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自动化免疫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2 栏目:写作范文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1

【关键词】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63-0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展起来的,它是比荧光免疫测定、酶免疫、发射免疫更先进的一种最新的免疫测定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对各种抗体、抗原、半抗原、脂肪酸、激素和药物的检测分析,下面就介绍一下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由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两个系统构成的。其中免疫分析是用标记物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之上的,然后再经过抗原与抗体反应生成抗体免疫复合物,其中标记物可以是化学发光物质,也可以是某种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待发光物质氧化后就会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其中被测物的含量就是根据化学发光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来的。

化学发光的原理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发生能级跃迁而释放光子的过程,能级跃迁过程是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过程,实现了从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的跃迁。其中可以根据形成激发态分子的能量来源不同将发光过程分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光照发光(photoluminescence)和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

化学发光又可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和间接化学发光,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一个反应产物分子,且被激发到能发射光的电子激发态,那么这就是直接化学发光过程。若参加反应的物质激发能传递到另一个未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D上,使D分子激发到电子激发态,D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光,这种过程叫间接化学发光。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应用于免疫分析体系中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2、1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这种分析方式是用吖啶酯直接标记抗体,作为抗原,然后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就会形成固相包被抗体一待测抗原一吖啶酯标记抗体复合物,到这一步后再加入双氧水氧化剂和氢氧化钠,这样环境就会呈碱性,吖啶酯就会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发光。

2、2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本中的抗原(抗体)在发生免疫反应时所用的标记物为发光的酶,这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UA)这种分析过程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具体是以三丙胺(TPA)为电子供体,用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抗原),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替代RIA的首选技术,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下面就简要地谈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几个应用。

3、1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作为评价和治疗机体免疫功能重要指标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以前诊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用的是常规酶法,常规酶法的缺陷是可能使得部分低病毒含量携带者漏检。但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在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方面其检测灵敏度比常规酶法高,Bowser等在测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围产期儿童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时给出了证明。

3、2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质、酶、癌基因产物、激素等,它是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在患者的细胞中,血液中以及组织中都存在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以用于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也可以进行体外早期辅助诊断和对术后的监测,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具有重要意义。Mac等达到了对食管癌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浓度、cyfra21-1的浓度、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浓度。Shabin和Raslan比较了AFP和人绒毛膜促线性激素这胎膜早破和健康孕妇阴道液中的两种标志物,发现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Sakaida等通过检测细胞色素C的含量得出C可能成为肝衰竭的新标志物。

3、3应用于心脏疾病的特征标记物测定临床上的心脏疾病常常采用同工酶定量测定,标记物为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Dutra等运用心肌肌钙蛋白cTnT受体分子制成了免疫传感器,可用于临床上早期检测心肌梗死。有文献报道同时检测了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相关系数分别为cTnT0、953-0、982;CK—MB0、835-0、999;肌红蛋白0、776-0、992,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

4结束语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它将化学分析方法和免疫学分析方法的优点融合了起来,用这种方法分析简便、快速,且标记结合物稳定,没有污染,是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现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应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能够实现试剂稳定自动分析,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未来迎来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魏光伟,余永鹏,魏文康,罗胜军,WEI Guang-wei、YU Yong-peng、WEI Wen-kang、LUO Sheng-jun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

[2]郑开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TSH及临床评价、福建分析测试研究报告,2001,10(3):1458-1461、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2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免疫治疗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连续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胎儿(体重≤500 g)丢失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此类患者再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高达70%~80%[1]。对RSA的潜在病因分析发现,约50%的病例原因是可解释的,但仍有50%的RSA患者病因不清楚,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约77%的URSA患者体内缺乏封闭抗体[2](blocking antibody,BA)。对BA阴性的URSA患者使用患者丈夫或健康的第三者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多有报道,但其在再次成功妊娠中的价值,尚无定论。本文分析了患者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URSA的390例BA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URSA患者外周血BA的影响及其在再次妊娠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90例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诊断URSA的患者,所有患者BA检测均为阴性,且排除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异常、感染因素、内分泌异常、血栓前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0、8±4、8)岁。流产次数均≥2次,流产天数42~115 d,平均(66、1±16、4)d。

1、2 方法

1、2、1 分组 对390例诊断为BA阴性URS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意愿,将同意主动免疫治疗340患者分为免疫治疗组,于主动免疫治疗一疗程后复查患者外周血BA情况;将50例未同意免疫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于3个月后复查外周血BA情况。观察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BA阳性组、阴性组及对照组再次妊娠的情况。

