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家参观了五个博物馆,答完了题,收获了许多经验和知识。首先,我们和其他九个家庭一起参观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三楼,在那儿寻找双面绣“荷塘雅趣”屏,这是一幅非常大的屏风,上面绣了夏日美好的荷塘景象,作品上绣着7只鸭子在觅食,嬉戏,最奇妙的是:这是一幅双面绣,艺人在绣画面时只看正面,背面完全是凭感觉的。可惜我把跟这幅画有关的一道题目给做错了——原因是把鸭子给看成了鹅,可能是我太急了没想清楚吧。
说到双面绣,我不得不提另一幅双面异色异物绣——雷锋今昔了。这可真是绝了,两面是不同的景象,正面是我们现在能够在西湖边看到的新雷峰塔,画面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背面灰白两色,表现的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雷峰塔,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师的鬼斧神工。我还看过杭州1930年造的八角油布伞,可我一时疏忽没注意抗日战争是1937年开始的,导致了此题失分,真可惜。
我得注意了,以后做题目不能草草了事了。然后,我还看了许多艺术精品,令我们啧啧称奇,尤其是天安门微雕,更是令人赞不绝口。那上面的“祖国万岁”四个字是刻在一平方毫米的印章上的,这比米粒还小得多。还有铜车马兵马俑,上次我去西安兵马俑时也只是看到了它的样子,今天我发现,它居然是我们伞的起源的见证。在观察一样东西时,不断去看,总能发现新的东西。最后我去了手工活态馆,在那儿,我制作了手工“绘画立体兔”,在兔子头上花了大大的“王”,给兔子画了眼睛,绑了衣服。
我又意识到,无论绘画技术如何,只要画了,就是美丽的。虽然我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但我悟出了道理,又学到了知识,我感到很开心,重在参与嘛。
今天风和日丽,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做梦都想去的博物馆。
刚走进大门,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来。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从一台微型空调里跑出来的。我环视四周,见没什么好玩的就直接上了二楼。一上去,我和妹妹就惊奇地叫了一声“哇”。有三把宝剑笔直地躺在玻璃柜里,看上去好像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了。我们猜想它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听导游说:“这三把宝剑是战国时期的。在安溪出土。”接着又看见了一门非常大的大炮,就像一头大象立在地上。从炮口看,好像一炮就能攻破一座高楼大厦。
我们边看边听,突然觉得肚子饿了,就拿出几包饼干,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后,我们继续上了三楼,看那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的情境图。看着他们光着膀子,仍坚持努力地干活,我心中一酸,泪水夺眶而出。如果我们学习也能像他们一样,我相信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最后,我们又去看了打水车、瓶子、床、船……等各种模型,每一样都让我赞叹不已。
这真的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是的,茶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杭州也是弥漫着阵阵茶香的。今天,我们前往茶叶博物馆,了解中国茶史,体验中国茶香。
车缓缓进入博物馆,小路边的田野中播种着茶种,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清新的泥土味儿和丝丝茶香。来到正门,一张清澈的水帘从天而降,透过帘幕,一个大大的“茶”字嵌在墙上,清晰可见。走进展厅,里面陈列着香味四溢的茶叶与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实,茶诞生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可口。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众的强力推赞,“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与我们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茶萃厅中,我们了解了茶祖——刘伯温,茶父——神农氏,还有各种香浓馥郁的陈茶。瞧,茶不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还富有古老的文明呢!
古往今来,茶之种、之制、之器、之藏、之饮、之用各有其术,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差生”陆羽所撰写的经典著作《茶经》充分表现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这本书问世以来,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许多茶迷的赞赏,可见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多么钦佩悠久的茶文明啊!
