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课铃叮呤呤的响起,随着数学老师史老师华丽丽地走进来,顿时,教室里更明亮了几分。不知道是因为史老师太聪明了还是怎么的,只见他的头顶光溜溜谢了一块不毛之地,所以光一照,他就变成了会移动的灯泡。就这样史老师还动不动挠头,你说闹心不闹心啊!
还过史老师讲课那叫一引人入胜,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也老大不小了还动不动眉飞色舞爬上爬下和我们玩幽默。与他戴着厚厚眼镜的书生样孑真是大相径庭。就比如有一次讲个鸡兔同笼问题,还像教幼儿园小宝宝一样说:小鸡每只有两根好吃的鸡爪,小兔每只有四根好吃的免腿边说还边比划兔子与鸡的样子,这架势就像我们不会数数一样,让我们觉得既好玩又对史老师的满怀童真表示无奈。但就是这样有趣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感觉到45分钟的数学课一晃就过去了。
他幽默不仅幽默在这个地方,而且还能巧妙化解尴尬。记得有一次史老师把一个问题抛下去,我同桌就刚好把手举了起来,史老师满心愉快地点了他回答,但其实我的同桌顾洋是想去厕所的,上课的气氛顿时有些被破坏,但史老师很机智的地说了这样几句话:顾洋同学对我们刚建好的大楼表示十分捧场啊,在家想上厕所都憋着,要到学校上,就是为了看一看我们高大上,全自动的洗手间!此言一出只见得语惊四座,同学们傻了0.1秒后,开始疯狂大笑起来!
虽然史老师很幽默,但是在这背后却浸透了他的负责。学完体积计算后,他找来了一道比较难的圆锥体积问题,这里运用了初中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所以比较难理解,老师叽里呱啦在黑板上列了一大堆算式,又是用字母表示数,又是什么的讲完一遍后,班级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没听懂,好了,史老师又眉飞色舞讲了一遍,可是还是有两个同学不清楚。当大家全都说不用再讲了的时候,史老师一改往日的童真。十分严肃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教给你们更多的知识,让你们掌握做题的方法。现在还是有两个同学没明白,那么就是我没尽到责任,大家想如果不明白这道题目的人是你,你还会这样吗?要顾虑别人的感受啊!于是再次不厌其烦把这道几何题又讲了一遍。大家也被史老师的精神感动着。
但是如果哪一天你经过我们班门口时,听到我们放肆的笑声,不用多想,那一定是我们总是幽默,有时正经的史老师在上数学课。
数学对我来说,有时想学得饭都不吃,有时恨不得让数学从世界上消失。
如果数学给我快乐的话,那还得数奥数尤其较复杂的题、比赛和实践最让我高兴。我天生就爱动一动,也喜欢动手做一些复杂的小东西。所以,要是能多举办一些比赛和实践活动,就更好了。
要说数学给我的烦恼,那就是期末考试考完后连夜的担忧、放暑假、寒假时准备突击完成的作业,让我连觉都睡不好。我再提一点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好坏布置作业的多少,好的正常留,不好的多留点。
这就是我的感受。
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其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