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当我看电视时,电话铃响了。但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使我惊呆了。这难道是意外?原来电话是陈老师打来的。陈老师说两点钟左右会有记者来你家采访。我没有听错吧?我用力掐了一下我的手,好疼啊,哇,是真的!我要被记者采访了!我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父母。起初他们也不相信,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正在这时,陈老师来了,他把一张中国奥运会奖牌榜交给了我,让我把我的那张奖牌榜按照另外一张补充好,并说记者马上就要来了。我答应了。飞快接过奖牌榜跑上楼去。不一会儿,我就补充好了。于是,我就想记者来了我该怎么说。记者来我家,我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要上电视了,害怕的是如果我回答不出来,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但过了许久,不见记者的踪影。我就想:这真是意外呀!又一次电话铃响起,是陈老师打来的。“喂……”“你是吴天诚吗?”“正是。”“你把那张奖牌榜上获得金牌的抄在本子上,记者半小时后来。”“知道了。”我按照陈老师的意思做了一遍。但?之,当我抄了一大半时,记者来了。记者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吓了一跳,转过身,看是记者,忙说吴天诚。这时陈老师也来了,他见我没抄好,便问我还有多少,我说不多了。陈老师叫我慢慢抄。抄好之后,记者问了我几个问题,这时,我的手不知道放哪儿,脑子里一片空白,时间好象也停止了。过了许久,我面对镜头,仍不敢大声说,声音小的像蚊子。但最后还是在记者阿姨的鼓励下流利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原来被记者采访也不那么可怕呀!
暑假我参加了“小记者走进交通指挥中心”,了解了杭州道路交通状况。今天,我又报名参加路口执勤和采访活动。
首先,陈警官给我们讲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然后带着我们走向等待红绿灯的车辆,向车上司机与乘客发放文明出行温馨提示卡。
远远的一个小小的身影骑车过来了,“吱”的一声,遇到红灯她在我身旁停了下来。我连忙问:“姐姐,您好!你几岁了?”姐姐告诉我,她已经十三岁了。“你知不知道几岁可以自己骑车?”我接着又问。她说:“十二岁以上可以自己上路骑车了”。“你真棒!”我对姐姐竖了个大拇指,并送给她一张文明出行温馨提示卡作为奖励。
刚刚陈警官告诉过我们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非机动车后面不准带十二岁以上的成人。
这不,话音刚落,两个大学生模样大哥哥骑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的大哥哥还扛着一面国旗向我们冲来,交警叔叔把他们拦了下来说:“你们虽然很爱国,但是遵守交通法也是很重要。”大哥哥们红着脸,低着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短短的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陈警官的话:“人的生命最可贵。”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珍惜生命。作为“杭州网小记者”我们有义务让杭城人人都懂得“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一束阳光斜射下来,照得地面斑斓一片,更照在同学们欣喜无比的脸上——是的,我们有幸作为刘海粟小学的小记者,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常州人民熟知的化龙巷网站的开创地:新北区太湖路9-1号,以了解化龙巷网站是怎样运营的。
坐在大巴车上,同学们一路谈笑风生,期盼着快点到达目的地。可到了那后,我心里不由得又感到一丝紧张和惶恐。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总管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他热情的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办公区,2000多平米的现代化工作环境整洁宽敞,就象电视里的白领们工作的地方一样,一格一格的,每个桌上都有一台电脑。他还一一为我们介绍了每个房间的分工,并给我们粗略讲解了整个公司是由记者、技术人员、会计、CEO等120多名员工组成。
接着我们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一窝蜂的来到最大的那间办公室,开始了我们的小记者采访大记者活动。我和隔壁班的王斌组成一支采访队去采访一位记者姐姐。走上前去,我的心情十分紧张,看着她一脸严肃地对着电脑,更有点忐忑不安,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王斌用手肘捅了我一下并轻声说:“快问呀。”我听后鼓足勇气,结结巴巴地开口了:“请……请……请问,您,您在这儿工作多久了?”我想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回答的特别大声但很亲切:“大概三年左右吧。”看着她那热情洋溢的笑脸。我的紧张感在一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此时,我打消了顾虑,一鼓作气连问了她好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使我知道了整个网站是这样经营的:她们每天一上班,先看看网民提供的信息,再让记者去证实,最后编写在网站上,给全常州142万拥有化龙巷账号的网民浏览。网站上还有房产、汽车、婚嫁、母婴、美食、旅游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位阿姨很爱这份工作,只见她电脑的。显示屏上两个可爱的包子吉祥物“香香”和“忧忧”每天都在向她微笑。她们公司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生活在常州,爱上化龙巷”。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工作人员,我们怎能不爱上化龙巷呢?
现在是个网络时代,一切信息都离不开网络,正是有了化龙巷这样的网络媒介的存在,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快捷之路,才会获取更多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令自己难忘的第一次,难忘第一次那种紧张、兴奋、期待却又有些惧怕的感觉。我的第一次采访就是这样。
这周六,我接到了小记者站的通知,中午十二点半去“寻找电视小主播”活动现场,采访小主播和家长们。虽然是中午,但天气一点儿也不热,可我还是一个劲儿地冒汗,心里像吊着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又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直在蹦达。
刚开始采访时,我不断地问别人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可一说到有摄像机录像时,就都被拒绝了。但我没有气馁,还是一个一个地问,终于有一位家长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这让我信心倍增。接下来,我又成功地采访了许多人,有家长,也有小主播。刚开始采访时的那种紧张和不知道怎样跟别交流时的感受烟消云散。后来,我还总结下来了我们采访的流程:
1、先问问别人愿不愿意接受采访。
2、如果愿意就先把问题说给他(她)听,让他(好)想想应该怎样去回答。
3、模拟采访。
4、正式采访。
就这样,我采访了许多人,到活动结束时我还没采访够呢!
这次采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并且要不怕失败。跌倒了,没有关系爬起来继续,又跌倒了,也没有关系,站起来总结经验和教训,总会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因为开始的失败就放弃了努力,坚持就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