在今朝,茶能成为一种享誉世界的饮料,维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品茶、赏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到了上海博物馆,欣赏种类繁多的文物。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南侧,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它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我们先来到一楼的古代青铜馆和古代雕塑馆。进入青铜馆,馆内古色古香,墨绿色的色调,每件青铜展品都散发出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差不多几百件青铜展品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参观完青铜馆之后,我们来到了雕塑馆,馆内有许多类似于佛像的展品,几百件古代的雕塑令我们大饱眼福。
看完一楼的所有展品后我们来到二楼的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陶瓷馆内陶瓷繁多,大多都是元、明、清三代的展品。接着是暂得楼陶瓷馆,一开始我还很疑问都是陶瓷馆,为什么要分成两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暂得楼陶瓷馆展出的是胡惠春先生和王华云女士捐赠的瓷器专馆,我们真该感谢这两人,让我们能够更多的看到古代的文化遗产。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看完那么多的展品,我的眼睛都有些缓不过神来了,但是绘画馆内的一幅画又很快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这幅画上画了一棵柳树,柳树上站着两只白头鸦,树下还有一只,它们好像在聊天呢。仔细一看,下面的介绍牌写着《柳鸦芦雁图》这大概就是这幅画的名字了,我现在还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宋徽宗,他是宫廷画院的领袖人物。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和玺印馆,书法馆有着很多古文字展品,玺印馆展出的是一些好像是印章的东西。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楼层,这个楼层的展馆是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明清家具馆和古代玉器馆,看看时间,已经快到闭馆的时间了!这么多展馆恐怕不能全部参观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明清家具馆来参观,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我们只是粗略的参观了一下,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具馆里的一个古代式的房间,虽然不能走进房间参观,但是站在外面看房间里面,古色古香,仿佛置身于古代。
快到闭馆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但是还有两个展馆没有参观呢,我下次一定还要去,把那两个展馆参观一下。
四年级:叶亦洋洋
今天,我去了博物馆,真是大饱眼福啊!在那里,我看得眼花缭乱,简直到了头晕目眩的程度。里面陈列的动物和一些图片几乎都是我素不知道的。我不由得感叹自己眼界狭小,犹如井底之蛙呀!
上一天夜里,我知道了这个消息,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盼着天快一些亮。躺了很久我才睡着了。早上起来,我兴奋了一个上午。中午,吃好饭,爸爸带我骑了摩托车流星赶月似的到桐乡去了。
路上,寒风瑟瑟,我坐在摩托车上更加觉得冷,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但是,我想到了桐乡就可以看珍稀动物了,就觉得心里暖暖的了。
来到桐乡,我们直奔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看到那里好整洁,四周墙上琳琅满目,挂满了许多动物图片。桌子上的玻璃柜里也放着许多动物,样子稀奇古怪。大老鼠胖得不得了,一条长长的尾巴,龇牙咧嘴地朝你看。听说它的体重为二十斤,真是不可思议!一只老乌龟在慢慢地移动着,不仔细看还看不出它在移动,还看不出它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来。龟背上面长着一簇簇细毛,好像荒地上的野草。瞧,那边一团圆圆的是什么东西。啊,是蛇!它蜷成一团。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它,它却露出了一副凶相,恶狠狠地瞪着我看。旁边还有许多珍稀动物,有可爱的熊猫猴、奇异的龙猫、珍稀的也门高冠龙、青翠的小青蛇、凶猛的泰国吃人鳄……
据说这一些动物都是经过千百年的变化才形成现在的样子的。现在它们大都快要绝种了,所以,他们通过展览唤起大家的爱护珍稀动物的心。我们大家都来保护它们吧!
上周二,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讲解员阿姨专程来到我们的学校,为我们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湿地和中国湿地博物馆。课后,邬老师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周周五要去中国湿地博物馆春游!
11天终于熬过去了。这周周五早上,我们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好像晚一秒就赶不上春游似的。中国湿地博物馆离我们学校不远,走了三十多分钟就到了。博物馆大门的两侧是潺潺流水,还有几尊精致的石雕,有中华鲟,扬子鳄,丹顶鹤等。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尊中华鲟石雕,两只中华鲟首尾相连,呈环状,就像一对美满的夫妻。一进大门,首先进入序厅。几棵高耸入云的红树挺立在这个展厅的正中间,他们像一个个挺拔的士兵,保卫着湿地博物馆。在红树后面,有几棵来自美国的落羽杉,落羽杉的树叶像羽毛一样轻盈,如果有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就会纷纷飘落,但很可惜,博物馆里的落羽杉是模型,否则我就可以看见那风吹叶落的美丽景象了。
上了二楼,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生态厅。在生态厅里,有许多场景,如:雪山,草原等。每个场景都有一台类似摄影机的机器,如果你想看看那些动物的生活方式,只需把机器对准那些动物标本,机器就会播放相应动物的生活片段。
“好戏还在后头”这句话说的真不赖!一开始我以为生态厅是最好的,可没想到,我一进入生物厅,就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进入生物厅,我大开眼界,里面有许多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动、植物,有扁脑珊瑚、菊花珊瑚、夜光海螺、鹿角芽、蓝翡翠……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菊花珊瑚,它是乳白色的,有着比扁脑珊瑚还奇特的花纹,形状简直就是一朵盛开的白色菊花!博物馆中还有华夏厅,西溪厅等展厅,展厅内主要介绍中国的湿地。
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湿地的与人类互惠互利关系,也同时受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教育。
茶叶博物馆之旅
费凡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是的,茶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杭州也是弥漫着阵阵茶香的。今天,我们前往茶叶博物馆,了解中国茶史,体验中国茶香。
车缓缓进入博物馆,小路边的田野中播种着茶种,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清新的泥土味儿和丝丝茶香。来到正门,一张清澈的水帘从天而降,透过帘幕,一个大大的“茶”字嵌在墙上,清晰可见。走进展厅,里面陈列着香味四溢的茶叶与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实,茶诞生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可口。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众的强力推赞,“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与我们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茶萃厅中,我们了解了茶祖——刘伯温,茶父——神农氏,还有各种香浓馥郁的陈茶。瞧,茶不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还富有古老的文明呢!
