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幼儿园课程安排(精选8篇)

时间: 2023-07-31 栏目:写作范文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1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组织;有效策略;初探

“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说明家长开放日已经成为幼儿园必须做好的常规工作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组织这项工作,才能让家长开放日活动成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合作、分享的坚实平台,促进教师与家长、幼儿共同成长呢?本人的以下几点做法跟大家共享:

一、精心准备,引导家长关注焦点

家长开放日的目的是通过定期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充分感受和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方式等,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

1、通过家长会或微信、QQ群、家长开放日公约等方式在家长开放日前让家长知道每次开放日的目的、方案、流程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也可以让热心的家长参与到开放日的准备活动中,让家长对开放日有了解、有准备,从而积极参与活动。

2、设计家长开放日观察反馈表,把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分若干选项也供家长观察选择,引导家长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全面地观察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活动中的表现打“√”,充分感受和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与发展。

3、设计家长开放日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答卷,了解家长对开放日活动的看法,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安排、幼儿在园的表现和教师的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及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等,以期根据家长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反思,并不断改进家长开放日工作及幼儿园各项工作。

4、及时反馈,把家长对每次活动的共识及班级老师的反思通过家长会或家园联系栏、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反馈给家长,对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进行肯定、表扬孩子的表现和进步,为下次的活动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

二、合理安排,全面展示幼儿园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那么怎样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这些独特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呢?这需要幼儿园合理安排,通过家长开放日全面展示幼儿园课程。

1、保证家长在自己的孩子3年在园期间能观摩、体验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典型案例,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所了解。

2、充分开展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及其他游戏活动,让家长对幼儿游戏活动有所了解。

3、科学安排一日活动,动静交替,保证活动质量,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认可度。

三、转变观念,迎接家长融入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所以,仅仅让家长成为开放日的“观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家长参与其中,融入课程。

1、适当安排亲子类活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

亲子活动是指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参加有益于儿童成长的活动。它通过家长与幼儿亲子间的活动交流,增进家长及孩子之间的亲情,提高孩子各种能力的同时提高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技能,极大地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在家长开放日可以适当安排亲子类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亲子游戏,使孩子、家长在欢乐的游戏中和谐成长。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这样可以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家长也能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也会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融入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逐步形成家园共育。

2、发挥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实施

幼儿园可以在家长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教师确定班级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的成员,在开放日的方案策划时请班级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的成员共同参与。根据家长志愿者的兴趣特长,发放聘,邀请他们来园协助组织,从安全维护、清洁卫生、参与助教等方面参与幼儿园活动,由“观众”变为“主人”。如可请从事医生的家长为孩子们讲医生的职业特点、看病流程及注意事项;请从事警察或保安的家长跟孩子们说跟父母走失了怎么办?平时要怎么保护自己等。让家长参与到开放日活动中来,能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发挥家长的作用,也确实调动了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权威,融洽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增加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谊,为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尊重家长需求,适度增加开放次数

目前幼儿园一般是一学期开放一次,出于场地和安全等方面考虑,每次一般只允许一个家庭一位家长参加,这使得那些想更多参与进来的家长过于“饥渴”,同时也使那些父母是双职工的家庭有时会因为工作需要痛失参加的机会。所以,幼儿园应从家长方面考虑、尊重家长需求,量力而行,在考虑幼儿园实际承受能力之后,适度增加开放次数,变一次为二或三甚至更多次。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家长开放日活动有利于家园之间直接双向交流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家园合作形式,也是幼儿园必须做好的常规工作。幼儿园应该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真切地看到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自然状态,感性地聆听老师的心声,多维度地学习教养子女的经验,从中建立主人翁意识,与教师共同担当教育孩子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秦义、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组织策略[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2012(11)、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2

为充分发挥督导员在幼儿园中的督查与指导作用,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结合本园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园2018-2019学年督导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县教体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幼儿园”为总目标,以不断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我园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督促、指导幼儿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幼儿园工作规程》。

2、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常规教学的督导,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多样化教学。防止“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办园水平,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3、规范幼儿园一日流程,加强对教师一日流程中的督导,防止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幼儿园园所环境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督导工作,定期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做好每月督导总结和督导工作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及时总结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和不足,协助幼儿园对学前责任、督学教育、督导后所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

6、加强对本园安全工作的督查与指导,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7、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教科研活动环节的督查,多与教职工进行交流学习,及时作出总结和反馈,保障教职工的一切权益,提升教职工队伍建设。

