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1 栏目:写作范文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1

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的使命怎么定位,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政治利益最大化,还是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些问题大家认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比较一致观点,粮食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产品关系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健康,是人民乐业的保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必须始终牢记保障粮食安全使命,既要服务粮食市场流通、服务粮食行业发展,又要抓好粮食文化建设、弘扬粮食行业精神;既要充足粮食储备、落实应急保供、完善调控手段,又要关注国家政策、学习研究政策、充分用活用好国家政策;既要根据市场行情搞好生产经营,又要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企业,努力做优做精粮食品牌,增强粮食行业话语权,增强粮食企业竞争力。

关于粮食行业发展目标路径

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不仅是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的责任,也是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是完成使命、实现目标的路径。一些同志认为,粮食行业、企业文化当由使命、目标、路径等元素构成,目前粮食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目标实现更难。又如,我国粮食生产环节是农业部门管理,流通环节归属商务部门管理,监督环节归属工商部门管理,粮食行业目标实现形式当很好研究。一直以来,粮食行业和粮食企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粮食行业和企业必须找准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以品牌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消费大众为己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粮食品牌,做强做大粮食品牌,搞活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当扩大粮食收购、促进粮食流通,保护粮农积极性,服务粮食生产,努力为耕者谋利;当树立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仓储管理,推广绿色储运技术,瞄准粮食绿色产品,绿色生产、有机生产、生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原生态粮食,销售放心粮油,造福百姓、惠及民生,努力为食者造福;当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勇于承担服务市场调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努力为国家分忧。

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载体,是粮食行业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骨干力量。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从总体上看,尽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之路任重道远,粮食企业小、散、旧、弱的现状仍未彻底改变,但并不表明粮食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在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少地区粮食企业在理顺政企关系、明晰产权制度、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做长产业链等方面都有好的做法和新的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认为,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新发展,关键是要认清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探索,开展新的创业。国有粮食企业当务之急要转变观念,丢开包袱,抢抓机遇,做大产业。既重储备更重经营,既重规模更重效益,既重主业更重多业,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收得进、管得好、销得出、效率高。当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借助粮食文化建设平台,深入研究、广泛交流、大力传播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理念、有效措施和科学方法,以点带面促进现代粮食企业科学发展。

关于粮食产业园区建

设粮食产业化是粮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是加速推进粮食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大家一致认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格局初步形成,这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粮食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行,乘势而上,创势而为,端正发展方向,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既要扶持国有加工龙头企业,更要扶持粮食购销龙头企业;既要扶持国有龙头企业,也要扶持民营龙头企业。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战略合作与重组,着力培育一批起点很高、竞争力大、带动力强、效益良好的企业,以担当起粮食产业化龙头的重任。当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高科技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积极创造条件扩区扩容,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园区。当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粮油仓储条件,优化粮食产业布局,拓宽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粮食流通服务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做长粮食产业链

大家认为,粮食产业化经营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粮食产业只有实现全链条、全循环,粮食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目前粮食产业链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还存在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制约局限粮食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故当创新经营模式,整合粮食社会生产要素,优化产业链各个环节,构建有机联系、完整紧密的粮食产业链。拓展延长粮食产业链,既当优化粮食系统的内环线,努力形成粮油种植、粮油购销、粮油加工、粮油副产品开发利用环环相扣、连接紧密的产业链条,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又要搞好循环再生产,尤其要依托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在现有粮食产业服务功能基础上通过有序延伸和扩张,拉长和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链,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粮食企业“接二连三”发展。

关于做好做强粮食行业文化产品

大家一致认为,粮食行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日益成为粮食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粮食局、省粮食协会学会有《粮食问题研究》和《西部粮油信息》两个文化产品,是我省粮食行业文化的宣传阵地和粮食理论政策文化科技研究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是协会(学会)传递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沟通政府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产区与销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重要园地,是交流粮食企业、粮食行业发展动态、典型经验的重要渠道,是推出优秀科研成果作用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事实证明,粮刊在研究粮经理论、探讨粮经政策、研判粮情趋势和宣传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做强粮食行业文化产品,务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研究粮经理论,探讨粮经政策,研判粮情走势,交流粮经工作,推荐典型经验,指导改革发展,介绍安全产品,宣传知名企业,树立名人标杆,反映学会动态,推出科研成果。务要切实加强粮刊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会刊约稿、组稿、编辑、发行、宣传工作,拓展信息量,扩大发行量,提高办刊水平,提升办刊质量,做好做强粮刊,夯实粮食文化宣传、普法阵地,增强粮食部门话语权,促进粮食行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学会作用

省粮食行业协会学会换届以来,始终坚持服务粮食安全大局、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和积极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宗旨,协会学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前粮食行业协会学会工作形势较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关心、支持协会学会工作,社会各界日益知晓、理解协会学会作用,众多粮食企业从实践中感受到协会学会的社会行业管理服务功能。如何让粮食行业协会的声音更响亮,让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发挥,正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粮食行业协会学会当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展繁荣粮食行业、企业文化;当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发挥行业代表作用,维护多元主体利益;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联系政企关系;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当发挥服务主体作用,作为政府会员企业;当发挥导向沟通作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当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成为服务智囊主体;当发挥管理督促作用,自律行业经济行为;当发挥规范行为作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当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引领行业科学发展;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行业指导特别是自身素质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强做优粮食行业协会学会。

