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全国一卷作文范文(实用(6篇)

时间: 2024-02-05 栏目:作文题目

2019年全国卷1语文作文

下午,我走进厨房,忽听见“沙沙沙”的响声,不禁打了个冷颤。心想,家里就我一个人,这是什么声音响呢?便顺着发出声响的地方一看,哟!那不是耗子吗!不算尾巴,光身体就半尺来长,鬼鬼祟祟地探着头,东张张,西望望。

我开始有些慌,拿不定主意,可又一想,有什么好怕的?打呗!我顺手抄起了身旁的笤帚,轻手轻脚地走过去。谁知那小东西很灵,一见我动,便一转身,擦着酱油瓶子,一溜烟的蹿上了窗台。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何况这还是在家,我怎么能轻饶它!

便扬起笤帚要揍老鼠。老鼠见势不妙,急忙逃到桌案上,踩着饭菜夺路而逃。

这一下可真把我气坏了。心说:耗子啊,耗子!你真是无恶不作,看我怎么收拾你!只见它狡猾的顺着墙飞快的跑着。我一赌气,抡起笤帚砸了过去“砰!”不好,没打着耗子,反而砸碎了酱油瓶子。这回,我可真受不了了,竟然流出眼泪来。但我一思量,怎能当它的手下败将。常言说: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眼瞧着墙角那个搪瓷的痰盂,我有了好主意,把门一关,迅速地把痰盂打开,可巧里边连水都没有。我赶忙拿起笤帚把耗子往痰盂的方向哄。果不出所料,耗子上了圈套,跳进痰盂里。我两步并作一步,“哐啷”一下,盖上了盖,忙往火上搁。不一会儿,只听见“嚓嚓”的响声顺着痰盂边冒出了一股难闻的糊味儿。

当我打开盖儿,只见这只作恶多端的耗子四脚朝天,一动也不动了。我可开心了,因为我除了一害。

【简评】

这两方面穿插写,中间以写自己的心情作过渡。比如:“有什么好怕的?”“我怎么能轻饶它!”“真把我气坏了”、“我可真受不了了,竟然流出眼泪来。”、“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以及最后写“我可开心了”。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穿插写,不但使内容具体,而且使文章层次清楚,生动有趣。

2019全国一卷作文篇2

2、“只要肯下定心”是哲人的话。

3、“一切皆有可能”是哲人的话,但在哲人的眼里,一切都是幻想,一切皆可能。

——题记

4、“生活中没有永恒的东西,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才能获得成功。”

5、只有永恒的信念,才能让人们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奋勇。

6、生死之交,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

7、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可能重来,生命不可能永远的辉煌,只有奋斗才能够创造奇迹。

8、生活不是没有可能。生死之交,不是一个人的事。生命不可缺少的是坚强和不懈,只有坚强不息才能创造奇迹。

9、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胜利,只有坚持才能取得胜利。

10、生命就像一只船,不可能一直平,只有勇敢的人才可以通行。

11、生活不是没有美丽,只有努力才会创造出奇迹。

12、生活不是没有爱好,只有努力才会创造奇迹。

13、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你可以不是最出色的学生,你可以不是最出色的学生,但你可以不是最完美的人生

14、生活的美丽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生活才是真正的美丽。

15、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其实我一直都相信你。

16、人生的路,总会有许多的挫折和坎坷,你要勇敢地去面对,因为,有你在我的身旁。

17、人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的人没有把握,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18、生活,不需要有惊天动地的事,不需要有轰轰烈烈的事,只需要有勇气去做。

19、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你不要以为他是在装酷,他是在欺骗你的。

20、人生如一杯酒,有时甜,有时苦,有时辣。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这并不代表我将会成为一个倒霉的人。我曾有过一次倒霉的经历,那时我正准备和我的同桌玩,结果,我和他的矛盾就此化开,我俩的矛盾就这样结束了。

21、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22、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23、生活是个大舞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

24、只有奋斗,才能有所成就,也才有意义人生

25、人人都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只有你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6、生活就如同一个大大的棋盘,只有努力的人才是生

2019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一卷篇3

全国Ⅰ卷与Ⅱ卷的作文命题在形式上用具体的写作任务取代原来的写作要求,注重了作文的真实性、实用性,其目的是切实发挥语文学科的语用价值,让作文不再仅是一块敲门砖,除了考试,别无他用。

