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瓜。一到雨天,她就担心小儿子的瓜卖不出去;一到晴天,她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为此,她整天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对她说:“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呢?雨天,大儿子的伞好卖,晴天,小儿子的瓜好卖。不管晴天雨天总有一个儿子的生意兴隆”这位母亲豁然开朗,快乐了许多。
是啊,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换个角度(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使自己忘却烦恼,得到许多的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和同学,朋友发生些小摩擦。不要总认为那是别人的'错,与自己无关,试着去换个角度来思考,在某些地方,也许,自己也有责任。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不免多去承担一些过错,这样你才能广交朋友,受到大家的喜欢。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不免遇到挫折,失败。但我们不能灰心,不要认为是上帝在折磨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呢?也许是它在考验我们的坚贞,帮助我们尽早地适应学习环境,尽早地成熟起来。
在我们的工作中,不要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自己一无是处。而要慢慢地学会去欣赏自己,积极地去和他人配合,同时也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是很棒的。
多去尝试换个角度思考吧,你一定会忘记忧愁,相信快乐定会与你相伴。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
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
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
数学往往不止一种解题方案,这便是数学有趣的地方。而这些题,又有个专属的名字-----多角度解题。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
就拿最典型的例子来说:“三只小猴搬西瓜,每次需2只小猴抬,每只小猴搬的次数相等,请问,把西瓜从离家300米的地方抬回家,每只小猴抬几米?”这道题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最常见的.解法:
解法一、300÷3=100(米)
100×2=200(米)
对于这种解法,确实比较简单,我们可以先例一下图:
图:A.B:抬(C)不抬
A.C:抬(B)不抬
C.B:抬(A)不抬
假设它们为猴子,标为"A.B.C",每猴都搬两次,300÷3就是每猴一次搬多少米,下面就是每猴两次搬多少米,所以乘以2.
这种题,其实还有一种解法,如解法:
解法二、300×2=600(米)
600÷3=200(米)
同样,我们可以分组(见上图),第一步“300×2”算出3只小猴共几米,“600÷3”就平均分给3只猴子。
多角度解题,你懂了吗?当然,还有许多“多角度解题”哦!用你们智慧的大脑,破解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