关于创新协会学会交流活动学会生命力

在于研究性和学术性,学会影响力重在学术交流和优秀科研成果推出。粮食学会是粮食政策理论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基本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同行认可和社会认可的优势与功能,开展高水平的政策研究、深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出高效率的科研成果,促进自主创新,打造学术精品。学会协会当继续坚持突出粮食特色,创新交流方式,积极开展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论政策法制文化研究和科技学术交流。当提高会议科技含量,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研究共性普遍关注重要问题,力争在粮食行业起到示范、推动和发展效应;当积极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坚持在学术活动的社会化、精品化、信息化上下功夫,大力提倡企业家办协会学会商会和研究会,由粮食专家、企业家和那些奋战在粮食企业一线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典型引路,彰显成功经验借鉴。当不断彰显学会优势,提升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支撑力和社会公信力;当增加政策研究、学术交流经济效益,浓缩提炼研究交流主要内容,形成改革意见和建议,供全省粮食系统学习和交流。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 粮食产业化;特点;因素;对策;广西全州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14-02

全州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全县总面积4 021 km2,耕地面积4、68万hm2,其中水田3、65万hm2,旱地1、03万hm2;总人口82、85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素有“桂北粮仓”之称。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全县粮食生产达到新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稳定增加,粮食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88万hm2,比2011年增加0、07万hm2,增长8、5%;总产42、47万t,比2011年增产2、74万t,增长6、9%,成功实现粮食生产“九年增”;第5次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同年被评为“第三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组织奖”。作为广西及全国的产粮大县,2012年向社会提供商品粮达26、6万t,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据统计,全县现有规模粮食加工企业63家,年加工能力达13万t,产品销往海南、广东、香港、南宁等地。

1 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1、1 推进粮食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

为适应市场需要,进一步调整粮食内部种植结构:一是积极发展超级稻和优质稻,提高粮食的单产、品质和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旱粮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1]。2012年全县种植超级稻面积2、70万hm2,优质稻面积5、75万hm2。优质稻品种向多样化、精品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良品种有油占8号、农乐一号、天龙一号等;同时加大旱粮作物生产,主要扩大了玉米、高粱、红薯等种植面积,2012年旱粮生产面积1、56万hm2,比2011年增加0、02万hm2,增长1、61%。

1、2 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全州县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切实加强技术培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粮食生产。一是在栽培品种方面,向优质、高产、抗病方向发展;二是在栽培技术方面,推广应用免耕抛秧、水气平衡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2]。2012年全县水稻免耕抛秧面积3、20万hm2,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0万hm2;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面积6、0万hm2,新技术覆盖率达98、3%。

1、3 实施“早稻集中育秧、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关键生产技术,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在农业厅的技术指导下,把早稻集中育秧作为发展双季稻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实施早稻集中育秧,运用育秧新技术,适时播种,加大用种量,有效提高了秧苗素质,全县早稻集中育秧面积0、01万hm2,占早稻育秧总面积的6、9%。其中育秧主体121户,帮助4 304户农户进行统一集中育秧;同时开展“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增粮示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稻用种量从传统的22、5 kg/hm2提高到了30、0 kg/hm2,晚稻用种量从传统的15 kg/hm2提高到22、5 kg/hm2,有效增加了大田基本苗数。

1、4 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有效提高粮食单产

在龙水镇的桥渡村、安陂村;文桥镇的粟水村、文桥村;凤凰乡的山头村、三里村分别建立了3个万亩连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并建立龙水镇全国整乡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示范区统一品种、集成技术,统筹安排、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成立病虫害防治机防队。在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提高水稻单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3]。经相关部门组织水稻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水稻年平均产量达17 263、5 kg/hm2,超过了粮食高产创建的产量目标。

1、5 发展“稻一灯一鱼一菇”高效生态循环农业

“稻—灯—鱼—菇”是全州县结合粮食作物和双孢蘑菇生长特点,自主创新的循环农业生态种植模式。即指种植一季超级稻,在田间安装杀虫灯,稻田中养乌鲤禾花鱼,水稻收获后将稻草作为原料种蘑菇,收蘑菇后菌渣还田,培肥土壤,具有生态、循环、高效等特点。2012年在绍水镇建立了2个“稻—灯—鱼—菇”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面积各66、67 hm2,据田间测产验收,超级稻平均产量10 507、5 kg/hm2、禾花鱼225 kg/hm2,双孢蘑菇8 kg/m2,创收达24、75万元/hm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1、6 抓好粮食流通工作,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

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2、47万t,口粮消耗15、87万t,转变商品粮26、6万t,占粮食总量的62、6%。为此,全州县把粮食流通和加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到目前全县已建立上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63家,年加工大米13万t,销往广东、海南、香港、南宁等地,其中全州县湘山酒业集团,年消耗大米3 600 t用于酿造白酒,实现了粮食的有效增值,很好地解决了粮食流通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健康发展。

2 制约粮食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农资价格上涨快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农资价格上涨,就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经济收益,但随着同期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粮食涨价收入被农资价格上涨的成本所抵消,造成了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收入远不如打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甚至有一些农民选择撂荒,严重制约了粮食产业化发展[4]。

2、2 农业基础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全州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修建而成。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年久老化失修等问题突出,在使用过程中渗水、透水、漏水等问题十分严重,排灌效率低下,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不强,遇到旱涝等出现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2、3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

