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2 栏目:写作范文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1

1月24日,江苏省内的十家城市商业银行被整合在一起,成为当日挂牌的江苏银行的分行。

这十家城商行遍布苏南苏北,良莠不齐,分别位于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盐城、连云港。

在内地银行概念备受追捧的今天,昔日并不起眼的城商行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江苏银监局副局长李鲁宁告诉《财经》记者,组建江苏银行,一方面是由于城商行受到规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无法解决自身诸多问题,逐渐认识到合并重组的必要;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大省,江苏长期以来希望有一家省级商业银行来支持省内建设。

2005年7月,江苏银监局向中国银监会提出江苏省内城商行合并重组框架性方案;12月,银监会原则同意。2006年2月,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方案》和《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协议》,并获各自股东大会通过。

江苏银行成为继徽商银行后,又一个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案例。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种行政性的重组看似走捷径,其效果如何殊难预料。历史经验证明,非经市场化并购组合而成的种种金融重组实验,都付出了很大代价。

“各个分行会在相当长时间内相当于半个法人,内部整合、地方政府的干预,都是可以想见的。”一位分析人士称。

整合的隐忧,在目前的人事架构上即有端倪。除董事长、行长由原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黄志伟担任,江苏银行其他高管仍多是各个城商行原高管;原无锡市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胡长征、原苏州市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顾心铭分别出任董事兼副行长,原南通市城商行董事长刘昌继担任监事长。

信托杠杆

在重组中,江苏省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颇具“金融创新”色彩。

与徽商银行不同的是,江苏省参与重组的十家城商行中,没有一家像合肥城商行那样的可依托机构。此前徽商银行由“6+7”(六家城商行与七家城市信用社合并)重组而来,其中原六家城商行中,除合肥市商业银行规模较大,其他行资产规模都在40亿至60亿元间,七家城市信用社的资质水平也较接近。

相比之下,江苏的十家城商行资质要参差得多,苏南的城商行股东担心“为苏北城商行背包袱”。理想的“龙头行”――南京市商业银行(现改名为南京银行)因筹划上市及引入巴黎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从重组框架中独立出来。如果以苏州、南通或无锡某一家城商行为依托,不但难以服众,也可能失去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于是,新设合并的方式浮出水面。

重组最大的问题在于盐城等六家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如何弥补。经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这六家城市商业银行共需弥补预期资产损失准备缺口25、43亿元。在江苏省政府的协调下,这笔坏账由江苏省政府、相关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江苏银行共同承担。

具体而言,除了2006年12月初首批到位的2亿元江苏省财政资金,其余23、43亿元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给江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江苏国投),由江苏国投发行专项的五年期信托产品,并由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以原额承购。

这23、43亿元信托计划中,8亿元由江苏省财政分年度支付,其余15、43亿元由江苏省政府支持通过剥离资产清收等途径回购解决,信托产品的利息由盐城等五家净资产为负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市级财政负责。2006年12月7日,江苏国投23、43亿元资产转让价款,分别划拨给了盐城等六家需弥补预期资产损失的城商行,令其财务报表粉饰一新。

在这个不良资产包中,最终15、43亿元的清收风险尚难逆料,据称最终将由江苏银行全资回购,而资金来源则非常复杂,包括实际回收的资产、江苏银行未来的部分收益,以及一些市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更重要的是,江苏省政府还向中国银监会出具了承诺函,确保省政府及有关市政府补亏资金筹措到位,并表示部分预期资产损失将由省政府支持江苏银行业务发展获得的收益偿还,这意味着这一信托产品的最终偿付风险由省政府来承担。

“江苏银行的这一信托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资产证券化。由于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发行债券,江苏省的做法相当于将不良资产打包做成一个信托产品,定向发售给江苏省农信联社,江苏国投在其中的角色则类似于投资银行。”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此项江苏省政府主导的信托计划的年预期收益率为4、2%,可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在一定幅度内浮动。

不过,在李鲁宁看来,即便不考虑省政府政策支持因素,江苏银行自身也具有核销上述不良贷款的能力。从模拟报表来看,在2006年底,江苏银行已经回购了2、6亿元不良资产,并实现利润7亿元,如果按照33%的所得税和5%的分红比例扣除,它完全可以再回购0、7亿元以上不良资产,这样通过五年时间依靠自身力量化解上述不良资产亦非不可能。

引资两步走

坏账剥离之后,江苏银行的报表已殊为可观。

截至2006年12月末,参与合并重组的十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471、43亿元,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仅次于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其不良贷款余额20、76亿元,较年初减少14、46亿元;不良率2、44%,较年初下降2、29%;资本充足率约13%,比年初增加7、8个百分点。

在剥离坏账的同时,按照满足江苏银行开业三年内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的需要,江苏银行进行了增资扩股。参与重组的十家城商行原股东所持股份经清产核查后的折股出资金额为43、11亿元,折合43、11亿股。而按照最终确定为78、5亿元的注册资本,以每股1、2元的价格,需新募35、37亿股。

在引资问题上,江苏银行选择了两步走的途径。首次募股对象仅限于江苏省内企业。李鲁宁表示,“境外、省外投资者未被考虑的主要原因,是此次合并重组所涉及各城商行间的内部矛盾已不少,如此时再引入境外或省外投资者,很可能会增加矛盾。”不过,江苏银行的重组方案中明确,新银行正式成立后还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募股结束后,江苏国投共持有新发行股份9、1亿股,占比11、6%,成为目前江苏银行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华泰证券持有6、37%,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目前第一家参股银行的证券公司。

江苏银行股东中民营资本持股比例超过了30%。据了解,江苏省有关方面本希望江苏银行能像浙商银行一样吸收更多民营资本入股,亦曾接触三胞集团、雨润集团、苏宁电器等省内知名民营企业,但未果。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2

关键词:操作风险;人力资本;激励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运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作为商业银行常见三大金融风险之一的操作风险更是频频凸显。据统计,仅2003年-2007年,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可以搜集到的操作风险案件就达174件。2011年,中国银监会的《银监会2010年年报》指出,2011年中国银行业仍存在诸多风险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部分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弱化”。该报告指出:“2010年底,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出现反弹。齐鲁银行案件等多数案件发生在基层网点和所谓低风险业务领域,且多为内部人员作案,这反映出部分银行内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操作风险涵盖的范围和涉及的业务种类更为广泛,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管理难度更大。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分类与特征入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人力资本激励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另一种视角的诠释,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关于操作风险的一般问题分析

目前对于操作风险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其中,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较具代表性,具体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该定义突出强调了银行内部人员操作和业务系统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

1、1 操作风险的分类

操作风险类型较多,可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准、英国银行家协会分类标准等。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分类。包括两个维度的分类:一个是按照损失事件类型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另一个维度是依据发生操作风险的业务部门或业务流程环节,分为八类:公司财务、交易与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与清算、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纪。上述两个维度的分类还可共同构成操作风险分类的7×8矩阵。

(2)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分类标准。具体涉及四类: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其中,前三类为内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失误风险(operational failure risk);第四种为外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杠杆风险(operational leverage risk)。

1、2 操作风险的特征

操作风险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因此了解和把握其主要特征,可以更有效的管理此类风险。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监管部门披露的操作风险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操作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操作风险的生成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生成更多的是由银行内部不合规的操作引起。银行业务的客观存在使得操作风险将永远存在,并成为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操作风险具有较强的人为性。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按照损失事件类型划分的七类操作风险中,有六类与人为因素直接相关。如若说市场风险来自于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信用风险源于借款者偿还能力的不确定性,而操作风险则大多数来自于有意或是无意的、银行内部或外部的人为操作失误。此外,操作风险的强人为性还表现在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反控性(银行业务人员往往对业务流程更为熟知,因而更加容易通过对既有管理流程和制度的规避从而实施违规操作,并隐匿操作风险的外在表现)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不作为。

(3)操作风险具有明显的厚尾性。相对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两种风险而言,操作风险在现实运营中出现的概率较小,但其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在短时间可以威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乃至银行机构出现挤兑和破产危机,巴林银行破产倒闭案就是典型例证。

(4)操作风险在国内更多表现于欺诈。欺诈包括内部员工、外部人员以及内外部勾结

等形式的欺诈,其中内外勾结的欺诈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典型操作风险。如:中国银行“高山案”、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资金挪用案、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盗窃案等,均为典型的内、外部勾结欺诈案件。

(5)操作风险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更为常见。由于银行业务运作大多数集中在基层机构,且与上级行的控制力负相关,当分支机构距离较远、受到的监管较弱时,一些违规操作通常不易被发现,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例如近期热议的渤海银行太原分行挪用存款放贷案和农行宜兴支行票据诈骗案等典型操作风险案件多出现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激励

谈及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多数目光和言论都会聚焦于银行的内控制度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制度建设。但是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无论是银行业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机制都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和管理人才引进方面的确进步很多。但是,操作风险还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制度建设的既定思维框架,审视制度本身之外,特别是制度执行方面的人力资本因素,因为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操作风险的产生还是在管理环节都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首先应该是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和激励。

2、1 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本”的优化管理

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资源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讲又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人力资源又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人员因素在引发操作风险的四大因素中占有直接而重要的地位。而非人力资源是被动性资源,只有在人力资源的支配下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投入人力资源,特别是资本性人力资源的投入(与自然性人力资源相比,资本性人力资源是指经过教育、培训、健康与迁移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人力资本本身需要依附于个体员工这一载体而存在,因此基于“经济人”固有的自利属性,只有员工个人价值与银行发展价值成正向关系,亦或至少不存在明显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本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积极效能,反之却可能出现基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操作失当,进而加剧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更多地注重于制度的建设、技术和工具的革新,但对于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建设却相对不足。

2、2 强化人力资本激励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

人力资本激励的实质在于运用制度设计和管理操作手段,将个体员工价值与集体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进而充分调动个体员工的能动性,最终促使人力资本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效能最大化。就操作风险管理而言,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激励就是要充分发挥银行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作用,实现科学规范的业务操作,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得力,促使操作风险最小化。实践中,与人员因素相关的操作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员工无意失误和故意作案。其中,故意作案类的操作风险本身蕴含着道德风险因素。因此,对人力资本激励的核心在于平衡好员工个人的责任与利益,并尽可能实现清晰界定,从而促使员工自主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素质和觉悟,主动规避操作风险,乃至积极参与银行业务和交易过程中的案件防范。

