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4篇)

时间: 2024-08-06 栏目:作文题目

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认识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1.目的:。

2.时间:至。

3.国家:、、、、、、。

八①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率领下,

从到向进犯。

国4.经过:②侵略军在被围困,死伤多人,逃回天津。

③19xx年8月,侵略军攻占,慈禧太后和仓皇出逃。

联5.结果:战败,年被迫签定《》

①。

军6.《辛丑条约》的内容:②。③。

④。

华①。

7.影响:②。

③。

④。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a.山西b.山东、直隶c.北京d.天津

2.下列条约中,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b.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3.“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抗侵略”这一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条约中()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华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④

5.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在()

a.鸦片战争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洋务运动后

6.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b.反帝爱国运动c.农民反封建运动d.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

7、“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8、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9、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0、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六、教(学)后记

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2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中国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掌握1894~19xx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识记在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应用反抗的事迹。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分析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分析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所作所为或所持态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过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同态度,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国人民中爱国人士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两次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分析,培养出学生学生的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

2.在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借此史实培养出学生不畏强权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欧美俄日等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加深学生爱国注意情感。

3.通过对战中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告诉学生们要珍惜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二、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方式

一、教学手段: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

二、教学方法:列表法、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由前段时间的钓鱼岛事件引出课题。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与日本在外交上出现一个重大事件,这也直接导致中日关系更加恶化。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日本巡逻艇冲撞,中方船长被日本政府逮捕扣押。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然而厚颜无耻的日本政府竟然宣称钓鱼岛的主权归他们。

2.导入新课: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从未宣称过拥有钓鱼岛的主权。那么,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被暂时夺去钓鱼岛的主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二、教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

外侵略野心。出台了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亚洲:朝鲜: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直接原因)

中国:清政府执政,腐败无能。

知识链接: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欧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2.过程

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

正式宣战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第一阶段1894.9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

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战争结束,清军惨败。

3.后果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

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钓鱼岛)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特权: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提问:(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你能不能分析出它对中国的影响?)

割地: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严重丧失。

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清政府举借外债,列强对中国控制加强。

开埠: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陆。

特权: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深远影响:对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国人,国内掀起救亡运动的高潮。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对日本:增强日本侵略力量,促进日本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使得日本对外扩张更加张狂。

对远东格局:“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一步,日本控制了朝鲜。日本国际地位上升,中国下降。

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思考:战争失败原因是什么?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反侵略斗争高涨;帝国主义侵害程度最深

民间义和团组织的发展。兴起于山东的原因

教民矛盾

兴起:打着“扶清灭洋”口号,19xx年在京津地区发展形成高潮。

主要活动:反抗帝国主义。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资料链接: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被迫在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显示了之前的洋务运动失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niez)及理加略(richardheu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之后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现在广东湛江)。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8年3月,拳民活动在山汤加剧。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是列强对此并不满足,妄图进一步瓜分中国。(根本原因)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侵略的斗争日益加深。如口号“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

(2)经过(1900~1901)【不计为教学重点,学生自主学习】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给了西方列强侵略借口。19xx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后果

19xx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中国财政被列强控制。

在北京设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成为“国中之国”。

拆北京至大沽炮台,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课堂延伸: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反帝爱国

指导原则与组织方式统一的领导中心,与军事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自发松散的组织,无统一领导中心,无统一指导原则

对外关系在平等基础上,与各国进行自由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盲目排外

斗争规模坚持十四年,转战十八省坚持两年,活动范围限于山东河北天津

结局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皆以失败告终

启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制定科学的革命纲领,注定了农民阶级不能自己解放自己。

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4

第四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中国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作文题目】栏目
  • 上一篇: 成长的作文(收集8篇)
  • 下一篇:新的生活作文(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