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5 栏目:写作范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1

[关键词]《八月照相馆》;韩剧;视听语言;色彩运用

《八月照相馆》在情感的表露上四平八稳,很难为它区分出高潮段落,但这种克制并不刻意的做作,反而在不徐不急的流动中愈发散淡温婉。如果说“纯爱”可以算是日韩电影的一种特色的话,那么《八月照相馆》绝对是其中之佼佼者,并且深得含蓄美的精髓。而且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它可以轻易地获取我们的喜爱与欣赏,不得不说这是许秦豪导演事业道路上值得庆贺的一笔。但在整体意念上,它却有失情怀的豁达,陷于唯美纯净式的单调,不过在许导的第二部作品《春逝》中,这种局限已可喜地消失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这种唯美纯净式的单调,《八月照相馆》又怎会像涓涓细流,滋润了观众的心脾。“电影理论对电影娱乐性的强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在社会现实中的独特作用之一就是给大众带来娱乐,调节精神。” 《八月照相馆》带给观众的永远是那份唯美、含蓄的情感体验,永恒而又淡淡的回忆。

一、含蓄淡雅的情爱表达方式

片中男主角崔永元与女孩间的接触,有别于成年男女之间的试探。其东方式的含蓄,倒更似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间的交往,这种朴实的表演风格与剧情安排,反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们之间情感的纯而又纯与简单松弛;另一方面,女主角沈银河的表演风格时常接近于不谙世事的少女,与其服装设计的简约与色彩搭配的单调相配合,正好迎合了影片爱情主题的淡雅而不雕琢。比如片中的一句台词,她问永元:“先生,你为什么不结婚?”实际上,也可以视作是一种无邪的,但永元的绝症和女孩倔强的自尊,最终还是令这段若即若离的情事无疾而终。

演员的表演技巧醇厚,又给影片所传达的无奈与平淡的情感增亮了一笔。因为得了绝症,永元屡屡作出为避免亲朋和恋人心灵受到创伤的善意之举,在坚韧中迎接死神。但这一善意的伪装,又让他不可避免的忍受着某种尴尬和悲凉,他那常常发自胸腔的爽朗大笑中有着难以掩饰的空洞与苍白。这一点上,演员的表演技巧与故事主题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为整个剧情的发展与情感的阐释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绝症和自尊所产生的相互避让,始终无法让两人全身心的热恋起来。一方面传达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憾惋感;另一方面也让影片在情感深度和强度上徘徊不前。爱情所带来的狂喜和伤害是与恋人是否狂热投入成正比的,轻轻地来,最终也只能轻轻地走,痛或许真痛,但对于活下来的人,你能保证它不过只是个人情爱史的一个短暂花絮吗?“一个画家不论有多巧,他的作品总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观印记。” 同样,一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演个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永元的完人决定的确令人感动,而导演许秦豪的个人见解却不至于让这个故事滥情,但也没有让它上升至更为悠远的情境,留给观众的只是那淡淡的、温馨的浪漫之感。

二、于琐碎和平淡中渲染亲情的暖意与感动

对于导演来说“家”的温情是影片的另一个着力点,而且塑造的比爱情故事本身更为质朴与不经意。《八月照相馆》中一些典型场景所塑造出的经典影像镜头,其所表现出的亲情感又是该片感动观众的浓墨重笔。如:永元教父亲学放录像机一幕;深夜永元因失眠蜷身在熟睡的父亲身边时,从演员眼中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无限依恋与寻求庇护的温情一幕;永元与姐姐吃西瓜时比谁吐籽更远的情景等等,无不透露着亲情的温馨和隐藏于永元内心深处的对人世的无限留恋和痛楚之情。但“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无论结果怎样,永元也只能默默的承受了。“家”也往往是阴霾的温床,《八月照相馆》和《春逝》中,老人都是这种阴霾的根源。影片讲述到当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来照相馆拍全家福之际,已年老的儿子颇为不好意思地暗示年迈的母亲拍遗照这一序幕时,可谓构成了接下来的类比蒙太奇。当日夜里,精心打扮过的老人再次来到照相馆,拍了一张饱含笑意的遗照。她对死的平静,感染了的永元。最终,在老人坐过的地方,他也为自己拍了一张遗照,穿着随意,一切的一切,都藏在了他的微笑之后。他那淡雅的笑也正应和了影片淡而无味的基调。至此,影片运用类比蒙太奇把老太太和永元对死亡的共同感受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三、影片故事情节:于平凡中展露新意

《八月照相馆》在情节方面,完全是生活化的情节。在可爱的八月,在小小的照相馆里,产生了一段迷人的爱情。永元是一家小照相馆的年轻老板,女警德琳喜欢到他的照相馆冲洗照片,两人因而产生爱意。永元没有让德琳知道自己的一个秘密:他患上不治之症,死期很快便会来临。德琳不知道心上人因病入院,仍然来到休业中的照相馆等候。最后,他们两人都要接受既定的命运。听起来,这故事极像一个老套的文艺片《桥》的片段。可是,从电影题材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层面来看,该片故事已经脱离以往韩国片的民族悲情及哀痛场面,取而代之的是感性的画面,这又是影片不俗套的一面。就像《重庆森林》中王菲在Cafe California等待时下了一场大雨般,雨停后温暖的阳光穿过玻璃窗照射进酒吧内;亦有一点像侯孝贤在《恋恋风尘》最后的一幕,在田间工作的李天禄身边的植物被一阵微风吹得摇来摇去,这些充满感情的场面将两位主角包围。

