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还是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上一切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我的烦恼,就是知道每一件事情的真相,因为我一点也不是现实主义者,因为它打破了每个人一切美好的幻想,让人们的希望破灭。比如小时候憧憬的住在月亮上广寒宫的嫦娥,长大后学习天文知识,月亮上没有月桂,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没有捣药的玉兔,没有砍树的吴刚。月亮上只有凄凉的环形山,没有一丝丝升级,陪伴着的只有广袤无垠的沙土,灰色的,整个都是灰色的。当直到这一切时,那七彩如梦如幻般美丽的梦形成的泡泡灭掉了。无声息的灭掉了,彩色消失了,和月亮一样,只剩灰色,什么也没留下,剩下的只有我与残酷的现实。
没有了牛鬼蛇神,没有了未解之谜,没有了主动探秘的乐趣,只有真相,只有那一堆冰冷的数据,无聊的真相。美丽虚幻的世界消失了。没有对待新事物的新鲜感,只有沉重的负担,没有对未知的好奇,只有一句,轻淡的,无力的哦。我知道,这已经有答案了。
我从来都是沉浸在虚幻里的人,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能让我与现实脱节,去大胆的放飞自我,房费想象,去逃避真相。我愿它永远保持神秘,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这才是有乐趣的,这才不是无趣的。
如果知道了一切真相,那是多么无趣,令人烦恼。
每个人心里都会埋藏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也许是考试总是考不好,或者是被爸妈“囚禁”在家里写作业,我的烦恼是与众不同的。
我有一个特别的妈妈。她总是说:“一个人是否会成功,要看你的知识量,小学不努力,中学徒伤悲。”是的,她非常看重成绩,所以当我读小学时,她就已经给我立了一条规定——语文考到95分以上,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数学英语99分以上也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但是语文没有93分,数学和英语没有95分的话,就要抄试卷的错题10遍!所以我的成绩一直以来都很不错,记得我在读三年级时,学校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我得了“计算小能手”的称号。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我刚好只考了90分。让人激动的放学铃声终于响了,但在我看来,它就像是催命铃。我的手无力地捏着那张考卷,迈着沉重的脚步,含着豆大的泪水踏进家门。果然,妈妈看着试卷沉默着。我从她的眼里看到了失望。那时,我哭了。我多么希望妈妈能狠狠的揍我一顿,那样至少会让我好受一些,我心如刀割,跑到房间里大哭了一场。
这件事成了我最大的烦恼。因为我觉得成绩并不能决定一切。但我实在是不想让妈妈失望,所以我总是那么努力,我的成绩也总是那么好。希望以后不要再看到妈妈眼中的失望,也希望我的烦恼逐渐消失。
课堂上,同学们都在写作文,笔落在纸上沙沙作响。和别的同学不同,一个人的本子上并未有任何笔迹,那个人是我。
“写什么呢?”我的脑子里一团乱麻,“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什么素材可写呢,怎么写啊……”这时,老师说到:“要借鉴的同学可以看语文书第二单元课后,不过时间可能会不够。”
我吐了一口气,翻开书,但并未找到有用的文字。我看了一眼手表,还有半小时就下课了,我不禁有些慌,因为我不可能这么快就写完,“写什么,写什么呀!”我在心中呐喊,不知从何下手。
但时间不等人,一分一秒地向前跑,我汗如雨下,但作文本依然是一片空白。
“丁零零——”下课铃催命般的响起来。“收!”老师的话像一柄大锤,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课代表就像一个老刽子手,朝我伸出了“大刀”:“给我。”我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我还没写完,放学再给你行吗?”课代表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我那只有题目的作文,随即叹了一口气:“好吧。”我如获新生。
很快,上课铃再次响起,体育课,我把作文本揣进怀里,拿着笔跑向操场。
同学们排着队在操场上跑步,我在队里冥思苦想:“写什么呢……”我紧了紧怀中快掉下去的作文本。
什么时候我写作文不会像现在这样难受啊?什么时候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能提笔就写啊?什么时候我不会怕写作文哪?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作文写不出,时间却东流。
晚上,台灯的光打在空白的作文本上,显得愈发苍白,静下心来想起老师说的作文最基本的应“以我手写我心”,于是写下如上文字。
很是奇怪,我老爸老妈的个子都不矮,可我的个子却不算很高。哎,也许是我从小厌食挑食的原因吧。虽说浓缩就是精华,可太浓缩了也是不好的。
“宝贝,妈妈给你买了条牛仔裤,来看看如何?”这次,老妈确实有眼光,看中的是一条漂亮的牛仔裤,我激动地对着镜子试穿一番。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裤子多出了整整半个多手掌。看来,这条漂亮的裤子又与我无缘了。哎,高个儿真好。
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发现同学们个个那么高,实际上是我太矮了。做操时,我站在第一个,体育课上也总是靠边站,因为矮,没办法!平时与好友一起走路,也总是我最矮,简直丢脸极了!哎,高个儿真好!
到别的同学家玩时,最怕别人家长说:“这个孩子多大了,怎么才这么高?”然后,还要让她的孩子和我比一比,以显出她的孩子是多么的“高人一等”。哎,高个儿真好。
下课后,只听见同学们议论纷纷:“听说个子矮的人不好找工作啊!”“反正你又不矮,怕什么呢?”“就是,可那些矮的同学就倒大霉了。”听到这,我只好灰溜溜地逃出门外、哎。高个儿真好。
矮个子就是可怜啦!不过,我下定决心要多吃饭菜,补充营养,争取变成高个儿。再说,根据遗传学,咱也不应该是矮个儿呀。前途还是光明的,加油加油!