3 基于人力资本激励角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优化建议

3、1 建设立足岗位差异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首先应确保真正实现责权利明确且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责权利明确且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具体是指操作风险的责权界定要清晰,岗位职责与业务操作权限划分要具体到个人,并彻底消除责任多头承担的模糊现象,切实保障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源投资效能充分发挥。

在建设人力资本激励制度方面,应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依据岗位工作的业务复杂程度和岗位职责的责任大小,合理确定岗位激励系数,突出对业务复杂程度高、岗位职责重的员工激励。同时,注重实施不同岗位的不同收入限额制,并尽量将总行与分支行之间相同岗位或近似岗位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针对高官人员、核心岗位人员和业绩显著的员工,探索对其丰富的激励手段,特别是要强化除薪酬激励之外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激励体系,例如实行多元化的弹利制度、增加股权激励等方式,注重对员工的激励要实现短期与长期两个维度的良好相合。鼓励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方式方法的探索,对于做出积极贡献和显著成绩的员工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2 构建科学合

理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和实践平台

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不仅表现在提高业务操作人员的岗位激励力度,还应关注其长期的职业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和实践平台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激励的重要举措。具体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领域,应尤其注重做好分支行等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与总行、一级分行的职员不同,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起点较低,面对的发展和自我提高的机遇相对较少,因此更容易滋生懈怠、厌倦等不良工作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操作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因此,在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应首先摒除基层业务人员即是单纯操作人员的传统观念,要积极创造基层员工参与银行风险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的机会,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献计献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层员工的自我认知,更加有助于降低其在业务受理过程中的机械操作惯性,有利于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短期交流、定期培训、零风险示范岗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优化理念和对组织的忠诚度和认知度,从而最大化发挥其人力资本效能。

3、3 塑造精诚合作、执行高效的企业文化氛围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3

一、方案编制遵循的原则

(一)严格执行《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二)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处理好发展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确保对农村的基本金融支持不断提升。

(三)尊重“三社一行”历史,确保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平稳过渡。

(四)对涉及农商银行经营机制基本框架的内容,暂不能到位的,应制定替代方案,为农商银行今后发展预留调整空间。

(五)保持“三社一行”市场优势,并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农商银行跃上新台阶。

(六)深入贯彻经济资本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流程银行建设“三大核心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前、中、后台相互支持的流程运行体系,努力打造“科技引领型、管理先进型、资本约束型”银行。

(七)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农商银行的权力机构。

主要职责:

1、审议批准本行的发展规划,决定本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

5、审议批准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对本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7、对本行发行债券和公开发行股份作出决议;

8、对本行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及变更组织形式作出决议;

9、修改本行章程;

10、审议通过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11、审议单独或者合并持有本行3%以上股份的股东的提案;

12、审议本行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

13、审议通过董事会对董事的评价结果;

14、审议通过监事会对监事的评价结果;

15、审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董事会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大会负责,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和本行的经营决策机构。

主要职责:

1、确定本行的经营发展战略;

2、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3、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4、决定本行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5、制定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风险资本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定本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方案以及发行债券方案;

7、拟定本行公开发行股份的方案;

8、拟订本行合并、分立、解散及变更组织形式方案;

9、审议批准本行重大贷款、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方案及重大关联交易;

10、聘任或解聘本行行长、董事会秘书,根据行长的提名聘任或解聘本行副行长和财务、审计、合规等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和奖惩事项;

11、决定本行的内部管理机构和分支机构的设置;

12、审定本行的基本管理制度;

13、制定本行章程修改方案;

14、负责本行的信息披露工作;

15、聘任或解聘向本行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6、决定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

17、监督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

18、负责定期评估并完善本行的公司治理状况;

19、对各董事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并向股东大会报告;

20、本章程规定和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1人。董事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董事任期相同。独立董事在农商银行任职不得超过3年,3年期满,可以连续担任本行董事,但不得再担任独立董事。

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法定代表人)。下设战略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薪酬和提名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并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三)监事会

监事会为农商银行的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

主要职责:

1、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2、要求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本行利益的行为;

3、对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本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4、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

5、检查、监督本行的财务活动;

6、对本行的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指导内部稽核部门的活动;

7、对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质询;

8、对各监事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并向股东大会报告;

9、监事长列席董事会会议;

10、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

11、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

12、按照《公司法》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讼;

13、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本章程规定应当由监事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由市国资委派驻,职工监事不少于1名。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非职工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监事会设监事长l人。下设提名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并设置监事会办公室。

(四)高级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根据银行章程及董事会授权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对董事会负责,同时接受监事会监督。

高级管理层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活动不应受到干预。

高级管理层设行长1人,副行长3人。

高级管理层下设业务推进与协调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和财务审批委员会。

(五)党群组织

农商银行设立党委,由7人组成。设书记1人(董事长兼)、副书记2人(其中1人由行长兼)。

设立纪委。设纪委书记1人(监事长兼)。

群团组织按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工会主席由党委副书记兼)。

农商银行为市管金融企业,领导人员统一由市委进行管理。

三、任期及考核

农商银行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党群组织负责人任期按《》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农商银行纳入市市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领导人员实行年薪制。

四、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农商银行内设机构按前、中、后台三个板块共设19个部门:

(一)前台营销服务板块6个部门

1三农业务部

主要职责:

(1)对三农政策进行研究,制定支持三农发展战略;

(2)制定三农业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3)开发三农信贷产品,并组织营销推广;

(4)建立三农金融服务激励机制,并组织考核实施;

(5)制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6)制定三农资金吸存方案,并组织实施;

(7)总结推广全行农村金融服务先进经验;

(8)做好有关三农金融服务报表的统计及上报工作。

2公司金融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制订全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负责分解、落实全行金融业务年度经营目标,组织、推动支行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3)负责公司金融相关投向分析和市场分析(包括辖属农村市场),研究行业动态,投向分析报告、区域和行业分析报告,用于指导支行拓展城区和农村两个市场,优化公司金融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在发展城区公司金融的同时,确保对辖属农村市场的基本金融支持;

(4)负责建立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担保公司、大型专业商贸市场管理机构的日常沟通渠道,完善和提升已有的合作模式,获取新的、有价值的项目及市场信息,推动公司金融业务在全行取得板块式的突破;

(5)负责实施公司金融重大个案项目总、支行联动营销;

(6)负责组织、实施银团贷款;

(7)负责公司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组织落实总行级VIP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和深度营销;

(8)负责全行公司金融客户经理队伍的条线管理,包括建立和维护全行客户经理管理系统,客户经理的准入、评级、培训和考核,同时指导支行管好客户经理队伍;

(9)负责公司金融已有产品的梳理和优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设计、需求发起、营销推广;

(10)负责组织推动支行业务发展部,做好贷前调查和日常贷后检查;

(11)参与面向公司客户的渠道选址,协同支行提出与公司金融业务相关的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参与公司金融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应用。

3个人金融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个人金融业务(含个体工商户及农户。下同)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市场,制定全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规划;

(2)负责面向个人客户的全行年度业务指标和营销指导目标的制定、分解、推进及考核;

(3)负责个人金融相关的市场分析,资源配置区域分析,研究同业动态,探索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强化对城区和辖属农村市场个人金融服务,在发展城区个人金融的同时,确保对辖属农村市场的基本金融支持不断提升;

(4)负责全行性、批发性个人金融业务合作项目的市场拓展和营销策划,并组织推进项目的实施;

(5)负责制定个人金融中介合作机构和批量业务委托单位的准入、退出与评级管理办法,进行日常的业务管理与指导监督;

(6)负责制定个人客户端已有业务和产品的梳理与优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设计、需求发起、市场准入管理,参与验收并组织市场推广;

(7)负责制定全行个人客户差异化服务管理标准,组织实施VIP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

(8)负责制定个人金融销售队伍管理制度,并承担总行层面对个人金融销售队伍的管理、等级评定、考核和激励职责,同时指导与监督分支机构对个人金融队伍的管理;

(9)管理网点的对私销售服务功能、销售品种及个人业务范围、销售服务时间、销售服务人员的规划、调整和监督检查;

(10)负责城区网点和农村网点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销售服务规范,指导与监督分支机构落实实施;

(11)负责网点向销售终端转型的标准化建设,包括网点渠道选址,协同公司金融部、电子银行部和支行提出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框算年度预算,形成最终方案,并上报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参与电子渠道的推广应用。

4金融市场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资金、票据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2)负责货币市场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3)负责固定收益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4)负责衍生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5)负责代客业务的交易与管理;

(6)负责全行持有至到期类债券的管理;

(7)负责资金业务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8)负责提供市场加权利率及存放同业利率的信息,参与制定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个人理财产品的价格;

(9)负责债券市场走势分析,关注债券发行的相关情况及同业理财产品的情况;负责资金业务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10)负责票据市场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11)负责系统内转贴现业务的开展;

(12)协助制定贴现业务营销方案和组织营销全行贴现业务;

(13)负责资金业务风险监控,以及资金业务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

5电子银行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全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规划及目标市场,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电子银行业务改善对城区和辖属农村市场客户结算服务的途径;

(3)负责向银行业监管部门沟通、申请或报备电子银行产品服务的市场准入,以及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

(4)负责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的第三方机构(含省联社核心系统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起草协议,以及业务外包的管理;

(5)发起并管理全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建设需求及建成后的升级功能需求;

(6)负责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业务章程、管理办法、客户协议等;

(7)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方案和计划,对分支机构进行营销指导和支持,并组织对分支机构营销推进和业务考核;

(8)负责农商银行门户网站的运营和管理;

(9)负责组织推进自助机具营销与管理,负责与自助机具功能相关的创新需求发起及市场准入管理;

(10)负责落实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牵头建立并完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风险管理检查活动;

(11)负责自助渠道(含电话、POS一体机。下同)选址;协同个人金融部和支行提出与自助渠道有关的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并参与决策;

(12)负责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需求的发起,建成后的营运管理和升级。

6总行营业部

主要职责:

(1)作为总行对外服务的最重要窗口,做好总行各级领导直接营销成功的大中型客户的维护,提供从公司金融到个人金融的各类服务;

(2)以大中型客户为市场定位,独立拓展市场、营销客户,并为营销成功的客户提供从公司金融到个人金融的各类服务;

(3)作为营销机构,接受总行各类经营指标考核,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4)总行与央行、行外同业、下属经营机构的资金清算,总行为下属经营机构处理批量业务。