下面具体分析卷。

全国Ⅰ卷作文题指向中学生生活现实,其实质就是让考生分析评价中学生的劳动观,并虚拟了演讲这一表达任务,整个命题指向现实,其形式是完成演讲稿的写作任务。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命题内容。

命题先从正面阐释了劳动的价值意义,“可是现实生活中”,话语一转,谈到中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四种现象,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劳动的这四种理解是错误的。其目的就是树立了四个靶子:无时间派、科学助力派、分工代理派、鄙视劳动派。

命题者把中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先作了归类分析,并形成了对立的正误之别,考生别无选择,必须批倒四个靶子。要批倒四个靶子,就必须提出与此对立的劳动观来。

与这四个靶子对立的劳动观是什么呢?

劳动太占时间了——占时间也得劳动;

把劳动交给人工智能——宁愿让机器人闲着,我们也得自己干;

劳动可以交给术业有专攻的人来做——不,我们所有的劳动都要自己来做。

虽然,这种推导有些机械,但符合一般思维规律,不是没有可能。关键是,按照一般思维规律推导出来的结论显然是谬误的。

当我们急需处理一些所谓的“非劳动”事件的时候,就不能兼顾“劳动”,很多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确实不太“劳动”。

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机器人能做的事,确实不需要人再来辛苦,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在越来越不需要亲自做衣服、不需要亲自做饭了,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我们当然知道命题者的意图绝非如此,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推理结果呢?

问题还是出在命题者的思想认识里。

首先,在命题者的认识里,“劳动”的概念非常狭窄,从文中的表述可以看出,其内涵是指“体力活”,而且这个体力活是被赋予了用于说教的道德价值的。这样一来,考生对劳动价值的探讨被逼到了单维狭窄的区域里去了,劳动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与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意义就会被有意遮蔽而不能进入到写作范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命题导致了写作肤浅化

其次,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让写作进入到两难境地。材料所立四种现象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被中学生用作了推脱劳动的借口,其实质是逻辑上出了问题,可是命题者把这个当作与正确的劳动观对立的错误劳动观对待,四种现象的实质内涵被偷换了,而考生却要按照被偷换后的表达内涵理解,要否定这些理由的合理性,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用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强化自己观点的正确,实质与所立四种现象只是擦肩而过,并不能形成真实的碰撞。

由此看来,命题即使指向了现实,也拥有了任务的形式,也未必就能命出好题,这些不过是一些外在的形式而已,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教育立场。真正的教育不是用对与错来检验考生,而是要给考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探究事物的真相,发现事物丰富的内涵。

劳动,不是一种思想品质的表现,它是人的存在形式,马克思一生都在研究人的劳动价值,“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依据生活实践本身的丰富和历史进步性,来说明价值的无限多样性及其发展趋势。它认为,由于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现实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实践内容和条件具体性等原因,决定了现实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必然是一个在结构、层次和方向上都极其多样化的、充满了矛盾甚至对抗的多元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现实的多元化同时又表现了历史一元化的必然性。通过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真善美等基本价值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战胜假恶丑,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不断走向人类的最高价值的自由。”(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14111881?fr=aladdin)我们的高考应该体现出对人类文化的高度关注和学术思维的培养,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初中生思品课的水平上

缺少了学术,文化是苍白的。

命题导致了写作肤浅化

全国一卷作文2019篇4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熬到了高考。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竟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之前准备的作文是故事类材料作文,没想到高考作文会让我们写这个应该由教育专家来思考的问题。第二,根据作文素材的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语文教育大部分只有课堂教学,后两者基本没时间去实践,如果本身就不喜欢文学,更不会在课外去接触语文了。那么索性就不去讨好阅卷老师了,不如谈一谈“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个话题,写一个还算有点价值的高考文章。