由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致使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农业生产、子女教育、家庭成员日常开支等花销,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整体素质和劳动能力偏低,严重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导致种粮劳动力不足,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种粮效益和收入的提高[5]。

2、4 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全县粮食加工企业大部分仍以加工经营大米传统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对粮食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少,加工水平总体层次低,企业实力和竞争力还很薄弱,不能有效地实现产销衔接和优质优价,制约了粮食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2、5 高档优质稻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稻米市场上高档优质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全州县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上与湖南、广东等省份还有很大差距,高档优质稻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优质稻米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粮食食品仍以传统大米和初级产品为主,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和无公害大米等特色品牌少,虽然全州县在2008年已申报认证无公害大米品牌,但没有很好地与市场对接,无公害化大规模基地少,没有发挥品牌效应。传统稻米品质欠佳,精深加工不足、包装简单粗糙,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效益不高。

3 粮食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对策

3、1 宏观调控稳定农资价格,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建议我国政府加强对种子、农药和肥料等农资的价格监管,实行农资价格最高限价政策,宏观调控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坚决查处乱涨价、投机钻营、倒买倒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农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的政策补贴,确保生产、销售商的经济利益;建立粮食保护收购价格合理增长机制,以鼓励农民多种粮、多售粮。积极培育多元化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国有和地方粮食储备库建设,最大限度地收购农民余粮;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粮食加工企业,提升粮食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切实增加农民种粮收益。

3、2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单产水平,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集成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集中化育秧、免耕抛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种植高产高效抗病良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3、3 强力推进粮食生产高效产业化经营模式

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桥梁纽带和龙头带动作用,其生产能力大小、组织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所以要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加工能力强的加工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发展订单种植,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粮食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对接,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促进粮食产销衔接,逐步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4 巩固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生产水平

结合国家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粮食高产创建等国家性投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增加县级财政在水库建设、改造中低产田、移民后扶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上加大投入,增强水资源控制能力,解决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提升农业抗旱抗涝能力[6]。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特别是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补贴率,大力发展农机化合作社、服务公司。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粮食生产集约化发展。

3、5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选择型过渡,由营养型向安全型转变,由单一消费向多样化需求改变,逐步提高了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所以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是当前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必然选择,要根据实践和探索,大力发展“稻—灯—鱼—菇”、“稻—稻—菇”、“稻—稻—菜”、“稻—稻—油”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种植高产高效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配套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大无公害、有机、生态型农产品申报和地理标志认证,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竞争力,达到农业生态安全,保护农田环境,促进农民钱粮双增。

4 参考文献

[1] 梁明、推进银川市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4-15、

[2] 张道新,彭春瑞,邓国强,等、推进江西粮食产业化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7(8):152-155、

[3] 闫巍、推进粮食产业化 促农增产增收[N]、粮油市场报,2010-05-20(B1)、

[4] 何成勇,陈靖,陈振华,等、粮食产业化发展探讨[J]、新疆农业科技,2005(2):5、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3

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的滑县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有益探索。滑县通过政策牵动、组织推动、科技拉动、高产带动、部门互动等做法,实现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目前,滑县已连续19年保持全省粮食总产第一位,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八连冠”,被农业部誉为“全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面红旗”。

今年6月,滑县正式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又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如滑县县委书记郜军涛在论坛致辞中所说,滑县将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和城市支撑,努力打造“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化名县和商贸名城”。

作为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如何在保粮食的同时加快“三化”进程,发展县域经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如何在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框架内,完善农产品主产区支持政策?

6月24日至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全国知名经济学家、三农专家,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齐聚滑县“粮食生产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就构建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论道”,我们摘录了与会专家发言的主要观点,予以刊发。

多措并举发展粮食核心产区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洪远表示,发展粮食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要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还要把农业大县做成农业强县,把工业小县做成工业大县,把财政弱县做成财政强县。此外,政府也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增加投入,在主产区支持农产品流通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对农民种粮给予补贴,对产粮地区的财政给予补贴;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完善政策,创新制度;加快宏观相关体制改革。

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表示,要借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原地区亟待探索一条基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从全局看,这个模式不仅是中原地区的需求,也是我国其他地区的迫切需求,做好了对全国的发展都有普遍的意义。另外,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应该以享誉世界的少林功夫等文化为抓手,促进中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原农村的发展,而且会促进全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风田认为,未来应建立粮价联动调控机制,改变目前的低粮价战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农民收入。对于基本粮田,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农民种田省心、省力。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转移支持力度,政策向产粮大县与产粮大户倾斜,使其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量加大所交商品粮奖励力度,以县为单位,按其所交商品粮进行补贴奖励,奖金主要用于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他建议,滑县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质量,力争建成河南品质最高的小麦产地。

大力发展集群产业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正河表示,滑县在“三化”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的抓手就是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集群,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做好工业集群,要有安全理念,确保食品加工业产品的安全性;有服务消费者的理念,以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为根本,生产适宜的产品;有服务企业的理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帮助其做大做强;有做大做强产业的理念,营销目标定在河南甚至全国,特别好的产品要有信心走向世界。他建议滑县创新行政体制机制,把行政事业单位内素质较高、具有专门技术的人才,放置到企业中,充分发挥其才能。同时,通过技能培训等办法,快速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提升产业的层次。