自从《接触》大受欢迎之后,韩国出现文艺片热潮,《八月照相馆》是这其中一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的确简单,但正是这简单的故事所折射出的看似平淡的爱情最终为该片赢得了观众的赞许。也许观众看厌了《太极旗飘扬》的悲壮情感、滥觞爱情与宏大场景的巨制,在体验《八月照相馆》的悠悠情事后,却又像沐浴阳光般的惬意与舒适。但是,单看《八月照相馆》的剧本也许会令人感到沉闷,因为文字无法表现出感情的起落。但是电影却可以以其独特的手法把“感性”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八月照相馆》就是很好的一例。韩国电影给人的印象,是主角的悲愤及民族的悲情,气氛非常沉重。现在,新一代韩国电影抬头,有力量向香港、台湾及日本电影挑战。从《八月照相馆》开始,它代表了新一代的感性韩国电影的兴起。

四、细节刻画:影片的经典

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视听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传达意向的方式主要就是靠音乐与演员的表演。细节刻画是表现剧情的非常重要的手法,《八月照相馆》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事例。剧中永元是那样一个让人感到温暖朴实、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德琳又是那样的年轻活泼,因为工作的关系,日复一日,他俩之间凝聚了一股暗涌:爱情来了!这爱情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从天而降,影片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镜头慢慢把爱情渲染出来的。影片细节刻画的镜头:在照相馆门口大树下永元请德琳吃雪糕;德琳先后两次到化妆品市场买口红,在梳妆镜面前细心的试用口红;永元在照相馆门口静静的看着德琳的离去;到后来,德琳换下呆板的制服,青春洋溢、眼角眉梢全是喜悦和快乐。这些情节都是那样的生活化,好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发生过。

在影片中,导演给男、女主角很多面目特写镜头。永元每次睡觉醒来,慢慢的睁开眼睛,一旦清醒,脸上就自然而然的浮现笑容。这是他的天性,也是永元面对绝症能从容乐观的活下去的根本原因。永元照样敬业的每天为不同的客人把他们的生活片段留下来,仍旧和朋友们一起野外聚会,痛苦的时候也大声的叫出来,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起吃雪糕、一起打伞回家,甚至在等德琳的过程中比较两个橘子的大小,这些琐碎的镜头都显得的那么真实。而女主角德琳的面部表情也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刚开始交往时候的公事公办,镜头前的娇羞可人,到后面恋爱中的青春洋溢。德琳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写了信得不到回音之后;在一而再的徘徊等待在照相馆门外之后;在郁郁寡欢的跳舞后悲从中来,哭得眼睛像个桃子的时候;面对夜间那个永远安静着的照相馆,她捡起了石头砸了照相馆的玻璃窗。这是她孩子气的本能表现,也是对无辜的照相馆表达着对照相馆主人的生气、伤心,自身的无可奈何的悲伤。最后一次德琳出现在照相馆面前时的镜头,更是展现了她依旧美丽。穿着黑色大衣红色毛衣越显得皮肤白皙,她的脸上是平静从容,也许曾经过去的一切都变成了最美丽的梦,永远永远,却不需要再去追忆。

五、影片主题:由爱情升华到对人生的探讨

影片的主题涉及到死亡以及人该如何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正是因为这个主题,使影片没有仅仅沦落为一个单纯美丽的爱情故事,而有了人性思考和人文厚度,加重了影片的主题厚度和力度。在这个重大的、人人都可能面临的生死问题上,导演选择了一位普通人做为主角。在这一点上,导演独具匠心。这样的选择显得真实,贴近了观众的心,也更容易让人动容。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你会怎样度过剩下的日子?在影片里没有呼天抢地的喊叫。永元面对绝症虽然也有黯然神伤的时候,因为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值得他留恋的东西:认识多年的朋友、年迈的父亲、亲爱的姐姐,还有一个她。影片中的这个细节镜头刻画的非常传神,恰当的升华了该片主题。在一个夜晚,永元躺在床上睡不着,然后偷偷跑到父亲的房间里,躺在了父亲的身边。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渴望再得到父亲的抚爱,回味小时候父子同被而眠的温馨,观众可以看出他对生的留恋。但同时,他并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变得跟正常人有什么不同。依然睡懒觉,依然开心的和小孩子逗笑,依然爬上单杠一试身手;爱情来临的时候,依旧微笑着接受,全身心地投入去表达自己的爱。同时默默的为父亲写上详细的放录机使用方法,静静的翻阅那些曾经的照片,然后坐在照相馆的椅子上平静的为自己照好了遗像。最后一次在玻璃窗里看喜欢的女孩,发现她已经把自己忘记。影片在永元的死亡上处理的很含蓄,大红色的摩托车依然静静的停在照相馆门口,曾经那个年轻的身影却已经不在。留给观众的只有那年迈的父亲踽踽的离开,落寞、老迈的背影让人辛酸,我们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什么可以超越生死?永恒的爱情不能、平淡的生活不能,平静从容地面对生死的高贵态度却可以。所以永元走了,他亲切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最后,在色彩应用上,影片多使用温暖的色彩做底色,灿烂迷人的八月阳光、永元大红色的摩托车、德琳橘红色的工作服,加上男主角嘴角永远迷人的微笑,这一切都给影片奠定了温暖、感人的基调。影片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大喜大悲的伤感、哀痛。那从容细腻的韵味,舒缓淡雅的节奏,灿烂迷人的八月阳光,以及东方含蓄的若即若离的情事,都让影片《八月照相馆》张显出一种唯美、纯净的情感基调。