三、主要工作内容

1、随机抽查听课。听课的重点主要为本学年授课的教师,以随机抽查听课方式为主。教学督导员人均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2、进行质量评估。通过听课与跟班,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师综合能力。

3、加强交流反馈。督导员应采取听课、跟班、巡视后评点、书面反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被督查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听取对班级工作的计划与实施思路,反馈对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4、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幼儿及家长对教师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学的需求,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主要措施

1、督导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督导水平。

2、深入到教师中去,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意见。

3、深入到幼儿及家长中去,了解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要求。

4、及时将教师的想法和领导的要求进行沟通,和谐干群关系。

5、认真填写各种表册,搞好督导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四、工作安排

时间

主要工作

2018年

8月

督查秋季招生及开园工作

9月

督查幼儿园、各班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各项培训工作的督查;本月工作总结及资料整理

10月

组织检查教师备课情况;食品安全工作督查;

幼儿园午睡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工作督导;本月工作总结及资料整理。

11月

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督查;督查教师教学及各项能力评比工作,教职工素质拓展训练工作。

12月

督导冬季用电安全、食品安全、午睡安全等工作;开展“迎元旦”活动;年终目标管理评估及工作总结;做好本学期教育督导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督查幼儿园放假前的安全教育落实情况。

2019年

1月

制定下学期幼儿园督导工作计划;督查寒假前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督导幼儿园组织学生和家长签订假期安全责任书;年度安全工作考评。

2月

督查值班巡逻工作,制定新学期督导计划;根据幼儿教育发展中心工作安排,进行开学工作安全自查。

3月

督查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督导春季安全工作检查;层层签订新学期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督查开展幼儿园安全优质课活动。

4月

开展校车安全专项督查治理活动;督导开展保安技能展示活动。

5月

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12日)”活动;督导幼儿园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6月

督查“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期末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好暑期安全教育工作,并签订假期安全责任书;做好夏季学校防汛、防自然灾害工作。做好督导资料的整理。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3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60-02

音乐是世界上的魅力语言,它对人类的智商与情感都有很大的触动。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和音符。”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有助于智力开发。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音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音乐教育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绥化市北林区民办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过初步对绥化市北林区幼儿园的了解,发现民办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如下:(1)家长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着功利性的倾向。(2)注重演奏、唱功的技巧技能,忽视了对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教育。(3)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4)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通过进一步调查,本文对北林区民办幼儿园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做以下总结:

第一,对学前幼儿的音乐教育,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学会小学内容从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目的。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而对幼儿开展音乐教育,但在课堂进行教学时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教研水平较低,教育能力还有限。同时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民办园把音乐和舞蹈等课程单独作为特长班开设,变相向家长收取额外的费用。

第二,经过调查民办园音乐教育的教学设备情况,其中音乐教室普遍存在,大型民办幼儿园如爱我宝贝幼儿园具有钢琴、电子琴、电视机、录音机,极少数幼儿园如爱信诚、华夏爱婴、红黄蓝幼儿园有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而学府幼儿园及较小的民办幼儿园内只能看见电子琴。

第三,在教材的选定上,被调查的四所幼儿园中,爱我宝贝幼儿园使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系列教材,学府和爱信诚幼儿园都使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红黄蓝幼儿园则没有固定的教材,由教师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经过访谈得知,在民办园中幼儿的音乐教材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所以各民办园内音乐教育自主性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差异性较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所用教材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1)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学府幼儿园自编教材内容东拼西凑,没有系统性,有些内容则以小学教材为主,进而直接导致出现“小学化”现象。(2)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随意删减自认为不重要且把握不准的内容,这样就达不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的要求。

第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击乐器,敲打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能在敲打中体验快乐,能初步地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知识与技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多声部的表现力,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增强创造力。通过调查发现,爱信诚、爱我宝贝及红黄蓝幼儿园很少让孩子们接触像双响筒、沙锤这样的乐器,只有在上公开课及上特长课的时候才能用。而学府幼儿园里极少数的孩子见过这些乐器,即便见过也不经常使用。其根本原因是有的幼儿园缺乏资金,没有购买或者是购买数量不足,使幼儿缺乏敲打机会。调查还显示,民办幼儿园会自制打击乐器的教师极少。