1、2、2 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对340例自愿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BA阴性URSA患者的丈夫或健康第三者进行检测血清中有无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无菌抽取丈夫或健康第三者静脉血18 ml,用适量肝素抗凝,将淋巴细胞制成悬液,使细胞浓度达到(20~40)×106/ml,在患者前臂外侧皮下注射,一般分为4~6个点,30 min后观察局部反应。每3周注射1次,4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2周复查BA。BA转阳性后尽快怀孕;如怀孕则每2周加强1次,直至妊娠16周,如未怀孕则每2个月免疫加强1次。对复查BA依旧为阴性者行第二疗程的主动免疫治疗后再复查。

1、2、3 随访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2年12月,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并进行性生活指导。妊娠者孕42天开始第一次B超检查,每月定期复查B超了解胎儿情况,随访至妊娠20周以上。

1、3 统计学方法 以简明统计软件10、32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和χ2分割法。P

2 结果

2、1 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患者BA的变化 URSA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一疗程后BA转阳性85、3%(290/340),对照组于3个月后复查BA情况,转阳性为0%(0/50)。免疫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免疫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妊娠情况

随访期间总妊娠率为 93、1%(363/390)。主动免疫治疗一疗程后BA转阳性290例,随访期间妊娠285例,成功妊娠250例,妊娠成功率87、7%;流产15例,流产率5、30%。一疗程后BA未转阳性,未遵嘱即怀孕的患者33例,成功妊娠12例,妊娠成功率36、4%;流产14例,流产率42、4%。 50例未同意免疫治疗者,妊娠45例,其中成功妊娠16例,妊娠成功率35、6%;流产21例,流产率46、7%。

BA阳性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A阴性组及对照组(P

3 讨论

正常妊娠作为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胎儿之所以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所排斥,和母胎界面生理性抑制反应增强有关。这种免疫状态又称为妊娠免疫耐受,有学者认为这种免疫耐受主要和BA相关。合体滋养层细胞的TLX可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针对TLX抗原的BA,后者可与滋养细胞表面TLX抗原结合,使胎儿胎盘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此外,母体还可产生抗BA独特型抗体,在母胎免疫界面局部及体循环中与有害的免疫活性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和有关因子如IL22等发生作用,阻断有害的免疫应答[3],从而有助于维持妊娠。

对习惯性流产的潜在病因进行分析发现,约50%的病例原因是可解释的,包括内分泌失调如未控制的糖尿病 、解剖或遗传缺陷、母亲和/或胎儿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母亲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所有这些疾病均可能导致胎儿异常,母亲与胎儿不相容,直至流产。但其他50%的病例,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仍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不能解”的妊娠丢失是由于母亲存在针对胎儿体内来自父亲抗原的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在一些妊娠中,母亲识别了来自父亲的抗原,并启动针对父亲抗原的免疫反应,导致流产。在习惯性流产中,这种反应在每次妊娠中都重复出现。而在正常妊娠中,受精后早期即开始植入前胚胎与母亲的对话,母亲出现保护性免疫反应。

林其德[4]等认为RSA大都和免疫异常有关。有学者认为URSA可能是由于患者对胚胎父系HLA抗原的免疫低反应性所致,即患者由于对胚胎同种异体抗原无法产生足够的BA,而使胚胎得不到免疫防护而流产[5]。对于此类型的流产主要用主动免疫治疗,它能刺激URSA患者产生足够的BA,这是随后发生的妊娠能得以成功的主要理论依据。目前,有文献报道URSA患者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各种细胞因子和细胞亚群的变化[6],相信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主动免疫治疗主要是利用丈夫或健康的第三者淋巴细胞注射给患者后,刺激患者免疫系统,诱导其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抗原(HLA)、抗滋养淋巴细胞交叉抗原封闭抗体(TLXBA),从而防止胚胎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使胚胎得到保护并生长发育[7]。经3~5次免疫治疗后,患者BA及其独特型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的BA主要作用于母胎界面局部,从而发挥保护胎儿胎盘单位的作用。

本文中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BA阳性率明显增高(P

参 考 文 献

[1] 林其德,邱丽华、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11):12751278、

[2] 孟庆勇,林萍,王鸣,等、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9l例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2):5758、

[3] 郭辉,王庆荣、反复流产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127129、

[4] 林其德,汪希鹏、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58。

[5] Chaichian S,Shoaes S,Santo iA,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 Rate of leukocyte inmunization and antipaternal antibodies in spontaneous recurrent miscarriage、Am J Reprod lmmnnol,2007,57(3):169176、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3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兽医诊断 应用分析