树立“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粮食安全观

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认为,重视粮食安全是必要的,但把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对立起来,以粮食安全为由阻碍工业化、城镇化的观点和做法是形而上学的,是错误的。应该树立“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大的系统的粮食安全观,把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统一起来,寻求粮食乃至食物的系统性的综合安全保障。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可用工业装备农业,提高粮食单产生产能力。而加快城镇化进程,能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要改变只在小范围、短期内看到城市化占用耕地,认为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相矛盾的旧观念,树立一种大范围、长时期的城市化有利于节约耕地、保障耕地的大的系统观,破除对城市化的恐惧心理。此外,要加快推进农业的规模化。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减少农民,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还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对粮产区具有双向促进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行着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燕在对中原经济区粮食战略需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坚持的原则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粮食主产区应通过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同时,在促进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农业外部规模。此外,应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结合全国功能区主体规划的实施,尽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财政资金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增加对粮农和产粮大县的补贴,形成完善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于燕还建议设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和粮食主销区按照一定的比例筹集资金,对产粮大县进行适当的转移支付补偿。

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表示,为实现强县富民,产粮大县(典型农区或粮食主产区)也要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路子。产粮大县可以立足优势资源,从农产品加工业起步;通过回流创业引领当地工业化发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来提升竞争力。他说,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域可以把城市做大,再造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省管滑县为其将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域,奠定了非常好的制度空间。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对一个区域来讲,比较好的城镇体系结构是有一个中心城市,然后围绕中心城市,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布局若干个聚集点。像滑县未来发展成为一个50万人的中心城市,有三五个5万左右人口的镇布局就很合理。

从区域发展视角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田建民认为,建设粮食核心区是滑县甚至河南等粮食主产区识大体、顾大局、担责任、尽义务的一个高尚抉择。从区域发展视角出发,必须探索一个能够调动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积极性,使国家粮食安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粮农收入增加三方利益协调一致、互为促进的粮食生产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建立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为此,全面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理论应包括提高粮食核心区的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基础生产条件改善(藏粮于地)、科技支撑(藏粮于技)、确保种粮者收入提高,以及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奖补和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同时,“核心区”建设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这才是构建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出路。他建议,可在滑县等产粮大县搞一些“三化”协调发展的试验区。

完善粮食增产的财政政策

河南省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海峰表示,农业本质上是一个弱势产业,粮食又是农业上的弱势产业,然而粮食又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产品,因此,必须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首先要继续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并改善种粮补贴办法,向实际种粮者和粮食种植大户增加补贴。同时,强农惠农政策应进一步向种粮大县和粮食主产区倾斜。除了继续大幅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外,中央应全额负担粮食风险基金,还要大力促进粮食农产品加工在粮食主产区的不足,带动当地农民富裕。

他认为,在横向方面,国家应建立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粮食总量补偿机制,为粮食主产区筹措发展资金。同时,财政支持应大力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最后,要发挥价格在粮食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激发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微观视角谈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粮食物流体系 粮食购销企业

一、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科学种植,科学生产,保证增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保证。但要将粮食的增产转变成农民增收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就是要有销路,一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粮食合理分配,农业部把黑龙江省玉米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未能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的重点粮食品种,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由国家及时采取收购中央储备和临时国家储备粮等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谷贱伤农”。

二、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要全面提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要勇于探索企业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要在思想观念与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国有独家经营理念向粮食市场主体多元理念转变,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二是由“大手”、“大脚”、“大锅饭”向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竞争上岗管理转变,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改变懒、散、靠状态,向企业激励机制转变,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增加经营机制的活力;四是企业由“家长式”管理向民主管理转变,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费用管理的透明度;五是由传统坐商、坐收经营方式向自主创新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创新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应该鼓励和引导粮食经纪人,更好发挥粮食流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与制度的监管层面入手,培养、规范、监督粮食经纪人队伍,使其成长为守法经营的新型“粮贩”: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搞好粮食经纪人队伍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纪人的行为;三是严格许可经营,规范粮食经纪人准入门槛;四是整合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三、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扩大粮食收储、干燥能力

增加国家投资额度和比例,加快构筑粮食流出通道,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加强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等服务功能,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对农民粮食产后减损设施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应在实施“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粮食产后减损项目上对黑龙江省给予特殊支持,帮助农民加快实现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推广使用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和小型玉米、大豆、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帮助农民安全储粮,增加种粮收入。

四、国家对黑龙江省粮食铁路运输重点支持

调整黑龙江省粮食日装车比例。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采取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增加粮食外运数量。

水稻出省运费补贴。从黑龙江省购买并外运粳稻的,省间运输为铁路直达的,每市斤补贴0、06元。加大对粮食铁水联运的政策扶持力度。省间运输为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或公路直达运输距离超过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14元 。公路直达运输距离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07元。

五、适当延长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期限

将现行6~9个月的贷款期限延长至一年,使粮食购销经营期与粮食生产期同步,更好地保障新粮收购贷款需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适当规模的合理周期转库存,并给予储存费用和贷款利息补贴。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降低粮食经营资金成本。

六、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组建大型粮食物流集团

在国家调控政策上应对黑龙江省区别对待,支持黑龙江省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扩大粮食产地加工,发展粮深加工和粮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粮深加工业发展给予专项投资、银行贷款、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5