绥化市民办幼儿园进行课堂音乐教学时都以教师范唱为主,形式十分单一。在对绥化市民办幼儿园调查中,只有一家幼儿园配有电子化等较为先进的教育设备,但是教师很少用到,其他民办园则因为资金短缺几乎没有为音乐教学准备电子化教育设备。经过访谈得知,民办园教师很少用到设备的原因是教师本身对设备不熟悉,并且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这些设备就只能当作摆设。

第五,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与音乐教育教研活动上,经访谈了解,民办园教师未评定职称,收入较低,从而导致了教师教学热情不高,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幼教专业的教师音乐水平较低,这两者都影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

二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第一,绥化市政府应做好宣传工作,加大音乐教育的投资力度。绥化市教育局应该对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进行宣传,让各园园长重视幼儿音乐教育。教育局应定期请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各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改变落后消极的观念,使幼儿音乐课程得到推广普及;开展以幼儿音乐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局有关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资金用于完善幼儿园硬件上,其中包括乐器、软件资源、幼儿教师音乐培训等。教育部门还应规范民办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教材,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第二,幼儿园园长必须重视音乐教育,改变陈旧理念,与时俱进。只有园长改变陈旧理念,才能让教师重视音乐教育。民办园园长应确立教育实施方案,合理安排课程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进行音乐活动的安排。定期安排教师进行音乐教育课程调研活动及进修,园内定期举办儿童音乐会,教师音乐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积极性,让音乐素质优秀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选拔出的优秀教师去北林区各民办幼儿园进行相互借鉴学习。

第三,教师应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注重音乐教学的方法,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研究,并完善幼儿音乐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既要重视幼儿的不同年龄所呈现出的普遍性,也要注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充分了解尊重幼儿的心理需求及爱好。

第四,家长更应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要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重视素质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民办幼儿园要加大力度去引导家长,使其改变想法,让家长支持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培养。

总之,幼儿教师需要凭满腔热情投入到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音乐教育中去,去安抚那些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指引孩子发现美。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全面发展。改变绥化市音乐教育现状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善我们不合理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绥化市民办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4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园于xx年2月x日对开学情况开展了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黄陂区直机关幼儿园在岗教职工60人,本学期开办十二个教学班,共有幼儿410人。其中大班3个(56岁幼儿),中班4个(45岁幼儿),小班4个(34岁幼儿),托班1个(23岁幼儿)。每班配备两教一保。

二、执行课程情况。

我园于2月10日幼儿正式入园,在课程设置上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日常规活动有早操、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午睡、游戏活动、自由活动、区域活动。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大、中、小班每天安排2次集中教学活动,活动时间分别为30分钟、25分钟、20分钟。托班每天安排1次集体教学活动,活动时间为15分钟。

三、规范办园情况。

我园严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试行)》精神,认真落实《武汉市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暂行(试行)》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在收费上,严格遵照市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按一级园的标准收取,并进行了公示,接受家长的监督。

四、教师寒假读书活动情况。

积极开展黄陂区中小学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在寒假期间阅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并在上班后上交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体会。而且,还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园本培训活动,切实加强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保教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的讨论活动、学习活动。

五、日常管理工作情况。

我园统一制定了《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及《幼儿园保教常规及一日工作程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建立了常规工作的常规化、定期化;检查、反馈制度,并将它作为我园常规管理的首要内容、教学监督的重要手段、反馈工作意见与要求的主要途径来实施。而且,落实每日巡查;制度,通过巡查,规范了一日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达到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行政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经常与保教主任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并做反馈;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和备课的检查,做到有记载、有反馈、有评价。后勤部门积极为教育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5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对于幼儿来说,课程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五大领域知识,也是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课程游戏化是在保证幼儿正常游戏时间的前提下,把游戏理念融入课程活动中使其实施过程具有游戏特征,从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幼儿。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说明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

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游戏活动时间、空间不充足

为确保幼儿的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然而,据发现,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时间上,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活动时间都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安排表来进行,固定时间里幼儿进行安排表上所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大多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但按规定,幼儿每天应该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可见幼儿的游戏时间是不够充足的。空间上,幼儿一般在室内活动区或户外游戏区活动。室内活动区,区域分布、材料物品的摆放都占用很大空间,人数稍多的班级,幼儿间就会存在拥挤的现象。户外游戏区,幼儿游戏的空间虽然相对较大,但游戏器材也占用一部分地方,一旦户外活动的班级过多就会出现混乱或场地不够的情况。