中图分号:S8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94-0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国际上简称为IHC,是依靠组织化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兽医诊断技术,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把抗体当作特异性染色的主要载体,并且把相关的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中,以便在显微镜下对抗原抗体进行全方位仔细的观察,最终达到对细胞和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现和发展使得传统兽医诊断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传统病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免疫信号和形态相结合的现代病理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就对兽医诊断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IHC可以在石蜡切片、冰冻组织和细胞制品上检测组织中种类广泛的病原,以及对活体动物中病原的检测,亦可用于对动物体内病原的动态分布、半定量等研究。此外,IHC还可对固定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原位检测抗原分子,是其他任何生物技术难以达到和代替的,它能在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同时原位显示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形成新的检测系统。虽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但由于不能在组织和细胞内进行明确的定位而限制PCR在病理组织学上的应用。该文就着重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兽医诊断部门有一定的借鉴。

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体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兽医诊断过程中,尤其是在兽类传染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类传染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有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的种类,还能检测出某些不能在体外分离培养的病原体和病毒。我国著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专家周春宇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量的实验建立了检测鹅细小病毒的间接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这种检测方式的发明使得鹅细小病毒对兽类组织器官和细胞的抗原定位检测更加清晰明了[1]。除此之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同一检样品病原比的检测和识别过程中,国外研究者曾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某养殖场公牛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检测了90头死于心肌炎的公牛感染组织,每个标本都使用了4种抗病原体,即:嗜血杆菌病抗病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病原体、牛支抗病原体、溶血性曼氏杆菌抗病原体。大约有65头牛在心脏受损中发现了嗜血杆菌,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只有4头,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到嗜血杆菌才是导致公牛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也有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到犬瘟热病毒、衣原体等病毒很难在体外分离,并且培养起来非常费时、费力。也有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兽类组织切片中活着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发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出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的位置,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把兽医诊断检测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所以说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不但能够减少兽医诊断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兽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机体的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我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起步比较晚,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精确地测量出病原体的含量,但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却能使得病原检测变得更加直观清晰,还可对病原体进行准确定位。比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犬类传染性肝炎病毒定位在细胞核内,能够把狂犬病病毒定位到细胞质当中,这是传统的兽医诊断所达不到的技术高度,使得原来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狂犬病有了治愈的希望。我国著名免疫组织化学专家陈海军曾建立了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I型鸭肝炎病毒的间接免疫酶染色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I型鸭肝炎病毒导致鸭死亡的组织器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I型鸭肝炎病毒在死亡鸭的肝、心、盲肠、直肠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都是阳性,这个实验可以清楚看出I型鸭肝炎病毒主要分布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当中[3]。

3 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

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是兽医诊断动物传染病的基础,能够为动物发病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养殖业控制动物病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主要利用生物学技术、免疫酶组化法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清晰明了地观察到病原在组织细胞中的生长动态,也就能观察到病毒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的扩散过程,有助于兽医研究疫病发病的原因和过程。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还能检测出肉眼病变不明显的组织内的病因发病过程和状态[4]。

4 结语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应用在医院诊断过程中,还应用在兽医疫病疾病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子技术和遗传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使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越来越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大,该文通过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体的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原机体的定位,病原在机体的动态分布研究,希望对兽医诊断发展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万美梅,孙彦伟,林乃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3(6):94-97、

[2] 孙亚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鸡三种病毒性肿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4、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4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质控; 病理; 医技人员; 沟通交流

[中图分类号] R446、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21-02

免疫组化是目前病理诊断方面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在病理诊断鉴别肿瘤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指导临床肿瘤治疗和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依据[1]。免疫组化发展较快,染色结果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以及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二者均充满个性化,颇具经验型,难以标准化,造成目前免疫组化质量难以令人满意[2],免疫组化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引起了业内极大的关注。因此,强化病理实验室免疫组化质控成为当前病理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3] 。

1 质控中医技人员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1、1 对免疫组化质控的正确理解是基础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受制片因素、染色方法、染色流程、试剂质量、实验室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同一种抗原可以在多种肿瘤或组织中表达,没有一种完全针对某一肿瘤或组织的特异性抗体,也给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正确判断带来困难和一定局限性。免疫组化结果判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体现病理医技人员综合水平[4]。免疫组化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和实验性特性决定了要做好免疫组化确实不易。强化免疫组化质控,使免疫组化操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对切实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同时促进和提高病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沟通交流是做好免疫组化质控的现实需要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免疫组化质控有一套比较先进的方法和程序,国内免疫组化质控方法正处于摸索之中,免疫组化质量尚未形成一个权威性标准。在免疫组化标准化欠缺足够重视、免疫组化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面对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要做好免疫组化质控工作必须依靠病理医技人员通力合作。病理医生和技术人员历来关系微妙,如果都站在各自立场上,很难客观正确解读清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现象如染色结果表达与不表达,该不该表达的真正意义和原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靠性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免疫组化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中非常需要加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发挥诊断医生主导作用,改变诊断医生只关心染色结果、技术人员只管技术操作的现状[5],实事求是综合分析判断整个免疫组化制片过程、染色过程、正确评估染色结果,从而促进免疫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的质量和水平,和谐病理医技人员关系。