[参考文献]

[1] 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第53页、

[2] 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5页、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2

艾轩:大约1993年开始,那时还没有老照片的拍卖。我经常去潘家园淘东西,当时主要因--为好奇,感觉这些久远的影像怎么会保存到现在?我从小就住在北京,对老北京特别有感情,所以我买了很多关于老北京建筑、人物、风景的照片,而且我一直想画老北京的题材的作品,但是目前只画了两张,我对北京的情结一直没有放下,所以一直找关于北京的老照片。但慢慢发现自己买的老照片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在地摊也很难找到好东西了。

《收藏·拍卖》:能否分享一下您收藏老照片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

艾轩:收藏确实有很多趣事。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溥仪的一张照片,2007年的时候我去看预展,看到一张《溥仪、婉容与威林顿夫妇、庄士敦合影》,该照片1926年摄于天津张园,溥仪带着墨镜、婉容穿着清朝的服饰,上款“威林顿伯爵惠存”,落款“宣统”,拍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日本人山本赞七郎,照片背面附有一张打印的小纸片,上面用英文写着“如果没有发生革命,这位年轻人应是大清国的皇帝……”这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很有意思,1924年溥仪逊位,一年后他从北京跑到天津,照片里的张园是他第—个行宫。溥仪复辟的心情非常急迫,所以他频繁向国内外各方势力寻找支持,经常在家里会见来访的各国官员,但来客多数只是对他逊帝的身份感到好奇,溥仪与婉容在张园和加拿大总督威林顿夫妇的会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我当时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但错过了拍卖的时间,照片被人买走了,后来我托华辰的人帮我联系买家,想从他手里买回来,结果那人加了一点钱卖给我了,大约20万左右买了下来。我买到之后特别高兴,这张照片里面的故事特别重要,而且照片可以说是博物馆级别的。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最近我买的一组军旅照片,这照片有400多张,记录了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行军状态,照片大多数都出自一个叫福顺的摄影师,一开始专家们都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是谁。这组照片非常特殊,我们都知道战争时代的物质条件异常艰苦,摄影材料是极其珍贵的,为了节省材料,而摄影的首要任务是政治宣传,所以大多关于红色时期的照片都是摆拍,而这组照片全部都是从各个角度鲜活的抓拍,感觉是这支军队有充足的设备让摄影师在战地随意拍照一样。后来专家考证出来,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是陈赓,他喜好文艺,也喜欢摄影,他把打仗时候缴获的摄影器材都分给部下,所以这支部队的政治部宣传科就有许多摄影战士,每次打仗结束后,陈赓都让他们把照片编成册子,或贴在墙上给军队的人看,起到鼓励斗志的作用,就像是一个随军的流动的摄影展。我觉得这样的照片特别珍贵,以很真实的方式记录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这组照片可遇不可求,类似的作品很多在战争年代被毁掉了或者都在档案馆、博物馆里面,可以落在私人藏家手里真不多。

最后一个故事和我个人关系特别密切。有一次我买完东西之后打算离开,突然看到墙上一张很长的照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1953年第二届文代会的合影,我想到那时我爸(艾青)还没被划成“”,他也许会在照片里面,我顺着照片中的人物找,果然找到我爸,他就站在的后边。当时我特别激动,有点控制不住了,委托了拍卖行的人帮我举牌,那张照片的估价是1、5万,但我自己的心理底价已经去到20万了,也很担心被人看出来我特别想买,和我抬价。后来在电话委托的时候,拍卖师从一万五起拍,我应价之后居然没有人和我抢,结果这张照片就以一万五买下来了!也许在其他人眼里,这张照片没有太大意义,但它对于我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收藏·拍卖》:听起来是被您捡到漏了?

艾轩:捡漏这个概念还是看不同人的需要,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张照片过若干年之后会翻几倍,但你自己对这张照片并没有兴趣,这种漏就不怎么好,买了之后会一直关注这张照片的价格有没有涨。捡漏对于我而言,是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很想要的东西。比如我需要画老北京,我会收集关于老北京的护城河、城墙、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等照片作为素材。有时候我买东西也没想那么多,一下子买了几十万,回来之后发现有些买重复了!

《收藏·拍卖》:听了您的故事,似乎您都喜欢收藏特定历史时刻的照片,您的收藏是否按照某个系列来收?

艾轩:我买东西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喜欢这两个原则,没有投资的考虑,比方说画画素材,还有一些特别罕见的老照片我也会买,因为好玩。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3

当我翻开家里的多本影集时,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忽然眼前一亮,一张老照片将我的思绪引向那个快乐的时段。

照片上的我那时大概三岁。胖嘟嘟的身上带着一个红肚兜,小手和脸上满是香喷喷、白花花的奶油,一对牛角辫俏皮的扎在头上,双眼散发着欢快的光芒。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上面赫然写着“甜甜生日快乐”六个大字。哈,我在过生日呐!

