新性研究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科技产业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三类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系统的构成和流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9];胡兴旺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0];赵丽娟从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产生与发展、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结果的利用方面评述了目前基础研究的绩效评估方法,并提出了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改进思路[21]。

以上研究对本文的探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基于项目层面的评价思想、方法及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将会被引用,但由于区域和科技投入项目的特点不一样,目前没有一套指标体系是被公认的、直接可用于操作,因此有必要选准具体区域和特定项目做深入研究。

二、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问题与优化目标

(一) 指标体系通用化,体现不出科技项目绩效特点

目前,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考评指标并未真正建立,而是建立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的通用指标体系上,该通用指标体系主要将项目归集为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行政运行四大支出类,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定性指标计分等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方法,没有体现出科技项目的侧重点和特性,仍处于粗放状态,导致考评结果在后期一定程度上难以利用,横向也欠缺可比性,这是由科技支出多样性、专业性与财政部门作为考评组织实施行为主体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下一步的优化工作应重在“细化”,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系统相结合、相对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出不同支出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科技财政投入绩效指标。

(二)科技主管部门对目前绩效评价工作参与度不高

由于目前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科技主管部门在其中主要是扮演协助和配合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并未真正融入到绩效评价工作和运用绩效评价成果的工作中。若能够由科技部门牵头,从自身管理需要出发形成一套有序、规范、完整的考评制度,将对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开展和监管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系统内部对资金效益和项目运行的关注,及时调整偏差,对科学申报项目、项目流程控制和科技资金管理都大有裨益。

(三)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资金核算管理制度不衔接

由于科技主管部门在整个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并没有与财政考评方建立一种完善的对接机制来共同管理科技资金,使财政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不用说主动运用财政绩效考评的结果对于以后年度的部门预算安排具体指导和调整,由此时常会造成资金效益统计口径不一致、资金核算管理制度不衔接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科技系统内部形成一套参照财政绩效考评制度,在实质上能与该制度相匹配的更细化、更有针对性的科技资金绩效考评体系。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制度约束和保障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考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和保障将很难开展下去,即便得到考评结果,也无法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和运用成果。当前的制度规范主要由财政部门制定,无法切实落实在对科技项目的考评过程中。同时,由于科技项目本身就可细分为多类具有不同特点的项目,当前由财政部门作为考评主体,难以在考评范围、内容、指标体系、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平衡、规范,导致随意性很大,模糊评价内容多,影响考评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必须在科技行业内建立体现项目特色的评价体系,将考评工作制度化,并明确其在整个财政资金使用、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增强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权威性。

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现状,很有可能导致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绩效考评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为科技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供切实有力的决策依据,影响科技工作大局。为进一步做好绩效评价工作,就需要从科技主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类别,不同类别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标准,并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和使用效益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

三、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是指财政科技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与其目标相比的实现程度、产出成果、经济效益[22]以及对科技发展产生的主导性和带动性等社会效益及影响效果。因此,科技投入的产出不完全体现在投入带来的直接经济产出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显示在不同的时间、方面和领域。具体来说,财政科技投入的产出不仅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总额、出口创汇等;还包括在科技成果方面的产出,如专利申请及授权、科研成果及获奖、人才培养等;也包括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带来的间接影响,如带动社会科技资金投入金额、派生的新项目数量、签订的技术合同收入、新增就业人数、节能减排指标、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等等。因此,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①公共性;②间接性;③时滞性;④差异性和多样性;⑤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⑥难以准确度量性。

由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具有上述诸多特点,为科学有效地评估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现状拟定优化原则,并对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类别进行划分,再按照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产出的递进关系,从①科技成果方面的产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水平;②资金的间接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带动效应;③资金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④资金带来的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加上项目的执行完成情况(管理绩效),共计5个方面来考量其绩效,对每一个方面选取一些公认的统计数据或专家评测来获取数据。

四、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和构建

(一)财政科技投入指标体系优化的主要原则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除了遵循指标选取科学性、指标之间避免相关性、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等通用原则外,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原则:①系统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针对性原则;④可操作性原则;⑤导向性原则;⑥体现间接绩效原则。

(二)财政科技投入类别划分及指标体系优化思路

1 财政科技投入的类别划分

财政科技投入的类别划分有不同的标准,典型的归类方法包括:①根据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向可划分为创新性研究类、科技产业化类和创新能力建设类;②根据科技活动的属性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5大类[23];③根据财政科技投入支出功能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研条件建设等4大类。

对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类别的划分应该既能体现财政科技投入的投向特点又要包含功能特征,更要使操作具有可行性。本文以四川省情况为例,依据近年来专项资金支出情况,并结合其他省市的项目归类划分情况,将四川省科技项目划分为两大类:

(1)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项目。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这类财政科技投入的目标是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四川省整体创新能力,具体包括:①科技培训计划;②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③国际合作计划;④技术市场及成果交易计划;⑤成果转化平台;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类项目财政资金起到的引导性、带动性作用较强。

(2)创新活动资助项目。创新活动资助类财政科技投入,包括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具体包括:①科技支撑计划;②软科学计划;③青年基金;④重点新产品计划;⑤应用基础计划;⑥战略性新兴产品计划。此类项目的特点是政府将资金拨付(包含补贴)给企事业单位专款专用,财政资金主要起到支持、奖励、补贴的作用。

2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对财政科技项目分类的划分,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体系按层次进行构建,可分为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其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1)目标层(一级指标):是针对不同类别的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绩效的总体评价目标。

(2)要素层(二级指标):是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主要体现。选择项目计划执行(完成)情况、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带动效应、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方面构成二级指标。

(3)指标层(三级指标):由可以具体反映评价目标特点及要素层含义的定量或定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中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且权重不尽相同,主要以准确反映不同评价目标和不同项目类别的绩效为准,具体指标选取和权重赋值是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

(三)财政科技投入指标体系的设计

1、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类项目是由政府主导的,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它是整合、利用及共享社会、经济、科研条件资源,使得地方、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地方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科技实力、改善科技环境等,但这种项目的直接效益难以立即体现并得到合理测量,因此其测量指标要侧重间接效益,更要体现其服务特性、引导性、带动和影响力,以及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环境改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创新活动资助的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活动资助类项目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涉及到技术创新链上的各个环节。客观地说,要对这样一大类项目建立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的数量必然要多,体系势必会变得庞大,但对具体项目评价的操作性就有所降低。因此,本文考虑一个相对繁简适中的指标体系来提高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如表2。在实际评价时,还可根据项目的创新属性和特点进行取舍。

五、绩效评价的实施流程设计

鉴于全国各地(包括四川省在内)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绩效评估的原始数据均相对匮乏,绩效的实现过程、作用机理尚未完全被揭示的现实情况,因此在项目层面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方法选取上,推荐选用专家评价综合计算法。该方法适用于历史资料不足或不可测因素较多的情形,对目前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的绩效评估较为适用。本文的评估程序设计如下:

1、确定评估对象。并非每一项财政科技投入都必须评估,可根据投入额度、关注重点、战略规划等有选择地进行评估。

注:由于这一类别的科技项目种类较多,具体针对某一评价对象,可能22个三级指标会出现不适合项目特点的情况,届时评价组织可决定不做考核,将该指标的权重按比例分配给其他指标 2、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评估要求。为了让项目承担单位明确绩效评估的意义和要求,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文件,对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程序、评价依据、目标分解及数据填报内容等给予明确规定和要求,以引导和规范项目承担单位顺利开展绩效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

3、项目承担单位自评。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相关文件和合同要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做好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在项目完成三个月内完成自评报告(含项目评价指标表)。

4、数据核实。科技管理部门在收到项目单位自评报告后,需组织核实填报数据,对照绩效评估要求检查数据是否完备、合理,需要时可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补充和完善。

5、绩效评分。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进行评分,由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计算得出评估分值。

6、得出评估结论。在综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得出初步评估结论,初步评估结论反馈给项目承担单位征求意见,无异议或无充分理由要求修改评估结论,则评估结论成立。若项目承担单位有新的补充材料(限于自评后直接与项目相关的材料),科技管理部门可酌情根据评价标准对相应指标的分值进行修改,并重新计算出绩效分值,得出评估结论。