古往今来,茶之种、之制、之器、之藏、之饮、之用各有其术,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差生”陆羽所撰写的经典著作《茶经》充分表现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这本书问世以来,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许多茶迷的赞赏,可见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多么钦佩悠久的茶文明啊!
在今朝,茶能成为一种享誉世界的饮料,维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品茶、赏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
经过无数次夜晚的想象,经过无数次对恐龙化石的憧憬,我,终于盼到这一天——爸爸同意我去自贡大山铺恐龙博物馆。我们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驱车前往大山铺。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大山铺恐龙博物馆终于映入了我的眼帘。
走入恐龙博物馆的围墙中,就会听到一阵吼叫声。这叫声,或清脆,或粗哑。闻声寻去,声音是从一座名为龙山的小土丘上传来的。土丘上植物茂盛,在植物的枝叶中,一只只以假乱真的恐龙模型,跨越广阔的时间,发出了来自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震耳欲聋的吼叫声,令我们不得不对这些曾经的地球霸主心生敬畏。
领略完“龙山”,我们又进入了恐龙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化石又高又大。那些化石之高,一些恐龙的脑袋都伸到了二楼,仿佛在与二楼的游客打招呼;那些化石之大,大到我们都比不过恐龙的小腿;那些化石之壮,壮得几个大人都抱不下它的小腿。这些恐龙化石被摆放成各种不同的姿态:几只恐龙正悠闲地散步;一群体型如狼一般大小的恐龙中飞快地跑着;一只大恐龙咬着一只小恐龙,那只恐龙在大恐龙嘴里做着垂死的挣扎......我随着家人的步伐,看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来到了远古时代仿佛来到了远古时代,看到一只三角龙正在湖边喝水,一只翼手龙在蓝天中盘旋飞翔,不时俯冲到苦练抓起一条鱼。远处,一只隐蔽多时的霸王龙突然突出抓住了身旁的美颌龙。美颌龙在霸王龙嘴中拼命挣扎着,过一会儿便没了动静。还有几只未逃脱的恐龙也成了霸王龙的盘中餐。
我们在恐龙博物馆里参观了一下午。直到广播中打烊的铃声响起时,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望着逐渐远去的恐龙博物馆,心中仍停留在刚才美好的时光中。
赖到平时起床的时间,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我伸着懒腰,走到窗前撩起粉沙窗帘,刺眼的光芒找得我睁不开眼。但一想到今天要去博物馆,我的心里就像有只活泼的小兔子在怦怦跳。不一会儿,所有的任务被我通通搞定。我拎起粉色小袋,欣喜若狂的出了门。我不由自主地催爸爸:“快点,快点!爸爸已神一般的速度赶到学校。
我匆匆忙忙的跑到教室。只见教室被搞得一团糟,但每个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班级仿佛被感染了,在我来的时候,就见个个班都这样。“安静!老师的一个词就把我们振得浑身发抖,可见老师是多么的严厉啊,但严厉中带了点关爱。同学们立刻坐的端端正正,没有一点喧闹声,一片寂静。“出去排队,不许说话,不许玩耍。老师的个个字都铿锵有力。我们拎起袋子,冲了出去。去得这条路上,竟然都一声不吭,要是平常,早就有人口若悬河了。校长给五年级个个班分别发了个旗。一班的旗是白色的,上面有几个小红字。二班到十四班都是红旗。我们原本以为是坐车去的,但在这形势看来,我们要遭殃了。因为路途遥远,而且拥有着火辣辣的太阳。一班昂首挺胸的走出校门,我们则像小跟班那样,似蜗牛似的走着。一上路,同学们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话;还有的同学拿出水来,狼吞虎咽的喝着。因为在外面,就等于在火炉一样;剩下的同学小声在嘴里念叨着:“苍天哪,大地啊,饶了我们这些无辜的小孩吧!不幸的是,有些同学被老师的语气狠狠得揍了一顿。一会儿,我的水就被我给“消灭了。法院离博物馆最起码还有两里路,我顿时绝望了,只好忍着热一瘸一拐的走着。法院的后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呢,前门则没人?老师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详细的解释给我们听:这是灌云县人民法院,前门是工作人员进出的地方,而后门是给投诉等人进去的地方。