(二)支撑控制板块6个部门

1风险管理部

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本机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统一管理,与业务部门保持独立。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和解释各类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2)组织对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3)研究确定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缓释方法;

(4)对全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风险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5)负责全行资产质量指标的分解、调整、监控和考核;

(6)负责组织、审查和认定全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和统筹全行资产减值拨备;

(7)评估业务和产品创新、进入新市场以及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对决定开展的业务,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

(8)规范全行抵债资产管理,负责支行权限内抵债资产的报备和超支行权限抵债资产的审批;

(9)负责呆账核销及不良资产的诉讼管理,组织指导全行资产保全工作;

(10)建立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设定合理的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和方法,将风险管理考核纳入经营管理综合考核之中;

(11)根据风险评估和考核,负责全行授信业务的制度安排;

(12)负责全行风险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

(13)负责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4)牵头推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信贷审批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并解释全行授信业务制度办法;

(2)负责制定授信审查的基本资料要求、客户评价的基本要点和准入政策,制定统一评审标准;

(3)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合理授信业务流程;并确定相应的授信前调查和授信后监控检查职责内容;

(4)负责在授权范围内对支行提交的各项表内、外授信业务进行评审、审批;

(5)建立客户统一授信、防范多头授信、关联性授信和集中授信风险制度,并负责在全行的执行;

(6)承担总行授信审批档案的保管和支行授信审批档案保管的检查、落实责任;

(7)负责对支行授信审批工作的检查指导;

(8)负责全行授信业务的信息统计、分析;

(9)负责总行贷审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0)协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3合规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识别、评估和监测合规风险,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合规风险评估报告;

(2)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准确把握法律、规则和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时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合规建议,为产品研发提供合规与法律支持;

(3)负责与监管机构保持日常工作联系,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

(4)负责统筹全行规章制度建设规划,对规章制度进行合规性审查,组织全行规章制度的梳理和维护;

(5)负责合规与法律培训,解答合规与法律咨询,组织全行法制宣传教育;

(6)负责对合同文本等法律文书进行法律审查,统筹管理全行格式合同文本;

(7)负责归口授权管理及法律文书签署;

(8)负责统筹管理全行民事诉讼(仲裁)案件,对非贷款类民事诉讼(仲裁)案件进行指导和管理,对疑难、重大案件提供法律支持;

(9)负责归口全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为全行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咨询、维权保护,负责专利、商标机构的聘请;

(10)负责统筹全行外聘律师管理工作,负责全行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管理工作。

4计划财会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定期监测和报告资本状况,根据全行资本管理战略,配合业务发展计划,建议和实施资本筹集、利润分配方案等,综合运用各项资本管理工具,保持资本充足和优化资本结构;

(2)负责组织编制全行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并向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分解年度经营计划指标;负责全行经营状况的分析和计划执行控制,及与同业的跟踪比较;负责各分支机构年度经营效益的考核评价;

(3)负责建立完善全行成本管理体系,组织制定成本核算和控制流程;负责全行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定价管理,制定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4)负责制定全行会计业务制度,组织实施新会计准则;

(5)负责制定全行统计制度,组织协调向有关监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向行内相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

(6)负责全行会计报表(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编制和报送;审核对外披露财务信息;

(7)负责根据国家的财税政策制定财务管理方针、政策、以及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全行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8)负责按照财务核算流程,实施财务核算的各项制度,负责全行集中采购物资的审核,对外股权投资的管理;负责总行日常财务核算,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年度决算工作;

(9)负责全行税务的统筹管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务事项进行协调,筹划和管理;

(10)负责对分支机构财务、委派或主办会计的专业指导和管理,负责相关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核准;

(11)负责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5营运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全行各类产品的会计核算办法,参与产品流程的确定和验收;

(2)负责全行人民币支付结算管理与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包括结算业务准入、变更与退出的管理、结算渠道的建设与管理、结算类产品功能需求的提出并参与开发和验收);

(3)负责全行人民币结算类中间业务的管理;

(4)负责全行现金库房的管理及日常出纳工作管理;

(5)负责全行重要空白凭证、客户预留印鉴、印押(压)证等的归口管理;

(6)负责全行业务印章、印模、票据样本、货币票样、重要业务机具的管理;

(7)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管理及数据报送;

(8)负责全行银企对账工作的管理;

(9)负责全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控,及组织全行会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辅导;

(10)负责分支机构的营运管理工作的专业指导和考核;对分支机构相关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核准。

营运管理部辖属风险预警监测中心职责:

(1)负责制定本行风险预警监测相关业务规章制度、操作细则;

(2)负责会计业务的重点监督检查、风险预警监测和权限业务合规性审查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3)负责实施会计业务的质量管理,对质量监测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研究及改进。

营运管理部辖属现金中心职责:

(1)负责统筹规划全行金库的总体布局与建设,指导支行简易库房的建设与管理;

(2)负责领解现等业务指导和管理,在确保现金支付的前提下,合理调节库存现金头寸,提高现金综合运用率;

(3)负责自助机具的远程监控、离行式自助机具的集中补钞和集中核算;

(4)负责有关现金服务业务的开发、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管理;测算业务成本,合理确定现金服务产品价格。

6信息技术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和年度计划,统筹全行信息技术平台的规划和实施,制定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规范与标准;

(2)负责系统化梳理、整合并持续改进完善全行信息技术平台体系,对全行信息技术平台引入、整合、改造、升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系统性能改善和操作流程优化的可行性方案;

(3)负责根据其他部门提交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报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实施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配合做好应用软件的功能测试和应用推广;

(4)负责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保障全行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5)负责汇总、拟定和执行总行信息技术平台开发的预算,确定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规格与型号,配合制定和选择与软件、硬件设备相关的厂商策略和商务运作;

(6)负责总行、支行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包括配套建设、技术支持等;

(7)负责制定全行的信息技术安全整体规划和策略,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和风险控制规程;

(8)负责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跟踪国内外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动态,逐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集中化、业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

(三)后台监督保障板块7个部门

1办公室

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会议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安排全行性工作会议、行务(扩大)会议、行长(专题)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

(2)负责建立健全全行公文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做好全行发文、收文和签报的流转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全行督办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对年度重点工作、行领导批办事项、行长(专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等进行督办;

(4)负责建立健全全行行务信息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采编全行性信息刊物,建立和管理内部信息概览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协调联络和信息报送工作;

(5)负责管理全行行政公章和主要负责人名章,指导、监督其他印章管理;

(6)负责管理全行行政档案,指导、监督其他档案管理;

(7)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保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确定全行秘密事项;

(8)负责建立健全全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承办上级部门转办的来信、来函,受理客户的来信、来访和来电;

(9)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全行服务管理工作规划、营业网点规范服务标准和检查办法,对分支机构年度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处理对服务质量的投诉;

(10)负责联络、安排行领导重要外事接待;

(11)负责全行的对外公关宣传工作。

2人力资源(组织人事)部

主要职责:

(1)根据全行人力资源战略,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全行人力资源,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2)负责制定全行干部人事管理、劳动用工、薪酬福利、员工招聘、人员调配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和政策,并组织、推动各单位进行贯彻落实;

(3)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行人力资源规划;

(4)负责组织实施总行部室、分支机构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工作;

(5)负责总行部室、分支机构内设部门及人员编制的归口管理;

(6)负责总行党委直管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以及相应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

(7)负责全行劳动用工、薪酬福利、人员招聘与调配、人事档案、职称、员工出国(境)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8)负责对全行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9)负责全行员工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计划、协调和管理。

(10)负责全行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3安全保卫部

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公安部门、监管机构对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各支行与总行签订的治安保卫承包责任制工作,组织和推动全行“三防一保”工作的全面落实;

(2)负责制定全行安全保卫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情况;

(3)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人防、物防、技防工作的运作体系,观察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的维修、维护、保养等,组织开展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全行安防设施的正常运转;

(4)负责与上级监管机构及公安、消防和保安押运公司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5)负责维护全行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工作秩序,协同处置行内违法、违纪案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6)负责全行的消防安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日常检查,确保全行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7)负责对全行金库、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安防设施施工图纸的审核、建设方案的评审、施工期间的监督,按时通过公安机关的合格验收;

(8)负责全行金库、营业网点和其他要害场所的守卫工作,以及守卫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4党群工作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全行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

(2)负责全行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

(3)负责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内创优、评优活动;

(4)负责全行工会建设和管理工作;

(5)负责全行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6)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

(7)负责全行危机攻关管理。

5纪检监察室

主要职责:

(1)负责检查本行工作人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2)负责开展执法监察工作,针对执法监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下达监察建议书;

(3)负责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以及申诉、检举和控告,对来信来访、申诉、检举和控告的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答复工作;建立举报工作档案,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4)负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5)负责受理本单位管理权限内的工作人员及监察对象不服党纪和行政处分的申诉,并进行复议、复查和复审、复核;

(6)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

(7)抓好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8)负责本行纪委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以及本行纪委文秘、会议、机要和档案管理工作;承办上级纪委和本行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6审计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和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拟定本行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并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实施全行内部审计工作;

(2)负责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制订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内部审计程序;

(3)负责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人和监管部门报告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4)负责定期对全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5)负责定期对全行风险状况的真实性和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程序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6)负责定期对全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会计记录的可靠性、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绩效的真实性实施审计和评价;

(7)负责定期对全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维护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

(8)负责按内部控制要求对全行各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和经济责任实施审计;

(9)负责组织开展内审人员的培训,督促内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程序和方法开展审计和后续审计工作,监督整改情况;

(10)负责牵头全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7总务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全行固定资产和后勤保障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行产权房及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调配和处置;

(3)负责总行的总务、会务、接待和物业管理工作;

(4)负责全行集中采购物资的招投标和采购,总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日常管理;

(5)负责分支机构营业用房和总行其他办公用房购置合同及租赁合同的签订,以及日常维修、后勤勤杂人员用工管理等物业管理工作;

(6)负责管理总行和分支机构工程项目,牵头协调网点建设立项至开业期间的跨部门事宜。

五、人员编制和中层管理人员职数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4

一、商业银行成本内容

现行制度规定,商业银行的成本开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是指银行向社会、个人、其他企事业单位以负债形式筹集各类资金所支付的利息。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必须以中央银行规定的适用利率分档次计算。

2、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该项支出是指与联行、跨系统行、中央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而支付的利息。