7、评估总结。每年完成评估工作后,建议都对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对评估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对重点项目可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对评估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今后开展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工作积累经验。评估总结材料发至相关接受评估的单位,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8、结果应用。绩效评估的结果应用将对以下科技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一是提高科技统计数据管理水平,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二是作为对相关项目主管部门、承担单位和项目相关人员信誉与能力评价的重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目标为出发点,依据财政投入的绩效特点和绩效主要表现形式相关研究,确定了优化设计原则及思路,围绕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类别特征构建了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和创新活动资助两大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实施评价流程进行了设计。该设计相对目前四川省通用型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有一定程度的优化,针对科技类项目特点有具体体现。而且,本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财政科技投入评价的不同对象、内容和要求具有开放性,可针对绩效评价实际合理增减三级指标,以构成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准确性的项目评价指标。

但本文的评价体系并未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具体的确定,这需要结合具体评价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经验判断法等予以确定,按其重要性程度直接给出权重分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本文尚未对一个具体项目做出具体实际评价,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加以实践,使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目标更具体,指标更量化,体系更完善且具操作性。

参考文献:

[1]Kerssens Cook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ing of Measurement Systems for R&D Proeesses[J]R&D Management,1997(4):345-357

[2]Brown Avension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88(6):30-35

[3]Ben Martin , Ammon Salter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ly Funded Basic Researc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R]Report to HM Treasury , Brighton:SPRU,1996

[4]Martin B, Irvine JAssessing Basic Research: Some Partial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Progress in Radio Astronomy[J] Research Policy,1983,12

[5]Salter A J, Martin B R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ublicly Funded Basic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J]Research Policy,2001(30):3

[6]曹展,田大山美国科技评估立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6):57-61

[7]林涛欧盟的14项科技评价指标[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2(12):7-9

[8]张 平日本科技评估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5(2):142-144

[9]Freem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e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 Printer Publishers,1998(8):50-55

[10]赵红光建立我国政府有组织科技活动绩效评价制度初探[J]中国软科学,2003(5):110-112

[11]师 萍,许 治,张炳南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6):125-129、

[12]李石柱,李冬梅,唐五湘影响我国区域科技产出单指标效率要素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14-18

[13]张玉赋,张 华江苏省科技投入的绩效模型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135-138

[14]罗卫平,陈志坚基于DEA的广东省21地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07(03):38-41

[15]张 青,王桂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以上海市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04):62-69

[16]谢 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17]谢福泉,任浩,张军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科技项目后评价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6(6):25-28

[18]邓向荣,刘乃辉,周 密转型期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绩效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10):38-42

[19]余振乾,余小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中国软科学,2005(4):63-69

[20]胡兴旺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管理研究[J]财政研究,2007(7):63-65

[21]赵丽娟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46-50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2

针对高校内部信息平台的特点和弊端,本文引入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部分共性特点。指出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紧扣智能模式,规划了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和结构模块,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讨论。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登录者进行了分类,便利数据库的人性化设计,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平台

0 引言

高校行政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发展的保障,传统的信息管理平台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不仅仅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还应包括统计与监督,可以对数据进行准确的查询、统计、决策。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每年申报的项目种类繁多,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各类重大专项、科技部科技创新专项、发改委等各部门的科技专项等等。一般来说,项目申报受理的手续繁杂,以项目名称的登记为例,申报项目时首先要在学院科研负责人处签字印章,然后统一送至科技部,由科技部组织校内评审。校内评审完毕后审核通过的项目由申请者提出申请报科技部盖章,再由科技部报至学校盖校印。校级制作好清单后统一上报国家各部委。项目立项后的项目管理在工作中显得非常被动,通常是上级管理部门打电话来催促结题。随着申报项目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在项目的结题与中期考核时,随着数据处理的复杂及对跟踪分析的要求,科技部的项目管理方式也从手工分析逐渐发展到电脑无纸化办公,智能化办公,但是目前机械性的电脑批量处理已经显得不太适应内部项目管理的需要。因此,信息平台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

1 信息平台的智能模式

高校内部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对所有项目进行业务支撑,可以将很多流程同步化与自动化,有效的节约了管理人员的时间、精力。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模式为管理人员登陆信息平台系统,项目申报通知、项目申报明细要求、筛选、评审、递送、汇总结果等工作。平台可以识别登陆者身份,学院科研秘书和项目负责人分别进入自己对应的信息平台门户,通过平台与校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并进行跟踪管理和进度查询。信息平台可以根据登录者的不同身份提供不同的输出结果供使用者决策分析,如科研人员可以浏览项目的数据分析结果,不同专项的处理人员可以浏览自己对应负责的项目模块,而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可以总览全校科研情况(学院分布、经项目等)的分析数据等。信息平台向用户提供了大量操作简便、功能完备的分析手段,诸如图表分析、定量分数、统计分析、数据汇总,以及支持 web系统、提供管理功能等。

2 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1 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

内部管理系统是整个信息平台的核心,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内部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9个分模块,分别为综合信息平台、科研评估子模块、军工项目管理子模块、成果管理子模块、经费管理子模块、项目管理子模块、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系统模块、内务管理子模块。

2、2 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

项目管理是高校科技部的日常工作核心。项目管理部分主要由横向项目、纵向项目、项目验收、和项目经费几个部分构成。项目管理和学校师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这个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上实现项目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和流程规范化是十分关键的。

横向项目多为高校与地方企业或单位合作开发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项目,一般涉及多个学科的不同知识领域,是较为综合的研究项目,部分理工科还涉及实验承接等工程。横向项目主要包括编号合同、买方市场、计划分类、项目背景等信息。纵向项目多为国家政府机关或者地方政府机关所管理的项目,可能涉及民生、科技、社会等方方面面。纵向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科研经费、配套设施、承接单位、学科分类、项目类别、所属部门、项目来源等信息。其中,项目经费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有但不限于负责人、付款日期、拨款单位,付款数额等信息,主要由经费分配和项目分配两部分组成。

在内部信息平台中,一般操作流程是先进行项目分配管理,通过关键词的选择进行项目查询。财务处收到经费到达通知以后,将选中项目添加入经费所属栏目。操作人员进行项目预分配,对拨款所属明细项目进行选择。这样清楚明了,准确度较高。项目成果考核是项目结题的最后阶段,在考核中要对贡献和成本之间进行明细考核,包括对项目管理人员人力资本的考核,最终决定项目等级。高校科研管理内部信息平台应该设置横向项目于纵向项目到项目成果考核的通道,方便操作人员统一的管理。

3 结语

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智能模式与系统设计原则。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版块设计思路提出观点。其中,重点列举了信息平台内部管理系统中的经费分配、成果考核等模块进行分析。在后续研究中,本文将结合现实使用情况,对高校信息平台的设计进一步细化与优化,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晓燕、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 2011(09):12-14、

[2]孙振,王璐,张旭、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4):20-21、

[3]焦铬,刘辉,陈受凯、基于、Net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 2009(12):7-8、

【作者简介】

张昊(1986-),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市御道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高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科员,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3

一、需求分析

信息科技管理系统为农金机构提供科技电子化管理,规范农金机构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管理和部门人员管理工作,提高科技项目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科技管理整体效率为目的为提升业务工作效率,降低信息科技风险,保障信息科技安全、可靠、稳健的运营。农金机构科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制度管理、科技流程、运维管理、故障报修、硬件管理、机房管理、项目管理、培训管理、系统需求收集、外包公司管理、工作管理、档案管理等一级模块,一级模块又包含若干子模块。

二、系统架构

良好的业务适应性及可扩展性。在各业务系统源数据模型不出现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系统从设计上采用模块化和组件化,松耦合实现,要求具有良好的业务适应性及可扩展性,业务模型采用参数化定制,方便用户在未来业务新增或变更的时候,自行维护与实现。适应行内发展的思路和IT规划,至少能够满足农金机构未来5年的业务及技术需求。

跨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采用JAVA开发与实现,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可扩展的系统架构,开放式语言及规范标准数据接口,便利系统可在异构的系统及数据库间移植;

稳定性和鲁棒性。整体系统运行稳定,有很强的防错、校验能力,有很强的故障恢复和应急措施,保证日常事务不间断地正常运行,使用人员的日常事务处理不需要频繁的技术人员支持。