关键词:粮食,物流需求

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 990、5万公顷,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 2 500 万吨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7 年粮食产量为 3 135 万吨。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播种面积 340 万公顷,产量达 675 万吨。黑龙江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绿色食品数量至2007年达 787 个,监控面积达 2 380 万亩,绿色食品加工产值129、3 亿元。

(一)、粮食生产现状

过去5年,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实现了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优质率的四个历史性突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巨大贡献。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1、23亿亩发展到1、53亿亩;粮食总产由294、1亿公斤提高到378亿公斤。5年来,共为国家贡献商品粮890多亿公斤。论文写作,物流需求。

2008年,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达46、9亿元,投入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当年全省种植业资金物资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生产资金投入达到266亿元,较2007年增加75、4亿元,增长48、3%;投入化肥351万吨,增加89万吨,增长34%。

(二)、粮食商品率与流向现状

黑龙江省2008年粮食总产量在756亿斤左右,其中,销往省外的粮食商品量为450多亿斤,商品率达60%,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商品粮总量1/2。近些年全省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粮食库存量居高不下,粮食总量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严峻。大库存量造成粮食陈化降等、损失浪费严重、财政包袱沉重、新粮接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个别粮食购销企业甚至出现了为保补贴宁肯储粮不愿卖粮的苗头,粮食物流任重道远。

黑龙江省粮食外运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通过山海关,由铁路运到关内,约占外调总量的40%;二是经铁路运到大连方向,再通过水路运到南方各省或出口,约占总量的45%。三是经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出口到俄罗斯,总量不大但却是一条极有潜力可挖的粮食物流通道。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南进北出的格局已定,且粮食运往大连方向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通过大连方向集散的粮食可达800万吨,可以说,大连是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和粮食出口的生命线;。

(三)、运输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9 335、186公里(包含村道60 239、143公里),2008年,全省公路运输货运量分别达到4、8亿吨,占全社会综合运输量的84、7%和70、3%;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252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社会综合运输总量的20、5%。公路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为52、5公里,全省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08、3万辆,其中载货汽车25、8万辆。

黑龙江省水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港、航、厂、道、安全保障等俱全的运输体系,是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河、湖泊总通航里程为5 528公里。论文写作,物流需求。营运船舶1 545艘,船舶总净载重量26、5万吨,机动船舶总功率13、0万千瓦,年运输能力24亿吨公里。

境内铁路纵横,共有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67条,营运里程6 888公里,铁路总延长线12 657公里。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仓储现状

黑龙江省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的仓容253亿斤。自世行项目和国家储备库项目建成以来,粮食仓储及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技术水平较高,新建的粮库广泛使用了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冷却储粮、计算机管理等新技术。但从仓储能力的总体情况看,仓储设施的总体水平还不够先进,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

(五)、包装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包装袋主要是编织袋、复合塑料袋,而这些包装袋在运输、装卸、零售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塑料编织袋比塑料膜袋的强度高得多,且不易变形,耐冲击性也好,同时由于编织袋表面有编织纹,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储存时的堆码。但存在防虫、防湿性能差,污染环境等缺点。复合塑料袋是由高阻隔性包装材料EVOH、PVDC、PET、PA与PE、PP等多层塑料复合,基本上解决了粮食包装上防霉、防虫、保质问题,具备一定推广、实用价值,但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受重视,以及塑料制品有毒性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总体上看,黑龙江省粮食在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因此粮食包装需要改进。

(六)、物流信息平台现状

黑龙江省现在已经建立了集粮食资源管理网、粮油交易网、政务管理网和粮油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的信息平台。该网下联全省包括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的654个粮食企业和市县粮食局,上联省政府及各主管部门,横联全国各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目前已经全部正式投入使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全省包括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的654个粮食企业,已有131个企业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粮油中心批发市场创建了黑龙江省粮油信息网站,已发展会员600多个,这些都为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因素

一方面,国家的粮食购销和价格体制在建立、利用和尝试走出双轨;制度方面经历了合同定购;、国家定购;、 保量放价;、提价定购;、省长负责制;、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不同的政策调整,而这些调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和可逆性。为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实行的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会导致收购企业的仓容爆满;银行执行政府粮食收购政策并根据收购企业的收购量来安排贷款,其结果则是承受很大的贷款风险;财政对企业超储量给予的财政拨款和利息补贴,不仅存在能否及时足额到位的问题,而且在顺价销售量少且困难的情况下,会形成沉重的连锁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以重农;而著称于世,但解放以后却走上了一条主要由农民和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道路,利用剪刀差;来完成原始积累。论文写作,物流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虽然数字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财政预算以及实际投入到农业中的资金却是杯水车薪;诸多的政策因素必然引起流通格局的变化。

(二)、生产、消费因素

1、生产因素:粮食的播种面积多少,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将影响到粮食的价格、销量,影响到对某一市场占有份额,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减,必然存在对其他地区、其他品种的相应的份额的调整;农田、水利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防灾能力的提高等生产环节的资金、科技的投入,直接影响了粮食的收成,间接地影响到流通格局的变化。

2、消费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能力对粮食有不同数量、品种的需求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直接消费会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加工和饲料用粮等间接粮食消费的急剧增加。