先从我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说起吧。在上小学的时候,其实老师最重视的科目是数学,恰好我又不喜欢数学,所以每天做不完数学题就要挨留,而到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的授课也没有使我有兴趣去学习,比如讲新的课文,老师的方法是这样的:读课文、划段落、找生词、总结中心思想、课后背诵。这样的语文可有什么意思呢?这和提高语文素养有关吗?在这种教育程序下,我们只能越来越厌倦学习、厌倦课堂。而我们又不知道什么是好书,当老师在假期为我们推荐种种名着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书对我们来说真正有什么帮助。所谓的社会实践,我根本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在学校一整天的学习之外,我们要回家享受短暂的自由生活之后还要完成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有两个疑问:哪里是社会?什么是实践?回到高考作文题目吧,我在心中只想到了一句话: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呢?百分之八十在学校,而在学校我们只有一两节课能接触到语文,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还得划段落、找生词……大概百分之二十在家里,而在家里我们要写作业,记得高中写作业到十二点还没有写完,于是决定放弃,等第二天来学校抄学霸的。如此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其实作为一个学渣,因为我们课后学习学校知识的时间比学霸少,所以能掌握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记得初中有一次上物理课,学霸同桌竟然会问老师“太阳是星星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同学连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哪有时间去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呢?作为学生,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也没有权利去改变我们的时间,我们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去努力掌握一点感情基础都没有的课本知识。

我认为,真正的语文素养是不能在模式化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真正的语文素养其实是一种文化气质,别人的气质我们能很容易的就学来吗?而一种气质养成的重要因素就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并没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气质,在小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培养这种气质。所以到高考的时候、到我们已经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再来谈怎样提高语文素养,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我们自身的气质已经成型,我们在以后要面对升学、工作等众多问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所以我们在以后很难再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了。

说了这么多不该说的,起码语文是没戏了,其实不该说的话中有很多是真话,讲真话比编假话、编套话更轻松,更何况是在高考上。以后逢人谈起,我在高考上写了个零分作文,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

我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我的观点。

2019年全国卷1语文作文篇5

审题是写考场作文的第一步,关乎写作的成败。目前,一般会把作文题分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及命题作文等,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又不是非常清晰。我认为,“任务驱动型”并不是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并列的一种作文题,“任务驱动”,不是针对作文中的材料而言的,而是针对材料下面的命题要求而言的。实际上,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的作文题都应该有“任务驱动”,不同之处在于,在以前的作文题中,这个“任务”是隐性的;而现在我们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明确的指令,其写作任务是显性的。因此,审准题意,就包括两个重要的工作:审读材料和审准要求。根据材料形式和要求的不同,有如下几种常见的作文类型:

类型一:单则材料作文(2018全国卷2)

类型二:多则材料作文【并列式、正反式、发展式(2018全国卷3)】

类型三:热点话题、事件评论型作文(2011新课标卷)(2015全国卷1)

类型四:关键词、名句组合型作文(2017全国卷1)(2017全国卷2)

类型五:内容情境类作文(2018全国卷1)

类型六:权衡比较型作文(2015全国卷2)

类型七:漫画作文(2016年全国卷1)

类型八:话题作文(2004重庆卷)

类型九:命题作文(2017北京卷)

类型十:联想阐释型作文(2014天津卷)(2017江苏卷)

写作前,对高考常见作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审准题意、构思谋篇。

(一)审读材料

1.找出材料的中心、重点及核心语意。根据材料形式的不同,有关键词的材料找关键词,无关键词的材料概括中心;多则材料或关键词的找出材料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关联;多个对象的材料列出对象、找角度;还可以依据现象或结果,找出原因,也就找到了最佳立意。

2.精准理解核心词语的含义和范围。不少考生对材料的关键、核心找得很准,但是找出来之后,不假思索的就写,往往出现偏离题意的情况,原因就是未做到精准理解核心词语的含义和范围。要做到精准理解,就必须结合材料语境,确定核心词语的词义;结合积累,联想社会人生,理解核心词语的词义。

(二)审准要求

2019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一卷篇6

该考生开篇即紧扣演讲主题,对劳动的意义作了深入思考,认为劳动已是国人血液中的基因,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数国人之点滴劳动汇聚成的时代洪流筑就了今日之盛世。紧接着笔锋一转,直指不理解和不愿意劳动的三种现象,对材料中的“劳动占时间”“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花钱请人劳动”三种说法逐一驳斥,明确劳动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尾部分先向同学提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的希望,然后结合“从我做起”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劳动建议,倡议同学们从力所能及的劳动做起,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最后巧妙地结合了“复兴”一词回扣标题,发出号召:“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全文先立论后驳论,再顺势提出希望与建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考生结合材料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写作要求,行文能句句扣住“劳动”展开,主题突出。其语言质朴,演讲对象明确,针对性、感染力与号召力很强,演讲稿的要素齐全、文体特征突出,实乃考场不可多得之佳作。

    【作文题目】栏目
  • 上一篇:夏天的绿作文(4篇)
  •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整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