安全性。系统采用统一化界面设计,通过统一的界面和内部的权限控制,防止超越权限执行操作的现象发生;充分考虑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安全性。

该系统采用主流开源框架SPRING MVC,分离控制器、模型对象、分派器、处理对象的角色,这种分离让它们更容易进行定制。在开发过程中,采用注解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注解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捷,利用反射机制原理出现的注解就是为解决大量的配置问题。前台页面采用DHTMLX进行页面的快速开发,并采用DHTMLX DESIGINER工具,使得前端开发更加容易。参数设定尽可能采用配置的方式,为后期管理提供方便。农金机构信息科技管理系统采用JAVA为开发语言,开发工具为MYECLIPS 6、5 版本。WEB SERVICE采用TOMCAT 6、0,数据库使用MYSQL 5。

三、管理系统流程设计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系统化方法,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位、定时描述,包含流程分析、流程定义、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因为流程管理是为客户需求而设计的,因而这种流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需要被优化。有时内部及外部的业务流程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建模、自动化、管理监控和优化。农金机构信息科技管理系统采用ACTIVITI作为流程引擎,它是一种轻量级,可嵌入的BPM引擎,而且还设计适用于可扩展的云架构。基于APACHE许可的开源BPM系统,从基础开始构建,旨在提供支持新的BPMN 2、0标准,包括支持对象管理组,面对新技术的机遇,诸如互操作性和云架构,提供技术实现。在农金机构信息科技管理系统中,采用ACTIVITI流程引擎,例如故障管理,机房进出管理等,通过绘制流程设计图,实现ACTIVITI提供的接口,进行流程引擎的驱动。

四、功能模块介绍

(一)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该系统组织架构模块包含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信息科技岗位设置两个子模块。农金机构信息科技应该成立以行长为主任的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涵盖分管行长,各部室经理。信息科技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宜设在信息科技部门。信息科技岗位设置总经理、副总经理、硬件管理岗位、系统管理员A岗岗位、系统管理员B岗岗位、网络管理员A岗岗位、网络管理员B岗岗位、项目(软件)开发岗岗位、运行维护员岗位等九个岗位。明确每个岗位人员及岗位职责,设立A、B岗位,降低信息科技风险。具体以树状结构进行展示,简洁明了。

(二)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指对科技档案实体和科技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快捷查询服务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科技档案管理的对象是科技信息档案,服务对象是信息科技部门所有成员,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等状况与科技档案查询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极大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对科技档案的大统一、大集中的计算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息科技风险。农金机构科技管理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包含银监人行法规、省联社制度、本行制度、规程手册、科技流程、培训资料、会议纪要、投稿管理、员工档案以及其他档案等十个子模块。

银监人行法规子模块。主要包含对银监会、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风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制度标题、文号、分类、内容摘要及制度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分为项目开发制度、网络建设制度、系统维护制度、运维维护制度及综合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查询可以按照制度标题进行模糊查询。

本行制度子模块。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风险管理部、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制定的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风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制度标题、文号、分类、责任人、内容摘要及制度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分为项目开发制度、网络建设制度、系统维护制度、运维维护制度及综合管理制度等。对于本行每个科技制度,都指定相关责任人,责任人根据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完善、废止制度的相关建议,以便制度能够指导现行工作实际,避免科技制度与现行科技工作管理脱节,降低可能出现的信息科技制度风险。相关制度的查询可以按照制度标题进行模糊查询。

规程手册子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门制定的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风险等方面的规程手册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制度标题、文号、分类、责任人、内容摘要及制度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分为项目开发制度、网络建设制度、系统维护制度、运维维护制度及综合管理制度等。对于本行每个科技制度,都指定相关责任人,责任人根据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完善、废止规程手册的相关建议,以便规程手册能够指导现行工作实际,避免规程手册与现行科技工作管理脱节,降低可能出现的信息科技操作风险。相关手册的查询可以按照手册标题、年份进行模糊查询。

科技流程子模块。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等职能部门制定的关于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风险等方面的流程手册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流程标题、文号、分类、内容摘要及流程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分为项目开发流程、网络建设流程、系统维护流程、运维维护流程及综合管理流程等。对于本行每个科技流程,都指定相关责任人,责任人根据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完善、废止流程的相关建议,以便流程能够指导现行工作实际,避免科技流程与现行科技工作管理脱节,降低可能出现的信息科技操作风险。相关流程的查询可以按照流程标题、年份进行模糊查询。

培训资料子模块。根据农金机构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初制定的员工培训计划,科技信息部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员工外出培训,保持员工与业界先进技术进行同步,切实降低农金机构信息科学技术落伍的风险。另外,省信用联社也会组织员工新技术培训。由于工作实际,不可能进行全员参加,为此,员工外出培训资料是其他未参加培训员工学习、参考的重要资料。此模块针对性的培训资料进行归档管理。该模块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员工外出培训的教学课件、源代码、参考资料等培训资料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模块包含培训名称、分类、资料简介、资料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可分为网络类、项目类、系统类、运维类、管理类等,并且可以区分相关培训为行内培训还是行外培训,以便,在进行培训资料检索是更加准确的定位到所需的资料。该模块的查询还可以按资料名称和资料年份进行模糊查询,大大提高其定位培训资源的效率和准确性。

会议纪要子模块。针对会议纪要进行归档管理。该模块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召开的月度工作会议、临时工作会议、项目管理会议等会议纪要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模块包含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参加人、会议主题、会议类型、会议内容等要素,实现会议附件的上传、下载,其中,会议类型可分为部室会议、项目例会、项目总结会议等。该模块的查询还可以按照会议主题和会议年份进行模糊查询,大大提高其定位会议纪要资源的效率和准确性。

投稿管理子模块。针对农金机构科技部门银行内刊及外部投稿进行归档管理。该模块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员工所撰写的内刊稿件、科研课题等撰写录用情况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切实保障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员工的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模块包含稿件标题、稿件分类、稿件内容摘要、稿件是否录用、稿件录用刊号、稿件课题组、稿件原文等要素,其中,稿件可以按照内部通济稿件和外部期刊稿件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稿件内容分类为新闻摘要、管理心得、散文诗歌、技术交流以及其他类等类别。稿件原文的上传以稿件附件的上传、下载。该模块的查询还可以按照稿件标题和稿件年份进行模糊查询,大大提高其定位稿件资源的效率和准确性。

员工档案子模块。模块对农金机构科技部门员工档案进行归档管理。该模块包含对农金机构科技信息部员工档案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对员工的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模块包含员工姓名、员工出生日期、员工岗位、员工入职时间、员工政治面貌、员工身份证号码、员工移动电话、员工办公电话、员工最高学历、员工最高学位、员工学习工作经历、员工奖惩情况、员工课题著作、员工照片等要素,其中,员工照片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他附件可以上传学历、学位等扫描件。其中,员工政治面貌包含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派及群众等。

(三)应用系统

农金机构业务近年开展迅速,伴随业务开展,相应的应用系统也是越来越多。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员负责按制度规定做好中心机房计算机设备、核心业务系统、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随着系统的持续快速增加,应用系统的相关信息查找变得愈发复杂,进而增加维护的难度。

根据系统管理当前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情况,在科技管理系统中开发应用系统模块,供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员使用。该模块实现对农金机构各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包含对应用系统的添加操作,修改操作,查看应用系统详细信息操作,删除过期应用系统操作。支持EXCEL导出功能,导出EXCEL后,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相应的EXCEL操作。应用系统管理模块包含应用系统名称、应用系统IP 地址、应用系统操作系统版本、应用系统具体负责人、应用系统分类、应用系统网络分类以及备注信息。其中,操作系统分为WIN SERVER 2003、WIN SERVER 2008、WINDOWS、IBM AIX、LINUX、UNIX、ESXI5、苹果系统IOS、安卓及其他等类,应用系统安装来源分为省联社系统,自主开发系统,合作开发系统,外包公司开发系统等。应用系统管理模块支持按照系统名称、数据库版本进行模糊查询,以便快速准确的定位到要查询的信息。