3、固定资产折旧费这是指根据银行所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年限,以及净残值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4、手续费支出手续费支出是指银行在委托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办理金融业务中发生的手续费支出,如代办储蓄手续费支出。

5、业务宣传费业务宣传费是指银行在从事业务宣传活动中所发生的支出,新制度规定,业务宣传费实行比例控制办法,银行的业务宣传费不得超过营业收入的2%,其中计箅控制业务宣传费的营业收入应扣除金融机构疗来利息收入。

6、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银行为满足业务经营的需要而开支的业务招待费。银行必须按照“必需、合理、节约”的原则严格掌握业务招待费的标准,尽量减少陪同人员,节约业务招待费开支,新制度规定业务招待费支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下同)的一定比例,分档次控制最髙限额。

7、外汇金银和证券买卖损失是指银行从事外汇、金银和证券买卖业务时发生的买卖损失。

8、各种准备金新制度规定商业银行根据业务可以提取以下三种准备金:

(1)呆帐准备金。是指银行在从事放款业务过程中生的呆帐损失进行补偿的资金。呆帐准备金限于核销银行在放款业务过程中不能收回的本金部分,应收利息部分应在银行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中列支。

(2)投资风险准备金。为了增强银行抵御投资风险的能力,从事投资业务的银行,可按上年末投资额的3%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用于补偿银行在投资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损失。

(3)坏帐准备金。该项准备金是银行为及时处理应收帐款无法收回形成的坏帐损失而设立的专项准备金。新制度规定,银行可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5‰提取坏帐准备金,用来核销银行发生的坏帐损失、以保证能正确计算银行损益。

银行发生并经确认的坏帐损失,首先应从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中冲减,如所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不足核销坏帐损失,可以将超过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成本收回已确认核销的坏帐损失,增加银行的坏帐准备金,增加坏帐准备金以后,银行年末应按规定比例对坏帐准备金的帐面余额进行调整。

9、业务管理费。业务管理费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卫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亊费、公杂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印刷费、修理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税金、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其他资产摊销、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取暖费、审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绿化费、董事费等。

除上述九大项目的成本开支项目外,财政部同时还规定了以下各项开支不得计入成本:(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2)对外投资支出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和股利(3)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罚息、违约金、赔偿金以及赞助、捐赠支出;(4)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5)国家规定不得在成本中开支的其他支出。

二、商业银行成本的分类

1、依银行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划分

(1)计划成本。银行的计划成本是开展经营活动之前,根据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之前预先计划出的成本,是计划期内银行经营活动的控制目标。

(2)执行成本。银行的执行成本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计划成本的实施,是一定时期内正在形成的成本。其主要活动是组织成本实施方案,修正实施对策,控制成本等。就银行成本管理而言,重点是加强对执行成本的管理。因为它直接影响银行实际经营成本的高低。

(3)实际成本。银行的实际成本是根据报告期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而计算出来的成本,是反映银行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将银行实际成本和同类型其它银行实际经营成本,本行的本期计划成本,本期目标成本,上期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可以考核成本的计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发展变化的趋势,发现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历史成本、正常成本及不正常成本都属于实际成本。

2、按银行经营的各种环节划分

(1)吸收资金成本。商业银行吸收资金成本是指组织存款、同业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及上级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各项业务的成本。银行在核算吸收资金成本时,还应依据组织、吸收资金的不同渠道或方式,分别计算各类吸收资金的成本,以此衡量不同方式和不同渠道组织、吸收资金成本的高低。

(2)运用资金成本。银行的运用资金成本是发放贷款、办理票据贴现、投资等行为而形成的成本。包括资金的投资、贷放、管理、收回等资金运用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在核算过程中亦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分别核算各类运用资金的成本,以此了解各类资金投放、运用成本的高低。

(3)劳务成本,银行的劳务成本是指向外单位提供的业务性和非业务性劳务所发生的费用。如:信息咨询费,信用签证服务费,代保管业务费用,代收贷款费用,为企业鉴定信用度费用等等。

3、依银行成本的深度划分

(1)总成本。银行总成本是全部经营活动的实际总支出。总成本依据成本核算办法汇总而成。银行实际总成本是银行吸收、运用资金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是根据所有成本项目计算的经营成本。通过总成本的分析、计算,可事先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可事后分析总成本超支或者节约的原因。

(2)平均成本。银行平均成本是以总成本除以各项业务收入或资金运用净额求得的成本,即各项业务收入或资金运用的单位成本。通常以100元收入成本率或1000元收入成本率表示。平均成本的高低,可以反映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计算平均成本,是为了考核各类资金成本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也可以与经营同类业务的银行进行成本对比,找出差距,通过平均成本分析,寻求提高吸收资金、调度资金、运用资金经济效果的途径。

(3)分部成本。银行的分部成本是根据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分工的层次和所负责任,分部门计算的成本。分部成本核算按照成本发生的部门归集,然后根据成本计算的要求进行分类,依行内统一的成本标准分摊到各部门进行核算。

(4)资金分类成本。银行的资金分类成本是指按资金的不同来源或不同运用分项目分别计算成本,银行在计算分类成本的基础上,再按不同来源和不,同运用的资金项目分别计算成本。既可反映各部门成本,又可反映各资金分类的成本,从而可以反映不同来源、不同运用的资金间成本大小。计算分类资金成本的关键是正确确定成本的资金分类和采用科学的费用分摊方法。

4、按银行成本完成责任划分

(1)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某职能部门可以控制的成本。商业银行应重视业务中“完整交易”的柢念,即从银行经营全过程来管理某项业务。如银行利润计划实施的信息敢布于存、放、汇等各经营环节,银行利润的创造是增加业务收入、控制和降低经营成本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商业银行应实行全面成本管理,按成本发生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实行责任成本管理。

(2)可控成本。银行的可控成本是指在银行经营成本构成因素中可以控制的部分。可控成本具有三个特征:(1)责任者可预计将要发生什么性质的耗费;(2)责任者有方法计算这种耗费;(3)责任者有办法调节、控制这种耗费。可控成本标准因素因责任层次、责任地点、责任时间不同而各异。

(3)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构成因素中不可控制的部分,即不为某个部门或个人行动所改变的成本,亦即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不可控成本和成本发生的时间、空间无关。

从理论而言,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可控成本因素结构简单、趋向平稳,而不可控成本因素结构复杂、经常波动,从实践观察,银行经营者对可控成本容易把握,预测和指导,而对不可控成本很难把握,更不易预测和指导,因此不可控成本的管理就成了银行成本管理的重点和主要课題。

5、从银行经营决策的角度划分

()差额成本。银行差额成本是指一可供选择方案的预计成本与另一可供选择的预计成本之间的差额,据以判断选择方案经济效果的髙低,例如在银行经营活动中,考虑资金来源时,假定有两个可选择方案:①借入资金月息6‰②吸收存款月息3‰。借入资金虽然利息髙,但费用低,设定平均费用率为2、5‰。如果银行要获得一定量资就应采取吸存方式获得资金来源,因为此时吸存成本5、5‰,借入资金成本8、5‰,差额成本为3‰。

(2)机会成本。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从多种可选择方案中采取一种方案而放弃其他的成本。在选择最优方案时,只有把失去的机会能产生的效果考虑进去,把已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获取的收益看作是被选用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才能对最优方案的经济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机会成本并非实际支出,也不记入帐册,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应作为一 个现实因素加以考虑,忽视机会成本,往往会使决策发生失误。

(3)非业务支出,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间接发生的支出。

三、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银行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必须重视成本控制,使它成为降低银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2)成本控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断改善的动力。银行的经营成本是由利息支出和经营费用支出组成的,银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经营成本的高低。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挾算标准和控制制度,而且应当严格遵照执行。因此必须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使之与实行成本控制的要求相适应。

(3)成本控制是健全银行经济责任制的条件。实行成本控制,需要把增加收入和节约支出,降低经营成本的目标落到实处,落到各个经营环节,要求各环节对节约和降低成本承担经济责任,这也是商业银行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因此,做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银行职员主动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把增收节支纳人2济责任考核内容。

2、成本控制的内容

锒行成本控制就是在资金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在费用消耗过程中,将实际发生的耗费严格控制在计划的标准范围之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解决资金经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现象,不断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

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不应将实际成本消耗限制在成本目标范围内,而应该主要从人力、物力财务等使用情况和各项工作效果来衡量、考核各项成本支出是否符合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原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在成本目标体现上述原则的同时,成本控制还具有重新审定和修正成本目标的积极作用,使目标本身始终保持先进水准。

商业银行成本控制,还可依据控制的手段不同,划分为绝对成本控制与相对成本控制。绝对成本控制是只从节省开支,消灭浪费的节流途径去控制;而相对成本控制则是节流、开源双管齐下,既千方百计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又要通过业务量来分析把握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最佳业务收入量或资金运用量。

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必须着眼于未来工作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评价过去,确定成本超支或节约并分析其原因,目的是要改进后续的工作,采取更有效措施,以进二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3、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银行内部既有专门从事亚务的部门,又有负责行政管理的部门。各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成本,最终都分配到经营成本中去。为对全行发生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建立行内成本监如部门,由总会计师负责,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层层控制。

(2)健全成本控制制度。通过执行各项制度,使资金经营中的消耗和支出明确地按规定标准发生,对备项贷用的开支,有明确的开支范围和标准。

(3)建立成本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加工、传递行内、行外有关经营成本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传递和反馈,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偏离成本目标的因素和原因,采取措施,排除影响,使偏离成本计划的偏差趋向平衡,使影响成本计划的外部因素尽量减少,使控制系统的运作摆脱干扰,保证成本控制正常进行。

(4)采用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使成本计算和分析同时进行,加强对成本的事中控制。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5

关键词:操作风险;人力资本;激励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运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作为商业银行常见三大金融风险之一的操作风险更是频频凸显。据统计,仅2003年-2007年,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可以搜集到的操作风险案件就达174件。2011年,中国银监会的《银监会2010年年报》指出,2011年中国银行业仍存在诸多风险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部分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弱化”。该报告指出:“2010年底,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出现反弹。齐鲁银行案件等多数案件发生在基层网点和所谓低风险业务领域,且多为内部人员作案,这反映出部分银行内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操作风险涵盖的范围和涉及的业务种类更为广泛,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管理难度更大。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分类与特征入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人力资本激励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另一种视角的诠释,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关于操作风险的一般问题分析

目前对于操作风险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其中,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较具代表性,具体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该定义突出强调了银行内部人员操作和业务系统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