2 做好医技人员沟通交流的关键

2、1 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关注的只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染色结果判断体现医生业务水平。技术人员是免疫组化实际操作者,理论水平不足,操作受各种技术条件因素影响较大。医技人员相互之间应该尊重,不要各自从专业技术解读染色结果,应该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各自专业的能力和局限。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免疫组化质控,提高免疫组化质量对病理医技人员都必须有一个认识过程和经验积累过程,正确解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也需要有一个不断认识过程,并且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一些单位开展免疫组化质控但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医技人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医技人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应该是做好免疫组化质控的最关键因素,相互之间有效沟通交流是做好免疫组化的现实基础。

2、2 提高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沟通。免疫组化发展较快,试剂种类增多、染色方法改进、操作流程更新,理论观念变化都需要病理医技人员加强学习。专业素质提高了,对染色结果原因有了客观理解和正确评估,更有利于病理医技人员做好免疫组化质控,提高免疫组化质量,认识免疫组化机制,有效发挥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和指导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免疫组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 医技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3、1 建立免疫组化工作单加强室内质控

免疫组化工作要标准化,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病理医技人员要根据自己实验室具体情况共同讨论制定免疫组化工作单内容,将制片程序[6]、试剂类型、染色方法、操作程序、适合的质控对照和实验条件细化列入室内质控免疫组化工作单,每次操作中都认真实时记录,客观反映免疫组化染色全过程,给医技人员正确判断染色结果,分析结果原因和总结经验提供客观依据和方向,为尽快找到一种较好的、标准化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摸索出一种适合本实验室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的方法[7]打开思路。避免医技人员之间对染色结果缺乏依据猜测引发误解,营造科室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正常和谐的专业技术反馈机制。在做好免疫组化室内质控中,摸索最佳抗体和染色流程、最佳实验室条件以及结果正确分析和问题原因查找更需要医技双方坦诚交换意见和建议。

3、2 参加全国免疫组化质控网活动搞好室间质控[8]

全国免疫组化质控网通过病理专家和试剂公司技术专家对统一分发切片的染色效果按照免疫组化质控标准测评,找出普遍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推荐最佳抗体和染色流程,为免疫组化染色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参加的单位都得到较大提高。争取参与其中室间质控活动,了解专家对本单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评估,分析本单位与优秀实验室的质量差异,病理医技人员可以明确知道本单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真实情况,找到准确解读染色结果的方法,在较高技术层次对比中找差距,分析原因,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方法好经验,不断改进操作提高免疫组化质量。这些无论对诊断医生还是技术人员在免疫组化规范化学习方面都是最便捷、提高最快、效果最明显的好方法。

病理医技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是打开免疫组化质控的一扇窗户,效果取决于病理医技人员共同努力,效应体现在免疫组化质量上。

[参考文献]

[1] 陈磊、 分子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J]、 癌症杂志,2007,26(1):106- 112、

[2] 刘复生,刘骅,吕福东,等、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J]、 癌症进展杂志,2007,5(4):355-361、

[3] 陈杰,郑杰,霍临明、 重视免疫组织化学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2):65-66、

[4] 马大烈,白辰光、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结果的观察和判断[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5):557-559、

[5] 周小鸽、 重视病理医生在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中的主导作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6):77-79、

[6] 梁英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制片的规范和质量控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4,13(2):262-264、

[7] 王小亚,杨清海,黄奇平、 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一)[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8,15(1):80-81、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5

关键词:降钙素原;免疫比浊法;方法学评价;免疫荧光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临床主要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1],是诊断血行感染、菌血症、败血症的一个较好指标[2-3]。目前PCT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法、免疫荧光法、免疫透射比浊法等。本研究选用国产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快速、简便,且价格相对较低廉的特点。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9CLSI)和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ISO15189)对实验室质量的要求[4],实验室对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必需进行性能验证[5]。因此,实验室需要对厂商声明的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本文对AU5800检测系统测定降钙素原(PCT)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等指标的方法学评价,再与酶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观察结果相关性,以此来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价值。

1 资料

1、1仪器 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梅里埃全自动荧光分析仪。

1、2试剂

1、2、1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免疫透射比浊法)(批号085813),标准品(批号084113)和质控品(批号084213)。

1、2、2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进口的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酶免疫荧光法)(批号1002326640),校准品(批号1057790)和质控品(批号1057880)。