(四)设备管理

伴随着应用系统的持续增加,所需的计算机设备(含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自助设备等)也在持续增加。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及硬件管理员负责对按制度规定做好中心机房计算机设备、核心业务系统、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随着系统的持续快速增加,应用设备的相关信息查找变得愈发复杂,进而增加维护的难度。不仅如此,这么多设备,如何理清即将到期设备,也变得比较困难,如若设备到期而没有及时预警更换,那么将造成潜在的风险。

根据系统管理当前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情况,发现潜在设备到期风险,切实提高设备的稳定状态,在科技管理系统中开发设备管理模块,供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硬件管理员及部室管理人员使用。该模块实现对农金机构各设备、硬件的维护管理,包含对设备、硬件的添加操作,修改操作,查看应用系统详细信息操作,删除过期应用系统操作。支持EXCEL导出功能,导出EXCEL后,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相应的EXCEL操作。设备管理模块包含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类型、设备IP地址、设备安放位置、使用人、使用人电话、使用机构、设备品牌、设备型号、设备厂商联系人、设备厂商联系电话、设备安装日期、设备到期日期、设备状态、以及设备的一些备注信息等。其中,设备按性质功能可以分为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主机设备及其他设备等,按照机构层级可以分为总行设备、支行设备、分理处设备等类别,设备状态按照设备情况分为正常、报废两类。设备品牌包含升腾、国光、HP、IBM、联想、华为、CISCO、中兴等。设备管理模块支持按照设备名称、添加人、设备类型A、设备类型B、安放位置、使用机构、设备状态、到期日期进行模糊查询。根据不同的选项搭配,可以查询设备到期情况,对设备即将到期的设备进行预警,降低信息科技风险。

(五)项目管理

根据PMBOK定义,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视与控制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的。

目前,农金机构项目管理归口项目(软件)开发岗,主要工作为:根据需求提交部门的业务需求书,与需求提交部门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写出规范的软件设计需求书;根据软件开发特性,要求专业软件开发商开发的,负责做好与软件开发商的沟通,把设计需求书与开发商现有的需求书比较,并参与到整个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等过程中去。如果自行开发,需书写详细的软件设计书,经编码、测试,最后交付给需求提交部室测试、运行;负责做好开发源代码的备份、保存,严格对引进软件的审查和把关;负责协助需求提出部门做好对新开发系统和新开发中间业务的操作培训工作;为行长室、各职能部门提供报表取数服务。

根据农金机构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在农金机构科技管理系统中增加项目管理模块,模块包含两个子模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和取数源代码共享模块。其中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模块主要针对的是农金机构自主开发项目以及与外部公司协作开发项目,根据PMBOK定义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农金机构项目开发实际经验及教训,将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划分为项目立项、项目需求、项目报告、项目设计、项目测试、项目上线、项目后续管理等八个模块。对每个模块的交付成功进行管理。农金机构项目开发岗位的另一主要任务要为行长室、各职能部门提供报表取数服务,为此开发取数源码模块,供科技人员参阅共享。以下对项目管理的两个模块进行分别介绍。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根据农金机构的项目立项一般为按年度进行立项,所有把项目管理设计成按年度分为第一目录。第一目录为项目管理,第二级目录为年份,譬如,2014年项目,2013年项目等。年份下面为按项目名称进行分解,在三级目录中列出立项为所属年份的项目,比如,2013年度的项目有贷后管理系统、业务网文件传递系统、门户网站、人力资源系统、服务器虚拟化、商业智能系统等。项目管理首页设置项目文档模板,通过该模块,可以对项目生命周期内所涉及的文档进行管理。例如,农金机构项目管理中有项目任务书模板、项目总结报告模板、项目风险应对计划模板、工作说明书模板、项目立项申请表模板、项目上线报告模板、项目验收报告模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模块实现对农金机构项目模板的维护管理,包含对项目文档模板的添加操作,修改操作,查看下载模板操作,删除过期模板操作。该模块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名称、分类、摘要。其中模板原件作为附件的形式进行上传。

对于每个项目,都含有项目立项、项目需求、项目报告、项目设计、项目测试、项目上线、项目后续管理等八个模块。对于每个模块,都包含对该模块的添加、修改、查看和删除操作,以需求管理为例作为介绍。需求管理实现对项目需求的增删改查操作。包含标题、项目名称、分类、摘要等要素。其中需求文档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可以按照需求类型分为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详细需求、需求规格说明书及其他需求几个类别。需求管理模块可以按照标题进行模糊查询,以便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的定位的相关需求资源。

取数源码管理。针对农金机构为各部室取数较多的现状,单独开发取数源码管理。以便取数人员在接到取数任务时,可以查阅类似的取数在之前有没有被取过,如果被取过,可以下载相关取数材料,进行更改相关日期等参数进行直接取数,保证取数的效率及准确性,与此同时,也防止人员变动或者请假造成的取数延滞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防范信息科技风险。该模块实现对取数源代码的添加、修改、查看、删除,包含标题、部门、申请人、分类、摘要,其中,取数源程序(主要指SQL源程序及说明文件)以附件的形式进行上传。按照取数内容的类型,将源码分为会计结算类、信贷管理类、风险审计类、绩效考核类、客户资料信息类及其他类等,方便使用人员查询定位。并且支持按标题进行模糊查询,使用人员只需输入印象中的关键字,就可以检索到相关源代码,大大节约工作时间,并且这样取得的数据更加满足需求提出方的需求。

(六)监控管理

监控管理主要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资源、通用服务等IT资源的监控,帮助管理人员快速掌握以上资源的运行情况;通过监控,提前预防故障出现,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快速定位故障,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故障,降低故障影响。根据农金机构实际情况,把监控管理分为机房巡检、主机日志、网络日志三个子模块,主要是人工监控,统一上传管理。

机房巡检。根据风险管理要求,每天要对机房情况进行维护登记。该模块实现对机房情况(含服务器、空调系统、UPS模块、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核心防火墙、中心机房)等操作。包含要素为电源指示灯、液晶面板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是否可PING通网络、温度、湿度、有无报警信息内容、状态灯、UPS输入电压电流、UPS输出电压电流、UPS电池电压电流、核心路由器左电源指示灯、核心路由器右电源指示灯、核心路由器右状态指示灯、机房有无异常气味、机房有无其他异常、备注信息等要素。模块设立查询框,可以根据机房巡检人员及巡检日期进行模糊查询,以便快速定位资源。由于输入较多,设计成仿EXCEL输入模式,使得页面看起来简洁、紧凑。

主机日志。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管理岗对主机监控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主机日志标题,分类、主机日志摘要等要素,监控具体日志文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中分类分为常规监控和临时突发监控等。相关日志的查询可以按照标题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通过该模块,可以对农金机构以往的主机运行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一定量的数据积累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在以后的监控中,可以重点关注此类风险点,更加有效的进行主机监控。

网络日志。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管理岗对网络监控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网络日志标题,分类、网络日志摘要等要素,监控具体日志文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中分类分为常规监控和临时突发监控等。相关日志的查询可以按照标题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通过该模块,可以对农金机构以往的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一定量的数据积累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在以后的监控中,可以重点关注此类风险点,更加有效的进行网络监控。

(七)运维管理

该模块主要包含故障管理、机房进出管理、系统需求收集管理三个模块。

故障管理。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合作公司故障管理的过程的维护管理,包含对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故障管理的基本流程是故障申请故障分类故障处理申请人评价。故障分类后,会指定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处理,其中故障可分为网络类故障、系统类故障、硬件管理类故障、运维类故障,分别对应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硬件管理员、运维管理员岗位。故障处理结束后,可以处理过程进行评价,保证处理人员的及时、高效的处理。该模块主要包含申请人、申请日期、故障日期、故障标题、故障简述、紧急程度、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现象、处理方法、故障小结、处理人员、满意程度、评价建议、评价时间等要素。

机房进出管理。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合作公司机房进出管理的过程的维护管理,包含对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机房进出管理的基本流程是进入申请经理审批机房工作情况登记。机房申请利用身份证识别设备,直接扫描进入人员的身份信息,对身份证的合法性进行校验,防止不法人员进入机房重地带来的风险。机房进入需有农金机构科技人员进行陪同作业,防止机房进入人员的不法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登记人、申请日期、进入机房人员、进入人员身份证、进入时间、离开时间、陪同人、工作完成情况、审批人、审批意见等要素。通过对机房进出管理人员的实名登记,提高机房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机房风险操作的水平。