至于为什么满脸奶油,就听我细细道来:那天,妈妈本来要给我买一个小的蛋糕,可我不干,正在闹别扭的时候,舅舅送来了我喜欢的大蛋糕!我兴奋地围着它左看看,右瞧瞧,并竭力想把它抱起来,正当我想亲它一口的时候,爸爸趁我不备,一下子把我的头摁进了大蛋糕的奶油里,妈妈马上给我拍下了这个特写镜头。

一张老照片虽然不值钱,但它却保留下了你人生中难忘的一幕。当你若干年后,再看到这张照片,说不定会惊讶的说:“咦,这就是我吗?”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4

关键词 图片故事 深度报道 新媒体 创新

当前,我们生活在信息传播的“视觉化”“图像化”时代,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影像”。摄影记者应坚持用图片讲故事、用镜头做深度报道,而新媒体技术也让图片故事在表现力、传播方式等方面有显著突破。如何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图片专题的传播特性?传统时代的图片故事拍摄技巧是否需要坚守?需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一、坚持报道深度,挖掘影像艺术价值

自媒体时代,“有图有真相”成为网络传播新特点。面对不断产生的网络新闻图片,作为职业摄影记者要怎么做?笔者认为,摄影记者要彻底跳出新闻碎片的桎梏,转向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原创性的图片故事,利用专题报道的深度和影像艺术价值打出影响力。

因此,必须有一种讲求专业的态度,沉下去认真观察、精心拍摄,获取更多有助于表达主题的好照片。

2016年初,笔者得到线索,在武汉青山船厂一个废旧幼儿园里,没有老师,只有13个被放养的孩子。这群孩子来自四川西昌、攀枝花等地,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4个月。白天父母出门去船厂上班,孩子们则杲在废旧幼儿园里,大孩子做饭,负责照顾弟弟妹妹。

当拿到这条新闻线索时,我首先明确拍摄立意和主题:不要刻意渲染没有鲜花、没有课堂的童年,要让孩子们懵懂、无忧的画面唤来关爱、援助。同时,我舍弃了对题材的“惯常”做法:花40分钟时间,拍摄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做到“有图有真相”便结束采访。

主题明确了,关键是用什么拍摄技巧来表现。刚从大山深处来到大都市的孩子们,面对镜头既好奇又羞涩,无法呈现自然真实的状态。我告诉自己,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完成采访。

这群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也没有汉语名字,很难交流。我每次去采访,都带些零食送给他们,因为走近他们,才能读懂他们。经过半个月的深入采访、拍摄,透过镜头,映入我眼里的是一双双童真无邪的眼睛,令见者酸楚,又感怜爱。图片的视觉语言力求凸显影像的艺术价值,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孩子们“想上学”的愿望。

二、坚守记录历史,寻找影像的时代价值

影像,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由此,对专业摄影记者以历史的目光审视当下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高楼大厦次第崛起,“城中村”渐行渐远。近年来,武昌火车站及周边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与火车站一路之隔,矗立于中山路边的一栋三层红色楼房。这座慢慢老去的“红楼”,经历了60年风雨,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梦想与变迁。从2016年2月开始,我历时5个月,数十次走进“红楼”,走进“红楼”人的生活。

这座“红楼”位于武汉市千家街203号,至今还居住着一批武汉老居民。这里有岁月挡不住的破败,有阳光照不进来的潮湿,但也有留守居民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期待着,城市开发早点覆盖这块“城中村”的寂寥之地。

城中村改造是老选题,但也是当下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红楼”选题有影像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有时代价值的影像因历史厚重感而流传,它记录着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缩影。笔者要通过红楼里的老居民,客观地拍摄他们生活的常态,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境况以及发展、变迁。

2006年至2010年S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目前,武汉的“城中村”改造正在推进。这座“红楼”是武汉数百个“城中村”中最典型的一个。为什么要进行城中村改造?记录这些红楼老居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2016年7月4日,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经《楚天都市报》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城中村改造得到市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三、坚持寻求与众不同的典型瞬间

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与摄影爱好者的区别,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对拍摄内容和对象予以新闻专业视角的观察和呈现。

摄影号称“瞬间的艺术”,经典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要捕获摄影作品的唯一性,关键是能否静下心去了解和研究被拍摄对像,然后再选择拍摄时机,拍出具有唯一性的经典作品。

笔者在拍摄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时,对红楼的第一感觉就是破旧,且与众不同,走进楼道如同进入煤窑。在武汉南大门、武昌火车站对面,居然还有这样的房子,让人震撼。这种与众不同的反差构成了特殊的影像,具有唯一性的影像价值。

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征,笔者选择瞄准局部,紧抓细节不放,寻求有特色的影像。在S个月的时间里,笔者仔细观察着红楼里的人和事,把人、环境和问题融入影像之中,力争一张照片反映一个问题。

漏雨是老房子的常见问题,在“红楼”亦是如此。如何用一张照片来反映老居民房子狭小、破旧且还漏雨的情景是个难题。

我在走访中发现,三楼住着一对2015年6月刚刚结婚的任先生夫妇,婚房是一间12平方米的单间,听说还漏雨。经过多次夜间登门拜访,任先生夫妇同意了我的拍摄请求。5月14日晚,任先生夫妻俩横躺在婚床上,翻看平时收集的新楼盘广告单。带着对新房子的憧憬,任先生抱着广告单进入了梦乡,伴他入睡的还有4个接雨水的桶和盆。执着的留守,只为等来“红楼”脱胎换骨的一天。