(三)、市场因素

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市场引导粮食的产销,产销的变化必然导致流通格局的变化,因为需求、价格、品质、流向等许多信息都来自市场。论文写作,物流需求。目前,国际竞争、产区竞争、粮食收购、销售主体之间的竞争复杂而激烈,粮食生产者按市场导向安排生产。论文写作,物流需求。市场驱动的结果,必然调节粮食的产销,导致流通渠道变化。

(四)、交通运输等因素

交通运输环境,也直接或间接的左右粮食流通。如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限制了粮食向某一市场的流通;再如,销往某一市场的粮食运价高,也将影响到粮食的运输流向。

三、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

总体粮食物流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粮食库存大、粮食流通成本高;粮食流通缺乏市场化机制;储运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信息不畅;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等。论文写作,物流需求。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黑龙江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物流产生了巨大需求,从而为现代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发展黑龙江区域粮食物流及区域外粮食物流的对策如下。

(一)、黑龙江省区域内粮食物流发展对策

1、成立粮食物流管理机构

统一协调粮食物流,做好粮食物流管理。管理机构应协调好黑龙江省内地区间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的物流运作,协助做好中央储备的调动和管理以及粮食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粮食产销的经济布局,规划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的物流走向和区域;结合自然环境、粮食产销状况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库址、厂址和粮仓类型;依据产销量、中转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仓库规模,根据消费服务半径和竞争情况来设计加工能力。

2、加大粮食物流技术研究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

目前,国外对粮食物流的研究已经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应很好地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寻找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流通相适应的物流模式。提升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技术水平。

3、加强粮食物流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基本经济组织是各级粮食企业,包括收储经销公司,有许多粮食经营单位设在产区的农村,客观上造成这些单位对铁路、交通及粮食需求的信息了解、掌握得不及时、不灵通、不准确,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宣传沟通的力度。粮食主管部门,粮食经营单位和铁路、交通部门等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手段了解掌握粮食运输、经营等方面的信息,有效地组织粮食物流。

4、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培育与壮大粮食物流主体

现代粮食物流主体主要是以下几种形态:一是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二是农业公司,我国提倡公司加农户这一形态,大部分农业公司既指导农户生产,又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三是专门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企业目前非常少,要鼓励发展;四是为粮食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包括专业运输公司、专业包装公司等等;五是经纪人队伍,没有一支为粮食物流服务的队伍,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将企业推向市场。让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5、组建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中心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目前黑龙江省应放手着力发展两种类型:一是从事粮食流通的大型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性多品种配送中心。二是以粮食流通业务为主并利用其剩余经营能力其他业务的社会化的综合性多品种配送中心。

(二)黑龙江省区域外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

1、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改革现行粮食体制,积极发展仓储业,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对一部分国家储备粮实行合同储存,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家储备粮源,节约国家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使仓储业与国家粮库之间展开竞争,达到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目的。黑龙江省粮食物流成本的降低,会大大增加与其他粮食省份之间的竞争能力。

2、组建大型粮食物流中心,实现规模效益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型粮食流通企业,这样就很难与国内、国外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进行竞争。为此,必须组建大型粮食物流中心。一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培育粮食现代物流企业。具体是由粮食、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共同发起成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物流中心的主体 ,组建大型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实现粮食物流的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二是将与物流中心相关的粮食生产商、收储商、加工商、运营商和经销商协调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利益相关的粮食物流营销网络。

3、提高粮食流通的四散化;率,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

发展省际铁路散粮运输,是提高粮食出省散运率的保证。可采取的主要办法有:一是省政府和省粮食主管部门与铁路部门和大连港协商,从政策上降低或补偿铁路的 空驶费;,提高L18 散粮运输专用车的使用率;二是组建由粮食、铁路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粮食物流企业,提高各方的积极性;三是由粮食部门购买铁路散粮运输车,在收回投资成本后,将全部产权交由铁路部门等等。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南方用粮大户散粮接收能力,健全散粮运输的最后环节。

4、完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全面适应粮食现代物流的需要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6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按照中央关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部署,今天,我们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座谈会,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进行总结,分析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请大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3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统购统销、购销价格“双轨制”,“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和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等几个主要阶段,基本建立起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粮食管理体制从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转变,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维护了粮价基本稳定。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实现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过去“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搞活了粮食流通。三是粮油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管理手段从过去的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转变,保证了储备等政策性粮食存储安全,维护了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四是粮食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转变,提高了粮食宏观调控的能力,夯实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五是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逐步增强,初步建立起了保护和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的有效机制,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障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处理好大胆探索与稳步推进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二是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取向,处理好放开市场与加强调控和监管的关系,建立健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处理好“主渠道”和“多渠道”的关系,形成主渠道保稳定、多渠道活流通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处理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内粮食供求总量与品种结构的基本平衡。五是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理念,积极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始终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省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健全和深化各地区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体制机制。

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国有粮食企业历史包袱还未完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发挥主渠道作用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撑,多渠道作用的发挥也需要统筹兼顾。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种粮收益和比较效益还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实施粮食调控的手段和动力不足,促进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的粮食支持保护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大多数粮食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还比较传统、粗放,企业与农民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国内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五是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步伐亟待加快,粮食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监管体系以及粮食法制建设都还需要继续健全。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7