1、3 标本 患者标本为2013年10~11月实验室接收的67例临床送检标本。酶免疫荧光法随时检测送检标本,剩余血清-80℃保存用于免疫比浊法测试(一次性完成)。正常人群均为健康体检者,年龄16~77岁,选择血常规、CRP正常,即无急、慢性炎症的体检合格标本20例。

2 方法

2、1免疫透射比浊法 样品中的PCT与试剂中的PCT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从而引起透光度的减低,在一定范围内与样本中的PCT的量呈线性相关。

1、2酶免疫荧光法 结合一步免疫测定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来进行测定。

2、3 精密度评价:按照CLSI EP15-A2,取2个浓度水平质控品,5d实验,每天做一批,每批每个水平3次重复测定,计算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4 线性评价

2、5参考区间评价

2、6相关性评价 通过67例不同病例分别用酶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比较两者的相关性。

2、7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PCT精密度结果 精密度评价结果符合厂家声明的批内精密度CV≤8、0%、批间精密度CV≤15、0%。该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满足检测要求(见表1)。

3、2 线性结果

3、3参考区间的验证

3、4相关性实验

图2 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CT结果比对

3 讨论

根据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ISO15189)对实验室质量的要求,实验室对检测系统必需进行验证。对试剂验证包括:精密度、线性、准确度和参考范围等[6]。

精密度评价按照CLSI EP15-A2文件进行,实验数据显示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PCT测定的精密度达到了厂家的检测声明,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8%和15%。线性评价即分析测量范围评价根据EP6-A文件,采用简便的平均斜率法。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PCT的浓度在0-58、8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由于PCT达到80ng/mL的血清标本难以获得,最高检测限58、8ng/mL偏低于厂家的最高测定值,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参考区间的验证参考NCCLSC28-A2文件,选择20份体检合格的健康人血清标本全部通过验证。与法国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进口的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酶免疫荧光法)进行相关性实验,表明PCT免疫比浊法结果同样可靠(n=67,R2=0、9607)。

目前,检测PCT的方法很多[7]。传统的放射免疫法敏感性较高,但检测时间较长,且有放射性元素污染,使用受限;胶体金法为半定量法,不依赖仪器,操作简便快速,但敏感性低,只能作为临床筛查;免疫发光法[8]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但是成本昂贵,不利于临床推广。免疫比浊法简便、快捷,适用于波长包括600nm的各种生化分析仪,可满足临床急诊及批量检测的需要;而且成本较低,可以大大减低患者的检测费用。

综上所述,免疫比浊法检测PCT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均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滨,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596-597、

[2]Muller F,Christ-Crain M,Bregenzer T,et al、Procalcitonin levels predict bacteremia in patients with 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prospective cohort trial[J]、Chest,2010,138(1):121-129、

[3]Van Nieuwkoop C,Bonten TN,van't Wout JW,et al、Procalcitonin reflects bacteremia and bacterial load in urosepsis syndrome: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rit Care,2010,14(6):206、

[4]魏昊,丛玉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59-75、

[5]庄俊华、临床生化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杨有业,张秀明、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6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食品安全

【Abstract】The methods detecting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including chemistry analysis,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mmunoassay and biosensor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article,to prohibit the use of clenbuterol,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od safety、

【Key words】Clenbuterol;Detecting methods;Food safety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更加重视。20世纪60年代,大家只是要求吃肥肉,到了九十年代要求吃瘦肉,现在人们更多的关心是吃安全健康的肉。然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追求经济利益的不法企业和商人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毫无社会公德,在饲料中或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添加使用禁用药品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这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997 年以来,我国已发生多起由盐酸克伦特罗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在2001年我国就发生瘦肉精引起人中毒的特大恶性事件4起,特别是在广东河源市的瘦肉精中毒事件中,11月7日,中毒的人数多达484人,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各有关部门及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打击监管力度,从各方面对瘦肉精开展清查监管力度,坚决把瘦肉精赶出市场,让民众吃上放心安全的肉制品。

1 瘦肉精的定义

盐酸克伦特罗的化学名称为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 二氯苯甲醇盐酸盐,又名瘦肉精、双氯胺、氯哮素、克喘素等。商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瘦肉精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加热到172℃才分解。它在动物体内能够有效激活动物体内的β-肾上腺素受体。其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较相似,都是β-兴奋剂。

2 瘦肉精的危害性

瘦肉精在动物的血管系统中可以使其气管扩张,并严重影响动物的肌肉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肝脏内的糖代谢等,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有研究发现在老鼠、猪和牛的实验中发现添加瘦肉精之后,使动物损失热量,及其心脏容量减少,动物的皮变薄,进而影响到器官的发生轻度萎缩,导致肝和肺的萎缩等。此外瘦肉精对糖的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使肌肉中糖酵解的作用不能进行,导致pH值过高,使猪肉的品质降低。如果瘦肉精在畜产品中残留,其毒性会使食用者产生综合性的食物中毒,瘦肉精进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心脏,会产生心慌、心悸;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刺激,产生头晕、恶心、乏力、呕吐和肌肉颤动、严重的手抖甚至不能正常站立等现象;如患者原本有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更容易发生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等现象;瘦肉精与糖皮质激素同时食用,会引起患者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如果长期食用瘦肉精还会导致染色体发生畸变,发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3 瘦肉精的检测方法