组照中有一张讲述卫生间的故事:每层楼只有一间公共厕所,使用起来不方便。由于楼房建得早,每户没有独立洗澡间,冬天大家只好在房内搭塑料帐篷洗澡。经过多次沟通,拍到住户在室内帐篷里洗澡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珍贵之处在于若没有真诚沟通,记者很难走进拍摄对象的私人空间,拍到此类私密性极强的照片。

四、对接市场需求,探索实现影像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不时有这样的消息传来,曾经供职于传统媒体的一些摄影记者纷纷辞职,但他们并未离开新闻摄影,而是成为独立新闻摄影人,专注于拍图片故事,卖给各大商业网站或通过通讯社等平台进行交易。他们的收入不仅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超过在传统媒体的收入。

图片故事逐渐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和推崇,许多网站已经意识到原创视觉图片的重要性,纷纷开设图片频道,并高价征集图片故事和图片专题,少则一组2000元,独家且有深度的高达5000元。这也标志着图片故事已进入商业化时代。

能满足网友的阅读胃口,适应图片市场的传播需求,新闻图片在传统媒体之外,正在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笔者的图片故事“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在商业流通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新媒体为图片故事实现自身商业价值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激发强烈的创作热情。

五、融合多种元素,放大影像的传播价值

在屏幕上阅读文字,常让人疲惫不堪,而阅读图片则使读者更加轻松,也更具传播价值。新媒体时代为图片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载体。

笔者认为,只要融合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唯一性价值、商业价值,摄影记者的图片故事将更具有传播价值。

以笔者拍摄的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为例。首先,废弃的幼儿园,却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游玩嬉戏的天地。孩子外表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影像,选择完美的角度和光线,使影像更具张力、感染力。其次,这群孩子共13人,学龄儿童占半数,但都因照看弟弟妹妹而没有上学。这种现象与现代化的武汉格格不入,游离“义务教育”时代之外,选题具有有时代价值。最后,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的影像商业价值和影像传播价值并存。5月17日,“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经《楚天都市报》全媒体首发之后,立即被国内近百家媒体转载,《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跟进采访报道。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5

照片上的我,穿着黄色的衣服,站在那巨大的轮船上,一手抓着栏杆,正咧着嘴笑呢。这时,爸爸抓住这个美好的瞬间,“喀嚓”一声,拍下了这张照片。

那是在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来到千岛湖游玩,那儿山水依人:水碧清透明,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那颜色另人陶醉,大概有山泉为它沐浴,有水草为它搓洗。水面上微波荡漾,时而还会有几个顽皮的水娃娃蹦起来,在我身旁载歌载舞。山高高地巍然屹立在四周,也是那样的翠绿。山间云雾缭绕,为整座大山遮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好象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可它巍然挺立,又如一位勇猛的武士。它们一座连一座,“脚”挨着“脚”,“肩”挨着“肩”,似乎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般。也真不愧为千岛湖。

我们乘船来到了第一个岛屿,听说这个岛曾经还被淹没过呢。在岛上看与在船上看又是另一种景色:一棵棵青翠挺拔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也正是它们把小岛点缀成了绿色;也正是它们使小岛上的空气格外清新;也正是它们让小岛像一个原始森林。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6

一、专题照片的种类

在谈论各种景别之前,有必要先概括一下专题照片的种类。专题照片分为一般专题、故事性专题、综合专题三种类型。2012年10月,笔者拍摄的《前不塔气村的变迁》共由8幅照片组成,从类型看,它属于一般专题。笔者抓住一个事件,站在宏观角度观察,从不同侧面切入,反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对象的不同生存状态。笔者于2013年7月拍摄的《中校刘祥增当列兵》则属于故事性专题,从生产劳动、文娱竞赛、整理内务到训练,笔者用4幅照片细腻地刻画了刘祥增这个新闻人物,整个专题带有很强的故事色彩。故事性专题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所选题材面窄而具体;二是故事本身均处于运动变化状态。这些特点决定了摄影者的拍摄难度,为此摄影者必须细致观察、快速反映、快速判断、准确无误地捕捉精彩瞬间。

在《内蒙古日报》上还经常看到三种类型之一的综合专题,这种专题照片通常由版面编辑人员在各个重要时期和重大节日,根据新闻宣传的需要进行编辑之后见诸报端。2011年春节到来之际,内蒙古各地春联、烟花爆竹等年货销售火爆,在呼和浩特市通达商场内,一个门市每天能卖出春联800余幅,卖家乐不可支,欣然接受笔者采访。关于迎新年的照片,当时各地的记者、通讯员都在拍摄,最后《内蒙古日报》的版面编辑选了两张(其中有笔者一张)组合到一起发了出来,取名《浓浓的年味》。2013年,以《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为标题见报的三张照片(其中有笔者两张)也属于综合专题。在综合专题中,版面编辑所选照片的代表性强且有典型意义,另外图片的画面较为生动,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冲击力。

二、景别的4个变化

针对专题照片,笔者分别从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四个方面谈一谈景别变化,也就是专题照片的画面质量问题。