系统需求收集管理。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系统需求收集的维护管理,包含对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标题、分类、内容摘要、附件等要素,其中,分类根据内容需求分为财务管理类、信贷管理类、结算管理类、审计管理类、风险管理类。该模块的查询可以按照需求标题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

(八)合作公司管理

合作公司(外包公司、协作公司)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外部公司,该模块主要包含合作公司的信息管理及对合作公司的考核打分管理。

合作公司的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合作公司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包含对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合作公司名称、合作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合作公司法人代表名称、合作公司办公地址、合作公司联系人、合作公司联系电话、合作项目等要素,其中,法人代表证、工商局代表证以扫描件的形式进行上传。该模块的查询可以按照公司名称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

合作公司的考核打分管理。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合作公司考核打分的维护管理,包含对考核打分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合作公司名称、时间、合作项目及打分项、备注信息等要素,其中,打分项目主要有服务态度、相应时间、修复能力、现场培训、客户沟通、受理渠道、服务规范等7个要素。根据每个打分项目的得分,自动的对总分数进行汇总。该模块的查询可以按照公司名称和合作项目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

(九)登记簿

该模块主要包含备份登记簿、销毁登记簿两个个模块。下面逐个对每个模块进行介绍。

备份登记簿。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岗对数据备份登记簿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网络备份日期、名称、数据日期、备份内容、操作人员、复核人员、备注信息、是否归档、备份有效性等要素,系统管理人员对数据根据数据备份频次要求,进行备份登记。相关登记簿的查询可以按照名称、有效性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

销毁登记簿。该模块主要包含对农金机构系统管理岗对数据销毁登记簿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介质类型、用途、品牌、序列号、资产登记号、容量、销毁方式、销毁人、复核人员、销毁日期、备注信息等要素,系统管理人员对已销毁的介质进行销毁登记。相关登记簿的查询可以按照名称、销毁进行模糊查询,以便使用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资源。

(十)工作管理

该模块主要应包含日程管理、工作日志、月度计划、月度小结、下乡登记、加班管理六个子模块。下面逐个对每个模块进行介绍。

日程管理。日程管理就是将每天的工作和事务安排在日期中,并做一个有效的记录,方便管理日常的工作和事务,达到工作备忘的目的。同时也具有对员工日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的作用。电子版的日程管理通常具有定时提醒功能。该模块包含对员工日常安排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日程类型、完成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目标、日程代号要素,日期到期时间之前会自动提醒,防止员工漏掉要办理的工作。

工作日志。针对自己的工作,每天记录工作的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农金机构实际情况,电子版的日志管理通常不宜做的过于复杂,员工登记简便。该模块包含对员工工作日志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日期、工作内容两个要素,便于填写。

计划小结。该模块对员工月度计划小结进行维护管理。模块包含对员工月度计划小结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日期、计划内容两个要素,便于填写。

下乡登记。该模块对员工下乡登记进行维护管理。模块包含对员工下乡登记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下乡人员、下乡网点、日期、出发时间、返回时间、工作内容等要素,其中,下乡网点为下拉列表,可以按照工作内容、下乡日期、下乡人员进行模糊查询。

加班管理。该模块对员工加班情况进行维护管理。模块包含对加班情况的添加、修改、查看及删除操作。该模块主要包含标题、类型、加班日期、加班时间、内容等要素,可以按照加班标题、加班日期、加班人员进行模糊查询。

五、使用效果

农金机构依照上述功能设计要求,自主开发实施信息科技管理系统建设,逐渐显现出预期的效果。系统以来,运行稳定、效果明显。

(一)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该系统,科技人员可以轻松的收发邮件,便捷工作办理,遇到问题,可以轻易的查询历史同类解决方案进行参考,极大降低故障识别、排除、处理时间。档案管理可以对档案有效归集,项目管理实现项目按年度、分项目的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宏观微观无缝把控,提升管理效率。

(二)实现规范统一管理

通过对科技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杂乱无章实现大统一、大集中的科学管理,实现科学管理,切实打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科技管理大忌问题。集制度、故障、档案、项目、应用系统、监控、运维等与一体,科技人员在一个系统办理几乎全部科技事务,切实提高科技管理规范,从源头上防范科技管理无序、杂乱,真正实现科技统一管理。

(三)改进科技服务

通过该系统,部室、支行(含二级支行)、分理处的几乎所有需求都从该系统提交科技部受理,降低中间环节,杜绝相互推诿,提升体验度,例如,故障报修只需提交申请,流程自动流转,专人负责解决,附带评价功能,对服务评价进行打分,杜绝拖延等现象发生,对科技服务质量的改进效果明显。

(四)实现信息共享

该系统重视信息共享,各个模块都含有模糊查询功能,科技人员特别是新入职人员,对历史信息可以方便获取学习,系统专设取数源码模块,可以轻松实现对历史取数源码的检索,提高代码复用,实现知识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公益性;项目资源;部分成本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62―03

2008年农办科64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将农业科技培训纳人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层面,推动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繁荣。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生产一线操作实体,农业科技又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农民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 农业发展仅靠基层农技人员还不够。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的县、乡、村三级干部和一些农村公共事业单位的高级农技人员也被纳入农业科技培训的对象,为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使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内容和客体不断扩展。然而,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和理解它的特征,是有效开展农业培训项目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在重新界定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五项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有效开展。

一、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范围界定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一般是由省政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组织部等)共同组织,各下属市、县(市、区)农业局和财政局等具体实施,省直有关单位参与实施。主要对有参加培训愿望的思想先进的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各级农业干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及农业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务农技能、农业科技素质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培养一批由新型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组成的多层次农业发展人才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另外,还有少数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基地+农民”结构形式的农业企业为其组员提供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二、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特征

l_培训客体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非自觉性。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客体具有激励不足的特性,在三类主要的培训客体中,第一类培训客体―一农民往往缺乏参与培训的经济条件和眼光,或许经过培训农民的务农技能会有很大提高。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农民培训一般是由政府或有经济条件、有能力的农业组织来承办,比如,政府组织基层农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协会组织会员参与培训,龙头企业组织签约农户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等。

第二类培训客体是基层农技人员,这些人员一般隶属于基层农业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掌握着某方面农业生产技术。虽然提高技术对于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很重要,但是对他们来说,参与培训也不是一项必需的投资。而对于这些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来说,更新和提高农技人员的农业技术水平,增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推广能力,对于该职能部门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这种考虑,该单位会自己出资或向上级单位申请为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

第三类培训客体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包括村干部和书记、乡镇长等科级干部、县(处)级干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仍是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这类培训客体都是区域农业经济带头人,一般发展农业的思想觉悟比周围群众都高,日常工作繁忙,因此,他们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主动性和激励性也不强。但一个省的农业发展水平正取决于这些区域带头人的执行力和决策能力,因此,各省级政府组织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农业科技培训,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执行国家农业政策,探索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显得非常必需。

2、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一类公益项目。一般来说,政府拨款支持的项目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的公益项目,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就是其中的一种。

由第一个特点可知,农业科技培训对于培训客体自身的发展需要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参与培训,而与培训客体紧密联系的第三方则愿意花血本来做这件事,这主要是由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强外部性造成的。对于农民来说,小规模常规生产的技术需求非常少,但对于农业生产的小窍门也来之不拒。而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户联结的企业也正是看到农民参与培训后能掌握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质量和标准,为企业提供稳定、高质量的货源。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也会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培训的机会。

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提升他们自身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同时,可以为各职能部门,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一类外部性非常强的公益类项目。

3、项目客户与项目客体相分离。这是由以上两个特点决定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客户是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承办方,主要有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各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各级农业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等;项目客体指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经济行政管理人员,这样就造成了农业培训项目的“三方参与,两方合约”问题。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包方是很强的项目委托协议,而项目委托方和学员是远距离、无监督下的弱行政命令关系,项目承包方――基地和学员之间的关系更是弱师生关系,更强的学员考核和评优的弱激励也算是基地与学员之间的约束关系之一,但学员对于能否参与培训和争取优秀学员的积极性还取决于对参与培训的意愿和机会成本。