以前妈妈跟我说过:“生活中不仅有快乐,也有烦恼”。这几天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烦恼,而且这恼总在心里与我作伴。
我现在悄悄地告诉你们,我的烦恼全是因我奶奶而产生。我奶奶对我姑姑的女儿舒圆疼爱倍佳,而对我的“疼爱”有时让我很委屈很生气。昨天,我去奶奶家玩,正当我和舒圆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她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奶奶不问事情的原委,就大声地责骂我,非说是我把她推倒在地。当时我那委屈的泪水涮涮地流了出来。看到我哭了,奶奶也不再骂了。没想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又遇到让我烦恼的事了。舒圆吃饭不规矩,她把自己不吃的饭扔到桌上,又从桌上放进我的碗里。我说你别往哥哥碗里放……,谁知,我还没说玩,她就哇的一声哭了。奶奶的骂声又开始了,“你吃饭不看自己的碗,你还不想让她吃饭,她哭了你高兴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受了多少次委屈,我都不愿意记了。我有时很不明白,为何别人的奶奶对自己的孙子特别疼爱,而我奶奶却对我这样。你们知道吗,其实我心里很爱很爱我奶奶的。当然,我也希望奶奶能很爱很爱我。
“亲孙子命根子”,这是我听大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奶奶的命根子,让我感受一次奶奶的爱,让我的烦恼变成快乐!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升入初中后,年少的我却因考场上的失利深深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忧伤,将“愁”品尝得很彻底,至今难以忘怀。
初入初中,我总想证明自己。可是后来,每次的周周清我却考得一塌糊涂,特别是英语成绩更是差到考了个位数,当时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成绩出来后,看到周围人脸上喜悦的表情,我的心情却十分的沉重。
我的一腔热血被浇上了一盆冰冷的水,锐气被彻底磨灭。我试图逃离这一切,日渐消沉,前路漫长而迷茫,考砸的一幕幕不断在脑海里浮现,我被忧伤的情绪包裹着,难以自拔。
某天夜晚,天灰蒙蒙的,滴答着雨。课后我去找我的好朋友谈心。我对他抱怨我那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他却开导我说:“一次考试考砸了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不能说明你是一个不上进的人,只要你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你会有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听了他的这番话,我当即感觉天好像晴了,并微微发着光亮。
坐听潮涨潮落,卧看云卷云舒。我曾经有过失败,体验过忧伤,但我学会了坚强。我相信,有了这份经历,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一步一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我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但像这样的小挫败却时有发生。现在想来,我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条曲曲折折的线,我的成熟在曲折中向前延伸。我相信,在这样的磨砺中,我一定能走向未来光明的路。
就像普希金说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烦恼,在忧郁的日子里心平气和,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话虽是这样说的,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总是会有一些烦恼,当然我也不能免俗。
每当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最大的烦恼就会出现。六一儿童节是举国小朋友最为开心的一天,而我为什么会烦恼呢?请听我细细地给大家述说。六一我们是要上台表演节目的,表演节目是为了:让家长知道我们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所获的成长。可是这几年来,妈妈、爸爸和我一起度过的六一却寥寥无几,他们不是让爷爷奶奶陪我,就是让我一个人孤独的度过。所以在我心里,六一对我毫无意义。
记得小时候的那个六一,老师准备让家长陪同跳一支舞。我准备了好久,终于可以上场表演,可妈妈又有工作要忙,离开了学校,老师只好代替妈妈和我一起跳。我十分的生气,妈妈回家后还说:“什么下次一定陪我”等之类的话,但我不会再相信。从那以后,我对六一的记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今年,这不又要达六一儿童节了。也许这个六一他们还是不会来陪我,而且今年妹妹也要过六一,奶奶还要去陪年幼的她。难道我又要孤独地度过这次六一吗?
每次一想到过六一,我的烦恼也就脱颖而出。是啊!世上哪有母亲不疼爱自己孩子的。虽然妈妈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但却没有时间来陪伴我。我的烦恼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若隐若现。
妈妈,我只留下最后的两个六一儿童节了,我真的不想让我的烦恼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就这样扎根下来。我想过一次真正的六一儿童节,感受一下六一的快乐!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年龄,烦恼增加了……”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会羡慕别人有爸妈的陪伴,会想起儿时和爸妈在一起的时光。
刚懂事的时候,爸妈就到我们村附近的工厂里打工挣钱。一天回家一次,我特别满足。虽然爸妈挣的钱不算多,但是我每天都能见到他们,感觉好幸福。
等到我六岁时,爸妈就去外地打工了,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爸妈就变成了一个月回家一次。每当他们回家再离开时,我就会死死地抱住他们的腿,哭得撕心裂肺。不想让他们走,并告诉他们我不要新书包,不要新衣服……可他们还是狠下心走了,仿佛把我的心也带走了。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和爸妈亲热时,我就会感到一阵阵孤独。从此变得不爱说话,一直盼着爸妈的归来。
现在,我已经十二岁了,见到爸妈的次数就更少了。一年到头还见不到三次,即便是回来一次,在一起的时间也是短得可怜。我们的感情被分离的日子慢慢地冲淡了,由以前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沉默寡言。
唉!写到这里大概都知道我的烦恼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缺少爸妈的陪伴。在我的生命里仿佛父母这个角色可有可无,他们的离开总让我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渐渐地不想和他们说话了,更不想有深入的交往。
希望家庭状况相似的父母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时能够多想一下远在家乡的孩子,这样的话我的类似经历就不会出现在同龄人身上了。