1、景别变化中的全景

在较远较高位置,把某一场景相对完整地收入画面,按下快门,即可得到全景照片。全景画面的场景大,具有宽阔感和完整感。比如水利设施建设工地、震区抢险救灾现场等大范围的新闻场景最好用全景。

2、景别变化中的中景

中景画面的摄距比全景近、其画面空间比全景小。值得注意的是,中景画面一定要有恰到好处的衬景存在。

3、景别变化中的近景

毋庸置疑,近景在中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拍摄对象。2013年3月,笔者在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拍摄工作人员给被救助小女孩蕊蕊(化名)梳头的照片,用的就是近景。梳头的照片刻画的是蕊蕊(化名)对母爱的渴盼,此处用全景和中景,会淡化画面的情感气氛,画面中的两人关系也难以交代清楚。当然,这张梳头的照片拍摄的好,还得益于笔者在摄影构图中采取了均衡布局法,其画面表现力是别的画面形式无可比拟的。

4、景别变化中的特写

特写镜头的画面特征是,形象充实丰满,无关紧要的部分被取景框排除在画面以外,拍摄对象的周围空间极少或者没有空间。

2013年4月,笔者拍摄了专题图片《古稀老人的造林梦》,受到社领导的高度评价,虽然时隔多年,仍让许多报社同仁记忆犹新。2013年年初,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呼和浩特市农民边成厚20多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植树,在榆林镇阳曲窑村的荒山荒坡种活了2000亩地的树木。笔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的油松、樟子松、柠条、沙棘、杨树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顺着山体铺展着,煞是壮观。那时的边成厚已经74岁了,身体也患了病,但他仍然每天坚持到林地里转悠,哪些树需要浇水、剪枝、打药,都做到心里有数,老人还让远在城里上班的女儿牺牲休息时间过来帮忙管护。笔者被老人的行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也由此坚定要宣传这位老人的想法。在笔者拍摄的《古稀老人的造林梦》专题照片中,其中有一个画面采用了特写镜头。笔者将画面四周空间完全舍去,只留下两只托着树苗、布满老茧和沾着泥土的双手,这个手部特征是整幅画面的视点,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专题照片中常的问题是缺少景别变化和视角变化,照片画面雷同、内容肤浅,文字不能对事物做本质地概括,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

三、专题照片文字部分的组成

成功的专题照片除了有好的画面外,文字部分也是不容小觑的,换句话说,专题照片的文字写作与画面同等重要。专题照片的文字部分由标题、总说明和分说明组成。标题在专题照片中起到表达主题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总说明用来详细叙述新闻事物的前因后果,对新闻事物进行宏观而又详实的报道。与摄影画报不同,报纸上的专题照片总说明长短不一,字数的多少应根据题材的特点、报道的规模和传播价值而定;分说明是为说明每一幅画面内容而存在的,一般只需要一两句即可,简洁明了。

浏览一些媒体,我们有时会发现专题照片的标题没有特色、难以引人入胜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的摄影者对待专题照片存在着重图轻文现象。虽说是一名摄影者,也有必要培养过硬的文字功夫,不然自己“烹制”的专题照片会缺少“味道”,留有缺陷。

语句通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中心思想明确,这是专题照片文字写作的起码要求。

专题照片通常占有较大版面空间、以较大规模的形式出现在读者视界,不能因为文字部分可以详尽具体就七拼八凑,嗦嗦。繁琐的语言非但无助于叙述主题,反倒难以切中事物的实质妨碍主题表达。语言一定要精炼,但精炼不等于简单。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7

回想《血沃新平》的创作,从前期采访拍摄、撰稿到后期制作,我们都是在泪水中完成的,革命先烈的容颜定格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他们的故事感动着哀牢山、感动着新平大地,更感动着走近这段历史的人们。本片的完成引发了我对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进一步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新平哀牢山区的本土记者,期望通过对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思考、提炼,进一步提升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文献纪录片是利用影视的多种表现手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审视和观照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作为历史的回顾,由于受到那个历史时期的条件制约,不可能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供我们现在使用,历史对我们而言也只是只言片语,恍若云烟。我们创作文献纪录片,就是要在现存的历史碎片中寻找和理清历史的脉络,用影视的艺术手法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一 文献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抢救历史是文献纪录片的责任,通过文献纪录片完成史实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是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时间的年轮逐渐老去,历史事件也在时间的推移中渐行渐远,许多事件的主角和实物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口耳相传的精彩故事也在逐渐淡去。新平哀牢山的那段历史也不例外:大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当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正纷纷逝去,哀牢山剿匪的故事也只在清明节时才偶尔讲起。基于这样的现状,《血沃新平》的编导思想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了史实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上,所以片子的创作必须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充分尊重历史,并让后人通过一部文献纪录片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当年在新平工作的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这段历史还是首次,也帮他们完成了一个多年夙愿。新平县革命烈士陵园的陈列室只是一个小窗口,却承载着传播和展现哀牢山乃至滇中的那段革命历史的重任。也许,这就是文献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吧。