目前,对瘦肉精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检验法、感官检验法、免疫学检验法、仪器分析法、生物效应检验法等。

3、1 化学分析法

目前的化学分析法有酸碱度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正常的新鲜肉用pH试纸测试其酸碱度多呈中性或弱碱性,宰后1h其pH值为6、2-6、3左右,自然条件冷却6h以上,其pH值变为5、6-6、0左右,而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则偏酸性,pH值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3、2 感官检验法

在屠宰前,可以从体态和外观上判断是否摄入了添加瘦肉精的饲料。外观:猪的皮肤光洁,白里泛红,背毛少而且松软,其臀部结实上翘,腹部比较匀称,没有下坠感,且背部体表经驱打后易见到驱打伤痕,该猪就有摄入瘦肉精的嫌疑。体态:猪经常卧地不起,或行走不灵活,容易发生跛行,或在运输中前后肢易发生开叉,蹄部易受伤并发生感染,剧烈运动后易造成死亡,便可怀疑摄入瘦肉精饲料。

在屠宰后,可以从猪肉的品质和颜色来判断是否含有盐酸克伦特罗。 如果猪肉色泽鲜红、后臀肌饱满突出、松软、脂肪层非常薄、胴体两侧腹股沟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密集,甚至有充血,可怀疑含有盐酸克伦特罗[7]。

3、3 色谱技术

目前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联用法(GC-FTIR)及薄层色谱法(TLC)等。在这些色谱技术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他几种方法在国内应用较少。

3、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根据所连检测器的不同, 又为、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U) 、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等。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适合测定强极性和热不稳定的β-兴奋剂及其代谢产物,因此,近年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瘦肉精的报道比较多[4]。

3、3、2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质谱是带电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质荷比(或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的图谱。质谱仪是一类能使物质粒子高化成离子并通过适当的电场、磁场将它们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者轨道稳定与否实现质荷比分离,并检测强度后再进行物质分析的仪器。质谱仪主要由分析系统、电学系统和真空系统组成。通过质谱分析,可以获得分析样品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中同位素构成和分子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

3、4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Gausephol和Blaschke[9]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检测人尿中瘦肉精的残留量, 其最低检测限达到0、5μg/L,而且准确度、精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中残留物的检测要求。

3、5 免疫分析技术

目前,用于瘦肉精的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滴金免疫技术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为酶免疫分析技术。 其检测限可达到0、5μg/kg以下,而且样品前处理简单或不需要前处理、成本低、一次可以检测数百份样品。目前欧盟及美国等国家已将酶免疫分析技术作为“筛选法”用于瘦肉精的宰前尿检、血检及屠宰场的检疫等。

3、5、1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下转第210页)

(上接第212页)目前,国外已有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瘦肉精的试剂盒产品,还建立了类似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放射受体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用受体代替抗体结合瘦肉精,检测限可达到2、4μg/kg[5]。

3、5、2 酶免疫分析技术

现在,检测瘦肉精的较高效的免疫分析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这种方法检测的下限为1、0μg/L(尿样)、0、5μg/kg(组织)。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与相应的抗原( 或抗体)反应,结合在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底物时, 可以催化底物水解、氧化或还原并产生有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量成正比,故可以借助成色反应的程度来定性或定量抗体(或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关键在于利用抗原(或抗体)的特异性吸附,在固相载体上逐步叠加,最后必须是酶标记物。

3、5、3 滴金免疫技术

滴金免疫技术(DIGFA)又称滴金免疫渗滤法[6], 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DIGF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快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是继免疫酶、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三大标记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以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新技术。

3、5、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是一种新型的超微量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它以镧系元素,如铕、铽、钐、铌等为标记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集酶标记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等优点于一体,且克服了酶标记物的不稳定性、化学发光仅能一次发光,且易受环境干扰和电化学发光的非直接标记等缺点,降低了非特异性信号达到了极高的信噪比,大大地超过了放射性同位素所能检测到的灵敏度, 且还具有标记物储存时间长、制备方便、无放射性污染、操作流程短、检测重复性好、标准曲线范围宽、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该法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6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BS)[3]是一门由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其原理为待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地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从而达到分析检测的目的。 目前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包括: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酶免疫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等。生物传感技术检测瘦肉精的检测限为:血清样品:1、0μg/L,尿样:2、5μg/L。