2、各区域材料投放不合理,材料补充更新不及时

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以及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各类材料,更快、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有利于课程游戏化的实现。但如果材料类型过于单一,幼儿没有可选性,材料数量过多出现剩余、过少引起幼儿摩擦等问题都对幼儿游戏和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急需解决。有的区域投放材料半年更新一次,有的班级根据主题1—2个月更新一次,有的幼儿园因为经费不足,从不更新。

(二)教师教育理念急需转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1、“小学化”倾向严重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幼儿园为吸引家长目光,增加招生人數,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轻视幼儿需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一味向幼儿灌输小学的文化知识,导致幼儿的兴趣和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幼儿自身教育功能变低。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珠心算、古诗背诵都朗朗上口,有很多小学的数学题他们也会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师注重知识的学习,使幼儿情绪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及评价能力都有待提升。首先,部分教师活动方案设计过于死板,材料准备不充分。有时为了教学有更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会提前准备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材料。但是教学过程存在可变性和未知性,面对不确定因素,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其次,教学内容“拘泥”教本,脱离幼儿生活。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较强的操作性,但是教材内容并非适合每个幼儿园,很多教材买回来以后需要做二次修改才能投入使用。然而,很多幼儿园购买教材后直接发放给教师,不做二次修改,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依赖教材,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再次,游戏组织不当,出现极端倾向。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行为影响游戏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一旦组织不当,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师主导游戏,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情境、游戏条件及规则等,教师掌控游戏,幼儿缺乏游戏自主性;另一种倾向是幼儿主导游戏,教师将游戏完全交由幼儿掌握,自身不参与游戏,也不会进行帮助和引导。最后,评价不及时,降低幼儿活动热情。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肯定,及时的点评可以增加幼儿行为的热情程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了这一点。

(三)教学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任何地方,教师的自身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这和他们的教龄、教学经验有关。教龄长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比教龄短的教师要丰富,对于这种差异性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很多幼儿园秉承“公平”的原则,对所有教师设立统一标准,致使有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有的教师的完成度只是达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计划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的组织情况以及活动最终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适当调整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只有在组织听课的情况下,才会有园长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缺乏,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所发现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建构幼儿园环境中的游戏性因素

1、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不只是幼儿和同伴间的嬉戏打闹,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各项身体机能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数字游戏可以开拓幼儿大脑思维、文字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等,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时间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除此之外,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空间,这就要求幼儿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对幼儿园各个区域做出新的规划和调整,尽量做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和良好的游戏条件。

2、合理投放材料,及时更新替换

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对于游戏中幼儿感兴趣的、数量不够的材料及时补充,以免幼儿之间因为材料不足发生摩擦,发现长时间没有更换已经破旧、损坏的材料及时更新替换,防止破损材料划伤幼儿,还要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新的材料,与主题对应的材料既可以吸引幼儿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1、重视幼儿情感培养,树立正确教育观、游戏观

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兒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幼儿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重视幼儿情绪情感培养。游戏化的目的是将枯燥、烦闷的课程内容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正视游戏与教育的特殊关系。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教学方案灵活化,材料准备充分。因为幼儿年龄过小,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面对这些因素,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才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学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是统一的,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更好地被幼儿所接受。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生活,根据幼儿兴趣设计各类游戏。再次,正确组织游戏,避免极端倾向。游戏活动中,老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从自身和幼儿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最后,教师及时客观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在特定活动的进程中,某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个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里的行为会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出评价,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教师受教育程度、专业化与否都可能导致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面对这种差异,过度统一的管理制度并不适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情况采取适宜的课程活动评价制度。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6

一、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寓游戏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我们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精神为指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努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一日活动中保教并重,设置科学,内容丰富。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给予幼儿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二、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当地教育局批准。 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热萑缜绞文谌荨⑶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幼儿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公约、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学前班领导职责等等,并张贴上墙,及时详细填写规定表册并存档。

三、让家长走进幼儿园,理解学前教育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7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06-05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课程”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继“儿童发展”和“教师发展”等之后最主要的研究主题(王磊、刘晶波,2008)。