一会儿,我们又来到文体广场,电影院的们紧紧关锁着,体育场里根本没人,显得空荡荡。虽然打篮球的人很少,但他们打的非常开心。那里有卖解热的“工具,我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口水,贪婪的望着。朱晶晶疲惫不堪的说:“还要拐好几个弯。我心想:啊!我们体力特别好的人回来就还剩半条命了,更何况体力不好的人。哎!还差几十米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张老师让别的同学扶到车上坐着。其实老师比其他老师有爱心,更关心学生。终于到博物馆了,每班都排整整齐齐的队进去。我偶然听见里面有空调,我激动不已。博物馆很大,我一进去就在茫茫人海中迷了路,不知所措。看到那些珍贵的展览品,我心中充满了热情,立刻拿出本子,刷刷的记:灌云县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属苏北第一批县级博物馆,素有“中国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称的灌云县,石棺墓群在1981年发现,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联合进行科学发掘,该墓地不仅是迄今国内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灌云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县博物馆,项目规划位于县城新区,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2008年12月,该县博物馆建设项目已通过审批,预计将于年底开工建设学完知识,我才能认认真真的找班级。我把博物馆没个角落都给找遍了,可能是我的粗心大意把!乍一看,原来我们班站在偏右中间的位置,我可真糊涂啊!我靠着我的糊涂顺顺利利的找回队伍。要走了,我们个个都依依不舍的与博物馆告别了。
路队不再热闹,因为我们已经满头大汗了。离学校还有一里路的时候,有的老师和蔼可亲的让我们去买水,买雪糕吃。我们很想去买,但张老师那双咄咄逼人的双眼让我们举棋不定。大多人没去,路队长擅离职守,跑去买水,被老师批评。只有爱护身体的人才知道:饮料含有二氧化碳,雪糕也是。张老师这是在保护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健康成长。终于到学校了,我们的累也值了。很多同学都想冲出去,但是要有纪录。这次博物馆之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将来也成为历史人物。
五年级:陈心怡
赖到平时起床的时间,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我伸着懒腰,走到窗前撩起粉沙窗帘,刺眼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但一想到今天要去博物馆,我的心里就像有只活泼的小兔子在怦怦跳。不一会儿,所有的任务被我通通搞定。我拎起粉色小袋,欣喜若狂的出了门。我不由自主地催爸爸:“快点,快点!爸爸已神一般的速度赶到学校。我匆匆忙忙的跑到教室。只见教室被搞得一团糟,但每个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班级仿佛被感染了,在我来的时候,就见个个班都这样。“安静!老师的一个词就把我们振得浑身发抖,可见老师是多么的严厉啊,但严厉中带了点关爱。同学们立刻坐的端端正正,没有一点喧闹声,一片寂静。“出去排队,不许说话,不许玩耍。老师的个个字都铿锵有力。我们拎起袋子,冲了出去。去得这条路上,竟然都一声不吭,要是平常,早就有人口若悬河了。校长给五年级个个班分别发了个旗。一班的旗是白色的,上面有几个小红字。二班到十四班都是红旗。我们原本以为是坐车去的,但在这形势看来,我们要遭殃了。因为路途遥远,而且拥有着火辣辣的太阳。一班昂首挺胸的走出校门,我们则像小跟班那样,似蜗牛似的走着。一上路,同学们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话;还有的同学拿出水来,狼吞虎咽的喝着。因为在外面,就等于在火炉一样;剩下的同学小声在嘴里念叨着:“苍天哪,大地啊,饶了我们这些无辜的小孩吧!不幸的是,有些同学被老师的语气狠狠得揍了一顿。一会儿,我的水就被我给“消灭了。法院离博物馆最起码还有两里路,我顿时绝望了,只好忍着热一瘸一拐的走着。法院的后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呢,前门则没人?老师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详细的解释给我们听:这是灌云县人民法院,前门是工作人员进出的地方,而后门是给投诉等人进去的地方。一会儿,我们又来到文体广场,电影院的们紧紧关锁着,体育场里根本没人,显得空荡荡。