二 文献是文献纪录片的灵魂,文献资料的价值决定着文献纪录片的根本价值、历史价值和可参考性

以文献价值取胜是文献纪录片的显著特征。文献资料包括记录历史事件的影像资料、图片、文件、文字记载、与事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实物等。为获得第一手文献资料,节目组深入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博物馆、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室、玉溪市档案馆、新平县委党史研究室、新平县档案馆等,寻找文献资料,李润之投降协定书、作战地图、委任状、老照片、祭文诗词等一批珍贵的史料从尘封的馆藏资料中取出翻拍,成为首次公开的文献资料。同时,节目组还深入居住在昆明、玉溪、峨山、新平等地的老同志家中,收集老同志珍藏的笔记本、日记、照片和留存的实物,为节目提供了翔实的史料,真实地印证了许多书籍的记载和老同志的记忆。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还深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遗址进行采访,力求寻找事件的遗迹,以及与事件有关的文史资料和实物。丰富的文献资料是文献纪录片羽翼丰满的前提,是解说与画面互为补充的基础。

三 口述历史是文献纪录片史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历者和见证人的采访为还原历史的真实提供了“活化石”般的依据,真实是文献纪录片的生命线

口述历史是借助亲历者和见证人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或亲自看到、听到的史实而进行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手法,主要用于已经过去或完成的事件叙述。近年来,口述历史在纪录片中被大量采用,它在丰富和印证史实的同时还能有效弥补了电视画面不足的问题。《血沃新平》的创作走访了许多亲历者,大多都已是80岁以上高龄,60多年前战争的硝烟已在大多数老人的脑海里成为模糊的记忆,但也有脑海清晰的老人为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古城土匪暴动的幸存者、原云南日报记者谢清平在云大医院的病房里向我们讲述了土匪暴动的过程和幸免于难的经历;原滇中独立团三营营长王道清在自家的小院里兴奋地向我们讲述了三营如何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打赢了小抱垴战役;98岁高龄的新平县第一任县长史同知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惨烈的老虎山战役。他们思维清晰,讲述史实清楚,连细节都讲得十分传神,增添了纪录片的艺术欣赏性。运用口述历史的手法值得注意的是,所选择的人物与事件的关联度越高,其文献价值就越高,其所讲述的事件必须是真实的,离开了真实,文献纪录片就会成为虚构的躯壳,违背了对历史的尊重。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8

关键词:图片应用;报纸;摄影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同志说过:“摄影报道是现代世界性通讯社不可缺少的一翼”,“一个图片,一个文字,是新华社腾飞的两翼,缺哪一个都飞不起来”,“一个新闻单位,对于文字和摄影报道要同等重视,同等爱护,不能厚此薄彼”。

穆老的这些话虽是对新华社说的,同样适用于其他报纸。如今,对于进一步办好老年报,使新闻摄影这一翼真正飞起来,仍具有指导作用。

这里着重谈谈老年报图片的应用问题及其对策。

一、图片的特性符合老年人的读报特点

人们读报的目的是要获得信息,而获得信息时首先看重的是形象,图片是版面上最显眼、最能迅速反映到眼里的形象,是报纸上展示的形象信息。这种形象信息是“视觉”的延伸,既能先从图片上得到准确的新闻事实,产生精神上的快意,又可以超越细读文字而耗费时光的速度。图片的直观、形象、生动性,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图片的这种固有的特性,尤为适合于工作经验丰富、生活阅历深,但普遍眼睛不好,记性差的老年人。

二、图片运用应成为老年报办报特色

老年报是份比较特殊的专业报,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老年人。怎样使你所办的报纸更加符合老年读者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图片的作用不可忽视。这里所说的图片,不单纯指摄影图片,还包括漫画、速写、图表等。

(一)一图胜千言

新闻摄影在形象性、现场感和感染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文字报道所不及的。它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最佳瞬间,向读者展示该事件最精彩、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情节和细节,使读者能从照片画面提供的有限信息中联想起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预期的发展趋势,而且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甚至能和画面中的人物产生交流,还能得到美的享受。比如,中国青年社记者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虽时过10多年了,但人们仍记忆犹新。1991年4月,解海龙在拍摄“希望工程”专题时,到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新湾小学采访,他的镜头紧紧抓住一个女孩子做作业时抬头凝望的那一瞬间。透过大特写镜头,小女孩那清澈如水、纯真无邪的目光里,满是求知的渴望和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在孩子炽热的目光面前,每个成年人都会感到心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过目难忘,其政治意义极其深远。

正因为新闻摄影含有广阔的社会内容,浓郁的现场气氛,热烈的形象力量,感人的情感因素,能为人们提供具体实在的审美对象,这是文字报道不能比拟的;它精彩瞬间定格所产生的魅力,也是电视所不及的。它义是凝固的,可供仔细阅看,反复审视,这比流动的、一闪而过的电视新闻的画而更能抓住人的视觉,影响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思想,更能深刻地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正是新闻摄影的这种优势,使得包括老年报在内的各大报社纷纷在报纸的显要位置,甚至是头版头条推出大照片。例如,2008年9月17日,云南老年报文体生活周刊一版头条用大照片刊登了被称为残奥会上的“东方飞鱼”的滇籍游泳名将王晓福在水中奋力拼搏的特写镜头,让读者深深震撼。

(二)组照魅力无穷

摄影是瞬间的凝固,有靠瞬间精华表现与揭示事件面貌与本质的长处;也有只靠一个瞬间表现不尽、揭示不清的短处。为了把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的形象、精神表现得更丰富,揭示得更深刻,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摄影家们就采用了用多个瞬间画面构成的摄影组照的报道体裁。这种组照也叫系列照片、摄影故事、摄影专题等。