检测是制定畜产品及其食源性产品质量的一项有效的手段。在不断提高检测手和段检测能力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农业部已开始在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及大型畜牧养殖企业推行欧盟、美国等在畜产品生产和食品工业上实施的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成功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运行模式和生产标准体系。积极做到预防为主,防堵结合,这样从源头上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农畜产品安全卫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各级监测体系的不断加强,瘦肉精等危害人们健康的违禁药品一定会在产品中消失,给人们一个安全、健康、可信的食品市场环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我们食品人应有的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康笑枫,徐淑元,秦晓霜、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0,25-27、

[2]林海丹,江庆娣,伍绍登、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的检测[J]、饲料工业,2000,12(1):25-26、

[3]刘国艳,柴春彦,朱建国,等、用于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免疫传感器感受器部件的研制[J]、中国兽医科技,2004,34(6):64-64、

[4]苗虹、测定动物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标准操作程序[Z]、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2001、

[5]裴艳涛,孙继国,林密,等、动物性产品中 “瘦肉精”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21(1):24-29、

[6]芮冬妹、滴金免疫法快速检测活动性肺结核IgG 抗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75-1176、

[7]孙凌志,陈庆勋、“瘦肉精”猪肉的简易检验法[J]、中国动物检疫,2002,19(1):43、

[8]张铁汉,刘琳,贺志安,等、银强化滴金免疫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IgM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14(3):266-267、

[9]Gausephol C,Blaschke G、Stereo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lenbuterol residues in human urine by capillary eletrophoresis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1998,713:443-446、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7

关键词 多感官 教学 课例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8-0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其大脑皮层并增强突触间的联系,从而加强理解和记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起点是感官对该事物的知觉,而人类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反映才能产生关于该事物的全面认识。

一、课例主题

本课例以“多感官参与教学”为主题。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多重刺激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如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课例背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课题为“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笔者尝试采用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受到良好效果。该课例在全国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后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很多教师纷纷前来祝贺、交流感受或索要课件。

三、设计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视听刺激

课前2分钟播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歌曲《飘动的红丝带》,并配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背景画面。

【分析】通过播放动听的音乐,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听通道,引发注意。

(二)新知学习,多感配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比一比】投影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挑选两张学生预习时所画免疫系统概念图对比。概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分析】教师将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和学生预习所画概念图呈现给学生,意在启动学生视觉通道,加强直观感受,增强了学生兴趣。

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

初始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下列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交流。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1)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抗体。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因为大剂量X射线损坏了B淋巴细胞,而来自胸腺的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胸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胸腺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3)欲使大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去掉胸腺小鼠恢复全部免疫功能,接下来应如何实验?

学生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容易得到答案:同时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优点分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在理清其功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的比较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归纳,学生印象不深。

改进设计:在学生上述问题的讨论交流后,再通过下表来总结归纳。

【改进分析】图表可以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刺激,通过图表对比,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一目了然,印象更深刻。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初始设计:

【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理解,教师又重复讲解一遍。

【效果分析】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先阅读再反复讲解的方式以期突破难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学生虽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听讲,参与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而动触觉参与少,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改进设计1:

【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接着由学生对着视频组织语言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效果分析】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动口机会,但由于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非常陌生,又是第一次接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根本看不懂视频呈现的过程,所以学生讲得“牛头不对马嘴”,笑话百出。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设计2:

【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问一问,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观看动画视频(循环放映),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视频所展现的过程尝试创新性配音,要求不发生科学性错误,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提问,最后各组推选“最佳人选”到全班交流。

【配音片段】

自动化免疫分析篇8

【关键词】 CA19-9;化学发光仪;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荧光、放射性同位素和酶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免疫分析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效期长并安全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首选。

CA19-9是一种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在血清中以粘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子量大于5000KD,是Koprowski等应用人类结肠癌培养细胞株免疫BALB/C鼠而获得的19种抗体中的一种肿廇相关抗原[1],可作为胃癌、肠癌、胰腺癌和肝癌等早期诊断和预后复查有着重要临床价值的指标。测定其浓度是对肿瘤活性的一种反映,且肿瘤标志物的出现往往比影像诊断早半年之多[2]。正常人血清中CA19-9水平很低,而胰腺癌中明显增高,阳性率高达90、7%,而肝癌的阳性率为72、5%[3]。Mitsuhashi等[4]还认为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血清CA19-9关系密切,如症状缓解血清CA19-9持续下降,病情恶化又继续增高,所以CA19-9是对胰腺疾病患者诊断、手术疗效的评定、术后病情和复发转移的有价值的肿瘤监测标志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本院健康体检人员200例,男100例,女100例;年龄25~60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快速免疫分析系统:该系统综合使用了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FPIA),可测定激素、肿瘤标志物、肝炎、病毒标志物、维生素和各种治疗药物浓度等。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的检测试剂是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可用于超微量定量或定性测定人类血清。血浆、全血或其他各类体液中病毒抗原、抗体、激素、多肽、肿瘤蛋白等代谢产物的一套系统。