1、1 操作风险的分类

操作风险类型较多,可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准、英国银行家协会分类标准等。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分类。包括两个维度的分类:一个是按照损失事件类型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另一个维度是依据发生操作风险的业务部门或业务流程环节,分为八类:公司财务、交易与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与清算、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纪。上述两个维度的分类还可共同构成操作风险分类的7×8矩阵。

(2)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分类标准。具体涉及四类: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其中,前三类为内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失误风险(operational failure risk);第四种为外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杠杆风险(operational leverage risk)。

1、2 操作风险的特征

操作风险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因此了解和把握其主要特征,可以更有效的管理此类风险。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监管部门披露的操作风险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操作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操作风险的生成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生成更多的是由银行内部不合规的操作引起。银行业务的客观存在使得操作风险将永远存在,并成为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操作风险具有较强的人为性。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按照损失事件类型划分的七类操作风险中,有六类与人为因素直接相关。如若说市场风险来自于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信用风险源于借款者偿还能力的不确定性,而操作风险则大多数来自于有意或是无意的、银行内部或外部的人为操作失误。此外,操作风险的强人为性还表现在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反控性(银行业务人员往往对业务流程更为熟知,因而更加容易通过对既有管理流程和制度的规避从而实施违规操作,并隐匿操作风险的外在表现)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不作为。

(3)操作风险具有明显的厚尾性。相对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两种风险而言,操作风险在现实运营中出现的概率较小,但其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在短时间可以威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乃至银行机构出现挤兑和破产危机,巴林银行破产倒闭案就是典型例证。

(4)操作风险在国内更多表现于欺诈。欺诈包括内部员工、外部人员以及内外部勾结

等形式的欺诈,其中内外勾结的欺诈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典型操作风险。如:中国银行“高山案”、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资金挪用案、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盗窃案等,均为典型的内、外部勾结欺诈案件。

(5)操作风险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更为常见。由于银行业务运作大多数集中在基层机构,且与上级行的控制力负相关,当分支机构距离较远、受到的监管较弱时,一些违规操作通常不易被发现,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例如近期热议的渤海银行太原分行挪用存款放贷案和农行宜兴支行票据诈骗案等典型操作风险案件多出现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激励

谈及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多数目光和言论都会聚焦于银行的内控制度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制度建设。但是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无论是银行业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机制都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和管理人才引进方面的确进步很多。但是,操作风险还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制度建设的既定思维框架,审视制度本身之外,特别是制度执行方面的人力资本因素,因为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操作风险的产生还是在管理环节都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首先应该是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和激励。

2、1 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本”的优化管理

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资源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讲又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人力资源又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人员因素在引发操作风险的四大因素中占有直接而重要的地位。而非人力资源是被动性资源,只有在人力资源的支配下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投入人力资源,特别是资本性人力资源的投入(与自然性人力资源相比,资本性人力资源是指经过教育、培训、健康与迁移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人力资本本身需要依附于个体员工这一载体而存在,因此基于“经济人”固有的自利属性,只有员工个人价值与银行发展价值成正向关系,亦或至少不存在明显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本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积极效能,反之却可能出现基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操作失当,进而加剧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更多地注重于制度的建设、技术和工具的革新,但对于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建设却相对不足。

2、2 强化人力资本激励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

人力资本激励的实质在于运用制度设计和管理操作手段,将个体员工价值与集体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进而充分调动个体员工的能动性,最终促使人力资本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效能最大化。就操作风险管理而言,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激励就是要充分发挥银行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作用,实现科学规范的业务操作,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得力,促使操作风险最小化。实践中,与人员因素相关的操作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员工无意失误和故意作案。其中,故意作案类的操作风险本身蕴含着道德风险因素。因此,对人力资本激励的核心在于平衡好员工个人的责任与利益,并尽可能实现清晰界定,从而促使员工自主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素质和觉悟,主动规避操作风险,乃至积极参与银行业务和交易过程中的案件防范。

3 基于人力资本激励角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优化建议

3、1 建设立足岗位差异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首先应确保真正实现责权利明确且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责权利明确且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具体是指操作风险的责权界定要清晰,岗位职责与业务操作权限划分要具体到个人,并彻底消除责任多头承担的模糊现象,切实保障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源投资效能充分发挥。

在建设人力资本激励制度方面,应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依据岗位工作的业务复杂程度和岗位职责的责任大小,合理确定岗位激励系数,突出对业务复杂程度高、岗位职责重的员工激励。同时,注重实施不同岗位的不同收入限额制,并尽量将总行与分支行之间相同岗位或近似岗位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针对高官人员、核心岗位人员和业绩显著的员工,探索对其丰富的激励手段,特别是要强化除薪酬激励之外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激励体系,例如实行多元化的弹性福利制度、增加股权激励等方式,注重对员工的激励要实现短期与长期两个维度的良好相合。鼓励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方式方法的探索,对于做出积极贡献和显著成绩的员工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2 构建科学合

理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和实践平台

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不仅表现在提高业务操作人员的岗位激励力度,还应关注其长期的职业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和实践平台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激励的重要举措。具体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领域,应尤其注重做好分支行等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与总行、一级分行的职员不同,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起点较低,面对的发展和自我提高的机遇相对较少,因此更容易滋生懈怠、厌倦等不良工作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操作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因此,在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应首先摒除基层业务人员即是单纯操作人员的传统观念,要积极创造基层员工参与银行风险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的机会,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献计献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层员工的自我认知,更加有助于降低其在业务受理过程中的机械操作惯性,有利于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短期交流、定期培训、零风险示范岗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优化理念和对组织的忠诚度和认知度,从而最大化发挥其人力资本效能。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6

伴随着金融电子化需求的日益迫切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互联网技术正在经历密切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模式创新和服务渠道转型,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挑战。信息安全风险在银行信息化进程中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

早在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专门设立电子银行小组(EBG),并在2004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中将信息安全风险作为新型风险纳入总体风险框架中,使信息安全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随后全球各地区的银行监管机构都设立专门的IT风险监管部门,并推行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框架,例如美国三大银行业监管机构制定的《电子银行最终规则》、《银行用户身份认证体系》等,欧洲中央银行的《ESCB信息系统安全政策》、《关键系统支付体系业务连续性纵览》等。我国银监会近年也陆续推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制度规范。2014年,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大背景下,银监会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表明我国银行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已达到空前高度。在此趋势下,国内对银行信息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如吴溥峰(2010)提出一个综合动态的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模型,可有效降低、控制网上银行的运行风险。汪轶(2011)对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的VaR计量方法进行研究,为建立完整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框架提供了依据。在移动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夏伟等(2012)对移动网银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假设移动终端不可信的基于智能银行卡的移动安全网银解决方案。

银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在当前日益严峻的金融信息安全威胁形势下,重新审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和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缺陷,优化甚至重构已有的信息安全技术架构,实施安全管理与策略的升级转型,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 全球银行业网络安全威胁事件汇总及形势分析

纵观全球,无论从技术建设水平还是从风险监管环境看,银行业的信息安全体系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成熟和完善,商业银行除了具有网络防御、信息备份、灾难恢复和系统性能保障等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还要定期接受严格的合规检查。然而,随着银行自身业务电子化依赖程度的加深以及金融服务趋于开放互联,近年来全球银行业的网络安全威胁事件不降反升,严重影响了银行声誉和社会稳定,也打击了公众对数字金融的使用信心,这些威胁事件突显了金融领域信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持续性和衍生性。(1)在欧洲, 2007年~2010年,黑客先后多次攻破荷兰银行的防火墙,盗取了部分账户信息并成功进行了转账操作。2014年,俄罗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在线服务遭受DDoS攻击,造成长时间服务瘫痪。2015年伊始,芬兰波赫尤拉银行和瑞典北欧联合银行同时遭受了24小时持续性DDoS攻击,致使其停止线上服务访问,经调查本次攻击技术并不复杂,实施者可能是业余黑客。(2)在美洲,2011年,美国花旗银行数据库系统被黑客侵入,20万用户的信用卡信息被盗。2014年,摩根大通发现黑客利用复杂的技术潜入其内部网络2个月,窃取了8 300万客户资料等大量情报,震动了奥巴马政府,经调查攻击者来自当时正被西方经济制裁的俄罗斯,可能有国家黑客背景。(3)在亚洲,2012年,香港汇丰银行的汇丰理财服务等全球多个网站受到攻击,经调查可能系伊斯兰极端组织所为。2009年~2014年,韩国友利、韩亚、农协、济州等银行多次遭遇大型网络攻击,致使网络瘫痪,全国柜台和ATM无法提供数字服务,甚至灾备系统全部失效。2014年更是发生了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导致韩国全民排队更换信用卡,影响了社会秩序。(4)在非洲,2012年南非邮政银行遭受一次策划已久的网银偷盗活动,黑客通过潜入内部员工计算机数月闯进银行核心系统,共盗取700万美元。

经过对上述安全事件的汇总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业网络威胁环境正面临着新形势,不仅涉及安全管理和技术问题,背后还常常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环境问题,信息安全风险边界呈现出扩大化、分散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从威胁模式看,商业银行面临多样化的网络攻击形式,高等级攻击增多。从案例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网络威胁是资金盗窃、数据泄露以及系统服务中断。具体到攻击模式,商业银行由于数据资产附加值高且安防体系健全,攻击者愿意付出更大代价,尝试新型复杂的技术手段和社会工程方法。一是针对大型银行系统的APT攻击日渐流行,其攻击行为潜伏策划期长,入侵行为隐蔽,通过层层渗透逐步获取核心系统权限;二是对于“零日”漏洞,攻守两端存在知识不对等的局面,已成为网络攻击中最有效的突破口;三是很多案例中反映出攻击者已不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手段,还表现出周密的侦察组织能力以及对银行业务流程的熟悉,甚至还出现内部技术人员参与协作的情况。

2、 从涉及地域看,信息安全风险正在威胁全球范围的商业银行。区别于实地"抢银行"的概念,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黑客已突破洲际地域界限,可以将任何区域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开展有组织的网络窃取和破坏活动,针对商业银行的网络攻击行为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位于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摩根大通,还是远在非洲的南非邮政银行,都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网络威胁事件记录,很多银行还不止一次的遭受黑客攻击。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线上经营环境的快速开放,网络威胁事件发生的概率将进一步提高。