组照少则用三四张,多则七八张,甚至更多一些的照片的有机组合,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地反映新闻事件,记录历史。

组照由于它是描写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有头有尾有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它的每一幅照片,都是精彩瞬间,都含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因此,它就会有细致入微的可读性和耐读性,吸引读者,逐一读之,得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照片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就会大大加强摄影报道的深度与力度,给读者以更深的教益与启迪。

在组照的运用上,云南老年报也作了一些尝试。如2008年8月11日的要闻版,采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组7幅照片,用一幅画卷舒展开来,充分展现了奥运会开幕式的精采。

(三)新闻漫画惩恶扬善

漫画是一种幽默与讽刺的艺术,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智慧、聪明、机智和文化素质,是读者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新闻漫画是通过美术手段传播新闻,进行舆论监督的好形式,也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创作了一幅人们过目难忘的新闻漫画——“死猪不怕开水烫”,对审判“四人帮”反党集团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以漫画的形式迅速进行反映。画面生动、简洁,造型夸张而又传神。这幅作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漫画在美化版面,活跃版面,增加可读性的同时,向读者送上份文化佐餐。

(四)一目了然的图表

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利,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报刊上,通常把所要报道的数字采用横比或纵比的方式进行图解或表格化,使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易记。如,1999年5月1日至O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期间,为了让省内外老年朋友用最短的时间游完占地218公顷的世博园,报社采编人员群策群力,动手绘制了简明扼要的“世博园导游图”刊登在报纸上,并对游览景点、游览线路作了翔实的报道。有趣的是,在世博内不仅见到许多中老年人带着云南老年报来游园,而且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也手拿云南老年报游园。

三、图片这一翼还不硬,两翼难齐飞

近年来,各家老年报在图文并重方面做了努力,有很大的改观,图片使用的数量有所增多。但也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版面还出现图片空白;二是新闻性图片偏少,刊头照较多;三是图片采用范围狭窄,好照片不多,还被“涉老”这个框框锁住;四是有随意堆砌组照编排现象。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原因有:

(一)老年报是份比较特殊的专业报,它的图片稿源狭窄;

(二)老年报大多没有设专职摄影记者,主要依靠各级老龄委、老干局、老体协或老年摄影爱好者投稿。他们的摄影技术相对不成熟,向报社提供的大量稿件中可选用的图片不多;

(三)由于老年报的稿费相对偏低,且因版面少采用率低等原故,真正搞摄影的人不愿意将稿件投给老年报;

(四)有不少老年报采用图片的范围仍限定在“涉老”这个框框上,可选的余地小,因而出现大量质量差且雷同的图片;

(五)版面编辑对图片的使用仍存有“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思想,版面安得下就发,安不下就压;

(六)大部分老年报的印刷质量欠佳,影响了报纸图片的观赏效果。于是,就干脆不用或少用图片。

四、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让图片这翼硬起来

既然图片具有文字报道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又如何让这一优势在老年报办报中得以发挥,使“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成为现实呢?结合云南老年报的做法和自己的采编体会,谈几点对策。

(一)强化总编辑的图文并重意识

总编辑在版面安排上掌握着生杀权。总编辑对图片的重视程度高,“图文并重”的意识强,图片肯定用得好,反之,连总编辑都认为图片只是美化版面的“填充料”,那么这张报纸的图片运用肯定不会好,更谈不上出图片精品。因此,强化总编辑的“图文并重”意识是关键。首先是重视新闻摄影,亲自组织,亲自策划,亲自落实版面;其次是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闻摄影记者和通讯员队伍;再次是做好总编辑、版面编辑和记者三方协调工作。

(二)强化编辑人员的优先意识

每个版面编辑要优先考虑、优先筛选、优先处理、优先刊发新闻图片,严格规定每版每期至少刊登一幅图片。同时,在无条件设专职图片编辑的情况下,文字编辑也要学点图片编辑技巧,不能作者怎么拍,编辑就怎么“安”在版面上。

(三)摄影记者要练就独具慧眼

不少摄影记者常常抱怨,我们天天面对的净是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和事,怎么拍出有新意的照片?这除了考验记者的技术外,更考验记者的“敏感”。除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还要练就在同一场合能拍摄出不同反响的照片的敏感性。在同一现场,你通过调整相机的拍摄角度,改变透视效果;有意识地利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创造不同的景别;通过巧妙用光,取得与众不同的光影效果。

(四)培养两栖采编人员

由于老年报大多无专职摄影记者,如果采编人员都喜爱新闻摄影,都能了解新闻摄影,能够举起相机拍摄新闻图片或利用新闻事实创作新闻漫画、新闻速写,那对丰富图片内容,搞好图片报道,大有裨益。

(五)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

社会上对通讯员队伍出现萎缩现象归纳为,“70年代的退休了,80年代的提升了,90年代的下海了”。针对这种现象,云南老年报先后在昆明、玉溪、曲靖等地州市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邀请老龄委、老干局、老体协工作人员中喜欢新闻报道的同志参加,培养新闻报道骨干分子。从省市老年大学摄影班学员中培养通讯员。同时,利用老编辑的老关系,团结了一批漫画家及新闻速写爱好者。

(六)加强协调与配合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鼻子一酸的作文(精选8篇)
  • 下一篇:劳动心得与收获(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