如果项目客体的培训意愿弱,再加上培训成本外生化及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包方对学员之间的弱联系,这种项目客户与项目客体相分离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项目质量问题。在目前的农技培训项目中,学员的缺到率和缺课率始终存在,学习的积极性也受讲授风格影响很大,凭兴趣听课,培训基地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优制度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这都是农技培训项目这种“三方参与,两方合约”特征及培训成本外部化造成的。

4、项目效果和效益难以准确评估。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最终成果是装备了先进农业技术、新型农业发展理念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管理者,培训效果具有无形性。这些培训客体价值的实现受个人能力、农业生产模式和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且价值的体现具有间接性、长期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效益评估难度大,使得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质量监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5、农业科技培训项目资源的稀缺性。目前,我国农业科

技培训项目的可用资源很少,主要集中在各级农业行政、推广、科研、教育单位以及产业体系各综合试验站等,如果再加上对培训教材、现场培训等的要求,可用的高质量培训资源就更少了,而且新的培训资源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培训客体,对资源的需求层次也是不同的,对于农民大众的农技培训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即可实现,而对于农业行政管理干部的农业发展新理念培训则需要农业科教单位的专家、教授方能完成。

三、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项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农业培训项目要政府组织与市场激励相结合。一方面,对于政府,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公益性很强的项目,且项目客体参与培训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培训主体隶属于级别不 “等的行政单位,因此,项目的发起、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及项目成本的支付都只能由政府来完成。政府在此过程中组建的培训基地,确定的收费标准、管理目标也是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短期协议不符合它们的利益。因此,政府要鼓励和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组建和管理,帮助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它们才有发起农业培训项目的需求和能力;还要激励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协议关系向纵深方向发展,减少合约风险,延长合约期限,稳定共赢机制,这样可以保障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投资持续地得到回报,激发其投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市场化行为。

2、探索建立对项目客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参与方主要有项目主体、项目客体和项目委托单位。由于项目本身存在“三方参与,两方合约”和培训成果难以度量的特征,就必须建立对项目参与各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项目客体是最重要的一方,沿着“标准化―度量―评估―持续改进”的管理路径,在对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展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考核和认证,引人岗位竞争机制;建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为农技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型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给予嘉奖,增加他们持续改进农技水平的动力。在项目设计上,将项目客体参与培训的成本部分内部化,提高他们参与农技培训的机会成本,成本内部化的限度为培训收益>机会成本>不在意资金①。

3、重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资源的开发和分配。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项目资源主要指项目承接方的培训基地,・其中包括培训基础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和现场培训资源。对培训基地的管理要遵循“标准化一度量一评估一持续改进”的实施路径,政府要明文规定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模式,并组织对培训基地的度量和评估,并进行资质评定,对资质较高的基地相应分配更多的培训项目,对不符合标准的限期改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在我国中西部拥有较强的培训实力,实现了师资库、专题库、教材库和现场教学信息库等的“四库建设”和不断更新,并首次推出培训后服务,在不断的反馈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改进…。但我国目前像这样的基地还很少,尚未建立起明确的培训基地标准规范,使农技培训项目的招投标缺乏依据和可选择性。

在培训资源的分配上,以培训成本最低和培训内容匹配为原则,就近分配培训资源。培训基地还要妥善处理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委托的农技培训项目与政府分配项目指标之间的关系。

4、促进培训基地管理模式转变。由于项目质量不易评估和项目风险来源于培训基地的特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项目制管理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目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高效的项目团队。我国可用的农技培训项目资源少,培训基地都挂靠在农技站、农科所、高等学校等,承接区域内数量众多的农民、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人员提供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农技培训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而当前这些培训基地都沿用传统的直线一职能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多、品类多样的农技培训项目的管理需要。客观上要求培训基地管理模式的转型和管理功能的拓展。培训基地应适应未来农技培训项目发展趋势,逐渐向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转变,引入项目管理工具,提高承办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不但建立了职能明确的农村基层人员培训办公室、党政干部培训办公室、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办公室、职教师资培训办公室等单项目管理办公室,还成立了项目研发办公室、项目督导办公室、对外联系办公室和训后服务办公室等,逐渐具备了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实现从继续教育学院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向项目管理部门的转变,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5、构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工具。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不但可以监督项目基地和项目客体的行为,控制项目质量,还可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仍是当前最成熟的模型,包括美国IBM公司的员工培训都在使用该模型,柯克帕特里克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在该模型中,不同的评估主体针对培训项目的项目客体感受、培训所得、行为改进和行为效果四个层面进行测评,对农技培训项目具有更优的适用性。

但在使用该模型时要进行必要的细化和改进。首先,由省政府牵头,各地方政府构建评估团队,负责收集评估信息,执行评估上报结果;其次,将评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培训基地进行,后两个阶段分别在项目收尾后3―6个月、6―12各月在岗位上进行;最后,构建符合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实际的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案。

6、政府投资开发多样化的农技培训项目。不同的项目客体适用不用的培训形式,新型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管理人员要占据区域农业科技的制高点,与普通农户要有很高的技能势差,这部分人数量不多,农业技能和理念需求高,因此,通过集中到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成本低、效果好。对普通农户则可以用农户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载体,不同地区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农业发展专题,将与本地区农业生产相关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先进理念和法律法规在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播放等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陕西农林科技卫视的三农大视野、科技大篷车、三农信息联播、农村大市场、天天农高会、致富故事会等节目已成为广大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通道。

另外,还可以把一些配套项目纳入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比如,在开展农技培训项目的同时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项目,将“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基层农技人员(或新型农民)―普通农户”的农技扩散模式转变为“农业行政管理人员一基层农技人员(或新型农民)―农民合作组织”,无疑会大大降低项目成本,增强培训项目的效果,并具有更强的持续性。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5

大多数人认为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只是档案人员对科技项目资料的整理,与业务人无关,其实不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管理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在城市建设工作中都是一项技术基础工作,为科技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条件,为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依据,是生产技术管理、科研、设计管理或城市建设管理等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通常为档案室或档案馆。国家或专业主管部门的科技档案馆是科学技术事业单位,代表国家或专业系统收集和保管需要长久保存的重要的科技档案的基地。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和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科技档案管理是从累计资料到资料管理,包括鉴定、分类、整理、立卷、保管等多个步骤,以及归档后的档案利用。这是需要业务人员与档案人员共同参与进行的。提高业务人员对科技档案归档的要求、规范的认识,可以从科技项目的开始就有目的地对重要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等工作。积累、管理、利用,这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积累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利用是最终目的。只有前期工作做得到位,资料等收集齐全,基础才扎实可靠,管理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对业务人员普及科技档案归档的要求规范,是提高科技档案管理质量的地基。

二、档案人员应深入科研项目从始至终参与归档过程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档案人员面对科研项目里的各专业领域知识,不可能完全能够理解,对于科研项目的操作流程也不如业务人员来的熟悉透彻。因此档案人员想提高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需要深入科研项目的每个过程中,不断地收集、整理资料,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内容。档案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还能指导业务人员归档的规则与具体的组卷、排序、装订等细节问题。这样能提高档案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沟通及配合,使科技档案的归档程序能够有序开展。

三、搞好科技档案管理标准化,严格要求科技档案基础工作

各类档案都有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这就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准则。每一个企业、部门都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科技档案有专业性、种类和类型的多样性、成套性、现实性这些特点。以海洋系统为例,科技档案的种类包括专项档案、船舶档案、基本建设档案等,根据不同类别的科技档案,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标准细则。统一内容、排序组卷、页码、装订要求等,打好科技档案基础,能使整个单位的科技档案格式统一、整齐有序。

四、做好档案系统工作,提高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中的信息,满足其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档案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很大程度都取决于档案系统中全引目录是否准确无误、一目了然,让档案利用者在需要查找档案的过程中通过模糊查找、关键词查找,轻松简便地找到其所需要的档案目录,并通过目录找到实体档案,从而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五、结论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6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市政府加快发展首位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实现首位产业技术跨越、支撑“445”产业发展、科技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各种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强化集成,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产业、核心项目“三个核心”,强力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着力扩大科技、产业、改革、人才“四大成果”,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全力推进创新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原则

(一)鼓励自主创新。立足“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支撑产业发展。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组织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重点行业和领域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业孵化、重大专利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大力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障。