当前幼儿园课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等主题上,与此同时,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取向(王磊、刘晶波,2008)。这样的研究趋势表明,幼儿园课程建设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民主化、课程决策权力下放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幼儿园作为课程建设主体对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构建。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既有主题、领域等综合形式的课程,也有艺术、国学、体能等“特色”课程,可以说每一所幼儿园其课程方案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幼儿园课程方案(徐明,2000)。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指幼儿园在其独特的内外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自主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的整体面貌。其中,课程方案的内容作为整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中介和载体。课程方案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是了解幼儿园课程现状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朝着本土化和园本化方向发展,当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日益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然而,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混乱”和“超载”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本研究即以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市一些幼儿园的走访调查,了解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设置情况。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选取沈阳市15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以英文字母A~O代表。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法,以幼儿园主管教学的园长为访谈对象,每次访谈约1个小时;同时在每所幼儿园选择一个班级进行一日随班观察,观察时间为1~2天。通过对园长的访谈,了解一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整体情况;通过随班观察,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情况,并对访谈内容进行验证。幼儿园及访谈对象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幼儿园课程方案中设置的课程粗略划分为主体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两部分,并作如下界定:主体课程是指每天都会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干内容,这种课程多是教育部门指定统一实施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是指幼儿园为凸显自身特色或为满足家长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在主体课程之外开设的课程,是在教育部门指定课程或教材之外自主选择和设置的课程。15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幼儿园课程类型

(1)主体课程

在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中,有11所幼儿园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主体课程,有3所幼儿园将根据省编教材组织实施的领域课程作为主体课程,有1所幼儿园单纯以识字、算术为主体课程。据此,可将被调查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分为三种类型:主题形式的课程、领域形式的课程和小学化形式的课程,其比率分别为73%、20%和7%。

(2)个性化课程

被调查幼儿园开设的“个性化课程”达12种,主要有英语、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感统训练、体能、音乐、国学、舞蹈、思维训练、口才与表演等。①其中设置比率最高的是英语,其次是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思维训练也占有一定的比率。

2、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

(1)课程科目数量

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调查表(表2)显示了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内容,其数量见表3。

15所幼儿园在主体课程之外都设置了数量不等的个性化课程,将主体课程算作一科,其余类型的课程各为一科,被调查的幼儿园中设置3科课程以上(含3科)的共有13所,占被调查总数的87%。

(2)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学习类课程主要的实施途径,因此每日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幼儿园每日集体教学活动频次统计如下。

由表4可知,每日组织3次以上(包含3次)集体教学活动的幼儿园有12所,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其中4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4次集体教学活动,2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5次集体教学活动。

以中班为例,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一天安排3、4、5次集体教学活动所用时间分别为60~75、80~100、100~125分钟。以幼儿在园一日9个半小时(早上7∶30~下午5∶00)计,各类生活活动时间共计约6个小时(午睡与整理时间约3个小时,两餐约1个小时,如厕、喝水与点心时间约1个小时,入园后、离园前活动约1个小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的户外活动时间为2个小时,剩余1个半小时可以用于专门的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以此作为衡量标准,上述15所幼儿园的一日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几乎都超标了。

四、分析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8

近些年来幼儿教育中,一日活动持续升温,这不仅由于一日活动这种教育内容能够充分地促进幼儿在智商以及情商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对幼儿在内在品质以及性格形成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诸多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证明,这个阶段是幼儿性格以及诸多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初步阶段,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对于幼儿在未来的发展中至关重要。而一日活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幼儿在早期教育中知识水平以及内在品质的一个良好的发展,并且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了幼儿高昂的学习热情,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促进了幼儿良好内在品质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和主题选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幼儿园教育缺乏对儿童生活的深入理解,武断地将儿童完整的在园生活分割为学习与生活两部分,其中学习受成人的完全掌控,变成了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相比之下,生活活动则成为了各种学习活动的“过渡环节”。这种人为地割裂幼儿完整生活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儿童成长的整体性和自主性,忽视了儿童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各种教育契机。

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到底改如何组织与实施一日活动,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观,充分挖掘一日生活所蕴藏的各种教育契机,本期就从幼儿园一日生活误区的审视与规避说起。

王春燕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生活一词由“生”和“活”两字组成。人首先要生存,要维持生命,这自不必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探究如何快乐地、有价值地活着。同样,学前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一日生活的质量上,安排与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生活”一词频繁地出现了81余次,不难发现,一份承载着幼儿生活本位的价值观文本正希望将一捧清冽甘甜的泉水滋养学前教育的土壤中。