一、各地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4年5月,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后,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对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组织召开粮食产销平衡区、部分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及部分省(区、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座谈会,了解和掌握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提出完善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建议,推进改革的顺利实施。各省(区、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周密制定了改革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这项改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2004年,粮食主产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用于落实对农民直接补贴。全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共安排直接补贴资金116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直接补贴资金103亿元。针对稻谷供求偏紧的形势,国家及时公布了早、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多种服务方式积极收购,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给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

由于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2004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较上年增产775亿斤,增产幅度达到9、0%,创历史年粮食增产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由于粮食增产和价格较高,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全国种粮农民比上年增收约600亿元。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大幅度提高,黑龙江、河南、安徽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10元、2553元和249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0%、14、2%和17、5%。

(三)着力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因地制宜推进企业重组转制,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为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重组转制创造条件,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老人、老粮、老账”历史包袱。一是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采取省级财政补贴一点、市县财政安排一点、粮食企业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解决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问题。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消化现有库存中以往按保护价(含定购价)收购的粮食。三是各地按照省级政府的统一安排,认真开展老账清理审计工作。经过努力,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三老”历史包袱问题正在得到妥善解决。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人数已由1998年的194、8万人精减到104、7万人;18个省(区、市)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老账”的清理审计,另13个省(区、市)正在研究制定和协调工作方案;前几年收购的高价位库存粮食,目前已有近70%得到处理。

在解除“三老”历史包袱的同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县为单位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油购销公司,负责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集中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人、老粮、老账”,承担政府委托的政策性粮食业务,并承担全部历史债务的清偿。二是对中小企业采取股份制、拍卖、兼并和转制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组。同时,成立新的县粮油购销公司,承担政策性挂账债务,从事政策性粮食储备业务和其他粮油购销业务。三是通过改革解决历史包袱后,发展企业集团,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宏观调控载体的作用。通过调整布局和重组转制,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数已由1998年的30434个,调整为2004年年底的20522个。

(四)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先后起草和公布实施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及《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实施细则》。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变化,适当控制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安排数量和轮换节奏。根据国务院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按照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吞吐灵活、调控有力的原则,各地抓紧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体系,相应增加了地方储备规模。同时,推动各地建立中长期粮食总量平衡预警机制,完善地方粮食安全预案。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在铁道、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增加东北地区粮食运力,保证了主销区市场粮食供应,稳定了市场粮食价格。

(五)依法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建立粮食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粮食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全社会粮食商品流通统计制度》等规章制度,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开展资格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搞活粮食流通。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政策和健全机制,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走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改革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种粮农民增收还要面对市场粮价变化的影响,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地区间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机制还需在市场化运作下进一步磨合,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还难以适应市场主渠道的需要。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全局,着力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五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一)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推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培育、发展和规范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要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让市场形成能够对供求作出真实反映的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生产和需求的导向作用。粮食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特别是主产区粮食生产和销售对全局的影响很大,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情况下,要注重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长效机制。要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继续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和发展产销区之间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衔接,做好指导、服务和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促进主产区生产的粮食向主销区顺畅流通,真正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源有可靠的保证。近几年来,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到东南沿海销区建立储粮加工企业和销售网络,沿海销区的浙江等省到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就是在市场机制下运作的。既充实了销区市场的粮源,又为产区疏通了粮食销售渠道,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另外,个体、民营经济在搞活产销区的粮食流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要把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经济工作中的两项重要任务。妥善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因此,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落实对主产区的各项奖励补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坚持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继续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善粮食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挥现代流通业和加工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创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要紧紧抓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彻底打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吃“大锅饭”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有利于企业面向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活力。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种粮农户的分散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的制约,种粮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绝大多数种粮农民特别是主产区种粮农民只能是被动适应市场,加上我国在城市生活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对粮食价格比较敏感,在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国家还需要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这个重要载体,在粮食收购、掌握粮源、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和服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以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近几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老人、老粮、老账”等历史包袱还未完全消除,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粮食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担当起主渠道的重任,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要在解除历史包袱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后,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应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要合理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除中央政府以国有独资形式掌握一批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地方政府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一批地方粮食储备库外,在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因地制宜组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在大、中城市,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重点掌握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品粮供应需要。对粮食供应比较困难的山区、牧区、水库移民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要继续保证稳定的粮食供应渠道。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若干个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或集产、加、销一体的粮食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创建名优粮食品牌,发展粮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金粒麦业公司的公司连基地的经济合作组织;湖南省常德市的金键米业公司的稻米深加工龙头企业;山东省章丘市面向农村,提供服务,做大做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山东省莱州市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龙头,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等做法,都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做大做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四)要注重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放开市场和加强管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既不利于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也不利于粮食市场稳定和改革的推进。国务院颁布施行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规范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当前,要全面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各地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出台粮食流通监管的相关配套办法。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凡是入市的市场主体,必须由粮食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落实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质检的职能、机构、编制、人员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粮食收购市场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

(五)要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主要目的和归宿就在于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于粮食这种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特殊重要商品,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的制度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对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代储企业实行资格认证,未取得承储资格的企业不得存储中央储备粮,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粮食的有效供应。要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

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粮情,研究我国粮食生产和供求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建立和完善吞吐灵活、运转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增强宏观调控的超前性,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各地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切实落实地方储备粮的规模,以进一步增强省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这是改善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基础性工作。