虽然打篮球的人很少,但他们打的非常开心。那里有卖解热的“工具,我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口水,贪婪的望着。朱晶晶疲惫不堪的说:“还要拐好几个弯。我心想:啊!我们体力特别好的人回来就还剩半条命了,更何况体力不好的人。哎!还差几十米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张老师让别的同学扶到车上坐着。其实老师比其他老师有爱心,更关心学生。终于到博物馆了,每班都排整整齐齐的队进去。我偶然听见里面有空调,我激动不已。博物馆很大,我一进去就在茫茫人海中迷了路,不知所措。看到那些珍贵的展览品,我心中充满了热情,立刻拿出本子,刷刷的记:灌云县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属苏北第一批县级博物馆,素有“中国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称的灌云县,石棺墓群在1981年发现,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联合进行科学发掘,该墓地不仅是迄今国内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灌云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县博物馆,项目规划位于县城新区,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2008年12月,该县博物馆建设项目已通过审批,预计将于年底开工建设学完知识,我才能认认真真的找班级。我把博物馆没个角落都给找遍了,可能是我的粗心大意把!乍一看,原来我们班站在偏右中间的位置,我可真糊涂啊!我靠着我的糊涂顺顺利利的找回队伍。要走了,我们个个都依依不舍的与博物馆告别了。
路队不再热闹,因为我们已经满头大汗了。离学校还有一里路的时候,有的老师和蔼可亲的让我们去买水,买雪糕吃。我们很想去买,但张老师那双咄咄逼人的双眼让我们举棋不定。大多人没去,路队长擅离职守,跑去买水,被老师批评。只有爱护身体的人才知道:饮料含有二氧化碳,雪糕也是。张老师这是在保护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健康成长。终于到学校了,我们的累也值了。很多同学都想冲出去,但是要有纪录。
这次博物馆之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将来也成为历史人物。
江苏连云港连云港灌云县实验小学五年级:陈心怡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是踏青的好季节。这不,我们学校就举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坐车赶往茶叶博物馆,那是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茶叶博物馆后,导游给我们讲了茶叶柔捻机的作用,如何评定茶叶品质、茶叶的生长环境等,让我们知道茶叶除了绿茶,还有黄茶、黑茶、白茶、红茶,知道了茶还可以做成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点心、茶粉等物品。
泡茶环节引人注目:首先把茶杯洗上两次,再倒入两至三克茶叶,要泡两次。这样,这杯茶就泡好了!闻一闻,一股清香立刻扑入鼻孔,喝一口,苦中带点甜,甜中有些苦,味道非常好!泡完茶,我们就象兔子般得冲向了绿草地,在绿草地上摆满了丰盛的宴席,小溪边草地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春游结束了,我们要走了,小溪的哗哗声为我们送行,小树摇摆枝叶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明年再来!”
迈开脚步,走进硕果累累的金秋,我来到飘逸着淡雅芳香的博物馆。当走到二楼的时,却发现墙壁上多了四扇做工奇特的门。我忍不住好奇心,便轻轻推开那扇写着8347的门。顿时,一阵铺天盖地的狂风席卷而来,把我弄得喘不过气来。身子不听使唤,飘飘欲仙,瞬间被吸了进去。在一阵晕头转向后,走进躺在了张似床非床的东西上。
我跳下,向大街走去。天啊,这里的居民怎么长的如此奇怪。它们的双手怎么可以随意伸,那个站在高台上的竟然用菜刀穿破了手心,只有绿色的液体往下流,几秒钟又恢复到了完整。再看看他们的耳朵,竟变成了洁白的翅膀,可以像鸟一样飞。可以说这些人简直称得上“天外游人”,我躲在小巷口,向前迈上几步,发现了一家博物馆,就悄悄走进去。
咦,这里摆着的文物怎么这么眼熟?哦,是我好友的那本语文书嘛!呀,自己忽然想起了那刚才门上的数字,难道我来到了未来世界。这书经过八千多年的岁月,如今封面早已破烂不堪,整本书上没有几页带字的。隐约当中,我看到那上面还有同学原来画得一只大狗熊。现在看着,真怀念呀!