一、 幼儿生活的特征厘析

(一) 幼儿生活是经验的连续性生长

幼儿是“微妙而又全面地活动着的生命”,幼儿生活是连续与循环的,具有生命的律动。在本质上,幼儿生活是经验连续性生长的历程,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因此,触及幼儿生活就要关注幼儿的过去生活、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三种生活状态。幼儿在过去生活中初步积累了自身的生活观以及对生活的感受与回应方式,储存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力量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便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幼儿会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已有经验来感受生活、参与生活继续建构新的生活经验,而新的生活经验又与未来生活相适应对接,以某种形式支持幼儿迈向未来生活。

(二) 幼儿生活是幼儿学习内容、途径、目的三者全维统一

日本幼儿教育家仓桥既主张“为了生活、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并提出幼儿园保育的真谛就是面向幼儿的生活进行教育。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要以生活为扎根的基础,让生活融入教育,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内容、途径、目的“三位一体”。即幼儿以生活为主要的学习对象,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内容取材于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利用身边的生活事物与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学习。同时,幼儿以生活为主要的学习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与建构知识。最终,生活对幼儿生命成长的意义在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生活,度过快乐的童年和感受美好生活,为将来的终身学习与幸福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 一日生活的现状审思:从几则实例说起

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当前幼儿园缺乏对幼儿生活的深入了解,导致一日生活现状中存在一些“病根”,影响了幼儿一日生活的质量。我们将镜头聚焦,看看现实中的一日生活处于怎样的状态。

(一)一日生活安排的自由度欠缺

在幼儿园留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个班级都会张贴一日活动作息表和一周活动计划表,前者细致地安排了从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即活动时间的分配;后者把一周内要进行几次活动的内容一个不漏地标明出来,即活动内容的分配。但是两张表的存在却钳制了一日生活的自由度。

在美术活动“瓶子的新衣”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颜料给瓶子刷颜色。好多幼儿刷完后,又别出心裁地在瓶子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来装饰瓶子,沉浸在创作的氛围中。这时,教师抬头看看时钟,活动时间已经快30分钟了。教师连忙边收拾材料边对着幼儿拍手说道:“时间到了,赶紧收拾材料,我们要去户外活动了。”幼儿们一阵“哎哟”声,一个个都很不情愿地把画笔放下。有几个幼儿抱怨道:“哎呀,我还没画完我的瓶子呢!”

从这个镜头中不难看出,幼儿教师倾向于机械地执行班级“表”的安排,导致一日生活的安排过于僵硬统一,完全没有顾及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至于有趣的或是复杂的活动不能得到拓展,而枯燥或简单的活动也不能够被删除或削减。“表”无异于“囚笼”禁锢了幼儿的手脚,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在流水线式的一日生活中逐步消磨。由此,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安排表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安排表是否等同于教育的实际。一方面,安排表是在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来,有利于引导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形成较好的一日生活秩序感。另一方面,当幼儿能够预测到一天中事情的顺序与内容时,能为他们提供连续性与安全感。但是,对幼儿的起居行动要求那么细,表面看来似乎让幼儿守规则,其实那不过是一种管教而已。安排表本身不是一种范本,而是以此为中心同时又保持一日生活的自由度,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活动或被给予拓展推进,或得到缩减删除。避免削足适履的现象,即用教师安排表的计划(履)来消解幼儿的兴趣(足)。

(二)一日生活的活动环节失衡

一日生活从活动形态角度而言,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环节,生活活动又包括入园、离园、盥洗、喝水、进餐等常规性活动。每个活动形态都是独特的,具有自己的内涵、速度和社会性模式。但是幼儿的生命成长是一个整体性的历程,即幼儿园一日生活在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笔者在观察中发现,现实状态中幼儿一日生活的活动形态却呈现失衡现象,原本原汁原味的幼儿生活被割裂成片段。“大片段”的教学活动扮演主导的角色,而其他“小片段”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未被纳入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倘若将其断断续续的零散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园的目的的话,那不过像是用木片在拼凑工艺品罢了。曾观察一个小班的一日生活,一天内教学活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下午分别进行了两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到压迫枯燥,而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的安排就像送一点礼物似的,搞点活动来调剂一下气氛似的。

(三)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流失

一日生活中每个活动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而这些大多是隐性的教育素材。笔者观察发现,在现实状态中的幼儿一日生活偏重于满足幼儿生理需要,而其中的教育价值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午餐结束后,教师带着幼儿散完步。幼儿们坐在台阶上休息,有几个幼儿围着看地上,兴奋地喊着:“老师,快来看,这里好多蚂蚁。”其他幼儿一下子也围了过来看,纷纷说道:“蚂蚁是不是在搬家?”“蚂蚁的家在哪里呢?”“蚂蚁力气怎么那么大呀?”“老师,蚂蚁搬东西为什么要排队啊?”教师看了一眼说:“不要再看了,我们回教室准备午睡了。”然后让幼儿们赶快排好队。