三、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粮情,我国的粮食工作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长负责制,这是粮食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对本地区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全面负责。同时,从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搞好粮食总量平衡,管好地方粮食储备,规范粮食市场秩序和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省长负责制的内容。因此,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既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改革的实践证明,全面落实好粮食省长负责制,有利于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2004年年底以来,我们对先行改革试点的山东、河南、安徽等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文件形式转发,供各地参考借鉴。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三老”历史包袱很突出,推进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数粮食主产区所具有的共性,通过做深入、扎实、细致的工作,平稳地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取得成功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该省政府明确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是粮食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市、县政府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协调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篇8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粮食物流不包括农资供应物流。毋庸置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不仅为核心区内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核心区内的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1、对粮食物流要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势必会对粮食物流要素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3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300亿公斤;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实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500亿公斤。由于近几年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商品粮的流通率都在增加,势必会导致流量的激增。粮食生产核心区脱胎于原来的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财政收入低。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强,种粮附加值低,而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并发挥效用,当前的出路只有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加强粮食与食品加工,才能提高粮食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该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首位,不仅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往外省调运300多亿斤的商品原粮和加工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调出大省,却不折不扣是财政穷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000元,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省相比差距甚大。基于此,河南省提出了要将“天下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的倡导,除了在《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措施”之外,还专门制定了《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导致了流体的进一步转变。流体的变化同样会引致载体的转型。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以储存为主,兼有一定的流通功能。储存的流体主要是原粮,物流的载体主要是储备仓库、散粮汽车、皮带输送机等设施和设备。这种载体形式主要适用于原粮的物流活动,远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需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商品粮的流通率会进一步提高,流通速度会大大加快;粮食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粮食的流向会更加合理。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载体功能不应以单一的储存为主,而是形成能够更好体现粮食流通与加工功能的粮食物流园区。事实上,全国正在建设的多处粮食物流园区已经证实了这种载体的转型。2、对粮食物流环节的影响如果说对物流要素的剖析能够归纳粮食物流的表层因素,那么对物流环节的分析则可描述粮食物流的内在功能及其演化过程。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沿供应链方向会发生较大变化,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我国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初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更有可能成为粮食物流运作的主体。粮食物流的多个环节通过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成一条粮食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自下游向上游“功能爬坡”。[23]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践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也不能仅仅关注粮食生产,还必须同时关注粮食产后的储存、流通、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进行仓储物流建设,具体包括仓储建设工程、可开铁路班列的粮食物流中心工程、以散粮汽车为主的物流节点建设工程、水路跨省散粮运输设施建设工程等。不仅如此,该文件还提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化集聚区、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从而印证了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中粮食生产、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的系统化、一体化关系。

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的粮食物流运作模式

本文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粮食物流运作问题。其中,供需双重驱动思想来源于需求驱动(DemandDriven)与供应驱动(SupplyDriven),是根据粮食商品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的一种有效设计,图2给出了这种有效设计的示意图。鉴于粮食供应链链条长,跨度大,直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难度较大,将粮食供应链先拆分、再整合显然更符合实际。根据粮食物流沿着供应链方向变化的特征,以粮食流体的变化为依据,可将粮食供应链拆分为上下游两个较短的链条。在粮食供应链的下游,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初级加工企业向下流向食品加工企业及至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形成成品粮供应链,其中成品粮包括小麦粉、稻谷、水饺、方便面等。在粮食供应链的上游,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产后经过粮食收购、储存、分销等环节进入粮食初级加工企业,这一过程的粮食流体主要为原粮,如小麦、稻谷等。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提高产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也给上游原粮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运作模型(1)原粮物流的供应驱动特征。赫尔[24]认为,供应驱动不同于聚焦客户的需求驱动。尽管客户需求非常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需求应从属于供应源的决定与需要。供应驱动的范畴包括规模化生产、供应不确定和易腐品、联产品和逆向物料清单(Co-productsorInvertedBillofMa-terial)、委托加工产品(Commitment)、必付协议产品(Take-or-PayContract)等,符合供应驱动特点的产品涉及石油、鲜花、渔业、牛奶、香蕉、水资源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原粮或多或少具有供应驱动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粮食具有的战略资源性、供应不确定性(受气候、土壤等影响)和易腐性等特征。第二,为获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政策红利,政府会出台诱导性的粮食生产政策。因此,对粮食生产基地而言,无论是否接到客户订单,都会最大限度地增加粮食产量。第三,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性的粮食储备政策。第四,粮食销售大多需要通过价格谈判来作出决策。第五,政策性粮食(粮食轮换)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2)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运作结构。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上游粮食生产基地的新建或扩并,还是中游粮食流通政策的变化,都必须考虑这些改变对粮食物流的影响。除了新建、改扩建粮食仓库、建设粮食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以及优化粮食物流通道以外,还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运作的特点。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在由田间流向粮食收储企业、由粮食收储企业流向粮食加工企业的过程中,其结构呈现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大致趋同的特征,如图2所示。特别是在粮食供应链的中游,政策性粮食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趋同的特征更为明显。(3)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协同运作。原粮物流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凸显了粮食作为战略资源的首要地位,同时也对粮食物流运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结构决定行为的观点,供应驱动可能会受到反“牛鞭效应”的影响,其运作重点是“联通多个市场,开发多个线路”,解决供应通道中的瓶颈问题。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课堂常规制度(精选8篇)
  • 下一篇:内科护理小讲课(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