博物馆里还存放着21世纪的杯子、勺子、书包,更引我注意的是那副眼镜,它可是我们才识过人的胖胖老师的。望着残缺的镜片,又不禁想起了生动活泼的课堂。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竟看到双眼镜向我眨着,一身冷汗从背上渗了出来。大概过了四个小时,我看完了所有的文物,可令人害怕的是门消失了。到了这十万火急之时,我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份,大喊救命。可随着音波传向四面八方,所有装有文物的玻璃全部震碎了。几秒钟后,它们都动起来,随即文物都飞了过来,就连五个人体模型都双臂前平举,跟在我后面。这一下子,自己的魂全飞了,几乎失去理智,像疯狂地野马奔起,跌跌撞撞来到了顶楼。“老天爷啊,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现在你到帮我弄条路出来啊!”眼看它们露出面孔,自己顾不上三七二十一,正准备从一百九十八楼跳下去,又一扇写着2010的门出现了,我赶忙打开门,驾着一缕紫光回到了现在。
此次博物馆之旅真是令我心惊胆战,现在想起来,还直冒冷汗,十分后怕。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上海博物馆,欣赏古代文物。
远远望去,上海博物馆形如铜鼎,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意义。走近一看,南门两侧八尊汉白玉雕成的狮像,威风凛凛。
一楼的青铜馆内有400余件青铜珍品,其中我最喜欢“子仲姜盘”。它制作于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它是个浅而大的盘子,是用来盛水的。盘中雕着青蛙、鱼、鸭子和乌龟。我仿佛看到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仿佛听到了青蛙喜悦的“呱呱”声,鸭子欢快的“嘎嘎”声。这一切,组成了一首和谐的交响曲••••••细细一看,盘底居然也有这些小动物的浮雕,仿佛是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我不由得为它的巧夺天工而惊叹。这件青铜器给原本肃穆的青铜馆增添了活力,2000年前古人的生活似乎也不再那么遥远了••••••
“叮叮咚咚”是什么在奏响?循声而去,两排钟映入我的眼帘。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第一组有8个钟,第二组有6个钟。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竟然已经会创造乐器,用音乐点缀他们的生活!他们是多么的智慧与伟大!
栩栩如生的雕塑;精美绝伦的陶瓷;古色古香的书画;温润通透的玉器,多达13万件的珍贵文物使上海博物馆成为一个艺术殿堂,使我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也使我的心中无比自豪!
昨天,我们蝴蝶小队的同学一起参观了茶叶博物馆,学到了很多茶文化知识。
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龙井路88号,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茶文物收藏系统专业、茶文化最生动科学、茶文化研究教育最独具特色、茶事活动最广泛最具延续性的一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内设序厅、茶史厅、茶萃厅、茶事厅、茶具厅、茶俗厅、临时展厅、品茗厅等八个展厅,以“茶史钩沉”、“名茶荟萃”、“制茶科技”、“茶具艺术”、“饮茶习俗”、“茶益健康”等为专题,形象勾勒了数千年茶叶文明的发展轨迹。需要强调的是,上面这些内容都是从妈妈帮我在茶叶博物馆收集的宣传卡片里获得的。
通过这次参观,我学到了很多茶文化历史知识和茶叶百科知识,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深远意韵。
彩虹假日小队共13人。根据学校的倡议,我联系了彩虹小队的队员们,决定于5月2日到茶叶博物馆开展小队活动,因假期队员们各有事情,最后只联系到4名队员:王诗怡、蔡彧骁、雷一诺和我。来到茶叶博物馆,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茶园。茶园里的茶树矮矮的个子,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我们走近茶园,茶树上大多是片片绿绿的大叶子,怎么都不像我们平时喝的茶叶。我怀着好奇心,问了正在采茶的阿姨。阿姨回答,采茶要采最顶端的嫩叶。我们又看到一些茶农伯伯正抱着一种机器在快速地把茶树修剪整齐。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这些茶树上有用的茶叶已被采完,剩下的是一些没用的枝叶了,所以要把它修理掉。走进茶叶博物馆,一眼就看到了大大的茶字,右边放了关于茶叶的很多资料。
从右边门开始,我们走进了了解茶叶知识的一道道门:茶叶的历史、茶叶的分布、茶叶种类和分配比例、喝茶的器具、泡茶的方法和步骤、茶叶的功效……原来一片小小的茶叶竟然有这么多的知识。最后,我们一起在茶叶博物馆门前合影,在大大的茶字下,我们显得那么渺小,我们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