3、 从成本投入看,攻击成本和防御成本呈现严重不对称性。商业银行在安全设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正逐年增加,例如摩根大通宣称其2014年的网络安全开支已达25亿美元,并配备了上千名专职员工,远高于IT巨头谷歌公司,但庞大的投资并未阻止其2014年发生严重的信息泄露事件。随着同类业务的泛化、攻击方法的简化和恶意工具的普及,网络攻击难度和成本正在降低,很多案件的攻击者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使用开源工具和简单技术即能实施攻击,即便无法实现难度较高的资金和信息窃取,也存在利用蛮力方法造成服务中断的可能。

4、 从外部因素看,网络安全与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紧密相连,存在跨界震荡。当前,国际政治、军事、宗教等领域发生区域冲突和争端越来越多的转嫁于网络空间,带有政治意图或意识形态的网络威胁大幅增加,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美国利用“震网”病毒入侵伊朗核设施网络,成功改变了系统相关参数,导致伊朗核计划延迟。思科在2015年度安全报告中首次将地缘政治因素纳入网络安全威胁考量。从全球银行业网络安全威胁的案例中,同样能发现“国家黑客”或恐怖主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网络安全环境必然与外部情报态势存在联系。

三、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网络威胁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全球金融信息安全形势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敲响警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不同维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困难和挑战:

1、 系统架构日趋复杂考验自主可控能力。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银行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业务系统长期依赖国外厂商的技术和设备,国外IT厂商的大型机、小型机、数据库、存储设备等在国内银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基础设施和核心架构受制于人,无法实现安全自主可控。二是信息安全技术架构日趋复杂,业务系统增长使安全加固点增多,不同网络位置的安全设备产生海量、多源、异构的原始流量信息和安全日志,同时业务数据本身也隐藏安全风险,目前尚欠缺对这些数据有效的关联分析和安全联动,难以掌握整体网络安全态势,实现安全可控。

2、 新兴业务应用的增长带来安全隐患。移动金融、网络理财、第三方支付、企业网络融资、直销银行等新应用的出现使银行线上业务链条拉长,漏洞隐患随之增多,不仅带来了技术安全问题,还表现出业务安全隐患,传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已难以适应。更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银行的安全体系建设并未纳入到业务发展整体中考虑,导致业务发展与安全建设脱节。

3、 网络数据量的上升引发性能瓶颈。随着传统金融业务进一步向互联网迁移,网络流量呈指数级上升,网络设备数据报文转发速率要求越来越高,银行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现有安全设备与分析方法带来了性能考验,一是对于事中的流量安全检测,实时处理、检测和响应难度加大,二是对于事后的安全审计与取证,对海量数据归集存储能力和快速全文检索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4、 新型攻击模式考验防御技术体系。从对现有案例的分析发现,APT等新型攻击已逐渐成为网络攻击者渗透大型商业银行网络的常态化模式,这类攻击具有潜伏期长、不确定性强、弱特征的特点,善于利用未知漏洞形成单点突破,再逐层开展内网渗透,慢速的窃取数据或有计划的破坏网络。现有防御思路更关注单点防御和阶段性防御,对于新型攻击模式缺乏有效应对手段。

5、 信息安全管理手段仍存较大缺陷。目前,商业银行通常采用较为成熟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其中运维保障、网络隔离、数据加密存储等技术性基础工作一般完成较好,但人员管理成为难点。核心科技人员和外包技术人员的增多,使银行网络设备及敏感数据越来越多的机会被直接操作,增加了系统不确定性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四、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转型要点

外部威胁环境的变化、监管合规要求的提高以及自身业务系统架构的复杂化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信息安全体系发展建设中进行多方位转型,以实现整体的安全自主可控。本文主要从系统架构、安全技术、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和安全规划五个维度对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体系转型进行要点分析。

1、 系统架构向自主可控转型。“棱镜门”事件反映出以国外软硬件产品为核心的银行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根据国家政策导向趋势,“去IOE”已成为国内各大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然而“去IOE”并不等于生硬的国产化替代,在具体实施时将面对极为复杂的技术挑战和业务风险。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商业银行应化被动为主动,把国家层面自主可控战略作为一次系统架构升级转型契机,以业务长期发展需求为核心统筹规划,改善自主创新环境,逐步向高弹性、可扩展的架构模式转型,一方面实现对IOE架构依赖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实现业务发展的自主可控。这个问题可以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例如阿里巴巴从2007年开始实施“去IOE”计划,到2012年最后一台IBM小型机下线,共历时5年,主要思路包括:一是一切以业务为导向,逐步向云计算服务模式迁移;二是向x86架构转型,降低成本;三是开源软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技术发展路线;四是通过业务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基础架构的高可用(例如“双十一”、“抢红包”等新兴业务访问量大,使后台技术能力不断站上新的台阶)。

2、 安全技术向大数据智能安全升级。传统的安全软硬件产品如杀毒软件、入侵检测、Web防火墙等,主要解决的是单点安全问题,且多是基于特征码和规则库的检测方法,缺乏网络全局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基于行为的智能分析手段,无法应付新型的高等级威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安全将是银行安全技术转型的方向,著名信息技术咨询公司Gartner(2014)预测2016年25%的国际型大公司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至少一个安全或异常检测中。大数据智能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安全数据的感知归集。主要任务是对异源异构的安全数据进行采集、过滤、存储和格式化,对于银行系统,数据源不仅要包含网络设备的流量数据和应用系统的服务日志,还要包含业务系统的各类操作日志,为后续的安全分析和取证提供基础。二是安全数据的关联分析。建立在大数据存储的基础上,安全防护具备了长周期检测和异源异构关联分析条件,Hadoop、Spark等技术的发展为海量数据的高效并行计算为技术团队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建模能力。

3、 风险评估向动态开放方向转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遵从或参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GB20984 、ISO27001、COBIT等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安全评估管理标准和规范,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测试、改进等工作,以满足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的要求。从实际效果看,这些标准在实践中有效帮助商业银行建立了规范完善的信息安全评估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而在新技术条件下,现有的评估管理体系略显机械,很多评估结果仅是列出孤立的风险项,无法反映核心问题,以年为周期组织的评估活动也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环境。建议在现有风险评估体系基础上增加灵活性:一是可酌情引入“白帽子”评估测试机制,“白帽子”漏洞发现能力强,评估方法客观,可避免评估思路的固化单一;二是常态化的开展动态局部的评估活动,而不是简单应付几月一次的整体合规检查;三是对新业务开展有效的专项安全评估,例如手机银行安全评估、私有云安全评估等。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7

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的激励机制,在不改变专户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对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实行“指标管理,预算总控,资金集中,统一调度”,对商业银行按考核量化打分所占比重进行存款分配,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确保财政资金保值增值。

二、改革内容

(一)财政专项资金范围

本方案所指的专项资金包括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由中央或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列支并核拨到专户管理的专项用于支持某项事业或产业发展的资金;

第二类是依据法律法规,按规定程序征收或向社会募集,具有专门用途并在财政专户中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以及社保基金等。

(二)账户设置及资金管理

本方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集散账户(以下简称“集散账户”),对专项资金进行统一归集、统一支付、统一调度、统一核算,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运作。集散账户的主要功能为:

1、统一归集省级各项专项收入汇缴户收入。对省级各项专项收入汇缴户收入,包括预算外收入以及社保基金收入,采取按月划缴的方式进行集中。即省级财政部门于每月头5个工作日内将上月各收入汇缴专户内的资金划缴至集散账户,实现收入汇缴专户按月清零。

2、统一集中纳入专户管理的各项预算内资金。将目前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并拨付到各个财政专户管理的专项资金,统一调入集散账户。

3、统一调度各类专项资金。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各专项资金的年度收支计划及年度实际执行情况,对纳入集散账户的各项资金的收支活动实行指标管理,并按资金指标、收入和支出进度以及规定程序办理资金支付。同时,进行资金调度,当集散账户现金存量超出专项资金支付需求时,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考核确定的存款分配比例,以定期存单的形式存入各商业银行;当集散账户中的现金存量不足以满足专项资金支付需求时,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事先确定的存款分配比例,从各商业银行调回定期存款,以满足专项资金支出需要。

4、统一核算各类专项资金。省级财政部门对纳入集散账户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均按其资金性质、会计科目或预算单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三)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本方案通过实施《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激励办法》,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向银行进行存款分配时的透明、公正,并确保存放商业银行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1、建立考核评价指标

考核评价指标划分为以下两大类:

(1)安全性指标,反映银行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情况及内部控制水平。包括流动性、管理和内部控制、总行支持度、盈利性、资产安全性五个分指标。

(2)贡献度指标,反映银行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纳税规模、贷款规模、在陕营业网点数量、创新性四个分指标。

2、核定各商业银行总评分

采用评分办法对各商业银行进行评价。首先每项分指标确定一个权重并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确定一个分值。其次根据单个银行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情况确定其对应的类别,以此得出其各项指标的评分。最后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将该银行所有单项指标的评分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出该银行的总评分。

对商业银行的考核评分原则上一年一次。

3、核定财政存款在各商业银行的分配比例

计算单个商业银行的总评分在各商业银行评分总和所占的比例,以此作为财政存款在该商业银行的分配比例,从而确定该商业银行能获得的财政存款分配数额。

(四)预警机制

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省级财政部门要与银行业管理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当商业银行流动性或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出现问题时,随时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收回财政存款。

三、实施步骤

为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存放商业银行的财政专项资金,应根据《陕西省省级财政专户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激励办法》确定的存款分配比例逐步调整到位。

(一)财政专户资金第一次存放商业银行时,均按照各商业银行的现有存量存放。具体做法为,先将各财政专户中的资金划入集散账户,然后按照各商业银行财政存款的现有存量,以定期存单的形式存入各商业银行,同时将那些不涉及收入汇缴的财政专户予以撤销。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方案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私人银行;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5-0076-07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在业务份额日益扩张、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大约为银行零售业务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而这项业务在我国却是刚刚起步,国内商业银行对于这项新兴业务的盈利及利润等数据公布甚少,但根据已知数据资料分析,目前的盈利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欧美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巨大。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当今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也成为金融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商业银行容易走入盲目扩张、不深耕细作、粗放式经营的误区。因此,开展对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的研究,前瞻性地分析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发展策略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一)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 私人银行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私人银行的起源及概念。私人银行(PrivateBanking)起源于17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是一种私密性极强的专门提供给贵族和富人阶层的金融服务。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对客户及其家人提供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2)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国外银行从19世纪起经营私人银行业务,历经100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在组织模式的设置、客户的甄选定位、产品和服务的量身定制以及业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较为先进的实践经验。这对于从2007年开始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而言,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国外私人银行的机构形式主要有:完全独立注册的私人银行、综合银行集团下设的私人银行、金融顾问公司、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及事务所以及家庭办公室。提供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包括:

①顾问咨询模式,这种模式将资产管理业务置于银行的核心,利润的主要来源是资产管理费收入,是一种典型的佣金盈利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银行包括瑞士宝盛、EFG国际等。

②经纪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为客户和公司自身进行证券买卖提供服务,该模式非常注重于交易,并且业务联系频繁。这一模式在美国的私人银行中占主导地位。

③投资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基于有一部分高净值人士是企业家,个人财富尚未完全从企业财富中游离出来,需要的是以投资银行为主的服务模式,私人银行作为投资银行的一项辅助业务,通常为超高净值客户服务,这一模式包括高盛在亚洲的业务等。

④综合模式,这种模式基于业务种类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创造出意义重大的协同效应,在有些国家,这种模式综合了公司信贷、个人信贷、私人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盈利的模式多样化,除了资产管理的手续费收入外,信贷业务的利差收入、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收入也是盈利的主要来源,一些世界上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如瑞银集团、美林集团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的战略重点已经从销售、提供自身产品和服务,转向强调信任的顾问角色,将会提供更广泛的增值性解决方案。

(3)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我国银监会于2005年首次正式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率先成立私人银行部,在北京、上海两地开业。同年8月6日,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2008年3月27日,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在上海成立。截至2014年6月,在16家上市银行中,明确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已有12家。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是新鲜事物,由于发展历史短,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无太多实践经验,正处于从个人理财业务向现代财富管理意义上的私人银行的跨越之中,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大多采取综合性模式,与海外私人银行发展中的第4种模式趋同,综合了公司信贷、个人信贷、私人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盈利模式除了资产管理的手续费收入外,信贷业务的利差收入、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收入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集中在资产管理的手续费收入。从收入结构来看,相对简单且成本较高,顾问咨询、家族信托等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的收入占比较小。

2、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1)私密性。私人银行强调服务的私密性,要求为客户严格保密。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只能与协助该客户管理分析投资需求、规划投资目标的相关人士共享客户信息,并不能以此作为谈资随意泄露或者作为自己品牌的宣传。如若出现需要客户本人到场的情况,客户经理会安排在较为私密的地方接洽。大部分情况下客户本人不出面,客户经理可以前往拜访。不论哪一种办法,无不体现出这一业务的私密性。

(2)量身定做。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业务不同的是,私人银行业务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加销售的服务模式,而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在服务和销售环节可以不拘定式。

(3)一站式服务。私人银行不仅服务于客户的个人财富,还可以涉及客户的企业。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为其企业投融资提供全方位的商业银行服务和投资顾问服务;并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同时在客户企业需要的时候,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法律和财务咨询等也是私人银行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

(4)全方位服务。私人银行可以为客户的家族财富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服务角度看,私人银行注重家族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传承规划”服务,强调全方位、全时间段、全空间段的概念服务。

(5)增值服务。作为服务财富顶尖人士的私人银行业务,蕴含着业务操作范围外的增值服务,包括健康规划、家务顾问、教育咨询等一系列贴身管家式增值服务,时刻体现出私人银行客户的尊贵身份。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客户基础

2014年,我国私人财富规模大幅增长49、2%,达到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据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私人财富将从2013年的22万亿美元增长到40万亿美元,增幅超过80%。

同时,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撰写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到2013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84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27万亿人民币,而且预计未来5年将持续保持增长,年均增速将达到17%左右。这些高净值客户及其持有的资产无疑给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

1、 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和客户细分。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高资产净值的个人及其持股或控股的企业,为每个客户群制定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私人银行界,比较通常的客户细分方法为按照可投资资产额进行划分,例如,把客户细分为贵宾客户(50万―800万元)、高净值客户(800万―1亿元)、超高净值客户(1亿元以上),这可以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细分标准,而在同一个财富水平的人群里,按照风险偏好、职业背景、年龄结构、行为特征等还可以作进一步分层次的细分。

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细分为例,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划分标准为:个人金融资产800万元(含)―2000万元为高净值客户;2000万元(含)―1亿元为超高净值客户;1亿元(含)以上为极高净值客户。个人金融资产是指个人客户在银行的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但不含股票、房产)等金融资产总和。招商银行则以1000万元为分水岭,日均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为私人银行客户,而这部分客户又可细分为1000万元以上的“普通私人银行客户”和5000万元以上的“超高端家庭工作室私人银行客户”。

2、 国内财富人群特征。

(1)国内财富人群职业分布。我国千万富豪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企业主、“职业股民”、“炒房者”和“金领”。亿万富豪主要可分为3种: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撰写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从职业角度来看,我国高净值人士仍然以企业主为主,达到60%左右,且在融资服务方面,高净值人士最希望获得个人融资和企业融资服务,个人融资需求的提及率达到63%。此外,在企业融资方面,接近30%的高净值人士希望财富管理机构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提高投资杠杆。

(2)国内财富人群地域分布。根据《群邑智库2013胡润财富报告》, 2013年,北京千万富豪达到18、4万人,亿万富豪达到1、07万人,全国排名第一;广东有17、2万位千万富豪和96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4、7万位千万富豪和85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天津是增速最快的一个城市,有1、9万位千万富豪和1400位亿万富豪,分别比2012年增加11%和12%,全国排名第10。其他增速较快的还有山东、河南、云南、贵州、青海和。6成富裕人士在非一线城市,例如杭州、宁波和佛山,千万富豪人数均在2万以上。

3、 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分析。根据贝恩公司调查,目前国内高净值人群投资态度以保守或中等风险为主,股票、现金储蓄以及房地产是该人群最为青睐的投资工具,不过有近20%的人主要靠专业建议进行理财,同时有超过50%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但是仍然需要专业投资建议。金融危机之后,高净值人群对市场的风险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对于投资风险更加谨慎,对于投资方向更趋于多元化,且更倾向于回报可靠持久的投资方式。因此,在产品和服务偏好方面,多元化的配置,特别是横跨货币、资本、房地产、贵金属、衍生品、私募股权、艺术品这种市场的综合性理财方案,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与此同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财富安全、财富继承、子女教育这种偏好明显上升。

(三)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分析

本文选取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国内商业银行2010―2013年私人银行业务数据,分析国内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资产及结构等特征。

1、 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速显著。因为入围门槛不同,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横向比较并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通过纵向比较也可以看出,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势迅猛。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12年的18000户增长到2013年的31300户,增长了73、9%;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12年的12645户增长到2013年的25496户,增长了101、6%,翻了一番;而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12年的14250户增长到2013年的60000户,增长了321、1%。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也分别增长了14、2%和419、1%。

2、 私人银行管理资产增长明显。从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的绝对值来看,招行、中行和工行均在2013年突破了5000亿大关,其中,招行绝对值最高,管理资产5714亿元。从增速来看,从2010至2013年,招行、中行管理资产增速分别为111、4%和171、4%,均超过了100%。

3、 2013年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管理资产、户均资产情况。2013年,在工行、招行、中行、中信和民生银行中,客户数量最多的是中国银行,达到60000户,管理资产数量最大的是招商银行,为5714亿元,同时,招商银行的户均资产为2241万元,也是最高的。

三、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务盈利能力尚不显著

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配套的服务设施、人员配备、增值服务等投入可观,除了常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客户在艺术品投资、家庭健康、商旅服务、慈善活动、体育赛事等方面均需求旺盛。因此,商业银行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包括机场贵宾服务、私人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服务、艺术鉴赏服务、酒店预订服务等个性化增值服务的投入也很大。因此,在发展初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还不显著。

(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1、 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主营业务内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大致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

(1)商业银行服务。私人银行服务体系中,商业银行服务的宗旨是提升客户对银行基础服务的满意度,做好客户关系的渠道维护工作,其中包括柜台服务、现金服务、转账服务、结售汇服务、信用卡服务等。

(2)财富管理服务。财富管理业务属于私人银行业务中的核心业务,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主要经营资产管理、保险、信托、税务咨询、财富传承及规划、遗产管理服务等。财富管理涉及的境内产品如货币市场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股票基金、保险产品以及另类产品。

(3)财富传承业务。财产传承业务指的是为客户提供财产保护与财产传承服务。其主要手段有:遗嘱、离岸公司的注册、人寿保险、信托等。通过一系列专业合理的安排,有效地为客户做好财产的传承。

(4)家庭增值服务。目前我国提供的家庭增值服务主要有境内外机场贵宾厅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子女海外教育服务、投资移民服务、艺术品鉴赏服务以及高尔夫赛事。国外的私人银行在增值服务方面主要有全球奢侈品代购、高端社交晚宴、私人旅游助理、全球体育赛事预订等。

2、 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的案例研究。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盈利模式为例,探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模式。

(1)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盈利分析。

①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的布局。工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相当于分行的研发后台、服务支持终端和培训组织者,私人银行总部的职能定位,首先是成为产品的提供部门,在私银产品的创新方面做出努力,通过研发产品对一线的财富顾问提供支持。推出自主开发的私人银行专属产品、发展全委托理财业务、专户理财业务,形成跨机构、跨市场产品遴选机制。其次是通过网络大学、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财富顾问的培训。

工行各分行的私人银行部门由当地的分行负责管理。根据全国工行系统内私人银行业务的规模,区分A、B类地区,在任务下达上有区别。一般A类地区分行私人银行部有业务支持团队和财富顾问团队,针对二级分行,包括重点支行实施直通式管理,提品服务和业务指导、客户维护。

②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的考核机制。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总分行间考核导向是,重点考核包括客户发展、资产发展、产品余额、产品销售、核心重点产品销售、中间业务、投融资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③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产品研发特色。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在产品研发、选择上有严谨的体系,例如,总部对于投资基金采取MoM(Manager of Mangers)基金投资管理,MoM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投资管理人的研究评价,筛选多元投资风格类别的优秀投资管理人,构建管理人投资组合,并持续对其业绩进行动态跟踪、风险控制,获取长期、稳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是选择全市场优秀的投资经理,每准入一个新基金经理后,都会量身定做一款新的投资品。由优秀的管理团队基于成熟的理念,运用前沿的策略,为客户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与增值。

