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神话嘛!但是是不一般的神话。
每次的故事都是菩萨提前预定的。一难本来有无数可能,但这为什么总是落到好的结尾?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不一般。
为什么最后一难是这么直接的一难?八大金刚直接把师徒四人扔了下去。一看就知道是故意造成的,啥意思?因为当时师徒四人是八十难,不足九九八十一难,不能成仙,观音菩萨叫他们故意造一难。这结尾,真不一般!
三打白骨精,有个学问。有一位比李白成绩还高的专家—杨老师,就提到过。为什么有很多故事都是三?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都是三?难道是纯属巧合?想想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专家杨老师说还有其他可能。这不,一想啊,就想出来了。数学康老师说过,三角行是最稳定的,换到文学上是不是也一样呢?三次打妖怪,还真就完全消灭了。三次借扇子,也真就借到了。这样看来,好像是一样哈!
所以我眼中的《西游记》是本来就预定好、想好的。而且还混进了数学。
多神奇啊!
同心协力,师徒一家亲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到达天竺国大雷音寺取得真经的故事。
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武艺高强,意志坚定,各路神仙保佑等等,但我觉得最不可或缺的是他们坚定一致、团队作战。他们由原来的“四颗心”统一成了“一颗心”,孙悟空想水帘洞,猪八戒恋高老庄,沙僧惦流沙河,最后都在唐僧的感召下,齐心协力,直奔西天。如果没有这”一颗心”,各路妖魔鬼怪、各种艰难险阻,早已阻断师徒四人前进的脚步。记得有次,在车迟国,徒弟们不仅偷了寺庙里的贡品,还戏耍三大仙。三大仙恼羞成怒,要求和唐僧比高空禅坐和隔板猜枚、祈雨。如果输了,师徒四人就不可以继续前行。在这关键时刻,大家没有任何意见分歧。在大师兄孙悟空的帮助下,唐僧最终赢得了三场比赛,四人坚定地又一次踏往西天取经的路上。
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心不齐。在工作和生活中,齐心协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力量。
在别人看来,佛祖让孙悟空一行人去取西经,一是要把西经带回东土大唐佛泽万民,二是为了考验师徒五人的意志与决心。
有人说这太苦了,要走十万八千里。但我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不走十万八千里,就锤炼不出他们过人的毅力;如果不接受九九八十一难,光是走路没有斩妖除魔,也不能展现他们强大的实力。这一路上佛祖在慢慢进化这五人,他们五个都是有罪之人。金蝉子是不听佛祖讲课,然后被逐出佛门。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沙和尚是因为打破琉璃盏,所以被贬下界。猪八戒是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界错投胎为猪。白龙马是不听父王的劝告,没有孝意,被观音菩萨贬到了一个小池塘里。最后佛祖设定的取经之旅让他们改变了很多。孙悟空改掉了他的急性子和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猪八戒也不是那么好色了。沙和尚辛苦耐劳了14年,修炼了他的心志,他的心也越来越静。唐僧则是一颗虔诚的向佛之心永不改变。
这就是我眼中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