1、3 反应过程 一般在反应的第一阶段,标本与微粒以一定比例混合,标本中被检物质与微粒上包被的抗体进行一定时间的反应。第一反应终了后,利用磁场分离、吸去未反应的被检物质与其他的不要成分。

2 结果

200例健康体检人员均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血清CA19-9,结果均值分别39、30U/ml和69、05U/ml,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CA19-9测定试剂盒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微量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MEIA),酶标抗体采用碱性磷酸酶作为标记物,碱性磷酸酶是一种最稳定的酶标记物,而基质液采用极稳定的4-甲基磷酸伞形酮。抗体包被采用微粒子技术,大大增加反应面积和提高特异性。待测CA19-9浓度与荧光发光强度成正比。

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CMI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是雅培公司的专利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病毒抗原等大分子物质。采用此方法生产的试剂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试剂特点:抗原/抗体包被的微粒子:采用类磁颗粒,增加了反应的表面积,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缩短了反应的时间,应用磁力吸附分离,冲洗彻底干净,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标记抗体:采用专利技术的吖啶类(N-磺酰基)羧基氨基化合物作为标记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特性和增加的光自量,使得其在非竞争免疫分析模式中有极好的测试灵敏度和极宽的线性范围。更主要的是,此复合物所结合的特色硫磺丙烷基,提供了极佳的水溶性,使得背景噪音极大降低,从而检测灵敏度值大大提高。并且,该复合物还有极好的稳定性,有更长的试剂效期,极长的标准曲线保存和全面的极好的试剂表现。基质液:采用H2O2作为预激发液, 将吖啶酯从反应复合物中脱离下来,采用NaOH作为激发液, 吖啶酯在过氧化物和碱性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这引起化学发光反应的发生。N-methylacridone形成并释放能量(光发射),并返回到基态。

雅培所用的CA19-9检测试剂都使用相同的单克隆抗体。然而,在试剂的组成上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差异。笔者认为就是这些差异造成了同一样品检测结果的不同。

差异之一在于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上的ARCHITECT CA19-9试剂中的标记抗体使用F(Ab')2 抗体片断取代原有的完整分子抗体。抗体片段中所包含的结合位点与全分子一致,却减少了分子中会造成检测干扰及由于与血清蛋白非特异性结合而增加背景噪音的部分。使用ARCHITECT CA 19-9XR试剂进行检测,由于F(Ab')2抗体片断非特异性结合的减少会使背景信号降低,从而致使在检测范围低端的检测值会更低。

差异之二在于ARCHITECT CA19-9XR试剂中微粒子包被的抗体浓度获得优化,反应环境更趋于酸性。内部研究显示,ARCHITECT CA19-9XR中微粒子上包被的抗体数量与样品产生的信号量有直接关系。更酸化的反应环境及更优化的抗体包被微粒子会使得更多的抗原结合上微粒子。CA19-9抗原是一个拥有众多重复的抗原决定簇大分子糖蛋白。标记抗体由于使用了F(Ab')2抗体片断而非全分子,而变得更小,因此在当众多标记抗体分子与众多抗原决定簇发生结合反应时立体位阻就减小了。这种结合更多标记抗体的能力会使得具有大量抗原决定簇患者标本的检测值有显著上升。这也是造成方法学间对于同一标本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标本中抗原的本质会引起方法学间不同的检测结果。CA19-9是一类复杂的异质性分子, 因此会在不同方法学的检测间获得不同的结果。胰腺癌细胞株中抗原的表达异常已有所报道,例如sialyl-Lewisa抗原会发生表达增强。如果标本中的细胞株具有大量的抗原决定簇的话,那么高值的检测结果就会因为试剂组成的差异而凸现出来。

因此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CMI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及其配套试剂较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微量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MEI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所以采用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较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在使用i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ARCHITECT CA19-9XR 以连续监测时,实验室必须重新确立基线水平。37U/ml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截断值,大于或小于此值的检测结果并不意味着癌症的存在或者不存在。此检测应作为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长时间监测工具。

参考文献

1 潘中允、临床核医学、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521-522、

2 王宝昌,范跃祖、血清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评价、中国肿廇临床与康复,1997,(2):1、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就业指导课观后感(精选8篇)
  • 下一篇: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300字(精选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