二是配置分散,风险可控,由于投资于多个不同的投资经理,风险敞口分散,可以有效平抑投资运作中的净值波动,降低风险。

三是策略、风格、基金多元化,“多元策略、多元风格、多元经理”管理模式是让投资者获得最佳投资方案的有效途径;集个别基金经理之强项,构建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从而获得更平稳持续的投资回报。

正因为存在这些优势,工商银行研发私人银行产品的收益率、安全性都有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④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目前,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收入,包括产品的管理费收入和销售手续费收入、产品超额管理费收入等,家族信托、专户理财、投融资项目收入等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小。

2、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盈利分析。

(1)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特色团队。招行私人银行成立之初,即组织了一支特色团队,其中包括几位来自台湾的投资顾问和产品经理,团队成员平均拥有超过15年的财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全行范围内选拔人员,组建了投资顾问和市场研究团队,为各地分行培训了接近40名投资顾问和300名客户经理。

(2)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考核方式。私人银行考核最主要的指标就是每个客户经理的新增资产管理总量(Assets under Management,简称AUM)、新增客户数量、收入贡献度以及客户满意度等,除此之外,工作流程的执行本身也是考核的内容之一。其中,出于对客户资产负责的初衷,对于全面资产配置尤其关注,如果资产配置不合理,会降低分中心以及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分值。

(3)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产品研发。招商银行在私人银行投资产品上基本保持自主开发产品和外购产品各占半壁江山,其中,招行自主开发产品由金融市场部、投行部以及公司条线来研发,主要涉及固定收益类产品。另外,外购产品则主要来自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PE等机构,具体产品的选择由私人银行理财顾问团队负责。

(4)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收入主要是销售信托、私募股权基金、理财产品等获得的佣金,产品超额管理费收入等。另外,招行也在探索一些新的盈利模式,包括针对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家庭推出的“家庭工作室”,为每个这样的家庭配备专门的专家组,提供完全定制的投资和风险控制策略,也提供包括税务规划、财富传承、资产隔离等在内的各种解决方案。这样的家族财富管理方案按单收费,是私人银行未来盈利的重要支撑点。

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导致竞争力不断下降

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仅以客户可投资资产数量作为准入门槛,按照客户在本机构的金融资产净值总额加以分类区别,私人银行与贵宾理财界限不清晰,直接导致了私人银行无法从细分客户需求的角度为私人银行客户提品和服务。

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要求是资产的管理,其产品不仅要求有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甚至要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私人银行的服务范围还应涉及家庭管理、各种规划、教育、税务、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各项专业领域。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私人银行服务还是较多地进行个人的理财业务,购买基金保险等,产品比较单一,较少地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工具等高层次的投资,而对于税务规划、教育规划、遗产继承等的服务也提供得较少。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自主的产品设计与开发集中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仍然围绕传统的储蓄、信贷和中间业务,辅之以销售为实质内容的公募基金、信托集合理财、阳光私募和PE产品等,产品主动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端财富客户对私人银行的接受度不强

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很大一部分富裕人士出于各种原因,不愿将自己的财富交给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而是选择自己管理,使得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遇到障碍。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传统的“财不外露”的思想,使高端客户不愿意接受私人银行的服务;二是国内私人银行始创于2007年,对客户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难以得到高端客户的完全信任;三是我国富裕人群多为自己创业的企业家,其更加倾向于自己管理财富,因此对私人银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还不高。

(三)同业竞争异常激烈

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到财富管理、争夺财富客户的竞争中,同时外资银行也不断抢滩登陆。外资银行投资顾问团队强大,享有盛誉,客户经理专业性也相对比国内商业银行更强,尤其在品牌历史、人力资源等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着较为强势的外资私人银行以及国内其他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压力。

(四)私人银行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处在一种“富矿不富”的状态。多数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仅是理财业务的升级版或高端版,而且附加增值服务,但这在成本增加的同时,并没有为银行带来直接的收入增加。

作为传统银行盈利来源的存贷利差,对私人银行并不适用,私人银行客户贷款需求不多,而且他们的资金并不愿意太多沉淀在存款。因此私人银行很难获得存贷差利润,销售或代销理财产品获取手续费仍是现阶段私人银行业务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关业务深度和广度不够,是私人银行目前存在的盈利难点。

同时,如果私人银行过于依赖销售产品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将促使销售出现短期行为,难以顾及客户资产的平衡配置,可能出现的后果包括私人银行客户购买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出现大幅亏损,或者由于资产配置的不平衡导致流动性或者安全性出现问题,客户将不再信任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这将直接导致盈利的枯竭。

(五)人才竞争激烈

私人银行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业务不同于一般的高端理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高端的客户群,业务涵盖非常广泛,涉及银行、外汇、证券等许多市场以及税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要求知识面广阔、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从业人员都来自于基层,原从事的是单一的理财工作,并不能马上胜任私人银行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的迅速提高与不断补充。

五、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发展策略

(一)以差异化来服务不同的细分客户

1、 实施资产配置战略,不断深化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服务。加强与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的横向业务合作,为客户提供涵盖各大类市场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为客户提品定制、专属投资方案设计、资产受托与全权委托管理服务。积极开展专享理财业务,通过现金管理、固定收益、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等资产管理服务,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加快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为客户广泛遴选合适的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产品,形成信托计划、基金和券商专户、投资类保险等产品的优化组合,帮助客户实现全市场的资产配置。大力开展专户理财业务,根据客户投资需求,以专户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或者专属投资通道。尝试开展资产受托服务,按照与客户签订的资产受托服务协议,在满足客户关于项目投向、收益水平、存续期限、风险等级等方面约束性要求的前提下,为客户遴选符合需求的银行或第三方产品并进行推介,由客户做出投资决策,银行代为执行交易。尝试全权委托投资服务,根据客户的风险收益偏好及流动性等其他投资约束,与客户共同制定投资策略声明,并与客户签订全权委托投资服务协议。在服务协议框架下,银行代客户进行投资决策,为客户的专户资产提供全权委托的投资服务。

2、 实施项目开发战略,做大做强私人银行理财及顾问咨询业务。一是创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通过私人银行顾问咨询业务模式,尝试对个人财产收益权、个人股权(股票)收益权等个人合法拥有的权益开展理财融资。二是积极开展资本市场类理财业务。推进股票收益权理财业务,探索开展结构化证券投资理财业务。加强与优质证券、信托合作力度,探索开展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二级市场股票(债券)投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等创新业务。三是探索开展另类投资理财业务。通过开展艺术品、酒、茶叶、影视文化等基金、信托模式,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开展。四是创新开展顾问咨询服务,通过向客户提供合适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或基金,创新开展私人投行顾问服务,积极介入私人银行客户相关法人主体的并购、资产剥离与重组、收购融资安排、权益资本的私人配售、股权激励计划、融资方案等方面的安排,为其提供顾问咨询服务。

3、 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全面做好私人银行非金融服务。一是个性化方案定制创新。通过全行联动,开展客户开发、服务整合,研究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实行区域内客户的名单制联合管理且一户一册地设计定制化方案。二是产品整合创新。整合个人金融产品,在为客户提供传统理财产品的同时,附加贵金属、白金卡、手机银行等新兴产品;整合公司金融产品,在为客户提供个金产品的同时,附加公司结算业务;整合贷款产品,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结算服务的同时,附加个人及公司贷款业务。三是利润模式创新。尝试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合作,通过为其推荐客户开展法律、税务、财务咨询业务,向其收取顾问咨询费;尝试与优质拍卖公司合作,通过推荐客户参与拍卖活动、提供竞拍咨询等,收取顾问咨询费;探索与券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为其推荐客户开展上市辅导业务,向其收取顾问咨询费用。四是服务内涵创新。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为私人银行客户、家庭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化非金融服务方案。如:慈善安排服务,为客户提供慈善基金设立咨询、慈善方案设计、慈善活动组织、慈善资产委托管理等服务;艺术品保管服务,为客户持有的艺术品提供保存与定期保养服务;信息资讯服务,通过私人银行客户专属的终端或信息渠道向客户提供市场资讯、宏观与行业研究报告等服务;尊享非金融服务,面向私人银行客户提供高端文体活动、私人健康安排、私享系列名家讲座等非金融服务等。

4、 实施跨境服务战略,积极做好离岸业务服务。近年来,我国向境外投资移民人数出现快速增加,超高净值人群中近60%的人士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这一行为在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主中表现尤其明显,对于我国高净值人士而言,伴随投资移民问题而来的是对境外资产管理问题的关注。有约40%的高净值人士表示希望得到有关如何寻找境外合适的投资产品和机会、如何合理分配境内外资产比例的建议。

从内部环境上说,高净值人群移民倾向增加、我国企业涉外业务增多以及高净值客户对投资区域多元化需求逐步增强,高净值客户对投资境外市场的热情进一步增加。从外部环境上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开展离岸金融的脚步。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开,在自贸区里的私人银行能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对冲基金、境外企业股权投资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服务。此外,若境外家族信托业务能够在自贸区落地,私人银行就可以借助欧美国家完善的家族信托金融服务为客户办理企业境外上市、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立等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逐步建立海外投资平台,为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具备投资价值的IPO和PRE-IPO项目。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知名投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多款境外、跨市场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投资产品。例如,工商银行前期成功推介了巴西石油ADR、友邦保险等海外股权投资项目,满足了客户在其投资组合中增加国际市场投资的要求。

(二)实施团队营销战略,构建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加快打造私人银行核心团队。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举,构建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私人银行核心管理团队、核心专家团队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团队,加快构建私人银行上下联动营销团队。商业银行要举全行之力办私人银行,调动基层行办理私人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富中心、网点优势,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营销指导,挖掘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

(三)建立相互信任的客户关系体系

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首先要和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从朋友的角度为客户提供建议,而非普通客户经理那样单纯地推荐产品。要想与高净值客户成为朋友,对于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考取CFP、AFP、CPB等资格考试证书,还要不断充电,定期培训专业技能,同时,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还要对客户的兴趣爱好有所涉猎。

参考文献:

[1]曹彤,张秋林、中国私人银行[M]、中信出版社,2011、

[2]戴维・莫德(英)、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招商银行、贝恩公司,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3、

[4]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2015、

[5]王奇、探寻私人银行盈利新路径[J]、财富管理,2014,(11)、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精选8篇)
  • 下一篇:喜迎二十大(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