镜头中选取的是一日生活中餐后散步活动的片段,散步时突发的生活事件调动了幼儿浓郁的学习兴趣,而幼儿教师却不善于解读出其蕴含的教育意义,让教育价值白白流失。George Forman曾提出寻常时刻(Ordinary Moments)观点,即指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记载,认为简单细小的寻常时刻是幼儿认知思维方式的缩影,教师对于对寻常时刻的理解影响对幼儿主体的理解程度。同时,提倡教师挖掘寻常时刻的教育价值,相信它能给予幼儿丰富的资源和自主的权利,也使幼儿的学习经历“变得可见”。不得不承认,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与一日生活教育价值发挥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低,无法抓住蕴含其中的学习与发展的契机,那么寻常时刻也就只会从幼儿生活中平淡地流过。

三、 一日生活的应然状态:《指南》理念的启示

上面描述的是一日生活现实状态,那么我们如何跨越相割裂、相僭越的误区,使它回归应然状态呢?《指南》在理念层面对优化一日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一)更新一日生活组织模式,促进预设与生成灵活结合

一日生活的组织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发展的方向。教师安排,幼儿执行,亦或教师制定规则,幼儿服从规则这样的一日生活组织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扼杀了幼儿的自主性,违背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一日生活组织模式呢?《指南》中明确指出:“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指南》理念中蕴含着对一日生活珍视的同时也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性,给予个体的“合理期望”。为此,一方面,幼儿应该从服从和执行的被动状态向安排、选择的主动状态转变。幼儿教师意识到真正满足幼儿需求的一日生活组织合理模式应该是预设安排与生成活动灵活结合,根据幼儿的兴趣程度和注意力情况适当地延长、缩短活动的时间或删减、增加活动内容,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让幼儿能充分感受到一日活动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另一方面,幼儿为生活的客体向幼儿为生活的主体转变。培育生物不是根据培育者的节律来进行的,而是培育者根据被培育者的节律来进行的。幼儿有其自身的生活观以及对生活的感受与回应方式,倘若强调一日生活模式的普适性而忽视个体差异性,则无法突显幼儿为生活的主体地位。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在对幼儿个体进行细致观察,充分地考虑幼儿发展水平与需求,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一日生活。同时,在开展实施中能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调整,支持和满足幼儿的需要。

(二)转变课程观念,推进一日生活结构全维整合

课程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一日生活的活动形态失衡主要受到“狭隘课程观”影响,不少幼儿教师仍以教学活动作为一日生活的核心,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偏废另一方面。但是,在儿童那里,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这里,思维是一种身体的知觉,而身体则同时也就是精神,这就是他们几乎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有的学习过程的方式。幼儿园正规的、高结构的教学活动只是一日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活动环节紧密相连,在一日生活组织中要注重各种活动环节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教育整体。《指南》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不难发现,《指南》也重在提倡整合的精神。为此,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应该强调整合是幼儿园课程的原则,将生活与课程融合,将一日生活各个活动环节整合纳入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即提倡“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笔者建议可以将一日生活利用“主题式”进行推进,将主题的思想全面地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围绕主题思考各个活动环节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幼儿的一日生活和主题的开展变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整体。

(三) 珍视生活是课程的原素材,充分挖掘生活教育价值

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来源,饱含着丰富多样的教育素材。细读《指南》,发现其教育建议部分蕴含着许多生活的观念,将隐秘的生活教育价值变得可见,为挖掘生活教育价值指明了方向。《指南》中渗透出生活教育的价值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等,重在倡导将生活资源充分利用成为课程生动的教育资源。其二,生活规则与习惯的养成。“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游戏规则。”重在提倡生活习惯与规则在幼儿生活中的自主培养,而不是由成人强加,引导幼儿将规则与习惯视为自我内在需要,将其内化。其三,利用生活情境获取经验。“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条件机会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体验知识后面蕴含的具体价值和功能,建立与自我生活的联系以及运用其在生活中以解决问题。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复旦大学考研论坛(精选8篇)
  • 下一篇:妇产科实习小结(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