(三)突出扶持重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整合资源,强化集成,通过攻关实现产业化,取得标志性产业及科技成果,拉动产业爆发性增长。同时,突出科技惠民示范、创新人才培育,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三、计划类别

根据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衔接国家、省科技计划,结合2012年度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经费预算安排情况,本年度项目计划编制分为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技计划、科技专项计划三个部分。

(一)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本计划以取得标志性重大技术突破和获得重大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重点支持汽车、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培育爆发性增长的创新产品,大力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拟支持40个左右项目,每个项目市财政原则上予以20-50万资助。对事关全局、带动性较强的特别重大项目,可加大资助额度,各县、区应按一定比例配套。(高新科负责,其中国际科技合作、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由国合科负责)

(二)重点科技计划

本计划包括科技惠民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

1、科技惠民计划

以科技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科技强农惠农、科技惠及健康与医疗、科技改善环境、科技保障公共安全。重点支持生物与医药、医疗与卫生、农业与农村、生态与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示范技术等的研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社科负责)

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和载体建设,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支撑。重点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机构等能力建设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计划科负责)

3、软科学研究计划

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预测、评估和对策研究,以及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技体制改革等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科技宏观管理提供研究咨询报告。本年度重点围绕我市首位产业和“445”产业。(管理科负责)

(三)科技专项计划

1、专利产业化专项

以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科负责)

2、科技创业专项

支持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领军人才、大学生创业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创新项目。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科技人才领办创业企业,以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科负责)

3、产学研合作专项

重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芜设立产学研合作机构及项目的申报,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项目的申报。(管理科负责)

(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

根据省政府对我市节能目标考核要求,在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计划中充分体现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年度科技计划用于支持与节能技术相关的项目经费占全市财政收入预算0、025%以上,项目数6个以上,为实现我市节能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高新科统筹)

四、工作安排

(一)方案与申报

1、预算和方案。编制年度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预算安排、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和《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商市财政局,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分管市领导审定。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6月25日。

2、开发网上申报系统。2012年市科技计划项目力争采取网上申报,功能包括用户注册、项目在线申报、专家评审、项目任务书签订、分类统计等。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7月30日。

3、通知。起草年度征集计划项目的通知,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通过市科技局、创新办、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四个网站同时向社会公开。并对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培训。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7月30日。

(二)受理与初审

1、组织申报。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申报通知,组织所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网上项目申报(可常年申报入库),作为市、省、国家备选项目。

2、确定限额。各业务科室按照分工,根据年度科技计划和重点支持产业,对各类入库项目进行梳理,提出各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项目数,计划科负责综合汇总调整,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下达各归口管理部门。责任科室:各业务科,完成时限:8月30日。

3、限额推荐。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申报限额,网上推荐,并书面将项目申报材料和排序汇总表(见附件3)一式四份上报市局各业务科室。责任科室:各业务科,完成时限:9月10日。

4、形式审查。各业务科室在规定时间内,按限额进行受理并对项目进行形式审查。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9月15日。

5、项目汇总。各业务科室将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分类汇总后报计划科。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9月20日。

(三)项目评审

1、评审组织。计划科制订项目评审总体安排,采取异地或网上专家评审,落实时间、会场、专家、经费,印发评审通知,向专家介绍市科技计划项目概况、评审目的、评审指标、评审纪律等。各业务科室派1名联络员,携带、分发和回收项目材料、专家评分表,解释有关问题,记录整理专家评审意见等。

2、评审专家。参与项目评估的科技中介机构,应面向社会择优选用;参加项目咨询评审的专家,应在省科技咨询专家库中选择,并实行专家信誉制管理,建立咨询评审专家信誉档案数据库。

3、评审分组。评审按项目类别、技术领域进行分组,参加项目评审专家的专业结构,应根据项目类别、技术领域进行选择。每组专家人数应在5名以上,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应不少于7名。

4、专家评审。依据评审要求和项目评分表,评审专家对参评项目从立项的必要性、目标任务的可行性、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管理与机制的保障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及预计绩效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实行百分制,每个组所有评审专家打分的平均值作为最后得分,由工作人员汇总排序。

专家评审过程中,经集体讨论,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可对项目直接作出明确的不予实施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评审监督。市科技局纪检监察专职人员、市财政局相关人员对项目评审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个别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视情组织实地考察,考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申报书内容是否真实、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等情况。也可视情组织专题答辩、论证。

6、评审经费。评审过程所发生的专家咨询费、会务费、交通费、资料费等按照有关规定支出,由经办人填报销单,证明人签字、分管领导审核、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在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评审费中列支。

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0月15日。

(四)立项公示

1、排序分类。根据评分排序、专家意见、计划类别,计划科将项目分为A、B、C三个类别,A类为推荐项目,B类为可选项目,C类为落选项目,同时提出项目和资金控制数,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由各业务科室按照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分类提出拟立项建议及资金安排说明,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10月22日。

2、立项与资金建议。计划科汇总各科室拟立项建议,编制年度立项计划及说明,商市财政局后,共同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0月30日。

3、立项公示。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拟立项项目及经费支持额度,在市科技局、创新办、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四个网站上同时对拟立项项目进行公示,并公布咨询举报监督电话。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1月13日。

(五)组织实施

1、下达计划。公示结束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市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并对立项的计划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对有异议的项目,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局长审定。处理结果书面报计划科备案。

2、签订合同。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填写《项目任务合同书》,并对项目起始时间、研究内容、实施进度、考核指标、经费预算和结题验收考核指标等重点条款进行审查,审查结果报市局各对口业务科室,各业务科室审核合格并报分管局长审定后,办理合同签订手续。

3、核拨经费。各业务科室负责核对项目承担单位银行账号、户名、项目单位收据,填写拨款计划单,经分管领导、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后,由计划科协调市财政局核拨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的管理依据国家、省、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规定执行。

4、实施管理。各业务科室负责对分管的计划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督检查项目合同的执行。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填报《项目年度执行情况表》,并于次年1月底前,形成各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经分管局长初审后报计划科。计划科汇总形成年度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总报告,由市局会同市财政局向分管市长报告。

5、监督检查。计划科会同市财政局相关科室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五、申报材料

1、《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

2、附件材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2011年)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事业单位参照以上提供;项目负责人学历和职称证明;查新报告;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证明资料,包括专利、软件及著作权登记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成果鉴定证书、新药证书、通讯和电力入网证、生物和农业新品种、农药登记证等;与项目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环保证明、奖励证明、检测报告等。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7

1、1科技档案分散,资源浪费巨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12年承担各级各类大项目157项,其中部级大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年审定和登记作物新品种35个,获得各类成果奖项66项;2011年承担各级各类大项目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全年审定和登记作物新品种31个,获得各类成果奖项66项;2010年承担各级各类大项目91项,全年共审定和登记作物新品种36个,获得各类成果奖项46个。仅从这3a的统计数字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多、成果多,相应的就会产生大量的科技档案,如此庞大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由全院30个分院和研究所共同完成,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也分散在30个分院和研究所,无法发挥这些科技档案的集成效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1、2农业科技档案归档率低

一是科研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有些单位科研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科研档案归档率低;二是农业科研工作周期长,档案来源比较分散,没有收集或没有全部收集到档案室统一保管,造成档案资源流失;三是有的科技人员视科研档案为个人财富,不愿意、不放心将科研资料交由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致使档案工作难以开展,甚至造成科研档案断档。

1、3科技档案整理与保管不规范

有的单位将耗费人力物力形成的科技档案散放在档案柜里,甚至是多年的科技档案堆放在一起,没有经过登记整理,容易造成档案损毁,更不利于档案的开发利用。

1、4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有限

科研档案管理存在重保管、轻利用的问题,而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档案没有提供利用服务就是死档案,其价值和潜力就体现不出来。

1、5科技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21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但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在档案管理上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2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加强科技档案收集和管理力度

科技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材料的收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没有档案的收集工作,就不能把在生产、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作为国家的财富集中保管起来。我国档案法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保证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的重要措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应从研究课题项目的任务下达开始,经过各阶段试验,至最后总结、成果鉴定、推广示范的整个过程,材料收集整理后由各分院、研究所档案员定期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档案室移交,以保证档案的完整、系统和有效利用。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还必须把好质量关,除做好科技文件归档前的监督、指导工作,还要特别加强接收归档的验收工作,确保归档科技文件的质量。

2、2加强各科研院所档案管理工作的合作

全院30个分院、研究所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种上下联动的网络结构,院机关档案室要加强对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管理,全面履行档案机构的职能。科研处对全院科研工作起管理作用,对全院的项目申请和科研成果应有全面的了解,科研处要协助院机关档案室做好全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每年向院机关档案室提交前一年全院的科研项目清单,包括项目申请单位、项目内容、项目年限、课题主持人等,以便对各分院、研究所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各科研院所要把档案工作列入科研计划、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把科研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等工作纳入科技人员职责范围,并作为科技人员晋级、授奖和评、聘技术职称的依据之一[2]。

2、3完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而且是日常管理工作的操作指南[3]。档案工作人员要按照科技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整理是科技档案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其实质是对科技档案进行有序的组织,经过科学整理,科技档案能够保持内部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信息的准确揭示,从而易于科技工作者了解和熟悉所管理的科技档案,能够准确、迅速地提供利用。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掌握并落实档案管理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2、4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如果档案得不到利用,就不能达到为科研和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首先,通过编制档案检索工具,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其次,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科技档案的利用范围;第三,要进行利用农业科技档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科技档案应用于农业生产;最后要通过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利用效能,档案编研工作是对农业科技档案中的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形成科技成果简介、数据分析、综合性述评、专题汇编等编研成果,帮助档案利用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某一问题有更加全面的了解[4]。

2、5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方法管理农业科技档案

科技类项目管理篇8

文章系统阐述了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评价系统缺乏针对性、评估时各部门条块分割、指标及权重难以确定等问题,并对完善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类型为区块、以科研考核为主线、以定量方法为主导等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3403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是对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和完成后,在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后给出项目产出情况总体结果的行为。所谓绩效也就是包含着“成绩”和“效益”两个方面[1]。“成绩”主要是在成果方面,如研究报告、著作、高水平的论文等;而“效益”主要是指成果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效益等。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作为科技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有利于确保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有利于科研项目的有效执行,也有利于为项目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

一、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

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高校是中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中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3-4]。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更是各类科技项目执行的主力战场。因此,如何科学地衡量科研项目的产出,恰当地评价科研项目的成果以及研究绩效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方法

随着高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科技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定性评估系统

主要有理论分析法、专家评议法和成果完成法。比如有些学校对校内项目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其后续是否获得更高级别的项目,以及完成的论文数量和论文级别等。

2、定量评估体系

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和多指标综合评议法。这种评估体系用得比较多,常常采用先由项目负责人自评,再由主管部门评议,最后根据比例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

3、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体系

这个方法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仅用定性的方法或者仅用定量的方法都有失偏颇。这种评估体系一般是先进行定量评估,计算分值,再采用专家评议法进行评议[5]。

(二)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系统针对性不强

科技项目一般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人文社科类等,三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基础研究一般是对基础性、自然性的物质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论文、专著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各类奖项等;应用研究类主要是针对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科技支持进行的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新产品以及各种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人文社科类主要研究各种人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产生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给予指导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精神产品,成果一般表现为学术报告、论文以及可以送交有关部门采用的政策性导向的成果。由此看来,不同类型的项目其研究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成果形式都相差甚远,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项目,研究的领域和阶段都不同,往往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也造成了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困难。

2、评估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缺点

现在高校职能部门繁多,对于项目绩效的评估都有自己的系统,比如人事部门提出根据人才选拔的需要建立体系,针对项目组成员获得的人才项目或者人才奖励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价;设备部门则要求项目经费在用于购买试验和科研设备方面的成本和比例较高,该设备在国内的地位如何,能够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怎样的效益等方面;财务部门根据经费使用情况也建立评估体系,考查项目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各类使用方式有无违规现象等;而科技管理部门则综合考查项目执行情况、成果情况、经济效益情况等。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学校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项目负责人则疲于应付各个职能部门的考核而怨声载道。这种绩效评估的方式不仅效率极低,不能达到绩效评估的目的,而且打击了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6]。

3、投入和产出的边际效益难以界定

一般科研项目在申请之前必定已先做了一部分的研究,有了前期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项目的申报立项。而前期包括资金、设备等资源的投入作为当期费用已列支,项目经费到账后,这部分费用按照要求是不能再列入这个项目的经费使用的。这一要求显然不符合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因为这部分的投入和项目的产出是分不开的。因此对这个项目真正投入多少也很难界定。

4、评价未体现项目产出的“滞后性”

科技项目的研究是一个创新性研究的过程。项目的结果有些能够马上从论文、实验数据结果中体现,有些却不能完全体现,或者说要等到转化时才能体现其真正的项目成果效益。如果局限于在项目结束时或者还没有结束时就开始绩效评价,必定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或有偏差。

5、评价中的指标数量和权重难以确定

中国国内针对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不少,指标数量从五个到二三十个不等,其权重也各有不同,这样必然导致指标体系的排他性和唯一性,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由于缺乏标准指标库的借鉴,因此使得绩效评价中很多指标设计较为随意,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同时,还存在很多指标获取难度大、设立不切实际等问题,致使评价结果失真和缺乏可信度。

二、 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客观、公正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只有不断完善和建立适应科技发展的绩效评级体系,才能对科研项目做出正确的绩效评估。针对以上所列问题,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 以目标为导向,使绩效评价落到实处

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其目的就是给项目以确定的目标,使项目负责人能够有的放矢,管理部门也可以有据可依,使最初的目标设置落到实处,绩效考核不落虚名,同时也保证绩效评价的系统连贯性。

(二)以项目类型为区块,使绩效评价集共性和个性于一体

高校中科研项目种类繁多,各种类别的项目其成果表现方式都不一样,因此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性质,进行分类评价。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类项目的共性,指标体系的设立要基本涵盖项目评价的各个方面,保证不是一类一个标准,而是一个标准体系上的部分细化,增强绩效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

(三)以科研考核为主线,兼顾其他管理目标

目前高校都存在着科研项目评估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情况,往往一个项目要面对好几个职能部门的审核检查,绩效评估,令人不胜其烦。高校科研项目首要责任应该是完成科研任务,其次才能兼顾其他目标任务。因此,高校应该破除这种局面,立足于学校的战略发展方向,建立以科研考核为主线,涵盖人才培养、成果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做到有层次、有定位、有目标地进行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

(四)以定量方法为主导,辅之以定性方法

量化考核在绩效考核中应用较多,既能直观表现,又能够客观说明问题。但是科研项目的成果有其特殊性、滞后性和无法预测性,针对目标进行的科学研究往往得出其他不同的却有创新性的结果,或者有些成果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能马上体现,这时仅看定量考核的成绩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说明项目的绩效,因此必须引入定性分析考核,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够客观、公正地做好绩效评价。

(五)建立通用指标库,规范权重设计

解决目前各类指标繁多、权重不一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研究建立科研项目通用的指标体系和指标库,设立一定的指标设定原则,建立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框架,规范通用指标的权重和细化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项目评价体系走上规范化、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三、结语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肩负着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任。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不仅有利于评价科技的投入产出效果,而且更为高校科技项目发展指引了方向。目前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存在评价系统针对性不强、评估时各部门条块分割、指标及权重难以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立足于学校战略发展,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类型为区块,以科研考核为主线,以定量方法为主导,建立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综合性、多层次、操作性强的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新荣、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产出与评估 [J]、科技管理研究,2009(8):230-233、

[2] 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89-92、

[3] 戴国庆,李丽亚、国外科技项目绩效考评研究与借鉴 [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5):45-48、

[4] 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3):114-118、

[5] 严会超,邵玉昆,欧阳俊、绩效评价在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J]、科技管理研究, 2009(4):119-121

[6] 姬郁林,彭晓菊,潘燕玲,等、科研项目绩效评估的现状及分析[J]、重型机械科技,2002(2):49-51、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study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school research project

YI Lili1, LI Ke1, LIU Jinying1, ZENG Jinping2

(1、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Hangzhou 310018, P、R、 China;

2、 Jiangxi Donghua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Testing, Nanchang 330000, P、 R、 China)

Abstract: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精选8篇)
  • 下一篇:营销策划方案案例(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